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作文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让我们来看看作文如何收尾:
1、自然收束式
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结尾的方法例如:《月光曲》的结尾:“兄妹俩被美妙的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画龙点睛式
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如: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记叙文写作技巧八法
画龙点睛法
所谓画龙点睛,本出唐代画坛典故,是指先画好龙身,最后在眼眶里点上眼珠儿。作文中的画龙点睛,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在关键地方用上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可见,它是文章主旨的聚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源泉。一篇记叙文,如果没有一两句光芒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文章就会平淡无力。
记叙文中的画龙点睛,一般通过议论或抒情来实现的,因为只有议论或抒情,才能使内容深化,感情升华。例如习作《生活是一首歌》,作者在叙述生活中的“苦”处之后,作了一段简要的议论:
但是我知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没有酸甜苦辣。”我有什么理由怨叹生活的不公呢?
这段精辟的议论,借用《篱笆·女人和狗》插曲中的歌词,将自已对生活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深该认识到生活是充满矛盾的,需要人们去搏击。
画龙点睛运用的位置,既可以在头出现,例如《白杨礼赞》的开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崇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揭示主题,简明而深刻;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例如《祖冲之》第三节对《大明历》的评赞:“新的历法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历法。”这就突出了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更多的则是在结尾出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结尾:“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它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交代原因,令人深思回味,充满赞美、乐观之情。
画龙点睛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纵深引导法,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伸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二是自然归结法,就是在叙述过程中,顺着文脉,用一些贴切的字眼或句式,道出文章的主旨。因此,画龙点晴在记叙中的运用,一要文字简洁,不能拖泥带水,不罗嗦冗长,点到为止,言至即收,写多了不但会产生裂痕,造成累赘,而且会影响文体。二要叙中自然生发,是作者对生活深刻理解后饱含情感的沉积,不能脱离所叙内容,不能硬塞强加,不能逸高;三要围绕写作意图和主旨去点化,不能旁逸斜出,另生枝蔓,偏离中心;四要话语警策,富有感染力,含蓄别致,发人深醒,要言不烦,恰到好处。
巧合成文法
所谓巧合成文,就是将生活中凑巧相合的事情写成文章,以巧成书,以巧取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芝麻掉进针眼里”。
巧合成文有两种情况:一是所不希望的事情却发生了,歪打正着 ,人物因之动容,读者为之动情。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如“连升三级”。它巧得自然,巧得出奇,巧得令人叫绝,叹为观止。目不识丁的张好古赴京赶考,城门已关,正好趁“水车”队溜进城里,此一巧;进得城来,碰撞魏忠贤的马,本要杀头,可魏忠贤一时来兴,倒送一张“名片”,此二巧;有了名片,考官误为张是魏的亲戚,便为之代笔,“弄个笫二”,此三巧;有了笫二名,获魏的青睐,保荐翰林,此四巧;做了翰林,给魏祝寿,误送骂名对联,但未发现,此五巧;魏忠贤受诛,张不但未受诛连,反而“连升三级”,此六巧。这六巧,既出乎意料,使人发笑,又合乎情理,令人可信,情节滑稽,巧得有趣,恰似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层层推进,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讽刺鞭挞十分有力。
