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作文课堂流淌生活的清泉
让作文课堂流淌生活的清泉
——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性思考
摘要: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它是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习作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更是对21实世纪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操作策略、评价标准的一种整体重建。在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写作和生活进入良性互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生活 走向生活 写作思想 写作目的 写作实践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问了多少回,但越是问越是寻,就越是迷惑,作文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当我们的连连摇头代替了一个个疑问时,掀起了一场课改大潮,在课改大潮中一个充满生机的词汇产生了——生活化作文。当我把探究的目光锁定它时,引发了更多层次更为深广的思考。
一、“生活作文”走进人们的视野
1、“生活作文”的概念
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生活作文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2、“生活作文”教学
目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 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①,这种以基于事实的、儿童的自由表达为主要教学形态的“生活作文”与真实的写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如美国的作文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 正相信和关心的”。由于作文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 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②。这种作文思想与真实 1 的写作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出,要有大量的作文实践等特点完全一致。近年来,在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试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把写作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这种方案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一种练习,而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手段。当学习者使用写作这一工具参与其他课程学习时,一方面加深了对该科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这种真实的写作中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中也有许多与上述方案类似的作文思想与训练形式,如情景作文、实践作文、整理资料作文及课外练笔等。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魏占峰在《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强调:作文时“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以上这些作文思想和作文训练方式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了真实写作的原则。
3、“生活作文”走进新课程
2001年秋季启动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挑战,是培育创新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决策。《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表述表明了学生写作的目的及作文教学培养写作能力的价值。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所以,我们的当代的作文教学也就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多的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倡导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让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创造,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美好的梦幻和科幻世界。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习作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更是对21实世纪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操作策略、评价标准的一种整体重建。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长期以来,由于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影响,传统作文教学重视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作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强调内容具体,主题突出,却忽视学生的感受体会,忽视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捆绑着手脚跳舞。杜威一百年前就清醒得指出:“教育就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里、在邻 2 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是真正具有教育作用。”③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学生的作文为何内容干瘪,语言僵化?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归结到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上:生活与训练本身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为何二者会处于隔离状态?新课改的背景中这一问题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案例〉“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天前: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物,准备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唉,老调重谈,又是写春天,真没劲,春天有什么观察的,还不是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看着无精打采的学生,我不由地皱紧了眉头。” ④
案例是某小学周老师按照惯例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周老师的理念也不能说是落后,先让学生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然后才是写作文。那么,学生为何有如此消极的反应?我想,除了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本着训练的目的去观察生活,不易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内在需要。我们不妨思索一种现象,为什么学生平时的日记和小练笔中,有独特的视角,有鲜活的思想和真情实感,一旦让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作文”时,为什么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记或小练笔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琢磨着有趣写下来留作纪念或与别人分享,是学生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指向的是学生自身,指向的是生活的需要,是“有所为而作”;而训练往往是脱离开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规定中,为完成规定的任务“别有所为而作”的,指向的是应试需要,加上如果命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本来训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大作文与小练笔也应是相辅相成的,可一旦功利的砝码都压在训练一头时,训练便轻易地脱离了生活的本质。“综观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为了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造优秀习作‘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文命题脱离学生 3 的生活实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源泉。” ⑤
三、为生活而作——让作文课堂流淌生活的清泉
有人会说类似于案例中的训练也没有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且老师还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愿写呢?我想在解决了理念层面的认识后,接下来该是方法的问题了。“课标”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细细琢磨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有意见有消息要让大家知晓,写成文字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愁苦,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就是作文。“简单地说,作文就是写文章。完整地说,作文就是让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写作和生活进入良性互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写作思想上,要把生活与训练当成一回事。
应该确立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生活不单单是写作的源头,还是写作的归宿,再进一步说,写作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叶圣陶说的:“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在指导思想上老师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为写好作文做好条件准备。
袁薇子先生1985年来南京,在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中谈道:“《我给杨老师照相》是一个作文练习,而这个学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是有所为而作的。她在照相的时候,想到学校之美,从学校之美又看到了学校里有那么一位可敬爱的老教师,一心扑在小学教育事业上,数十年如一日,她有所感,觉得不给这么一位可敬爱的老师照个相,很难受,觉得不把这一件事实表达出来,心里过意不去,有一种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的欲望,同时懂得了一个新道理,就是照相不但有技术问题,还有个感情问题,对于这个例子,我们说 4 它是作文练习是对的,说它是生活实践也没有错。”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来,原来作文练习和生活实践之间并没有一道必然的鸿沟。如果这一论点成立的话,那么,能说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就只是练习练习吗?就只是把话说得完整些,说得准确些吗?如果现在学生的作文与生活实践无关,那么他们到什么时候才去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呢?恐怕很难做出答案吧”。⑦也就是说写作是训练和生活一体化的过程,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就是对训练和生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其次,写作目的上:由为考试而写走向为生活的需要而写。
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确立: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过去我们为考试而写,现在我们主张为生活的需要写作。这就决定了写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实用,而且,它还是学生一种重要的经历,是一种享受,是充实、丰富、改善个体精神生活的方式。
1、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前者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后者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把写作的目的简化为应付教师和考试,学生认为自己作文的读者是教师或阅卷者,把写作仅仅当成取得分数的手段。由此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写作行为的背后,并没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动力作为支撑,相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最终形成写作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写作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写?写给谁看?
