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目 录
引 言...........................................................2一、二、南昌方言..................................................2 南昌民俗..................................................5
结论............................................................10
主要参考文献..........................................11
摘 要
方言自身是一种民俗事象,是民俗的内容,而且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试图从了解南昌方言和探求南昌民俗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南昌方言;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引
言
方言自身是一种民俗事象,是民俗的内容,而且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试图从了解南昌方言和探求南昌民俗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一、南昌方言
南昌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赣方言的代表。由于赣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真正的南昌方言只局限在南昌市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管辖的部分地区。南昌方言具有与其他汉语言一致的结构系统和特点,其整体的语音系统还是相对一致的,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一)南昌方言的形成
为什么相邻两个村的口音都会天差地别,让我对方言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读各位学者的研究,得出方言形成的两个结论:
1、移民;
南昌方言作为赣方言的分支,南昌方言的形成和赣方言的形成密切相关。征以文献资料: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秦汉三国时期。始皇建立秦朝后,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其中著名的就有蔚屠睢发卒50万戍边,50万士卒分为5军,其一军“结余干之水”。余干水即在今江西余干县境内。这就拉开了中原汉族人民南迁江西地区的序幕。汉武帝时曾分徙汝南上蔡(今河南新蔡县)人于建城(今江西高安、上高两县)。① 新莽期间,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灾民纷纷南迁,江西接纳移民甚多。据近人统计,从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汉永和五年(公元141年)的140年间,豫章郡(当时整个江西设豫章郡一个一级行政区)人口自户67,462、口351,965,增加到户406,965、口1,668,906,实增加 户、口达5倍之多,其中除了人口自然增殖的数量外,北方南迁汉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历届朝代北人南迁中,江西接纳北人众多,促进了赣方言的形成。
2、发展融合;
夏商之时,江西为古代苗民生活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江西聚居,江西先后属于吴、越、楚的管辖范围,当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属古越语和楚语系统。
原始赣方言的语音系统在东汉末年已经大致形成,而语音是方言的区别性特征,就此意义说,原始赣方言应大致形成于东汉中后期,衍生于唐五代,其人文格局却一直延续到两宋之际才得以确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种方言的确立并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语音特点,还取决于使用人口的多寡和文化影响力的强弱,而赣地区直到两宋之际才具备以上条件。南宋以后,赣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稳定。
赣方言的演变直接影响南昌方言的演变。南昌地貌多以丘陵为主,各地区比较封闭。因为移民源的不同,导致附近地区口音差异极大。南昌方言的演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移民、地理、交通等诸多影响因素。在历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汉语与当时接近吴语、楚语、越语的土语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形象、丰富、复杂的南昌方言。
(二)南昌方言的特色
南昌方言(下简称南昌话)的特色和其他方言一样,可以笼统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本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丝的走在南昌的老街,看着青砖灰瓦、古朴狭小的庭院,欣赏着街头艺人的心灵手巧,喂咂着一装装,一件件透着民俗味的老东西,成为我冬日午后的最爱。
