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古代文论十年真题简答论述题汇总冲刺
名词解释
1.翁方纲“肌理”说
2.“立主脑”(《闲情偶记》)“不隔”(《人间词话》)3.比(《毛诗序》)4.歌永言(《尚书·尧典》)5.建安风骨
6.“妙语”说(《沧浪诗话》)7.“诗界革命”(梁启超)8.文质彬彬※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即认为文与质要兼美。孔子的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即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文采与质朴的相得益彰。
9.滋味说 10.有我之境 11.绘事后素
出自《论语》,子曰:“绘事后素。”绘事指绘画之事,后素:后于素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形容一个人有了良好的素质,才能进行仁和礼的教育。
12.神与物游
13.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14.花部 15.《曲律》
16.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17.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露才扬己
“露才扬己” 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语出《离骚序》,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对诗人屈原的批评。班固也承认屈原是有出众才华的,但他认为淮南王刘安对屈原的“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评价过高了,并对屈原的人格提出异议,认为他不应该“露才扬己”,与“群小”争宠,自招馋人的陷害,他应该向孔子所赞成的宁武子学习,国家无道的时候就装作愚人,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19.转益多师是汝师 20.减头绪 21.诗言志 22.文以明道 23.《词源》 24.审虚实 25.思无邪 26.文气说 27.别是一家 28.隔与不隔 29.发愤著书※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30.《诗式》
31.千部共出一套※ 32.诗有别趣 33.工夫在诗外※ 34.摩罗诗
简答论述题
1.简述《尚书·尧典》中有关早期文学与乐舞的关系。
在文学发展初期,诗、乐、舞紧密联系。从文学起源的情况看来,一般是伴随劳动节奏而产生音乐,因音乐而产生歌辞。在当时,乐和诗同样起着“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乐与诗到后来才发展成两个独立的部门,产生以“声”为用的乐,和以“义”为用的诗。《尚书·尧典》中“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历史史料。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阳货》)3.论述《论语》中孔子有关文学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观点。
1“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2强调“诗教”,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
3可以获得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广博的知识。
4.简述《论语》中关于文与道德关系的有关论述。
孔子被称为儒家的创始人,他特别强调文和道德的联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诗三百》是一部文学作品,孔子却把文艺作品道德伦理化,他还进一步把《诗三百》归结为“无邪”,将全部作品说成为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 “礼”等的要求。他认为诗和道德修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经后来进一步推演阐发,《诗三百》在儒家心目中,主要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
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八佾》)表现了孔子怎样的诗学主张?它与后来“诗教”的建立有什么联系?
孔子论诗乐很重视中和之美,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中和之美就是他哲学理论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
6.简述《墨子》中关于“尚用”与“尚质”的有关思想。7.简析墨子有关“非乐”的理论主张。
①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认为应该“先质而后文”,提出反对“以文害用”的见解。②墨子从“尚用”、“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同时又指出,他并非不知道那些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他之所以主张“非乐”,是因为它们“不中圣王之事”、“不中万民之利”。③墨子从小生产者的角度出发,主张重质轻文,这对于批判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强烈的功利意识,对文学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8.简述墨子“言有三表”理论主张的具体内涵。
为了使文学发挥对政治的作用,他主张“言有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王言行为准则;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说立言要从实际出发,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立言着文要考虑客观上对于政治的实际效果。三表是墨子提出的立言、着文的原则和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9.《毛诗序》对诗歌的论述贯穿着怎样的中心思想?
