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5:0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

第一篇: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

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

2011-03-25 16:41 文章来源:商务部 合作司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其它

【发布单位】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 【发布文号】商合发[2011]64号 【发布日期】2011-03-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联,各中央企业,各驻外使(领)馆:

近年来,中国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及其员工数量逐步增多。为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简称《指引》)。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指导企业做好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工作的意义。构建境外企业(机构)良好劳资关系,做好员工管理,是贯彻落实“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开放战略的需要,既有利于企业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树立中国良好形象,促进双边关系。

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宣传《指引》内容和精神,督促企业认真遵守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和东道国劳动用工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与企业和中国驻外使(领)馆有效联系机制,指导企业做好员工管理工作。

三、各驻外使(领)馆要按照《指引》的精神,加强对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工作的指导;可主动邀请或通过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邀请东道国劳动、出入境等主管部门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帮助企业更好地在当地经营;定期组织开展对境外中资企业(机构)的监督检查,提醒和督促其及时解决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必要时通报其境内投资主体所在地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

四、有关部门应按照《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通知》(商合发[2008]222号),对违法违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五、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巡查,并通报有关巡查情况。

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

第一条 本指引的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是指中国境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中资企业或机构雇用的国内人员、当地员工及其他国家员工。

第二条 境内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要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经营理念,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国内人员的派出,尽量多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第三条 境内企业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中国和东道国法律法规,特别是与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并严格遵守,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律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第四条 境内企业要认真遵守中国有关规定,严格人员选派工作。派出人员应熟悉业务,身体健康,并拥有合法的出入境手续和工作许可。

第五条 境内企业要重视派出人员的语言能力建设。派出人员应具有一定使用外语对外沟通的能力。如派出人员不懂外语,企业除对其进行日常用语的基本培训外(如外语100句等),还应配备必要的翻译人员。企业可制定具体的量化培训标准。

第六条 境内企业要加强对派出人员的行前教育、培训和考核。有关商(协)会应帮助企业开展出国人员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是外事纪律、涉外礼仪、东道国社会概况、相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培训结束后应组织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能派出。

第七条 境内企业要教育其派出人员充分认识中国与东道国存在的文化差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平等对待当地雇员,尊重其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产生误解。

第八条 境外企业(机构)要关注平等就业,避免出现种族、部落、肤色、宗教、性别等方面歧视做法。

第九条 境外企业(机构)雇佣当地员工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必要招聘程序,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为雇员提供符合法律规定及双方合同约定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医疗保险。

第十条 境外企业(机构)要为雇员提供必要劳动保护,遵守东道国有关生产、技术和卫生安全标准,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为雇员办理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一条 境外企业(机构)应建立与雇员日常沟通机制,认真对待雇员提出的合理诉求,及时答复,妥善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对当地员工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要设立专门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与工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

第十二条 境外企业(机构)要慎重对待裁员,对确实需要解聘的雇员,要按照当地的有关规定履行合法的程序,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第十三条 境外企业(机构)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与雇员产生的分歧或纠纷;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十四条 境外企业(机构)应加强与东道国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行业组织的联系,必要时征求其对劳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如发生劳资纠纷,应及时向东道国有关部门通报并寻求援助,避免与雇员发生直接冲突。

第十五条 境外企业(机构)应主动加入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实现企业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

第十六条 境外企业(机构)中方负责人应主动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报到登记,按照《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在外人员相关信息备案制度》的要求报备人员信息;如发生劳资纠纷,应及时向中国驻外使(领)馆、境内企业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工商联如实报告。

第二篇:市国资委关于印发《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的通知

市国资委关于印发《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的通知

沪国资委董监事[2010]431号

各董事会试点企业:

为规范本市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促进发展的治理机制,经市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印发《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请遵照执行。

《指引》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施行,各董事会试点企业可参照《指引》对公司章程和相关制度进行修订。

附:《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指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国资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暂行办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

