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初探
小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初探
关家九年制学校
周元臣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短文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经典、精华,也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不但韵律美,而且言语简洁美,很多经典的语句均是由古代的各种名作中而来,感受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和学习古人高尚的精神,尤为重要。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毋庸置疑,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想学好文言文,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做起,从激发兴趣入手;以学习古诗词方法为基础;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从“三字经”“弟子规”开始,从小接触、学习,激发兴趣。
《三字经》是古代蒙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它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我们可以给小孩讲有关《三字经》的故事,听《三字经》儿歌,有条件的话多看《三字经》的动画视频。它儿童的最好启蒙教材,以三字为一句,二句押韵。语言平易浅近,无艰深、古奥、勉强拼凑之弊,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其内容则广博丰富,堪称“传统文化小百科”。讲做人“人之初,性本善”,为学“人不学,不知义”等等,不要求他们理解多少,只要求像顺口溜记下来,小孩子熟读背诵《三字经》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刺激他们大脑的活跃性,开发智力,同时更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增加识字量,进而培养他们的文学审美力和激发他们的古文化学习兴趣,从小就受到古文化的熏陶。
同时让他们接触《弟子规》,是一部关于礼节的启蒙经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是古代中国用以规范学童们日常言行的经典书籍,“百善孝为先”“诚信”“仁爱”。孩子爱看动画片如《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等,我们更应该让他们看《中华弟子规》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不仅有助孩子的语言发展,还能让孩子明辨是非,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约束行为规范。
因此,从小接触“三字经”“弟子规”,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是相当有必要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古文化学习兴趣。
二、以学好古诗词为基础,注重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学好古诗词为学好文言文奠定基础,小学学习的古诗词通俗的,篇幅短小的,借助图画、注释、工具书,容易理解内容,语言上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文言文篇幅相对长,不易理解,需要一定古文做基础,才能走出小学生学习文言文难的误区。我认为关键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从以下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
1、读注。文言文言简意赅,利用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学习文言文,通过了解诗人,解诗题的方法。借助注解,认真阅读课后浅显而详尽的注解,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理、解铺平道路。
2、自读自悟,展开想象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教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句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以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了学习方法。
3、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明诗意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见。”每教一篇文言文,我们都可以把教师泛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学习方法多样,培养良好习惯。
1、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初次接触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做。首先要理解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编、演、看、评课本剧,可以散发无穷的魅力。
2、讲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匡衡凿壁借光、孙权喻吕蒙读书、祖逖闻鸡起舞、班超投笔从戎等故事,以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了解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坚实的基础。小学生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背诵过的东西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这个很多人都有体会。利用小学时段的美好时光记忆一些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精华的东西,打下一辈子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
总之,学好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从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交给他们学习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言简意赅,叙事说理形象生动有趣,为孩子们喜闻乐见。学习文言文同时夯实语言功底的好办法,会让孩子一生受用,培养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继承发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势在必得。
2014年6月8日
第二篇: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模版]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关于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关于评价。“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篇目。
重点课文篇目有:《 论语 十则》、《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子鱼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威后问齐使》、《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论积贮疏》、《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师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伶官传序》、《縢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项脊轩志》、《登泰山记》、《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2.基本学法。1学习文言文有什么诀窍呢?我们都远离文言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因此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读为核心,即诵读、理解、背诵。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1)朗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要再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2)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背诵,这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下面介绍一种利用诵读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①预读。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②抄读。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③解读。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④品读。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⑤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2 地理解课文。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
(3)如何用好这套教材。
怎样用好这套教材更加有效地学习文言文呢?这里做如下建议:
①用好“提示”。“提示”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它可以找到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的途径。明确了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我们要充分运用课文前的“诵读提示”,让学生首先了解作者简况,文章中心,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学习本文的重点,并以此作为掌握课文、理解语言的“钥匙”。因此,我们我们在学每一篇课文前都要先读“提示”,划出要点,明确重点,然后自读,把“诵读提示”作为学习课文的一把导向性的“钥匙”。
②朗读感知。不断朗读,不但可以基本把握文章大意,也可以增强语感,即使有一些不太懂的字词,也可以借助上下文来基本掌握。明确了课文大意,也就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③抓住注释。为了能扎实地掌握文言字词,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要对重点字词和难点语句进行圈划加点,用不同的符号标明一些特殊用法的词和特殊句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不仅使字词这一重点得到落实,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使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④强化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是巩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诵读课文和复背课文每篇必背,浏览课文重点选背的要求。背诵要及时、准确、流利、响亮。所谓及时,就是要在课文学完后一二天内就能背诵;准确,就是要准确无误,可以用默写的形式来检查;流利,就是要熟练流畅,不能过多停顿或读破句子;响亮,就是要在背诵时声音响亮。通过一年的努力,要能达到背诵四十篇古文和四十八首诗词的要求。
⑤练习检测。教材在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一个综合练习。练习主要从词语、点读、翻译三个方面来安排了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辨析、阅读理解、文言点读、特殊句式的翻译等习题,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在练习时,我们要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这样就避免了只读不练的不足,使文言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⑥读写结合。实验教材对学生习作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每周要写四至五篇小作文。很多学生苦于没有写作素材而懒于动笔。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发现写作的材料。例如,在学完《劝学》、《师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课文后,就可以写读书心得和评论,一方面加强了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思想素质;而对《垓下之战》、《赤壁之战》、《伶官传序》等文章,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高中文言文学习之十问
1.怎样学习文言文?