师生都应明确,学生的写作应是为生活的需要而写,是“有所为而作”,即“合为时而著”。一个学生写作兴趣的浓淡、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写作满足这个学生需要的程度。需要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考试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学生为谁写作呢?科举考试时代是代圣人立言;应试教育时代是为“题”而写。新课改中我们强调根据生活的需要为特定的对象而写,这个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是自己,还可以是其他人;可以是一个人,还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熟悉的人还可以是陌生的人;可以是人还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等等。总之,写作对象是根据写作目的而定的,并随着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如办板报、手抄报、搞展览、出期刊、编集子、投稿、模拟出版、互批互改、网上 5 交流等。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拓宽发表途径等手段,使学生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写作动机不断加强,写作热情不断提高。一旦“应需重于应试”、“实用优于训练”的意识确立,学生写作文就会主动关心文章的文体、内容、结构、意义、语言以及格式等问题,许多原先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2、“写作的动机源于需要,而发表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需要。” ⑧ 发表是对学生写作劳动的最大尊重和作品价值的充分肯定。发表有正式、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发表可以称之为展示。这是一个重要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环节。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并能及时得到反馈时,才可能会把写作视为内在的需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表达。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使全体学生的作文得到多层次、多级别的展示、发表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掘写作潜能。
再次,写作实践中:由训练向生活回归。
“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 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学习必须回归生活。对此,叶老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遏抑地产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故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体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谋篇布局之类的习作套路,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写什么,怎么写,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了,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作一些方法的点拨,写出像样的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指导学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的生活积累。例如,可以看书刊杂志、网络影视,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 6 活动,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获得自由发展。有了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储备,学生习作就有了丰盈的源泉。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由训练走向生活呢?
