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窗外的风景更美
窗外的风景更美
——读《学校在窗外》有感
新一轮的图书漂流终于到我们学校了!我如饥似渴地读完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书中作者谈对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种理论色彩很重的“教授之书”,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亲切地娓娓道来,谈生活中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变化。
当我读到第一篇《孩子为什么去学校》,感受极其震动。黄老师用“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的问题直击人的心灵,一篇篇通俗的标题和故事阐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确实引人深思。黄老师把当下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深挖和反思,道出很多人想说而又未能说出或是不敢说的话题,一语中的。文中,黄老师大胆提出当下学校教育制度诸多弊端,点出了正是这样的学校教育扼杀儿童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文中提到:我不能确定孩子是否一定要去学校,因为今日的学校所教给孩子的,不是联结于人的内在世界的“经验知识”,而是一整套的经过标准化、抽象化的“套装知识”。这一整套的套装知识反而把人从真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不同时空的人类经验隔离开来。当学校有了它应该给孩子的东西,才能讨论孩子应不应该去学校。
孩子为什么去学校?黄老师的看法是: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真正联结。主张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
发展抽象能力。同时他指出,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灌输,将孩子培养成做题、考试的机器,扼杀孩子的兴趣趣向。在一个家庭中,最忙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前很难休息。期间,不是上课就是做题,一点时间都不能耽搁,不然将会落后于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就是这样复制着(教育着)我们的下一代。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是很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学生完全没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上,学生们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只能充当从旁协助的作用,所以教育的重点,应该首先放在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们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们想学、好学和乐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们看到学习的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环境?我们的教育成了束缚孩子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虽然不要求拼写,但仅仅是识记对孩子也是一种扼制。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某西方国家家长状告幼儿园的例子,在老师没教孩子字母“O”之前,孩子觉得是圆,是太阳,是......教后那就是字母“O”,结果是家长胜诉。我们中国的校园,特别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和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学生而言,表面学到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消化了吗?是他们自己的吗?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套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通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被遗忘的所剩无几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是在书本上和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种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窗内”和“窗外”已融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联结,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生特质得以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卢梭曾提出:“教育即成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生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也不需要自己成为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当美国大片在探讨《阿凡达》、宇宙、未来世界时,我们中国大片却在研究《孔子》、《画皮》......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过去。若中国人一直在缅怀失去的光荣,那么未来世界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何地?若学生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能通过建立与世界的积极有效联结起来更早的开发潜能,面向未来,那么成长就永远只是成长,而不是长成。读完此书,深深觉得我们教师真的应在埋头工作时,抬起头来看一看学生,看一看自己,更要看一看窗外。
第二篇:窗外的风景
窗外的风景
喜欢在窗前看窗外的风景。从不同角度望去,风景各异。错落有致的楼房,湛蓝的天空,轻柔的风,无声的雨,都是一道风景。每天坐在窗前,清风拂面,沐浴阳光,总会看到和谐、文明的风景。
那一天,你向窗外望去,一件小事闯入眼帘,平淡无奇,却温暖人心。
“嘀嘀、叭叭”震耳欲聋的喇叭声不时叫着,似乎在提醒人们:我要过来了,让开让开!可有一个戴着眼镜的路人,不时用耳朵听听,脚慢慢挪出又缩回,那焦急又无助的表情使人揪心。啊!他是个盲人!一个背着书包的少年看见了,轻轻地、慢慢地挽住他的胳膊,把他搀过斑马线。他的心不再焦急,只是紧紧地跟着少年,嘴里一直说着:“谢谢„„”。少年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走出了友爱,走出了温馨,更走出了文明!那时,如果站在窗前,你也会被深深触动。两边的车喇叭不再鸣叫了,所有的车,所有的行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那条瞬间宁静下来的马路,他们的视线都在向那条马路致敬,向少年与盲人致敬,向伟大的文明致敬!盲人和少年过了马路,车子也通行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一样,可目睹了这一切的人们却依然记得,记得那位少年,记得那一幕场景,更记得还荡漾在人们身边的文明!
在我们的校园里,这样文明的风景你会随处可见,捡起那躺在地上的树叶,扔进垃圾桶;扶起摔倒的同学,帮他擦去眼泪;倒上一杯热腾腾的水,送给教师„„无需刻意,无需炫耀。这,就是文明!它,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班级,走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生活在有爱的世界、有文明的生活中。有了爱和文明,才会有这一道道和谐而美丽的风景。愿我们也能融进这风景中,成为那道最亮丽的叫作“文明”的彩虹!