《毛诗序》对诗歌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式、社会作用的有关论述,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诗歌必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因此在谈到诗歌的言情特点时,又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义。说到诗的政治作用时,又强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它把这种思想集中突出的表现在诗歌的社会作用的论述里: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种理论在政治上表示了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不少人以此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准则。对诗歌的创作有着长远的影响。
10.试述《毛诗序》的主要内容及在批评史上的地位。
《毛诗序》吸取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式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1)首先,它进一步阐明了诗歌的言志抒情的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2)其次,《毛诗序》指出了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说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政治情况往往在音乐和诗的内容里反映出来。(3)其三,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方面,《毛诗序》提出“六义”说,阐明了风、雅、颂是诗的种类,而赋、比、兴是作诗的方法。(4)提出诗歌必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歌“上化下” “下刺上”,重点是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
11.试述陆机对文学创作构思过程的系统论述。
12.陆机指出”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试分析“非知之难,能之难”的涵义。13.简述“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14.简述陆机《文赋》中“朝华”“夕秀”的内涵。
15.钟嵘《诗品序》说:”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请问什么是”质木无文”?又说:“平原兄弟,郁为文栋。“请问”平原兄弟”指什么人? 16.简述白居易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
17.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其价值和局限各是什么? 18.论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论。
19.《神思》开首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20.简述刘勰有关“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文学思考。21.简述《文心雕龙·时序》中体现的文学史观。※
22.曹丕是怎样批评“文人相轻”的恶习的?其意义何在? 23.论述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学主张。24.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典论·论文》)“清”“浊”各指怎样的风格?怎样理解“不可力强而致”? 25.论述王充《论衡·超奇》篇中有关品评作者的标准。※ 26.简述陈子昂诗文革新理论的具体内容。※
27.简析王夫之关于诗歌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的认识。
28.简析钟惺《诗归序》中所表达的竞陵派的诗歌理论内容。※ 29.分析《诗品序》在破与立这两方面所提出的重要观点。30.简述皎然有关诗词创新的论述。※
31.试析皎然《诗式》中有关取境的论述。
32.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谓“诗之法”主要有哪些? 33.简述袁宏道论诗之“变”的内涵。34.简析叶燮《原诗》中作诗之本。
35.试析叶燮《原诗》中阐述的“才、胆、识、力”这一艺术思想的内涵。36.简述王安石《上人书》中关于文与辞关系的论述。37.简述韩愈《答李翊书》中学习古文的途径。
38.简述苏轼有关“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的美学思想。39.李清照《词论》一文对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40.你怎样理解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 41.简述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所提出的复古主张的内涵。
42.试述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一文中关于学古与创新的关系。43.简述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一文中论诗标准——“完”。44.简述龚自珍论诗标准—“完”的内涵及意义。45.钟嗣成《录鬼簿》是如何把作家进行分期的?※ 46.简述王骥德《曲律》中表达的戏曲理论主张。※ 47.简析王骥德《曲律》中有关戏剧宾白作法的要求。
48.简述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中“平淡”的内涵。49.简述刘毓崧《古谣谚序》中对民间文学的看法。※ 50.试析刘毓崧《古谣谚序》中体现的进步文学思想。51.简析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中对小说虚构理论的阐述。
52.简述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一文中有关“幻”与“真”的关系。53.张炎《词源》一书中提出了哪些评词的标准。54.试析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贡献。
55.简析张戒诗论中有关“中的”的论述。
56.简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的中心思想。57.刘熙载《艺概》由几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哪些内容? 58.论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成就。
59.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其中的“造境”“写境”各指什么?
