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2019-05-14 15: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篇: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二十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先进思想理论成果的指引下,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据此回答1~4题。

1.对三民主义叙述错误的是()

A.中华民族资本取得发展,19世纪不同救国主张无法实现情况下产生的 B.是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阐释

C.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

D.在实践中没有实现

2.顺应时代潮流,孙中山在1 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其核心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反对专制,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毛泽东思想诞生后,继续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包括()

①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②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④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A.以经济为中

B.实事求是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

5.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主张民族平等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满洲贵族

6.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在民权主义方面体现在()

A.资产阶级共享民权

B.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C.提出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D.实行“耕者有其田”

7.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8.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过程中的重大成就包括()

①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②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③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0.中法文化年法方总协调人阿兰·隆柏说,法国文化年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和革新”“浪漫与创新”。而中国也不乏创新的历史人物,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典型。中共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不包括()

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原因是()

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D.形成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原因是()

①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②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

③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④中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13.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4.毛泽东“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这一思想来源于()

A.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B.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实践

C.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15.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为()

A.都先从农村着手

B.都从中国国情出发

C.都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D.都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下列无法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C.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7.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

B.强调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强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D.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8.2007年7月29 日,河南陕县一煤矿发生一特大漏水事故。党和政府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奋力抢救。这个事件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哪一个方面()

A.中国先进生产力

B.中国先进文化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9.确定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和十三大

B.中共七大和十五大

C.中共八大和十三大

D.中共八大和十四大

20.20世纪初、中、末的中国历史发生了三次伟大的变化,这三次变化的理论指导思想分别是()

①新三民主义

②邓小平理论③毛泽东思想

④三个代表

⑤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⑤③②

D.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O分,共40分)

21.小明准备举办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的图片展,在搜索资料时他找到了图21-1三幅图片: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三幅图片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9分)(2)小明认为这些图片并不能完整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如果要搜集完整,应该继续搜集哪些历史事件的图片?请你给他一些建议。(6分)22.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始了两岸的“和平之旅”。他首站抵达南京,并于4月27日拜谒南京中山陵。

(1)请说明连战先生的首站和第一个活动安排的原因。(3分)(2)连战先生在拜谒感言中说到:“„„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你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4分)(3)请将孙中山的下列革命活动图片按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后填在下面:(3分)

顺序:。

(4)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欢迎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一行时表示:“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以下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几句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天下为公”“博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等。据此,你认为“中山精神”应包括哪些内涵?(5分)2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理论成果。

请回答:

(1)以上三个理论成果分别在哪次会议上列入党章?(3分)(2)三个理论成果的实质是什么?(2分)(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5分)

【参考答案】

1.D思路分析: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三民主义主张得以部分地实现。

2.D思路分析: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D思路分析:这些著作和论断都是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诞生后的新发展。4.B思路分析: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5.C思路分析:最大特点是增加反对帝国主义内容。6.C 思路分析:A、B是旧三民主义范畴,D是民生主义的范畴。

7.A 思路分析:特别注意“l927年9月”这一时间,B、C、D都在1927年后。

8.C思路分析:①是毛泽东思想诞生前的成就,是在毛泽东正确思想指引下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②③④是在诞生后的成就。9.C 10.D思路分析:注意“创造性”一词。统一战线方针在共产国际七大提出,非中国共产党首创。

11.C思路分析: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C项是最主要的内容,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12.A思路分析:①②③④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原因。

13.D思路分析: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14、B思路分析:从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思考。

15.B思路分析:从中国国情出发,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16.B思路分析: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1954年而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7.D思路分析:“重大突破”是指中共“十四大”的主要贡献。D项符合要求。18.C思路分析:掌握“三个代表”重要内容并联系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 19.B思路分析:考查对知识的自认自现能力。20.C思路分析: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邓小平思想指导改革开放。

21.(1)图①: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山革命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提出

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图②: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图③: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正式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搜集国民大革命时期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建国以来如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等相关历史图片。

