第一篇: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但许多父母却不善于表现他们的爱,他们把爱转变成管教、训斥、责骂,将爱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结果,孩子一年一年地疏远父母,父母为之苦恼:我如此爱孩子,孩子为何对我冷淡呢?孩子也为之痛苦,以为爸爸妈妈根本不爱他。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 “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 “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晚上,快乐地和孩子分享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从学校回来,让孩子有向父母倾吐一天来发生的趣事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回到家一定想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花些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相处,跟孩子轻松自由地谈话。“你看起来又有什么高兴的事。”或是“你这么沮丧,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啦?”类似的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了解他、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父母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你就不能像楼下那个孩子那样争气?!” “你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俗气?” “烦死人,寓我远点!”孩子对这类话虽无言以对,心里却留下阴影。
◆规邂有害的爱的方式
不要有意无意延长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
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给予自己爱和关心。
第二篇:《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心得体会
观看《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心得体会
黎维冕的家长:黎皓
吴莉
根据孩子的在读学校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的要求,我们在11月21日早上7点32分准时认真观看了由海南电视台青少频道播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教育专题节目——《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并详细地做了记录。专题节目时长将近40分钟,内容围绕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怎样正确与孩子沟通等展开了讲述。观看完毕,真可谓获益匪浅,感受颇多。以下是我们的点滴心得体会:
一、让孩子爱上学习取决于“兴趣”和“心态”
王金战老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是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别把学习当罪受。这就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而不是按照自己脑子里对孩子定下的模式和框框去要求孩子,批评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当中的一句“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无处发泄,只能用消极的学习来对抗”,很值得我们每个家长深刻反思啊!
学习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学习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层层铺垫逐步实现的,我们不要期望孩子每天都能进步多少,只要孩子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努力,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时节迎接他的必将是丰收的喜悦。我们要学着去尊重孩子,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的感受和自尊。他的点滴进步,我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扬和鼓励。在认可中让他找到自信和力量。同时也要让他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感到自身的努力和进步。
二、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和自动自觉
观看过程中,我们对王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的另一点就是“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王老师说,我们不要总拿孩子与强的孩子比,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特别在乎家长的评价和情绪。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知晓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家长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再者就是周围环境因素的一些原因也会影响到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不爱学习,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改变这种状态,让孩子爱上学习。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
当中,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三、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要时时刻刻地鼓励他,不要让他产生消极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让孩子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鼓励孩子多做些新的尝试,多表扬少批评更能使孩子积极上进。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我们要时刻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的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可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反抗,而要多鼓励孩子:孩子,你能行!
总而言之,观看完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教育专题讲座,我们感触颇深。作为家长,也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是一门学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所以每个家长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只要家长认真去做,就一定能让孩子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走向成功的华美殿堂!
第三篇:《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观后感
《怎样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
早就听说过王金战老师,因为妈妈以前给我说过他所教的55名学生的一个班,37人进了清华,北京大学,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昨天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山东农科频道由王金战老师讲的《怎样让每个让孩子爱上学习》,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从中收获很多。
王老师讲到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家长老师怎么努力都是徒劳,毫无意义。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家长,老师要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和睦相处。还要多挖掘孩子的优点,慢慢的发现孩子感兴趣和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王老师还讲到“别把学习当罪受”,我印象深刻,以后我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家长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还应该尊重我们的兴趣,不要逼着我们学我们不愿意学的东西。
王老师还讲到考试不能紧张,心里负担不能太重,更不要好高骛远,要给自己加油,制定一个自己能够实现的计划,目标。并向着自己的计划,目标努力。不要和别人比,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了。我也希望我妈妈以后不要只盯着我的成绩,能用欣赏的眼光多看看我的长处,多夸夸我,让我增加自信,我想我的成绩会慢慢地好起来的,正如王老师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了家长的夸奖和鼓励,我们才有学习的动力,我们会在家长的精心呵护陪伴下,渐渐爱上学习。听了王老师讲座,妈妈的对我的态度改变了不少,我也要用金老师的思想来纠正我的学习态度,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我们是为自己学习。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长大以后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报销祖国。
第四篇:《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读后感
初次看到这本书时,只是被书本封面的颜色所吸引,那湛蓝的色彩留给人许多的遐想。拿到书后,封面上的语言震撼人心,让我舍不得放下,就一口气读完了封面。
两个常春藤名校毕业生,一个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精彩故事,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推崇的教改样板,备受比尔盖茨赞誉的教育创新典范。美国前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利曾说:充满了活力与希望„„每一个关心我们国家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读着这些语言,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这不就是我想要找的书吗?买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浏览着,书中主人公那执着于教育的态度令我感动;他们那勤学好问的精神让我钦佩;他们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值得我细细品味。此时此刻,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我只不过能充当一个教书匠而已,每天只是在照本宣科,误人子弟罢了,实在是愧不堪言!