60.简述《摩罗诗力说》中体现的鲁迅的文学观。※
61.学好中国古代文论应该掌握哪些方法?谈谈你的体会。62.试析欧阳修关于文与道的关系的论述。
63.试析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认识的合理内涵。64.分析杜甫《戏为六绝句》论诗的主要内容。65.论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主要观点。※
66.试述《红楼梦》第一回中所体现的曹雪芹的文学思想。67.试述司空图的《韵味说》。
68.试述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中有关诗歌写作原则的内容。
第二篇:自考 行政管理学 简答和论述题3
一、电子政务的特点
1.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2.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3.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O规范。
二、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
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
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
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三、行政法律规范的主要特征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3.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普遍适用性
4.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
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
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对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
2.实现责任行政试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德共同目标;
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
4.依法行政试行政管理德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德补充。
五、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区别
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
以韦伯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行政学者构建了以规范化、法制化、非人格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官僚政府体制,其核心价值是要实现依法行政。中国传统的德政、德治观正是建立“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具有自我觉悟、自我行善的可能,认为道德教育比刑罚具有更好的效力
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
依法行政主要的依赖于行政法律规范的强制力来实现对行政权力及其运行过程的约束与控制
以德行政试图运用行政道德规范来约束与调节行政主体的权力行为
3.运行机制的不同
依法行政的基本运行机制就是一个立法、执法与司法的客观、外在的法律过程机制
以德行政是一个外在行政道德环境创造与内在的主观责任意识培养和实现过程的结合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依法行政,能够确保国家法律与人民的意志得到最低程度的遵守与实现,但也容易形成各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作风与消极行政习气,不利于发掘行政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
以德行政,能够激励行政主体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是却往往难以确保行政主体实现最低层次的规范要求
六、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
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七、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
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
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
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八、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
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理念,是当前我国最需要的行政环境
政治体制方面的不断完善和法治政府的建立,加强对行政组织的监督和控制,为提高政府活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
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
实现依法行政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实现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关键在于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各级公务员的素质
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需要立法保障
公民参与机制是行政评估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须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
九、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1.制定计划
2.初步调查
3.管理控制评估
4.详细评估
5.撰写评估报告
十、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和功能
地位:行政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
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
3.行政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
4.行政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
5.行政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6.行政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十一、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经济体制的类型会制约行政组织的绩效
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程度也制约行政绩效
大众传播媒介对行政绩效的制约作用
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政府的活动受资金预算的限制
政府部门的权力也受到限制
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
公务员往往在主观上排斥绩效管理
公务员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职业素质必然制约着行政绩效
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政府的产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量化
绩效管理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十二、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估计成本和收益:
内部和外部成本及收益;
可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成本及收益;
首要和次要成本及收益;
净收益值和再分配性收益。
2.成本和收益折现。
3.得出最后结论
十三、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
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
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
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
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
十四、经济合理性评估方法
1.成本与投入的比率测定法
2.行政开支和业务开支的比率测定法
3.人均投入测定法
4.单位成本测定法
5.经济改进余地测定法
十五、行政发展的特点
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
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
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下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
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十六、内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1.政府始终把自身的改革同自身的生存结合起来,危机意识比较强
2.强调公共部门的民营化,以这种措施来为政府的职能和机构“瘦身”,同时政府与私人企业保持良好关系,用以发挥其管理经济的职能
3.将传统行政文化和现代文官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公务员制度始终保持较轻的生命力
4.行政改革与发展大多是在一党执政下推行,有利于保持行政发展的联系性。
十七、外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1.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是以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所以起点比较低
2.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强迫下“自我手术”,缺乏改革与发展的内源性和自发性
3.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严重缺乏社会中介组织或中介组织发育不良
4.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造成了行政改革与性发展的极大阻碍,导致政府缺乏权威,体制不健全,机构涣散,效率低下
十八、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
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是指行政发展的内在推动因素