思路分析:第(1)问主要是通过图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说明文字;第(2)问可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22.(1)南京是国民党政府原来的统治中心;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国民党的创始人。

(2)民主、自由即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推翻皇权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国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均富即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此来解决土地和贫富不均问题。

(3)⑥一③一②一⑤一①一④

(4)“中山精神”应包括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思想;“天下为公”“博爱”的高尚人格;“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高远志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牺牲奉献,死而后已,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等优秀品质。

思路分析:第(1)问是回答为什么先到南京和在南京拜谒中山陵的原因;第(2)问即是解释这些理念的含义;第(3)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4)问“中山精神”的内涵应结合胡锦

涛的讲话进行分析。

23.(1)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2)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给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的课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回答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的基础上而创立的。

思路分析:对于(1)(2)问可根据教材来回答;(3)问关键是要围绕“与时俱进”来回答。

第二篇: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案

必修3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

承和发展,在民族主义中,它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民权主义强调了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基础上的普遍平等性;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反映了扶助农工的思想。(2)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两者有又本质的区别:①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最终奋斗目标。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1)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

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方法和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和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再好的方法也是空的。

(2)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3、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1)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

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4、三民主义和中国革命: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同时也

反映了当时广大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因此它不但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也受到了包括广大劳动人民在内的一切民主派的拥护。在一段时期内,它成为中国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正是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广大革命志士团结一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

第2课: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2)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得到发展。(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1)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同各

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4)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5)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

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4、毛泽东思想的特点:(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 1

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它的多方面内容: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第三课: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2)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4)现实土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初步形成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2)初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3)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重大标志。(4)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1998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并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②经济全球化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③现代科技迅猛发展;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2)历史依据: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3)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①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领域;②人民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出现多元化;③党员队伍出现了新特点;④党内存在一些问题;⑤人民物质利益多元化。

2、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2)“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①它们都贯穿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它们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和根本方法。③它们都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④它们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许多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3、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2)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的理论武器。(3)它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重庆巴蜀中学历史教研室张波(400013)

邮件:ff39@sohu.comcqlszb@126.com

第三篇:专题四: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推荐)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中国化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过程(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过程)(毛、邓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912***9567887972000师中维辛民新形成发展真夷体新亥主文理邓三长西改革化马标理个技用良命科运义准论代以立民学动传毛泽东思想讨形表制宪主播论成夷共发《资政新篇》和展深化近代前期进步思潮(学习西方、西学东渐)情况表新思潮洋务思想早维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激进民背景一鸦二鸦民资甲午战败改良受挫北洋黑暗、战败战败民资初发民资初发民资进一步产生展、登台展、登台发展思想中学为改良、自由为体、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体.西学立宪、民主为用,三民主民主科为用商战君主立宪义学人物林魏;地曾李张奕主抵抗派郑王资康梁谭严孙中山资陈李胡鲁阶派地主洋务早维新资级维新级革命派资激进派学习层次器物器物(英)政经政制(日政制(美)(英)(英)俄)文化(法)实践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破产物质到昙花一现两半依然未与民众结合作用学习西方开启近动摇儒学成主流代化政制启启蒙解放政指导纲领蒙近的尝试推翻帝制革新思想近代后期以来中国先进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表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背景革命形势的新、无革命时代国际形势及多极化全球新变化;孙需要、阶级、思中国社建的化;改革深入与时俱进想、实践基础经验教训小康建设形成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十一届三中,过程国‘一大’个时期;七大确定十二.三.四.五十六大主要革命道路.领导权.目发展道路.任务.阶内容三大政策标.同盟军.党建.社段.保证.一国两制.党建.性质.解决民主革命任务建两个文明.三步走方向任务问题民主革命道路及社’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建设改.社建道路巩固和发展党的建设重大的实国共合作与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践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和利及社改的完成中国特色的社’诣社会建设地位国共合作的政建设中国特色治基础新民主革命及党的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及新时期党的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主旨: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不懈奋斗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历史使命感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含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进步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局限性: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提)民族主义没明确反帝(核心)民权主义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论战内容:

2、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论战作用:

1、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区别民族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主义反对民族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新”在反帝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有,凡真正反对帝国新”在强调了政体,建立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政府,国民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反帝反封封建相一律平等。权利。结合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新”在田”的政策。扶助农工1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革命性质: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1.表现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革命前途: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社会主义过渡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2.标志:党的指导地位【本节线索】

二、毛泽东的形成与发展萌芽阶段(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7))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形成阶段(井冈山时期(十年对峙1927-1937))解决中’革命和建设新中’的重大问题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中’特色的社义建设方针政策,科学阐明社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历史意义成熟阶段(延安时期(抗战时期1937—1945)社义建设时期新发展阶段(1945-1949)(1949-1956)《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⑴国内背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历史时期井冈诞山时生期代表著作《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要内容(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3)思想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国际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5)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巩固革命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思壮大革命力量想”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推动革命发展与胜利马列主义与革命实践道路。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共七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为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胜利奠定思想和政治基础。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之路。成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集中表现在革命命战争中的战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略问题》等等《论人民民主社会主义革命与专政《论十大建设的思想关系》等新发展建国后时期

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鉴于以城市为中心斗争的失败教训解决中’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发端)

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性质-革命两步走‛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1.是夺取革命胜利的理论武2.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5.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抗日战《新民主主义论》*争时期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酝酿: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是社会主义,提出:十二大、十三大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南方谈话形成体系形理论中共十四大成补充邓小平理论的内容(1)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4)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7)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指导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三个代表:背景、内容、意义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

1、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党新要求1)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A2)国内: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B2、条件:交替、新党员大量增加,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新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

二、形成过程:(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形成:2001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年七一讲话全面而科学地阐述其(3)成熟:2002重在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年十六大报告对其科学内涵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涵

1、主要内容: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1、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

2、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于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十六大。解决的问题精髓作用毛泽东革命道路和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思想社会主义改群众路线站起来了;造和建设独立自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使中国人理论义,怎样建设社解放思想会主义实事求是民富起来“三个代进一步……;坚持解放表”重要建设一个什么思想、实向小康社会思想样的党、怎样事求是、迈进建设党与时俱进近代前期进步思潮(学习西方、西学东渐)情况表新思潮洋务思想早维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激进民背景一鸦二鸦民资甲午战败改良受挫北洋黑暗、战败战败产生民资初发民资初发民资进一步展、登台展、登台发展思想中学为改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体.西学立宪、自由为体、三民主民主科眼看世界为用商战民主为用义学人物林魏;地曾李张奕郑王资康梁谭严孙中山资阶派主抵抗派地主洋务早维新资级维新级革命派陈李胡鲁资激进派学习层次器物器物(英)政经政制(日(英)(英)俄)政制(美)文化(法)实践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破产物质到昙花一现辛亥革命两半依然未与民众结合作用学习西方开启近代化政制启启蒙解放政指导纲领动摇儒学成主流蒙近的尝试推翻帝制革新思想3((近代后期以来中国先进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表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背景革命形势的新、无革命时代国际形势及多极化全球新变化;孙需要、阶级、思中国社建的化;改革深入与时俱进想、实践基础经验教训小康建设形成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十一届三中,过程国‘一大’个时期;七大确定十二.三.四.五十六大主要革命道路.领导权.目标.发展道路.任务.阶段.内容三大政策同盟军.党建.社建保证.一国两制.两个党建.性质.文明.三步走方向任务解决民主革命任务问题民主革命道路及社’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建设改.社建道路巩固和发展党的建设重大的实国共合作与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和践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改的完成中国特色的社’诣社会建设地位国共合作的政建设中国特色的治基础新民主革命及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及党的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间文献理论作用萌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注农民1921-1927(大革《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问题命)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工农武装割存在?》据”、“星星之1927-30年代初(十《井冈山的斗争》、火,可以燎原”年对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成熟《论持久战》、1937-1945《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抗日战争)《论联合政府》命理论。解放战争(1945-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新发展《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建国后《在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社会主义工业化矛盾问题》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名称性质任务主力领导结果前途指导阶级思想旧民资资产资主主产反资阶级本三义革阶帝人产共和主民级反民阶命国义主义新民民群级主主主封建众无人民社马义革革产民主会克命命阶专政主思级国家义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酝酿: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要邓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理提出:十二大、十三大“什么是社会论主义,怎样建南方谈话设社会主义”形理论成中共十四大形成体系中共十五大(指导思想)三个代表:背景、内容、意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邓小平理论的酝酿阶段(1)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背景:“两个凡是”的观点提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2,伟大宣言书:(1)提出:1978.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内容: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3)意义:它是冲破“两个凡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内容:拨乱反正——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地位、思想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4