1、用笔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首先,处理好“训练”与“生活”的辨证关系。我们倡导由训练向生活回归,并不是不要训练,而是先要解决好“生活本源”的前提下,再讲求训练,训练反过来应是为生活服务的。
其次,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和引导。
2、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指向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并为生活服务。
3、命题贴近生活。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从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命题,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产生构思表达的欲望。此外,还要研究多种命题方式,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从而更贴近自身实际。命题的方式方法尽管多样,归结到一点,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学生找准突破口,促进构思。
4、训练时,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或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
5、“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当然,形成作文能力的关键还在于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加强练笔,做到“大小结合”,即大作文(专题的作文训练)和随文安排的小练笔(写片段的练习)相结合,“长短结合”即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训练。叶老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笔,“作文这件事情必须练习,单靠教师出了题目才动笔,就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需要课外作为。7 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需问自己,内部存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
最后,我想借用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的一些精辟论断作为总结,“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因为我们写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写的”。既然这原料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它又从何而来呢?叶老指出:“应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总归说来,“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参考文献:
①《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版 ②《语文学习》1997年第2期
③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2003.11 ④周红勤.《这样的作文我们爱上》.《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10 ⑤郭根福.《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⑥贾志敏.《贾老师教作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⑦袁薇子.《和青年教师谈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⑧张伟忠.《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刍议》《课程.教材.教法》2004.6 8
第二篇:生活老师故事 让奉献无声流淌
让奉献 无声流淌
李军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位妈妈,又不是普通的妈妈,因为我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我不是一位老师却又是一位老师,因为我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一群孩子。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叙成长中的故事。建校四年多,学校在发展,孩子在成长,我们在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时间的积淀中早已汇成了一条璀璨的长河。
时间回到2013年的秋天,我刚来当生活老师,带的是五年级三班和四班的男孩子们。一天早上的起床时间,我说:孩子们快起床、到点了。那一刻学生告诉我他们好像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感觉特别舒服。
投之桃,报之李,和孩子们交往真的不需要什么,只要我们付出真心,他们就能感受到。就我们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他的不同之处。
2014年平安夜的前一天,性急的孩子们早早地把苹果送来了,怎么和孩子们过平安夜呢?下午我就开始准备,把苹果削了皮,挖了心,切成块,等孩子们上自习后,我用白糖和蜂蜜煮了两锅。等孩子们放学回来,每人给他们盛了一小碗,就这样平常咱家里都会给孩子们喝的糖水苹果,却让同学们兴奋了一个晚上,孩子们都说长这么大,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苹果水。刘芷畅的家长在一次送孩子时,告诉我孩子回家后说第一次在学校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平安夜。用一锅苹果糖水,换孩子们的一份快乐感动,幸福真的如此简单。他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一个举手之劳,一句贴心的话语,往往就能让他们瞬间感到温暖和快乐,和孩子们在一起,简单而又充实,温馨而又美丽。
也有调皮的孩子让你哭笑不得的时候,那年代六年级,有一个叫侯一帆的男孩,晚上不按时睡觉,还和我说老师你叫我爷爷我就去睡,一听这话我当时非常生气,真想把他臭骂一通,可又一想这个时期的孩子,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不起作用的,冷静之后我淡淡地说:好啊,随后我对着一个宿舍的同学说,大家都听着啊候一帆同学改名字了,咱们以后都叫他候爷爷。他一听我这话,反而不好意识了,也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给我道歉,说自己再也不敢啦,请求同学们千万不要这样叫他。
就这样在生活教师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着,奉献着,一晃就是四年。四年的学校生活让我更加地明白了奉献是春天的雨,焦渴时能滋润心田;奉献是夏天的风,酷热时能送来清凉;奉献是秋天的菊,孤独时能默默开放;奉献是冬天的火,寒冷时能带来温暖。
今年秋天一个周三的晚上,二年级1班陈颖涵同学的家长来看孩子,孩子生病已经在家住了一个星期。陈颖涵同学的爸爸一进宿舍就看孩子杯里有没水,不问青红皂白什么也不问就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什么生活老师不负责任啦,不给孩子倒水喝把孩子困火了,无理取闹的样子让我真想和他辩个高低,可又看到陈颖涵在旁边一直哭一直说,不是生活老师不给俺倒,是倒上俺也不想喝,俺不渴。无辜的孩子眼泪在脸上肆意流淌,看着孩子我心里又柔软了下来,吵又能怎样,影响了孩子们休息又气坏了自己,算了,随他去吧,时间和事实能证明一切。再次相见时颖涵爸爸已然褪去了身上的那份戾气,还真诚地给我道歉。不是母亲胜似母亲,不是老师胜似老师,照顾好孩子,让她们在学校幸福生活,快乐成长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责任。
还记得刚当生活老师时,谁问我是做什么的,我总说自己是当保姆的。因为觉得自己就是在照顾孩子吃饭、睡觉、拖地、打水,然而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这几年中,帮助孩子学会洗脸、梳头、叠被子;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告诉孩子与人为善,和平共处;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取得进步……点滴之中我觉得自己从事的是一份神圣的事业。现在每每走到路上碰到自己以前带过的学生,他们老远就会喊我,一声声生活老师,让觉得好亲切,好温暖。现在在学校的布置下,我已经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背古诗,日子过的充实而又快乐。
今天,如果你再问我是做什么的,我会骄傲地告诉你,我是川底中心小学的一名光荣的生活老师。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用自己的一份我爱心和真情,收获了几十份甚至是几百份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最后我想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生活老师,我骄傲,因为我不仅仅是一名生活老师。
第三篇:亲情流淌的课堂
亲情流淌的课堂