(一)南昌民俗简介
南昌历史传承文化属于吴头楚尾,多元化的因素与包容性,让这里缺乏了特有的传统。尽管南昌的地域特征,已经被时间磨去了棱角,但是依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寻到印记。
1、垂钓
自古南昌人喜欢四季钓鱼,四季下钓,叫做四季得鲜。民间普遍有春钓鲗鱼、夏钓草鱼、秋钓鳞鱼、冬钓鲫鱼的习惯。据传古时的南昌,家家有网,户户有钩,老少皆喜欢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钓。“万家灯火舞,渔船钓不收”。便是当时悠悠垂钓的写照。“钓鱼之乐不在鱼,而在治心遣兴也。
2、茶馆
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条街上,就开有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3座大茶楼,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设有400-500个座位。靠闹市区,有德春园、春园阁大茶楼,靠东、靠北还有福裕楼、万花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园等大茶楼。其中福裕春茶馆,就有号称南昌市半员外之说。
3、万寿朝仙会
朝仙会也名敬香会,是奉祀许逊的庙会。在南昌地区最受人崇拜的是许逊,民间叫他为福主菩萨。相传大约在 1500 年前,136 岁的许真君及全家 42 人(连房屋鸡犬)一齐升天。南昌人为纪念许真君,将他升天的日子俗定为他的生日。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丰城、进贤等县的乡民,自愿斋戒沐浴,有组织地以乡、村、族为团体,组成朝仙会,前往西山万寿朝拜、进香。万寿朝仙会许多禁忌: 1、朝拜前需斋戒一星期; 2、须洗澡换衣服; 3、肩上斜挂黄色进香袋敲锣打鼓结队前往。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头柱香,朝拜者需昼夜不停地赶往万寿宫。凡是得到了头柱香的人,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科,六连盛世,七子团圆,八仙贺寿,九子十三孙,十全十美,百子千孙,万代富贵”之类;房柱上贴红对联,一般喜用吉祥平安词语,诸如“红日高照、紫气东来”、“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之类;要喝上梁酒,放鞭炮,送匾额,寓意“天长日久、洪福无边”。
住宅商铺多以吉祥美好词语命名,如旧时南昌茶楼的“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楼、德春园、春园阁、大福裕楼、万花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楼”等。
4、生意往来吉利语
南昌旧时商铺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生意人见面只问“财路、财气、财源、财运”;生意场上的人在安排宴席时,往往上一道“发菜”(地毛菜),主人就是为了得到客人们“吃发、吃发,越吃越发”这句大吉利的“口彩”。许多酒家把“发菜炖猪蹄”叫做“发财到手”;宴席上行酒令划拳语也多用吉利语,如划拳口诀多为“宝不露、一心敬、哥两好、三三元(三结义)、四季财(四喜事)、五魁首、六六连(六六顺)、七个巧、八仙到、九长久、满堂彩”(各地划拳时口诀不尽相同,但基本以数为主,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其数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音韵和谐、语义吉祥)。
商铺名称多以“发财致富”有关词语命名,如“亨得利、荣昌、永昌、恒茂”等南昌名铺。
南昌生意人喜欢含有“八”的数字,电话号码多用“168”(一路发)、“518”(我要发)等。
5、日常生活吉利语
南昌旧时民间历来有多礼好客之习俗,待人接物、迎送往来、聚会闲谈中有意加之于良言吉语,称之为“讲礼数”、“作礼”,如此既表示尊重对方,又可营造和谐融洽之交际气氛,显示出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其中不少词汇具有南昌方言的特色;
南昌旧时民间晚辈对长辈经常用“福气陀陀”[fut˥ tɕʰi
tʰo
tʰo]的吉利语,其有两层意义,一是形容老人生活中享受到了很多福气;二是形容老人面貌和颜悦色,精神健康愉快,满脸福气,所谓“想啷样就啷样,要
第二篇:南昌方言,用英语如何翻译(举例)
南昌话——英语翻译-
1.Are you kidding me?嫩贼老子哦?
2.Dude.崽里子
3.Long time no see.好久毛忙到嫩!
4.What?西里?
5.Don't worry。呗要错隔!
6.What do you want?嫩要猪西里?
7.I can not hold no longer.老子拖不住了。
8.Stupid.神。
9.She's my girlfriend.姐是我物理拨子。
10.It's raining.落肥了。
11.That's awesome.杀火。
12.Good.恰噶。
13.A little.一嗲嗲子。
14.I am sure.捉得稳。
15.What happened?西里情况?
16.It doesn't make sense.贼卵淡。
17.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嫩西事?
18.What a hell? 搞西里棺材?
19.Are you sure.贱咯??
20.Are you out of your mind?嫩搭到了头西波?
