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3597171.doc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要素供给者:消费者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特点:
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简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既定不变的。消费者只能将其中部分要素提供给市场,其余留为自用。
问题: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实质:跨时消费决策问题。
二、要素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dYdLdUdLULUYYL,取极限为:
dUdLdUdYdYdL
由于W,所以WdUdY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自用资源既可带来直接效用也可带来间接效用:
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做家务。或者,由于节省了本来需请他人来做家务的开支,消费者收入相对增加,从而间接增加效用。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看电影或休息。由于直接满足了消费者的娱乐和健康需要,所以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
其边际效用为:dUdl
dUdLdUdldUdY则最大化条件为:dUdl,即W,并且:LlL,或YWlWL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是既定的,所以,无差异曲线在右端是有边界的。
3597171.doc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dYdldYdlW。
从而:W,其中dYdl称为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
四、要素供给问题
• 根据要素供给原则,可以确定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上最优自用资源的数量,进而可以确定最优的要素供给量。
• 要素供给原则给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与要素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3597171.doc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和闲暇
闲暇是消费者在既定的时间资源条件下,提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闲暇带来直接效用。消费者对时间资源在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分配实质上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3597171.doc
特点:向后弯曲
当工资较低时,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 当工资较高时,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
三、工资的决定
尽管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不一定如此: 在较高的工资率水平上,现有工人也许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此总的劳动供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在均衡点上,劳动需求方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劳动供给方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的供给曲线
3597171.doc
二、土地的价格和地租
• 地租的产生:
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地租随土地的需求曲线上升而上升,随土地的需求曲线下降而下降。
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需求曲线的右移。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资本: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资本的特征:
(1)资本可以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被生产出来,因而其数量是可变的。(资本与劳动和土地的区别)
(2)资本被生产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资本与一般消费品的区别)(3)资本被作为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资本与储蓄的区别)利息:
3597171.doc 资本作为一种物品,本身具有一个价格,可称为资本价值。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被租借使用,因而具有一个使用价格或称为资本所有权的价格,即利息率。
资本的使用价格即利息率等于资本的年收入与资本价值之比:rZP
二、资本的供给
资本数量的变化:个人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通过储蓄增加自己的资本。资本数量的可变性使得资本供给问题变成首先确定最优资本数量,然后才是对既定资本在供给和自用之间进行选择。
• 长期消费决策:
o 因为,确定最优资本数量意味着对现有资本存量的调整,就是个人进行储蓄或负储蓄。储蓄是未来消费,最优资本数量的确定就变成最优储蓄量的确定。
o 所以,最优资本数量最终是消费者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问题,即长期消费决策问题。
3597171.doc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 短期均衡:
由于储蓄流量与资本存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假设储蓄在短期中对资本数量不发生影响,即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
短期资本供给曲线与利率高低无关,是一条垂线。
• 长期均衡:
o 在长期中,储蓄大于资本折旧的结果将导致短期资本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资本供给增加。同时,储蓄伴随利率的降低不断减少,最终等于资本折旧。
o 在长期中,储蓄小于资本折旧的结果将导致短期资本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资本供给减少。同时,储蓄伴随利率的上升不断增加,最终等于资本折旧。
第四节 欧拉定理
• 欧拉定理(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
假设生产函数为:QQL,K,则欧拉定理的结论可表示为:
QLQLKQK
即两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之和恰好是两种生产要素的总产出。欧拉定理成立的条件为生产函数需要是一次齐次函数,即表现为规模报酬不变。
第六节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洛伦兹曲线:
3597171.doc 1.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
2.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3.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越凸向横轴,越接近折线OHL;反之,就越靠近45度线OL。
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
GAAB
第二篇:(调研报告)关于我县部分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情况的调研
关于我县部分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政府调研室
为摸清我县部分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情况,找出供给优势和差距,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期联合相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县部分生产要素供给价格基本情况
总体来讲,我县电、水、气、劳动力、物流运输等生产要素供给情况良好,基本能够满足县内工业企业运行需要。供给价格情况如下:(1)工业用电价格为0.7339元/千瓦时。(2)工业用水综合水价为2.65元/方,其中基本水价为1.2元/方、污水处理费0.8元/方、水资源费0.65元/方。(3)工业用汽价格为190元/吨。(4)劳动力薪资在1000—2000元。(5)县内尚没有大型的物流运输企业;华联和苏果两家超市连锁企业,供货运输均由总公司的配货中心统一配货,运输费用为总公司统一预算。
