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5篇

时间:2019-05-14 15:3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

第一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

一 素质教育实践及其思考

综观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目前地方教育行政、教学研究部门以及广大的中小学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主要是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1.通过督政、督学,使地方政府部门,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不少地方,由于市长、镇长亲自抓教育,办学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以不断改善,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别是通过改造薄弱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制度,中考指标按比例拨到乡镇等途径,使得每个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可能。

但是,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学校建设中有盲目攀比的现象,以及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规范,缺少科学论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地方课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问。自80年代中期提出基础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1993年国家教委颁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之后,全国各地在探讨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势和师资力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活跃了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一段时期内,“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口号此起彼伏,“合格+特长”的学生观,“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迄今为止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出现的以“活动课”、“选修课”、“特长生”来全面反映素质教育成果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中低年级,过多地强调“特长”的发展、“技巧”的训练,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的。

3.通过改进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措施,特别是取消百分制,彻底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带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为还给少年儿童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涯创造了条件。

值得指出的是,以等级制(优、良、合格、不合格)取代百分制还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本质上仍然保留了等级制,仍然要把一个学习群体分成三六九等。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所处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我们没有理由,而且也不应该以某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他们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无论是百分制还是五分制,亦或等级制。尤其对于一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正处于发展初期,自尊心、自信心还只在朦胧状态中的小学生,“等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天长日久,他们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对自我能力的失落和对学习的恐慌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自我封闭。实际上,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面临教师公布考试成绩时,其心理感受总是紧张和恐惧。

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更为合理的手段来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状况?”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手段”来自于对“发展状况”的理解。首先,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侧面性质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具体到学习者在某一门课程上的学习状况也不例外,混淆各个侧面,以单一的分数来反映学习者的水平是错误的;其次,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动态的、过程式的,每个学年只对

一、两个时间点上的性状做分析,不仅不足以反映对象的全貌,而且会以偏概全。

因此,在对儿童的学习状况的评估中,应在取消等级制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两项工作:(l)评估项目多元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对其语言发展状况作出描述;而数学学科,则应从数与计算、量与测量、方程与关系、空间与图形、统计概率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等角度加以考察。还可以在学生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是一个好的合作者?能否虚心听取同伴意见?能否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

(2)评估时间过程化。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人类长期实践所公认的命题:除非教师存在某种偏见,事实上,教育者通过日常观察,对学习者的评价结果,要比

一、两次考试更能反映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因此,新的评估制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日常学习行为。

如果每一个课程实施者能在上述框架上,去全面地、客观地描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师生关系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4.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一二年来,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提出“改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观点,以为只要在“改善办学条件,消灭薄弱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开好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取消百分制,改进评价手段”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好工作,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科课程中内容陈旧、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视而不见。其实,上述一些改进措施,相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来说,还只是触及了一些外部因素,只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最为艰巨的工作则是探索如何建立一整套与义务教育性质相一致的、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1.我国现行课程面临挑战

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纵观本世纪的教育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一部活生生的课程演变史。无论是用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或者是哪一家教育学流派,都是在借助课程的改革而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自50年代的新数学、新科学运动,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直至行将影响下个世纪的《2061计划》,无不折射出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

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九年的学校教育,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过程中,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的降临,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未来学家德雷珀·考夫曼曾就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作了如下六点慨括:

(l)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

(3)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

(4)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5)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

(6)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费教育,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

我们对此应该形成看法。

2.课程与社会进步

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悄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升学、就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等模式,变得具有越来越强的可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需要减少依赖,增强自主,在许多方面需要平民百姓运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判断,做出决策。这对于习惯丁按照别人的意志做指令性工作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观念冲突。在这众多的选择面前,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无所适从。事实上,不论你习惯与否,类似“降水概率”预报在向各个领域拓展。有人设想,不久的将来,新闻报道中,每一条消息旁会注明“真实概率”;电视节目预告中,每一个节目旁会写上“可视度概率”;另外,还有西瓜成熟概率、火车正点概率、药方疗效概率、广告可靠概率……。总之世间万物本来如此,人们只是回复其本来面目。在国外,人们体会员深的是机会与选择,申请助学金要选择类别;申请住房要选择房问大小;听课要选择教师、教室和时间,看病要选择医生,甚至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用什么语言……都得由你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机会,风险大小来源于你的决策分析。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今后几十年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特别是今后几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沿海开放地带,还是内陆不发达省份,几乎每一个生产者同时都必须是合格的经营者,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将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名词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

所有这一切,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地判断和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地作出决策的能力;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能力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回想今日的课程实践,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条船上,有羊60只,有牛25头,船长几岁?”时,居然不少同学得到“60-25=45(岁)”或“60+25=85(岁)”两种答案。我们应作何感想?素质教育的实践又该从何处人手?