21.Rock paper scissors.懂锤。
22.I don't care.关我西事哦。
23.Kick your ass.老子一把搭死嫩。
24.Dark black.咩黑。
25.See you.再捉。
26.Let's go.现。
27.Shut up.呗要猪叽。
28.Asshole.憋崽子。
29.You are a beatuful girl!嫩是杂好剋七咯女崽子。
30.I got no money.老子冒油咯子。
第三篇:南昌学习心得
2014年小学数学名师“同课异构”南昌专场研讨会 学习心得
10月18-19日,2014年“和美课堂”教学展示暨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南昌举办,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张齐华、强震球、牛献礼、庄惠芬等应邀献课,南师附小张珂、站前路小学郭亮、红谷滩育新分校刘克群等老师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数学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
两天里,我们听了8节课,有《图形的分割》、《认识周长》,其中《认识圆》、《相遇问题》、《用字母表示数》是“同课异构”,还聆听了名师讲座、点评,参与了学员互动。四个半天的时间里排得满满的,我们没开一下小差,每场都是提前半小时以上到达会场,好不容易坐到前排,能距离观看名师上课,感觉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同课异构,由两位教师根据同一课题进行不同的设计,展示课堂教学的风采和魅力。他们精彩的课堂设计,精湛的课堂艺术和独到的课堂驾驭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一大亮点,赢得了与会代表的掌声和好评。
此次活动中,献课老师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么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了名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我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特级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根据分工,现在我重点谈谈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牛献礼老师其人,以及他执教的三年级《认识周长》其课给我的感受。
牛老师是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的荣誉在此不必赘述。他执教的这节课,课前谈话后直接进入新课,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周长”,让学生大胆的说,说出自己对周长的认识,说错了都不要紧。牛老师慈祥的笑容,温和的语气,给了每个孩子们以勇气。孩子们说完后,牛老师并不急于下“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动画演示小乌龟、小鸡、小鸭比赛,比赛规则是沿着运动场跑一周。它们从一个起点跑,小乌龟在中途停下,小鸡跑啊跑突然从运动场中间穿过去到达了原来的起点,小鸭呢,从起点沿着运动场的边线跑了一周后又回到了起点。牛老师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比认识了“周长”,然后自然就得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个概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有了基础,进入下一个环节,操作感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的四周,让学生演示,边摸边说,老师特别提醒强调“起点”这个重点词。然后是大屏幕出示练习题:三道题,每个人任选一题,喜欢做哪题就解决哪题。没有压力,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更高了。这三道题是测量三角形、正方形、半圆的周长。要数测量半圆的周长这道题最难了,这道题书上没有。牛老师让学生想办法,关于怎么量半圆曲线的长度,有的想用手指量,有的想转动尺子量,孩子们兴趣很高,有的办法可行,有的办法很搞笑,老师并不急于给出方法,而是让学生们互相质疑,终于有聪明的学生想到了用软尺量,用绳子量再量绳子的长度等方法,让学生自己验证办法是否可行,最后老师肯定结果,表扬了学生。最后又补充了一道题,先出示一个正方形,再演示从一个顶点到相对的一个顶点,用不规则的折线相连,把正方形分成面积不相等的两部分,让学生说说分开的两部分的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长。问题出来后,孩子们可热闹了,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有的看法是错误的,老师还是紧扣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得到了正确答案。当然,快要结束新课的时候,牛老师适时让兴奋的学生安静下来,和学生一起回顾与反思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四十分钟中的课里,粗略的看,觉得牛老师的课上得很平常,可细细琢磨,就觉得他的课上的课不简单。他采用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方法,用了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能讲明白的,老师就不再重复;学生讲不清楚的,老师补充清楚就可以了。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牛老师选择了等待,引导,他相信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事实证明,孩子们是很棒的。整堂课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仅只是教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教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仰望名师,俯视自己,觉得我也和很多普通老师一样,是为了教学而教,而不是为了学生而教,而名师们的教学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把握儿童已有,体会儿童的障碍,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和美课堂”的教学思想。这次学习,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经验,感受了先进教育理念,我们要将所学运用到平时的课堂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想多学的同时,还要多实践、多反思,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和美!
