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焕发光彩
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焕发光彩
滘头小学 罗爱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它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课文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乃至是心灵呼唤,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课文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家庭背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确确实实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谈谈体会。
一、尊重学生独特感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感悟是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尊重学生阅读感悟,以学定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途径。
这是我在教学《五彩池》的一个片断。
师: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老师相信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五彩池。你能跟大家说说,她是怎样的池子啊?
生1:五彩池真是太神奇了,她真是人间仙境,让我心驰神往啊!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2:我边读边想,五彩池的水不知有多明亮有多清澈啊!师:哦,你在关注她的纯净吗?
生3:我觉得她们是一个个色彩斑斓、玲珑多姿的池子。师:她们很美,你的赞扬也很美呀!
生4:给我的印象是,她就像一位身穿花衣服的漂亮的姑娘,还唱着丁冬的歌儿。
师:那五彩池在你心中永远是美丽而漂亮的喽!
生5:我读课文时,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大小不一的池子,好像听到了溪水欢快的声音,还隐隐闻到了池边的花香呢!
师:你的感受真是太惬意了!生6:五彩池因她的美丽而吸引了很多的游人,我想她确实是快乐的!师:你也很快乐吧? „„
把多元感悟的空间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多元成功。五彩池是人间仙境,这是在向往她的神奇;五彩池是清澈明亮的,这是在关注她的纯净;五彩池是色彩斑斓的,这是在夸赞她的美丽;五彩池是快乐的,这是在体验她的心情;五彩池散发着花香,这是在想像她春的气息和味道„„学生在品味着美的语言,也在品味着美的境界,在品味着美的精神生活,更是在品味自己阅读的成功啊!这不正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感悟而生吗?
二、鼓励学生创意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阅读一篇文章,就是一次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因文而异,适当切换阅读视角。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学生自然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请学生交流“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这个问题,有学生立刻读出文中直接描写母亲关心作者的语句。对这名学生的发言,我没有过早地给予评价,而是鼓励学生再阅读,而后谈谈自己的见解。当学生拥有了一个自由阅读思考的空间后,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这句话也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正是由于母亲把养花的时间都用来照顾生病的儿子,所以那些花才会死去。”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因为母亲认为儿子发泄心中的苦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她没有阻止儿子的行为。”
还有的学生说:“我补充一点,‘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这句话也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因为母亲非常担心儿子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但她又无能为力,所以她的关心变成了伤心。”
„„
不难看出,问题的答案确实不止一个,学生有着自己的创意解读。从学生的交流中,可见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他们萌发出一个个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浓厚个性色彩的见解。正是由于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文本,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充分发展。
当然,学生创造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包含错误,但毕竟比那些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观点好得多。在学生创造性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容忍学生错误,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不如试着说一句有见解的哪怕错误的话”。这样做,至少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进而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造就他们宽广的胸襟,民主的性格,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三、支持学生个体阅读
阅读不是简单的一项口头读书的活动,而是来自心灵的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他们的阅读中包括读、说、画、写、背、演、唱等多项个体阅读活动,即使是“读”,也有朗读、默读、跳读、扫读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师不应以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他们处于内心与文字的交流状态,就应支持、鼓励他们的个体阅读方式。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鼓励学生在做阅读笔记时,可以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在笔记本上,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过程,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例如:学生在阅读《高大的皂荚树》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在阅读笔记本上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皂荚树:有的画了一棵枝叶繁茂的皂荚树;有的又进一步突出了高大这一特点;有的则在这棵皂荚树下又画上了一些玩耍的孩子。透过这一幅幅彩画,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只抓住了表面特征,又高又大;而有的学生却深入到了内里特征并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皂荚树干上画上了眼睛、嘴巴、鼻子,组合成一个正在微笑着的母亲头像,并在阅读收获中写道:“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多么像一位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妈妈呀!我也要学习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提倡学生批注阅读
