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

时间:2019-05-13 18: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

第一篇: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

各出资企业、委托监管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各委、办、局,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确保改制财务审计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等法律法规,现将《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馈工作中有关情况和问题。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做好本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改制审计行为,保证改制财务审计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企业改制财务审计,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的改制行为中,委托具有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改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资产质量等基本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并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适用本办法。第四条(监督管理)市国资委依法对本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实施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审计委托管理

第五条(原则)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工作。第六条(委托主体)

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的委托方为其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第七条(选聘方式)

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按照随机选择、招标等公开方式执行。第八条(资质要求)

承办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以下资质条件:(一)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数不低于40人;

(二)拟在改制完成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股权受让对象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下属控股企业等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

(三)2年内未承担同一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

(四)拥有从事企业改制审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并能够适时调配较强的专业人员承担企业改制财务审计任务;

(五)近三年内没有被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违规行为予以处罚的记录,并在承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没有出现重大审计质量问题和不良记录;

(六)与企业或企业负责人不存有利害关系;(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九条(审计费用)

改制财务审计费用由审计委托方承担。另有约定的,审计费用从其约定。

第三章 审计工作内容

第十条(审计依据)

受托会计师事务所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以及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开展改制财务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审计基准日)

改制财务审计应以企业改制方案确定的改制基准日作为审计基准日。第十二条(审计范围)

改制财务审计的范围为改制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或《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三年又一期财务报表(指审计基准日前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及截至审计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凡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包括企业母公司财务报表及合并财务报表。第十三条(审计对象)

改制财务审计的对象包括改制企业母公司及所属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其他需要审计的企业、单位。

第十四条(审计事项)

改制财务审计的内容应按照年度财务决算审计的要求执行,并充分关注以下审计事项:(一)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情况;

(二)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和计提基础;

(三)企业的资产权属情况,账外资产和账外业务情况;(四)长期挂账的负债性质和原因;

(五)改制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结余的处理情况,以及改制过程中计提的辞退福利等事项;

(六)处置重大资产的依据和原因,资产损失财务核销情况;

(七)正在或将要履行的重大合同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

(八)或有事项、期后事项、资产抵押及承诺事项(包括对外担保、即将支付的大额款项、未决诉讼等);

(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企业的影响;(十)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各期的收入状况;(十一)企业改制产生的相关税费等;

(十二)业务约定书中明确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第十五条(审计意见)

受托会计师事务所应在对改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资产质量等基本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的基础上,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第十六条(追加审计)

企业整体改制引入新投资者的,自资产评估基准日至企业改制后进行工商登记期间的财务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工作计划)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在审计委托之前,编制改制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对象、审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方法、组织方式以及时间安排等内容。

第十八条(备案程序)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完成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工作后,在实施审计前应由企业集团向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九条(备案材料)备案材料主要包括:

(一)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备案表(附件1);

(二)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批准文件;(三)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证明。第二十条(企业配合)

改制企业应当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开展改制财务审计工作、履行必要审计程序、取得充分审计证据提供必要的条件,不得干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第二十一条(审计实施)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改制财务审计工作。

第二十二条(审计沟通)

审计委托人、改制企业、企业集团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审计实施中的沟通,及时反映改制审计中的问题和情况,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及时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遇到的难点和进展情况等向委托人报告。

第二十三条(出具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本办法,按时向委托人提交审计报告及其他相关报告。确需延长审计时间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并及时通知改制企业。改制企业存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会计差错调整等事项的,应附报审计调整情况表(附件2)。

第二十四条(非标准意见处理方法)

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改制企业应当针对该审计意见涉及事项作出专项说明;对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的事项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需重新实施审计工作,并将整改后的审计报告报送委托人。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不得作为改制工作的依据。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二十五条(报告类型)

企业改制过程中应当提供以下审计报告:(一)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改制审计报告;

(二)职工辞退福利(内退人员支出)专项经济鉴证证明;(三)其他约定的报告。第二十六条(报告使用)

改制审计报告及其他相关报告经产权持有单位同意后,可作为改制目的使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用于除企业改制以外的其他目的。

第二十七条(报告披露)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改制财务审计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审计事项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计报告披露内容除按照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要求执行外,还应包括以下事项:

(一)若各会计期间主要报表项目余额比上期余额增加或减少超过30%,或者利润表主要项目在比较会计期间增减变动超过20%的,应在附注中说明变动的情况及其变动原因;

(二)说明特殊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如对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基础等;