二、我县部分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情况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1)工业用电价格适中。从省内分析,我县处于省内电价第三价区0.7339元/千瓦时,低于第一价区(青岛)0.0874元/千瓦时,低于第二价区(日照、临
1沂等)0.0246元/千瓦时,高于第四价区(荷泽)0.0426元/千瓦时;与省外对比分析,单就一般工商业(1-10KV)电价类别而言,相邻省份电价均高于我县所处价区电价(河北省南网电价0.7894元/千瓦时、安徽省0.7975元/千瓦时、江苏省0.748元/千瓦时)。(2)工业用水质优价低。我县自来水为一级供水(济宁其它县市区均为二级供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日供水能力达3.5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县自来水日用量在1.3万吨左右。从价格上分析,我县工业用水价格仍保持2003年调整基本水价,无论是综合水价还是基本水价在济宁市甚至山东省都是比较低的,综合水价市内仅比微山县高0.65元/方,主要原因是微山县尚未收取水资源费,(省内及市内供水价格情况见附表)。(3)工业用汽价格低廉。我县工业用气价格为190元/吨,与济宁市205元/吨的价格相比,优势明显。(4)劳动力资源丰富。刨除县外务工人员,县内现有富裕劳动力1.5万人,其中25—50岁之间的富裕劳动力1.2万人,在家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和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0.3万人。就业的劳动力中,县外国内共有16.3万人,其中在省内就业的占70%;去年,我县外派劳务人员1100多人,占全市外派劳务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日本,分布在水产、机械、电子、农牧渔业、宾馆服务等行业。
(二)不利因素。(1)低水价存在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低水价不利于我县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采利
用,不利于自来水企业的自我滚动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广大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2)工业用汽可靠性难以保障。自2008年以来,由于煤价偏高以及工业用汽量过小等原因,供气公司亏损严重,且目前的2炉1机供热可靠性达不到工业企业安全可靠用汽要求。同时,由于开发区用汽企业少,用汽量达不到规模要求,运行成本偏高,而价格偏低,不利于供气公司发展壮大。(3)劳动力薪酬偏低。据不完全调查,我县一般劳动力月薪资在1000—2000元之间不等,且用工紧张。与沿海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同类工种就业岗位月薪资约低500—1000元。(4)产品运输渠道不畅。目前,我县物流运输业处于起步阶段,县内尚没有一处大型的物流企业入驻,产品运输渠道相对不畅,工业产品主要是企业自行组织托运,运输价格人为浮动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稳定电价。按照国家关于电价高的地区适当少提、电价低的地区适当多提,逐步实现全省用电分类同价的要求推进全省用电同价工作,今后我县电价将存在很大上升因素。为此,我县应结合自身欠发达实际,积极协调省市相关部门稳定电价,使之持续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优势所在。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加快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扩大供水区域,走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路子;二是适当提高自来水基本水价,改变自来水企业低利润运营状态,促进其滚动发展壮大;三
是继续大力封停城区自备水井,积极建设工业中水回用项目,并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力度,以达到节约用水目的。
(三)扩大供汽可靠性。根据我县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投入资金,尽快再建设1炉1机,达到3炉2机的常规可靠供热模式,满足新引进的BOPP项目、康师傅方便面项目以及今后引进的更多用汽工业项目的用汽需求。
(四)发展物流运输业。紧紧围绕“工贸重县”建设目标,依托我县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日益广泛的产品运输市场,精心包装物流项目,积极向外推介招商,争取有大型物流企业到我县投资建设,以畅通产品运输渠道,活化县域物流市场、降低企业产品的托运成本。
(五)提高劳动力素质。定期举办劳动技能培训活动,积极吸引和接纳县内劳动力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变我县劳动力主要从事水产、机械、农副渔业、宾馆服务等低层次行业的局面,大幅度提高劳动力薪酬。同时,制定鼓励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在外劳动力到县内就业或回乡创业,解决县内工业企业“用工荒”难题。
附表:表1 济宁市各县市区工业用水价格对比表
表2 省内各城市供水价格对比表
表1:济宁市各县市区工业用水价格对比表(元/立方)
表2:省内各城市供水价格对比表
第三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七大要素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七大要素
一.自身因素:1.区位(地段决定一切)
2.土地面积和形状。
3.地形、地势(平坦、起伏、低洼)
4.地质条件(承载力、稳定性、地下水位)
5.日照、风向、降水量、天然周期性灾害
6.建筑物状况(结构、用途、质量、功能、装饰、装修)
二.环境因素:1大气环境,(化工厂,屠宰场,酱场,酒厂,厕所等)污染物2 声觉环境,(汽车,火车,飞机,工厂,人群等)噪声水文环境,(地下水,沟渠,江湖,海洋0污染程度视觉环境,(电线杆,广告牌,标识牌)是否美观卫生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堆)
三.人口因素;1 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增加时,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增加)人口素质,(文化教育,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可以引起对价格的变化3 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小型化,房地产价格上涨)
四.经济因素:1 经济发展,(对厂房,写字楼,商店,住宅和各种娱乐设施增加)2 利率(利率升降对房地产价格有着很大的影响)物价(水泥,钢材,木材的价格)建筑设备价格(建筑人工费)涨4 居民收入,居住与活动,从而会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变动
五.社会因素:1 政治安定状况,(冲突,市场动荡)社会治安状况,(偷窃,抢劫,强奸,绑架,杀人)房地产投机,(利用房地产价格的涨落变化,以期从价差获利)4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
六.行政因素:1房地产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也许是最大的)
2房地价格政策,(是指政府对房地产价格高低的态度)行政隶属变更,(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特殊政策,(经济特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间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6 交通管制,税收政策
七.国际因素和心理因素世界经济状况国际竞争状况政治对应状况军事冲突状况购买或出售心情个人欣赏时尚风气接近名家住宅的心理将就风水或吉祥号码
第四篇:绿色食品蔬菜生产要素
第二章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
(一)蓝色食品的概念
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Green Food)并非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描述。蓝色象征生命和活力,国际上通将于环境有关的事物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食品良好生态环境,其生产加工全过程既不存在对食品的污染,又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将其定名“绿色食品”。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的开发重视保护和改善食品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同时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直到餐厅的全过程,不存在对食品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绿色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特征以外,无污染和完全性是他的主要特征。绿色食品的分级为了有效推进“绿色食品工程”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绿色食品分为两个级别。
