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开大学16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6春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茶韵中音韵是指什么? A.茶叶的声音 B.泡茶的声音 C.铁观音的观音韵 D.乌龙茶的韵味
满分:2 分
2.《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 B.莲子 C.茶叶 D.金银花
满分:2 分
3.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煎茶道,另一种是? A.煮茶道 B.点茶道 C.抹茶道 D.蒸青茶道
满分:2 分
4.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A.赵佶 B.陆羽 C.裴汶 D.皎然
满分:2 分 5.《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 A.卢仝 B.李白 C.李商隐 D.皎然
满分:2 分
6.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竹筒茶 D.盐茶
满分:2 分
7.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A.茶叶用量 B.泡茶水温 C.冲泡时间 D.茶壶质地
满分:2 分
8.《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 A.朱星诸 B.陆羽 C.薛怀 D.皎然
满分:2 分
9.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A.公元三至四世纪 B.公元四至五世纪 C.公元五至六世纪 D.公元六至七世纪
满分:2 分
10.“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 A.陈文华 B.林治 C.周渝 D.吴振铎
满分:2 分
11.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A.李白 B.白居易 C.卢仝 D.元稹
满分:2 分
12.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哪里? A.中国 B.阿根廷 C.印度 D.英国
满分:2 分
13.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A.陆羽 B.神农氏 C.皎然 D.李白
”)满分:2 分
14.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哪一时期? A.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B.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C.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D.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满分:2 分
15.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 B.卢仝 C.陆羽 D.赵佶
满分:2 分
16.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A.物质、行为、精神 B.自身、他人、社会 C.天、地、人 D.你、我、他
满分:2 分
17.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 A.《茶养生记》 《茶录》《茶述》《问茶》
满分:2 分
18.日本正宗茶道是谁创立的呢,并提出“和静清寂”的茶道精神? A.最澄 B.千利休 C.荣西禅师 D.陆羽 满分:2 分
19.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中国
满分:2 分
20.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A.《兰亭序》 B.《山窗清供》 C.《事茗图》 D.《调琴啜茗图卷》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哪些文化之精髓? A.伊斯兰教文化 B.儒家文化 C.道家文化 D.佛家文化
满分:2 分
2.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 A.有特殊的香味 B.泡茶无熟汤味 C.能保真香 D.传热慢不烫手 满分:2 分
3.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粥茶法 B.饼茶 C.煮茶法
D.研膏团茶点茶法 E.散茶泡茶法
满分:2 分
4.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 A.陈韵 B.香韵 C.音韵 D.雅韵
满分:2 分
5.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 A.色绿 B.香郁 C.味甘 D.形美
满分:2 分
6.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 A.茶叶 B.鸦片 C.丝绸 D.大米
满分:2 分
7.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 A.小绿叶蝉 B.祁门红茶
C.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D.膨风茶
满分:2 分
8.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 A.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B.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C.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D.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满分:2 分
9.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A.提神 B.有益静思 C.帮助消化
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满分:2 分
10.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 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历代茶诗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唐代卢仝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和皎然的《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陆羽是中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音韵即指大红袍的观音韵。是大红袍好茶的品质和特性的象征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喝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一种独特的风俗。藏族同胞有句俗语说的好,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煎茶道。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我们现在所喝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故而以“雅韵”称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客家擂茶。擂茶是中国茶文化中一种较古老的吃茶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最澄(1141~1215)。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天人合一”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二篇: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
交卷时间:2018-02-09 21:29:35
一、单选题
1.(5分)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A.《大观茶论》 B.《神农本草》 C.《周易》 D.《荈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2.(5分)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3.(5分)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而分的。 A.形状 B.茶叶的特质 C.味道 D.气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4.(5分)“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A.白毫乌龙茶 B.冻顶乌龙茶 C.安徽铁观音 D.普洱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5.(5分)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A.印度 B.阿根廷 C.英国 D.中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6.(5分)自从()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A.宋朝 B.明清 C.当代 D.唐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7.(5分)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A.晋宋时期的《搜神记》 B.西晋杜育的《荈赋》 C.王微的《杂诗》 D.孙楚的《出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8.(5分)《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A.莲子 B.茶叶 C.金银花 D.北沙参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9.(5分)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A.《山窗清供》 B.《事茗图》 C.《调琴啜茗图卷》 D.《兰亭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10.(5分)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A.《簪花仕女图》 B.《调琴啜茗图卷》 C.《执扇仕女图》 D.《仕女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二、多选题
