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学
在小学的各类课程中,体育课特点明显,因为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组织好体育课堂教学?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组织教学,明白好的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有几位体育教师,但水平差距较大,教学效果就有好有坏了,这不又有一位学生在体育课中摔断了腿,对教师和学校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骨干教师对此在下来的工作会中,我做出了这个专题发言,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如何组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初浅的理解和做法。
一、加强规则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学校规则教育,就是在校园环境中教师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在队列练习中,渗透规则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上的组织纪律大不如前,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加大,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经常进行队列练习。例如,我利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一段时间的队列强化练习,学生的队列作风明显好转,排队不再拖拉、松散。通过练习,学生的尊重意识、服从意识、合作意识也有一些提高。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进行不定期的、间隔性的队列操练,以使学生的队列规则意识在将要淡化时得到一定的强化。这样一段时期下来,课堂纪律好起来了,课堂组织的有效性加大了,安全事故也少了。
在小组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学生在体育课中,时常要扮演练习者、帮助者、队员、观众等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不同的参与乐趣,能体会到不同角色所要履行的不同职责。例如,我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无规则游戏,让学生体验“无规则”是怎样“不成方圆”的。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来完善游戏,再体验有规则的和谐与乐趣。最后再让学生在自主制定出的规则下,根据游戏规则分配自己与他人要担任的角色,再体验不同角色所要履行的职责。这样学生们在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就自然养成了。
在场地器材中,渗透规则教育。开学初在班上建立一个“规则督察组”,在课堂上记录同学们规则行为情况,并进行量化。比如:某某同学踢排球一次,扣1分,霸占他人活动场地一次,扣1分,帮助同学或老师收器材一次,得1分等等。这样学生的规则意识会让全班同学看到,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认真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精心组织教学。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二、适度的惩戒,贯穿教学过程中。
现在的教育就是要重视学生生命的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和谐的发展。我们在面对学生时不能一味的“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那样的“宠”着学生,还应该有适度的惩戒,做到奖罚分明。通过我自身的体会,组织教育中有表扬就应该有批评,有奖励就应该有惩戒,这样才能使教育更加和谐完整。
适度的惩戒是教育的需要。有的同学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等等多种因数的影响,表现出自由、散漫,表现出老师严格管理丝毫不在意。在他们的心里唯有他自己,老师的任何要求都是多余的。因此,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矛盾,就会面对一些学生的出格表现在正常教育无效的情况,因找不到好的解决的办法,而苦恼。
面对这种情况,这样的学生就应通过适度的教育性惩戒,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但是必须以批评、劝诫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受到惩戒时,去体会一个正常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学生犯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不知道何为正确行为,这时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引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惩戒的主要表现,就在于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否定,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以加强这种否定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当某一个学生站在队伍,喋喋不休,对我的多次提醒和警告置若罔闻时,我采取的惩戒手段就是罚做俯卧撑二十个。我告诉他,做俯卧撑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自己在做俯卧撑过程中,去体会老师为什么要让自己做俯卧撑,有利于自己在做俯卧撑最艰难时侯回想起刚刚喋喋不休,对老师批评接受不了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他做完了,错误也认识了,效果也达到了。
适度的惩戒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记得在教立定跳远时,有些学生总跳不远,到后来就不想跳了,我告诉他们问题所在,但他们不能领会。我最后选择在立定跳远的学练中去帮助他们转变思想。首先解决身体素质问题,课外活动时间,我让他们先进行素质练习,原地纵跳、下蹲跳、跳台阶,几天下来腰酸腿痛。最艰难的时间到了,几个人开始嚷嚷不想练了,我提示他们进步不小,力量有了提高,很快腿就不疼了,而且,马上就能够跳得远了。又过了几个星期,他们的身体素质确实提高了许多。过后我开始纠正他们的动作,我给他们设计了连续大幅度纵跳、升级跳,在不断的反复学练后,每一个人的立定跳远成绩都达到了满分。
惩戒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度”。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地、不合理地、机械地运用惩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可以是正面的引导,也可以是反面有力的鞭策。知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让迟到的同学唱一首歌,让犯错误的学生写“说明书”,不也是一种惩戒吗?