第三篇:窗外的风景
窗外的风景
窗外,盛夏的阳光放肆的洒满整个世界,花草无力的耷拉着脑袋,似火的骄阳仿佛要将他们身体里的水分全部蒸干,街边的狗舌头伸的老长,不住的呼哧呼哧的大喘。翻滚的热浪好像要将一切熔化,热的人一动也不想动,使人禁不住想起《骆驼祥子》里老北京闷热的夏天,原来,沿海的夏日也会热得让人受不了。
门“嘭!”的一声关上。我从书桌前起身,揉了揉酸痛的后颈,给自己倒了杯水,来到窗前,漫无目的的朝窗外看去。
“这么热的天气,还好是呆在家里,要是没有空调,还真不知道这个夏天该怎么过。唉!要是没有妈妈一天到晚的监视就更好了。”这样想着,我回头看了一眼桌子上摞的像十二层楼那么高的课本和作业,禁不住又叹了口气。窗外的太阳似乎越来越耀眼,像一团烧得正旺的大火球,火苗灼烤着地面上的每一个角落。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少了许多,这么热的天,怕是早就猫到屋子里去了吧。
突然,我的目光被吸引到了一个角落,像是无数条平行的光线在一瞬间被聚集在一个点上。这个点的中心一对母女并排坐在台阶上,女儿大概也就五六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冰激凌,正伸长了手臂,将它送到妈妈的嘴边,妈妈含着笑,俯下身,轻轻的在冰激凌上啄了一下,然后抬起头,对着女儿微笑。这一个镜头在空旷的大街上被无限的拉伸,放大,再放大,直到最后,汇入我的眼中。
我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那时,我也是这样跟妈妈并排坐着,将毛茸茸的小脑袋靠在妈妈身上,那时,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值得依靠的地方。往事历历在目,像是多年不曾翻过的书,书页已经发黄,但书上的文字还是清晰可见;又像一首很久没有听过的老歌,听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让人心里涌现出许久不曾有过的感动。
我在窗边站着,呆呆的。许久,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我扔下手中的杯子,冲过去打开门,门外的人一脸惊异的表情,那个人,我刚刚一直在想。
窗外,一片温暖,原来,不只是阳光那么简单„„
烟台十四中初三:刘瑶
第四篇:窗外的风景
窗外的风景
每当金色的光辉透过窗口将房间照亮时,新的一天来临了。我打开窗子,一股夹杂着树木清香的空气扑面而来,吹走室内的污浊,带来清新气息。
窗外,是两棵高大的榆树。春天来临,嫩绿的树叶悄然萌出,散发着香气。随着夏天的到来,枝叶变得婆娑而茂密,吸引着鸟儿在树上盘旋飞舞;叽叽喳喳的叫声,似一曲美妙的乐章,使人心旷神怡!每当秋天,满树挂满了嫩绿的榆荚,似一棵摇钱树,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
深邃而湛蓝的天空上,几朵淡淡的白云,在秋风的吹拂下,似仙女遗失的头巾;又似散落的百合花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秋日的早晨,风是轻轻的,阳光也是柔柔的。看着如此美好的画面,感觉全身轻松而舒畅.此情此境,我喜欢伏在窗台上,静静地欣赏,静静地梳理自己的思绪,心中便如天空一样清澈,似云朵一样轻盈。
我想这样的时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那些刚下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刚换下工作服走出车间的工人,他们正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这些,我赶紧收拾起书包,快步走向学校。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抓紧学习。
窗外的风景有四季,正如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每一个季节都要靠自己去把握。
冬天的雪景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去埃及看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去蔚蓝的大海探测那神秘的百慕大;飞到北京天安门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去南极和摇摇摆摆的企鹅嬉戏;去非洲同活蹦乱跳的小羚羊追逐赛跑;去神农架看那充满谜一般的白色小动物;去四川逗那顽皮可爱的大熊猫。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去木星探测有没有生命存在;去月球看看传说中陪伴嫦娥仙子的玉兔有多么可爱;在浩瀚的宇宙中数数人类制造了多少有用的卫星。
当我真的有了一双翅膀,我将更愿意及时飞到每一个需要我帮助的人身边,分担他们的痛苦,带给大家无限的欢乐!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我每天都能看到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怡然自得,这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假如我也有一双翅膀,和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那该多好呀!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长城上去。我要站在长城顶上,大声地朗读毛主席的诗:“不到长城非好汉”。站在长城顶上,我贪婪地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它给予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精神,它是我们的母亲河;我看到了长江三峡,阳光照耀下的长江像一条金色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阳光又把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令人叹为观止。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四川、飞到汶川去。我要去安抚在5.12大地震中不仅失去家园、而且失去亲人的痛苦的不幸者,我会带着药物飞往那些受了伤的人家,给他们疗伤,用爱心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带去欢乐,希望他们能早日走出痛失亲人、家园的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美丽的桂林去,我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桂林的山水是多么美丽!我要去看看桂林的山是不是一颗颗美丽的绿宝石,静静地展示着它的柔美?桂林的水是不是一面面美丽的镜子,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雄伟的壶口瀑布去。我昂首仰望,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我要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下,去领略它那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在它面前我觉得自己多么渺小,内心杂念荡然无存。我要体会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抗日救亡的将士们要选择在这里誓师出征!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展翅飞翔,我要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第五篇:窗外的风景教案