芬博格和莱文,是令人敬佩的美国教育改革家。他们是美国名校毕业生,到贫困社区“支教”,在课堂上遭遇了令人痛苦的挫败,真是狼狈不堪,但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拜两位名师为师——其中一位便是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教学技能突飞猛进,但他们希望把学生带得更远,于是创办了与美国公立学校迥异的KIPP学校。
他们一路走来,留下了很多课堂案例,比国内媒体常见的“课堂实录”要精彩许多,因为这些案例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故事中的教
师——无论是莱文、芬博格,还是他们的导师鲍尔、艾斯奎斯,他们都是个性十足的人,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KIPP最重要的特征是,当学生的成绩没有提高时,教师会千方百计让学习有趣,而学生也要明白“成功无捷径”。
KIPP的教师知道学生在生活中最需要的是爱,在课堂上最需要的是帮助他们阅读。他们首先跟每一个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动手、吟唱歌谣。他们千方百计让学习有趣。在莱文看来,课堂是把每个孩子都揽入进来的地方,教师应该时刻寻找学生的反应。
KIPP还同样重视音乐、体育和远足游学,重视教给学生各种生活技能:在困难的情景中如何表现,怎样做到持之以恒,如何做一个友善的人,怎样帮助他人。他们让学生学习艾斯奎斯的名言,比如“成功无捷径”,后来发展成为“勤奋学习,友善待人”。芬博格和莱文认为,KIPP的这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它让所有其他方面的学习成为可能。
“勤奋学习,友善待人。”这是KIPP学校最响亮的一个口号,也是本书的原书名。话虽简单,却传递出了KIPP的核心理念。“世上没有捷径可走,作为一个KIPP人,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为了成功你必须竭尽全力。”而“友善待人”也是KIPP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意思是,“要对自己好,对你的邻居好,在你的社区里做一个负责任、有贡献的人”。
有效学习只会发生在管理良好的课堂,KIPP坚信,学习只会在一个管理良好的课堂上发生,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否则他们在课堂上的干扰行为就会大行其道。一旦看到有孩子在教室后面窃窃私语,或想逃掉家庭作业,或在取笑其他同学,KIPP的教师会毫不心软。他们这样做,是想向班里的其他学生指出,哪些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他们竭力为学生划清不可逾越的界限,希望创建一个让学习成为可能的秩序。
KIPP有一整套的奖惩措施,其基本假定是,你做得好,就会得到好结果;你做得差,你就会得到坏的结果。这是生活的一个准则,虽然并非总是灵验,但总体上是这样的。
KIPP对我们最直接的启示或许是,即使我们仍然要求学生考高分,仍然期望每个孩子上大学,仍然强调勤奋,仍然严格砥砺学生的品行,我们也可以办出一所面貌完全不同的学校,一所真正尊重和相信学生、关照学生全方面的成长需求、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并活泼生长的学校。
《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那一个个精彩的案例确实使我看到了教育事业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其实,教育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如果我能像书中的莱文和芬博格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那么我就会收获无限的幸福了!
《每个孩子都爱学
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读后感姓 名:周松辉
学 校:二七区兴华小学时 间:2012年2月
第五篇: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我读《每个孩子都爱学》
带着孩子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我读《每个孩子都爱学》
缘起:暑期两个月,正是阅读的黄金时段。和孩子约定,暑期比比谁书看得多一些。于是,有空便整理一下有些杂乱的书房,翻一翻书柜上的书。《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跃入眼帘,便打开翻阅起来。书中鲜活的案例在眼前闪跃,不知不觉被这些用心、优秀的老师吸引。其中一位来自湖南的谭彬彬老师,讲述了他“自留地“里的幸福。在他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他最喜欢的这本书《每个孩子都爱学》。满怀好奇,便找到这本书阅读起来。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有人这样评价: 两个常春藤名校毕业生,一个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精彩故事!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推崇的教改样板,备受比尔·盖茨赞誉的教育创新典范!“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Program)是美国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项目。《每个孩子都爱学》的作者杰伊·马修斯将KIPP学校创办人与学生们起起伏伏的经历清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了让人对教育充满希望。这本书究竟写了什么?