1.(5分)以下属于乌龙茶的是()。 A.大红袍 B.铁观音 C.大叶乌龙 D.正山小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2.(5分)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 A.虚无 B.尊人 C.无己 D.贵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3.(5分)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 A.马匹 B.内地土特产
C.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D.茶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明代突出的茶艺思想有()。 A.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B.主张茶禅一味
C.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而是一种高雅的情怀 D.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5.(5分)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 A.杂诗 B.荈赋 C.娇女诗 D.出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三、判断
1.(5分)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所述的诗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2.(5分)最澄的茶学著作《茶养生记》,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3.(5分)对于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功不可没。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藏区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藏传佛教也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千年历程逐渐向内地渗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5.(5分)在唐代,煮茶法逐渐过渡到点茶法。人们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类生产由茶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 茶之源
第三篇:南开大学17春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
17春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上级管理者即使授权给下属去完成某项任务,但仍然负有对该项任务的责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根据古典管理理论,沟通应遵循指挥或层级系统进行。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偏差,其原因包括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目标脱离现实。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授权意味着在平级之间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职权关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培训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培训效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职位设计得过于狭窄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部门是指组织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的领域,它在不同的组织中有着不同的称呼。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选拔合格的人员将使得控制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少,即使出现偏差也能够及时加以纠正,而不至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没有人能够承担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切任务,同样也没有人能够行使所有的决策权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超Y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例外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性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要建立某些制度、规则或政策,当问题重复发生时,只需根据例行程序处理即可,而不必每次都重新再去决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战略反映着外界环境中所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同组织自身能力的一种现实的结合。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协作劳动的必然产物。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人们的决策除了追求某些最好的结果外,往往还会追求使损失最小、费用最低,它可能是召回一批产品,终止某个合同,撤出某一领域,解雇某些人员,等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沟通是传达思想感情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偏差,其原因包括当初制定计划时对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估计有误,造成目标设定不当。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培训计划的制定是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识别出表现欠佳的人员有助于对他们进行培训或是调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在偏离标准的各种情况中,有一些是无关紧要的,而有些微小的偏差可能比某些较大的偏差影响更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1.对人们施加影响是领导活动的实质之所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2.短期预测要求的准确性最低且仅需要大致的计划。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3.决策要在诸多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最适当的方案,这意味着取得最大的收益、最高的产量或者其他的最佳结果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4.处理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无论从决策的性质还是方法来看,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A.正确 B.确误
满分:2 分