(1)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的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的产品。
(2)A级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的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二)绿色食品的特征
(1)注重原料﹑产品的产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的检测,要求产地的环境为最佳是生态环境,不存在污染。这是判断是否具有生产的基础条件。
(2)生产过程中的全程质量监控,包括生产﹑加工﹑保鲜﹑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不受污染,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
(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三)绿色食品同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食品无公害蔬菜也称无毒害蔬菜(Innocuousvegtable)或无污
染蔬菜(No-pollution vegetble),或称为安全蔬菜(Self vegetable)。无公害食品是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而制定的食品生产配套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有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行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六大体系。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证蔬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不受损害。二是把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无公害栽培技术,确保产品中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对人体不产生危害的搁置之下。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已经公布的剧毒农药,同时又允许限量﹑限时﹑线浓度使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污染食品中的“无”是相对的,无污染食品中的“无”是指食品中的污染物含量在规定的标准值以下。医学卫生证明,在次值以下人们食用是安全的。所以,无公害食品相对于绿色食品中的A级绿色食品。
2.有机食品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叫法,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食品。石油工业(集约化农业﹑现代农业)虽然使农业产品的产量迅速得以提升,在西方国家甚至出现农产品的剩余,但是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尤其是初级农产品的污染并进入食物链。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一种新的农业体系,以替代常规的农业。提出了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名称。1972年成立于发过的有机农业国际联盟最初由美﹑法﹑英﹑瑞典以及非洲等几个国家发起,现已经分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机农业总的要求是把农业看出是自认的生态体系,应用适当的方法不给环境造成超过自然状态的压力,采用尊重自然生态平衡的机制,避免使用合成化学物。
在他有机农业生产中要求
(1)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水﹑土﹑气)
(2)大力提倡轮作和施用腐熟的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肥。
(3)应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利用天然药剂,禁止化学合成农药。
(4)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抗病虫优良品种。
此外,也提出生产有机食品的栽培操作方法﹑有机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加工食品的要求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有机食品相对于我国制定的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于1993年加入该组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4年建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Center简称OFDC)以促进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坚持IFOAM)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欧盟有机农业日生产规定(EECNO.2092/91)以及德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机农业协会和组织的标准和规定,结合我国农
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制订了《有机认证标准》。该标准是对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基本要求,申请OFDC有机认证者需要与OFDC签订协议,保证执行本标准,并接受OFDC检查员的认证检查。OFDC办证委员会根据审查检查员报告的情况,给符合标准的农场﹑加工厂和贸易单位颁发有机认证证书,并授权他们在有机产品上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志。
有机食品我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畜禽饲料添加剂及转基因品种等。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产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中主要的肥料来源的是发酵好的作物秸秆﹑畜禽粪类﹑绿肥和有机废物。以作物轮作和各种物理﹑生物﹑生态措施来控制病虫害为主要手段。
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一般转会期需要三年左右,转换期内按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三年转换期内所生产的产品称为有机转换产品,经过OFDC检验合格后,发给有机转换产品的证书及标志。三年后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取得正式的有机食品证书,并统一使用有机食品的标志。
由于有机食品需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生产对产地的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是不能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转基因品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及卫生标准要求较高。在我国现有的环境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下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地方﹑少数产品获得认证。但是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是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国际食品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品的外贸出口量越来越大,发展有机食品蔬菜是克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主要手段。应加大有机食品蔬菜烟柳开发的力度。