第四篇:南昌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南昌
在这几天的考察中,我对南昌的文化和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南昌,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代郡、州、府均在此设治,现为江西省省会,共辖四县,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二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新区(红谷滩新区),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历史上,南昌曾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盛誉,如今又是唯一一个处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的最佳“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独特战略地位。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穿行境内并在此交合,三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在此聚散,赣江水道注入鄱阳湖而通江达海,以及成为国际航空港的昌北机场,构成了立体交通网,再次提升了南昌交通枢纽地位。
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以来就是锺灵毓秀之地、文化礼仪之乡。南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遗留下众多珍贵的人文印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早已是南昌古城之骄傲,江南胜迹之翘楚,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吟诵出篇篇千古佳句。青云谱道院、绳金塔、万寿宫等丰富璀璨的历史遗存,构成了南昌历史文化的精粹,向世人展现着南昌博大从容的人文风度。南昌是一座繁华的商城。早在隋唐时期开辟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南方黄金水道,使得鄱阳湖、赣江岸边的商船风帆如织、连樯而至,“舟车不息,商贾云集”就是当时南昌城一派繁荣的真实写照。到了初唐,“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更呈昌盛景象,连王勃在《滕王客序》中也发出赞叹:南昌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享誉天下。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城头升起了第一面军旗,人民军队在这里诞生,从此南昌被誉为英雄城。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塔、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等成了人们纪念、游览的好去处,1997年,江泽民同志为南昌亲笔题写了“军旗升起的地方”7个大字,使人们对英雄起更加肃然起敬。
南昌是一座绿色的城市。城外青山积翠,城中湖泊点缀,空气一级,水质一流,生态环境优美。穿城而过的赣江,不仅哺育了南昌人民,更使南昌得以依托“一江两岸”,展示现代都市的迷人风采。星罗棋布的湖泊,特别是城区范围的内四湖,外四湖,使南昌呈现出“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独特魅力。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佑民寺,纪念东汉名干徐雅的孺子亭,始建于唐代的水观音亭,以及冠鳌亭、苏圃、百花洲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在都市的繁华中透出宁静、优雅和品位。
南昌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它的名胜古迹包括其市区和附近的梅岭都交融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衬托出南昌这座古城的独特风貌。
藤王阁位于沿江北路与叠山路口的南边,这里也是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四大名楼。
唐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兴建了这座楼,而王勃为这座富丽堂皇的楼阁所作的《滕王阁序》更加使它名满天下,就是在这里,这位大才子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滕王阁在历史上的兴废更迭达29次之多,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濒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碧瓦丹柱,雕梁飞檐,气势颇为雄伟。
八大山人故居即青云谱道院,位于南昌市南郊,该道院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代的著名画家朱耷就隐居在此。
朱耷(1626-1705),别号八大山人,他19岁那年,明朝被清灭亡,他便长期隐居在青云谱道院当道士。朱耷在绘画上独辟蹊径,是清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大师,对后世画家的影响很大。青云谱道院经过修复,现已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供游人参观,馆前有一条青云谱路,从市区过去相当方便。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座落在市区中心的人民广场南端。1977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牌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南昌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兴建“讲武堂”训练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心,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汤显祖在此曾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又称“水观音亭”。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缮。现南昌画院设在此地。
