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能源革命、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综述(推荐)
能源革命、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互联网综述
一、能源革命
2014年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在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
***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
第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第二,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
第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第四,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第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强调,要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规划。抓紧修订一批能效标准,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定期更新并真正执行。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大中亚、中东、美洲、非洲等油气的合作力度。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油气管线、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能源统计制度。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
二、电力体制改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解决制约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标志着国内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开始。
随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3月20日发布《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518号);国家发改委在4月13日发布《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742号);国家发改委在5月5日发布《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62号)等3个配套文件,推进改革落地。
2015年1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发改经体[2015]2752号),通知包括《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6个重要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及实施路径。
三、能源互联网
2008年美国著名学者、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里夫金认为,由于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奠定的基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模式正在走向终结。里夫金预言,以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结合为特征的一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即“能源互联网”(EnergyInternet)即将出现。而以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
里夫金认为,能源互联网应当包含以下五大主要内容。1)支持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2)支持大规模分布式楼宇式发电电源的接入。3)利用大规模氢储能及其他储能设备的接入。4)利用互联网技术升级电力系统。
5)支持向插电式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转型。
2015年2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首次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论构想。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 “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也是实施能源开发上的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上的电能替代(两个替代)的关键。国家电网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使人人享有充足、清洁、廉价、高效、便捷的能源供应。
2015年9月26日,总书记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16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正式提出了“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的明确定义和发展意义:“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
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能源互联网与能源革命
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这主要包括广域电力网络互联技术、多能源融合与储能技术、能源路由器技术、用户侧自动响应技术、电动交通及其与电网的交互技术。
第二,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生产革命。能源互联网将会催生新型商业模式、降低能源市场的准入门槛、能源消费者可以同时成为能源生产者。
第三,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用户的用能智能化水平提高,用能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具有多元化用能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第四,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售电侧市场放开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有助于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
综上所述,能源互联网之于能源革命,就如同蒸汽机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电机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之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
能源互联网作为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将推动分布式发电、储能、电能替代、需求响应、大数据等一系列能源革命相关关键技术的发展,带来能源技术革命,在这之后将进一步引发能源生产革命、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体制革命,从而实现我国能源革命总体目标,引领能源的生产与利用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五、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体制改革
当前,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和纽带,构建的多类型能源互联网络,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能源行业,能够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
因此,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能源技术革命,将推动能源行业的链式变革,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改造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整个能源系统,推动我国电力工业转型发展。
第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打破目前能源行业相对封闭的行业格局,需要开放的发展空间,电力体制改革能够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这种政策环境。此次电改中关于放开售电市场、鼓励电力双边交易、发展分布式和清洁能源以及加强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政策与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和作用高度契合。因此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将促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能源互联网将是实现电力体制改革最终目标的关键手段。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安全、经济地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在能源互联网框架下,传统电力系统的垂直刚性结构被扁平化互联的新型能源供需结构所取代,从而改变现有的能源供需体系格局,促进分布式和集中式清洁能源资源模块的相互融合,提升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效率,因此能源互联网将是实现电改最终目标的关键手段。
综上所述,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高度相合,发展建设能源互联网能够促进能源革命在电力工业领域的深化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也需要能源互联网作为技术依托,两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第二篇:能源革命教案
17.4能源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常识性了解三次能源革命
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讲解,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新课引入 对下列情景进行排序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通常要做转化才能被我们所用.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让我们先来了解这一人类进步的阶梯吧.
三、新课教学
1、常识性了解三次能源革命
人类今天的文明与发展经历了三次能源革命。
① 第一次:人工取火,使人类由“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
柴薪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了畜牧渔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导致了陶器的产生,加快了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的发展。
钻木取火实现了哪些能量的转化?(生物质能到热能)
② 第二次: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化石燃料工业的兴起,使人类进入工业化的社会,使人类又进入电气时代。
③ 第三次:可控核能的应用。以核燃料为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更安全,更经济,效率更高的能源。
2、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顺序应为B、A、C、F、E、D)
植物的生长是有方向性的,能量的转化也是有方向性的。
(学生阅读了解)
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起来,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
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变成了地面、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能够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吗?显然不能.这些能量虽然没有消失,但是我们不能利用它.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可以成为能源,有的却不能.
