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Win2003下创建软RAID完全手册
[精华] 在Windows server2003下创建软RAID完全手册
http://www.xiexiebang.com 不勝感激
bobar 回复于:2004-09-13 10:07:59
呵呵,小弟我刚刚装过这样的例子,主要是囊中羞涩,买不起raid卡,等有钱了就用卡 hp ml150 两块scsi36g 硬盘 装好硬盘
按照一般安装顺序,安装系统,在磁盘1上
系统装好了,磁盘1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做分区什么的,之后把两块硬盘都升级为动态硬盘,直接选中磁盘1上的分区,右键选择添加镜像,系统会自动按照磁盘1的分区划分磁盘2,然后系统自动同步两个分区 系统重起的时候会多一个,镜像启动 mirror c:之类的 感觉速度还可以
飞影 回复于:2004-09-14 09:05:33
请问楼主可有是否做过软RAID-5的扩展么,不知道会不会伤害到扩展前的RAID-5内的数据呢?一直想测试,只是没有足够的硬件,希望楼上的各位谁做过这样的测试介绍一下经验,期盼中。
神牛 回复于:2004-09-15 09:07:45
引用:原帖由 “likuku” 发表: 偶去年年底专门弄了几块硬盘做软RAID测试,RAID0,1还凑活。性能还过的去,RAID5 性能太差了。根本没有使用价值。0 大家都知道,是风险加倍.1 是浪费空间。。官方都推荐:假如使用软RAID,为了保证性..........RAID 0+1是对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人用的!我一直以为保存数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有用的东西进行备分!
况且这个东西无论SCSI还是SATA都是有钱人用的!有钱人就不会用软RAID
原文链接: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365236 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原文出处
第二篇:在Windows 2003下创建软RAID完全手册
在Windows 2003下创建软RAID完全手册
大家知道,硬件RAID解决方案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供高水平的硬盘可用性和冗余度,但是居高不下的价格实在令人可畏。不过可庆幸的是,Windows 2003提供了内嵌的软件RAID功能,并且软RAID可以实现RAID-0、RAID-
1、RAID-5。
软RAID不仅实现上非常方便,而且还大量地节约了宝贵的资金,确实是Windows 2003 Server的一个很实用的新功能。RAID-5卷是数据和奇偶校验间断分布在三个或更多物理磁盘的容错卷。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败,我们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对于多数活动由读取数据构成的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冗余来说,RAID-5卷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使用基于硬件或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来创建RAID-5卷。通过基于硬件的RAID,智能磁盘控制器处理组成RAID-5卷的磁盘上的冗余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
Windows Server 2003家族操作系统提供基于软件的RAID,其中RAID-5卷中的磁盘上的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将由“磁盘管理”来处理,两种情况下数据都将跨磁盘阵列中的所有成员进行存储。当然,软RAID的性能和效率是不能与硬RAID相提并论的。下面我们首先从动态磁盘的创建谈起,然后说明在Windows 2003 Server实现如何实现软RAID,最后讲一下软RAID的管理 创建动态磁盘
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时,硬盘将自动初始化为基本磁盘。我们不能在基本磁盘分区中创建新卷集、条带集或者RAID-5组,而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类似的磁盘配置。也就是说,如果想创建RAID-0、RAID-1或RAID-5卷,就必须使用动态磁盘。在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完成后,可使用升级向导将它们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将一个磁盘从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后,磁盘上包含的将是卷,而不再是磁盘分区。其中的每个卷是硬盘驱动器上的一个逻辑部分,还可以为每个卷指定一个驱动器字母或者挂接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卷。动态磁盘有以下几个优于基本磁盘的特点:
卷可以扩展到包含非邻接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在任何可用的磁盘上。对每个磁盘上可以创建的卷的数目没有任何限制。