1.行政组织的演化
2.组织分工的细化
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
十九、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主要特征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
4.坚持渐进式改革
5.立足于中国国情
二十、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与原则。
内容:
功能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政府职能转变的目的是把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把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将部分职能归还给社会。
结构重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权力结构的调整包括行政系统内外,行政系统内部的重点是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行为变革:行政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政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
原则:
1.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2.坚持依法行政改革
3.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
二十一、我国当前行政发展的阻力。
1.行政发展的外部阻力
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2.行政发展的内部阻力
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
来自公务员的阻力
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
二十二、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
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转变
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第三篇:自考00151企业经营战略历年真题简答
简答
31.简述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市场特性的可衡量性;市场开发的效益性;进入市场的可行性;细分标志的动态性。
32.简述国际化企业具有的特点。
答:(1)经营空间跨国化(2)经营环境的复杂化(3)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联盟化(4)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化、快速化(5)国际化经营计划周密化、组织扁平化。
33.简述人才激励的主要方式。
答: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
34.简述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1)战略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依据,(2)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并规定完成时限,(3)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并切实可行,(4)目标应突出重点,(5)目标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1.简述影响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
答:(1)同业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2)行业发展的速度(3)产品差异化程度与用户的转换成本。
32.简述企业文化的层次。
答:企业文化层次划分为三个层次:(1)、企业表层文化:表露在企业外部的有关文化,如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等。(2)、企业中层文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群体行为和企业制度上,如企业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等。(3)企业深层文化:渗透在职工心灵中的核心文化,表现为职工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
33.简述企业在产品投入期适宜采取的产品战略。
答:“以新领先”的战略、“新品完善”战略、“新品形象”战略
34.简述科技战略具有的特点。
答:从属性、超前性、创新性、风险性。
31.简述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
1、具有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是大型企业不可确守的伙伴和助手。
32.简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
1、战略目标能够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2、战略目标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使企业的战略任务得以落实,避免落空;
3、战略目标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考核的依据;
4、战略目标描绘了企业发展的远景,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33.简述人才激励的主要方式。
答: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
34.简述大型企业具有的特点。
答:
1、设备大型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经营能力强;
2、在行业中,一般处于优势地位;
3、对外联系广,辐射能力强;
4、市场开拓能力强;
5、容易开展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的能力强;
6、企业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对变化着的环境适应性差。
31.简述大型企业应树立的战略思想。
答: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主力军、优势化、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思想
32.简述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
1、战略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2、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并规定出完成期限;
3、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并切实可行;
4、目标应突出重点;
5、目标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3.简述企业文化的特点。
答:隐形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
34.简述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答:拾遗补阙作用、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31.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进入障碍。简述构成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
答:
1、规模经济,即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2、产品差异优势,即原有企业通过长期的广告宣传、用户服务和产品质量等而获得的市场信誉和用户的忠诚。
3、资金需求,新加入者想要打入一个新的行业,并在竞争中获胜,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冒失败的风险,由此形成了进入障碍。
32.简述企业在产品成熟期适宜采取的产品战略。
答:改进或改革产品战略、优质低价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
33.简述企业文化提出的背景。
答:
1、科学技术进步、企业职工构成的变化,智力型职工比重变大。
2、企业管理中软要素的作用增大。
3、企业经营领域扩大化、多角化、面临竞争对手增加,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外部的压力加大。
4、企业经营国际化,促进企业文化生产。
34.简述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
答:开发型模式、扩散型或引进型模式、改造型模式
31.简述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含义及其优点。
答:纵向一体化战略指在向前和向后两个可能方向上,扩大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优点:
1、向后一体化能够使企业对其所需的原材料的成本、质量及其供应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2、向前一体化使企业能够控制销售和销售渠道,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更迅速地了解顾客意见和要求,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32.简述国际化企业应树立的战略思想。
答:经营国际化观念、生产全球化观念、国际市场营销观念、产品整体化观念、联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
33.简述企业产品市场细分的原则。
答:市场特性的可衡量性、市场开发的效益性、进入市场的可行性、细分标志的动态性。
34.简述经营战略的特征。
答:全局性、长远性、竞和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31.简述国际化企业应树立的战略思想。
答:经营国际化观念、生产全球化观念、国际市场营销观念、产品整体化观念、联合参与国际竞争观念。
32.简述在产品成熟期企业适宜采取的产品战略。
答:改进或改革产品战略、优质低价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
33.简述企业文化的特点。
答:隐形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
34.简述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
答:
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
6、产业结构额调整。
31.简述大型企业具有的特点。
答:
1、设备大型化、生产经营规模大、经营能力强;
2、在行业中,一般处于优势地位;
3、对外联系广,辐射能力强;
4、市场开拓能力强;
5、容易开展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的能力强;
6、企业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对变化的环境适用性差。