绳金塔位于绳金塔街,始建于唐天佑年间,是市内最高的古建筑。相传,建塔时在地下挖得“铁函”一个,内装金绳四匝、古剑三把、舍利子三百粒,故称“绳金塔”。清康熙戊子年(1708年)塔圮,癸己年(1713年)重建。塔身八面七层,高58.7米,底周长33.8米,每层飞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门相通,楼梯直通顶层。塔顶为铜胎鎏金镇火鼎。
象山森林公园位于南昌西北郊约30公里处,濒临鄱阳湖,公园总面积2.5万亩,森林面积1.8万亩,由于滨湖的特殊地理位置,森林面积的逐渐扩大,引来了日渐增多的候鸟来此栖息繁衍,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候鸟景观。象山候鸟以夏候鸟白鹭为主,多达60余万羽,种类有12种之多(世界上共有15种鹭鸟)。不同种类的鹭鸟,分片栖息,麻鹭灰鹭在东片林,大、中、小白鹭在西片林,绿色的池鹭与黄色的草鹭在南片林,每逢秋冬之际,滨湖的湿地冬候鸟来此枉息的主要大雁、小天鹅、鹤等。现在,园内辟有十二处观鸟点一座观景楼,还辟有江滨浴场钓鱼区。公园分为鹭鸟观赏区、幽竹游憩区、田园风光区、狩猎区、野炊区疗养区。景点有:鹭鸟观赏点、江滨浴场、盘龙洞、龙珠泉、十八天子坟、千年古井和烽火台(元末明初朱元璋大战鄱湖十八年时)等自然人文景观。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新建县厚田乡,距南昌市区30公里,面积约280公顷。现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其沙质细腻,多为直径1~0.25毫米的沙颗粒,是亚热带地区最大沙漠,号称“江南第一沙漠”。这片起伏的沙丘,系原赣江的冲积物。因赣江下切而致使两岸抬升。在旷古不息的季节风的吹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下,终于形成了现在“绿洲中的沙漠”壮丽景观。在沙漠的东南边缘有月牙形的湖泊,在沙丘的避风处有保留完好的原始植物群落,并栖息着许多种类的飞禽及小动物。
梅岭原名飞鸿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唐朝以来,有张九龄、张商英、周必大、王安石、张位五位丞相,欧阳修、曾巩、黄庭坚、陈师道、汤显祖等文学家,岳飞等武将,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文人景观。
梅岭是佛、道两教的圣地之一,寺庙观坛曾多达136处。道书称此为“第十二洞天”。西山八大名刹之首的翟岩寺,原有一尊1.6丈高的曾居云堂寺,8尺高的铜莲台和铜瓶、铜香炉、千僧锅。原道教名刹太平观旁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30米,胸围7.5米。位居山巅的紫阳宫,石室尚存,东汉开国元勋邓禹曾到此,旁有邓仙洞和真君墓。
梅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梅岭头翠竹生幽,狮子峰险峻难攀,紫阳山秀丽多姿,罗汉岭利于观景。梅岭有许多古树名木,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为奇,被誉为“梅岭三绝”。
南昌的各大名胜古迹我都相继考察。南昌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要在未来几年,将会基本建成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南昌正以崭新的风貌,博大的胸怀,欢迎海内外宾客的到来。
第五篇:方言与民俗调查报告
关于合肥地方戏庐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合肥地方戏庐剧的调查报告 地方戏
关键字:庐剧 合肥 庐剧班 巢县 调查地点:合肥周边县镇 调查方法:搜集材料 民间调查 调查人:陈忠(机械 0804 学号:2008011540)
通过对我家乡地方戏曲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地方文化,地方戏曲是 渗透了我们地方文化戏曲最多的一部分下面使我们对庐剧的调查结果。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它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 区,是安徽省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倒七戏因何得名,无史料可考。艺人的传说亦不能解释“倒七”为何意。历史上,主要 流行倒七戏的地区如合肥、舒城、庐江、无为、巢县、六安、霍山等地均属庐州府或在庐州 府周围。1955 年 7 月 1 日,安徽省文化局报省委批准,以流行区古地名为由,把倒七戏改 称为庐剧。庐剧形成的年代,有史料记载可以参考佐证。1985 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上,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 年)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 400 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 130 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 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 1840 年前后(清代 道光、咸丰年间)。庐剧源于何地,说法不一。一说是产生在合肥、巢县一带。这是由于 1949 年前后,庐剧在这个地区极为盛行,唱戏的班社亦多。特别是在巢县烔炀河镇发现有关禁倒七戏的石 碑之后,认为倒七戏就是从合、巢一带最早流行的门歌(亦称锣鼓书)小调、说唱发展而成。一说是形成于大别山一带。六安庐剧老艺人刘正元(1894——1964),1956 年在六安举办 的庐剧源流探讨会上曾说:“听前辈艺人传说,倒七戏初始于霍山、金寨、六安、商城、固 始一带”,亦即皖西、豫南大别山区。合肥的庐剧老艺人王业明、董少轩、李凤山等都说过,他们年幼学戏,师傅多是六安一带的人。这几位老艺人如果活着,都是一百多岁的人了。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 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 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