Windows 2003将动态磁盘配置信息存储在磁盘上,而不是存储在注册表中或者其他位置。同时,这些信息不能被准确地更新。Windows 2003将这些磁盘配置信息复制到所有其他动态磁盘中。因此,单个磁盘的损坏将不会影响到访问其他磁盘上的数据。
一个硬盘既可以是基本的磁盘,也可以是动态的磁盘,但不能二者兼是,因为在同一磁盘上不能组合多种存储类型。但是,如果计算机有多个硬盘,就可以将各个硬盘分别配置为基本的或动态的。
1、从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
①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选项,显示“计算机管理”窗口。
②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
③右击要设置为动态磁盘的硬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选项,将显示“升级到动态磁盘”对话框。
④选中要升级的磁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显示“要升级的磁盘”对话框,在这里要求用户对要升级为动态磁盘的硬盘进行确认。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升级操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基本磁盘可以升级为动态磁盘,但动态磁盘却不能恢复为基本磁盘。
⑤单击“升级”按钮,将显示“磁盘管理”提示框,系统再次要求用户对磁盘升级予以确认。当将该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后,Windows98/Me等操作系统将不能再从该磁盘引导启动。
⑥单击“是”按钮,将显示“升级磁盘”警告框。在这里提示要升级磁盘上的文件系统将被强制卸下,并要求用户对该操作进一步予以确认。
⑦单击“是”按钮,系统将开始磁盘的升级过程。当升级完成后,将显示 “确认”警告框,单击“确定”按钮将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完成磁盘的升级过程。
在升级到动态磁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必须以管理员或管理组成员的身份登录才能完成该过程。如果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则网络策略设置也可能阻止我们完成此步骤。
将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后,就再也不能将动态卷改回到基本分区。这时惟一的方法就是,必须删除磁盘上的所有动态卷,然后使用“还原为基本磁盘”命令。
在升级磁盘之前,应该关闭在那些磁盘上运行的程序。
为保证升级成功,任何要升级的磁盘都必须至少包含1MB的未分配空间。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或卷时,“磁盘管理”工具将自动保留这个空间,但是带有其他操作系统创建的分区或卷的磁盘上可能就没有这个空间。
扇区大小超过512字节的磁盘,不能从基本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
一旦升级完成,动态磁盘就不能包含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不能被非Windows 2003的其他操作系统所访问。
2、将新磁盘设置为动态磁盘
①计算机安装新硬盘后,当第一次访问“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工具时,将自动运行“写入签名和升级磁盘向导”窗口。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要写入签名的磁盘”页面,在该列表中选择要写入签名的磁盘。需要注意的是,磁盘在安装到系统前必须进行签名。
③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要升级的磁盘”页面,选择要升级为动态磁盘的磁盘。
④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完成写入签名和升级磁盘向导”页面,在这里要求确认签名并升级的磁盘。如果有任何不妥,可单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并重新进行设置。
⑤单击“完成”按钮,动态磁盘升级过程完成。
实现软RAID
软RAID也必须在多磁盘系统中才能实现。实现RAID-1最少要拥有两块硬盘,而实现RAID-5则最少要拥有三块硬盘。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所在磁盘采用RAID-1,而数据所在磁盘采用RAID-5。
1、卷的类型
①简单卷
简单卷由单个物理磁盘上的磁盘空间组成,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链接在一起的相同磁盘上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中扩展简单卷或把简单卷扩展到其他磁盘。如果跨多个磁盘扩展简单卷,则该卷就是跨区卷。
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简单卷。简单卷不能包含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不能由MS-DOS 或Windows 2003以外的其他Windows操作系统访问。如果网络中的计算机还在运行Windows98或更早版本,那么应该创建分区而不是动态卷。
