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商行小微企业转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xx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 转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解决当前我行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中存在的过桥融资非正常还款问题(以下简称非正常还款问题),规范还款方式,着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贷款转贷中“先还后贷”造成的资金周转压力,改进信贷管理,根据《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2012年第1号令)、《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创新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46号)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微企转贷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4‟36号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各类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第二章 细 则
第三条 对实际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存量流动资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并按规定履行了合法程序的项目,与借款人协商转化为固定资产贷款,或签署补充协议调整,并根据借款人预期现金流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实行“至少半年还本付息一次”;不符合固定资产贷款条件的,1 要比照固定资产贷款进行贷后管理,与企业协商签订按季或半年的还款计划,逐步压缩收回。
第四条 整贷整还、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现金流明显不匹配的存量贷款,要重新进行流动资金需求调查,精确测算贷款需求额度,通过展期或重新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之与资金回笼周期相契合。
第五条 借款人出现临时性周转困难,但还款意愿和长期还款能力尚正常的,可给予一次展期或适度延长贷款期限,并转入关注类。
第六条 借款人贷款不欠息,但经营状况出现明显恶化的,将此类非正常还款问题贷款归入特别关注类贷款管理;已经停产、不配合机构处臵工作的借款人,必须调入不良贷款,并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进行清收。
第七条 对新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实行余额授信管理,定期根据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调整授信额度。借款人可在授信额度和期限内分次、循环取得流动资金贷款。
第八条 对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良好的优质抵押类法人客户,可实行贷款到期前1-2个月企业提交续贷申请,经审查符合续贷条件的只需归还30%-50%的本金,剩余贷款可办理转贷手续,但期限不超过6个月。续贷条件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1、基本户开设在我行;
2、净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正值;
3、在我行日均存贷比不低于10%;
4、货款归行率不低于60%;
5、能提供经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
6、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盈利能力正常;
7、没有涉及财产纠纷、诉讼等事项;
8、必须为借款人自有房地产抵押。
9、重新办理有效财产抵押登记手续。
10、在其他银行无贷款
第九条 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明确要求独家承贷或以银团方式发放,并合理确定授信总额,严控多头授信、超额授信。
第三章 罚 则
第十条 前台调查部门应切实了解和控制流动资金贷款的实际用途,因调查不力导致将短期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或短借长用,严肃追究调查、授信等相关人员责任;对借款企业可根据合同约定压缩授信额度、提前收回贷款或执行加罚息等。
第二篇:农商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农商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农商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农商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农商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农商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农商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农商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农商行董事会
-1- 要求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农商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农商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 农商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收益与风险匹配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农商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农商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
农商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间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
农商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农商行实现市场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市场、产品、期限 -2-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实现市场风险的有效分散。
农商行统一管理全行的流动性,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体系,确保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四)定量与定性结合
农商行着力提升风险计量水平,开发与农商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风险计量技术,推广应用国际先进银行业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五)动态适应性调整
持续不断地检查和评估内外部经营管理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农商行全面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以确保风险管理与农商行业务发展战略等相一致。
(六)循序渐进
本办法立足于农商行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了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目标和前瞻性要求,是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农商行将逐步实现本办法的要求。
第二章 内部环境
第五条
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战略和组织架构等构成农商行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是风险管理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
-3- 第六条 风险管理文化包含了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它们的沟通和强化方式,通过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行为等表现出来,农商行致力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第七条 风险容忍度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农商行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描述风险容忍度。
第八条 风险管理战略是农商行为了实现经营发展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风险管理目标、措施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并随内外部环境变化实施动态管理。
第九条 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专业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构成农商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第十条 董事会按农商行《章程》规定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农商行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第十一条 监事会按农商行《章程》和有关监管指引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农商行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等。