巧合成文的另一种情况是正打正着,就是所希望的事情正好遇着了,人随物之发展,读者受之牵引。例如有一篇题为《钱》的习作,写一个中学生希望得到一大笔钱,一天中午放学,果然拾到一个钱包,内装“五百块钱”,此一巧;他私下心想,这钱包“很面熟”,是不是“爸爸”的呢?打开钱包夹层,里面果然有爸爸的工作证,此二巧;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哪有这么多的钱呢?别是赌钱赢来的吧?经过“我”的一番“审问”,一番“侦察”,果然如此,爸爸还因此而“得意”呢,此三巧;赌钱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要“犯错误”的,果然,笫二天两个公安人员“登门”了,此四巧。这些巧合,按习作者的心理活动“希望”发展,迭岩起伏,构设新颖,巧得自然,趣味横生,发人深醒。
可见,巧合成文法是一种写好记叙文的好方法,在使用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恰合情理,令人可信,巧得自然贴切,不能牵强附会。二是要在收束时揭示巧合的主旨或形成的原因,令人深思警醒,回味无穷,并得到某种艺术享受。
小中见大法
所谓小中见大,就是指从小处看出大问题或道理,是一种思维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上,可以成为一种写作技巧,这就是通过一些平凡、细小的事情,来深入挖掘,从而揭示重大的主题,显示不平凡的意义。
小中见大,是从写作取材角度来考虑的,也是作者巧妙构思、匠心独运的结果。以一滴水珠来反映太阳的光辉,以一粒砂子看出整个世界,这也是符合辨证法,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所见的大多是平凡小事,这样写来,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例如《集市一瞥》这篇习作,所写的题材就很小:一个卖小猪的大嫂不做亏心事,一直将小猪“空着肚子”出售,不让顾客吃亏。售市贸易,人山人海,交易的东西甚多,样样都写,就显得臃肿庞杂,无法深刻。习作者选择这件小事,从小处落笔,生动地反映了集市贸易中的新人新事,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表现的主题重大而深刻。
小中见大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俯拾皆是。例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写的是菜园种菜这件小事,围绕这件小事而写的挖水﹑积肥、播种、管理、收获,也都是平凡而细小的。但它的社会背景大: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反映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热爱劳动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充满乐观的精神面貌;启迪意义大:继承革*命传统,战胜自然灾难,克服暂时困难,赢得革*命胜利。这样,取材段段见“小”,内容处处含“大”,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以小写大,以小胜大,笔法灵巧,饶有兴趣,使人深受感染。
可见,小中见大的写法,“小”为手段,“大”为目的,取材在“小”,表现在“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技法。但在具体运用这种写法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明确“小”与“大”的关系,“小”是“大”的体现,要服务于“大”,服从于“大”,要选择好“小”,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写,更不能像记流水帐式的罗列,要做到典型、真实、新颖、具体。二是不能就事论事,不能空泛,要由此及彼,实实在在,通过“小”,看出“大”,“小”得合体,“大”得自然,不能牵强附会。
悬念环扣法
所谓悬念环扣,就是在记叙之中,制造某种气氛,峰回路转,悬念迭出,环环紧扣,扣人心弦,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紧张关注的心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行文的曲折性和生动性,是使文章形成波澜的一种有效笔法,好的悬念设置,犹如“盘马弯弓,”提出之后,便维持发展,拖延推进,逐步强化,直至最后,才全盘托出,释念明朗。