如果想在创建简单卷后增加它的容量,则可通过磁盘上剩余的未分配空间来扩展这个卷。要扩展一个简单卷,则该卷必须使用Windows 2003中所用的NTFS版本格式化。同时不能扩展基本磁盘上作为以前分区的简单卷。也可将简单卷扩展到同一计算机的其他磁盘的区域中。当将简单卷扩展到一个或多个其他磁盘时,它会变成为一个跨区卷。在扩展跨区卷之后,不删除整个跨区卷便不能将它的任何部分删除。要注意的是跨区卷不能是镜像卷或带区卷。
②条带卷
利用条带卷,可以将两个或者更多磁盘(最多为32块硬盘)的空余空间组成为一个卷。在向条带卷中写入数据时,数据被分割为64KB的块,并均衡地分布在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一个阵列是两个或者多个磁盘的集合。条带卷可以有效地提高磁盘的读取性能,但是它并不提供容错功能,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会导致全部数据的丢失。条带卷类似于RAID-0。
③跨越卷
利用跨越卷,也可以将来自两个或者更多磁盘(最多为32块硬盘)的空余磁盘空间组成为一个卷。与条带卷所不同的是,将数据写入跨越卷时,首先填满第一个磁盘上的空余部分,然后再将数据写入下一个磁盘,依次类推。虽然利用跨越卷可以快速增加卷的空量,但是跨越卷既不能提高对磁盘数据的读取性能,也不提供任何容错功能。当跨越卷中的某个磁盘出现故障时,存储在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④镜像卷
利用镜像卷即RAID-1卷,可以将用户的相同数据同时复制到两个物理磁盘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物理磁盘出现故障,虽然该磁盘上的数据将无法使用,但系统能够继续使用尚未损坏而仍继续正常运转的磁盘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从而通过另一磁盘上保留完全冗余的副本,保护磁盘上的数据免受介质故障的影响。
由此可见,镜像卷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即每组数据有两个成员),所以镜像卷的成本相对较高。要创建一个镜像卷,必须使用另一磁盘上的可用空间。动态磁盘中现有的任何卷(甚至是系统卷和引导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控制器镜像到其他磁盘上大小相同或更大的另一个卷。最好使用大小、型号和制造厂家都相同的磁盘作镜像卷,以避免可能产生的兼容性错误。
镜像卷可以大大地增强读性能,因为容错驱动程序同时从两个磁盘成员中同时读取数据,所以读取数据的速度会有所增加。当然,由于容错驱动程序必须同时向两个成员写数据,所以它的写性能会略有降低。镜像卷可包含任何分区(包括启动分区或系统分区),但是镜像卷中的两个硬盘都必须是Windows 2003动态磁盘。
⑤RAID-5卷
在RAID-5卷中,Windows 2003通过给该卷的每个硬盘分区中添加奇偶校验信息带区来实现容错。如果某个硬盘出现故障,Windows 2003便可以用其余硬盘上的数据和奇偶校验信息重建发生故障的硬盘上的数据。
由于要计算奇偶校验信息,所以RAID-5卷上的写操作要比镜像卷上的写操作慢一些。但是,RAID-5卷比镜像卷提供更好的读性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Windows 2003可以从多个磁盘上同时读取数据。与镜像卷相比RAID-5卷的性价比较高,而且RAID-5卷中的硬盘数量越多,冗余数据带区的成本越低。但是RAID-5卷也有一些限制。第一,RAID-5卷至少需要3个硬盘才能实现,但最多也不能超过32个硬盘;第二,RAID-5卷不能包含根分区或系统分区;
2、实现软RAID
①在“磁盘管理”中,右击要设置软RAID的硬盘,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创建卷”选项,将显示“创建卷向导”窗口。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卷类型”页面,在这里选择要创建的卷类型。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应当选择采用RAID-1或RAID-5卷。
③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磁盘”页面。在左侧“所有可用的动态磁盘”列表框中选择要添加的磁盘,并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将其添加至该RAID-5卷,并显示在“选定的动态磁盘”列表框中。
④动态磁盘添加安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指派驱动器号和路径”页面。选中“指派驱动器号”选项,并为该RAID-5卷指派驱动器号,以便于管理和访问。
⑤单击“下一步”按钮,显示“卷区格式化”页面。选择“按下面提供的信息格式化这个卷”选项,并采用默认的NTFS文件系统和分配单位大小。可以为该RAID-5卷指定一个卷标,以用于与其他卷相区别。
⑥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完成创建卷向导”页面,此时卷的创建完成。
⑦单击“完成”按钮,系统将自动格式化新创建的卷。至此,RAID-5卷已创建完成。
RAID卷的管理
1、添加镜像卷
