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14年秋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14年秋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50分,其中选择题20分,辨析题30分,考试时间35分钟,采用闭卷的形式。下面就试卷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至第六课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我班平均分为 35.48 分,其中,及格46人,高分18人,不及格人数 5 人。成绩呈现的特点是:处于中间层次的人数居多。
三、主要错误类型
1、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2、回答问题角度单一,重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例如,第12题部分学生只能从某一个角度作答,思维很狭窄,视野不开阔分析说明不全面。
3、学生对一些重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第14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很多学生知识学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一些学生因为知识掌握不全面,运用能力和概括能力弱,不能对此材料进行正确分析,以至于答非所问或答题不全面。
4、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例如,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5、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的,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四、今后的教学方向
1、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
2、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应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重视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第二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10—2011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试卷,认真进行了成绩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题型、题量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2分;简答题三题共18分,判断说明题1题16分,材料分析题2题26分,实践拓展10分,全卷共100分。
2、试题特点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是有些基础题如多项选择有偏,难,怪的现象。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单项选择第一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生命宝贵,善待生命,不熟悉它们的表现。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国内外重大时事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4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四、五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三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很多学生没能按照提示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小明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重点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注重能力培养
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3、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第三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简析:见附表
二、考核范围及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考查的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期中考卷有二大类题:客观题(单项选择题22分和多项选择题18分)40分,主观题60分,试题覆盖知识面较广。本次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突出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既不回避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比如22题材料题十分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18题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归纳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学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体考试学生存在的问题有:(1)有些同学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开卷时间是65分钟,个别同学30分钟就答完了(监考时发现)。答题速度过快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认真思考;而有些同学则速度过慢,有些问题没有答完整,甚至有个别同学部分题还放空白。如:古龙、潘哲锐、卜振华、刘炳昆、杜非洲。这反映了有些同学对政治复习不重视,看题不仔细,临时抱佛脚,因此影响了答题速度,影响了答题效率。
(2)有些同学卷面涂改痕迹很多。这部分同学应该先想好再作答,仍有个别同学答案答出框题外,如:赵米伦
(3)另外,本次考试还有出现特殊标记(如:箭头)的试卷出现,如:林伟哲、叶俊宏、吴浩峰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加强对答题技巧的指导。
(一)客观题
本次期中考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得高分的学生很多。总体而言,相对错得比较多的是2、11、16题。造成第2题错是因为学生对题干没理解清楚;造成第11题错是因为学生知识点不熟悉;造成第16题错是因为学生做题粗心大意,没看清题目要求。主要问题是:(1)学生审题较差,对客观题审题花的时间较少,影响了得分率;(2)有些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答题失误。因此,课堂上有必要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少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求背诵过关。
(二)主观题
总体而言,本次简答题18、20的答题情况比较不好。
1、基础知识没有很好过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如20题,少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无法与书上知识挂钩,就题答题,完全与教材的知识点脱离,导致失分率比较高。以及19题,问题也明确提问解决如何成为学习的管理者,但大多学生也没按照书上知识点来回答,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且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薄弱。
2、答非所问,一些学生不理解题意抄书上与题意无关的内容。比如第22题,问题问的是“当我14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很多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摘抄答案,甚至有些学生所列的答案和材料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两个结合:一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二是课本内容与题目材料内容相结合。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学科培优辅差计划)
政治是初一新生面对的新科目,很多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也有待积累,所以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进一步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识记。
2、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答题理论与实际脱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平时上课,特别是讲授练习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与答题的规范性。
3、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
4、思想动员工作要加强。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不好一些科目,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想学,是能学好政治的,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动员,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学好了,对优秀生和中断生都会有很大触动,更会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科教学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效益是始终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第四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张宝欣
一、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内容,考试方式为开卷。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选择题46分,主观题54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 分值是46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分值54分,共5个小题。
总体来看,题型题量保持稳定,仍然是四种题型。考查的仍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合理,长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立意新,视野宽,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充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们学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平均分为 72分,最高分97 分,最低分18分,及格率 75%,优秀率12%