第三篇: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源电力之最
综合能源方面-----------------------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沙特阿拉伯
世界上天然气产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俄罗斯、中东 世界第一口油井:美国宾夕法尼亚洲(1859年)
最早开始实现天然气商业应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21年)世界年人均用电量最多的国家:冰岛(5.44万千瓦时/年)20世纪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工程成就(1999年美国评):电气化
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海洋能发电、生物发电-------------------世界上建成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的地区:法国巴黎(1875年)
世界水电装机总量第一:中国(后面依次是美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其次是伊泰普、溪洛渡、古里)中国前三大水电站:三峡(2250万千瓦)、溪洛渡(1386万千瓦)、向家坝(640万千瓦)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最大的河流:刚果河(3.9亿千瓦)
世界风电装机总量第一:中国
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发电的风车:苏格兰、詹姆斯自家别墅风车发电(1887年)
世界上第一个风电接入柔性直流工程:瑞典哥特兰工程(±80千伏、输电容量5万千瓦)全球最大的陆上风场:美国阿尔塔(Alta)风能中心(102万千瓦,正扩建至155万千瓦)世界最大的海上风场:英国的“伦敦阵列项目”(容量63万千瓦)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机安装船:Pacific Ocra(载质量8400吨,可携带12台3.6兆瓦的风机)俄罗斯最大的风电场:加里宁格勒地区的库利科沃风电场(2万千瓦)
世界第一台超低速风机:中国安徽来安风电场1.5兆瓦、93米风轮(2012年)第一台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丹麦,风机叶片直径164米(2014年1月28日)
中国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河北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机(2014年10月29日,该工程总容量67万千瓦,一期包括风电10万千瓦、光伏4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
世界太阳能发电规模第一:德国(第二是中国)2015年底中国已超过德国 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光热电站:苏联(1950年)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德国(其次中国、意大利)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西班牙
全球多晶硅产能第一、晶体硅电池产能第一:中国(38.4%、70.8%)
世界上首个24小时运行的光热电站:西班牙塞维利亚戈玛光热电站(2011年,2万千瓦,15小时熔融盐储热)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法国2015年建成,30万千瓦(中国最大为20万千瓦,有三座)世界最大的光热电站:美国加利福尼亚伊万帕光热电站(2014年2月,39.2万千瓦)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青海(格尔木)光伏发电基地(装机容量20万千瓦)--(共有三座)中国自主研发的光热发电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行:青海中控德令哈5万千瓦塔式光热电站(2013年7月)中国甘肃已建成太阳能光伏-光热-储热联合运行供暖示范工程
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阿联酋的“太阳一号”光热电站
世界铀最大生产国:哈萨克斯坦(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
世界最大核电站:日本柏崎刈羽核电站(7台沸水堆机组,总容量约为821万千瓦)
全球第一个商业化运作的潮汐电站:法国朗斯潮汐电站(1966年、24万千瓦、年发电量5.44亿千瓦时)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能发电站:韩国始华湖潮汐发电站(2013年、25.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
全球共有7座、52万千瓦
第一座商业化运行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日本研制(20世纪60年代)
全球共有波浪能示范和实用化电站30个 中国第一座潮流能实验电站:浙江舟山市岱山县(2002年,600千瓦)
世界上第一座实用意义的温差能发电装置:美国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建成(1979年,50千瓦)
生物质发电规模最大的地区:欧盟地区
特高压电网-----------------------最早交流输电电压:13.8千伏(德国,1891年)最早直流输电线路:1.5千伏(德国,1882年)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级电网:欧洲超级互联电网
中国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中俄(阿黑线)±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2012年)世界第一条1000千伏商用特高压交流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
世界上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淮南(-皖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世界上输电距离最长的在建特高压交流流输电工程:横榆-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首次采用6分裂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的输电工程:锦屏-苏南
世界上输电线路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191千米)世界上第一条大型火电、风电基地电力打捆送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
世界上首次实现单回直流输电满负荷800万千瓦运行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浙西±800千伏 超大容量直流输电的新纪录:溪洛渡-浙西(宜宾-金华)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在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6年1月开工)
美洲第一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家电网中标)
首次将±800千伏直流输电容量从800万千瓦提到1000万千瓦: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智能电网-------------------------中国智能电网标志性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 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
美国最大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西北太平洋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海底电缆、超导、储能等-------全球最长的海底电缆:挪威-荷兰海底电缆输电工程(600千米,高压直流输电,预计2016-2018年投运)全球最深海底电缆:北美联合电网中的美国海王星工程(海底2600米,±500千伏直流)
中国最大长度海底电缆:跨琼州海峡的广东与海南500千伏交流联网工程(充油绝缘技术,长度31千米)
第一条在商业电网运行的超导电缆:美国,610米,2008年(1800万美元)
传输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线路:美国纽约长岛交流输电示范线路(电压等级138千伏,输电容量57.4万千瓦)最长的并网应用超导线路:德国艾森市超导电缆(2014年4月,1000米)目前研究状态的最长超导输电线路:荷兰阿姆斯特丹(6000米)
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国广州抽水蓄能电站(240万千瓦)目前抽水蓄能机组装机超过1亿千瓦时 世界上最大钠硫电池储电站:日本日立公司自动化系统工厂(1992年)(第一座钠硫电池储电系统在日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首个落地项目:中、韩、日、俄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 中国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上海南汇(2011年7月)
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的UPFC工程,代表了世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科技示范工程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中国第一条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京沪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世界上施工最艰难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力实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同步电网:俄罗斯-波罗的海
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规模最大、终端数量最多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成都配电自动化工程(1分钟内定位故障点、30秒内实现故障隔离)
首座实现无人值守的750千伏变电站:延安智能变电站
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
第四篇:全球能源互联网演讲稿
全球能源互联网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我们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气候的变化及致力于构造和谐可持续,宜居的生活环境,但是,如今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地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海岸线不断上涨,日益频繁的灾害不断地改变着生态系统!我们看不见了那个鸟语花香,晴空万里的世界,看不见了那个清澈见底,潺潺流水的河流,突然我们处在了“十面霾伏”之中,“霾”这个以前只有通过字典才会被认识的字,如今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心理,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敌人。相信大家对去年红极一时的那个柴静的演讲还记忆犹新吧,那对雾霾深刻的剖析,那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令我们震惊,又让我们反省,我们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上班低碳出行,少开车,少吸烟,过年不燃放鞭炮,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但这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事,这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的伙伴们共同解决!为了使我们的天空更蓝,河水更清澈,我们要共同努力,寻找新能源,以清洁,绿色的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能消费替代其他能源消费”。