第二条 本指引是为了规范本市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促进发展的治理机制。

第三条 董事会试点企业的基本要求:

(一)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二)外部董事人数超过董事会全体成员半数;

(三)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制度健全,运作规范有效;

(四)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成员中外部董事占多数,薪酬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外部董事担任。

第四条 本指引适用于董事会试点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 公司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二)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原则;

(三)科学、规范、有效原则。

第二章 市国资委

第六条 市国资委根据市政府的授权,代表市政府对公司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第七条 市国资委履行下列出资人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审核批准董事会制订的章程、章程修改方案;

(二)审核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和任期工作报告,并对和任期业绩进行考核评价;

(三)按照管理权限,委派和更换公司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并对董事、监事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四)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五)批准公司财务决算、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方案、发行公司债券方案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其中,重要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按照本市国资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批准公司的主业及调整方案;

(七)批准公司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方案;

(八)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司财务决算、重大事项等进行审计,并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司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市国资委按照有关规定,批准有关国有产权转让和无偿划转、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重大资产处置等事项。

第九条 市国资委按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办理需由市国资委批准或者出具审核意见的事项。

第十条 市国资委对公司治理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包括:公司治理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董事会、监事会规范有效运作情况,以及董事、监事履职情况和公司薪酬分配制度情况等。

第十一条 市国资委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不干预公司依法自主经营。

第三章 董事会

第十二条 公司章程应当明确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及董事会工作机构的设置、任期和职责等。

第十三条 董事会对市国资委负责,执行市国资委的决定,接受市国资委的指导和监督,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市国资委报告工作;

(二)决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市国资委备案,并对其实施进行管控。审议批准主业投资计划与投资方案,并报市国资委备案;非主业投资项目,报市国资委核准;

(三)批准公司财务预算并报送市国资委;

(四)制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五)制订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六)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七)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八)按照有关规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班子副职成员;

(九)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制定经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决定公司经理人员薪酬分配(中长期激励除外)。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任期)考核分配结果,报市国资委备案。

(十)根据国资委有关规定,决定一定额度的资产处置、融资方案(发行债券除外)、对外捐赠或者赞助等;

(十一)对公司为他人提供或者不提供担保作出决议;

(十二)决定公司内部重大改革重组事项。包括:批准公司层级收缩方案,批准公司内部业务结构调整(包括非主业资产剥离、重组)方案,批准公司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对公司职工分流安置方案、辅业改制方案和分离公司办社会机构方案作出决议。其中,涉及公司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方案,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民主形式审议通过后,董事会方可批准或者作出决议;

(十三)按照国资委有关工资总额预算的规定,决定公司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报市国资委备案;

(十四)决定和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对公司风险管理的实施进行总体监控。制订公司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方案,审议批准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决定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

(十五)审议批准公司经理工作报告,检查公司经理和其他高管对董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建立董事会对公司经理和其他高管的问责制;

(十六)依法积极支持和配合监事会工作,接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十七)决定公司行使所投资企业股东权利所涉及的事项;

(十八)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董事会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可以对主业范围内一定金额投融资项目的决定权,一定金额公司资产转让、对外捐赠或者赞助的批准权进行授权。董事会应当制定授权的管理制度,明确授权的范围和数量界限,规定被授权人的职权、义务、责任和行使职权的具体程序。被授权人须定期向董事会报告行使授权结果。

第十五条 公司章程应当规定,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等需要董事会讨论审议的“三重一大”事项,不应采取通讯方式进行表决。

第十六条 董事会会议包括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召开董事会会议的次数,应当确保满足董事会履行各项职责的需要。董事会每至少召开四次定期会议。

第十七条 董事会定期和临时会议通知应当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议题等有关情况。提供给董事的文件、信息和其他资料,应有利于董事完整、及时、准确掌握会议议题的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 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董事会审议特别重大事项(如《公司法》规定为股东会职责,而本指引明确为董事会职责的事项等),须经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作出决议。公司章程应当明确特别重大事项的具体项目。