32.简述企业市场细分的目的。
答:
1、便于掌握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
2、便于掌握市场分布情况,发现市场缝隙;
3、有利于确定企业的重点目标市场。
33.简述国际化企业进行总体经营战略决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
1、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国际市场竞争状况及其竞争发展趋势;
3、目标市场所在国的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
4、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水平和其他市场因素;
5、企业本身的出口能力和条件。
34.简述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
答:
1、战略目标能够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企业长期协调发展;
2、战略目标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考核的依据。
3、战略目标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使企业的战略任务得以落实。
4、战略目标描绘了企业发展的远景,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33.简述企业文化的特点。
答:隐形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
34.简述企业使命的重要作用。
答:
1、指明了企业的经营领域;
2、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前提;
3、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
4、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
3I.简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
1、能够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2、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使企业的战略任务得以落实,避免落空。
3、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考核的依据。
4、描绘了企业发展的远景,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33.简述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
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成长壮大、变强的内在要求;我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客观需求。
34.简述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的区别。
答:
1、含义不同:融资性租赁指租赁公司利用其资金或从银行贷款购买承租企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然后租给承租方使用的一种物资流通形式;服务性租赁指租赁公司不仅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工具、还提供设备、工具的维修、保养、保险和各种专门服务的一种物资流通形式。
2、设备归属不同:在融资性租赁下,租赁期满后机器设备归承租方所有;在服务性租赁下,租赁期满后机器设备归租赁公司所有。
3、租赁目的不同:在融资性租赁下,承租人租赁的目的是融资;在服务性租赁下,承租人租赁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在生产建设中一些临时需要的设备。
4、租赁期限不同:一般而言,融资性租赁期限较长,而服务性租赁的期限较短。
31.简述战略目标制定和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
1、战略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2、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并规定出完成期限。
3、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并切实可行。
4、目标应突出重点。
5、目标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3.简述国际化企业的特点。
答:经营空间跨国化、经营环境复杂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联盟化、国际市场信息网络化快
速化、国际化经营计划周密化组织扁平化。
34.简述市场细分的目的。
答:
1、便于掌握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正确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
2、便于掌握市场分布情况,发现市场缝隙;
3、有利于确定企业的重点目标市场。
31.简述国际化企业应树立的战略思想。
答:经营国际化观念、生产全球化观念、国际市场营销观念、产品整体化观念、联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
32.简述人力资源的特点。
答: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型、再生性、社会性
33.简述企业文化的作用。
答: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34.简述企业经营战略具有的特征。
答:全局性、长远性、竞和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36.一个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进入障碍。试简述构成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答:
1、规模经济,即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2、产品差异优势,即原有企业通过长期的广告宣传、用户服务和产品质量等而获得的市场信誉和用户的忠诚;
3、资金需求,新加入者想要打入一个新的行业,并在竞争中获胜,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冒失败的风险,由此形成了进入障碍。
37.简述纵向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点。
答:含义:指在向前和向后两个可能方向上,扩大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优点:
1、向后一体化能够使企业对其所需的原材料的成本、质量及其供应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使生产稳定、正常地进行;
2、向前一体化使企业能够控制销售和销售渠道,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更迅速地了解顾客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38.简述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
1、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2、大型企业是本行业的排头兵和台柱子;3大型企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军。
36.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
答:
1、全局性特征:指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重点放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上;
2、长远性:指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是为了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
3、纲领性: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
4、抗争性:指战略是针对竞争对手制定的,具有直接的对抗性;
5、风险性:指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有风险。
37.简述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主要原则。
答:市场特性的可衡量性、市场开发的效益性、进入市场的可行性、细分标志的动态性。
38.简述企业实施复合多样化发展战略的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
1、可以通过向不同的产业渗透和向不同的市场提供服务,来分散企业经营的风险,增加利润,使企业发展更稳定。
2、它能够使企业迅速地利用各种市场机会,逐步向具有更大市场潜力的行业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3、它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缺点:
1、导致组织结构的膨胀,加大了管理上的难度;
2、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企业会首先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导致巨大的损失。
第四篇:自考个案社会工作一月最新资料简答论述题
简答
1、个案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A、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B、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
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C、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通过 面对面明年的沟通来帮助个人和家庭;
D、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
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要协助那些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救济理论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主要有?
A、强调个别化的方法。
应对每个个案分别予以处理,以提供适合求助者个别的适当救助;
B、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济贫原则。
案主致贫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人类道德的缺陷,如懒惰、赌博等才是真正的原因。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给以物质救助。
C、强调对案主“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
只有在所有这些资源网络都不能提供帮助时才进行公众援助;
D、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3、慈善组织会社着重做了哪些工作?