——《荔枝》案例分析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朵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题记
【上课前集体备课的思考】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用情感领悟着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陶着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关于教材:
《荔枝》是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引导学生受母爱,感悟人性美,形成人文素养积淀的好素材。
课文以荔枝为主线,叙述了几个“母慈子孝”的感人事例,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芒。其中几个片断的描写细致传神,值得学生细细揣摩,学习写法。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含义隽永,令人百感交集。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感人的文章,比较典型的除了《荔枝》,还有《麻雀》、《金色的脚印》、《游子吟》、《小抄写员》等。课本之外更有丰富的阅读材料,从古代到现代,从诗歌、散文到小说。
关于学生:
在学习《荔枝》前,学生已经通过语文课和课外阅读的积累,有了一定的情感和语言储备。孩子们天天沐浴着父母爱的阳光,徜徉在父母爱的怀抱中。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演绎着感人的亲情故事。但由于孩子们不善于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他们很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母亲的伟大。通过文本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情感敏感起来,心思细腻起来。
关于教师:
作为教师的我,既是父母亲的孩子,也是孩子的母亲,双重身份集于一身。对孩子我要付出母爱,对父母我要报答他们的恩情。因此对课文的感受更真切、丰富。特别是经历了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后,再阅读课文《荔枝》,更觉得母爱的伟大。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撞击着我的心灵,母亲慈爱的笑容、举手投足仿佛就在眼前,每读一遍课文我都会泪流满面。中秋前夕,我情不自禁写下《中秋月儿依旧圆》。将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
关于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和人性美,形成人文素养的积淀。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课文重点片段、词句的品味中,领悟文章的情感和作者遣词用句的匠心。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细节,品味文章的情感。掌握课后10个生字和“思考*练习”中的问题。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揣磨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理解、感悟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关于教法:
情感型文章以丰富的情感“感人心,动人情”。教学这类课文要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文章美好的情感涤荡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们的灵魂。根据教材和学情,采用“情境——对话——体验”的阅读教学模式,具体的教法: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学法:读、悟、议结合,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开发课程资源,引进丰富的情感之水。语文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语文课程中。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教材、教师、学生等课程资源,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意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疏通情感之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教学要“披文入情”,借助文字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本课的教学,用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舒缓优美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用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平等对话,滋润孩子的心灵。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平等性和民主性是教学对话的必要前提。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教学中教师力求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流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母爱的感悟,尊重孩子的个性体验,聆听孩子的想法,去打开孩子心灵的大门。
【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一、语言渲染,奠定情感基调
师: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个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的母爱。母爱是参天的大树,母爱是温馨的港湾。同学们一定也吟诵过这些美丽的语言,但真理解它们吗?但愿通过学习《荔枝》,你们能早一点领悟母亲与子女的绵绵之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母子深情
1、认识“细节”,从文中寻找细节。
2、以“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为例,学习从细节中体会情感。
师:多媒体出示“(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是课文对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描写。你觉得在这个片段中,哪些描写细致非常?
生:作者把母亲吃荔枝时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母亲动作和描写这些动作的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不停地抚摸”我母亲到了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激动。
生:我从“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待荔枝,好像不像对待一般的水果。
师:(引导)是啊,荔枝不过是一种水果,可是母亲那样的小心翼翼,目光中充满爱怜,让我们感觉不像对待无生命的水果,像是对待什么? 生:好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师:母亲从一颗荔枝上看到的这有生命的东西是什么? 生:可能是他儿子的心吧。
师:你说得真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啊!生:我体会到了母亲爱吃荔枝。
师:从一连串的动词中,我们体会到了那么丰富的情感。同学们能用朗读来把这些感情表达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品读文中的其他细节描写。(过程略)
4、感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师:(多媒体播放伴随着悲凉、舒缓的钢琴曲的画面)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位儿子,你想说些什么呢?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千言万语吧。生:课堂练笔,交流。
三、叙述故事,体验亲子之情
师:其实,对于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多媒体出示我写的《中秋月儿依旧圆》,学生浏览)
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
生:妈妈整天工作,都是为了我。
生:有一次我病了,妈妈非常着急,陪着我上医院。生:我有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妈妈就教我。
生:妈妈为我买好吃的,为我买新衣服。自己却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新衣服。
师: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为了孩子,她们可以不惜一切。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报偿呢?去爱她们吧,因为她们值得你爱;快去爱她们吧,趁现在你们还有母亲可以孝敬,不要像老师和作者那样留下深深的遗憾!