第十九条 议案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一事一决。临时会议视情况可采取通讯方式进行表决。

第二十条 董事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议案可以表示同意、反对、弃权。表示反对、弃权的董事,应说明具体理由并记载于会议记录。

第二十一条 董事会应对会议所议事项的决定形成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当包括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主持人姓名、出席董事姓名(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姓名)、会议议程、议题、董事发言要点、决议的表决方式和结果(同意、反对或者弃权的票数及投票人姓名)等内容。出席会议的董事、董事会秘书和记录人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二条 当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两名以上外部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或者论证不明确时,会前可以书面形式联名提出缓开董事会会议或者缓议董事会会议所议议题,董事会应当采纳。

第二十三条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在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

第二十四条 拟提交董事会审议的议案,公司章程或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定专门委员会应审议的,专门委员会应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形成意见后报董事会决定。

第四章 监事会

第二十五条 公司章程应当明确监事会及其工作机构的设置、任期和职责等。

第二十六条 监事会对市国资委负责,重点监督财务会计的真实性,经营过程的合法合规性,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的责任心。监事会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有关规定,向市国资委报告工作;

(二)监督公司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公司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执行情况;

(三)检查公司财务,查阅公司财务会计资料及与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评价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监督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情况,主要对其忠诚履职和勤勉尽责情况进行监督,对其职务消费、薪酬分配等情况进行检查;当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其纠正;对违法违规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

(五)根据对公司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可建议市国资委依法进行专项审计,并监督公司对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情况;

(六)了解、掌握和跟踪公司重要经营活动,对董事会重大事项决策及决策执行的情况进行评价;

(七)完成市国资委交办的监督检查任务;

(八)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二十七条 监事会应制定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对会议、决议、报告、监督检查规程等作出规定;监事会制度文本报送市国资委备案,并抄送董事会。

第二十八条 监事会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且需要公司自行纠正和解决的有关问题,可以通过沟通、提示、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要求公司纠正或整改,并督促其整改,把整改情况报市国资委。

第二十九条 监事会可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有关部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沟通、联动合作、提高效率的监督合力机制。

第五章 经理

第三十条 经理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接受董事会的监督管理,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 经理应当依法行使以下职责:

(一)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二)拟订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三)拟订公司的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拟订公司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五)拟订公司内部的改革、重组方案;

(六)拟订公司的收入分配方案;

(七)拟订公司的投融资计划;

(八)拟订公司资产处置方案;

(九)根据董事会决定的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批准一定额度的经营性项目费用和长期投资阶段性费用的支出;

(十)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班子副职成员;

(十一)建立经理办公会制度,召集和主持经理办公会议,协调、检查和督促各部门、各分公司、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工作;

(十二)董事会授予的专项职权;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二条 根据公司章程,经理将议案提交董事会前,应当召开经理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并形成意见,由经理或委托副经理向董事会会议报告。

经理应当在董事会会议上报告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

第三十三条 经理应忠实勤勉,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出资人和公司利益,落实董事会决议和要求,完成其、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

第六章 沟通与协调

第三十四条 市国资委通过会议、调研、培训、个别沟通等多种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提供有关信息,通报有关情况,了解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五条 公司章程应明确市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与内容。

第三十六条 公司应确保全体董事、监事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信息。

第三十七条 公司应当为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正常运作和履职所需,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服务保障。

第三十八条 董事会向市国资委提交的书面报告,同时抄送监事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公司董事会应根据本指引,制订或者修改公司章程,并报市国资委审核批准,规范公司治理。

第四十条 本指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海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

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沪国资委评价[2010]111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各出资企业:

为规范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资金运行秩序,控制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发挥资金规模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现将《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中有关情况。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

为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以下简称出资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规范资金运作,加强资金风险控制,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出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加强集团资金管理,有利于集团宏观掌握和控制资金筹措、运用及综合平衡,防范财务风险,发挥资金规模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在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中发现出资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出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集团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管控能力,确保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益。