对于已有的动态磁盘,可以简单地通过添加镜像卷的方式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在“磁盘管理”中,右击要添加镜像磁盘的动态磁盘,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镜像”选项,此时将显示“添加镜像”对话框。在磁盘列表中选择要设置为镜像的动态磁盘,然后单击“添加镜像”按钮,至此镜像添加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为镜像的磁盘空间必须大于或等于现存卷。
2、测试镜像系统或启动卷
关闭计算机,然后断开或关闭某个磁盘以模拟磁盘故障,使用剩余镜像来重新启动计算机。验证 Windows 可正确启动后,请关闭计算机然后重新连接磁盘,重新启动计算机。启动菜单出现时,选择仍保持连接状态的磁盘上的镜像。打开计算机管理(本地),在控制台树中单击“磁盘管理”,右键单击具有任一标有“失败的重复”的卷的磁盘,然后单击“重新激活磁盘。
3、重新激活 RAID-5 磁盘
如果 I/O 错误是暂时的,则可以尝试重新激活磁盘;打开计算机管理(本地),在控制台树中单击”磁盘管理“。右键单击局部出现故障的磁盘,然后单击”重新激活磁盘“,RAID-5 卷的状态应变为”正在重新生成“,然后变为”良好“。
4、软RAID的恢复
磁盘冗余的目的就在于当磁盘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保存数据的完整性。虽然在RAID-1和RAID-5中某个磁盘成员的失败不会导致丢失数据,其他成员仍然可以继续运转,但是如果失败不能得到及时恢复,那么磁盘卷将不再拥有冗余的特性。因此,必须及时恢复失败的RAID-1和RAID-5。
修复镜像卷和RAID-5卷
在”磁盘管理“中,失败卷的状态将显示为”失败的冗余“,磁盘之一将显示为”脱机“、”丢失“或”联机(错误)“。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恢复镜像卷:
①确保该磁盘已连接到了计算机,并且已经加电。
②在”磁盘管理“中,右击标识为”脱机“、”丢失“或”联机(错误)“的磁盘,然后在快捷菜单中单击”重新激活磁盘“选项。此时该磁盘的状态应当回到”良好“,同时镜像卷应该自动重新生成。
如果磁盘被严重破坏或者不可能修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将只能看到”删除“命令,此时Windows 2003将无法再修复该镜像卷。另外,如果磁盘连续显示”联机(错误)“,则有可能表明该磁盘很快就要发生故障了,应当尽可能快地替换该磁盘。
替换磁盘和创建新的镜像卷
如果经修复仍未能重新激活镜像磁盘,或者镜像卷的状态没有恢复到”良好“状态,就必须替换失败磁盘,并创建新的镜像卷。
①在失败的卷上右击鼠标,并选择”删除镜像“选项,将显示”删除镜像“对话框。
②从磁盘列表中选择丢失的磁盘,然后单击”删除镜像“按钮,将显示”磁盘管理“警告框,以提示用户确认。
③单击”是“按钮,将删除该镜像卷。然后右击该丢失的磁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磁盘“选项,将该磁盘删除。
④更换新的磁盘,并将磁盘设置为动态磁盘。
⑤创建新的镜像卷。新镜像卷的创建过程请参见前述”添加镜像卷“。
3)替换磁盘和重新生成RAID-5卷
①更换故障磁盘,并将它设置为动态磁盘。
②在”磁盘管理“中,右击失败磁盘的RAID-5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恢复卷“选项,将显示”修复RAID-5卷“对话框。
③选择要在RAID-5卷中替换失败磁盘的磁盘,并单击”确定“按钮。此时RAID-5卷开始自动修复。
④右击失败的磁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磁盘“选项,并从系统中删除该磁盘。
第三篇:在Windows 2003下创建软RAID5完整版(附图)
在Windows 2003下创建软RAID5完整版(附图)
大家知道,硬件RAID解决方案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供高水平的硬盘可用性和冗余度,但是居高不下的价格实在令人可畏。不过可庆幸的是,Windows 2003提供了内嵌的软件RAID功能,并且软RAID可以实现RAID0、RAID1、RAID5。
软RAID不仅实现上非常方便,而且还大量地节约了宝贵的资金,确实是Windows 2003 Server的一个很实用的新功能。RAID5卷是数据和奇偶校验间断分布在三个或更多物理磁盘的容错卷。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败,我们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对于多数活动由读取数据构成的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冗余来说,RAID5 卷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使用基于硬件或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来创建 RAID5卷。通过基于硬件的 RAID,智能磁盘控制器处理组成RAID5卷的磁盘上的冗余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操作系统提供基于软件的 RAID,其中RAID5卷中的磁盘上的信息的创建和重新生成将由“磁盘管理”来处理,两种情况下数据都将跨磁盘阵列中的所有成员进行存储。当然,软RAID的性能和效率是不能与硬RAID相提并论的。下面我们首先从动态磁盘的创建谈起,然后说明在Windows 2003 Server实现如何实现软RAID,最后讲一下软RAID的管理。