A、对工作人员进行训练;
B、简历了社会工作图书馆;
C、发展出学徒式的督导方法。
4、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A、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其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B、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及技术性;
C、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
D、工作过程的系统性;
E、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5、个案社会工作的功能?
A、助人功能。取决于个人或家庭某些需要的满足;
B、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社会的稳定发展,除了通过社会控制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约束外,还要加强社会工作,发挥对社会成员的保障、援助作用,从而促使社会稳定。
6、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范围)?
A、家庭个案社会工作。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B、儿童个案社会工作。以有问题的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
C、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以学校的学生为对象;
D、医疗卫生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
E、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主要是提供经济性、教育性服务。
F、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7、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及其特点?
A、强调家庭系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
B、体现了专业个案社会工作的某种性质。直接疏导法、间接网络法、环境改变术、资源的运用;
C、政府以行政性手段和组织推行个案社会工作;
D、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大多着重于问题的解决。
8、案主的特征?
A、求助性;B、情绪低落;C、复杂性;D、迷茫性。
9、工作内容?
A、了解案主的心里状况;B、做好会谈准备;C、确立会谈的目标;D、熟知会谈的内容;E、掌握建立关系的技术;F、总结与判断。
10、资料收集的方式、方法?
A、会谈。非直接式会谈,即案主的自我陈述。直接性的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表,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B、填写调查表。运用各种不同的调查表;
C、观察。对资料的直接感知与记录。
D、文献搜集。通过查找已有的文献来获取案主的有关资料。
E、环境调查。案主家庭以外的环境中展开,包括案主家庭周围的环境及有关人员。
11、目标制定的原则?
A、与案主共同协商的原则;B、目标一致原则;C、目标可行原则。
12、心里社会治疗模式最初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很大,其理论基础主要由以下几种理论构成?
A、精神分析理论;B、“人在情境中”理论。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C、社会角色理论;D、沟通理论;
13、心里社会治理模式和个案社会工作的其他模式相比,有其独有的一些特性:
A、主导性。心里治疗模式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被社会工作者广泛采用和采纳;
B、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开放。从精神理论入手,不断吸收其他科学理论和学说,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内;
C、治疗方法和技术的细腻与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积累了一整套的技术和方法;
D、应用范围广泛。心里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问题的案主身上。
14、危机调适的目标?
A、减轻案主生理和心里的不适感;B、帮助案主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C、协助案主自己了解危机的原因;
D、协助家庭及社区支持案主;
15、危机调适模式的步骤与方法?
A、了解主要问题;B、迅速作出危机性判断;C、稳定案主情绪;D、协助案主解决当前的问题;
16、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
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对开展行为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包括:
A、强调可观察的行为;B、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两种:个人意识所控制,无法由个人意识来控制;C、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D、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
17、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治疗目标?
A、提供一种治疗的气氛协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
B、引导案主自我努力,以具备自我实现所必须的一些特质;
C、治疗的目标不是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而是协助案主成长,提高案主客服当前及将来所要面对问题的能力。
18、理性情绪治疗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工作步骤:
A、专业关系的建立;
B、阐明理性情绪治疗法的治疗理念和原则;
C、确定案主的问题,运用ABC性格理论来确定案主当前经历的事件;
D、反驳案主的非理性信念,指出案主的非理性信念的错误以及导致的不良后果;
E、以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
19、结构家庭治疗法中家庭系统的基本思想包括:
A、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结构;
B、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单线的;
C、注重家庭成员目前的交往方式;
20、家庭结构的病态?
最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形等方面。
21、工作者在进入家庭时通常可采取一下技巧:
A、入乡随俗;B、注重调查交往过程;C、模仿。
论述
1、专业关系的特性?