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感悟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现行中高段语文课本中很多的“课文预习”和“阅读提示”中都要求学生批注阅读,或勾画或写感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倡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批注阅读。如在学习《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的感受最深?”并鼓励学生在语段旁批注下令自己感受深刻的理由。汇报交流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的学生对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景象的段落感受最深,其理由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令人陶醉,作者细致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有的学生对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感受最深,其理由是“人们没有看到水的重要性,他们毫无节制的浪费水资源。如果继续这样做,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有的学生对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段落感受最深,其理由是“我好像看到了大瀑布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样子,仿佛听到它正在对那些惆怅满怀的游人无助地诉说着”;有的学生对巴西总统主持大瀑布的葬礼感受最深,其理由是“总统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日理万机,却穿上黑色礼服亲自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他是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由此不难看出,采用批注阅读能促使学生读书时心有所想、情有所发、语有所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形成。
五、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它具有最鲜明的个体特点,最尊重个性的张扬、个性的凸显。在体验活动中,学生可以最充分地享受自主选择权,享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的情感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人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军神》一文时,出示了令学生感受深刻的语段“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并请学生在读中想象语言文字中的画面;再引导学生回忆在平时的生活中被小刀或其它利器割伤时自己的感受;接着播放课件《青年刘伯承》的片段,创设生动可感的情境,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最后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而学生各自的情感体验则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尽情流露。
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阅读是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个性,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如能这样,课本就不再是“圣经”,而是“剧本”;课堂就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平等对话的“群言堂”;孩子们就会从“正襟危坐”的“三味书屋”走向生机盎然的“百草园”;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成为充溢天然童真、焕发个性光彩、绽放缤纷花朵的舞台,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创意生成的广阔天地。
第二篇: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绽放光彩
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绽放光彩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照本宣科,偏颇地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同时也忽视了个性化教学的意义,使得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语文教学讲究艺术,而教师富于个性魅力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带领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
一、构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都说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一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机动、灵活的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为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学实施作保证。可见,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一次观摩同课异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大部分执教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同步的:“投竹竿”似的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熟读课文,接着串讲分析,最后“穿靴戴帽”,我们要向雄日学习,做一个诚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如此空泛乏味、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其潜在的消极作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危机。而有一位教师的教学却与众不同。他先出示了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雄日怎样用心,为什么用心,并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接着让学生说说:雄日用心的结果是什么?最后再从“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却没有让国王高兴”这一结果引导学生体会:结果是美丽的,过程却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看人看事不能单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同样是眼睛,引领学生看到的文本内涵却不一样;同样是耳朵,引领学生听到的文本心声却不一样;同样是大脑,引领学生思考文本的层级却不一样;同样是教学,唤醒学生生命拔节的力度却不一样。这难道不是教学设计的落差吗?
二、寻求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教师在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有这样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在引导学生用工具书简单地梳理诗意后说:“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老师也想在黑板上画一画这首诗。如果按照这首诗所描写的顺序来画,应该先画什么呢?”学生齐说:“篱笆。”教师就在黑板上画了密集的篱笆,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不行,诗中说‘篱落疏疏’,说明篱笆是很少的,不能画这么密。接着,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画了一条又宽又直的大路,学生马上纠正说要画成一条蜿蜒的小路。该画树了,教师又故意画了一棵枝叶茂密的树。学生看了,忙提醒道:“老师,你画的树叶子太密了,诗中的树是‘未成阴’,不能这么密……”就这样,在这位教师富有个性的简笔画功底的“卖弄”下,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三、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教师的知识素养,直接左右着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如学识渊博,有深厚文化素养的教师,其言语必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刘仁增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听完后如醍醐灌顶,顿感耳目一新,也不禁感慨: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课堂上,刘老师抓住描写银杏树的叶子和枫叶的两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五个相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在他那富于教学智慧的启发下,学生们一个个都活跃了起来,一个个都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一阵阵掌声。这样别具一格的阅读教学风格,必然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语文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需要我们个性地领悟课程,个性地运作课堂,从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处着手,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处切入,从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处启发,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绽放光彩。