第十二条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按农商行《章程》及相关工作规则规定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审核和修订农商行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政策等,对其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等。
第十三条 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执行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 -4-理战略,制订风险管理的程序和规程,管理农商行各项业务所承担的风险。
第十四条 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农商行行长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下设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按照农商行《章程》和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农商行设立专门部门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第十六条 农商行各部门、各级机构均应在全面风险管理中承担相应职责,主要包括:传播农商行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明确员工在风险管理中承担的职责等。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工作按农商行《章程》规定履行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对农商行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报告。
第三章 目标管理
第十八条 目标设定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商行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和逐级负责制。
第十九条 战略目标与公司使命、愿景和宗旨相一致,是设定相关目标及其子目标的导向。
第二十条 经营目标是农商行战略目标的具体反映,关注于
-5- 农商行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保证农商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 报告目标应与农商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保证为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客户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农商行建立包括风险报告制度在内的报告工作制度体系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
第二十二条 合规目标应与农商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保证农商行从事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农商行规章制度,并确保支持农商行经营目标和报告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风险管理流程
第二十三条 风险管理流程是指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风险监测与报告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应能贯彻执行既定的战略目标,与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相匹配。
第二十四条 风险识别是指对影响农商行各类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或因素予以全面识别,鉴定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类并查找出风险原因的过程。
第二十五条 风险度量是指在通过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性质的基础上,对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出现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度量的过程。风险度量通常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第二十六条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综合平衡成本与收益,针对不同风险特性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采取措施并有效实施的过程。常见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规避、-6-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
第二十七条
风险监测是指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和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质量与效果的过程。
第二十八条 风险报告是指在风险监测的基础上,编制不同层次和种类的风险报告,遵循报告的发送范围、程序和频率,以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风险状况的多样性需求的过程。
第二十九条 在引进或采取新的产品、业务、程序和系统时,应对其实施风险识别、度量、控制、监测和报告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活动。
第五章 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十条 农商行应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识别、度量、控制、监测和报告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农商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三十一条 农商行对产品与业务中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同时关注信用风险与其他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防范其他风险导致信用风险损失事件的发生。
第三十二条
引发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国家、地区、行业、客户、交易方式等,农商行各级机构应高度重视资产与业务中信用风险在上述维度的集中情况。
-7- 第三十三条 农商行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信贷资产、信用担保、贷款承诺、衍生产品交易、结算交易等业务。
第三十四条
农商行在单一与组合两个层面上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与评估。单一信用风险的计量与评估对象包括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以及特定贷款或交易,组合信用风险的计量与评估对象包括农商行各级机构及国家、地区、行业等。
第三十五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不断完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实现内部评级初级法的基础上,力争使用高级法来计量信用风险及其对应的资本要求。农商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非统计计量方法进行补充。同时,农商行重视定性评价在信用风险度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十六条 农商行定期对已评定信用风险情况进行复查,当条件改变时及时进行重新评估。
第三十七条 农商行应建立完整的授信政策、决策机制和统一授信的业务操作程序,明确尽职要求,定期或在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对授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第三十八条 农商行对信用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涵盖国家、地区、行业、客户、产品、以及农商行各级机构等多维度的限额指标。
第三十九条 农商行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流程,实现信贷审查、信贷审批、贷款发放等职能的分离。
第四十条
农商行建立信用风险监测程序,对单个债务人或 -8-交易对手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对投资组合进行整体监测,防止风险在国别、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上的过度集中。
第四十一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信用风险报告应遵循的报送范围、程序和频率,编制不同层次和种类的信用风险报告,以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信用风险状况的多样性需求。