(3)意义:A、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B、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八七1927年大革命由城市转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会议失败乡村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七届1949年新民主主由乡村转到城市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二中义革命即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全会将取得胜题。利十一1978年文化大由阶级斗争转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届三革命结到以经济建设设的新时期。中全束,真为中心会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提出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1)时间:1982年。(2)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形成2.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时间:1987年(2)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中共十二大(1982)重要内容:邓小平阐明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5

2、中共十三大(1987年)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三大(1987)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四>成熟(1)背景:①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②国内部分人社会主义前途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疑惑---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内容:A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B判断实践的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C改革开放、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通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2.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中共十四大(1992)

1、大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A、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B、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C、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D、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

1、背景:(1)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中共十五大(1997)<五>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国内发展: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概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①1978年: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酝酿)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最早提出理论)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④1992年春:“南方谈话”(理论成熟并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形成完整体系)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成为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

2、提出:(1)2000年春提出。(2)2001年,江泽民在庆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共十六大将“三(3)2002年,中共十六大个代表”确立为中更加系统、成熟共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核心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核心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为执政为民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第2、理论来源:三次历史性飞跃

3、理论价值: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内容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领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祖国统一:一国两制4、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5、是全面设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重要讲话新道路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共十四大形成体系中共十五大(形成概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三个代表:背景、内容、意义巩固练习:遵义会议1.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是在__________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____________2.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开十三届四中全会始形成于_________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党中共十六大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能力提高--完成下列表格解决的问题精髓作用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站毛泽东革命道路和社会群众路线、起来了;建立主义改造和建设独立自主起社会主义制思想度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理论社会主义解放思想、使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富起来“三个建设一个什么样实事求是、向小康社与时俱进会迈进代表”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

第四篇: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09:41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史文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反映,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没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每一次重大而成功的理论创新,都集中表达了实践的迫切要求。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作出集中而系统的阐述,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洞察判断,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时代特征与民心所向的准确把握,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百年一脉,千年一理。在历史的坐标上,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中国梦已超越一种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升华成一种政治理念和精神追求,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奋斗历程,回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质,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民族使命。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

中国梦源于对改革发展实践问题的清醒认识。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带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在品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解决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是对当下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正视,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问题指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问题之“的”的结果,彰显了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坚定自觉与执政自信。

中国梦源于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切感知。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清晰可见、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把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努力的方向,让人民群众真切触摸和感受到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化为现实,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最大限度汇聚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愿望与追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国家富强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更加匹配,国家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拓宽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丰富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把国家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强国梦与强军梦相统一,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正当利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 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辉煌和沉沦交织的历史。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在挽救民族危亡这一政治理想的感召下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中国近现代史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慷慨悲歌。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刻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自觉的历史担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统一。

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阐明了民族的责任和价值对于个体的意义,表达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个人梦与民族梦的一致性。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内涵概括,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的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充满了浓浓的亲切感、现实感。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是彼此孤立的梦,而是内在统一的梦。在国家层面上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在个人层面上,是人民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既宏大高远,又真切平实,既描绘了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又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找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点、最优结合点。