A、目的明确性。为了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该目的从关系建立初始就为双方所明知。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该目的;
B、兼容性。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是兼具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关系;
C、暂时性。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是一种暂时性的工作关系;
D、不平等性。虽然一再要求民主、平等与自决空单在实际工作中,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给与取”的不平等关系;
E、非互助性。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F、涉及机构。专业关系的简历是在机构内,所以要受机构的政策,目标与服务功能的影响;
G、以案主利益为中心。优先考虑案主个人的需要。
2、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
A、目的。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将双方联结到一起。专业关系的目的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规范性、操作性、个人性,又称独立性;
B、关心他人。就是社会工作者真诚地关注案主所发生的事情并能将自己的关心传达给案主。第一,社会工作者应该全身心地替案主着想,对案主的关心就像对自己的关心一样。但又和对自己的关心有区别。第二,消除对案主的个人看法。第三,真正理解案主。第四,从细微之处入手体现对案主的关心。
C、承诺与责任。要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真正地建立起来,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案主通常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公开并真诚地将问题提出,并提供有关的必须的详细资料。
D、接纳与期望。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相信他,接受他而不去批评他。这是一种对人尊重的态度。
E、同感。是指社会工作者理解他人对环境的感受,从案主的内心深入体验不安甚至绝望的心情;
F、真诚和一致。真诚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一致则指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真实的自我价值观,与案主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
G、权威和权力。权威是指社会工作者拥有特定的专业地位和专业知识,对案主的影响、改变、说服的能力。工作者还对案主拥有权力。
3、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A、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经受生活的磨练,不畏惧生活,把成长和改变当成是自然的过程;他有足够的安全感,有相当成熟度,心里健康;
B、有自我分析的能力。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限制和不足,并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C、有影响案主的能力。案主是要求某种协助的人,所以工作中必须能够提供一些别处无法获得的协助。工作中要具有这些权威和能力,才能获得案主的合作;
D、有协助他人的意愿。助人的意愿可以给人极大的支持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是以助人为职业的社会
工作者尤其不可缺少的。
E、应有相当的敏感度。有意识和了解他人内在世界的能力;
F、代表工作机构。
G、注重经验积累与推广;
H、以问题解决为目标;
I、尊重他人,协调友谊和感情;
J、树立为案主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工作者情操和职业道德。
4、行为治疗模式的评述?
A、行为治疗模式在个案工作中的优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明确的、系统化的方法及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治疗;
第二行为治疗强调案主当前的问题是造成案主困境的主要因素;
第三案主必须按要求从事某种行为,以解决自身的问题;
第四注重评估治疗结果的科学性;
第五能够获得案主关系人的最大程度的配合;
第六行为治疗模式大部分带有教育内容,强调教育案主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
第七行为治疗模式的实务以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基础;
B、对该模式的批评主要来自于:
第一在某些特定领域,行为治疗法虽然具备成效,但只是一种短期的效果;
第二治疗的程序需要社会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培训才能熟练掌握;
第三该方法忽视目前行为的历史原因。
5、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对个案社会工作领域的贡献体现?
A、注重研究。罗杰斯遵循科学统计的方法和原则,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并根据实验结果,不断加以修正;
B、易于学习和掌握。和其它治疗模式相比,人本治疗模式所倡导的基本要素,对于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的人而言,容易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如全神地聆听、关怀及情感反映等,有助于和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C、安全性高。人本治疗模式不需要工作者给案主下定义或提出建议,解释他的行为,分析他的潜意识和梦境或使他的性格有重大的改变,而是需要工作者给予全神地聆听,尊重案主及了解他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工作者错误引导案主或损害案主的机会大大减少;
D、更易于被不同文化所接纳。和其他模式相比,人本治疗模式更易于被其他国家及社会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工作者及案主所接受。如该模式在香港社会工作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学校服务中是较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
E、强调注重以案主为中心。将工作重点放在案主的现在情况,尤其是当前情绪状态,注重发展工作者和案主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案主自行决定与选择他们的价值观与目标,而不是由工作者决定。
6、现实治疗法的实施过程?