(三)披露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和方法,并对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情况进行披露说明;

(四)披露各应收款项前五名的欠款单位名称、欠款金额;对个别认定的坏账准备具体列示债权单位名称和计提原因;对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项,同时披露其性质或内容;

(五)对账龄超过1年的大额预付账款,逐项说明未结算的原因;单笔预付账款超过资产总额10%的,应披露具体原因;

(六)列示金额较大的其他流动与非流动资产的内容和性质;(七)披露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重大资产使用情况;

(八)充分披露企业资产权属关系存在的瑕疵以及企业存在的账外业务和账外资产;(九)对账龄超过1年的预收账款、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款项,应说明款项性质、未偿还或未结转的原因,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说明是否已结转或已偿还;

(十)披露应付职工薪酬中属于拖欠性质或工效挂钩的部分;(十一)披露预计负债形成原因和确定方法;

(十二)分期说明所有者权益中各项目的变化情况和原因;若有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致使未分配利润变动的,应对变动内容、变动原因、依据和影响做出说明;

(十三)按照主要业务类别或产品类别分别披露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和利润;

(十四)报告期内政府补助有附加性限制条件的,应同时披露附加性限制条件。对政府补助限定了用途及会计处理的,也应做出说明;

(十五)对于抵押、担保、票据融资、票据质押、贴现及其他或有事项等相关信息进行完整披露;

(十六)其他需要披露的事项。第二十八条(档案管理)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委托的改制财务审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好改制财务报告及相关材料,并做好归档管理工作,以备查用。

第六章 审计工作责任

第二十九条(董事会或企业类似权力机构责任)

公司董事会或企业类似权力机构在企业改制财务审计过程中,应对提供的与改制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切实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新老股东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监事会责任)

设立监事会的企业,监事会应当监督指导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工作。第三十一条(内审机构责任)

企业内审机构在改制财务审计工作中应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实施子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委托工作;(二)监督和指导改制财务审计工作程序;(三)对于改制中涉及的特殊子企业或难以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境外子企业,按照本办法实施相关的审计工作。

第三十二条(审计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改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法性负责。第三十三条(国资委责任)

市国资委将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对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的程序进行抽查,并对重点企业的改制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限入制度)

对在企业改制财务审计中存在重大错漏、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的,以及存在弄虚作假、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再从事本市国有企业各项审计工作,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

第三十五条(后续监督)

对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管工作中反映企业改制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国资委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责任追究工作。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责任的,按本办法第三十四条执行。

第三十六条(追查责任)

对在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过程中,发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国资委或企业集团将责令暂停企业改制工作并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特殊行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法律法规对其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其他行为)

国有企业其他非改制行为的财务审计工作,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区县管理)

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第四十条(解释)

本办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施行)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关于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改制中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6]177号)同时废止。

附件:1.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备案表

2.改制财务审计调整表

第二篇: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规则》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6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规则》的通知

沪国资委统[2009]156号

各出资企业、委托监管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各委、办、局,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 为规范本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方便企业对照执行,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有序、规范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现将《上海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映工作中有关情况和问题。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上海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本市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定义)

本规则所称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以下简称一般股权审计)是指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所规定的改制事项以外的股权变动事项,包括不改变企业性质的股权转让、非同比例增资、减资,合并、分立,无偿划转,重大资产重组等行为中,委托具有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资产质量等基本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并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的活动。

改制事项的财务审计工作按照《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沪国资委统[2009]153号)执行。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国有企业开展本规则第二条所涉及的一般股权审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工作管理)

市国资委依法对企业一般股权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一般股权审计工作原则

第五条(工作原则)

本市国有企业开展一般股权审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一般股权审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做到合法合规。

(二)客观性原则。一般股权审计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资产质量,做到信息真实。

(三)成本性原则。一般股权审计应规范开展中介机构的选聘和委托工作,降低企业的成本,做到公开透明。

第三章审计委托管理

第六条(委托主体)

一般股权审计的委托方为股权变动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股权变动企业股东会授权,由股权变动企业的董事会委托。

第七条(选择)

委托方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工作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第八条(事务所资质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条件应符合《上海市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沪国资委统[2008]758号)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资质条件另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审计费用)

审计费用由委托方承担。另有约定的,按约定确定审计费用的承担主体。

第四章工作内容

第十条(审计依据)

受托会计师事务所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以及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开展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审计基准日)