一、创建动态磁盘
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时,硬盘将自动初始化为基本磁盘。我们不能在基本磁盘分区中创建新卷集、条带集或者RAID5组,而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类似的磁盘配置。也就是说,如果想创建RAID0、RAID1或RAID5卷,就必须使用动态磁盘。在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完成后,可使用升级向导将它们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将一个磁盘从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后,磁盘上包含的将是卷,而不再是磁盘分区。其中的每个卷是硬盘驱动器上的一个逻辑部分,还可以为每个卷指定一个驱动器字母或者挂接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卷。动态磁盘有以下几个优于基本磁盘的特点:
卷可以扩展到包含非邻接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在任何可用的磁盘上。对每个磁盘上可以创建的卷的数目没有任何限制。
Windows 2003将动态磁盘配置信息存储在磁盘上,而不是存储在注册表中或者其他位置。同时,这些信息不能被准确地更新。Windows 2003将这些磁盘配置信息复制到所有其他动态磁盘中。因此,单个磁盘的损坏将不会影响到访问其他磁盘上的数据。
一个硬盘既可以是基本的磁盘,也可以是动态的磁盘,但不能二者兼是,因为在同一磁盘上不能组合多种存储类型。但是,如果计算机有多个硬盘,就可以将各个硬盘分别配置为基本的或动态的。
1、将新磁盘设置为动态磁盘
①计算机安装新硬盘后,当第一次访问“计算机管理”中的“磁盘管理”工具时,将自动运行“欢迎使用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窗口。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页面,在该列表中选择要要初始化的磁盘。需要注意的是,磁盘在安装到系统前必须进行初始化。
③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完成初始化的磁盘和转换向导”页面,在这里要求确认初始化和转换的磁盘。如果有任何不妥,可单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并重新进行设置。
④单击“完成”按钮,动态磁盘初始化和转换过程完成。
2、从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
①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选项,显示“计算机管理”窗口。
②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
③右击要设置为动态磁盘的硬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转换为动态磁盘”选项,将显示“转换为动态磁盘”对话框。
④选中要转换的磁盘,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将开始磁盘的转换过程。
⑤最后完成磁盘动态转换。
在升级到动态磁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必须以管理员或管理组成员的身份登录才能完成该过程。如果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则网络策略设置也可能阻止我们完成此步骤。
将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后,就再也不能将动态卷改回到基本分区。这时惟一的方法就是,必须删除磁盘上的所有动态卷,然后使用“还原为基本磁盘”命令。
在升级磁盘之前,应该关闭在那些磁盘上运行的程序。
为保证升级成功,任何要升级的磁盘都必须至少包含1MB的未分配空间。在磁盘上创建分区或卷时,“磁盘管理”工具将自动保留这个空间,但是带有其他操作系统创建的分区或卷的磁盘上可能就没有这个空间。
扇区大小超过512字节的磁盘,不能从基本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
一旦升级完成,动态磁盘就不能包含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不能被非Windows 2003的其他操作系统所访问。
二、实现软RAID
软RAID也必须在多磁盘系统中才能实现。实现RAID1最少要拥有两块硬盘,而实现RAID5则最少要拥有三块硬盘。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所在磁盘采用RAID1,而数据所在磁盘采用RAID5。
1、卷的类型
①简单卷
简单卷由单个物理磁盘上的磁盘空间组成,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链接在一起的相同磁盘上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中扩展简单卷或把简单卷扩展到其他磁盘。如果跨多个磁盘扩展简单卷,则该卷就是跨区卷。