在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惩戒方法是错误的,如有的人发现学生调皮,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一句话“去跑三圈”,结果学生根本不理睬,就是理睬了,也是悠荡着跑下来。这样的状况主要是没有让学生从心底里服气。有的老师在发现学生不听话时,武断地让学生在寒风中站在操场上,这种做法不仅过度,更是体罚。我认为只有在教学中采取适度的惩戒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服气老师的教育,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通过适度的惩戒可能会使学生懂得责任、体验到纪律的严肃性,所以正确的表扬辅以适当的惩戒,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三、抓住生理、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最佳,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最强,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最好。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组织方法。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实”的原则,采用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把准备部分(热身)设计为:“开放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等。克服传统的慢跑、集队、做操。把基本部分(传授知识、技能)教学设计为:“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情境中体育魅力,感悟活动的乐趣,陶冶美的情操。把结束部分设计为:舞蹈放松(随音乐)、意念放松(智力拼图)。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法,创新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组织教学综合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组织教学综合评价方案
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放羊式”的体育教学在新课标下很适合学校的体育教学。但“放羊式” 体育教学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放任式” 体育教学。所以本文重新审视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内涵,论述其教学方式、方法、特点和作用,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
体育课放任自由一直被视为“放羊式”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其实,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混淆了“放羊式”和“放任式”这两个概念,我们应该承认放羊的方式方法是很讲科学性的。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放羊方法科学合理地转到体育教学领域中,加速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全面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放羊式”教学对体育新课标做出的一大贡献。因此,我们对体育教学中基本概念重新审定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理论中常说常新,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以传授操作性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是指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采取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它是一个动态变量体系,所以说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传统现代优劣之分,贵在得法。
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都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点,违背了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都没有很好地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有好的方式方法,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放与收的有机统一,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它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式方法,就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出现消极和被动的教学局面。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教学思想转变的同时,教学方法应该更好地为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服务,更要正确理解、合理选择和科学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对于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教法设计和学习指导,也是指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运用放、养、长、收的方式、途径、手段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现行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都是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技术,组织形式单调,对学生控制太死,学生活动的时空太小,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心理的完善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本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实现新课标了。所以学生对体育课上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普遍没有学会,没有深刻的运动体验。学必然没有兴趣,学必然不悦,最终导致学生厌倦体育课,不愿上体育课,师生关系也就产生了对立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谓“放羊课”的放任课。而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追求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宗旨,集放、养、长、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教学方法。
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正确引导。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并通过一个个具体步骤和层次,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境界,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或教材内容,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注意个别对待,使之积极地探究未知的知识、技术技能,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长:教师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变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技术技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也应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和训练,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训练,努力地提高,充分体验运动的感觉。
收: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同时,要把好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个放、养、长、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它既考虑整体又注意到个人,既考虑让学生吃饱又让学生吃好,是追求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体育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开拓进取为主旨的人本化教学方式。
四、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辨析
体育课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是学生最大的精神享受、也是教育意义最深远的一门学科。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厌倦体育课,不愿上体育课,症结何在?原因固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我认为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问题,教学方法如果缺乏思想性、针对性、完整性、综合性、灵活性,它就会丧失方法论自己的本质,就是不得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无疑在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当体育教学的方法不当,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任务和目标就不能实现,反而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加上有些教师的专制主义、目中无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心理逆反,必然产生负面的作用,肯定破坏了学生求知的自然和谐的审美天性。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就是追求人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通过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属性,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完美健康的发展。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的体育教学才会生机勃勃、春意昂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和谐是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只有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统一互动,才能营造出一块人性的绿洲,只有师生共同拥有这块绿洲,成为他的主人;只有解放所有的学生,才能解放教师自己,师生双方的解放,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师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去积极主动的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是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