一般股权审计应以企业股权变动方案确定的基准日作为审计基准日。

第十二条(审计范围)

一般股权审计的范围为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或《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二年又一期财务报表(是指审计基准日前二个完整会计及截至审计基准日止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股权协议划转或无偿划转的审计,经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可以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或《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一年又一期财务报表。

凡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包括企业母公司财务报表及合并财务报表。

第十三条(审计对象)

一般股权审计的对象包括企业母公司及所属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其他需要审计的企业、单位。

第十四条(审计事项)

一般股权审计的内容应按照财务决算审计的要求执行,并充分关注以下审计事项: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情况;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和计提基础;企业或有事项、期后事项、资产抵押及承诺事项;业务约定书中明确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等。

第五章工作程序

第十五条(工作方案)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授权的委托方应在审计委托之前,认真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事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方法及时间进度安排等事项。

第十六条(备案程序)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经授权的委托方在完成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工作后,应及时向所属企业集团备案。涉及股权变动企业的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一般股权审计,企业集团应向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七条(备案材料)

备案材料主要包括:

(一)一般股权审计备案表(附件);

(二)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批准文件;

(三)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证明。

第六章审计报告

第十八条(报告使用)

审计报告仅限于企业一般股权变动目的使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会对企业估值有较大影响的审计报告,不得作为一般股权变动的依据。

第七章工作责任

第十九条(企业相关部门责任)

在一般股权审计过程中,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内审机构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不得损害股东的权益。

第二十条(审计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一条(国资委责任)

市国资委将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对企业一般股权审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限入制度)

对在一般股权审计中存在重大错漏、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的,以及存在弄虚作假、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再从事本市国有企业各项审计工作,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三条(后续监督)

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管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相关问题,市国资委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责任追究工作。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责任的,按照本规则第二十二条处理。

第二十四条(追查责任)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履行规定程序、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国资委或企业集团将对企业责令暂停一般股权变动工作并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其他行为)

本市国有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发行债券等事项中涉及的财务审计工作,参照本规则执行。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区县管理)

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二十七条(解释)

本规则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施行)

本规则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关于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改制中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6]177号)同时废止。

附件:国有企业一般股权变动事项财务审计备案表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本站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08年12月29日印发的百政发(2008)46号文件同时废止。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7号)、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桂办发(1998)31号、桂发(2004)17号、桂政办发(2005)144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改制程序按照“立项编报、部门履职、政府审批、依法监督”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国有及国有资本控股、国有资本参股企业的改制。

第四条 企业改制主要采取联合、重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合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转让国有产权以及其他可以搞活国有企业的改制形式。具体改制形式由有权审批的机构确定。

第二章 企业改制程序及审批

第五条 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

1.清产核资;2.财务审计;3.资产评估;4.修订完善改制方案;5.政府职能部门审核确认改制方案;6.出具“企业改制实施方案法律意见书”;7.同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审批改制实施方案;8.组织实施;9.办理改制企业资产、资料等移交和归档手续;10.企业改制终结。

第六条 企业改制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改制申请审批。

1.改制申请:“改制申请”由改制企业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企业“改制申请”必须同时提交“企业改制总体方案(草案)”作为审批机构批准立项的依据。

2.改制申请由同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审批。

(二)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审批。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预先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程序报批,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

第三章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制订

第八条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由改制企业制订,也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制订或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制订。

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只能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制订或由其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制订。

第九条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土地处置方案、矿业权处置方案、债权债务处置方案、职工住房处置方案、资产处置方案、资产收入分配方案等,有权审批企业改制机构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情况确定企业具体改制方案。

第十条 企业改制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产权管理体制、近3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业务及行业地位等;2.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包括土地使用权、矿业权评估)的报告及法律文书;3.企业改制拟采取的形式及涉及的资产负债范围;4.企业职工现状及职工安置办法(包括离退休人员管理及特殊人员的管理、安置);5.企业资产处置(含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处置)方式。包括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6.债权债务处理方式。包括金融债务和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挪用职工住房公积金,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债务的处理办法;7.职工住房及公积金安排情况;8.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选择等;9.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10.企业改制后的发展思路和措施;11.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实施计划。

第十一条 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第十二条 企业土地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土地利用现状登记情况、土地取得方式、土地抵押、担保情况、操作程序、土地价格及处置方式等。

第十三条 矿业权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取得方式、评估结果、操作程序、处置方式等。

第十四条 企业债权债务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债权债务构成、抵押数额、有无担保、涉诉情况、债权回收、债务清偿、操作程序、处置方式等。