所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的前董事长刘振亚先生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一文中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连接“一极一道”,是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大力发展以电代煤,以电代油。
将来的某一天“奔腾的流水、过境的大风、普照的阳光、涌动的海潮等自然能源,都将会通过无数水轮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光伏光热装置、海浪发电机等载体,转换成电能,造福全人类”。
未来的世界雾霾将不复存在,我们能够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充沛的电能将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梨树供电分公司
张明月
第五篇: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资料
国网首提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开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国家电网公司在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18年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上述目标。
国家电网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这也意味着,这家中国最大的企业将整体转向能源互联网。而这种转型,不会是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连接,而是国家电网运营方式的整体性变革。
按照国家电网为此提出八大战略方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首先要以电网高质量的发展为基础,这包括建设本质安全电网、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以及打造一流现代化配电网。其次,需要实现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推动管理转型升级两大升级目标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变革。另外,还需要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大电网平衡调节能力、推动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推动建设科学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
国家电网目前的经营区域涉及中国国内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同时还在稳健运营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海外资产。
顺应全球能源革命‚再电气化‛方向
这样一个跨国企业所打造了能源互联网会是什么样,从能源互联网下的智慧车联网或许可窥一斑。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1月21日在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上就阐述了他对中国电动车充电领域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在舒印彪看来,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标志就是再电气化。舒印彪说,进入21世纪,以建立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正在开启一段新的电气化进程,即再电气化。从能源生产看,再电气化体现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只有转化为电能才能高效利用;从终端消费看,再电气化体现为电能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近20年来,电能成为终端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2016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19%左右,较2000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较2000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与德国(21.5%)、美国(21.9%)相当,远低于日本(29.3%)、韩国(25.5%)。
舒印彪说,根据国家电网的研究,提升电气化水平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在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
广泛互联与三个共享创造新市场
但现有车联网的能源互联网模式还达不到国家电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要求,从舒印彪提到的未来三项工作可以看出国家电网的新思路。
一是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舒印彪的目标是,实现‚充电与加油一样便利‛。
除了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广泛覆盖、便捷智能的充电服务网络外,舒印彪提出,‚将积极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充电设施,推进居民区、机关单位停车位电气化改造‛。
二是进一步建好智慧车联网,其中的关键词是三个共享,即‚推进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设施共享‛。
舒印彪强调,‚积极向社会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开放车联网平台‛,‚共同为电动汽车出行提供更好服务‛。
在共享模式下,国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支撑包括,‚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动态储能特性,加大车联网和智能电网协调互动,提高电网运行水平‛,还有‚深化大数据运用‛。
三要推动健全辅助服务机制,这实际上蕴含了新的业务模式。舒印彪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鼓励电动汽车在电网低谷时充电、高峰时卖电,积极参与电力电量平衡,促进新能源消纳‛,二是‚积极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延伸动力电池价值链‛。这两个方向事实上以能源互联网为依托开辟了两个新市场。
比如,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电量平衡,就同一些民营企业的探索不谋而合。
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曾算了一笔账,私家车一天只跑两个小时,而电网无所不在,一部比亚迪E6,连接电网就可以储能,一次装60度电,晚上的电3毛钱一度,白天高峰的时候9毛钱一度,那车主就可以给车发一个指令,价格高的时候卖电,价格低的时候买进。这种模式不仅发挥电动汽车动态储能特性让用户有额外收益,同时又能帮助电网企业移峰填谷。
如果考虑到电动车的可移动的特性,以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分布式的特点,新模式还能提升加快电力电量平衡效果,帮助解决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难题。
从一个智慧车联网就能推衍出一系列新模式、新市场,作为为列世界跨国企业前列的国家电网的整体能源互联网转型所带来的新空间或许已是不可想象。
国家电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国家电网公司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18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分析形势,明确新时代战略目标和思路,部署2018年重点任务,决胜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开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
国务院派驻国家电网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志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不懈奋斗》的工作报告。该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寇伟主持会议。
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安全保持良好局面,电网优化配臵资源能力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和援疆援藏援青取得重大进展,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突破,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供电服务模式创新成效明显,新兴业务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三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实现,企业价值、作用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舒印彪指出,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公司发展的历史方位,满怀豪情投身新时代,奋发有为建设新时代,忠诚担当服务新时代,做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领者、服务国计民生的先行者。
舒印彪强调,新时代公司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实现新时代公司战略目标,分3个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舒印彪指出,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二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安全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电网发展,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重点做好10个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积极服务清洁能源发展,深入推进改革落地见效,大力提质增效,推进产业、金融、国际业务优化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深化依法治企,全面加强公司党的建设。