(责编 刘宇帆)
第三篇: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快乐成长
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快乐成长
当我看到到新课标有关“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途径”这些观点时,我不禁想起当年我组织学生学习《心声》一课生动的课堂情形,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深有感受:成功的课堂得益于先进理念的指引。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精心设计教学主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成功的运用对话,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时空,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体验平台,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放飞思想,在对话中快乐成长。以下是《心声》一课的主要教学思路: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最想倾诉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板书课题)
(二)问题导读: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复述故事大意吗?(指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取名为“心声”,你认为主要表现谁的心声?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3、探讨:《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这篇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感悟心声)
4、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亲人或者朋友听?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倾吐心声)
(三)学习交流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导读”),先组内交流后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订正。
(四)评价方法:生生互评,尤其鼓励自评,教师适时评价。
第四篇:让生命焕发光彩
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课、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第三节、让生命焕发光彩 上海市闵行区文来中学
徐枢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懂得生命扎根于平凡,并且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 “寻找生命中的点”、交流自身成长经历、故事情景剖析等课堂活动,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积极面对挫折,使生命更有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观察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每一天的好习惯;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热爱生命,积极向上。
二、教学准备:
1、观察学生生活特征,设计生命曲线和生命中的点;
2、准备相关故事情景材料,制作ppt。
三、教学过程:
导入:残奥中的生命之光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5岁开始打篮球,8岁市级小学生篮球赛冠军,13岁特征入伍成为职业球手,后进入国家青年队,参加了1995-96赛季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并获得最佳扣篮奖。
当时他有一个很好的队友,表现不及他出色,后来却变得很优秀,那队友的名字叫王治郅。他说他最最向往的就是像乔丹一样,在扣篮的时候能够享受一种飞起来的感觉,因而练习得总是很刻苦。
就在他前途似锦的日子,有一天却因为搬动过期灭火器发生爆炸,右手失去一节手指,双目失明,右眼珠被摘去。
接着,他的父亲被晚期肺癌夺去了生命,母亲整日以泪洗面,痛苦万分。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他的生命还有没有希望?(学生讨论回答)大家都说得很好,然而在真正面对这样的命运的时候,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因此,这男孩子付出了很多。
比如在盛夏,他为了训练敏锐的触觉,手上的汗把凸起的盲文都浸湿了,因此,他只用了15天学会盲文读写,创下了当时省里的记录。当他完全掌握盲文后,用盲文写下的第一段话,就是给他母亲的:“从今以后,你不要哭,我要让你永远笑,让你为我骄傲。”
于是,他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探索,虽然失去了手指,失去了眼睛,但是他训练有素的身体和双腿是完好的,于是,他将目光聚焦到了一项自己能够参与的运动上,那就是三级跳远。
然而训练的过程也是辛苦的,甚至练起跳力量时,他让母亲把两个沙袋绑在他的小腿上,除了睡觉外,整天绑着,走路、上学、训练,当有一天他习惯了这样沉重的负担以后,解开腿上的沙袋,顿时他发现自己又开始能够飞翔了。
他叫李端,在这次的残奥会上,是男子三级跳远的金牌得主。李端用这样一句话时时刻刻地告诉着自己:“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
我们看到,命运让李端在他18岁的日子,虽然遭遇了苦难却也成为了他生命另一个光辉的开始。(作为导入,故事太长,描述性应少一些,至少要缩少一半文字。还有,他18岁是不是获奖,具体辉煌在哪里要讲清楚)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审视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生命线中的亮点,当我们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亮点之后,就能够通过努力来让这些亮点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打出题目:让生命焕发光彩)
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坐标,纵向的数轴代表了“生命的高度”,如果你认为你生命中的某件事情很重要,那么你可以把它放得很高,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不重要,则可以把它放得很低;横向的数轴代表了“生命的进度”,也就是你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也会越来越长。
而我们刚才看到的李端,他就在18岁拥有一个影响生命的亮点。而我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亮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每个人的生命又都是有限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材料一:人生的不完全统计
人的一生如果按照80岁计算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各个部分: 0-20岁:共约20年,为一生中懵懂和求知时间。21-60岁:共约40年,为一生中主要工作和娱乐时间。61-80岁:共约20年,为一生中的养老时间。0-20岁中的20年大约可以细分为:
黑夜(休息、睡觉)约8年; 白天(工作、娱乐)约12年。白天(工作、娱乐)的12年中,其中: 婴幼儿时期:12960小时,共约1.5年 吃饭时间约:12960小时,共约1.5年; 上卫生间约:
4320小时,共约0.5年; 发呆发愣约: 6480小时,共约0.75年; 拨打电话约:
2160小时,共约0.25年; 娱乐玩耍约:
4320小时,共约0.5年; 最后还剩下了多少时间?大家能不能算一下? 剩下的7年,成就了你20岁以后的样子!
提问:我们对于这20年中的7年,有什么样的看法?(学生回答)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同样拥有的不多的时间,收获的东西差距却如此之大?这在取决于是否珍惜时间之余,还有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有的人,会把娱乐的时间用于汲取更多知识和经验,有的人会把发呆发愣的时间用于练习自己的技能,这样的人,必然比那些用很多时间来娱乐、发呆的人更加容易成功。(应该提及具体典型事例或人物)因而,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提问:什么时候,做到了成功地充分利用时间?