25.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6.Y理论认为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工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7.职能制组织结构中事关大政方针、长远目标以及一些全局性问题的重大决策集中在总部,以保证企业的统一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8.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9.处理例外问题一般有先例可循,有政策和规则可依。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0.组织结构建立之后,其中所设计的各个职位就是组织所需要的人员的数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1.现实中的管理活动是严格地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2.斜向沟通对组织中的其他正式沟通渠道会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3.一个组织的目标可以看成是由从上至下的多个目标层次所构成的一个等级结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4.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应着眼于顾客满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5.波特主张决策的制定要以分析行业引力和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为基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6.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7.参谋职权的运用常限于解决“如何做”、“何时做”等方面的问题,若无限扩大到“在哪儿做”、“谁来做”、“做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就会取消直线人员的工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8.例行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问题。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9.参谋职权应当集中在组织结构中关系最接近的那一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0.在授权过程中,责任不可下授,这称为授权的绝对性原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1.明确组织的使命与愿景是战略计划的起点。使命与愿景体现了组织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指引组织各项活动的航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2.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偏差,其原因包括执行过程本身的问题。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3.战略还具有对抗的含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而制定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4.培训需求在组织层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目标、人员素质、目标达到程度、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5.一个组织不可能同时追求多种多样的目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6.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利于有效的计划。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7.授权就是管理者将他人的部分决策权或工作负担转授给下属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8.职位工作内容的确定,应该既要考虑工作效率的要求,同时兼顾工作人员能从中体验的内在工作满足,以便在任务和人员两方面要求的相互平衡中,确定出职位的合理广度与深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9.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0.组织的变动或改组总是意味着职权的收回和重新授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四篇:农大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8-02-09 21:23:05
一、单选题
1.(5分)《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A.皎然 B.朱星诸 C.陆羽 D.薛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2.(5分)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A.塑料杯 B.金杯 C.玻璃杯 D.铁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3.(5分)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黄茶 B.黑茶 C.绿茶 D.红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4.(5分)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元稹 B.白居易 C.卢仝 D.李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5.(5分)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茶经》 C.《齐民要术》 D.《大观茶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6.(5分)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A.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B.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C.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D.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7.(5分)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A.很多条 B.1条 C.3条 D.2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8.(5分)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 A.郑和 B.玄奘 C.最澄 D.皎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9.(5分)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A.美洲 B.中亚 C.欧洲 D.西亚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10.(5分)《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A.明太祖 B.陆羽 C.宋徽宗 D.皎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二、多选题
1.(5分)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A.行为 B.物质 C.天地 D.精神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2.(5分)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散茶泡茶法 B.饼茶煮茶法 C.研膏团茶点茶法 D.粥茶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3.(5分)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 A.抹茶道 B.煎茶道 C.煮茶道 D.点茶道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4.(5分)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 A.其功致和 B.其性精清 C.其味淡洁 D.其用涤烦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5.(5分)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A.可可 B.牛奶 C.茶 D.咖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三、判断
1.(5分)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2.(5分)《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所著,公元780年问世。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3.(5分)“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是李白在《试院煎茶》中描绘的诗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4.(5分)白族三道茶的第一道茶为“清甜之茶”,它寓意是客人进门要先尝茶之“清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5.(5分)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饮茶不再是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第五篇:春音乐赏析在线作业