二、明确加强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原则

对资金实施科学有效的集中管理是加强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只有建立良好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才能增强资金保障能力,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应以资金预算管理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信息化为载体,以资金内控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与评价为手段,做到“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出资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合法合规性原则。出资企业的资金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规定,做到合法合规。

(二)安全流动性原则。出资企业应保持集团合理的资金存量,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安全营运。

(三)成本效益性原则。出资企业应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探索和创新集团资金管理的有效模式

出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到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市国资委鼓励出资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模式。在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或资金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出资企业可以先从资金管理集中入手,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账户开户要求、统一筹资安排、统一支付流程、统一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出资企业探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如采用内部结算中心、现金池或财务公司等方式。

出资企业可以对照以下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经营方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对于经营业务单

一、管理层级少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内部结算中心模式,实现资金的全面集中管理;

2、对于经营业务单

一、业务量较大、管理层级多、业务经营区域广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现金池模式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3、对于大型、特大型的处于成熟期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集团财务公司模式;

4、对于行业跨度大、管理层级多、下属产业集团外部监督要求高、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特大型出资企业,也可以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即在各个产业集团采用适用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各个产业集团内的资金首先做到相对集中;而后在出资企业层面通过构建虚拟的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的监控及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集中。

四、运用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行的预见性和可控性

出资企业应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细化资金预算安排,高效配置企业财务资源。

(一)规范资金预算编制与审核。出资企业应以企业经营计划作为资金预算编制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出资企业总体资金预算方案应经集团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核。

(二)严格资金预算,逐步建立刚性控制机制。根据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筹集、使用资金;未列入预算或改变预算内容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实施,如必须实施应补报有关审核程序。

(三)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的跟踪分析。出资企业应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对资金预算执行的重大差异进行检查分析,强化资金预算执行的监督力。

五、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运作合法性和规范性

出资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明确资金内部控制流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资金内控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包括岗位分工、付款审批权限、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外汇管理、信贷管理、监督检查及工作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出资企业应强化对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各项资金业务应在授权范围内操作,任何岗位和个人不得超越操作权限;严格执行以基本户为主的开户制度,禁止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处于监管之下。出资企业如发生重大资金支付或融资行为,按照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工作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7]161号)文件规定执行。

六、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重要工具。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应将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实时监控相结合,及时准确反映资金的运行状况和风险。

出资企业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依托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并成为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当全面涵盖企业资金管理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各环节,实现对资金的全范围、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资金安全、及时、有效的运行。

七、加强资金管理的监督和评价,促进资金管理动态化和长效化

出资企业财务、内审等部门应当开展资金管理的监督及评价工作,对所属企业资金运行情况、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重大资金决策程序的合规性、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管理模式的效果及资金风险防范等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了解和掌握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应及时听取和分析企业资金管理的情况报告,针对资金管理中反映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市国资委将在财务预决算、快报监测、决算审计和不良资产管理等财务监管工作中,加强对出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并依托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有效引导和督促出资企业加强资金管控,完善资金风险控制,促进资金营运效益的提高。

市国资委将组织出资企业开展资金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座谈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企业资金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出资企业提高整体资金管理水平。

八、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意见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工作规范,加强所属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印发《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最终版]

财政部关于印发《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文 号〗 财会协字[1996]1号 〖发文单位〗 财政部 〖发布日期〗 1996-1-4

北京、上海市财政局,广东、辽宁、福建省财政厅,深圳市财政局:

为加强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现印发“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告我部。

抄送: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北京、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广东、辽宁、福建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

附件: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处(以下简称代表处),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

二、财政部授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办理审查申请及经批准后对代表处实行行业监督管理有关事项。对北京以外地区代表处的监督、管理有关事项可由中注协委托所在地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代行。

三、申请在华设立代表处应向中注协提供以下文件:

1.该会计师事务所最高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信(附中译文)。内容包括:代表机构在华注册中文名称(附英文原名)、驻在地点、首席代表及常驻代表姓名。