3.课程与科学发展

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入文科学,都进入了一个如人们所描绘的“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概念、新学科、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为古老的,也许是有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学科,突然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人们需要重新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即便是人们心日中最为精确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世人公认的数学科学也概莫能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

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

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课程改革将是一块良好的“敲门砖”。

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

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建筑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设计一个建筑物”仅靠单纯的“建筑设计技术”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

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

(5)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

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三 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90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

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综合化”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人学、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等学科的支持。

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能”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

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健康教育课程(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没有活动,就无所渭学习;没有活动,学生品德、心智上的发展就不复存在;进而,没有活动,就无所谓教育。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以来,由于活动课程以独立的形式进入国家课程计划,举国上下出现了一个“开发、开设活动课程”的浪潮,一度“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提出活动课程、并加以宣传、提倡,直至法律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消除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其负面效应将日益突出,久而久之,人们会很自然地形成这样一种概念: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能力,激发兴趣,训练特长;而学科课程,则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成为主要的目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学、心理学关于活动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发展知识,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课程改革将是一块良好的“敲门砖”。

第二篇: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4.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3、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宽心胸,寻找心理平衡点。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5、换个眼光看周围的人。比如班里的后进生,各方面发展都很不理想,我迫切地想要转化他们,步步紧逼着他们进步,他们却往往“刀枪不入”,双方的较量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搞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我接触到班级结构“三分之一”理论,即根据学生水平和表现可分成三等分,优等生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后进生三分之一,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下我的心里舒坦多了。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头顶上都有一片蓝天,每个学生脚底下都有一条大路,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也不必死拉硬拽逼着他们走进优秀的行列,不如教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而且人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今天学不好,说不定他明天会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即使他永远也学不好功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也许他以后走上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我实现了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竟然发现后进生也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有趣了许多。

6、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怎样走出教育误区 后海峰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浅谈怎样走出教育的误区

后海峰

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深有启发和感悟。我觉得这本书给我指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捷径。这本书语言朴实、生动、形象而充满激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诚与谦逊。阅读此书,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也受到了激励、鼓舞和鞭策。尤其是在阅读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后,我从李镇西老师谈到的任安妮事件、培养告密者事件、拳打学生事件、王红川事件、陶奇曹幸事件、封嘴吧事件中,产生了以下三点感悟和认识:

一、对待教育失误的态度。

教师要以真诚和严肃的态度坦然面对教育失误,而不是隐瞒。李镇西老师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过程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一个教育者是否优秀,不在于他是否犯错,而在于他如何面对已犯的错误。优秀的教育者总会坦然而真诚的面对错误,想方设法弥补错误造成的损失,并能时刻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成长,成熟,并最终把这种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而平庸的教育者往往会拼命掩饰错误,并给自己找出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从这里,我认识到,真诚而严肃的面对教育失误,时刻反思自己,这是教师逐渐成熟、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态度。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对人的理解、尊重、关怀和感染,应

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从这里,我认识到,虽然我们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为了达到教育效果,教师绝不能以学生尊严的伤害为代价!尤其是对后进生,更不能辱骂、体罚他们。如果我们的辱骂和体罚造成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很可能将伴随学生的一生。李镇西老师说: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剥夺了教育的全部!教育,一刻也不能没有人性、人情和人道!今天我们提倡的爱心,应该体现出这样的民主精神。因此,在学生的求知道路上,我们对他们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一个个体。我们要始终做他们志同道合的、平等的知识探索者和引路人。

三、理解与爱心。

教育需要爱心,但这种爱,绝不是自私的。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周围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对他们都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自私的爱,往往会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师的威望。另外,这种对学生的爱,常常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因此,我们要时刻怀揣一颗“童心”,通过细腻的语言,同他们沟通、交流,去了解他们,以童心去理解童心。这样,才会最大可能的避免或降低在教育中的失误,才不至于在无意中伤害到学生的心灵。

总之,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它给我的启发和感悟特别多,特别深,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并期待在这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以期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6-6-26

第四篇: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

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

——桃笑小学段洪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园丁”、“蜡烛”等等,这众多的美誉都表达了对人民教师的崇敬,同时体现了教师岗位的重要和职责的神圣。这是让每一个教师为之自豪而振奋人心的赞誉。