例如,习作《买壶》的悬念就设置得十分成功:爷爷买回一把铝壶,检查质量时,情绪异常:“嗯——?”并很快提壶出了门。这是不是一把漏壶呢?此一悬念。奶奶也以为爷爷出门是换壶去,可是天黑回来,他脸色阴沉,而且行动异常:将壶锁进柜里。这又是为什么呢?此二悬念。笫二天清早,爷爷又去找卖壶人,并拉住“我”一起去找。是不是找卖壶人吵架呢?此三悬念。这样,渲染烘托,不遗余力,悬念环生,层层发展,一步一步推向高峰。最后通过爷爷与卖壶人的对话,才使人明白,原来爷爷的壶里有“250元钱”。他奔跑两天,既不是找人换壶,更不是找人吵架,而是找人还钱,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曲折性,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悬念环扣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潘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一大早出发,就有个农民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他是敌人,还是暗探?此一悬念。这个农民刚坐下,又来了两个农民,并把“我们”“请”去,队长只几句话,就丢来一把“铡刀”,要“我们”“直架”。“我们”是否被杀,此二悬念。当“我”说出潘绍桃之后,他们又挤眉弄眼,随后都出去了。他们是否去搞什么新的阴谋?此三悬念。夜幕降临,“我们”被带到坛子里,这里站着双行队伍,一派肃杀气氛。他们是否要在这里处决“我们”?此四悬念。来到山顶,潘虎问“我”还有什么话说,这不是问最后的遗言吗?此五悬念。原来,他们是带“我们”来山上住宿的。“我”并被邀为“政委”,从而抖开了包袱,释除了悬念。这些悬念,是以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通常心理和违反常情出人意料的结果相矛盾而构成的,层层设悬,步步置疑,险象环生,曲折发展,令人猜测,扣人心弦,不但渲染了紧张急迫的气氛,而且生动地刻画了潘虎的形象。
悬念环扣法在写作中的运用,要注意不能简单地、静止地维持和拖延悬念,要在矛盾的推进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强化悬念,使之多彩多姿,引人入胜。同时,一经提出悬念之后,就要按此发展,并在发展中设置若干服从于总悬念的小悬念,不能中断,更不能另生枝蔓。
尺水兴波法
尺水兴波,即在面积很小的水域兴起波澜。在写作上说起尺水兴波,就是使很短的文章起伏多变,腾挪跌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比喻说法。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人们对文章的审美要求。中长篇文章,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并不大,但如果在很短的篇幅里,尤其是微型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就颇费苦心了。请看《三封电报》全文: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爸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这是一篇在美国夺得大奖的超短篇小说,连同标点符号,总共才150余字。然而,在这有限的篇幅里,作者的笔墨时而顺向时而逆向,竟掀起了三次大的艺术波澜。巴布与其妻弟去非洲打猎度假,然而却“猎狮身死”,此一波澜;妻子想见丈夫一面,今弟运尸回来,然而运回的却是“狮尸”,此二波澜;妻子再复电说有误,弟弟再回电说“无误,巴布在狮腹内”,此三波澜。这三次波澜,都是由顺向发展与逆向回答相结合而构成的,委婉曲折,错落有致,情节完整,变化多姿,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
尺水兴波法在初中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例如《醉人的春夜》一文,就具有这种特点,文章虽仅一千来字,但误会环生,波澜叠起。夜深人静,小伙子骑车一掠而过,可“又回来了”,陈静以为要加害自已,顿时“紧张起来”,其实小伙子是回来帮她修车的,此一波折。当车无法修好时,小伙子又问她家住多远,陈静以为他不怀好意,又“没了主意”,下意识地往前紧走,实际上,小伙子有近则送一程,远则修好车再走的想法,此二波折。小伙子将车修好后,”陈静问要多少钱,小伙子说“五块”,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是开玩笑,一分钱也不收,此三波折。这就不仅增加了情节的曲折性,而且渲染了紧张、幽默、和谐的气氛。
尺水兴波之作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用语既干脆又含蓄,开篇入题,收束急速,过渡转换,往往省略。二是作者创作与读者参与密切配合,没有读者的想象,便没有它的存在。其中的省略,其中的空白,其中的原因、结果及背景,都需要读者去补充,并进行由此及彼的再想象,再创造。
抑扬顿挫法
所谓抑扬顿挫,本指声音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是一种音乐现象,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主要是指起伏跌宕的行文特点。
抑扬顿挫写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褒贬有致,变化多姿,变中见本质,变中见真实。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技法。