第四十二条 农商行按照有关监管部门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根据农商行信用风险状况和资本实力,为农商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提取充足的资本。
第六章 市场风险管理
第四十三条 农商行致力于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识别、度量、控制、监测和报告市场风险,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农商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四十四条 农商行明确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划分标准、管理要求和调整程序。根据不同账户的性质和特点,农商行采取不同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和监测方法。
第四十五条 农商行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的性质和类别。同时,关注市场风险与其他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十六条 引发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率因素、汇率因素(包括黄金)、股票价格因素、商品价格因素等。
-9- 第四十七条 农商行应选用适当的方法度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对银行账户中的可供出售类资产进行定期估值,逐步实现对交易账户的逐日评估。
第四十八条 市场风险的常用计量方法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
第四十九条 农商行逐步开发和使用内部模型来计量风险价值,合理选择、定期审查和调整模型技术,对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进行量化估计。同时,农商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非统计类计量方法进行补充。
第五十条 农商行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各类和各级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更新限额。
第五十一条 农商行采取市场风险对冲手段,在综合考虑对冲成本和收益情况下,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控制或对冲。
第五十二条 农商行应对市场风险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制定应急处理方案,视情况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测试和更新。
第五十三条 农商行建立市场风险监测程序,对全行总体市场风险头寸、风险水平、盈亏状况、市场风险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持续监测。
第五十四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报告制度,明确 - -10规定市场风险报告应遵循的报送范围、程序和频率等,编制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市场风险报告,以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市场风险状况的多样性需求。
第五十五条 农商行按照有关监管部门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根据农商行市场风险状况和资本实力,为农商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提取充足的资本。
第七章 操作风险管理
第五十六条
农商行应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识别、度量、控制、监测和报告操作风险,将操作风险控制在农商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五十七条 农商行的操作风险存在于各类业务和管理活动之中,农商行对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中固有的操作风险进行识别。
第五十八条 操作风险事件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实物资产的损坏,IT系统事件,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等。
第五十九条 农商行统一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统计口径,积累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及损失额等历史数据,不断完善内外部损失事件数据库。
第六十条
农商行采用自我评估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方式对操作风险的影响程度和控制能力进行持续评估。自我评估可由
-11- 各级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负责,也可以由各级业务部门和支持保障部门自行发起组织。第三方独立评估主要由外部监管部门、外部审计部门、农商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
第六十一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不断完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在实现标准法的基础上,逐步使用高级法来计算农商行操作风险及其对应的资本要求。同时,农商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非统计类计量方法进行补充。
第六十二条 农商行应明确业务及管理活动、业务流程及操作环节的关键风险点和控制措施要点,制定和适时修订相关程序和操作指南等。
第六十三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层职责明确的审批和授权制度,并确保有效执行。
第六十四条 农商行可将部分业务或操作环节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处理,但应制定与外包业务有关的风险管理政策,确保业务外包有严谨的合同或服务协议。
第六十五条 农商行可将购买保险以及与第三方签订合同作为缓释操作风险的方法,但应制定相关的书面政策和程序。农商行同时关注运用保险工具将风险转嫁到其他领域所产生的风险。
第六十六条 农商行应制订控制和缓释重大操作风险的政策、程序和步骤,主要包括:风险控制的策略及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等。
- -12第六十七条 对关键业务或环节,农商行应制订应急和业务连续方案,建立恢复服务和保证业务连续运行的备用机制,并定期检查、测试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机制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六十八条 农商行建立操作风险监测程序,对关键操作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反映农商行操作风险的暴露情况和操作风险资本的变化。
第六十九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操作风险报告应遵循的报送范围、程序和频率等,编制不同层次和种类的操作风险报告,以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操作风险状况的多样性需求。
对即时发生或接到的重大突发事件,各部门、各级机构要及时报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随时关注事态发展,及时报告后续情况。
第七十条 农商行按照有关监管部门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根据农商行操作风险状况和资本实力,为农商行所承担的操作风险提取充足的资本。
第八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七十一条 农商行应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及时满足全行业务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
第七十二条 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存款客户支取存
-13- 款、贷款客户提款、债务人延期支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资产变现困难、经营损失和衍生品交易风险等。
第七十三条 农商行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规定,结合农商行实际状况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包括监管指标和内部控制指标。
第七十四条 农商行运用多种度量方法分析和预测农商行当前和未来、以及在不同情景假设下本外币资金来源与运用变化趋势,持续度量农商行的净融资需求。
第七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性缺口、期限阶梯、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同时,农商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非统计类计量方法进行补充。
第七十六条 农商行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查和更新限额。
第七十七条 农商行应建立本外币资金集中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系统内资金调控机制,强化大额资金运动预测预报、系统内存款和借款、系统内资金拆借和系统内备付金的管理,实现全行流动性的统一调度和流动性风险的统一管理。
第七十八条 在平衡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基础上,农商行应调整和配置全行资产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体系,优化流动性储备资产规模和结构,及时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流动性管理组合目标。