第十五条 企业职工住房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职工住房状况、无房户困难户情况,住房公积金交纳、使用情况,职工住房安排及其公积金处置方式等。

第十六条 改制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资产构成状况、评估结果、担保、抵押、涉诉情况、操作程序以及资产处置方式等。

第十七条 企业资产收入分配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资产收入来源、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审批流程、预留资金计划、资金分配顺序、结余资金的管理和经费不足的解决办法等。

第四章 批准制度

第十八条 企业改制申请和总体实施方案由本级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或本级人民政府授权机构审批。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审批前,必须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拟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且职工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

第十九条 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由本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核准。

第二十条 债权债务处置方案和国有资产处置方案由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报批。

第二十一条 土地处置方案和矿业权处置方案由本级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核,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或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二十二条 企业职工住房处置方案由本级房改办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二十三条 企业资产收入分配方案由本级财政局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五章 清产核资

第二十四条 企业改制,必须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做到账、卡、物、现金等清楚齐全、准确、一致。

企业改制中涉及的资产损失、认定与处理,必须按有关规定履行批准手续。

改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对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清产核资作为改制企业财务审计的依据,与审计结果一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认定。清产核资基准之日起2年内有效(不含土地矿业权资产),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可以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

第六章 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其处置

第二十六条 企业改制必须由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同一改制企业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

第二十七条 改制为非国有资本的企业,必须由国有资产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

离任审计工作由同级审计机关承担,或由审计机关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八条 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核准或备案。

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办法》办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矿业权处置办法》办理。

第三十条 非国有投资者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第三十一条 企业改制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处置有关事项的,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办理。

第三十二条 企业改制涉及产权转让的,要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办理。

第七章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债权人利益

第三十三条 企业改制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同意,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同时要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企业改制实施方案不得审批。

第三十四条 企业实施改制前,如有意向参与改制投资者,原企业应当与意向参与改制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

第三十五条 企业改制前,必须切实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如原来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的,应在改制方案中明确落实改制后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的数额和来源)、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做好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安置工作。未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改制方案不得审批。

第三十六条 企业实施改制时,须在企业内部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第三十七条 企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原企业职工必须解除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关系,领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和测算办法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暂行办法》办理。

第三十八条 企业改制前必须落实职工的住房及其公积金问题。具体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住房安置管理办法》办理。

第八章 其他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有企业拟实施管理层持股进行改制的,应根据干部分类分层管理的权限,按照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管理层成员进行离任审计,审查管理层成员持股的资格,严格执行管理层成员回避的各项规定,认真审查持股人的资金证明材料。

第四十条 企业改制后经营主体不存在的,原企业职工(含离退休职工)的党组织关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转入当地党组织进行管理;职工人事、劳资档案等转入该职工所在地社区组织接收管理。

第四十一条 企业办学校、医院在企业改制时仍未剥离移交政府的,要同时办理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具体移交手续由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 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债务、职工安置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 改制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改制工作全过程负有勤勉责任和经济责任,必须全面履行职责。改制期间,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报酬和工作经费由有权审批企业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从企业改制经费中列支。企业改制工作结束后,由审计部门对企业改制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审批改制机构、企业领导人员利用改制之机,转移、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营私舞弊、与买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严重失职、违规操作、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要认真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 对中介机构弄虚作假、隐匿资产、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故意压低评估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产权持有机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四十七条 供销、二轻等集体企业改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企业改制办发的通知》(百政发(2004)67号)同时废止;此前颁布的有关政策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上海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

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沪国资委评价[2010]111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各出资企业:

为规范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资金运行秩序,控制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发挥资金规模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现将《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中有关情况。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见

为加强市国资委出资企业(以下简称出资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规范资金运作,加强资金风险控制,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出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加强集团资金管理,有利于集团宏观掌握和控制资金筹措、运用及综合平衡,防范财务风险,发挥资金规模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在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中发现出资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出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集团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管控能力,确保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益。

二、明确加强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原则

对资金实施科学有效的集中管理是加强出资企业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只有建立良好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才能增强资金保障能力,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应以资金预算管理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信息化为载体,以资金内控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与评价为手段,做到“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出资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合法合规性原则。出资企业的资金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规定,做到合法合规。

(二)安全流动性原则。出资企业应保持集团合理的资金存量,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安全营运。

(三)成本效益性原则。出资企业应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探索和创新集团资金管理的有效模式