国网全面发力卓越能源互联网企业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十九大报告号角响亮,振奋人心。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制定新的目标,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无论是‚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还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列‛,都集中体现了两大电网企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思考,并结合企业实际作出的战略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就是再电气化,因此在能源变革与发展中,集能源输送、市场交易、优化配臵等功能于一体的电网正处于中心环节,势必将发挥高效输能平台、安全配臵平台、经济运行平台、友好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并向能源互联网渐进。同时,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打通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等要求,均离不开根根银线、优质服务的延伸……套用一句老话,电网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道路曲折。
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召开的2018年工作会确定了新时代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并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国网董事长舒印彪指出:‚卓越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全球领先的大电网安全控制能力、能源资源配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优质服务能力、‘一带一路’开拓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对电网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
着力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受网源规划不协调、就地消纳空间有限、跨区输送通道和调峰能力不足、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国弃水弃风弃光矛盾突出。从根本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电源电网规划建设、技术创新、供需衔接、政策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
对此,国网将积极推进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系统调峰能力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臵,研发应用大容量储能、柔性输电、虚拟同步机等先进技术,推动源网荷协调发展和友好互动,更好地满足清洁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需要。同时,深入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在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广泛推进电能替代,推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电气设备开发和应用,大幅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引导用户优化用能特性,主动响应新能源出力变化,提高用户侧深度参与系统调节的能力。
除提升大电网平衡调节能力、推动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外,该公司还将推动建设科学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加快研究、积极汇报,推动建立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统一规划体系,统筹考虑能源布局、结构、时序和配臵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电力市场机制,放开电力用户跨区跨省购买清洁能源的选择权,打破省间壁垒。推动完善投资和消费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多发多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持续发力解决‚两头薄弱‛
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必须要有坚强电网的支撑,这要求国网必须加快解决‚两头薄弱‛问题。当前,特高压电网‚强直弱交‛结构性矛盾突出,电网安全风险凸显,制约了电网大范围优化配臵资源作用的发挥。为此,国网将加快在送端建设坚强主网架,实现跨区域水火互剂、风光互补,满足大型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外送需要;在受端依托大电网,支撑大容量、多馈入直流安全运行,为东中部地区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输送配臵格局。
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5年,国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将分别达2.5亿、3.6亿和6亿千瓦,满足清洁能源装机6.5亿、9亿和15亿千瓦的发展需要。其中,‚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送端和‚三华‛一受端四个同步电网发展格局;‚十四五‛,继续扩大同步电网规模,进一步完善全国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臵平台。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装臵等设施大量接入,以及电力市场开放和各种用电需求出现,对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国网将按照适度超前、标准化建设、技术先进的原则,加快打造一流现代化配电网,提升服务水平,为能源互联网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将根据负荷预测优化供电区域分类,因地制宜确定规划标准,提升互联率与转供转带能力。
预计到2020年,国网经营区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将分别达99.99%、99.88%以上;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配电网可控可视;全面建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覆盖率达100%;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现代化配电网。
深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目标是国网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舒印彪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5年电力投资需求将达1.5万亿美元。要稳步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电网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跨国跨洲联网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能源电力合作,带动技术、标准、装备等全方位‘走出去’,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同时,国网将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坚持立足主业、战略投资、长期运营理念,积极开展能源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和特许经营,研究推进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MT(建设-管理-转让)、PPP(公私合营)等国际业务新模式,努力在成熟市场国家优质资产投资运营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联合拓展第三方市场。完善境外资产管控体系,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资源配臵网络,积极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发挥海外投资平台作用,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该公司还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运行、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标准互认、对接和合作。充分利用高端论坛、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等平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工作,增强在推动全球能源革命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另据悉,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国网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全面推进电改和国企国资改革,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不断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瞄准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前沿和企业实际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电网创新发展。
智慧能源系统与电力大数据的发展需求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问题,以电网为核心并深入融合可再生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是实现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未来能源利用新模式。2016年2月,为推进能源互联网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在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及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电网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随机特性、多源大数据特性及多时间尺度动态特性,大电网扰动冲击范围及协调控制难度增大。2017年1月,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了更加注重系统优化、积极构建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能源、信息、大数据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推进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调控,助推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因此,要实现巨型电网的智能分析和控制,需要全面依托大数据技术,改变传统思维范式和科研模式,采用全新的方法路径,解决目前电网分析与控制领域所面临的诸多机制性问题,建立信息驱动的大电网态势感知与智能控制新模式,实现大电网主动式全景安全防御。