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简单卷。简单卷不能包含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也不能由MS-DOS 或Windows 2003以外的其他Windows操作系统访问。如果网络中的计算机还在运行Windows98或更早版本,那么应该创建分区而不是动态卷。
如果想在创建简单卷后增加它的容量,则可通过磁盘上剩余的未分配空间来扩展这个卷。要扩展一个简单卷,则该卷必须使用Windows 2003中所用的NTFS版本格式化。同时不能扩展基本磁盘上作为以前分区的简单卷。也可将简单卷扩展到同一计算机的其他磁盘的区域中。当将简单卷扩展到一个或多个其他磁盘时,它会变成为一个跨区卷。在扩展跨区卷之后,不删除整个跨区卷便不能将它的任何部分删除。要注意的是跨区卷不能是镜像卷或带区卷。
②跨区卷(个人不推荐用,好像没什么意义)
利用跨区卷,也可以将来自两个或者更多磁盘(最多为32块硬盘)的空余磁盘空间组成为一个卷。与条带卷所不同的是,将数据写入跨越卷时,首先填满第一个磁盘上的空余部分,然后再将数据写入下一个磁盘,依次类推。虽然利用跨越卷可以快速增加卷的空量,但是跨区卷既不能提高对磁盘数据的读取性能,也不提供任何容错功能。当跨区卷中的某个磁盘出现故障时,存储在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③带区卷(RAID0)
利用条带卷,可以将两个或者更多磁盘(最多为32块硬盘)的空余空间组成为一个卷。在向条带卷中写入数据时,数据被分割为64KB的块,并均衡地分布在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一个阵列是两个或者多个磁盘的集合。条带卷可以有效地提高磁盘的读取性能,但是它并不提供容错功能,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会导致全部数据的丢失。条带卷类似于RAID0。
④镜像卷(RAID1)
利用镜像卷即RAID1卷,可以将用户的相同数据同时复制到两个物理磁盘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物理磁盘出现故障,虽然该磁盘上的数据将无法使用,但系统能够继续使用尚未损坏而仍继续正常运转的磁盘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从而通过另一磁盘上保留完全冗余的副本,保护磁盘上的数据免受介质故障的影响。
由此可见,镜像卷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即每组数据有两个成员),所以镜像卷的成本相对较高。要创建一个镜像卷,必须使用另一磁盘上的可用空间。动态磁盘中现有的任何卷(甚至是系统卷和引导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控制器镜像到其他磁盘上大小相同或更大的另一个卷。最好使用大小、型号和制造厂家都相同的磁盘作镜像卷,以避免可能产生的兼容性错误。
镜像卷可以大大地增强读性能,因为容错驱动程序同时从两个磁盘成员中同时读取数据,所以读取数据的速度会有所增加。当然,由于容错驱动程序必须同时向两个成员写数据,所以它的写性能会略有降低。镜像卷可包含任何分区(包括启动分区或系统分区),但是镜像卷中的两个硬盘都必须是Windows 2003动态磁盘。
⑤RAID5卷
在RAID5卷中,Windows 2003通过给该卷的每个硬盘分区中添加奇偶校验信息带区来实现容错。如果某个硬盘出现故障,Windows 2003便可以用其余硬盘上的数据和奇偶校验信息重建发生故障的硬盘上的数据。
由于要计算奇偶校验信息,所以RAID5卷上的写操作要比镜像卷上的写操作慢一些。但是,RAID5卷比镜像卷提供更好的读性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Windows 2003可以从多个磁盘上同时读取数据。与镜像卷相比RAID5卷的性价比较高,而且RAID5卷中的硬盘数量越多,冗余数据带区的成本越低。但是RAID5卷也有一些限制。第一,RAID5卷至少需要3个硬盘才能实现,但最多也不能超过32个硬盘;第二,RAID5卷不能包含根分区或系统分区;
2、实现软RAID
①在“磁盘管理”中,右击要设置软RAID的硬盘,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卷”选项,将显示“新建卷向导”窗口。
②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卷类型”页面,在这里选择要创建的卷类型。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应当选择采用RAID1或RAID5卷。
③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选择磁盘”页面。在左侧“所有可用的动态磁盘”列表框中选择要添加的磁盘,并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将其添加至该RAID5卷,并显示在“选定的动态磁盘”列表框中。(这里有人会问,明明三个硬盘,每个硬盘是2G,而显示的磁盘空间只有4G,所以要解释下了,根据RAID5的特点,硬盘的利用率就是N-1)。
④动态磁盘添加安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指派驱动器号和路径”页面。选中“指派驱动器号”选项,并为该RAID5卷指派驱动器号,以便于管理和访问。
⑤单击“下一步”按钮,显示“卷区格式化”页面。选择“按下面提供的信息格式化这个卷”选项,并采用默认的NTFS文件系统和分配单位大小。可以为该RAID5卷指定一个卷标,以用于与其他卷相区别。
⑥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显示“完成创建卷向导”页面,此时卷的创建完成。