出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到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市国资委鼓励出资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模式。在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或资金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出资企业可以先从资金管理集中入手,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账户开户要求、统一筹资安排、统一支付流程、统一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出资企业探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如采用内部结算中心、现金池或财务公司等方式。

出资企业可以对照以下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经营方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对于经营业务单

一、管理层级少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内部结算中心模式,实现资金的全面集中管理;

2、对于经营业务单

一、业务量较大、管理层级多、业务经营区域广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现金池模式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3、对于大型、特大型的处于成熟期的出资企业,可以采用集团财务公司模式;

4、对于行业跨度大、管理层级多、下属产业集团外部监督要求高、独立性相对较强的特大型出资企业,也可以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即在各个产业集团采用适用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各个产业集团内的资金首先做到相对集中;而后在出资企业层面通过构建虚拟的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的监控及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集中。

四、运用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行的预见性和可控性

出资企业应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细化资金预算安排,高效配置企业财务资源。

(一)规范资金预算编制与审核。出资企业应以企业经营计划作为资金预算编制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出资企业总体资金预算方案应经集团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核。

(二)严格资金预算,逐步建立刚性控制机制。根据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筹集、使用资金;未列入预算或改变预算内容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实施,如必须实施应补报有关审核程序。

(三)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的跟踪分析。出资企业应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对资金预算执行的重大差异进行检查分析,强化资金预算执行的监督力。

五、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运作合法性和规范性

出资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明确资金内部控制流程,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资金内控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包括岗位分工、付款审批权限、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外汇管理、信贷管理、监督检查及工作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出资企业应强化对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各项资金业务应在授权范围内操作,任何岗位和个人不得超越操作权限;严格执行以基本户为主的开户制度,禁止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处于监管之下。出资企业如发生重大资金支付或融资行为,按照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市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工作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7]161号)文件规定执行。

六、推进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重要工具。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应将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实时监控相结合,及时准确反映资金的运行状况和风险。

出资企业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依托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并成为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当全面涵盖企业资金管理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各环节,实现对资金的全范围、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资金安全、及时、有效的运行。

七、加强资金管理的监督和评价,促进资金管理动态化和长效化

出资企业财务、内审等部门应当开展资金管理的监督及评价工作,对所属企业资金运行情况、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重大资金决策程序的合规性、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管理模式的效果及资金风险防范等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了解和掌握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应及时听取和分析企业资金管理的情况报告,针对资金管理中反映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市国资委将在财务预决算、快报监测、决算审计和不良资产管理等财务监管工作中,加强对出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并依托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有效引导和督促出资企业加强资金管控,完善资金风险控制,促进资金营运效益的提高。

市国资委将组织出资企业开展资金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座谈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企业资金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出资企业提高整体资金管理水平。

八、各区县国资监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意见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工作规范,加强所属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第五篇:关于印发《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人事局 上海市财政局沪教委人(1997)71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人事局、养老中心,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劳动人事部,教委直属单位、学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

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教人[1993]38号)《关于颁发〈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精神,以及本市几年来特级教师的评选管理实践,为进一步做好特级教师的评选、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特级教师的表率、楷模作用,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下同),现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市教委人事处联系。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海市人事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教师荣誉称号评选办法通知抄送: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教委人事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印发

(共印200份)

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的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颁发的《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评选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贯彻执行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二)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职务。对所教学科具有扎实的、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把握与本学科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在本学科教育教学领域里形成特色,有显著成绩。

(三)任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期间,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教材教法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正式出版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著或在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有明显效果。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专家鉴定,对提高本地区教育水平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四)能在教育教学方面起示范作用,具有指导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培训教师的能力,并有较高的知名度。

第二条组织领导

坚持群众民主推荐、专家评审与领导审定相结合,增加评选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严格把关、宁缺毋滥。

(一)由市教委、市人事局、市教育工会的领导组成市特级教师评选领导小组。市特级教师评选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评选工作,制定有关政策及审定特级教师人选。领导小组下设特级教师评选办公室,评选办公室设在市教委人事处,负责评选的具体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相应的区县特级教师评选推荐领导小组,负责区县特级教师的评选推荐工作。

(二)市成立特级教师评审学科组,负责特级教师评审推荐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特级教师评审小组,负责评审推荐工作。各级评审组织由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级教师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研究的专家、校长组成,其中从事学校管理的部门领导不得超过评审组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市、区两级评审组的人数分别不得少于19和15人。被推荐人员应获得超过评审组总人数的二分