核心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核心思想
全面贯彻‚一带一路‛和‚互联网+‛国家创新战略,面向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新格局、大型能源互联工业系统智能分析与控制等重大工业发展趋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支撑,以提升大电网安全和智能水平、加强技术产品研发、深化应用创新为重点,打造数据、技术、安全、节能与智能协同发展的自主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加快建设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有力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二)遵循原则 创新驱动
应对能源互联网多源大数据和智能调控挑战,聚焦大电网智能监控国际发展前沿。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主体,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层次,集中攻克电力大数据智能应用关键技术。加强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可信云与能源大数据产业集群。
应用引领
发挥我国电网规模大、信息采集平台完备的优势,以国家战略、能源格局、工业发展为牵引,加快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及在关联行业的应用。
多元合作
汇聚全球大数据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资源,坚持自主创新和多元合作相结合,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大数据应用,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统筹协调
发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国家电网公司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科研环境,形成政产学研用统筹推进的协调机制。
(三)建设目标 2017年,紧密围绕能源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学术热点和发展趋势,汇聚国内外电力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及产业界先锋,打造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系统高水平综合交流平台,成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
到2018年,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与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国际)标准规范,在大电网智能监控的环境感知、特种通讯、智能云端、智能分析、智慧服务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构建信息驱动、主动防御、精准控制的巨型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奠定基础。推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电网智能监控机器人重大工程示范项目建设。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自主可信云与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可信云与能源大数据产业集群。促进新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广泛消纳,进一步提升资源汇聚、数据整合、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按需服务等能力。
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促进大数据与智慧能源系统的新机理新体制与标准体系建立 大电网智能监控的信息流形态、功能架构及标准,大电网智能监控的能量流形态、功能架构及标准,多能流融合建模仿真及分析方法。大电网智能监控的信息流和能量流融合及交互机制,抽象与统一,耦合特性建模、仿真和安全特性分析。形成巨型能源互联系统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框架及标准体系。
强化大数据与智慧能源系统的全景状态感知智能传感产品研发 大电网综合环境监测技术,在已有的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基础上,针对不同工况和场景态势评估与控制需求,提出能源互联网所涉及的各种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环境等信息广域同步测量方案。智能测量终端对设备状态、系统安全水平、潜伏故障及风险具有智能分析与诊断,并支持实时数据的远传。
加快大数据与智慧能源系统的时空一体化信息组网技术攻关 由于能源互联网的广域、紧急和工业控制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苛刻,需要采用高安全、高可靠的大颗粒业务传输模式。分布式高精度全景同步录波数据融合与反演技术,高性能大电网智能监控时空一体化特种通信和组网技术,面向大电网智能监控的智能云端协作关键技术及系统。同时采用分层分域(核心、骨干、接入)、大容量低时延的网络架构。
推进大数据与巨型电网智能监控系统的新型软件平台建设 针对巨型能源互联系统的智能管控问题,突破可信云计算服务器和安全技术,研究可信网络和可信实体框架,大电网可持续演化的智能化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大电网智能驾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支撑技术,面向大电网调控的智能化集成化软件互操作平台。
加强大数据与巨型电网智能监控类人智能技术攻关
完全基于能源互联系统的广域测量信息,电网大数据全息地图获取与状态信息聚合技术,大电网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技术。大电网大数据类人智能感知与强化深度学习技术,进而实现状态、事件、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广义关联分析,主导特征提取。大电网的智能驾驶形态与情景交互关键技术。
深化大数据与巨型电网智能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电网复杂时变场景的高效虚拟映射与绘制引擎,大电网全景运维态势协同感知与态势图构建技术,实现不同场景的安全态势感知和评估。虚拟建模技术,如拓扑结构识别、关联关系刻画、主控对象浓缩、参数跟踪辨识等。大电网时空一体化智能协同控制技术,广域协调控制建模及鲁棒优化算法,并动态跟踪时空演变轨迹进行自适应控制。大电网多源大数据综合智慧服务模式与系统框架设计。
部署大数据与巨型电网智能监控机器人重大工程示范
能源互联网多源时空大数据融合技术,如统一时标、统一建模。大电网智能监控机器人功能规范与标准,大数据支撑平台构建及通用算法移植,重特大事故时空一体化协同监测与紧急控制。智能监控机器人的人机接口技术,如人机界面、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与识别、图像识别与处理、机器翻译等技术。还包含人机接口装臵和交互技术、监控技术、远程操作技术、通讯技术等。开展大区电网的智能监控机器人样机研发和工程示范。
保障措施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电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博采众长,用创新探索跨界合作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促进复杂网络、应用数学、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关联科学、信息通讯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立电气工程与信息通信领域、应用数学、复杂网络、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的协同创新队伍。
以科学研究为主体
建立涵盖业务部门、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产业单位等在内的联合攻坚团队。依托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优势,开展大数据研究尤其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合作。鼓励高校培养适应创新要求的多学科交叉人才。以产业发展为推动
做好智慧能源系统的大数据宏观产业布局和顶层框架设计,促进智慧能源系统信息采集、网络通讯、大数据平台、智慧应用和人机交互等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电力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大数据智能分析和综合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电力大数据和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建立智慧能源系统良好生态体系。助力‚一带一路‛‚互联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让大数据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
机遇--全球能源互联网呼唤大数据深度应用
‚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四个特征。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特征的关键。
大数据技术是从超过传统数据库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重要的有价值信息的技术。而对于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源资源、电网运行、用户等信息从原来的一个国家(地区)扩大到全球范围,数据的量级必将迅猛增长,同时必然催生出基于数据的新业态。
实验室主任、国网智研院计算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高昆仑将大数据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系归纳为:大数据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数据技术是支撑全球互联网运行控制的必要技术;大数据产品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服务形态。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实验室对于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与思维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使命--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