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也有一些方法值得借鉴,这些方法的要点是:朗读背诵;分清主次;知识归类;科学的翻译训练;推断的训练。本书提供了一些值得一试的方法。
2.怎样进行高效的朗读和背诵?
答:朗读和背诵要遵循科学的方法。
⑴朗读有两种方法:
①按节奏朗读。在掌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音调、节奏,表现文章的情感和风格。以求准确地获得语感。最好按老师的指导进行。
②快速朗读。在节奏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快语速,但心中要有文章的节奏和风格,一般来说,节奏越快越好。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强化语感训练,在总复习时尤其重要。
⑵背诵也有一些科学的方法。
在练习背诵前,必须参照原文认真阅读译文,以求了解原文的内容和思路。
①参照译文背诵
先读原文,再参照原文阅读译文,然后根据译文的词、句回忆相应的原文。如此反复多遍,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还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一举多得,简便高效。
②化整为零
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文章划分成若干个意义段落,分别记住他们的大意,根据大意提示分段背诵,各个击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清晰地把握原文的思路和层次,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
③抄写背诵
这是综合运用眼、口、手、心的背诵方法,边抄边读。“手抄一遍,胜读十遍”,做到了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不仅背得了文章,理解也加深了。
④抓三点
比较长的自然段,可以抓住三个关键进行背诵:段落的首字;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段落所体现的思路或段落的中心。紧紧抓住这三个点,快速朗读该段落,就能迅速地记住该段。
3.记忆数量巨大的词汇,如何分清主次?怎样才能事半功倍?
答:词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其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变化、词类活用等知识是重点。要结合语境理解和记忆。实词的学习,应重视整理归类,强化理解和记忆。虚词的学习切忌死记硬背,要重视在阅读(特别是朗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体悟,以理解为重。本书优选的实词和虚词及其用法在古汉语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并按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整理,可作为具体的参考。本书还提供了“同根组词”、“相关推断”、“一句话”等简便高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依例类推,灵活运用。
4.专有名词常成为阅读的障碍,而且常常是并不知道它是专有名词,怎么办?
答:专有名词常常是表示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庙号的,还有一些特殊事物的专名,比如古代刑罚、古汉语中特有的称谓等等,一般作主语或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在遇到通过逻辑推理不易判断的词时,看看它是不是属于主语或宾语,如果是,就先把它看作专有名词,再根据语境,判断它是哪一类专有名词即可,不一定要弄清具体的含义,考试时尤其如此。古汉语中的一些专有名词,现在已经不用,例如:《过秦论》中的“锄鉏棘矜(农具)”、“钩戟长铩(兵器)”,只需弄清它们是哪一类专有名词即可。
5.我该如何对待数量巨大的文学常识?
答: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首先是学习语言知识,获得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掌握有关的文化思想。所以,对文学常识,应分清主次,重要的作家作品、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现象是重要的。例如屈原、司马迁、李白重要,古文运动重要,“赋、比、兴”重要。可以进行分类记忆。文学常识不是高考的重点。
6.能说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一般特点吗?
答:高考文言文的命题,一般遵循三个原则:学过的原则;重点的原则;检查能力的原则。考察点主要选择在教材中出现过的词和句式上,主要考察古汉语中普遍重要的内容。尽管试题选用大多数考生没有读过的素材,但考察的知识和能力是课内的。所以,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学习上。
从过去的高考试题来看,文言文阅读题的素材几乎都是人物传记类的,这类素材在教材中很少,所以必须向课外拓展。传记类文段的阅读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可参看上文“文言文学习要领”的第6点。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说理和描写性质的素材将会在未来的高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提高高考试卷素材品质的要求)。像《兰亭集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那样的文本,是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
题型主要是:阅读选择;句子翻译;名句填空。将来可能增加鉴赏评析。另外,“古诗文鉴赏”题要求的能力也与文言文有关。大约涉及30分。
7.考试时遇到没学过的知识成为解题的障碍,怎么办?
5答:你首先要判断这些知识是不是真的成为障碍,因为不是所有的疑点都足以影响解题。试卷中加入一些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需要。但是这些知识与教材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的,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回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据此推断其大意;根据语境推断其大意(可以理解为有限制的猜测),有时只需掌握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即可。
8.怎样选择和使用参考书?
答:书市上的参考书林林总总,不同的书对同一知识常常会有不同的说法,主次的选择也不同,质量参差不齐。你应该选择那些针对性强、主次安排合理、系统明晰的。你可能无法掌握这些标准,最好是听听老师的意见。平时学习应选择基础知识体现得好、主次安排合理的。复习时应选择重点归纳整理得好,方法明确,言简意赅的。使用参考书应注意时机的把握,预习时不要用。还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教材是中心。
9.能说说阅读与解题的关系吗?