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 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
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 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 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 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 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 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倒七戏的表演比较简单。“二小”戏与“三小”戏中虽有些舞蹈动作,但并不与剧情 结合,且可在不同的小戏中运用。表演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一些的折戏和本戏时,主要是以唱 来表现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舞台动作很少程式,多为生活模拟,适当予以夸张。化妆也比较简单,用铅粉涂面,桃红或大红颜色涂在颊上。旦角多为男性扮演,头上扎着当 时妇女装饰用的“勒子”,上面镶上几颗“银泡”,脑后梳一条假辫子。花旦上身穿花布短褂,青衣穿蓝色的,皆无水袖,下身穿裙子或彩裤,腰间系一条绸腰带,有时也把绸带扎在头上,手里都拿着小手巾。男的扮公子的穿蓝色大褂,扮劳动者的穿短衣,腰里也是系绸带,手里 拿着扇子。后来,有的班社和徽、京戏合班,服装才有了改进。庐剧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锣鼓,唱腔有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唱腔曲牌计有二凉、寒腔、端公调、三
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调、老生衰调 9 种,长于叙事或抒情,多用 于传统折戏和本戏。花腔是传统生活小戏所用腔调的总称,多为专曲专用,名称多随剧目所 定,如“打桑调”、“讨学钱调”等,曲调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传统庐剧唱腔无管弦 乐器伴奏,唱腔的起板、收板、小过台和大过台之后的间奏、吆台托腔、换唱曲牌等,都用 锣鼓。解放后,庐剧迎来了新生,政府文化部门建立了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开始对庐剧艺 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导演制,改革音乐,建立乐队,将管弦乐器移植到庐剧音乐中,还革新灯光、布景、美化服饰,使庐剧面貌焕然一新。移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 段音乐唱腔“十八里相送”尤为脍炙人口,流行全省。庐剧著名老艺人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等在继
继承和发展庐剧艺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他们在庐剧观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观众的喜爱。庐剧的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包括连台本戏)。初步统计共有 292 个。花腔小戏多为“二小”戏、“三小”戏,内容以描写劳动生活和男女互相爱悦者较多,也 有一些是讽刺戏和闹剧,计有《点大麦》、《打桑》、《卖杂货》、《借罗衣》、《讨学钱》、《卖线纱》、《打长工》、《采茶》等 60 多出。折戏,一类是独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 头有尾;一类是由本戏中抽出来的,可以单独演出,又可连在一起演出,计有《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观画》、《山伯闯帘》、《英台打枣》等 78 出。本 戏(包括连台本戏)计有《休丁香》、《秦雪梅》、《干旱记》、《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等。庐剧流行区广,受各地语言、民间音乐和相邻剧种诸多因素影响,形成几种流派。西 路(亦称上路),流行于皖西六安、霍山一带,唱腔高亢奔放,小嗓(假声)用得多,山歌 味极浓。中路,流行于合肥、巢县一带,唱腔柔和甜美,兼收并蓄了西、东路的许多特色。东路(亦称下路),流行于长江沿岸的芜湖、无为等地,唱腔委婉细腻,多注重行腔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1951 年 6 月 26 日,皖北行署文教处根据政务院 《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的决定,接收当时由民间班社组成的合肥平民剧社,建立私营公助的地方戏曲改革试点单位(仍用原
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直接管理的地方戏曲剧团。以后又几经改组,更名为安徽省倒七 戏剧团、合肥庐剧、合肥市庐剧团。庐剧得以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力日臻完美,喜爱庐剧的 人也越来越多。1957 年 4 月,应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邀请,合肥庐剧赴京演出。张治中、卫立煌和首 都戏剧界、文艺界的名流、著名演员以及许多热心的观众一起观看了庐剧首演。最令合肥庐 剧全体演员终生难忘的是,5 月 6 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省庐剧团的专场汇报演出,并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走上舞台,同演员一 一握手,称赞他们的高超演技。合肥庐剧在京演出历时 40 多天,在全国首次展现了庐剧艺术的魅力。《休丁香》 《借、罗衣》受到了首都观众的欢迎和文艺界的重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 等报刊,连续发表了著名作家赵树理、艾芜、姚雪垠,文艺理论家戴不凡等人的多篇评论文 章,盛赞合肥庐剧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