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变化无常,言语出尔反尔。究其原因,就是狗的主人发生了变化所致。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则给以狠贬,要么是“疯狗”,要么是“野狗”,要么是“贱狗”;当说是将军的狗时,则给以狂褒,要么是“名贵的狗”,要么是“伶俐的狗”,要么是“娇贵的狗”。这三贬三褒,三抑三扬,褒贬风生,抑扬顿挫,间隔出现,曲折发展,六次反复,对比鲜明,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变色”本质和奴才嘴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社会风气糜烂不堪的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抑扬顿挫的笔法,在文章中运用的次数,因文而易,多少不等,象《变色龙》就出现了三抑三扬,但至少要一抑一扬,才能形成波澜。只抑不扬或只扬不抑,就改变了这种写法。
抑扬的出现顺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抑后扬,如《变色龙》。二是先扬后抑,如一篇题为《**》的习作,就采用了这种笔法:
文中写的是不会游泳的唐天庆救起了一位落水的小学生。一入文就通过全校同学的议论,其中心是“出了一位大英雄”,写政教主任匆忙奔跑的举动和神采飞扬的表情,写学校的震动和师生们的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气氛渲染,淋漓尽致。在充分蓄足“扬”势的基础上,唐天庆出场,通过对话,交代原委。原来,他救人是实,但并未下水,而是用一根毛竹救上来的。于是,矛盾急转直下,写政教主任难堪的表情,低声嘟哝和勉强的笑,写刚刚沸腾的校园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从而形成“抑”势。这样用笔,先扬后抑,由大到小,既写出了平凡,又显示着伟大,曲折多姿,令人深醒。
抑扬顿挫技法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而且是事物本身形成的。通过对比,或以抑衬扬,或以扬衬抑,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但不论哪种形式,其重心,其主题,一般都在作品的后面。
一唱三叹法
所谓一唱三叹,原指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应和。后也用以形容诗文婉转而富有韵味。一唱三叹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主要是指相同或相近的词句在不同地方的反复出现,或强调某种感情,或重现某种现象,或抒写某种事物。这些反复出现的词句,不是顺手拈来的,而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它们要么是作品主题的集中体现,要么是作者情感的高度浓缩,要么是文章题眼的多次点缀。从而形成前唱后叹、上下呼应的严谨结构,以增加行文的色彩,富有节奏和韵律。
例如92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我渴望当一名教师》,就运用了这种技法。这篇文章的题眼在“渴望”,考生感情的凝结点也在“渴望”,文章的主题同样在“渴望”。正文就以“渴望”为唱叹内容:首段点题,定下“渴望”的基调;二段喻“渴望”为种子,说“渴望”的心境;三段写“渴望”的志愿,说“渴望”的区别;四段交代“渴望”原因,展示“渴望”成果;最后,以问扪心,强调“渴望”的感情,这样,以“渴望”入文,以“渴望”收束,中间各段,也随时以“渴望”点缀,十次扣题,十次反复,一唱三叹,上下相连,不但强调了应考作者“渴望”当一名教师的真挚感情,而且使全文形成首尾圆合、频繁照应、浑然一体严谨结构。
一唱三叹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有不少范例。例如《背影》,文中所写的“背影”就是标题,而流“泪”则是作者感情高潮的外露。这两个词语,都分别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前者:笫一节,北京回忆点“背影”;笫六节,徐州见父引“背影”;“南京分别写“背影”;笫七节,北京思念忆“背影”。后者,笫二节,祖母去世,回家奔丧而流“泪”;第六节,坐在车上,看到背影而流“泪”,父子告别,背影消失而流“泪”;第七节,北来读信,再现背影而流“泪”。这样,背影与流泪,题目与情感,交错写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令人同情,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可见,一唱三叹,以反复为主要标志,以强调为最终目的,以增加行文色彩为艺术追求,以上下前后呼应为结构特点。这种技法,运用方便自由,写来比较顺手,但最要注意一点,就是防止简单重复。同时,还要注意唱叹的位置,要在行文的关键地方出现,既达到唱叹的目的,又有点睛之效。
独辟蹊径法