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高。失分较多的试题主要是第7、10、22题。
2、主观题答题概况:
二、三题得分率较高,四题得分率较低。
三、主要错误类型
1、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对题干把握不准确。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3、分析总结能力欠缺。
4、答题态度不认真,有些学生只写选择题不写主观题。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书写潦草。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将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材料,注重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生活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
第五篇:2013—2014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2013—2014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28分)
1、当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
A、温暖与兴奋B、快乐与满足C、快乐与感动D、高兴
与鼓舞
2、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①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②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③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④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同时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3、青年工人孙天帅宁肯被解雇也不给外国老板下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为太傻,不值得提倡B、这是维护人格的表现
C、我们应该向他学习D、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4、牛顿小时候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但是经常被同学们奚落为“不懂原理”的“臭木匠”,但是牛顿始终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纵观他的一生,推动他成长与发展的是()
A、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学校教育B、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不怕奚落的精神C、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物质条件D、强烈的自尊心和良好的自信心
5、老师想让小林作体育委员,可是小林怕做不好,拒绝了,你认为小林()
A、很诚实,做不好就只好拒绝B、缺乏自信,不敢展现自己
C、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必在意D、不会做就不做,以免出洋相,这是自尊的体现
6、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要求同学们到黑板上进行演算,同学们对此有不同的举动。请你判断,谁的举动是自信的表现()
A、小明首先说:“唉,小菜一碟。”并立即上去演算,结果中途算不下去了。B、小红说:“让我试试。”结果很顺利地完成了演算。C、小黄说:“小红与我演算的一样,只是我不像她那样爱出风头。”D、小兰说:“老师同学们瞧不起我,我干脆放弃演算。”
7、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坚信长江有流必有源,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长江的源头。这告诉我们()
A、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能取得成功B、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能取得成功C、自信就是不相信别人的意见D、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8、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自立作为成长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B、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他们必须支付子女上大学的一切费用
C、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D、只想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生活,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9、14岁的大伟想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他可以()
①从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等小事做起②大胆走上社会,投身社会实践,如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③ 通过辍学打工挣学费,既锻炼了自己又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④在遇到事情时尽量自己拿主意,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等,以此来锻炼自己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0、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A、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B、做好对人生前途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情
C、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D、把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做好
1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罗曼罗兰的这句话表明,要自强必须()
A、树立坚定的理想B、对自己有信心C、战胜自己D、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2、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并不一定特别聪明,但一定认真、刻苦、永不自满;而一些同学十分聪明,但贪玩、懒散,没有目标,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这说明()
A、学习成绩好坏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毫无关系
B、只有死学才能学好
C、学习没有方法问题,只有态度问题
D、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其自强不息的努力大有关系
13、人们常说“国人当自强”,那么下列属于自强精神表现的有()
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④勇敢善良,爱好和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14、成龙在歌曲《男儿当自强》中唱到:“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雄心百丈,眼光万里长,我发愤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这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都必须自立自强②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③自强的关键是战胜自我④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15、16小题各6分,17小题8分,满分20分。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相信自己》——昕暍
当北风推开昨日的窗棂
蓝墨水舞动在白色的图纸
留下风的手迹
狠狠地写下:相信自己
黎明在睡梦中苏醒过来
第一缕光芒爬上屋檐
投给大地斑驳的疏影
却清晰可见的:相信自己
黑暗也不再黑暗,光明也不再光明 混沌的泥淖束缚阳光的脚趾 挣脱地划下不泯的誓言 亿万年后诵读者:相信自己 月在清秀中迷失 游弋在鼾声四起的海底 太阳在那一头迸发
生命不息的活力
镌刻在迷月背上 金色的四个字:相信自己
读了这首诗,给你最深印象是“相信自己”吧!相信自己就是自信,怎样自信你知道吗?(6分)
16、看下面拿到通知书后甲、乙两人的对话,回答问题。
甲:大姐,瞧你这身装备,这是搞拉练演习吗?
乙:不是不是„„孩子今年上大学,送他去报到呢!
(1)你赞成拿通知书的孩子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2)请你评价妈妈的“全权包办”行为。(3分)
17、我国著名化学家付鹰,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化学系。付鹰初到美国,靠半工半读留学,许多美国同学都瞧不起他这个中国学生,说中国人是“低能儿”。然而,他并没有沮丧,更没有自卑。他暗下决心:“我会做出个样子,让你们不敢小瞧中国人!”他常常只带点儿面包和咖啡,钻进实验室,一进去就是两三天不出来,整日整夜地做实验,困了就在长椅上躺一会儿,一直到实验做完才从实验室里出来。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这时,美国同学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他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更加勤奋,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刻苦钻研胶体化学,用实验证明了一条著名规则是错误的,并坚信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当这一结论公之于世时,整个美国化学界都震惊了。
(1)“没有沮丧,更没有自卑”、“暗下决心”等表明了付鹰的什么心理品质?(2分)
(2)你能找出一些反映付鹰自信心的句子吗?(3分)
(3)你能找出付鹰取得成功的秘诀吗?(3分)
三、实践探究题(12分,要求结合材料情景和自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
18、一些高校在图书馆、餐厅、体育馆等校内场所设置了勤工俭学岗位,各类公司也逐渐向大学生敞开了大门。在一次大学生勤工俭学供需见面会上,1000多个工作岗位,竟有5000多名学生竞聘,其中不乏家境优越的学生。大家普遍认为,这些工作虽然与所学专业有差距,却可以使自己提前接触社会,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大有益处。
(1)材料中大学生争相竞聘勤工俭学岗位,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面对勤工俭学岗位,你会怎么做?(4分)
(3)谈谈你准备怎样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