2.该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地有关当局出具的合法登记证书副本。

3.与该会计师事务所有金融资信往来的银行、金融机构出具的资本信用证明书。4.该会计师事务所最高负责人签署委任首席代表或常驻代表的委任书;首席代表、常驻代表和常驻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及专业简历;上述人员的护照或身份证及有关专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5.该会计师事务所章程、合伙人合同副本。

6.代表处办公室租赁合同副本、办公室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号码。

7.该会计师事务所简介。内容包括:办事处分布、合伙人和雇员情况、机构设置、客户行业及区域分布情况、年收入总额、收入分配方式、业务报告签署方式、成员所与总部之间业务介绍方式、费用收取方式、总部管理费用分摊方式等。

四、中注协接到申请材料后,应在2个月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经审查合格的,由财政部发给批准证书。

五、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处业务范围为:为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外国客户来中国投资和开展业务提供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国内有关单位提供外商资信、国际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六、代表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3年,逾期不申请延期,该代表处自行取消。申请延期批准证书,应提前3个月办理。除需提交本办法第二条所规定的文件外,应附加3年业务报告及原批准证书、文件复印件。七、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申请在华设立代表处,不得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成员所的名义申请在华设立代表处。

八、代表处迁址、人员更换应提前1个月申请办理内容变更批准证书。

九、代表处常驻人员在华居住时间至少应在1年以上,并有1年以上居住所租赁合同书副本。

十、常驻工作人员委任书可由该事务所最高负责人或授权首席代表签署。

十一、代表处不得聘用中国注册会计师。

十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已设立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或分支机构以及成员所不得另行设立代表处,本办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在本办法实施后3个月内予以撤销。

十三、代表处不得办理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以外的业务。对非法从事审计业务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条之规定,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代表处注册登记并在5年内不批准该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

十四、办理代表处申请设立、延期、内容变更及常驻人员出入境签证邀请函电、居留等手续,应按规定交纳费用。

十五、代表处应在每年1月,向中注协提交上业务活动报告。

十六、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会计师事务所申请在大陆设立代表处,比照此办法办理。

十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关于印发《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名称表》的通知

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文件

关于印发《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 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名称表》的通知

合国资党发【2008】47号

各企业党组织:

根据市委《关于中共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发【2007】29号)和《关于调整市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通知》(合【2008】76号)精神,结合企业实际,经研究制定《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名称表》,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

2008年5月7日

抄送:市委组织部、市直有关单位1

中共合肥市国资委委员会

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名称表

一、市国资委党委协助市委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兴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徽商银行等9家企业领导班子正副职或国有产权代表。包括:

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

总经理、副总经理

监事会主席

工会主席

二、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

1、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兴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开发投资有限

公司、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部分领导人员。包括:

党委委员

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

2、合肥兴泰信托有限公司、合肥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城市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肥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合肥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领导人员。包括:

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纪委书记

总经理、副总经理

监事会主席

工会主席

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

3、市委《关于中共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发【2007】29号)文件所列的合肥兴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兴泰租赁有限公司、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正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合肥永信信息产业股份

有限公司、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合肥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合肥市城改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合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江淮化肥总厂、安徽海丰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锦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家电工贸有限公司、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建工集团公司、合肥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等33家企业领导人员。包括:

董事长

党委书记、纪委书记

总经理

监事会主席

工会主席

三、经市国资委党委同意的企业领导人员

市委《关于中共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会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发【2007】29号)所列企业中,未列入市委和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其他领导人员。包括:

副董事长、董事

党委副书记、委员,纪委书记

副总经理

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

四、报市国资委党委备案的企业领导人员

各控股公司、集团公司所属控股、参股企业中,未列入市委《关于中共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发【2007】29号)文件所列企业名单的其他企业领导人员,包括:

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纪委书记 总经理、副总经理

监事会主席

工会主席

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

下载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务部 外交部 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关于印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员工管理指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