独辟蹊径,就是独自开辟一条新路,以此比喻独自开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这种风格或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就是一种写作技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一反常情,转换角度,构思独特,立意独到,以奇取胜,能产生奇峰突起,今人叫绝的艺术效果。
例如《语文老师的帽子》这篇习作,就是独辟蹊径而又写得较好的范文。文章采用日记的形式,涉及时间四天。“9月1日“开学这天,“我们”发现:这么大热的天,新来的语文老师却“戴着一顶黄军帽”,于是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这老师,准是个秃子。”
“可他这么一戴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嗨嗨,电灯泡,上晚自修,不用发电了。”
“别瞎说,你瞧,‘阴转多云’了。”
这段对话,气氛热烈,幽默诙谐,大有丑化之意,一入文就扣住读者,令人关注,语文老师是不是秃子呢?结果,班主任揭开谜底。原来,他为了火中救人,一头漂亮的头发被烧掉了,而留下了满头疤痕燎泡。可见,这篇习作是以歌颂老师为主的,而开头则给人以贬化之感,先贬后褒,曲笔行文,此一独特。以物为题,以物写人,以“帽”写人,此二独特。以“帽子”写“秃子”,以“秃子”写“疤痕”,以“疤痕“写“心灵”,层层造势烘托,此三独特。可见,歌颂老师,文章千万,而本文的习作者却选择独特的角度,进行别致奇巧的构思,独树一帜,通过“老师的帽子”,集中反映了老师崇高美好的心灵,可谓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1990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为《我帮妈妈做家务》,评卷中发现,诸如涮碗、扫地、洗衣服、喂猪、担水等事件充斥着卷面,也写得平平,而肥西县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反意成文,不但写出了“我”每做家务的权利被剥夺了,而且写了父亲要“我“每天给他们读报纸的这一独特的“家务”形式,既反映了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又表现了“我”的强烈不满,立意高远,主题深刻,耐人寻味。
独辟蹊径,巧妙行文,虽是一种大胆的创造,写得好,尚能一鸣惊人,技压群芳,但不能好新猎奇,弄巧成拙。要做到“辟”不出格,“奇“而合体,稳中翻新,恰合情理,令人读而拍案,回味无穷。
第二篇:初中作文
释义青春
初四四班 魏心凝
曾经想抓住夜色流萤的光点,曾经想给秋天仍然葱绿的那片骄傲的叶下定义,曾经想放肆奔跑后华丽地跌倒,曾经想有一朵不妥协的玫瑰解释自己。
当剩下灿烂到刺眼的阳光斑驳了过去,过去弥留了回忆,回忆打乱了思绪,思绪躁动了狂热的心。一切关于午后南风的寂静都掩盖不住我们体内深处酝酿已久的沸腾——
彩虹用尾尖告诉我,那是青春。
于是从前被光影折成纸飞机,随风而去。
雨水开始涂抹大块的色彩,给青春渲染明丽。
一切都是那么倔强。我们放纵着自己的狂野,对未来给予没有边际的空想。蓝天上恣肆泛滥着浮云想遮却遮不住的属于我们的眼光,所有关于青春的浓彩都无限制地蔓延到边边角角。我们是一朵朵孤傲的蔷薇,不在乎一切疯狂袭来的暴风雨漫过泪水。
原以为无视一切的眼光可以摆脱种种阻挡,但是结局给了答案——再坚强的蔷薇,也收回不了粉嫩的脆弱。当无知的狂放让我们受了伤,我们只好掩饰自己的狼狈,收敛了曾经高傲肤浅的脚步。
想要释义青春的愿望却随着青春给的打击愈发强烈,抚平伤口,我们给青春新的眼光。于是对未来的想象变得认真而实际,因为它满载了希冀;于是属于我们的阳光多了淡定和温暖,因为它是嘴角的上扬;于是浓彩的蔓延开始从容而美丽,因为那是花季的画卷;于是我们让盛夏的骄阳晒干泪水,拥抱天空给的灿烂。
这时我们终于有所了解。
原来夜色流萤的明亮是青春的光芒;原来骄傲在秋天的那片唯一的绿叶是青春的逗号;原来放肆奔跑后的华丽跌倒是青春的狂欢;原来那朵完美而不妥协的玫瑰带着青春的信件。终于我们不再轻浮地度过每天。
终于绽放的香气不只是瞬间。
第三篇:初中作文
感受自然
七(1)陈昱春
自然是有生命的,有了自然的依托,人的心灵才有了精神的家园!我爱雨。雨在午夜之时飘临人间,此时的雨,似“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朦胧,又似“雨中春树万人家”的温馨;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滋润的快乐。静立雨中,倾听雨的诉说。雨是绣楼上翘盼夫归的思亲之情,是“留恋处,兰舟催发”的惜别之情,是“哀声泪下断人肠,鬓乱云钗旧日妆”的哀怨之情。雨的感情丰富多彩!
我爱风,因为他总是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光情”的思亲之情,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朋友的担忧之情,有“春风有绿江南岸”的和煦,也有“北风卷地百草折”的凛冽。风的面孔多姿多彩!
我也爱水。水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也有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水的身姿变化无常!