- -14第七十九条 农商行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实施融资分散化和多样化管理战略,优化农商行资产负债组合。
第八十条 农商行应建立紧急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处理流动性危机的预案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定期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测试,不断更新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
第八十一条 农商行建立流动性风险的监测程序,实现对潜在重大流动性风险的提前预警。
第八十二条 农商行应建立和完善流动性风险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流动性风险报告应遵循的报送范围、程序和频率,编制不同层次和种类的流动性风险报告。农商行流动性风险报告应能反映本外币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情况。
第九章 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
第八十三条 农商行明确信息收集的范围、标准、过程,以及各部门、各级机构和人员在信息收集与加工过程中的职责,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第八十四条 农商行建设覆盖各级机构、业务领域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等。
第八十五条 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类:自上而下的纵向沟通、自下而上的纵向沟通、横向沟通与外部沟通。
第八十六条
各部门和各级机构应将农商行风险管理战略、-15- 政策、制度及相关规定等信息传达给员工,以确保员工了解管理层的意图,正确履行所承担的职责。
第八十七条 农商行充分重视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支持员工将发现的风险及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向管理层进行报告,各部门和各级机构须及时处理员工反映的问题。
第八十八条
各部门和各级机构之间应顺畅沟通风险管理信息,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共享。
第八十九条 农商行高度重视外部建议与意见,制定流程规则来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并使之得到及时处理。
第九十条 农商行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信息披露原则和农商行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披露风险管理相关信息。
第十章 监督与评价
第九十一条 农商行通过持续监控、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对农商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价。持续监控发生在风险管理活动的正常进程中,个别评价是对持续监控的补充。
第九十二条 持续监控的信息来源包括:各种业务的经营管理报告和风险管理报告,监管机构向农商行出具的监管报告,内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和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外部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
第九十三条 管理层在评价农商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时,可 - -16以利用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工作。
第九十四条 个别评价通常采取自我评估的形式,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核对清单、调查问卷、流程图技术等。
第九十五条 风险管理缺陷是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农商行制订和执行战略以及实现目标的问题。农商行风险管理缺陷的信息来源于对农商行的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价,以及农商行外部方面提供的重要信息,如客户、外部审计师和监管机构等。
收到风险管理缺陷信息的管理人员,应及时向相应的管理部门报告。收到风险管理缺陷报告的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第九十六条 农商行应建立风险管理评价制度,对分支机构风险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与定期评价。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办法3月1日起执行。
-17-
- -18
第三篇:安义农商行2016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
安义农商行2016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
根据省银监局合作处“关于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例会机制”的要求,我行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2016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完成情况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很多小微企业却仍然存在资本薄弱的情况,很多企业无法得到贷款扶持,针对这一情况,我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高度重视,历年来帮助多家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问题,并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
6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411403万元,较年初增长41516万元,增幅11.22%,其中小微贷款395003万元,较年初增长44673万元,增幅12.75%,2015年我行小微贷款增长计划为4000万元,2016年我行小微贷款增长计划为8000万元,较去年增长100%;2015年我行小微贷款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今年我行小微贷款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参考我行历年发放小微贷款的数据,以及考虑我行辖区小微客户实际需要,就目前来说这个计划的制定比较合理。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亮点
目前我行是安义县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全辖11个支行(含1个营业部)、9个分理处共20个经营网点,网点覆盖安义县每个乡镇、场。近年来,我行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银监局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锐意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各项业务规模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发展。
(一)构建了以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按照省联社“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和“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的工作总要求,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服务客户的质量和效率。今年初,我行完成了小微事业部的组织架构及人员、存量贷款划转;实现了业务产品、区域网点、各类客户服务“三个全覆盖”;2016年一季度实现绩效考核到人,全面运行事业部制,建立充满竞争的绩效考核机制,为流程银行建设和业务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组织了大量信贷人员进行“进区、入园”活动,在工业园区内,通过逐个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企业客户讲解贷款条件、种类、流程、利率、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和监督方式,让客户真正的了解如何办理贷款。二是通过精心设计、绘制了客户经理公示牌,内容有管片人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区域及信贷标语等,将此公示牌张贴在各社区、街道、工业园区、镇政府、村委会及自然村内,让有需求的农户、中小企业可以直接与客户经理联系,更好地方便客户。有效地提高了我行知名度及办贷效率。
(三)深入了扫街服务行动。一是开展小微企业服务扫街行动。全辖信贷人员对城区大街小巷的商店、专业市场、工业园区以及各乡镇、场进行了“扫街、扫园、扫店”宣传,并把调查的信息绘成地图, 城乡的主要市场、街道、商家,在地图上一目了然,而且密密麻麻的小纸签标注着各个小微企业的最新信息。二是深入走访企业。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到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乡镇,展开了自主宣传和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现场受理企业和商户的业务咨询,展示推介小微信贷业务品种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宣传实效。