第五篇:施工生产要素(施工管理必备)
在工程项目里的生产要素管理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竞争背景下,对企业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及优化配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生产要素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国内外竞争的巨大压力。由于历史成因,企业生产力的组合与项目施工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矛盾,生产要素配置粗放, 不能适应项目论文管理的动态需求,致使要素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因此,如何寻求施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项重大题。
一、加强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生产要素是指形成生产力作用于项目的各种要素,如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等。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是指按照项目一次性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方法,即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工程项目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企业有限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取得最佳优化组合效应,进而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因此,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论文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使之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为项目实施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这些投入的费用实际上是项目经济产出扣除利润和税金后的全部,所以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与节约是降低和控制项目成本的主要途径。如果生产要素投入不能保证,考虑再详细的其它项目计划(如工期计划)与安排也不能实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不当给项目造成的损失会很大。例如由于供应不及时就会造成施工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整个工程停工或不能及时开工,损失时间,出现窝工费用;又如,由于不能经济地使用或获取各项生产要素而造成成本增加;由于未能采购符合规定的材料,使材料或工程报废,或采购超量、采购过早,而造成浪费,造成仓储费用增加等。所以,加强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但是,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又是极其复杂的,主要原因如下:(1)生产要素的种类多,供需量大。(2)由于项目施工过程的不均衡性,使得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均衡,生产要素的品种和使用量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甚至引起大幅度地变化。(3)生产要素投入过程的复杂性。例如要保证劳动力的使用,则必须安排招聘、培训、调遣以及相应的现场生活的设施等;要保证材料的使用,必须安排好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等。在相应的每个环节上都不能出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实施。(4)项目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规划与项目生产要素投入和使用上的交互作用。在进行实施方案设计和规划时必须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力及水平,否则会不切实际,出现不必要的变更。实施方案设计和规划的论文任何储存、变更都可能导致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变化,出现生产要素使用上的浪费。项目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不是被动地受制于项目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规划,而是应积极地对它们进行制约,作为它们的前提条件。(5)要求在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中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合理优化。(6)生产要素的投入受外界影响大,作为外界对项目的制约条件,常常不是由项目本身所能解决的。例如,市场价格、供应条件的变化,由于政治、社会、自然的原因造成供应拖延等。这些是生产要素管理存在的外部风险。(7)对于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生产要素管理不是仅对一个项目的问题,而必须是在多个项目中协调平衡。(8)生产要素对项目的制约,不仅存在上限定义,而且可能存在下限定义,或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定量的生产要素。例如,论文在国际工程中派出100 人,由于没有其它工程相调配,这 100 人必须在一个工程中安排,成为一种固定的约束条件。在有些情况下,市场要素的投入限制不是常值,而是变值。如不同季节,农民工的供需情况就不一样。
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的管理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进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其目的是保证生产计划或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降低工程成本。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劳动力配置的依据与数量,劳动力的配置方法和来源。劳动力配置的依据就企业来说,是劳动力需要量的计划。企业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是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的。就施工项目而言,就是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的配置方法就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劳动力需要数量,按其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种需要数量进行配置。具体内容包括:(1)应在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的基础上再具体化,防止漏配,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计划进行调整。(2)如果现有的劳动力能满足要求,配置时应贯彻节约的原则。如果现有的劳动力不能满足要求,项目经理部应向企业申请加配,或在企业经理授权范围内进行招聘,也可以把任务转包出去论文;如果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新招收人员不能满足要求,应提前进行培训,再上岗作业。培训任务主要由企业培训部门承担,项目经理部只能进行辅助培训,即临时性的操作训练或试验性操作练兵,进行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及安全作业教育等。(3)配置劳动力时应积极可靠,让工人有超额完成的可能,以获得奖励,进而激发出工人的劳动热情。(4)尽量使作业层正在使用的劳动力和劳动组织保持稳定,防止频繁调动。当目前使用的劳动组织不适用任务要求时,应进行劳动组织调整,并应敢于打乱原机制进行优化。(5)为保证作业需要,工种的组合、技术工人与壮工的比例必须配套。(6)尽量使劳动力均衡配置,以便于管理,使劳动力资源强度适当,达到节约的目的。为了实现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必须根据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以解决劳务失衡,劳务与生产要求脱节的的动态管理问题。施工项目中对劳动者的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效率的关键在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不仅要注意对他们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材料的管理建筑材料按在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它材料。