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赵莉 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花江乡花江洞完小 ***
内容摘要:习作是让教师头痛,学生心怯的一件事,学生怕写作文,尽管老师在上作文辅导课的时候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辅导,但是看着学生一个个埋首蹙眉咬笔头的样子,真是应了那句口头禅:“难作文,作文难,文难作。”这也是当下语文教育的一块“心病”。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习作 问题 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都头疼,敷衍了事,长此以往,作文水平往往得不到提高。教师批阅文章也觉得味同嚼蜡。其实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是充满童真童趣,他们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
一、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很简单,主要是两条线:家——学校;学校——家。课余生活也十分单调,而且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他们很少能走出大山。生活圈子的局限性,使他们见闻短少,也使得他们与社会接触少,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导致生活积累不足。而农村单调的生活更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缺乏观察能力。因此在作文中往往打不开思路,题材单一。在写作文时,或脑袋空空,“无米下锅”;或内容空洞无物,苍白无力;或题材老旧,拾人牙慧......记得六年级有一次习作要求:暑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可能为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结果交上来的学生习作让人大跌眼镜。记流水账的,“豆腐干”式的,几十名学生,竟找不出几篇优秀的习作出来。问之,多数学生说,没什么事情写。他们都认为暑假里,除了在火热的太阳底下陪着家长进行夏收,一身臭汗,无比劳累,无任何美好的记忆可谈。
2、学生缺少语言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掌握的词语少,语言的表达浅显单一,想要写出跌宕多姿、文采飞扬的文章就不容易。有很多学生是因为 “心里想得到,笔下写不出”,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也有很多学生是文笔差,总是抓不住要表达的东西,常常词不达意,根本的原因是词汇贫乏。在写作时,有的用词马虎,成句随便;有的只顾肆意驰骋想象,随想随写,写出来的语句自然就拖泥带水,紊乱杂芜,表达不够正确。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归根结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
累。
3、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指导中,部分教师仍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写。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任务完成了。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对交上来的作文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结束了。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回应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一些模棱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写作文的兴趣。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顾地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成为对作文的怨恨,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会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作文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使之消沉、厌烦,对作文失去兴趣。
4、学生缺乏读写的技巧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古代作家学习写作的经验之谈。农村里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课外书。学校的图书也不是很齐全,而且都很老旧,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也有部分学生书看的多,却是杂七杂八无甚用处,看完后毫无印象„„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源于学生缺乏读写技巧。有些家长看到学生写作水平差,就找来一些有关写作技巧方面的书,似乎这就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言知识不是建构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写作技巧不能作为作文的全面内涵。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对掌握一些写作常模是有帮助的。但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一是语感的习得和积淀,这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完成的。“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这“渔”是自学方法,而非单纯的写作技巧。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在作文课的指导上没有针对性
作文指导课上,有些教师是大胆放手。只对学生简单讲一下习作的要求,便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表面上看,教师注意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作文,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仍然不知如何去写。有些教师是抓住不放。总认为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告诉学生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如何过渡,如何点题等等。可以说是扶着学生从头到尾不放手,让学生完全按教师设定好的步骤和程序完成习作,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还有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脱离。不重视联系生活,就失去了在生活中发现典型,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时机,最终造成写作时为没有素材犯难。
2、教师轻视习作后的讲评
习作讲评是对学生习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的写作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其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修改方向,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得到发展。但目前的习作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却把大量精力放在作文前的指导上,诸如文章结构如何把握,如何组织内容等。对习作后的讲评却不够详细,有的教师只是在后面写一个简单的评语,如文章中心突出述等此类空洞的评语,没有为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这都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
(一)、细微观察生活,写出生活的百态千姿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有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绚丽多彩,接触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生活的风霜雪雨。要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色彩斑斓又纷繁复杂的生活则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取之不尽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的走进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培养人的基本情感——喜、怒、哀、乐,而作文要表达的恰恰就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认真、细致、有序的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让生活走进作文。
(二)、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要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是不可想象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也言简意赅地向我们道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最终要形成文字,必须建立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旁征博引”,力求新鲜有趣,富有冲击力,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对各种妙语佳句“心之向往”。小学生要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广泛的汲取写作营养。还要多读多背。当年苏轼就曾坚持抄过《汉书》,巴金也背诵了《古文观止》。学生读多了,背多了,笔下自然会“涌泉”。坚持写日记,写周记也是提高表达的佳法,经常把自己身边的人、事、景记录下来,把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同样能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应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思维活动兴奋点,是学生感受到写作时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产生写作的内驱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在教学中教师要