(四)加快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市场调研,选定目标市场,细分客户群体。随着各项业务的发展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我行积极努力,开拓进取。在大力推广土地经营权、厂房抵押等传统担保方式的同时,我行还陆续推出了设备抵押、动产抵押等多样化担保方式。从企业多元化的现实需求入手,不断丰富抵质押物品种,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提供“绿色通道”。
(五)优化了金融服务流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小、短、频、快”的特点,我行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小微企业办贷流程,优化贷款审批机制,实行限时办结服务承诺。针对大部分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低的现状,我行建立了贷款风险集中防控体系,完善客户档案资料,对风险隐患及时预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安全。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小微企业作为我县区域内企业主要构成部分,我行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对区域内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并且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但是由于小微企业各种资源有限,资产实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不能忽视以下问题:
(一)管理水平滞后。大部分中小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存在随意性,企业发展定位不明,市场营销思路不清,主导产品趋于同化严重,造成企业发展前途难测。而且不少企业向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及企业资料缺乏真实性,银行很难真正了解其内部真实情况。
(二)企业信用等级低。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起步较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业绩不稳定,信贷投放风险相对较大。再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家庭性企业较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信息不透明,这些都给银行信贷造成一定风险,企业难以评得较高的信用等级。
(三)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经营风险大是目前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微型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差,在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不可控因素可直接导致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如管理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进入门坎低导致大量同质产品挤占市场份额问题、在产品销售环节无定价权问题、在原料购买环节无议价权问题等,致使小微型企业贷款违约率更高。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大多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明显下降。但小企业自有资金又不足以满足这样的支出和扩张,导致企业经营利润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亏损甚至关闭。
四、典型案例
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0年以来,在安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将近2万亩,然而,成片的土地需要注入资金才能“存活”,2012年我行为该公司量身定制农机具抵押贷款和农业项目开发贷款,累计发放金额2973万元,但随着土地流转的越来越多,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2014年7月至今,我行为支持该公司有序经营,向其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500万元,设备抵押贷款313万元,基本解决了经营上的资金需求。
五、工作建议
(一)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增强战略定力。秉承“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对“三农”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结合持续开展的“四扫”工作,深度挖掘有效小微客户,做好以信贷支持为主体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工作;深入推进春耕备耕贷款及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发放工作,认真对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农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信贷需求。预计我行2016年全年信贷投放计划为6.5亿元,通过加大“三农”与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将确保实现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及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
(二)切实提高风险管理,加大小微不良盘活力度。持续开展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攻坚,对每一笔不良贷款进行具体分析,厘清责任,理清思路,做到一户一策,该清收的清收,该盘活的盘活;加大考核力度,考核办法中加大两率指标考核比重,对不良贷款责任人该处罚的处罚、该问责的问责,提升干部员工抓好不良贷款清收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2016年7月29日
第四篇:青岛市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
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
各区(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有关银行,投融资机构:
为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发〔2015〕14号),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我市部分小微企业转贷难题,积极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将联合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监局开展青岛市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以下称:转贷引导基金)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转贷引导基金的规模和管理
转贷引导基金是由市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引导国有投融资机构资金参与,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周转服务的专项资金,规模2亿元。投融资机构按1:4比例配资与转贷引导基金共同组成转贷资金,总规模10亿元。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监局等四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以下称:联席会议)为转贷引导基金的决策机构,负责转贷引导基金试点工作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指导、监督转贷引导基金和转贷资金规范运作,对转贷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为转贷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负责转贷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二、申请转贷资金企业的基本条件
(一)在青岛市辖区内国税局、地税局登记和纳税的企业,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
(二)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小微型企业标准,包括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三)原流动资金贷款为正常类,且符合新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条件和标准;
(四)依法合规经营,生产经营正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五)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强,没有挪用贷款资金;
三、转贷资金使用额度、期限、费用 单笔额度: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