或者什么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浪费了时间?
(学生回答,边回答边把“点”黏在屏幕上,予以保留)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我很聪明的,想要用功的话,一定马上可以进步的。”、“从明天开始,我一定努力读书。”或者“我差别人太多了,想要赶上是来不及的。”„„等等,然而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知道,所谓的珍惜生命每一天,就是努力地不要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不要拖延自己的时间,当你想开始好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今天开始”。
因此,只有珍惜了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才能够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珍惜生命。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对时间利用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
接着我们所看到的生命中的点,是发生在我19岁的时候的事情。材料二:我生命中的点——19岁
进了大学以后,大家都开始想要找一份能够兼职的工作,我也不例外。于是去参加了一个著名媒体的实习生面试。只需要六个人,却有一百多个学生等待着面试,而且其中多半是交大复旦等名校。因而对于我这个非名校的学生而言,十分惶恐。
面试的地点是一个能容纳所有面试者的会场,要求是叫到被面试者的名字和号码以后,被面试者到台上去回答主考官的问题。面试者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当轮到我前面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是否应该先走出座位以避免前一个人下来以后,所有人都看着我慢慢踱上台。于是在那人快结束的时候,我等在了演讲台前的第一个座位。等到面试结束以后,负责面试的人说了一句:“我们面试的人很多,时间也很紧,然而你们中间几乎每一个人都浪费了几分钟让别人等你们离开座位。意识到这一点的,在场的只有一位而已。”
最后,我成为了唯一被录取的不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看似充斥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情,然而当你能够把许许多多小事情都注意到并且做好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平凡了。
因为生命是扎根于平凡之中的。在大家的生命中,有没有过一些点:
在你的生命中,有过哪些你觉得感觉不错的小事?(学生回答)在我们的生命中,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许许多多小却一直能够记在自己心里的事情。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看不到它们散发的光芒,才会去感叹生命的平淡。然而生命是平凡的,却绝对不会是平淡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快乐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乡村邮递员是怎样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彩的。材料四: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这是一个我听到过的最美丽的事情之一。
看着照片的话,难以想象那个孱弱的叫西瓦勒的法国乡村邮递员,会做出这样惊人的东西。就在他每日徒步在村庄间的时候,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然而就在他回头看那块石头的时候,却发现那块石头样子是这样的好看。于是他把石头放进了自己的邮包,向路人炫耀着石头。
路人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拣一辈子了。”这个邮递员却出现了一个一般人不会出现的逻辑:如果山上到处都是这样美丽的石头,我为什么不全部收集起来造一座城堡呢?
于是日复一日地,他开始了推着独轮车送信的生涯。此后他再也没有过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运送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按照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构造着自己的城堡。他变成了小镇里有名的怪人,大家以为他的大脑出了问题。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干着一些如同小孩子建筑沙堡的游戏。
33年后,法国一个报社记者偶然发现了他和他的城堡,于是,西瓦勒出名了,很多人接踵而至慕名参观,最有名那个,叫毕加索。
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法国最有名的景点,名叫“西瓦勒的理想宫”。在城堡的石头上,西瓦勒当年刻下的一些话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在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据说,这就是那块在当年绊倒过西瓦勒的石头。
提问:了解了西瓦勒的经历以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这个故事主要体现生命扎根于平凡之中,平凡中见伟大)
我想一个法国郊区邮递员的生命应当说已经是相当平凡的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事情。这无异于告诉我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色彩。因此:生命扎根于平凡中。而大家身为学生,最为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简单的社会生活,因而我们要善于在这些生活环境中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与此同时,除了善于发现平凡生命中的美好之外,我们还要有敢于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成功和失败各占一边的,敢于克服困难,就能够看到更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应该结合开头的事例,有典型性)
那么,在大家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些点,关于你曾经克服过的困难?(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寻找宝藏”,让学生讲生活中的快乐事或者是从困难中找到快乐的事例)(学生回答)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充满了成就和阻碍、充满了喜悦和悲伤的生命中,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一定是懂得,无论生活中的喜悦还是悲伤、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自己生命中最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留在屏幕上,有那么多的亮点,这都来自于同学们的生命当中,如果 我们能够记得自己所拥有的这些生命中的亮点,一定能够让生命焕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在平凡的生命力创造不平凡,无论快乐或悲伤,都热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焕发光彩。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想一想,从今天起,自己能做些什么,找到更多生命中的亮点,让生命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师生互动:许愿树
我们现在看到一棵许愿树,大家每许一个愿望之后,这棵树是会听到的,愿望越多、树就会变得越漂亮。
首先老师来许个愿,从今晚起,每天我会复习20页的专业课和背50个英语单词,因为我将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如果我做到了,我想我会成为更加优秀的老师。大家有什么愿望吗?