答:阅读是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关键,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做题重视规律的把握,获得具体的技巧,但不能陷入题海战术之中。考前复习要重视阅读。另外,历年的高考试题是考前复习的绝佳资料。
10.考前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复习?
答:快速朗读课文是必要的,如果时间紧,你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点篇目上。一般来说,第六册的课文具有总复习的重要价值,还有一些篇目如《兰亭集序》、《赤壁赋》、《鸿门宴》、《五人墓碑记》等也是重要的。另外,一些好的复习参考书(特别是词汇书),因为排除了大量简单重复的知识,使用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还要认真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找出规律,选择一些风格和特征相近的素材进行翻译训练,适当地做一些题。
第三篇: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
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要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平时课后要主动地阅读文言文,可以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耳熟能详(或者以前曾经从课文中学过)的成语故事,如,《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自己尝试自读,能背诵更好。
二、多读,而且要读懂。
前人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熟了,日积月累,也就会逐渐掌握到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领会到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规律。朗读的时候,眼、口、耳、心四官并用,能够加强记忆,增强语感。
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但是,文言文的学习同现代文的学习一样,需要从整体入手,也就是说从“文”上下功夫。首先要把全文读熟练,达到文从字顺,朗朗上口,在读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好,读通顺。文言文的朗读要求: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怎样才能读懂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同时发扬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多背。
在朗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课文,如果背诵的时候还能抑扬顿挫地体现出原文的韵味和情感,那就更好了。一般说来,提出一段或一句,我们能立即知道出自哪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基本功。只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古代的语言材料,就可从中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规律。
四、多记。
文言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语、文字、语法、音韵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其中应首先强调的是词语。多记一些文言常用词,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学习课文的时候,凡遇到常用词中不认识的字或不会讲的词,就要随文记住其意思。
五、多练。
就是随时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练习的主要方法就是翻译。翻译课文,有助于熟练掌握文言知识和加深对词语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课文笔译成现代汉语,或者口头翻译。
六、多查。
即善于借助工具书,解决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会使用工具书,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种能力。初学文言文的人,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字、词、成语、典故、句法等,必须及时查阅工具书来加以解决。
除了以上六种方法外,学习文言文还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注意并抓住古今汉语之间的差异。古今汉语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就词义方面的差异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代有而现代没有了的词,即所谓“古词语”;另一种是古代和现代用法有区别的词。就语法方面的差异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实词的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二是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三是虚词的用法。
第二,要积极地积累一些有关古代文化方面的常识,如古代的计时方法和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器物等等。另外,适当了解一下古汉语的修辞特点,古代常见文体及其特点,这些都是对于学习汉语很有帮助的基础性知识。
只要做到上述的几点,相信初一新生一定会学好文言文的
第四篇: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
进入中学,同学们开始接触文言文,这是语文课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呢?下面和小编看看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记录这些成果的书,都是用文言写作的。因此,学好文言文对阅读古籍图书,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汲取中国古典文化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对中学生来说,学校文言文还是中考和高考要求的一项能力,而初中是否有文言基础,则相当关键。文言文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学生有时候不太理解当时的语序或则规范,这就容易出错,有时候还闹出不必要的笑话
如何学好文言文翻译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的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
“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第五篇:小学生如何学好作文
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根据小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我们的精心设计的作文课具有三大特色:首先,课堂导入趣味多变;其次,将课堂转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再次,讲授写作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以不变应万变。
导入:老师多以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导入课上要学习的重点,确保孩子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尽可能在课堂学习开始时消除一部分不喜欢作文的学生对作文的排斥心理。例如:在教孩子“如于学习,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老师。
讲授方法:这个环节是“师讲”要老师讲授一定的方式、方法。感人等。再如,描写“校园”、了这些方法,写“游记”时不会不知道从何下手。
”打个比方:你往一个箱子装衣
一、教
益晨作文上课的教材是针对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有效链接和扩充;另外,教材和课上
要讲的要点也紧密相关。例如:学习写四季,老师选择的教材是朱自清的《春》,本文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个方面写春,修辞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生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也就
明白写春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要怎样灵活的运用多种修辞、顺序把景物写得更美妙生动。
因此,教材的针对性强。
二、教法的灵活性
1、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学生是主导者,老师只是适当的加以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各
抒己见。由于是小班化教学(8——10人),老师能兼顾学生的特点,适时激励那些不爱
讲话、内向的孩子多发言,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锻炼孩子的积极性。
2、对话式教学。在课上,老师跟孩子讲话的态度,不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是亦师亦友,让孩子觉得不是在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和一个朋友探讨知识,从而让整个课堂变得更轻松愉悦。
3、情感教育。由于学生少,老师不管是在课前、课上、课下都能有时间和精力和学生进行
沟通,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都能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能都因材施教,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对学生了解深入了,也能够更好的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学习。
4、时效性强。由于教法的灵活多样,孩子不在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效果自然更好;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少,课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演练,及时消化知识。例如:春雨“细、密、柔”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