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韩利萍
2010—2011学年度期期末考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今年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难度为0.50。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40分,占40%;材料解析题60分,占60%。命题范围就是八年级历史上册内容,重点考查近代史和万里长征等。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此题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内容,合格率在80%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3、17小题,属于分析理解记忆能力。
第二大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理解、整合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失分主要集中在第24题第(3)问,第(4)问;第26题的第(1)问;第(2)。
二、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比如单选题第5、8、19题,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黄埔军校位于广州,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出现错误纯属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如第24题(3)问,列举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史实来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题正确率很低,就使混淆了时间观念。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例如,第26题第(1)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工业处于那一时期?1863—1894年,1895—1898年是洋务运动时期到清朝末年是民族工业的萌芽时期,可很多学生写的是一战期间出现的黄金时代,真是审题不清加上时间观念混淆。
另外,本次测试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遍的错误时张謇的“謇”,错误率大百分之八十五。还有泸定桥的“泸”,黄埔军校的“埔”左宗棠的“棠”。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后面的非选择题是空白,这也是出现低分的主要原因。
三、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教学中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梳理。
5、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讲究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6、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进一步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尽量减少低分。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我会吸取教训,弥补不足,争取在来年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韩利萍 2011年01月21日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下一步 教学措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考生共有208人,其中35分以上60人,19分以上100人,平均分20.67。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2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4--18分之间。出错较多的是2、4、7、8、9、14、15几个小题。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会活化知识,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二)填空题大部分学生做得不错。
(三)材料解析题
本试题共3个小题,错的较多的是25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吃不透材料、答不准要点、知识点把握不准,答非所问;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三、下一步采取的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有宏观的,有微观的,平时学生学习关注微观的多,用功在某一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复习时,应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综合,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体系构建。教师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要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
3.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
4.注意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规范答题。
5.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诸如材料题、读图题、选择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的做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6.引导学生学分分析历史事实,总结历史规律。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5-2016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分析
(1)试题的评价: 张翠英
试题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的灵活性,实用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对历史基础识记知识的考察。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历史的课改精神,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基本能根据中考的题型及命题的导向,围绕初二教材的知识重点展开,充分突出知识的联系,题型灵活。
能力要求:
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试题难度: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试题难度值约为0.8。
考试的题型结构比例:
试题分为五大类型,包括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题。
这份试题重点难点知识涉及面广,不仅如此,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贯彻到考察中,所有知识涉及面广,又有所侧重,这样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联系。总体来看这份试题还是比较科学的,图文并茂,题型涉及合理,难度适当,注重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的考察。
这份试题存在的问题是题的灵活性还不够,和中考题的难度和灵活度上还有差距,如果能更好的体现历史的灵活性,这样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使中考在平时的考试就能有一点锻炼。(2)考试效果:
这次考试学生整体70%的学生及格,整体成绩较好,但是比预计的要差,就其原因分析: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记忆不够扎实,做题较少,所以对于题的理解能力较低,我本人由于带四个班的课,四个班的作业,对于初二,基础较差的现状,复习时间段,较仓促,所以更多的时候关注。今后要注意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更多的给予学生关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3)今后措施:
各学校应开足课时,历史科教师要认真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抓好知识点的过关教学,有机地渗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加强课后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要改变学生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的思想,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平时的积累。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切忌满堂灌,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要创设问题情景,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应知其然,而且应知其所以然。把历史课“上活”,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加强阅读理解的教学和训练,加强解题指导。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学习上感到有困难的知识内容,如辨析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教师应加强训练,并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予指导。平时就要抓好答题的规范化训练,从平时的单元考试抓起。
加强教学研究与交流。初中历史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城乡教师的教学交流和研讨。教师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并根据课标对每一知识点的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于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和学生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对于学好历史知识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样对于教学的提高会事半功倍。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从总体上看,今年八年级历史统考成绩比较好,及格人数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材料分析、问答试题都做得很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和判断题满分共50分,在34分左右的居多,对一些特别简单的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填图题共10分,在5分左右的居多,对历史上的基本图不能掌握,所以导致基础分都不能得到,也就导致了及格人数极少我主要原因之一。
二、材料分析:满分是23分,没有一个学生得满分,做了此题的学生,有的是0分,有的是几分,得10以上的特别少,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着手去做,很多学生是空白不做,做了的学生也有乱做的,答题与材料根本不合,两个材料试题都是考的历史上的特别重大的事件,但学生对此事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不知道,所以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不及格,更不会有高分出现了。
三、简答题:满分是22分,此题没有做的居多,所以得0分的学生很多,做了的有些学生是乱做,得几分的学生居多,最高的得16分,没有满分,学生对基础知识不了解,综合的能力差,因而导致没有优生出现。
四、从试题的出题方向上看,是全面的,着重考了这一册的重大历史事件,答题内容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要求学生要学懂历史,从学懂了的基础上去答题,我认为这一套历史试卷是出得比较好的。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doc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
为了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对初二历史学科进行质量检测。下面从命题的意图、试题的基本特点、考试情况分析及建议等方面对本次质检的情况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一、命题的意图
(一)命题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1、命题严格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理念,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
2、试题紧扣教材,不出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科学规范,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4、试卷结构合理,试题量适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设计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灵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创新的空间。
5、试题体现初中历史知识技能掌握的三个层次要求:识记、理解、运用,在试题中的所占比例适当。
(二)试卷设计
1、题型结构: 在历史质量检侧卷中,采用开卷考试方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试题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试题分为两大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各占50分。
2、内容结构
八年级历史检测内容涉及到上册书的七个学习主题。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进行命题,立足课本,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
2.设计开放性试题及答案,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3.试题注重时政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一)成效方面: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开阔,能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因而答案既多元又开放,说明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不足之处:
考试所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大部分属于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认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2.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学生失分主要是因为没有从本质上去思考问题,说明学生在透过现象看本质方面的能力还要加强。
3、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本次检测,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而教师因为中考的压力也没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所以学生答题在这方面就暴露了情感的缺陷,无论问什么,都答“好好学习”,不论是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还是怎样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
流,学生知道好好学习没错,但只知道好好学习,没有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历史就只知道为了考试了。
三、建议要求
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学生学会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考试改革的新形势。
2、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也要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历史教学要改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理解、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审题解题、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及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包括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紧扣课标准组织学习,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抓基础,抓重点、关键、热点,加强制表制图、材料解析、活动设计等题型训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切忌无的放矢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