芬博格和莱文,两位踌躇满志到贫困社区“支教”的美国名校毕业生,在课堂上遭遇了令人痛苦的挫败。他们拜两位名师为师——其中一位便是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虽然教学技能突飞猛进,但他们希望把学生带得更远,于是创办了与美国公立学校迥异的KIPP(KnowledgeIs PowerProgram)学校。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KIPP发展成为有100多所学校的全美最有前途的新型公立学校群网,被誉为奥巴马的“卓越实验室”,成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本书的目录吸引眼球:
在第一季篇章中的其中放学不回家、迈克尔的烟雾信号;第二季中的冰激凌和菠菜、为克林顿总统演唱、来自“床垫麦克”的钱;第三季中去犹他州远足、操场上的课堂、“伏击”教育局长、椅子飞了起来 第四季中的心太大等咋一看,就有了阅读下去的念想。书中印象深刻的章节: 在《克林顿总统演唱》一节中,我读到了走进自然、体验生活的妙处。富有责任心和睿智的的芬博格和莱文老师带领孩子们远足。虽然远足中,颇有几分惊险。但两位老师仍把远足当做开启学生社会经验与思维灵性的途径,坚信孩子们会收获到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
“他们发现了一个当地的打折超市,于是在那里买了大量的塑料三明治袋、棕色纸袋、面包、花生酱、果冻、苹果和小袋薯片。每天晚上,各房间的人轮流为全班制作袋装午餐……三明治生产线摇滚前行。”这样的场面像是在工厂里,而不是在星级酒店里,更不像是一群孩子们要做的事情。可是,在芬博格和莱文的团队里,这成为一次历练,帮助孩子找到为团队服务的幸福感,劳动教育、协作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对布雷耶法官的提问更是出人意料。名叫鲁本.加西亚的小男孩文布雷耶问道:“1969年,当最高法院就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进行表决时,你在吗?”“如果你在,你会怎样投票?”这是一个关系到人身保护法以及《人权法案》的问题,于是,上演了一幕微型的法律讲座。芬博格和莱文就是这样,随时随地都在试着抓住一些教育机会,帮助孩子不断拓宽自己的求知视界。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收获满满:
孩子们形成了规则意识。第一次坐地铁,那些程序会让人手忙脚乱;第一次坐飞机,那些规则会让人畏手畏脚;第一次在大型的餐厅就餐,那些礼仪会让学生不适应……不过这都是学习的机会啊,在一次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是学生可以获得提高的时候。对待规则的态度,可以是遵守,也可以是质疑,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经验和知识与遇到的规则进行印证,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学习过程。
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还为孩子们为人与人的沟通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从疯狂的教室,到一个尚有陌生感的城市——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提供慰藉的方式。议论那些新的所见,提问内心的迷惑,谈笑之间,孩子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会得到强化。好的关系会成就好的教育,不仅仅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适用于孩子们之间。写到这里,便不由提到暑期女儿的杭州之行。8月15日前,女儿花了3天左右的时间做好游玩杭州的功课。做攻略期间,我把去青海的出团手册拿给她。女儿对照手册,一边思考,一边查阅;先了解景点,后根据位置等定好路线,在时间和景点确定的情况下,查阅火车车票和住宿的宾馆,估算了去杭州的费用。又一一联系小伙伴,才买好车票。在火车站,女儿感叹,原来出去玩要做这么多事啊!(期间,大人也提供些帮助)8月15日,女儿和另外三个小伙伴在知秋爸爸的护送下踏上了杭州的旅程(女儿笑称:爸爸是熟悉的陌生人,只负责安全。其他事项我们自己做主)。3天的游玩,整体还是比较顺利。旅行中,女儿和同伴们懂得看地图,学会怎么乘坐地铁,懂得游玩景点的规则,学会留心和规划时间…但也出现了一些插曲:女儿取寄存的物品时,不小心锁了门,东西被锁在柜子里。怎么办?知秋和伙伴们一起,开始找周围的服务人员询问。服务人员没有钥匙,却告知可以去找总服务台的xx人帮忙,于是四处寻找总服务台。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却没有人。当时,女儿的眼泪就下来了,嘴里喊着:我的钱袋子还在柜子里,怎么办?最后,爸爸终于出马,找到服务人员拿回了袋子。这件意外之事和其他趣事、难忘的事都详细地留在了在女儿的文章里,在女儿的笔尖下跳跃流动。书本上的文字哪会有这般神奇?哪会带给女儿如此鲜活生动的感受呢?
记得其他书中提到艾斯奎斯会带孩子们去远足,克拉克会把自己创办的学校定位在让学校里的孩子可以在整个小学阶段周游世界,芬博格和莱文也将远足当作KIPP学校的重要课程。带孩子们去远行吧,让他们走进自然,用童心看世界,用童真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