使用收费标准:日平均使用费不高于转贷资金额度的0.1%,且10天以内使用费不高于转贷资金额度的0.5%。如遇特殊情况转贷资金使用超过10天,由投融资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使用费,但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四、转贷资金运作方式
受托管理机构、投融资机构与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转贷服务。同意利用转贷资金为企业提供续贷业务的银行(以下称:合作银行)负责向受托管理机构与参与合作的投融资机构出具“银行贷款转贷承诺函”。投融资机构负责对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和风险管理。受托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转贷资金专用账户及转贷资金的收回和划转。转贷业务主要流程是:
借款企业向投融资机构提出转贷申请--银行出具贷款转贷承诺函--投融资机构考察、做出借款决策意见、向受托管理机构申请配套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审核后拨付配套引导基金--投融资机构按1:4比例配资将转贷资金划入借款企业账户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审批后放款、以受托支付方式将贷款划入受托管理机构转贷资金专用账户--受托管理机构将投融资机构配套资金划转回投融资机构--资料归档 备案。
五、相关要求
(一)受托管理机构要接受联席会议的监督和指导,发挥好转贷引导基金的政府增信作用,定期统计汇总转贷引导基金运营情况,编制转贷引导基金使用绩效报告,遇重大情况及时向联席会议汇报。
(二)受托管理机构应制定转贷业务具体操作规程,在青岛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上发布,加强宣传,并指导企业办理转贷业务。
(三)合作银行要积极配合受托管理机构及投融资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及时出具“银行贷款转贷承诺函”,对转贷资金实行封闭运作,保证转贷资金安全。合作银行应当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合理确定转贷贷款的风险分类,符合正常类标准的,应当划为正常类。
(四)投融资机构要对申请转贷资金的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和现场调查,做好风险控制,及时确认银行审批情况。
(五)受托管理机构、合作银行和投融资机构三方要密切合作,依法合规开展小微企业转贷业务,并对转贷业务进行宣传与推广,帮助更多的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本文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附件: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试点工作首批合作银行及投融资机构名单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青岛青岛银监局 2015年6月19日
附件
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试点工作 首批合作银行及投融资机构名单
合作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潍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投融资机构:
青岛担保中心有限公司 青岛市企发投资有限公司
青岛城乡社区建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青岛程远投资有限公司
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意见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力度,推动我市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2]14号文件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2]46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青发[2014]16号)等,结合我市目前实际情况,本着突出扶持实体经济的原则,制定本意见。
一、风险补偿内容
(一)补偿对象
风险补偿对象为设立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取得金融许可证,经营一年以上的各银行青岛分行、独立法人银行、驻青省行分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以分行、法人机构为单位)。
(二)补偿金核定
根据补偿对象每对10个实体行业小微企业贷款额较上一年增量部分,分类按一定比例核算风险补偿金,最高核算比例不超过0.5%。具体比例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监局根据补偿对象每对10个实体行业小微企业的新增贷款情况确定。单个补偿对象风险补偿金核算额度在3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予核定。小微企业是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的企业。
小微企业贷款是由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监局依据贷款统计制度确定的贷款,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但明显不符合小微企业贷款特点的除外。10个实体行业分别为:(1)制造业;
(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建筑业;
(4)批发和零售业;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农、林、牧、渔业;(7)住宿和餐饮业;
(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风险补偿金应重点突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个行业。
(三)风险补偿金的资金来源
风险补偿金每年由市财政预算安排。
二、风险补偿金的用途
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对象处置小微企业不良贷款。
三、风险补偿金的启用
补偿对象启用风险补偿金时,可在核定的风险补偿金额度内,向市经济信息化委提出申请,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财政局审核确认后,转交青岛市财政资金管理中心办理不良贷款置换事宜。
四、风险补偿金的监督检查
补偿对象要确保风险补偿金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将风险补偿金用于处置实际发生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的,收回已代偿的风险补偿金,并取消补偿对象资格和财政资金存款行资格,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规定进行处理。本意见有效期3年,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
2015年2月2日
第五篇: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
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领域己从传统的金融业务扩展到金融文化领域,竞争的手段己从单一的经营业务向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和群体经营意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己成为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壮大的决定因素。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的,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需要导入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现,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它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行为支持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成功企业的背后一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撑。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的管理,是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硬性管理模式,正效应是明显的,但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的偏差,使部分职工奉献意识丧失。而企业文化则能从精神与觉悟的高度,通过培育行为规范,使员工个人行为向有益于农村商业银行总目标的方面趋同。企业文化包含着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两大范畴。管理企业主要取决两大因素:权力和文化。权力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力量,靠的是硬性制度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力。而文化则是一种非硬性的规范引导,它往往是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对培养企业员工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潜在作用,这种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存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相对竞争优势而己,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金融作为服务性行业本身并不创造商品价值,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金融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竞争中出奇制胜?