其中主要材料指在施工中被直接加工,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沙子、石等。辅助材料指在施工过程中有助于产品的形成,但不构成实的材料,如促凝剂、脱模剂、润滑物等。其它材料是指不构成工程实体,但又是施工中必须的材料,如燃料、油料、砂纸、棉纱等。另外,周转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工具、预制构配件、机械零配件等,都因在施工中有独特作用而自成一类,其管理方式与材料基本相同。建筑材料还可以按其自然属性分类,包括: 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电器材料、化工材料、金属材料等,它们的保管、运输各有不同要求,需分别对待。施工项目材料管理论文工作的重点在于施工现场管理、在使用过程中的节约以及材料成本核算,就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节约来讲,其潜力是最大的。有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工作:(1)强化材料计划的管理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和领用计划,合理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2)采取有效地节约材料措施,减少材料的浪费。如可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材料节约奖励办法,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边角料的有效使用等等;(3)强化材料成本核算,落实材料成本责任制,使材料管理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根据材料成本核算,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将材料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的最低限度内。机械设备的管理施工项目的机械设备主要是指作为大型工具使用的大、中、小型机械, 它既是固定资产,又是劳动手段。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环节有选择、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其关键在使用环节,使用的关键是提高机械效率,提高机械效率必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通过机械设备的管理,寻找提高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措施。利用率的提高依靠人对设备的合理调配;完好率的提高在于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这一切又都是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深层次的问题。在建设项目施工中,根据施工工期的交叉,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优势力量,确保网络计划和控制节点的按期实现。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实行使用保养责任制,建立健全操作保养制度,科学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只有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生产力,降低使用费用,达到优化组合效应。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技术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生产和科学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及体现它们的劳动资料。技术的含义很广,指操作技能、劳动手段、劳动者素质、生产工艺、试验检验、管理程序和方法等。任何物质生产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的,也是在一定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控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对施工项目来说,其单件性、露天性、复杂性等特点使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工作要素和技术活动过程的管理。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资料等;技术活动过程指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等。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技术管理的水平。没有完善的技术管理,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任务有四项:一是正确贯彻国家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政策,贯彻上级对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二是研究、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三是确定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进行文明施工,以技术保工程质量;四是努力提高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使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施工中资金的管理施工中资金的管理主要是按照最优原则合理地筹措项目所需资金,按照计划科学地预测资金的使用支出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资金在施工生产的不同阶段应投入的数量与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配置功能,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最优。施工企业资金的来源以及运作管理有其特殊性,它的优化主要是通过组织资金回笼,加强资金运作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优化项目资金主要包括资金收支运作和成本控制两方面。资金运作优化必须坚持两个原则:是集中统一原则。施工企业对各项目资金必须统一调拨,集中使用。各项目部的资金必须按规定的比例和时间及时上论文缴企业,不能将资金沉淀在项目上,杜绝资金体外循环,以保证企业从总体上对资金进行挂标签分类存放,做到不丢失、不损坏,账目清楚,码放整齐,定期盘点,及时反映备件动态(包括备件消耗月报表、订货表、呆滞备件表、备件资金动态表)。管库规范有三清(规格清、数量清、质量清)、两齐(库容整齐、码放整齐)、三一致(帐、卡、物一致)、四定位(区、架、层、号定位)和五五码放。备件发放按规定手续发放,及时登记、清帐、减卡并办理财务手续。备件处理本企业已不需要的备件、失效备件及不合格备件应及时处理,调拨、出售和报废要按审批手续, 处理后及时销账。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是指设备由于验收移交、闲置封存、移装调拨、借用租赁、报废处理等情况所引起的资产变动,需要处理和掌握而进行的管理。通过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实时掌握设备所处状态,对设备运动过程中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某些规律进行分析、控制和实施管理。任何企业都是把维持和提高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作为经营方针,这是理所当然的。企业内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这个方针进行。设备是企业生产的论文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的质量、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当前的生产和长远发展起着保证作用。通过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逐步实现有助于稳定生产、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设备管理体制,使企业的设备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使之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综合效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