四、回归生活,升华亲情
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注意细节的描写。
【第一次评课内容】
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宽泛的,也是开放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老师不仅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还将自己的经历,作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不仅用教师自己的情感经历帮助学生架起了走进文本的桥梁,而且这种平等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所以本节课的课堂氛围很好,其一是与文章的主题十分吻合,孩子们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爱之中;其二,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但是学生思维不是很活跃,不能积极参与对话,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比较肤浅。
原因分析:学生虽然生活在母爱中,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把父母亲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不能与课文发生共鸣。
改进意见:有必要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课文,一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亲的付出。把家长资源也引入课堂。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与课文联系起来。【修改后的教学主要环节实录】
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亲情文章,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一起谈谈读后感想。与父母一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点点滴滴的付出。并选择一件小事记在日记中。
一、语言渲染,奠定情感基调
师:今年暑假,老师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苦。7月19日早上,与病魔抗争了四年多的母亲静静地走了,没有任何痛苦的呻吟,更没有作些许的挣扎,以至于坐在床前的我都不知母亲离开我们的具体时间。母亲不愿惊动我们,不愿我们有更多的痛苦,她把所有的痛苦都一个人承担了。不管我怎样的千呼万唤,也无法把她从上帝那儿唤回。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个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的母爱。母爱是参天的大树,母爱是温馨的港湾。老师以前多次吟诵过,可是对于这些话的理解一直是肤浅的,但经历了失母之痛后,我才真正懂得了它的内涵。这似乎有些迟了。但愿通过学习的《荔枝》,同学们能早一点领悟母亲与子女的绵绵之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母子深情
1、认识“细节”,从课文中寻找细节。
2、以“母亲第一次吃荔枝”为例,学习从细节中体会情感
师:多媒体出示“(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是课文对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描写。你觉得在这个片段中,哪些描写特别细致? 生:作者把母亲吃荔枝时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
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母亲动作和描写这些动作的词语,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待荔枝,好像不像对待一般的水果。
师:(引导)是啊,荔枝不过是一种水果,可是母亲那样的小心翼翼,目光中充满爱怜,让我们感觉不像对待无生命的水果,像是对待什么? 生:好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师:母亲从一颗荔枝上看到的这有生命的东西是什么? 生:可能是他儿子的心吧。
师:你说得真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啊!生:我体会到了母亲爱吃荔枝。
生:母亲那么爱吃荔枝,不仅因为她第一次吃到荔枝,而且因为荔枝是她儿子买的,她是因为爱儿子,才这样高兴的。
师:这就叫爱屋及乌。同学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交流略)
生:从“不停地抚摸”我母亲到了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激动。
母亲为了儿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子只是买了一斤荔枝,她就这样高兴、激动。母亲的涌泉之恩,却只要滴水的回报,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啊!
师:你的体会非常独特,也很深刻,说实话,老师也没有你想得这么深入。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体会到吗?