春《音乐赏析》在线作业
作业ID:
66582
1.此段音乐来自下列哪首乐曲:
A.A.《北方的星》 B.B.《芬兰颂》 C.C.《天方夜谭》 D.D.《土奥涅拉的天鹅》
2.此段演唱来自下列哪首歌曲:
A.A.《冬之旅》之《菩提树》 B.B.《冬之旅》之《晚安》 C.C.《冬之旅》之《孤独》 D.D.《冬之旅》之《老艺人》
3.此段音乐为下列哪个乐种的音乐:
A.A.《江南丝竹》 B.B.《广东音乐》 C.C.《潮州音乐》 D.D.《福建南曲》
4.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A.《梅花三弄》 B.B.《十面埋伏》 C.C.《夕阳萧鼓》 D.D.《渔舟唱晚》
5.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要曲调:
A.A.《彝族舞曲》 B.B.《瑶族舞曲》 C.C.《梁山伯与祝英台》 D.D.《春节序曲》
6.此段音乐为下列哪首乐曲的主题:
A.A.《二泉映月》 B.B.《夜深沉》 C.C.《光明行》 D.D.《听松》
7.此段音乐是用下列哪种乐器演奏的:
A.A.古琴 B.B.古筝 C.C.扬琴 D.D.琵琶
8.古筝是()乐器。
A.A.弹拨乐器 B.B.拉弦乐器 C.C.打击乐器 D.D.打弦乐器
9.《渔舟唱晚》是()。
A.A.古琴曲 B.B.古筝曲 C.C.琵琶曲 D.D.古代歌曲
10.琵琶原有()相()品;现代琵琶品位增加到()到()个。
A.A.九相十二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B.B.九相十二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C.C.九相十三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D.D.九相十三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11.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改编而成的。
A.A.《阳春古曲》 B.B.《渔舟唱晚》 C.C.《潇湘水云》 D.D.《夕阳萧鼓》
12.()属横吹乐器,A.A.笙,唢呐 B.B.唢呐,笙 C.C.萧,笛 D.D.笛,萧
()属竖吹乐器。
13.《喜相逢》是()曲。
A.A.笛 B.B.唢呐 C.C.萧 D.D.管子
14.京胡属()乐器。A.A.弹拨乐器 B.B.拉弦乐器 C.C.打弦乐器 D.D.打击乐器
15.京胡曲《夜深沉》是根据昆曲《思凡》中()曲牌的前四句变化而来的。
A.A.[摊破地锦花] B.B.[风吹荷叶煞] C.C.[乌夜啼] D.D.[醉花阴]
16.《二泉映月》是()曲。
A.A.京胡 B.B.二胡 C.C.高胡 D.D.板胡
17.《中花六板》是从()母曲中衍生的。
A.A.老六板 B.B.慢六板 C.C.花六板 D.D.快花六板
18.《雨打芭蕉》是()的传统曲目。
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19.《寒鸦戏水》是()的传统曲目。
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20.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和“晋唐遗音”的是()。A.A.福建南曲 B.B.广东音乐 C.C.江南丝竹 D.D.潮州音乐
21.《阳关三叠》唱词来自()代()所作的诗歌。
A.A.唐,李白 B.B.唐,王维 C.C.宋,陆游 D.D.宋,苏轼
22.宋代姜白石所作的歌曲有()。
A.A.竹枝词 B.B.杏花天影 C.C.关山月 D.D.伐檀
2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A.A.越剧 B.B.昆曲 C.C.京剧 D.D.黄梅戏
24.《牧童短笛》是一首()。
A.A.笛子独奏曲 B.B.钢琴小品 C.C.钢琴奏鸣曲 D.D.交响诗
25.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A.A.巴罗克时期 B.B.古典乐派 C.C.浪漫乐派 D.D.民族乐派
26.《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创作的。
A.A.巴赫 B.B.海顿 C.C.舒伯特 D.D.舒曼
27.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A.A.贝多芬 B.B.海顿 C.C.巴赫 D.D.亨德尔
28.《惊愕交响乐》第二乐章是()。
A.A.变奏曲式 B.B.回旋曲式 C.C.奏鸣曲式 D.D.复三段曲式
29.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共分()个乐章。
A.A.三 B.B.四 C.C.五 D.D.六
30.莫扎特是()的音乐家。
A.A.奥地利 B.B.法国 C.C.意大利 D.D.德国
31.海顿确立了()的结构形式。
A.A.歌剧 B.B.室内乐 C.C.管弦乐 D.D.交响乐
32.贝多芬之所以是伟大的音乐家是因为他()。
A.A.热爱自然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资本主义专制 B.B.崇尚真理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解放
C.C.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反对资本主义专制的使命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D.D.高超的作曲技巧伟大的民族性反对封建专制
33.《欢乐颂》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乐章中的主题歌。
A.A.一 B.B.二 C.C.三 D.D.四
34.浪漫乐派是指欧洲()到()的乐派。A.A.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十九世纪初 B.B.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十九世纪初 C.C.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D.D.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35.声乐套曲《冬之旅》是()创作的。
A.A.舒曼 B.B.舒伯特 C.C.肖邦 D.D.威尔第36.舒曼是()(填国家)的音乐家。
A.A.奥地利 B.B.法国 C.C.意大利 D.D.德国
37.肖
邦是()作曲家,李斯特是()作曲家。
A.A.波兰,匈牙利 B.B.法国,奥地利 C.C.德国,意大利 D.D.芬兰,俄罗斯
38.李斯特钢琴曲《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用了匈牙利民间舞曲()的曲调。
A.A.波罗涅兹 B.B.马祖卡 C.C.加兰达 D.D.恰尔达什
39.歌剧《卡门》是()音乐家()创作的。
A.A.英国,亨德尔 B.B.奥地利,莫扎特 C.C.意大利,威尔第 D.D.法国,比才
40.《斗牛士之歌》是歌剧()中的主题曲。
A.A.《斗牛士》 B.B.《卡门》 C.C.《茶花女》 D.D.《纳布科》
41.民族乐派的特点是()。
A.A.作品情调哀伤悲壮,但每部作品几乎都是一首反封建反压迫,追求自由的赞歌
B.B.作品体裁和作曲技法来自民间,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性 C.C.作品体现着民族性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D.D.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是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生动演绎
42.交响曲《天方夜谭》是()国作曲家()创作的。
A.A.俄国柴科夫斯基 B.B.俄国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C.C.波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D.D.波兰柴科夫斯基
43.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谢赫拉查达》(《天方夜谭》)交响曲的题材取自()。
A.A.《古代波斯故事集》 B.B.《罗摩衍那》 C.C.《坎特伯雷故事集》, D.D.《一千零一夜》
44.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音乐属于()。
A.A.古典乐派 B.B.浪漫乐派 C.C.民族乐派 D.D.印象派
45.前奏曲《牧神午后》是()音乐家()创作的。
A.A.法国,拉威尔 B.B.法国,德彪西 C.C.德国,德彪西 D.D.德国,拉威尔
46.《达菲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是()创作的。A.A.德彪西 B.B.拉威尔 C.C.门德尔松 D.D.威尔第47.()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
A.A.舒伯特 B.B.李斯特 C.C.德彪西 D.D.拉威尔
48.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歌词全部来自于()。
A.A.《欢乐颂》 B.B.《古兰经》 C.C.《哈里路亚》 D.D.《圣经》
49.《阿利路亚》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第()部分结尾的合唱。
A.A.《阿门颂》,一 B.B.《阿门颂》,二 C.C.《弥赛亚》,一 D.D.《弥赛亚》,二
50.音乐杂志《音乐时报》是()创办的。
A.A.海顿 B.B.贝多芬 C.C.舒曼 D.D.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