需要所有的信合人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人为企业之本,德是兴业之魂”。用一种先进的人本文化来打造、锤炼员工队伍,农村商业银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发展后劲。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既不是简单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也不是单纯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而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人是金融企业的主体。人才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本。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人本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只要农村商业银行真正拥有人才,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拥有服务,拥有市场,拥有客户,拥有效益,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
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金融企业文化最耀眼的闪光点。掌握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的人,是金融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由于机构庞杂,冗员过多,需要大刀阔斧地减人增效,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均创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减人和增人矛盾突出,加大了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度。
2、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员工年龄老化,高学历人才少,观念更新不强,缺乏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清收人才、科技人才、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组织培训受训面不广,培训的内容缺乏前瞻性和文化性。
3、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分配机制不够活,员工之间收入档次没有真正拉开。费用分配不尽合理,盈利社与亏损社费用分配差距较小。指标考核不尽合理,有些脱离实际。总之,对单位、个人的绩效考评标准不够科学、全面的细化(量化)。考核侧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侧重于静态而忽视动态,侧重于目标而忽视态度。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和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收入未能充分体现“效益优先,业务量优先,贡献优先”的原则,导致社际差别不大、个人收入差别不大。
4、文化氛围不浓重。部分单位和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有人认为业务工作求实,文化建设务虚,抓业务有经济效益,搞文化建设浪费钱。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建立企业文化交流网络系统,缺乏相应的群体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先进的典型也未能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各类检查、稽核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经营、制度执行上,忽视了对文化要素的考核、审计。
三、农村商业银行培育企业文化的方略和途径
金融业的基本宗旨是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是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企业管理文化,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从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出发,在战略选择上,既要抓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又要抓人本制度文化的建设,使之互补互动,相互融合。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业务经营中心。
一是坚持企业文化为业务经营服务的原则。应当把企业文化植根于农村商业银行浓厚的业务经营土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和岗位目标实质是以经营指标形成表达的一种观念文化。因此,应把它作为一种意念、符号、信号传达给全体职工,并在职工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岗位目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既经营目标数量化、战略指标成果化、发展指标观念化,使职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和发展。二是坚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升华的原则。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来源于业务经营,又反过来对业务经营起促进作用。要将这一辩证过程引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坚持企业文化与业务经营一体化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与业务经营的最终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致的,应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上,在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应把“质量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生命”这种理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控制风险,稳健经营,强化管理,自觉约束,规范运作”的行训去渗透影响干部和员工的行为选择。在经营原则上,要坚持“稳健发展,规范服务,严格管理,尊重科学,扎实工作”。在企业精神上,还应特别赋予那种“励精图治,同舟共济,奋力拼搏,与时俱进”的新内涵。要用文化的思路来解决任务观念和自我加压的矛盾。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价值观的构筑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1、逐步实施人本战略和人本管理。通过激发员工潜能。发挥员工的最大作用,让农村商业银行的每一个员工通过服务在获得社会认可和信任中实现自身价值。
2、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通过设计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每位员工的心田,尊重员工的个人选择,使之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趋于一致,在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员工之间培植一种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大力倡导“热爱农商行、效力农商行”的团队精神的团队文化,让每位员工切身感受到“行兴我兴,行衰我衰”,企业利益逐渐于员工利益趋于一致,企业向心力得到增强。
3、工作效率和员工前途发展逐渐相结合。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以价值观、才能和业绩为标准招聘和选用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实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向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提升职位、岗位交流等均等发展的机会,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机制,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将能干、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留在农村商业银行。
4、积极建立职工之家。以人为本是农村商业银行职工之家建设的中心理念。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关心员工疾苦,为员工做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用健康的文化引导员工,用真诚的温暖关心员工。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贴近基层员工。