今夜,万籁俱寂。终于,我久久不曾敞开的心之门,被自然的呓语轻轻叩开,我又依稀望见了另一座天堂。
(指导老师:赵少起)
唯一的照片
7(2)罗怀珊
挥舞着的笔倏忽停了下来,笔尖轻轻地点在本子上,出现了一滴小小的黑亮的笔油。我在干什么呢?我正在看着写字桌上,唯一的装饰物--一个相框,不,准确的说是相框里的照片出神。
相框的花边令人眼前一亮,相框一边的紫色的薰衣草雕刻得栩栩如生,似乎每一
次呼吸都会闻到薰衣草的香气。薰衣草旁有个正方形的空位,是来放置照片的,淡紫色与米白色构成了如画般的背景。正方形空位里的照片只有一个人,一个男生,一个很阳光.很开朗的男生。请不要误会我跟他的关系,我跟他只是很要好的朋友而已。照片里的他站在一棵茂盛的树下,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黑色的牛仔裤,平凡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愉悦的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放眼看去,一下就让人喜欢上他。而这张照片是那时拍的。
那年春夏,我们同班里的伙伴们一起去爬山,那山不算很高,我们以前就经常去,这次大概去了20几个人,有男有女,拿起自己的背包便向山上进发。我们一口气冲到半山腰,那里有一座庙能让人休息,站在寺庙的栅栏边,向下望下去,可以看到那条隐隐约约的.来时的迂回的小路,茂密且繁多的树把小路两旁的房屋遮挡住。望向远处,可以看到居住的房屋,那些房屋高高低低的,不一状。转过头,看着正在休息的众人,不觉笑出了声,伙伴们疑惑的看向了我,我只得尴尬的摆摆手,对着大家说:“走吧!”率先往山上爬去,大家白了我一眼,也跟着我一起爬。通往山顶的路比较陡,我们便分成一男一女一组,互相帮助,不过,道路虽陡,但沿途的风景却异常美丽。终于到达山顶,大家的累得气喘吁吁,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倏忽看见棵大树,那棵树单独的挺立在那,周围没有其他树,似乎显得很孤单。伙伴们陆续去拿那掉在地上的松果,唯独我没有动。一只手忽然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下了我一跳,抬起头,终于看到了这只手的主人,瞪了他一眼,说到:“你在干嘛啊!”“没什么,看你一直在盯着那棵树发呆,好心来叫你罢了!”一个男孩无所谓的说。他,就是照片里的那个人。我白了他一眼,不去理他,他小心翼翼的问:“你是不是生气啦?”还是不去理他,可我的心里一直在偷笑,就在刚才,我想到要将他和那颗看起来有些孤单的树一起照下来,却不知道有什么办法,他现在自己送上门来,岂能不让他答应。“好了,是我错了,我不应该吓你的!”他其实很怕我生他的气,以前他就惹我生过一次气,结果......“不想我生你的气也行,你答应我一件事。”我转过头对他说道。“什么事?”“你站在那棵树下,让我拍一张照。”“不要吧!”他皱着一张脸。“嗯~”我眯起眼睛看着他,他立刻点了点头,因为他知道我要生气了。我的脸上露出得逞的笑,他知道自己中计了,摇了摇头,也露出了愉悦的笑。后来,我把他的照片洗了出来,放到我买的唯一一个相框里。
一阵铃声在我耳边响起,回过神来,笑了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他。低了头,不再想,写起作业来......(指导老师谢鹏)
唐风宋雨令我陶醉
8(2)陈丹
有人陶醉于雾,醉于它的朦胧,醉于它的缥缈;有人陶醉于霜,醉于它的洁白,醉于它的淡雅;也有人陶醉于露,醉于它的晶莹剔透,醉于它的娇小玲珑;更有人陶醉于雪,醉于它的纯洁,醉于它的素雅。而我,独醉于诗情画意般的唐风宋雨。
我飘飞的身心溶入了那千年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静坐于烟波湖畔,看水天相接处的渔舟唱晚;在夕阳斜晖里,在古道边,听古筝轻叹。
我醉于愁,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思愁;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的离愁;周邦彦“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寄托的也是一腔愁绪。我醉于这份愁肠善感。
我醉于绝世仙境,醉于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醉于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醉于那“奔流到海不复归”的黄河九曲;醉于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醉于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醉于那“日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我陶醉在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
我醉于精神升华的灵魂,醉于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醉于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汉青”的浩然正气。醉于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达。醉于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我陶醉在灵魂已经超度,精神得到升华的诗人。
我陶醉于悲天悯人的一声长叹,醉于那“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沉浮与无奈;醉于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壮志难酬的压抑;醉于那“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的国破家亡的心语。我陶醉在爱国主义者博大情怀里。
梦回无数次,幻想千百回。如画江山在王维手中成了诗境,豪迈之情在太白口中便成了千古情,热血洒落的战场在诗的表达下尽显其境。这唐风宋雨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着迷,陶醉呢? 月光如水,水如天。静静的夜,柔柔的月光,我站在花儿的面前,凝视着,花儿无语,我无语。我慢慢地听,给我以心静,给我以力量,这就是醉!迷醉!陶醉!无须说什么,毋想什么,就这样,很美,很静。唐风宋雨,诗的世界,埋藏着千年的情感。(指导老师付华平)
风筝
九(1)班林俊君
清晨,我独自在空旷的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风,凉丝丝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仿佛周围的万物被抽去了灵魂。没来由的又想起昨晚餐桌上的对话。
“总分差八分。”我装作漫不经心地说。
“不是第一名啊!怎么给人追过头了呢?”妈妈关切的目光看着我,我却只顾着低头吃饭,没有回答。却感到空气似乎凝重起来。
“没关系。考试都有起起伏伏,可能这次没发挥好,下次努力就是了。”爸爸说完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长。见我没什么反应也便收回了视线。
我知道这并不算是什么责备,却也无形中让我感到压力。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让爸妈失望?我不是弱者,为什么要用那种目光打量我?我开始反感。默默地吃了几口饭,走进房间。
看着头顶上这一片灰蒙蒙空荡荡的蓝天,我心微凉。
突然,我的目光被天空中的一个小黑影吸引了。仔细看,原来是风筝,独自在高空的风中飘摇。现在想来,那一刹那已经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原以为风筝是自由的,而现在才知道它也被一条细细的线牵引着。
也许风筝也想走自己的路,可身上的线不允许。也许风筝也不知道身上的线到底是善意地指引,还是无意地束缚。唉,什么时候我也变得如此多愁善感了?