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能很好唤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注意教学形式和习作命题的多样化。比如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生成作文题目,让学生自主命题进行写作。一方面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自主地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从模仿到创新,激发思维想象
模仿开始,学会创作,教师要求学生多多地学习例文,尤其是要学习例文的写作思路、写作风格、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从模仿例文到自己创作,实现模仿与创作的有机结合,真正促进学生从仿写到会写。而语文课本应该是学生提高作文表达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范本,不同的课文,在表达上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在仿写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就这些具有特色的描写、议论、抒情或说明的句子与段落进行“各取所需”,并从中感悟写作的真谛,汲取写作营养。
(五)、优化作文指导,改革讲评方式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从“人文”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写作,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谈空话、说套话、编假话,在写作中充分追求和彰显“人文化”。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载体。是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与对话活动,因此,在作文指导中,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合理的想象、恰到好处地引用材料,使作文更具魅力、更多精彩、更显亮点。作文的讲评应该是全程的、全面的和形式多样的。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状况,重视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习作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自评自改、小组之间轮值评改等,把习作评价和修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彼此修改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主持人或协调者的角色,精简的当堂口头点评能使学生信服乃至佩服,这样的评改效率高,不仅能让学生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习作难的问题,就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倡导学生抒写自己的感受,我写我心。指导学生充分走进生活,学会选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小学作文的问题与对策
[J] 语文教学
2007(14).[2]、李诗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5.[3]、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 [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2.2.6-40
[5]、当代教育论坛
《当代教育论坛》出版社出版
2011.11
第二篇: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
庄浪三小
张慧
小学生写作文,本来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运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写作文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也是令老师们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每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写作文时,教室里真是千姿百态,有呆呆的坐着发呆的,有咬着笔杆傻瞅的,也有偷偷找作文书的……总之自己动笔写的学生微乎其微。看到这种现状,即使我们使尽浑身解数来启发学生如何定题目,如何开头,如何写事件的经过,最后又如何结尾,但认真领会后再写作文者还是寥寥无几。再看学生写上来的作文,单从书写上看,就能感受到学生对写作的厌恶到了何等地步,字迹潦草,错别字接二连三,竟有学生将“借书”整片写成了“措书”,写自己的同学都是“他她真是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写家中的妈妈,“啊!妈妈您真伟大,我爱我的妈妈”。看到这些隔靴搔痒的文字,着实令人对小学生习作能力忧心。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原因何在?因此,我就小学阶段造成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套话连篇的原因及相应的策略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
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一:缺乏积累,读写脱节 如小学校园内外文化资源贫乏,学生习作题材孤陋,取材单调。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社会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少见寡闻,更要紧的是课内外书籍读得太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内容枯燥,没有激发学生写作感情的动力。所以学生面临作文时,很多时候是没法取材,即便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他们提取的题材大多都是雷同的,写作的内容很单一,错字、词让你目不忍睹……曾记得,在阅评五年级作文时,有一篇以“我最喜欢的小狗”为题的作文:“我家有一个可爱的小狗,他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立立的又嘿又量,洞洞有神,我飞长喜欢他。每天我放学回家的时后他都来迎接我,我非常非常的喜欢他。我家的小狗别人来的时后他不会咬他,我来的时候也不会咬我,我特别的喜欢他……”可见学生经历感之单调、观察事物之浅短,写作知识容量之匮乏。另外,如今的作文教学主要弊端在于我们对完成“听、说、读、写”任务指导方法上的错误认识,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又强化了这种错误认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读”和“写”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时间上有先后,读在先,写在后,先读而后写,关系上有因果,读是因,写是果,有读才有写,读多写少,“厚积”才能“博发”,功能上有区分,读是积累,写是输出。尽管不同阶段对读和写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有不同,但是“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是难以改变的规律。
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二:缺乏生活体验,空话连篇 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学生习作的重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逐步掌握各个学段的基本的字、词、句及基本用法,而学生写作其实就是将所学的字、词、句柔和在一块,把要说明的一件或几件事(或事物特性、发展变化等)情的发展变化过程陈述清楚。学生能写好一篇作文,说明他们会用所学的知识来描绘事物的发展变化;反过来,能写好一篇作文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能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更会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去指导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违背了这种客观规律。小学生尚处在“多读”的阶段,我们却同时要求他们“多写”。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又使学生无暇涉猎丰富的课外书籍,为了给老师交差,为了分数,学生习作中的空话假话,套话满文飞,抄袭克隆成了习作的家常事。
二、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要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1.词语理解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须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2.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的,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一一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二)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说话练习。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1.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谈化交际性。
“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在学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所以,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2.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