根据格拉瑟的理论,现实治疗法的基本过程分为八个步骤:
A、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的需求。治疗的第一步是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做他的朋友,使案主愿意和工作者接近、相交,这是达到有效治疗的基础。另外工作者也要让案主知道自己对他有积极的信心,相信案主有能力自我改善并使自己生活得更 快乐,也相信案主能有效和负责任地发挥个人的功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满足感,充分表现现实治疗法对人性的基本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工作者也要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和接纳,也就是说为案主创建一个温暖和安全的人际氛围;
B、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工作者在这个阶段中的任务要引导案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当前的行为上,用“控制理论”的专业术语来表述。工作者在这个阶段只关心案主本身的行为,而不会进一步探讨案主情绪的背景和原因;
C、行为评估。在案主认识到他当前的行为即愿意对其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工作者就可协助案主评估他的行为是否对自己或他人有好处。这个阶段,工作者不要直接替案主对其行为作出价值判断,应协助案主对其行为的意义和有效性作出评估,并鼓励案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协助案主制订行动的计划。当案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反省,并已有初步认识以后,下一步就是制定计划,以便将不负责任变成负责任的行为。在现实治疗法中,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的核心;
E、承诺。在按住制定计划后,工作者要协助案主对计划做出承诺,案主通过承诺来表现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尤其是对关心和爱护他的人负责。此外,工作者应对所制定的计划未能成功执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通常第四和第五个阶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多次的现象,有时甚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作调整;
F、不接受借口。如果案主没有依照承诺履行计划或者计划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工作者不能接受案主的任何借口,也不能探究计划失败的原因,也不能责怪案主。并引导案主订定新的计划重新作出承诺; G、排除惩罚。现实治疗法基本上否定惩罚的作用。用惩罚去改变人类行为是完全没有效用的,当案主不能履行承诺时,对案主实行惩罚指挥加强案主的“失败的认同”,并破坏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良好关系。工作者应对案主的改变充满信心和耐心,不允许对案主做出惩罚性的行动;
H、拒绝放弃。所谓拒绝放弃是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第五篇:历年国际经济学自考简答论述题总结
1.简述绝对技术差异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绝对技术差异论特点和局限性。
3.简述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4.简述出口补贴及其对出口国的影响。
5.简述出口导向战略以及选择这一战略的国家特点。
6.试分析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7.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限制条件。
8.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9.货币贬值是否一定能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为什么?
10.简述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1.简述货币贬值对国际收入调整吸收的影响。
12.试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局限性及解决办法。
13.简述实行浮动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14.简述浮动汇率制导致国际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15.试论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采取浮动汇率更能应对外部冲击?
17.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对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18.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高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政府政策搭配所面临的困境。19.20.21.22.简述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内外平衡的影响效果。试述在固定汇率下维持经济内外平衡的政策选择。简述在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产生的不同影响。简述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3.试述国际资本流动是如何冲击一国经济的,并说明应采取怎样的汇率制度才能应对这种
冲击。
24.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25.简述相互倾销贸易理论。
26.你对反倾销有何认识?它对我国而言有何现实意义?
27.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28.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及其特点。
29.简述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的内容。
30.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
31.简述世界贸易组织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间的区别。
32.简述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非歧视原则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3.试述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影响。
34.简述影响劳动力跨国流动的主要因素。
35.简述关税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
36.简述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
37.简述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后,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向的条件。
38.简述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9.简述对外贸易影响一国经济波动的因素。
40.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41.简述示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42.简述引进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43.试述引进外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
44.论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及其对我国贸易战略制定的借鉴意义。
45.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重要意义。
46.生产要素禀赋论是怎样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的?
47.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有何特点和局限性?
48.简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49.简述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的主要内容。
50.简述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
51.简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52.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5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和贷方的净差额通常不等于零的原因。
54.简述开放条件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
55.简述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平衡内外经济的影响。
56.简述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所起的作用。
57.试述外部规模经济的源泉及其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8.简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59.简述《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60.试述签订《牙买加协定》的原因以及该协定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义。
61.简述《牙买加协定》及其对新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意义。
62.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本内容。
63.简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6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过程及主要内容。
65.简述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及其意义。
66.简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国民收入变动与本园国民收入变动的相互关系。
67.试述国际投资中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意义。
68.简述一国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
69.简述机会成本递增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
70.简述世界银行总结的经济发展战略类型及各种类型的特点。
71.简述购买力平价论。
72.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73.何谓进口许可证?它有几种分配的方法可供选择?
74.简述夕阳工业论的政策主张及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