2015年12月12日,在中关村大数据日‚共享共融数创未来‛主题峰会上,国网智研院首次发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实验室的消息。副院长谢开对实验室的使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实验室以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领域‚科技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计算分析中心、实验测评中心、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平台‛为功能定位;在专业布局上,以高性能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工程为三大主线,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更快的协同计算能力、更强的分析表达能力、更高效的优化控制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化水平。
作为国网公司《行动计划》的关键技术支撑,实验室的建设得到国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国网信通部主任王继业对实验室提出了如下期望:实验室作为公司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开放试验基地、重大成果培育基地,要在行动计划中发挥关键技术支撑的作用。
创新--实现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突破
先进高效的计算分析平台是大数据科研开发的基础。在构建大数据平台、建设实验验证能力方面,实验室秉承‚兼容并蓄、开放集成‛的原则,目前计算分析平台已涵盖北京、南京及美国硅谷三地,包含开源标准版本、国内先进发行版本、公司自主研发版本的大数据平台环境,同时集成建设了国内外主流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基于Flash、HTML5、D3、ECHARTS等多技术路线的可视化开发套件。目前已具备了对外提供大数据产品、平台组件、开发套件及相关技术的实验验证能力。
2015年,实验室受公司委托先后参与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科技发展大数据专项规划》,制定完成了国内首份企业级大数据分析应用十三五规划。围绕公司《行动计划》,开展企业级大数据平台设计及技术验证,并重点开展了面向电网运行检修、公司运营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攻关。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应用,社会从IT(信息技术)时代向DT(数据技术)发展,实验室基于对DT时代特征的理解,敏锐认识到多源数据的聚合、多维度的关联是发挥数据价值的关键。实验室在外部数据获取技术,电网数据的社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将在此基础上开展电网数据资产市场化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对于大数据应用,数据质量及安全是核心保障。实验室深入开展了结合电网业务的大数据质量评估、改进方法研究及工具研发。首次提出了关联业务逻辑的明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用电、检修等电网业务领域掌握了基于大数据及分析技术的海量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中,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最终成果将体现为一系列面向全球能源生产、传输、调度、交易、消费各环节的数据产品。而一款优秀的数据产品的开发,需要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对业务背后数据属性及特征的洞察,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的打磨。‛高昆仑表示。
在大数据计算分析服务实验平台建设、分析工具及应用开发套件完善的工作基础上,下一阶段实验室将重点围绕‚提升电网安全、提升运营效益、提升服务水平及创新生产方式及商业形态‛开发丰富的数据产品,让电网数据充分发挥出潜在的价值。‚十三五‛期间,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能源大数据领域知名的科研机构。电力大数据如何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
电力大数据是指通过传感器、智能化设备、视频监控设备、音频通信设备和移动中断等各种数据采集渠道收集到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海量业务数据的集合。维克托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电力大数据由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构成,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构建,非结构化数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其数量将大大超过结构化数据。电力大数据不仅是大数据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深入应用,也是电力系统及相关技术革命与大数据理念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进电力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电力信息化是必然的、不可扭转的趋势。
电力大数据类别
电力大数据主要来源于电力生产和电能使用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营销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通过使用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设备可采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再对采集的电力大数据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进一步地,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电力系统模型,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诊断、优化和预测,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当前,受大数据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和能源互联网建设影响,电力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也会逐渐深入,市场规模也将迎来增长。
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
电力大数据的发展也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撑:(1)大数据传输及存储技术: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及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数据将会带来海量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
(2)实时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在未来的电力系统环境中,从发电、输变电环节,到用电环节,都需要实时数据处理,借助电力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可以从电力系统的海量数据中找出潜在的模态与规律,为决策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大数据展示技术:包括可视化技术、空间信息流展示技术、历史流展示技术等。
电力大数据应用
目前,我国电力大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六大环节。
(1)发电环节:大数据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运行智能控制技术,提升新能源接入和分布式储能的能力,促进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2)输电环节:大数据技术的可以开展分析评估诊断与决策技术研究,实现输电侧态势评估的实时化和智能化,结合外部数据,开展输电侧设施智能防灾研究,实现线路问题元器件的快速恢复,提高输电侧的自愈能力。
(3)变电环节: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全网、全区域实时信息共享和分析实现变电侧的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实现变电设备信息和运行维护策略与电力调度的智慧互动。
(4)配电环节: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对用户负荷和用电情况的深入了解,提高对客户用电需求和负荷模式的认知水平,优化配网规划和供电计划,提高配网监测、保护和控制水平,提高事故的响应程度,优化配网运行管理水平,提升供电可靠率。
(5)用电环节:大数据应用可以建立面向经营与管理的科学营销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市场运营、营销及客户服务、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等各类主题的分析及预测,提高营销服务的综合分析预测能力,实现客户用电管理优化、用能实时分析和预测等高级应用,提供用电增值服务。
(6)调度环节:建设以数据驱动的智能调度体系,实现运行信息全景化、数据传输网络化、安全评估动态化、调度决策精细化、运行控制自动化、机网协调最优化,提升调度驾驭电网能力、资源优化配臵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和灵活高效调控能力。
对于电力领域来说,要实现电力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就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实时监测技术、远程诊断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起一套高效、稳定的电力大数据采集、监测、管理、分析与服务系统,从而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并且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电能双向传输才能更有针对性,形成供需的动态平衡。
电力大数据服务
国内外电力企业进行了大量而先进的电网大数据建设、应用探索,采用多样化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手段,增强关联度和预测性分析,发现大数据潜藏价值,提高服务公司战略决策、业务应用、管理模式创新能力。
(一)基于用户用电信息提供定制分析服务
随着‚智慧城市‛项目在各个试点城市的深化应用开展,要求跨行业、区域、部门协作,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因而对电力大数据应用提出新的需求,即通过客户用电信息结合区域历史数据为政府、企业客户的提供定制场景分析服务。定制服务平台可定制开发高级应用功能,并根据该项功能各项指标成本收取合理费用。定制服务平台最终可全面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二)基于用户用电信息的征信体系服务
征信体系数据库除了需采集银行的信贷信用信息外,还应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以全面分析评估企业或个人资质和信用情况,提升征信服务能力。构建基于用户用电信息的征信体系服务,是对现有征信体系的有效提升,有利于联合征信体系对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有了进一步的拓宽,有利于进一步倡导诚实守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更为重视自己的信用。例如,用电信用信息查询、客户等级评价等等。
(三)用户能耗分析及用电方案优化