五、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法的运用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法是以教育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来构建的放、养、长、收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认识体育教育教学本质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思想内涵。但是,这一点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做到,人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不转变,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转变观念,就必须承认教师和学生除知识、年龄、社会阅历有差别外,人格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你不愿锻炼,我来强迫你锻炼。现在应当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帮助你学习,你不愿意锻炼,我来启发、引导,使你愉快的锻炼。使学生树立学习为快,锻炼为乐的动机,乐意和教师一起参加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我要练,我能练好”的学习锻炼欲望和自信性。在采用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体和整体、点和面之间的关系,要让师生都清楚的认识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个点、线、面成一体的立体结构,要使师生都意识到只有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课才会有生命力。
六、结束语
教育教学来源于人类的活动,就必须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进行理解,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空间,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一位好的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导游”,他既为“游人”领出一条最快捷的路径,又能抓住每一处胜景予以指点评价。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业务要熟练,同时,要求教法要灵活而新颖,科学而实用;既要把学生导入知识的新境地,放手让他们探幽览胜,又要做一名合格的“解说员”,从而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放与收和谐统一引导启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新唤回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使我们体育教学更富于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课堂组织教学
小学低年级课堂组织教学之我见
主讲人:奉翠容
目的:
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让老师轻松地教,学生开心的学。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按时下课。何乐而不为。
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大多比较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那么,怎样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组织教学的第一位助手是激励法
1、精神激励法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称赞和奖励。老师的一句“ 你真棒!”,学生的心理有多高兴。一句赞扬的话,比十句指责的话都管用,小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表扬,特别是教师的赞赏。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也刺激了心灵,对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至关重要。表扬时,眼光要看着被表扬的学生,语气一定要真诚。
2、物质激励法
多用小红花,小物件等。学生精彩回答,或是能突破自我者,教师应当让全班掌声鼓励,给学生充分肯定。对于学习积极性会大有提高,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方面,我有个很成功的做法,不妨介绍一下:我用吹塑纸做了一棵大树,贴在教室前面,在每片树叶上写上一个学生的名字,并根据学生的组别,将写有学生的姓名树叶,分别贴在各组的树枝上,学生表现好一次,就在他的树叶上,贴上小五星或小红旗。经常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得的表扬最多,哪个小朋友的表现最好。学生你追我赶,争拿小五星或小红花旗,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开心,教学效果好。
二、组织教学的第二位助手是形式多样化
低年级小学生因年龄小,他们的注意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处在发展阶段。上课时注意力大概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课堂形式过于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厌学,从而转移注意力。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想方设法,尽量要让自己的课堂在形式上多样化。比如,课堂上的小讨论、讲个小故事、小表演、小游戏、等,都能很好的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避免厌学而降低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课时可串插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表演读课文,找生字游戏等,这些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上有的,最好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三、组织教学的第三位助手是幽默
教学家斯威特诺夫说:“教学的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质,使学生直接享受上课的乐趣,体验轻松快乐的学习。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是一种调剂品,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并在快乐中学习。
如:上课中:会有些学生坐着的时候,喜欢弯着腰,弓着背。这时我便说:“同学们看,我们教室里还坐着几位老爷爷,老奶奶呢!”,说完学做他们的样子。全班都被逗笑了,不注意坐姿的学生则立刻挺起胸,端正坐着,这样在玩笑中教育了学生,既风趣又有效,艺术性的语言使课堂变的轻松而活泼,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的提高。运用语言方法是很灵活的,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材而定,因境而悟。
四、组织教学的第四位助手是注重细节
五、组织教学的第五位助手是对学生的关爱
组织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教师要将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地措施,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精神投入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达到了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的“我让他们哈哈大笑,在他们张开嘴巴的时候,我丢进去一些东西让他们咀嚼”的这样一种境界。
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它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和发展。换言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1、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的表现
有效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洽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作为教师要促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表现有:
要有“对象”意识。也就是说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具体”是指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尽可能量化,表述具体,具有一定的策略指向。
清晰明了授课。清晰授课是指教师讲课时要使讲课要点易于理解,口齿清晰不含糊,语言明确规范,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动作或语言。
多样化教学。多样化教学是指用多种形式、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反馈的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具体内容将在“有效课堂教学的有关策略”一章中作详细阐述)。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限制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机会,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就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探询等。
教师应善于运用自然发生的课堂对话,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陈述、延伸和评论。鼓励学生反复考虑并详细阐述正确答案。把学习的责任逐步转到学生身上——鼓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作决定等。
确保学生学习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习成功率较高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积极态度。教学中,教师应让课时难度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根据需要变化难度,小步骤地呈现教学材料,并多提供练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所教内容的组织和学习心理策略,确保达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
学习环境设计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
学习环境设计有四个视角——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评价为中心、以共同体为中心。
学习环境设计的四个视角之间应保持一致,它们之间本身是相互交叉和重叠,互相影响的。只要能保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
1.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要求教师要有一套相应的策略。所谓“策略”,就是
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理想的教学状态是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教师要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发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
2.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它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关于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将在评价部分作详细阐述。
3.有效作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延续
有效的课堂教学还应包括有效的作业布置,因为学生要掌握一种技能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况且所获知识不经过一定的练习,记忆也不会深远,这就需要通过作业的完成来练习、深化所学的课程内容。因此,有效的作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指导技术。(关于有效作业布置将在第五分作具体的叙述。)