处于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下,在施教的道路上,每一个教师都在苦心钻研,力求真正的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力争做好每一个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为他们做好人生道路上的做领路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在这条求索的道路上出现一些教学教法,造成了一些既使教师困惑又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现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体罚。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东省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猛在期末考试时做错了5道数学题,老师在放寒假时规定,考试时每错一道题,假期中每天罚做100遍,因此他每天要被罚做500道题,21天的假期总共要被罚做10500题。张猛没有完成作业,心中害怕,开学第一天便跳崖自杀了。后来又相继发生了四川教师蔡某罚学生吃塑料片,陕西教师崔某罚学生用针在学生脸部刻个“贱”字并涂上红墨水,贵州教师罗某罚学生吃大粪,云南教师罚学生吞下1000只活蝇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如果上述所列举的只是个别极端例子的话,那么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直接责打学生(教师打学生耳光,用教鞭抽打学生),让学生代行体罚(如让班干部体罚违纪学生)和让学生自罚(让违纪学生面对面互打对方耳光),罚学生劳动,罚学生做体育动作(如罚学生站立、跑步、做俯卧撑)等现象。这些都是教师在探索施教方法的道路上出现的一些认识不当的做法,以至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产生这些体罚学生的现象有些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看重人伦纲常、长幼尊卑,过分崇尚“师道尊严”,再加上“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存在,给体罚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实践、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罚学生”虽初意为善但却是时代所不容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还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心理学研究认为,表扬和批评作为性质不同的反馈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改变都是有效的,但是表扬的效果好于批评。其作用的好坏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权威、表扬和批评的频率、受教育者的性别和个性、表扬和批评的场合以及说服教育的可信度等因素。针对学生的过错或不良习惯进行的否定性评价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积极引导,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震荡,利于改正不良行为。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犯了一点错,或考试没考好,教师就对其进行各种体罚,当然老师的初意是好的,希望通过体罚来让学生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可体罚之后呢?学生就真的能如老师所愿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吗?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灵上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而不是进行体罚。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外语需要的是情境,所以,教师就要设置各种运用语言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课堂应变手段应该是积极的。我记得有个老师说过在课堂上学生睡觉,他就向这个学生投去了粉笔头,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我遇到学生有困意,我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个适合他回答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是需要精力非常集中的,这样学生的困意立即就消除了,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消除了他的困意。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责任心是很重要的。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教书近三十年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一直奉行着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我的学生,我就要为他负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给每一位孩子平等的教育和关爱。尽心尽力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才。爱生如爱子,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将来都能真正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都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以上可知,要真正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我们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多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对于学生好的行为应进行鼓励,不好的行为则进行正面引导,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让真正从心灵上接受老师,以至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有一颗关爱与包容的心。让我们摆正施教路上出现的偏坡,走出体罚的误区,用我们的爱去教育和感化每一个学生,用爱之露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

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

当今世界,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读书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语言文字工具,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阅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据实践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我经常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辅导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

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1.给学生讲清道理。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那些学有所成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作家的治学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身边的例子启发学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弄清读书与做学问,写作、生活、做人的关系。

2.教师推荐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相结合。推荐书目是为了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这些书籍的内容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利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阅读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可能读到种类更多的好书,视野也才会更为开阔。

二、控制“休闲性阅读”,实出一个“悟”字

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

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读

小学生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取社会生活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2.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读

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写出研究

论文。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不是以囤积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甚至创新,因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3.让学生变“眼读”为“心读”

所谓“眼读”,就是一般性的看书,只用眼睛扫瞄即可;而“心读”,指的是入乎其内,心无旁骛,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好文章、好诗词,就要让他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从“眼读”升格为“心读”。

4.让学生自觉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空白处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三、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但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间接认识、体验社会和人生的学习活动。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总要打上个体经验的色彩,而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读解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作品的认识也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为了能够达到“熟”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

总之,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两者结合得好,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会让学生养成自觉获取知识的习惯,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意志,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才能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在宽阔无垠的“书山”“学海”中畅快遨游!

参考文献:

1、崔峦〃当前阅读教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小学语文教学〃2002〃10

2、杨再隋〃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下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出教育的误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精选五篇)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灿烂 下查埠初中 李志虎 同学们: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小林,你带了好多吃的东西没?哇,这么多啊,你是我们班零食带得最多的。”“小丽带了80几块钱,是我们班最多的呢。哎,就是我爸爸小气,不给我钱。”这是最......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也导致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就显而易见,由以前的黑板板书变成多媒体的展示。在多媒体普及的同时,问题也开始出......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走出家教误区呵护孩子成长 各位家长:上午好! 今天,我的家庭报告的主题是《走出家教误区呵护孩子成长》。首先,我要和各位家长谈一谈当前家庭教育的背景。 我和各位一样也是学......

    走出听课的误区大全

    走出听课的误区 郎文涛 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更是青年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捷径之一。因此,现在许多学校都设有“课堂开放周”,甚至“课堂......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HR工具-文本范例 如何顺利走出面试误区? 一、面试常见误区分析: 1.内容准备不够: 有些招聘者临时被拉来负责招聘工作,事先对要招的岗位要求缺少了解,不知道招聘对方应具备何种能力......

    走出中风康复训练误区

    走出中风康复训练误区 很多中风患者家属认为: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就是“动动手脚”“做做理疗”,很简单的事。然而众所周知,中风后多数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其中偏瘫、吞咽困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