三、中国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道路就是生命,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探索出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实践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拓展和走好中国道路,就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不能丢掉“老祖宗”,同时又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切实强化社会主义的理想引导,强化实践现实的自觉反思,强化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锻造,不断丰富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精神就是支柱,实现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梦想就是理想。实现我们的梦想,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一个没有理想信仰的民族,无论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谈不上真正的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高扬理想旗帜的战略号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绵延不绝,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行的灯塔。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思想意识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异常严峻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对于当下全社会尤其是全党精神领域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成为中国梦提出的深层依据。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力量就是保证,实现中国梦就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梦,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阶层的同心同德,任何梦想都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须以共同的梦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领群众,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金点子、妙法子,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深厚伟力。

四、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

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角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梦的最终指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习近平同志高瞻远

瞩,洞察并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以形象化的表达承载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用中国梦深刻回答了对“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么实现目标”这一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改革和建设的新要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发展道路、依法治国、改革开放、执政根基、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特征,初步形成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梦内蕴着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成为高扬旗帜、凝心聚力的动员令。中国梦意蕴厚重、沦肌浃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它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以通俗化的方式使老百姓在思想上、情感上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中国梦的提出,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表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戮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并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既有憧憬有超越又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必将有力地抑制社会理想和奉献精神的淡化和失落,极大地弘扬中国精神,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志豪情。中国梦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群众,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利益所在,都能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真切分享自身利益的果实,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必将焕发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共圆中国梦。

中国梦与世界梦辩证统一,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注入了新能量。中国梦世界瞩目,不止于中国,更开放于世界。在全球的坐标上,中国梦是在与世界的互动合作中铺展的,实现中国梦必将给世界更多分享和机遇。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把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把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统一起来,体现了惠济天下的大国胸襟和分担全球责任的铁肩道义。中国梦的大力倡导和实践,必将促进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是推进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范式,展示出大国大党的成熟与风采。

五、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劳动与汗水成就中国梦。

必须求真务实。“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用实干一步步丈量中国梦的航程。出实策,就是做到实事求是,把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办实事,就是要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空谈;求实效,就是要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勤勉工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每个行业领域、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全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汇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洪流。

必须改革攻坚。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推动力。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关联度越来越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沿着正确

道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国梦铺平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强化制度约束。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制度作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完善制度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更需要“掷地有声”的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必须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执行中体现制度的价值,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效果。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认同、践行中国梦的人,受到社会尊重、组织器重、群众倚重,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正能量。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带头实干、带头示范,找准抓手、敢动真格,开启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股新风,为全党树立了锐意改革、务实清明、执政为民、夙夜在公的榜样,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充满着信心。对全党同志来说,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纪律,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精气神,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 先垂 范,严格 执行“八 项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锻造堪当重任的“中国梦之队”。

实践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大理论成果,都凝结着以往的经验智慧,又标志着未来探索的新起点,是一个继承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作者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

第五篇:必修三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自测试题

必修三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自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正式提出于()

A.兴中会成立时 B.中国国盟会建立时 C.《民报·发刊词》中 D.临时总统誓词中 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A.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C.突出反满反清 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主要解决了()

A.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B.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问题 C.怎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问题 D.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4.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5.下列关于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实现三大政策的唯一途径

C.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 D.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6.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比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表现在()

A.反对清王朝专制 B.反对帝国主义 C.自由、平等、博爱 D.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7.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8.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 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9.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0.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11.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2.毛泽东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②《论十大关系》③《井冈山的斗争》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6.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一国两制③大跃进运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7.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的理论成果有()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前途问题

③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④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

A.纠正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D.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其依据有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 ③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④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③人民民主专政 ④新民主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中共十四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2.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历史课题()

A.“中国的革命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姓资还是姓社”

23.下列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是()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2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5.关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①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③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④后者取代前者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25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材料四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 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5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7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8分)

专题四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3分,25小题,共75分。)

CDACB BCBCA ABCBB DDBBA BBDCB

二、非选择题

26.(1)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2+3分)

(2)表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3分)

(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原因: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4+3分)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8分)

下载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二十一 2O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