之一以上同意票方为有效。

第三条评选程序

(一)学校在组织全体教师充分酝酿提名的基础上,确定向区县上报的推荐人员名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特级教师评选推荐领导小组在本区县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后,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特级教师评审小组对推荐人员进行评审,并在市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送审指标额内确定推荐人选,报市特级教师评选办公室进行预审,预审合格填写的《上海市特级教师申报表》,连同个人材料一并报市特级教师评选办公室。

(二)市特级教师评选办公室对区县送审人选的材料进行审核,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并组织评审学科组进行评审。

(三)市特级教师评选领导小组根据市评审学科组评审推荐意见,确定正式人选,报市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委备案。

(四)申报特级教师人员,应向评审组织提交以下材料:

1、《上海市特级教师申报表》

2、本人在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期间的能反映其最高水平的教研、科研代表作1——2篇(不得使用复印件);

3、本人示范教学的教案1——2件及专家评审意见表,一式三份;

4、本人的述职汇报稿及组织鉴定表一式三份;

5、原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高级教师职务申报表》一份(复印件)。

6、《教师业务考绩档案》正副本;

7、曾获区县级以上(含区县级)荣誉称号的证件(复印件)。

第四条特级教师称号的授予

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评选为特级教师的,由市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颁发特级教师证书,并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特级教师的优秀事迹,以推广特级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五条特级教师享受特级教师津贴,每人每月80元,退休后继续享受,数额不减。所需经费由教育事业费列支。

第六条特级教师的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理论,积极更新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为人师表,师德垂范。

(二)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工作,为广大教师作出榜样。在教学上发挥

示范作用,带动并指导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研究、改革和实验工作,形成以特级教师为核心的区县学科带头人群体。

(四)认真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文章,争取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

(五)特级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相对薄弱的学校给予支援。主要是帮助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具体项目和办法由市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第七条特级教师的管理

(一)特级教师管理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1、学校对特级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业务考绩档案,并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特级教师考核结果输入区县中小学特级教师信息库,作为对特级教师奖惩、聘任市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并填写《上海市特级教师考核情况简表》,报市教委人事处。

3、市教委将区县上报的特级教师考核情况输入上海市特级教师信息库。同时加强对全市特级教师队伍的宏观管理。

(二)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特级教师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支持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要积极为特级教师的学习提高和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1、选派有事业心、肯钻研的年轻教师与年龄较大而工作繁重的特级教师结对子,一方面协助特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参与总结、整理经验,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

2、建立特级教师考察学习制度。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定期组织特级教师进行考察学习,使特级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素质。适当的时候,由市教委牵头组织特级教师进行专业考察。

3、建立中小学特级教师联谊会,为特级教师创造信息交流和学术活动的条件,促进中小学特级教师拥有的资源共享。

4、建立特级教师终身从教贡献奖。特级教师到达规定退休年龄时,必须递交一份授予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后撰写的有关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的论著(包括专著、论文、经验总结或调查研究报告等),作为参加终身从教贡献奖评选的依据材料。

5、成立市特级教师讲师团。组织特级教师支援农村边远地区相对薄弱的学校,实行区县对口,定期轮换等制度。选派的特级教师由被支援学校聘为“导师”,加强对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

6、为进一步推广特级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市教委和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决定每两年编选出版一本《特级教师论文集》。

(三)特级教师退休年龄可延缓至男65周岁退休,女60周岁退休(本人要求在规定年龄退休的除外)。延缓退休的特级教师一般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四)特级教师原则上不宜兼任过多的社会职务,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特级教师退休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可返聘继续从事教材编写、培养教师和其他有关工作。

(五)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市教育行政部门,由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其特级教师称号,取消津贴。

1、在评选特级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特级教师条件的;

2、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3、已不具备特级教师政治思想条件的;

(六)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报市教育 行政部门备案,停发津贴。

1、未经组织同意出国一年以上不归者;

2、放松要求,不求上进,群众反映意见大的,经两次考核不合格,仍无 改进表现者;

3、不履行本职工作岗位职责,或擅自在校外进行有偿家教,经教育规劝不改并造成不良影响者;

4、因其他原因停发工资者。

(七)特级教师调离中小学教育系统,其称号自行取消。取消、撤消称号后,与称号有关的待遇随即停止,由原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督促收回特级教师证书。

第八条本办法由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九九七年十月

下载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有企业改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国资委统[2009]15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