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3.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孩子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第三,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三)结合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1.加强朗读背诵。我们知道,教师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也不会有倾吐的内容,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从谈起。《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深刻透彻,教师总会大讲特讲,岂不知讲解得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在于违反了“朗读、背诵、积累”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悉背诵为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表达主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训练,重点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
2.读中悟法,随文练笔。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将写作方法渗透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在整文阅读中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在精读、赏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工作和心理的,是怎样抓特点描写景物和物体的。读中悟法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地让学生先说后写,或写片段,或写心得感受,或写相关主题作文,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协调统一发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成功。
(四)走进生活,增加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知道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学校、班集体有意识地组织活动,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注重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景,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要求学生写课余生活时,可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为写作做准备。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先创设情景、质疑自探,依据学生的学习背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组内谈谈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至于毫无头绪,空话假话套话充斥于学生习作之中。
综上所述,小学生习作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情真意切,作为语文教师的确在习作之外要多下功夫,力求将习作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素材储备,让学生在习作中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目的,彻底改变学生习作中诸多尴尬局面。
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第三篇: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宕昌县竹院九年制学校王雪红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内容教空洞、缺乏想象
农村学生的生活很单一,见识较少。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们的嬉闹和农活中打发。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很大部分学生自己没有获得课外书籍的条件,而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图书室,就是有读书室也很少开放,形同虚设。因此,学生除了课本外,很少能阅读到课外读物。现在,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很少组织校外活动。农村的师资配置不够,很少有体育和音乐教师,所以,校内活动也很少开展。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读写结合,不注意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学生胸无点墨,何来妙笔生花?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无味,且缺乏想象。
2、语病较多,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农村学生胆子相对较小,平时缺少交流,仅有的交流也是用本地方言。受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作文,因而语病较多。另外,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段话中,中间停顿都用逗号,句末一律放句号。或者想什么时候加标点符号就什么时候加,不管句子是否完整。
3、思路不清。
学生习作大多层次混乱,过渡不自然,无主题或主题不突出,详略处理不当,开头结尾不能为主要内容服务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缺失或不够熟练,不能很好地从整体去构思。
二、对策
1、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强化学生自述训练,要求学生坚持用普通话交流;
3、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4、教会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第四篇:小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方案
吉首市万溶江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指应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
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然而,我校处于乾州老城区,学生来源于老城区、乾州新区与周边农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相对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与老师教带来不少的困难。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习作缺少实际的需要,缺乏明确的动机。朱自清先生早在1934年为叶圣陶、夏丐尊的《文心》所写的序言中就曾谈到国文教学的三大困难。其中之一是:“无论是读是写,学生不易感到实际的需要。”“学生读写都是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至今这种情况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学生习作千篇一律,大人腔套话满篇。如学生写人,往往是“老三段”,先写外貌,再写事例,最后写感受;写好事就是“新三篇”,不是让座就是拾钱包或雨中送伞。语言呢,表达高兴之情爱写“我的心就象喝了蜜一样甜”;表达喜爱之情就写“我多么喜欢XXX啊!”教师要求过高使学生望而生畏。常听一些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是很难写的。要把字写好,要把句子写通顺,要中心突出,要详略得当,要写具体,写生动,标点符号要正确„„这么多的要求早已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识字效率不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起步晚。汉字难学。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识字效率低,学生不能做到尽早阅读,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更做不到作文的提早起步,练写增量。作文评改方式单一,耗时太多,效果不好。作文评改由老师一人担当,耗时多,不能做到及时反馈。
以上这些问题,在实施课改以后,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具有普遍性?每个年级是否有不同表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课题。该课题提出有如下意义:
运用人本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作文教育教学观念与实践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教育机制、教育观念、方法等不同层次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找出有效的对策,改善我校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提高小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理论依据
1、以马克思关于人在他的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有机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作文论的学说,当代语感学说,以及国外的移情论、活动心理学理论,构成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的作文教学理论体系。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三、研究目标
1、了解、掌握本校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
2、探索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形成策略指南。
3、在边研究边行动中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课改的方向,通过开展研究,以本校为试点,然后推开,指导全学区小学语文课改健康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1)研究实施新课程以来本校学生作文的基本状况。
(2)研究问题的普遍性程度:是少数地方存在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性问题还是较严重或很严重的问题?