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能耗分析及用电方案优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用能费用,保障客户经济利益,也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平稳运行;促进以‚电力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提升供电服务满意度,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服务精准营销
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客户的充电地址、客户类别,掌握用户分布情况,按区域提供更加合适的用户缴费渠道。结合金融系统的客户信用报告,按交费金额、缴费时间、缴费及时性、客户住宅性质分析客户信用等级,为未来开放市场条件下推出有吸引力、多样化的用电价格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作为增值服务可以提供给第三方机构使用。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不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负荷行为的时间特征、地理特征、电量特征、功率特征等,为公司掌握电动汽车的负荷特性和储能应用潜力积累数据,为公司智能用电业务发展和做好配电网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分析不同电价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客户用电行为的影响,细分客户类别和客户信用等级,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电力大数据的数据体量大,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它的存在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了较大的保障。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推动下,电力大数据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完善,对电力乃至能源领域的发展给予强大助力。
电力大数据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石,紧密围绕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开展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以重塑电力核心价值、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宏观层面重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中观层面重建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核心能力,在微观层面重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实现电力工业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和更和谐的发展。
地市级供电企业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工作中的思考
摘 要 2015年9月26日,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把全球能源互联网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电网公司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国家电网员工,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更要有超前的意识,从思想认识、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基础管理等多方位思考,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施做好准备。
关键词 全球能源 电网发展 电力市场 特高压电网 基础管理
一、前言
2015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能源清洁绿色发展》,对其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著作中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公司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把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大力推进。
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为全球带来重大变革 1.突破资源约束,人人享受充足清洁能源。
2.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世界能源体系,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释放创新红利,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带来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
4.推动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使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经济发展诸要素不再受能源状况的约束,构建起了以能源为先导、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推动社会生产力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大飞跃。
三、地市级供电企业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工作中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一)超前做好企业发展及电网规划
一是科学谋划‚十三五‛公司发展。我们要坚持上级规划引领,密切关注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发展规划制订情况,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结合推进国企和电力体制改革、提升‚三集五大‛体系、提质降本增效、法治企业和队伍建设等工作。
二是科学谋划‚十三五‛电网发展。要深入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准确把握‚十三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奋斗目标和重大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务实创新的精神,科学制定‚十三五‛电网和公司发展规划。
三是积极谋划推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牡丹江市地处连通黑吉两省的交通‚要塞‛,是北电南送的枢纽城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加之风力、水力资源丰沛,发展特高压项目,有助于我们将现有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全力提升电网智能化建设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坚强送端电网。要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重点强化区内500千伏网架支撑,解决局部重载、网架薄弱及电网支撑不足问题。提升输电能力和效率,实现输电线路可控、能控、在控,实现重要输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输电线路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系统运行效率以及终端电能质量。
二是提高对电网优化调度和运行管理的支撑,提升变电站资产管理和运营水平。通过调度环节智能化建设,实现电网调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全面提升电网调度的资源优化配臵能力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推进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研发应用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等智能设备。增设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装臵,实现设备在线监测一体化和自诊断。
三是强化信息网络建设,构建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和相关技术支持平台。建设自愈高效、适应性广的电力通信网,综合采用无源光网络、电力线载波、无线、公众通信网络等传输手段,建设覆盖智能电网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业务系统和信息平台。
(三)加强基础管理及拓展电力市场
一是认真开展电网安全校核及风险分析,整改调度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问题。严格执行‚三公‛调度规定,优化风电等新能源消纳策略,加强开关机构加热器等重点部位检查,开展变电站充油、充气设备特巡,落实防污闪、防覆冰、防舞动等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度冬。
二是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严肃生产、行政值班纪律,做好恶劣天气应急响应,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彻底整治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抓好安全大检查缺陷隐患集中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做到每项整改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责任可追究。
三是要全力以赴增供扩销,以服务质效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多用电,维护存量市场不萎缩。大力争取电价、资本金等政策支持。严密防控重点客户电费风险,确保经营成果颗粒归仓。
四是大力推广实施‚两个替代‛。即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结语
国家电网公司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公司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并提出开拓新领域、新业务、新增长点,巩固提升‚三集五大‛体系,推进地县集约整合等一系列新思路。作为地市级电网企业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工作中务必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谋划、推动地区电网发展。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容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商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的特点。能源互联网是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结合发展的高级阶段,以逐步实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为特征。在能源互联网中不仅信息的种类和数量巨大,而且对信息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大数据处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算法研究现状两方面综述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列举了大数据分析在能源互联网 的典型应用场景和研究课题。0 引言