4.有效课堂教学与整体性教学
l.整体性教学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整体性教学是倡导将语文知识掌握、能力训练与语文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培养融合成一个整体,从整体考虑各年段、各阶段、各课时的不同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整体安排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反馈、教学评价,力求使每个教学环节的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益。因此,整体性教学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2.整体性教学的内涵
(1)以阅读为基础,整体把握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学习
新教材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主识字,并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巩固所识的字。其实,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阅读为基础,整体把握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学习。教师对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各阶段的不同训练目标应做到了然于心,从而整体把握每一堂课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步步扎实,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2)整体把握语文学习的年段目标、阶段目标、课时目标
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而听、说、读、写的具体训练内容在不同的年段不同,训练目标的达成度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年段中,不同阶段、不同课时的训练目标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整体去了解、把握听、说、读、写能力分年段、阶段以及课时的目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心里才会“有杆秤”,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目标,并根据训练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之,教师若将小学阶段对学生听、说、读、写训练方面的终极目标作为起始目标要求学生做到,这种只有最高目标,没有逐渐靠近终极目标的分阶段目标,只求结果不重过程、方法的训练必然使学生畏惧语文学习,学生获得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种自然发展,而非有效的发展。
(3)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生通过教科书来学习其它课程知识,这些课程知识必然用文字加以记载。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在学习语文。他们在一遍遍读书的过程中,与汉字密切“接触”,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并扩展了识字,练习了朗读,同时边阅读边思考,将抽象的文字所传递的信息转化为具体明晰的事实、规则、序列,从而锻炼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正是基于“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理念。因此,各科教师都应重视让学生认真阅读与本学科学习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通过书本的阅读,开启通往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大门,使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融为一体。
(4)学校、家庭、社会是学习语文的整体学习环境
母语学习是一种习得性学习,因此课堂不是学生学习母语唯一的学习环境。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的学习环境,它们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途径,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更为广阔。因此新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强调“处处是识字的课堂”,凸现“人人是学语文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关注到学校、家庭、社会这个语文学习的整体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努力促使这种影响发挥正效应。
第四篇:怎样抓好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实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有各活动的方式,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年级又是最佳时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上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因此,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就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变换方法,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二个为二排二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踩龙尾等,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方法五:结合“找朋友,接大龙”游戏,进一步提高学生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基本明确了自己集合站队的位置之后,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有意安排以每列横队为一组的教学分组,在穿插的小游戏之后,教师鸣响“魔哨”,提出“找朋友,接大龙”的游戏要求,比一比看那条大龙结的既快又形象,教师要着重强调接龙的秩序和每个同学所处的前后位置不能改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集合站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又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组织调队变得自然顺畅,不留痕迹,提高了课堂活动效率。
二、妙用口哨,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园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听到口哨在哨声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灵活组织,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学生对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情绪也不高,纪律也容易涣散。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课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要求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在新、奇变的教学中提高技能。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了让我的彩带飘起来、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在跳绳教学中,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学生跳绳的能力各不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组织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育资源,互帮互学。教学中要不断变换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单手摇对折绳跳、计数跳、计时跳、前后左右移动跳、跑跳接力、一带一跳等练习,激发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练之中,以此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四、师生互动,共创和谐氛围
面对一年级新生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动作、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需求。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可以打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而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为学生进行示范,用精彩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使学生在佩服教师的同时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在集体游戏中,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适时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参加体育活动的常识,合理地调度和运筹,有计划地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发展,共创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五、巧设场地,提高学习效果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出一些错,但这些过错并不是学生有意的行为,通常是教师虽已经指出了他已犯了错,可学生仍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备课之中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尽量避免学生出错的机会。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新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由于活动范围过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体育活动场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新颖的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活学生创新的激情,在教学的各环节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器材的使用、组织的形式、学生的分组等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场地,规划学生的活动范围,并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使活动形式既有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够完全在教师的调控之下进行,使教学安全有序,活而不乱,更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正如著名教育家恩曼所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她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得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