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宋庆龄陵园有感
伟大的领袖平凡的女性 ——参观宋庆龄陵园有感
在宋庆龄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我有幸来到位于宋园路上的宋庆龄陵园参观。这是我第三次参观这座陵园了,和前两次参观相比,这次是带着工作需要的考察之行,不仅让我了解了宋庆龄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和伟业,更让我看到了她作为普通女性的一面。陵园肃穆 松柏长青
宋庆龄的一生伟大而平凡,曲折又简单。1893年1月27日她出生于上海,她的家庭是一个笃信基督教的传教士之家。她7岁进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5岁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卫斯理女子。
”在举国团结一心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今天,重温这句话更让人感受到宋庆龄同志坚定而具体的宗旨意识,她不仅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幸福劳碌奔波,还为国际友好、世界和平与儿童福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难怪周恩来称宋庆龄同志为国之瑰宝,她是当之无愧的。她在历次战争、革命、运动的生死考验中所展现出来的坚定政治原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高风亮节,永垂不朽!
在宋庆龄墓地的南侧坐落着一座现代化建筑,那是2012年4月正式开馆的宋庆龄纪念馆。馆内通过声光电化多媒体技术以及丰富的实物、图片,将宋庆龄同志的人生经历与功业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展品中不乏一大批首度公开展出的文献史料以及宋庆龄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穿过的服装,佩戴过的手表、项链、丝巾等饰品。这些史料和实物在向我们讲述宋庆龄为人民解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将一个和普通人一样拥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宋庆龄介绍给人们。亲人分离 人生有憾
在我看来,宋庆龄对丈夫孙中山无私的爱以及对他所从事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同样值得后人敬佩,对父母、兄弟姊妹的人伦之情同样令人感动。
众所周知,由于政治路线选择的不同,1944年以后,宋庆龄和她的两个姊妹天各一方,虽然偶有鸿雁往来,然而重逢却不可待。1966年的一天,宋庆龄问秘书张珏:“你有兄弟姐妹吗?”张珏说:“有的。”她又问:“几男几女?”当她听了张珏的回答后,不由轻叹了一声,说道:“你和我一样,也是三兄弟、三姐妹。可是,我却无法和他们通信。”这段对话透露出宋庆龄对姊妹的思念之情。
第二篇: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前年到北京出差之余,参观了位于后海的宋庆龄故居。故居原是好像是溥仪父亲载沣的王府,后由政府划拨改建,宋庆龄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九年。
故居里,绿树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宅子,楚楚亭台楼榭,风景秀丽。时值深秋,故居内举办了菊展。菊花象征着高洁,与主人的品格相配。故居里有一座楼,是宋庆龄日常起居、办公、接待客人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起居室也成了抢救室。故居还有一个纪念馆,用图片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叫《宋氏家族第一人》,讲他的父亲宋耀如的奋斗经历;高中时读过《宋庆龄评传》,后来还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宋家王朝》,对这个传奇家族和故居的主人多少有点了解,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图片,很容易耐着性子一张一张的看下去,对图片下面的介绍文字,能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在所有介绍中,令我难忘的一组图片和实物是讲她在病重弥留之际,全国各地的群众写来的慰问信,信封上的地址有的简单到:“北京,人大常委会,宋副委员长(收)”。有的信寄来了祖传的药方。在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向全国发布关于宋庆龄的病情公告,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震撼,立刻理解到“爱戴”两字的内涵,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用“国之瑰宝”形容她的用意所在。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现在。。。
第三篇: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四月5日,农历清明节,我们测控党支部来到了什刹海畔,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有道是“**故居赏海棠,绿叶无心花自香,后海恬静春光好,碧水温馨润红妆”。这座雅致的小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当然,比西海棠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位曾经的中华民国第一夫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生平展示。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未曾在课本中学到的关于宋庆龄同志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痕迹。而这些点点滴滴更加深了我们对她的了解。比如,其中有斯大林赠送宋庆龄的轿车、周总理赠送宋庆龄乔迁此地之喜的画屏、宋庆龄同志与中华民国主席孙中山的结婚照,更有宋庆龄同志早年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求学时登上校刊的照片,看着当年的她,也和现在处于大学中的我们一样,青春无限,朝气蓬勃。
也许当时的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会发起并组织了“保卫中国同盟”,支援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游击区的抗日斗争,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致力于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是,就是一步一步,坚持自己的信念的走下来,宋庆龄同志成为了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流芳千古,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的伟大的女人!