生:昨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老师你写的《中秋月儿依旧圆》,里面有一句话“母亲一生的付出,只图在她生命的尽头,女儿能陪上一程,说上一句知心的话。”妈妈说:“老师的母亲给子女很多,却只要儿女陪她说几句话,这就是涌泉之恩,只要滴水的回报。”刚才我读了这段话就想到了。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师:从一连串的动词中,我们体会到了那么丰富的情感。如果此刻,你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看到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小心翼翼地吃荔枝,你会说些什么? 生:妈妈,您吃吧,吃没了,我再给您买。生:妈,好吃就多吃点,不要心疼钱。
生:妈妈,您为了我们一直省吃俭用,直到这么大年纪才第一次吃到荔枝。我对不住您!师:真是善良懂事的孩子。同学们能用朗读来把你们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品读文中其他的细节。(过程略)
4、感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师:(多媒体播放伴着悲凉、舒缓的钢琴曲的画面)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位儿子,你想说些什么呢?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话吧。生:课堂练笔,交流。
三、叙述故事,体验亲子之情
师:其实,对于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 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生:讲述放学时妈妈带病送雨伞的故事。(略)生:妈妈熬夜为我打文章。(略)
生:为了到车站接自己,妈妈在车站等一个多小时。(略)生:妈妈为了不让我担心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略)„„
师:是呀,为了孩子,妈妈可以不惜一切。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报偿呢?去爱她们吧,因为她们值得你爱;快去爱她们吧,趁现在你们还有母亲可以孝敬,不要像老师和作者那样留下深深的遗憾!
四、回归生活,升华亲情
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注意细节的描写。
【再次评课内容】
平等对话,情溢课堂
(由子课题组长唐莉娜整理)
新课标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并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一、角色变换,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这个对话过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不再是一人高高在上唱独角戏,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通过各自对文本的理解,构建平等、民主的互动课堂。在〈荔枝〉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将学习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读书、学习的经验,交流一下,“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你认为该怎样学习?”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不失时机,“今天,老师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课文有些地方描写得特别细致,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抓住细节,细细品味,能够体会文章的情感。”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要求学习,新课程为师生双方搭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变为了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由从前的以教师位中心变为了平等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真情交流,创设情感课堂
情感也是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因、手段和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善于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为纽带,学生才能展开想象,启动思维,才能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荔枝》教学伊始,教师叙述了暑假失去母亲的亲身经历,为文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文末,老师又饱含深情地抒发了她对母亲的怀念。此刻,有的学生眼圈已经红了,有的学生泪水溢满了眼眶„„在这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被老师那富有真情的话语所感动,被自己的身边那富有真情的事例所感动。接着教师顺水推舟,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母亲那深沉的爱,讲讲自己的亲情故事。学生的发言虽然是身边的小事,但那足以证明,孩子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心中无私的爱。
教师的真情流露,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
三、个性阅读,激活内心体验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有着许多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具有开放的“召唤结构”。有待读者用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这些描写的空白处,需要读者富有个性的阅读。课文中细节描写颇多,老师为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提倡个性阅读,“你觉得作者哪里写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对母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从这简单的几笔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有的说“我觉得作者对沙果描写得很细致,可见母亲平时很节俭”„„又如:讲到母亲爱屋及乌,因为爱儿子,所以也爱儿子买的荔枝时,老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孩子们跃跃欲试。再比如:在学到母亲第一次吃荔枝这一细节时,老师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此刻,你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看到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小心翼翼地吃荔枝,你会说些什么?”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回答正是他们的内心体验:“母亲,您吃吧,吃没了,我再给您买”“妈,不贵。好吃就多吃点,不要心疼”„„老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和体验激发了他们内心的体验。
【教学后的自我反思】
浇灌孩子生命世界的绿洲
——《荔枝》教后感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用情感领悟着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陶着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情悟文,以文本丰富的情感浇灌学生生命世界中的绿洲。《荔枝》的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的:
一、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课程,引来情感之水。
二、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平等对话,润情感之洲。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
一、开发课程,引情感之水