1、用先进的文化思想熏陶员工。坚持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员工头脑,使其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精神实质,帮助员工确立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载体,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去影响大环境,去占领企业内外的阵地。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不仅有助于帮助职工接受并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对培育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也大有裨益。
2、有效激励,严格约束,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竞争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实行公开竞聘制,确立知识人才观,破除任人唯亲,嫉贤妒能歪风,让每一个员工通过能力的竞争找到合适的位置。彻底打破干部终身制,实行聘任试用制、任期制与限龄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重视管理人才库入库人员的思想引导和调动未入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全系统、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岗位流动制,通过流动发现、培养各类人才,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队伍。二要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付酬。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考核的标准全面客观,定性定量相结合;考核的内容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根据员工对激励的价值观点,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把激励赋与更多的内涵,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奖励方式。如:目标激励、文化激励、情感激励。三要建立留人机制。规范员工价值取向,依托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自我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用事业、感情、制度、待遇拴住人心。对招收的大学生,采用定向、限期锻炼和培养的方法。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财力不许可的条件下,在政治、工作、生活上加大关心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开展文化稽核,对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处罚。
3、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员工。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在全社上下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全体员工中坚持开展外学全国劳模、内学省级模范、身边学本行的先进人物的活动,使广大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使劳模的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勤奋敬业、埋头工作的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那种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精神在职工中取得移植和发扬。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全社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立体式全方位持久抓。
1、树立“大文化”观念,建立大文化宣传格局。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把创建金融品牌、展示形象的文化宣传摆在议事日程上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立体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不断完善宣传工具,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知识、研讨文化建设理论、交流建设经验和信息的阵地。在宣传内容上实行新闻文化、营销文化、视觉标识文化三块并进,在宣传形式上,实行系统文化宣传与地方板块文化宣传相结合、内部文化宣传与社会文化宣传相结合、文字与声相相结合,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整体联动。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全员学习,系统思考。农村商业银行全体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每个人的行为都在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轨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被升华和熏陶的对象,又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新形势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成为一个学习气氛浓厚、能充分发挥员工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继续创新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要建立共同愿景,把个人愿景整合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共同愿景,将全体员工凝聚同一旗帜下,形成农村商业银行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社际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倡导全员学习,把个人学习、部门学习和全社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结合起来,把领导学习、互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进行系统思考。既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思考模式,又要发动员工调查研究,献计献策,集众智于一体。鼓励大胆创新。用新观念、新思维,大胆地进行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通过学习、思考、培训,使全体员工懂得什么是企业文化,个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促进员工把握、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参与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企业向心力得到增强。
3、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久抓。首先应该制定规则,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其次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先进企业文化不是自觉形成的,而是管理层长期培育的结果。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文化,要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经营哲学、行为方式贯彻到工作环节中去,必须有农村商业银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应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各项业务中,各个经营过程中,每个层面和层次上。防止搞成一个简单的活动,抓一阵子,达一个“标”完事。因为企业文化是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全体员工的创造日积月累起来的,它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风貌的结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商业银行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员工。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避免出现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要真正形成“主任负责,全社动员,全员参与,部门协作,专职承办”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这是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企业文化涉及面广,需要各层次、各部门、各组织通力协作,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基层分理处敢于大胆探索和创新,处于业务一线人员善于反馈最原始也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一把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思想理念、行为模式的折射,是一把手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反映。在选配、使用、考核和管理一把手时都要把企业文化作为重要思素。建立企业文化交流网络,利用各种载体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示范效应,推进农商行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