起风了,线似乎快要断了。我心中不由一喜:风筝要自由了。线终是断了,而我却无法开怀。
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任由风的摆布,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一头栽向了远处的河岸。我突然明白了什么。风筝身上的线是个向导,当它迷失方向的时候将它带入正确的轨道。那风筝就是自己,另一头是家,是父母,是他们关切的目光。我顿时为我当时的反感感到羞愧。一次考试的失利就让我曲解了爸爸妈妈的关爱。还好,现在还不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应该。努力吧,我从来不会轻易底下高昂的头颅。
风渐渐小了,云雾渐渐散了,我头顶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指导老师 周奔辉)
第四篇:初中作文
夏夜的星星
回想起夏夜的星空,真让人陶醉。
夏夜的星空是多么美丽啊!那些闪烁的星星是那么平静、安详,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在看着我,照着我,使我产生了许多的幻想......白茫茫的银河,静静的躺在湛蓝的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飘在河上的航标灯。
你看,靠着银河的那几颗,多像一只在银河里飞的天鹅,那就是“天鹅座”;在银河南端的那几颗星,多像一个高举着双夹,翘着尾巴的大蝎子,它就是“天蝎座”,在银河左边的那几颗星,多想一把精致的大琴;在银河右边的那几颗星,多想一只起飞的雄鹰,在北边有个勺形的七可颗星,那就是“北斗七星”,看那颗牛郎星是多么耀眼,好象正在望着对岸的织女星,是我不由得想起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天空真是一个神话般的星空。
满天的小星斗,他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虽然不如太阳那么辉煌,也不如月亮那么清澈,但他们那梦幻般的光也洒落到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诱发着人们探索的欲望。看着星空,望着星星、月亮,在远方的人们可以用月亮、星星来寄托你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月亮让我想起了嫦娥姐姐和玉兔姐姐。
啊,我爱夏夜的星空,因为她是那么绚丽多彩,那么美丽动人,那么富有神秘感。我每当看到星空时都会有幻想美好的生活,想起以前美好的回忆!
蓝天
春天是一张五彩的脸,时而朝霞似锦,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翻滚,时而阴晴不定,时而月上柳梢......但我喜欢的是新月如媚,群星闪烁的蓝天。
晚后,空中最后一丝光亮也渐渐逝去,天空显得更加深邃。皎洁的月光慢慢的升了上来,一缕缕迷茫而轻柔的月光,向大地洒去,大地宛若镀了银。静谧的也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自己仿佛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之中,亮出一片温暖。
蓝天中只有几片薄纱似得轻云,平贴与空中,犹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断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多么温柔和恬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星星调皮地眨起了眼睛。他们撒娇的躺在蓝天的怀抱中朝我们笑呢!温柔恬静的月儿,调皮的星星,轻薄的云朵,多么谐调,多么美丽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第五篇:初中作文
这也是课堂
我一直以一个学生的严谨的态度审视着自然,看着它不断变化并从中领悟。我想人这一辈子都是个学生,而自然,便是课堂。
我喜欢在离家不远的一座石桥上看日落。每个黄昏,夕阳以一种沉静,美好的姿态下落,我沉溺在它的余晖里面,安静地呼吸。它象征着一种终结,无数个日落。无数个黄昏,我感动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我开始变得惜时,因为时光是看不见的,而夕阳是看的见的。每天我做在上桥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我想,那就是时光流走了。是日落让我懂得惜时。
我也喜欢草。它们顽强,蓬勃,生生不息。我看着它们神情坚定地在高大乔木的阴影下挣扎着向上的样子,我会想到那些在前辈制造的宏伟阴影里仍能创造出自己的事业的拼搏者。那是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敢与执着。当小草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出它鲜嫩的绿色时,我发现了它们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力量,那是像一座休眠火山一样沉默着却有巨大无比的力量。是那些草告诉我:要勇敢,要坚强!