(3)研究问题的表现形式: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作文究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研究不同对象的共性与个性: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特殊性?
(5)研究问题的归因: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弄清基本原因,作出科学诊断。
2.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管理对策。如何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市教科所业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下,形成实施新课程的反馈机制、监控机制、指导机制、难题会诊机制。
(2)培训对策。实行 “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培训模式,让参与课题研究的小学语文教师能边教学、边研究、边培训,在一体化培训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3)教学对策。校教科室、教导处等要把实施新课程当成自己的主要职责,经常了解小学作文教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中心完小实情,就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问题从策略上加强指导。
(4)评价对策。构建小学作文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达到如下要求: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操作简便,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五、研究思路
1.形成上下沟通的联合研究体。本课题将由校教科室牵头,组织一至六年级的部分语文教师参与,组成联合研究体,共同参与研究。
2、成立由有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参与的指导小组。
3、在中心完小一至六年级中各挑选有代表性的班级,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
4、在课题组的指导下,边调查边研究边改进,根据需要组织相关活动,如理论研讨、教学观摩、现场参观、难题会诊、上网交流等,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实地调查、测试、访谈、上网等多种形式,了解并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3、结合采用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七、成果表述形式
1、形成《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和《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编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指南》论文集。
3、编辑《小学生优秀作文集》、《ⅩⅩⅩ的作文集》若干。
4、编辑《小学作文校本教材》。
八、实施步骤
1.准备实施阶段(2006年下半年)
(1)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课题组组长: 吴仕清
副组长:彭蔓菁张树彬
组员: 吴仕英侯起燕胡海燕彭江彭淑芝杨岚石弘芬石爱花杨昌华梁忠艳张玉兰
(3)聘请左明政、吴卓、付淑琴三位专家担任课题研究指导。
2.研究问题阶段(2006年下半年-2007年)
(1)组织联合研究体,确定课题及担任课题实验的老师。
(2)召开课题工作会,对课题组成员、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实验方案,明确研究任务,落实研究经费。
(3)调查本校学生作文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制定实施细则。
(4)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评估。
3.研究策略阶段(2007年-2008年)
(1)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能根据自己所任年级段学生写作要求进行有侧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包括公开课、评课、实验论文交流、专题研讨、现场参观、上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实验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一步实验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
(2)在全面总结中期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方案进行修订调整,使方案不断充实完善。
(3)针对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和策略指南。
4.总结阶段(2008年下半年—2009年上半年)
做好课题实验的论证,总结及成果整理汇编工作,写出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编写著作,对实验进行终结性评估。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及机构
1、形成市教科所专家指导组及以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为中心的核心研究组织机构。
2、争取学校行政大力支持,筹措经费,以保障必要的经费开支。
3、对课题实验进行目标管理,每学年制订课题研究工作计划与实施细则。
4、每年召开一次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会议。
第五篇:小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用心读书的少,表现是: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读的指导少。
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注重于形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进行下面的教学,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表演。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
二、朗读的对象不广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老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却连一次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怎能做到使学生会读;怎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呢?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读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位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提高阅读效果。
三、朗读指导拘于形式方式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常是老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有的老师即是有指导却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经常听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老师发生共鸣。
四、朗读的目的不明确
朗读时,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五、朗读在课堂中的运用只求形式不求效果
据我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至四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等等。
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读,朗读训练应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要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