---------------Cao Hang
第四篇:介绍词宋庆龄陵园
宋庆龄陵园
五(3)班
1月27日,张老师带着我们再次来到位于长宁区宋园路21号的宋庆龄陵园,参加寻访宋陵园 走近宋庆龄,寓情传史 以情传神120周年纪念活动。宋庆龄陵园,占地约12公顷,建于1984年1月,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园内一年四季树木葱茏,芳草如茵,鸟语花香。
现在的宋庆龄陵园气氛庄严肃穆,环境优美自然,建筑协调美观,不但是一个融纪念、游览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而且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
宋庆龄陵园是由宋庆龄纪念设施、名人墓园、外籍人墓园和少儿活动区四个部分组成。陵园主干道东端建有宋庆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碑文。
宋奶奶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沿着甬道向前走,一会儿就来到了纪念广场,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汉白玉雕像矗立在广场上。雕像高2.52米,取用宋庆龄最具风采的50岁左右的形像,身穿旗袍及她出访斯里兰卡时所穿的圆翻领上衣,头梳发髻,双手交叉叠放在膝上,面含微笑,显示出高风亮节的气质和慈祥的风度。我们在广场与各界人士举行了献花仪式。
绕到一排松柏后,只见一排墓碑,中间两个大墓,二边各一小墓,本以为她在中间,可是当看到碑字后才知道原是她的父母,而她只是陪伴其右,左边是她保姆的墓。这是何等胸襟!堂堂孙中山夫人,新中国的国家副主席,逝世后只选择在父母旁一块小地陪伴。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宋奶奶!陵园西端,也就是主干道尽头是新落成宋庆龄纪念馆。这里以录像、图片和实物介绍宋庆龄一生从事革命活动和生活学习情况。陈列馆展出照片400多幅,实物100多件,真实、形象、全景式地展示了宋庆龄从一个追求真理的爱国
青年到投身革命,最终成为共产主义伟大战士的光辉历程。我们在纪念馆大厅举行《寓情于史 以情传神》授书仪式,每个人还获赠一套精美的光碟。
看着一幅幅图片,听着一个个故事,回忆着一段段历史,你会情不自禁地感慨:宋庆龄奶奶真不愧是我们的**啊!并且,你一定会发誓:牢记党的嘱托,以宋庆龄奶奶为榜样,传承上海人的阳光品质,不断努力,为创造幸福和美好的未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五篇:参观学习《胡耀邦陵园》有感
参观学习《胡耀邦陵园》有感
南昌工学院信息学院 周辉奎
2015年11月1日,南昌工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浩浩荡荡四十余人,我有幸成为参观中的一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位于九江市共青城的胡耀邦陵园,让我有机会接触、了解和学习这位在党和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的伟人。胡耀邦陵园建在九江市共青城富华山,坐西朝东,面对鄱阳湖。陵园气势宏伟,大气磅礴,在陵园正门的二个对称的门楼上,胡耀邦手书鎏金对联晔晔生辉:心在人民原不在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乎多得少得。有着“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之称的共青城,它坐落在庐山南麓,鄱阳湖畔。在这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不免让我们想起曾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政治工作者—胡耀邦同志。
从陵园入口处到墓碑前,有两条弯绕的墓道,铺有73级石阶,象征着胡耀邦73年革命人生的曲折道路。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小路两旁松柏翠绿。在胡耀邦墓碑浮雕像的右耳方向大约30米处同样栽有一棵松树,那是胡耀邦女儿送给爸爸听松涛声的。在墓碑的左后侧,立有一块巨大的山石,上有胡夫人李昭手书,全文: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李昭 1999年4月15日。
胡耀邦的墓碑颇有新意,整个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帜,高4.43米,底边长10米,碑重73吨。三角形花岗岩碑上,雕刻着中国少先队队徽、中国共青团团徽、中国共产党党徽。象征着胡耀邦一生与这三个政治组织的特殊关系。下方用黑色的理石衬底,上有鎏金隶书碑刻简要记述逝者的生平和建树。尤其是碑上的浮雕,人们从三个角度审视,所见各有不同。右边看是老人家在静心聆听松涛声;正面瞻仰,可亲慈祥的长者形象在看着我们和他所热爱的祖国;左面看,紧锁眉头凝思,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碑上。看到这,我不禁为墓碑策划者的奇妙 2 构思钦佩之至,同时也对共青城人充满敬意。站在胡耀邦墓碑前放眼望去,百米开外的由常绿乔木栽种而成的约有二十米见方的四个大字:耀邦陵园 触手可及。再远处,鄱阳湖光合作用下升腾的雾气仿佛在向耀邦倾诉,你未竟的事业正在前行,你衷爱的祖国蒸蒸日上。即将离去时,我们久久地站在耀邦的墓碑前慢慢的肃立,走出园去,蓦然回首,在那偌大陵园的最高处,胡耀邦的墓碑在万木丛中尤为耀眼,像绿荫中夺目的一颗星。是啊,那是人民心中的一颗耀眼的星。一代伟人虽已去,英魂长伴共青城。此时此刻,我们不知该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心中对耀邦总书记的无比崇敬之情:“安息吧,耀邦总书记,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