语文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语文课程中。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促进学生情意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情意发展因素。《荔枝》一课,以荔枝为主线,叙述了几个“母慈子孝”的感人事例,表现了那份穿越时空的母爱,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芒。文章描写十分细腻感人,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通过对重点词句与段落的读、思、议、悟,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次,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荔枝》对于一个已为人母,又刚刚失去母亲的教师来说那种感受刻骨铭心。每读一遍课文,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特别是课文含义隽永的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更是令人百感交集。于是我用泪水写下了怀念母亲的散文《中秋月儿依旧圆》。这文字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是联结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在这里教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第三,挖掘学生和家长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每个学生拥有或曾经拥有母爱。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生活经历、情感等的差异,他们对母爱的体验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他们很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而家长则不同,他们有为人子(女)的经历,也有为人母的感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更真切。可以借助家长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与父母一起阅读《荔枝》和《母爱是一把伞》及我的拙作《中秋月儿依旧圆》,读后各自谈谈感受,并与父母一起回忆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受亲子之爱。
这一举动,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应答,请听家长的心声:“父母养育我们的年代正是国家面临困难,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的六十年代,就是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把我们养大。今天我们的父母已经年老体弱,需要关心和照顾。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洗个碗。”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只知道奉献,不知索取,只知节俭,不知享受。读了文章让我想起了韦唯的《我用什么来报答我的父亲母亲》。”“趁父母健在,好好地珍惜父母。”家长的肺腑之言,无疑为孩子学习课文作了最好的情感铺垫。
第四,发挥媒体等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前让学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歌颂母爱的文章、图片、歌曲等,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在教学课文时,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资料,渲染情境,强化情感。
二、创设情境,疏情感之渠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阅读教学要“披文入情”,借助文字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课文的感知,有利于疏通学生情感的渠道,调动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荔枝》最后一段时,以多媒体出示荔枝红了的画面和悲凉、舒缓的钢琴曲,教师声情并茂地描述:看那,在浓密的绿叶丛中,一颗颗荔枝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曳,荔枝又红了。然而,我慈祥的母亲啊,如今你在哪里呢?您勤劳节俭了一生,唯一的喜好就是吃荔枝,我却连这个愿望都 没让您满足,这是何等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一句“荔枝依旧年年红”包含了作者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没说完的话呀。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学完课文后,我真情表白:其实,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记得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
教师一番深情的话语,触动了学生,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孩子们眼睛里闪动着泪花,伟大的母爱温暖着他们的心田。那些平时不在意的小事,此时在孩子们的嘴里都变得情意绵绵。
三、平等对话,润情感之洲
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才能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以课程的情感之水滋润学生心灵之洲。
教学时,教师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痛苦与快乐与孩子们分享,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体会文章的情感时,老师鼓励学生:“同一个句子每个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读,那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你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老师有什么感受也与大家分享。”于是,对课文中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动作描写,便有了下面具有独特个性的情感体验:(1)母亲第一次吃到荔枝特别高兴;(2)母亲对待荔枝像对待一个生命。一颗颗荔枝,是儿子的一片片孝心;(3)母亲为了儿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子只是买了一斤荔枝,她就这样高兴、激动。母亲的涌泉之恩,却只要滴水的回报,母亲是多么的无私啊!
在接下来的自选细节体会感悟的环节中,学生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孩子们得知:“肖复兴在写这篇回忆录时,亲妈妈早在他儿童时代就去世了,这位妈妈是他的后妈。”时,孩子们肃然起敬。一位跟着和后妈生活的孩子露出了惊异的目光。另一位男孩也在当天的日记中向我透露了他跟后妈生活在一起的秘密,要知道这是一个像刺猬一样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孩子啊。至此,文中那浓浓的情感已经学生深刻体会到了。
我真情表白:其实,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为我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记得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望我们,总会带一大堆好吃的,那都是她亲手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在她病重得不能走路时,还吩咐父亲早早种下我们爱吃的玉米、香瓜。还记得家门前满树鲜艳的西红柿,那是她为孙女准备的,她自己从来不吃。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位深爱着你们的母亲,都有像老师一样的感受,那么,大声地说出来吧,说说母亲无微不至关爱你们的点点滴滴。这时候,让他们联系个人讲自己的亲情故事,学生为情所动,都能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到母亲那深沉的爱。比如:放学时妈妈带病送来雨伞;深夜,妈妈熬夜为孩子打文章;为了接孩子,妈妈在车站等一个多小时„„一篇《荔枝》融化了孩子心灵的坚冰,展现了孩子如此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学完《荔枝》,我让学生用饱含情感的笔记下自己的亲情故事。阅读着孩子们的日记,感动着孩子们的感动。
一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一朵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读着孩子们质朴、真诚的文字,感受着他们细腻的情感,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心灵之洲上绽放的片片新绿。
【学生的日记片段】
片段一:今天,我偷偷地买了一面镜子,送给妈妈。这镜子用了我所有的零花钱。妈妈一见到非常欣慰,说我真的长大了,会孝顺父母了。此时她的脸颊上已经多了几滴热泪,慢慢滑落下来。妈妈仔细地端详着,连声赞叹:“真好看。”然后用一张餐巾纸包住,小心翼翼地把镜子放入皮包。