我还喜欢蚂蚁,那是一种以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为人所知的微小生物。蚂蚁搬家,真是一个让人为之震撼的举动!它们用纤细的触角彼此沟通,用纤细的足挪动着庞然大物。我想起百威啤酒的广告,那群生动的蚂蚁,它们扛着啤酒瓶子,彼此合作,互相配合。团结从一个个细节中得到体现。这群生动的蚂蚁,让我懂得什么事真正的团结。
自然,是最精彩的课堂,只要你拥有一个学生应有的谦虚求教的态度,你所学到的,将渗透你的心灵。
生活需要微笑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上也刷着“生活在别处”这样富有诗意的标语。我曾经长久地喜欢着这些东西,并且将他们风味闪光的真理。当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读到海蒂的故事。
亚特兰大市的海蒂在特定的实验室里度过了她的二十三岁生日。这个皮肤苍白的女孩一出世便得了一种怪病,她的皮肤对外部环境过敏,她一直住在科学家们为她制造的无菌实验室里。母亲没有抱过她一天,她孤独地度过童年,孤独地进入了青年。更为残酷的事,她不可以哭泣,因为显现的泪水会腐蚀她的皮肤。这是怎样的生活?可海蒂却微笑着告诉我们:“我可以上网,我喜欢想象,那里有我快乐的天堂。”
因为不能流泪,海蒂选择了微笑,诗人艾青也是如此。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面前,他始终清醒地微笑着。对批斗他的红卫兵笑,对打击“审判”他的造反派笑,在茫茫的大兴安岭林海中,你常常可以看到他哼着歌劳动的场面。他说“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打来,在它脚下砸开,它的脸上,身上像刀割过一样,可它还是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正由于诗人有着一种超凡的豁达与超脱,艾青的《仙人掌》一诗中,就有这种让人震撼的诗句:“养在窗台上,构想着海洋。”
在那特殊的年代,同样作为诗人,宣称“黑暗给了我们黑的眼睛,但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顾城和才华横溢的海子,却因为不会微笑,痛苦地远离了这个世界。
因为不能流泪,一些人消极地选择了死亡;因为不能流泪,一些人却积极地选择了微笑。同样是面对困境,只是前者的“壮举”是在无法引起后者那样大的震撼。所以我说,“生命与生活都是一万个玩笑的堆积”是闪光的哲理。我很想告诉米兰.昆德拉,我见过一种微笑,比上帝本人的微笑还要美。
做人要________
提示:在空格处填写“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等词语。
(2000年南京市半命题作文)
取景立意
这是个半命题作文,提示中的十个成语都是和人的品德、精神境界有关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诚信:“诚实”、“真诚”、“守信”都属于诚信这一范畴。古人所说的“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也都说明了诚信对人的重要性。因而可以说诚信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试金石。可以是写诚信的重要性、诚信的故事,自己做人努力的方向等。
※待人:“宽容”、“尊重他人”、“有孝心”、“有合作精神”则属于人际交往中所应有的品德,因交往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区别。
※其他:“正直”,“有责任感”、“有主见”和“有团队精神”是否矛盾。
生活好比______
(2002年淮安市中考作文试题)
取景立意
审题时注意,“生活好比”已经规定了题目的比喻性,所以比喻是否恰当也是思考题目的重要部分。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事实上文章的内容就是对这个相似点的说明。可选取你理解的“生活”的某一个特性来写,这样中心容易突出。
补充部分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