第14课 窗外的风景
授课老师:王明义
学校:正安县中观镇中心小学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描绘窗外的风景。
2、通过心灵对风景的感受,借打开房间的窗户之际,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着打开心灵的窗户,看到希望。
3、在绘画时注意到前后的层次关系。
4、渗透交通安全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绘画纸.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窗户(7分钟)
老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听完后回答我一个问题,是什么拯救了小女孩(配乐伴奏)
老师:呼呼的北风咆哮着,病房里住着一位脸色苍白,身患重病的十岁小女孩。
早晨,小女孩吃力地坐起来,靠在床头。病房的墙壁冰冷而苍白,小女孩觉得自己快要死去了。她不想说话,拒绝吃药。病情一天天加重,妈妈心疼得摸着她的小脸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医生说,想好起来必须要按时吃药,并且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还要让她笑。可是妈妈想尽一切方法都没有办法让她笑起来。眼看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要被死神无情的带走,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小女孩对面的床边有一扇窗户,可窗户从她住进来那天起就一直拉着厚厚的窗帘。“窗外是什么呢?”小女孩想。可虚弱的身体使她无法走过去,她请求妈妈帮她换病床。
换过病床,小女孩用颤抖的小手轻轻的拉开窗帘。窗外是一个健身场地,里面有小草坪,还有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小女孩趴在窗口呆呆得看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第一天,她看到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蝴蝶,也许是太专注了,撞到一个圆筒上。小女孩笑了一下自言自语到“小笨猫”。第二天,两个小孩在抢气球,最后气球破了,两个人都哭了起来。小女孩告诉妈妈说想要一个气球。第三天,她看到三个人轮流打羽毛球,谁输了换下场,小女孩说我也想去。第四天,她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轮椅上,扶着旁边的树干艰难的站起来,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并努力地走着。小女孩抱着妈妈说“我要吃药”,妈妈的眼泪顿时流了出来。就这样,小女孩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开窗帘。她的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医生说这简直是个奇迹,但只有妈妈知道原因。
老师:同学们,听完后你知道是什么拯救了小女孩么?
学生:是那扇窗户。
老师:更确切地说是窗户外的风景拯救了小女孩,正是那扇窗户给了她生命的希望,正是窗外的景色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小女孩打开病房窗户的同时也打开了心灵的窗子,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今天我们也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风景》。
板书:《窗外的风景》
二、请学生帮助图片里的人物想象窗外的景色,初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 力。(3分钟)
老师:你们看这个小姑娘也趴在漂亮的窗户台上,美美地欣赏窗外的景色,你能想象出她在欣赏什么样的景色么?
(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请学生联想。开始激发起学生想象的欲望。同一张图片可以请两个以上的学生想象窗外的景色。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觉得窗外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想。)
接着出示小猫的这张照片。
老师:如果你就住在对面,小猫是否也变成了你窗外风景的一部分呢?
老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想象得太好了。
三、让学生回忆自己家窗外的风景。(2分钟)
老师:同学们,我们也来回忆一下,你的家里,哪个房间窗外的景色是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风景?
学生:我喜欢卧室的窗外的景色。。。。
老师:我家窗外能看到马路,有一次看到一只小狗过马路,那只小狗在过之前居然还知道左右看看车辆,我觉得很有意思了。(渗透交通安全知识)
教师:同学们,小狗都知道看马路,那么我们过马路应该怎么做呢?
四、让学生谈谈 希望窗外是什么样的景色,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5分钟)
老师:这里有一个屋子,屋子里有一扇窗户,我希望窗外是海,早上可以看日出,黄昏能看夕阳,偶尔还能看到远航归来的渔船。那么你希望窗外有什么呢?
五、教师简单示范,怎样体现画面的层次感。
老师:这里有一张白色的纸象征关闭的窗户,你们想不想打开这扇窗户看看外面的风景。打开后我们会看到什么呢?人,物,景,还是事?怎样体现画面的层次感呢?(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实远虚),教师演示。
六、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5分钟)
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窗外的景色,注意前后的层次关系。
七、学生自评,互评。(3分钟)
投影仪下展示,教师选几张让学生评价,再让作者说说。
八、课堂小结。(1分钟)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希望看到的景色便是你心中的向往。同学们,当你慢慢长大有了不愉快或者小烦恼的时候,请你打开房间的窗户看看风景,透透气忘记烦恼。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请你打开心灵的窗户,让心情平静下来。有句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