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1、对学生上课问题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
2、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探讨问题,重视学生表达的独到见解;
3、借用班级同学的赞许(如掌声)对发言学生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许愿贯彻到生活中去。
五、教学设计说明
针对一些学生尚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体会不到发掘生命中的不平凡对于提升生命价值意义的状况,以学生熟悉并且结合时政以及爱国情感的残奥会题材导入本课能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中感悟和认识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直面挫折的情感。
通过活动“寻找生命的亮点”和故事情景剖析,在课堂的结尾使用“许愿树”引导学生树立“从今天开始,踏实完成生命中的小事”的同时,旨在达到本课的高潮。
第五篇:让青春焕发光彩1
让青春焕发光彩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巢湖市亚父街道中心学校八(2)班金东颖
轻轻合上书,我细细地品味书中总书记们高瞻远瞩的智慧,科学家们勇敢坚持的精神,老百姓们喜笑颜开的心情……这让我震撼、激动,青春的雄心壮志再次被激扬起来。我要行动。我要立志学习,学好本领,让我的青春为建设幸福中国而焕发夺目的光彩,让我的汗水催开祖国人民幸福的花朵。
青春,它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最为光鲜明丽!可如果有人只是欣赏青春的靓丽,不去追求奋斗,青春就会失去活力。所以,真正的青春是一路挥洒汗水,永远绽放出如太阳般光彩的。少年李白朗声读书、剑笔如飞的身影,青年保尔在冰天雪地挥洒汗水的脸庞,边防战士紧握钢枪的手……都永远在人们的心中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如果青春不奋斗会怎样呢?有个故事我至今铭记:一个平时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梦见自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才后悔,痛苦地仰天大喊:“青春!回来吧!回来吧!我的青春”,这一喊把他从梦中惊醒,这痛彻心肺的呼喊也警醒了我们:决不能虚度光阴,决不能辜负青春。
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为我们提供了和平幸福的成长环境,开放竞争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展示青春的舞台。我们幸福地学习,前有师长掌舵,后有父母加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唯有把自己的青春奋斗和祖国的腾飞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把握住青春,抓住时代的机遇,勇敢地从前辈建设者手中接过建设幸福中国的历史重任,让自己历经青春三部曲——立志、奋斗、腾飞,去谱写自己充实、饱满而又瑰丽的青春之歌。
有歌唱道:“少年壮志不言愁”。有人说道:“志在山顶,就不会在中途停下。”因此,我们要“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周恩来早在中学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与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带领红军干革命、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就建立新中国的伟业。“自古英雄出少年”,身为新中国新世纪的新少年,我更要志存高远,我要“为建设幸福中国而读书”!
立志就要奋斗。我在学习上历经多次成败。成功时暗喜,失败时
失落,师长们教育我:因成功而自满,从此不再努力,或因失败而自卑,从此丧失奋斗之心,二者皆不可取,唯有奋斗,奋斗,再奋斗,才能实现自我。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少年时就立下志向:要像父亲一样做个济世的好大夫。青年时更是奋发图强,遍尝百草,不知“死”过多少次,但他始终不放弃,最终写成了名扬世界的医学专著——《本草纲目》。李时珍的成功之路告诉我:立志固然重要,奋斗更是关键。我要把成绩留给过去,让挫折改变将来,永远保持奋斗不止的青春姿态。让青春在汗水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小鸟长好了翅膀,学会了飞翔,就应当在广阔的蓝天中尽情地翱翔。我们学好了各种本领,走上社会,就应当“以天下为己任”,在时代的舞台上,尽情地挥洒青春的汗水,造福祖国和人民,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出最亮丽的光彩!
青春,短暂而珍贵。
请爱惜青春吧!别让它过早流逝!
请为它自豪吧!切不要虚度光阴!
请让它为我们最光荣的使命——为建设幸福祖国而焕发光彩吧!让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青春史上用奋斗谱写下无怨无悔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