片段二:现在我一回到家就等待母亲回来。妈妈进家门,我就送上一声“妈妈辛苦了!”然后倒上一杯茶给她解疲乏,再给她按摩按摩肩膀。
片段三:今天老师跟我们学习了肖复兴的散文《荔枝》。作者的母亲是那样爱儿子,处处为孩子着想。后来老师说,作者的母亲并不是亲生母亲,是后妈。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后妈,儿子对后妈也这么孝顺。这时我觉得这位母亲更伟大了。我的妈妈也不是亲生的,亲妈妈跟爸爸离婚了。(老师请你不要告诉别人)其实新妈妈对我也不错,可是我对她有时好,有时不好。我觉得很惭愧,对不起新妈妈。
白鹿小学 徐 敏
第四篇: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宋金华百里洲小学电话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不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的要求。
二、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学生品德的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以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和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首先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
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了,打我了某某同学没关水龙头……,但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水龙头,某某同学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享受生活。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不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
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
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从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四、道德形成,细节升华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班级学生,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一个国家的公民淳质的直接体现。道德的形成 不一定是看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是细微之处见大局。
这天我班体育课,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型竞赛,看得出孩子们兴致很高,叫我感动的并非是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有一组同学赛完后,非常真诚地、由衷地对下一位同学说:“加油、加油!”这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没有老师刻意地教他们 这么去做。也没有人引导或者提醒他们,他们就这么做了。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做作或矫情,这会我又想到了课堂上他们给予进步同学鼓励的掌声。那也是他们自发的,我没有规定或说要求他们鼓掌,他们就这么做了。我欣慰,我骄傲,因为这就是我们班的孩子。也许他们不是很聪明伶俐,也许因为家境的缘故,他们很多很多地方却不如优越家庭出来的孩子,不如他们风多识广,不如他们灵牙利齿,不如他们乖巧世故……,但我可以骄傲地说:他们的纯真善良,是最值得我骄傲的。
在这个飞速发展又浮躁的社会,这样的感动曾经被人们忽略,甚至抛弃,当人们再次回头来寻时,是那么迷茫。忽略安容易,寻回安难哪!我们的孩子们从小也缺乏这种关注和感动,在成人的竞争中,他们也学会了竞争。竞争固然重要,但是,是否还有缘学会为他人加油,这样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求。
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习惯的力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恨的小处着手,小到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下雨天逛超市,记得带个塑料袋盛起来,避免把伞上的水弄到别人的衣服上……,从细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第五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努力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世界还给学生。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学习、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障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1、教学导入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学生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引起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
6、7的 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马老师经常表扬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打扫卫生能干,昨天赵老师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照了一张相,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照片中有几个人在打扫教室。又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赵老师带来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由于忙没来得及整理,请小朋友们根据不同的形状帮老师整理一下。只要 做个有心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把学生带入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整节课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高涨的。
2、例题教学生活化。在这两个月下来,我发现当孩子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就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反之,孩子对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我觉得我还做得不够到位。例题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在以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有个更深入的思考了。
3、练习设计生活化。教材中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但是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有些练习环节中做了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生活能力低下,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总是引导孩子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如:在教学《
6、7的认识》中,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基数很容易的就能够表示出来;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先后顺序,把序数也一一表示出来。譬如:我们家有6口人;在上次单元测试中,周耿平小朋友是我们班第一名,而我是第七名等等。
2、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孩子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或许孩子对模糊的知识会更直观化、系统化、形象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这些立体图形,电冰箱是长方体的,篮球是球形的,钢笔墨水盒是正方体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我们数学教师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了,孩子们从数学课堂中走了出来,走入了社会,走向了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