电能具有清洁性、安全性、高转换效率以及通过电网可以远距离传输等优点,电网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系。目前电能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生产,通过大电网传输,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迫于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正在展开。可再生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各种自然能源,其分布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并且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但大多数具有断续性和不稳定性,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大规模地接入传统主干电网时,这种不稳定性会对电网带来冲击[2 - 3]。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互联网概念和理论提出了能源互联网[4]。能源互联网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通过开放对等息 -能源一体化架构实现能源(电能)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是一个信息与能源相融合的‚广域网‛。能源互联网借鉴互联网理念自底向上构建能源基础设施,通过微网等类似能量自治单元的开放对等互联和信息能量融合分享,增加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灵活接入和就地消纳[4]。能源互联网相对于大电网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符合电网发展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大趋势[5]。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结合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数字化、信息化阶段,信息通信为能 源电力业务提供服务,优化能源电力系统的管理,提高能源电力行业的效率。第二个阶段为智能化阶段,信息通信成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逐步实现信息流与能量流的紧密结合,这一阶段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为特征[6]。第三个阶段为信息与能源融合阶段[7],表现为逐步实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即能源互联网阶段[8 - 9]。能源互联网开放、对等、互联、分享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对能量和信息的实时交换要求更高[10],尤其是分散式能量交换的运行、管理和调度,必须得到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大规模处理的支持,离不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本文介绍能源互联网与电力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大数据分析相关的典型技术,以及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应用。1 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与大数据密不可分。能源互联网通过信息通信对整个网络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及时监控,同时对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以提升能源互联网的运行管理和性能优化。能源互联网将面临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技术要求,必将步入大数据时代。1.4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
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具有微网集群间或微网和主干网间的电力双向自由共享,用户按需响应,以及利用大规模储能设施实现削峰填谷等功能。系统具有很大的计算复杂度和较严格的处理传输时延,以及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能源互联网由于其开放、对等、互联、分享等特征决定了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首先,能源互联网的能量和信息交换是以开放平台和架构为基础的,任何节点(无论是电源、电网还是用户)都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这对于大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都会比较高。其次,能源互联网节点间是对等互联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相当于一方面要完成传统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要保证系统的分散协同。例如一个区域能源互联网就要具有独立运营实体和能量管理,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电能质量、以及与用户的互动等,都对数据的采集、通信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能源互联网要支持灵活的能量和信息分享,尤其是新能源的接入、分散式能量管理和与用户负荷互动的加强,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互联网是未来实现电力市场和实时电价的基础,因此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支持从底层的能量交换控制、上层的能量路由与管理,乃至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等等,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速度要求更高。
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思考
摘要:能源互联网已成为当今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大数据,将在其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实践成果,阐述了大数据基本概念与特征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总结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的重点应用领域,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研究的框架和技术路线。最后,总结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的研究现状,指出需多方通力合作,才能稳步推进。
智能电网大数据是大数据思想、方法和技术在电力行业的一个应用实践,是大数据应用实践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内容涉及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现到最后提供预测、评估等数据价值挖掘服务的全过程,其过程贯穿了电力工业从生产到管理的各个环节[4]。运用智能电网大数据可以综合智能电网的调度数据、配网数据、营销数据等各个环节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调度、负荷预测、故障诊断、安全性评估等多个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目前,关于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场景重点体现在电力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多维度线损分析、计量装臵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电力负荷预
测以及负荷特性与有序用电分析、经济趋势分析等多个领域。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其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大数据在为商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数据已经被认为是和物质资产以及人力资本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的发展必将有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大数据技术也必将超越传统信息技术成为新一代的技术前沿。由此可见,大数据势必成为提高竞争力和生产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创造消费者盈余的关键要素[5]。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也日益凸显。智能电网大数据不仅仅是能源变革中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还是电力系统在管理体制、发展理念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未来电力系统价值形态的一种飞跃。首先,智能电网大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升智能电网在电网运行维护、电力生产运行以及电力市场、电力营销等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其次,智能电网大数据可以为智能电网带来极大的财务价值。再次,智能电网大数据可以显著地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智能电网大数据还可以提供给电力行业的内部和外部丰富的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内容增值服务。由此可见,电力系统作为能源基础设施所具有的泛在性,以及其所具有‚天然联系千家万户‛的能源传播特质,将使智能电网大数据的理念得到更为广泛地接受和认可。行业理念的提升和创新带来的效果,经过全社会的反馈和发酵,其倍增效应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整体的跨越式发展。智能电网大数据不仅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而且也为智能电网在管理优化、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在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电网的能力提升与价值创造。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大数据和云服务的重要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用户智能用电行为和负荷预测,以及基于虚拟化、并行计算、分布式等云计算相关技术等为实现全球分布式电源用户提供云服务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