⑦单击“完成”按钮,系统将自动格式化新创建的卷并同步数据。至此,RAID5卷已创建完成。
⑧打开“我的电脑”看多了一个E盘,这个盘就是RAID5做好后显示的一个逻辑磁盘。
三、RAID卷的管理
1、添加镜像卷
对于已有的动态磁盘,可以简单地通过添加镜像卷的方式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在“磁盘管理”中,右击要添加镜像磁盘的动态磁盘,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镜像”选项,此时将显示“添加镜像”对话框。在磁盘列表中选择要设置为镜像的动态磁盘,然后单击“添加镜像”按钮,至此镜像添加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为镜像的磁盘空间必须大于或等于现存卷。
2、测试镜像系统或启动卷
关闭计算机,然后断开或关闭某个磁盘以模拟磁盘故障,使用剩余镜像来重新启动计算机。验证 Windows 可正确启动后,请关闭计算机然后重新连接磁盘,重新启动计算机。启动菜单出现时,选择仍保持连接状态的磁盘上的镜像。打开计算机管理(本地),在控制台树中单击“磁盘管理”,右键单击具有任一标有“失败的重复”的卷的磁盘,然后单击“重新激活磁盘。
3、重新激活 RAID5 磁盘
如果 I/O 错误是暂时的,则可以尝试重新激活磁盘;打开计算机管理(本地),在控制台树中单击”磁盘管理“。右键单击局部出现故障的磁盘,然后单击”重新激活磁盘“,RAID5卷的状态应变为”正在重新生成“,然后变为”良好“。
4、软RAID的恢复
磁盘冗余的目的就在于当磁盘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保存数据的完整性。虽然在RAID1和RAID5中某个磁盘成员的失败不会导致丢失数据,其他成员仍然可以继续运转,但是如果失败不能得到及时恢复,那么磁盘卷将不再拥有冗余的特性。因此,必须及时恢复失败的RAID1和RAID5。
1)修复镜像卷和RAID5卷
在”磁盘管理“中,失败卷的状态将显示为”失败的冗余“,磁盘之一将显示为”脱机“、”丢失“或”联机(错误)“。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恢复镜像卷:
① 确保该磁盘已连接到了计算机,并且已经加电。
② 在”磁盘管理“中,右击标识为”脱机“、”丢失“或”联机(错误)“的磁盘,然后在快捷菜单中单击”重新激活磁盘“选项。此时该磁盘的状态应当回到”良好“,同时镜像卷应该自动重新生成。
如果磁盘被严重破坏或者不可能修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将只能看到”删除“命令,此时Windows 2003将无法再修复该镜像卷。另外,如果磁盘连续显示”联机(错误)“,则有可能表明该磁盘很快就要发生故障了,应当尽可能快地替换该磁盘。
2)替换磁盘和创建新的镜像卷
如果经修复仍未能重新激活镜像磁盘,或者镜像卷的状态没有恢复到”良好“状态,就必须替换失败磁盘,并创建新的镜像卷。
①在失败的卷上右击鼠标,并选择”删除镜像“选项,将显示”删除镜像“对话框。
②从磁盘列表中选择丢失的磁盘,然后单击”删除镜像“按钮,将显示”磁盘管理“警告框,以提示用户确认。
③单击”是“按钮,将删除该镜像卷。然后右击该丢失的磁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磁盘“选项,将该磁盘删除。
④更换新的磁盘,并将磁盘设置为动态磁盘。
⑤创建新的镜像卷。新镜像卷的创建过程请参见前述”添加镜像卷“。
3)替换磁盘和重新生成RAID5卷
①更换故障磁盘,并将它设置为动态磁盘。
②在”磁盘管理“中,右击失败磁盘的RAID5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恢复卷“选项,将显示”修复RAID5卷“对话框。
③选择要在RAID5卷中替换失败磁盘的磁盘,并单击”确定“按钮。此时RAID5卷开始自动修复。
④右击失败的磁盘,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磁盘“选项,并从系统中删除该磁盘。
第四篇:在新常态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在“新常态”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是12个“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不知不觉中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伴随着经济放缓的压力,中国的工程企业纷纷走入了企业发展的“寒冬”。如何在“寒冬”中发现自己的“劈柴”,找到自己温暖的小屋,是目前每一个工程企业都重点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那么“新常态”下,我们该如何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员工逐步适应“新常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企业走出困境做准备呢?我认为应该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抓起。只有企业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出阴霾,浴火重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
党的“十三五”规划为中国的发展勾画出了美好的愿景和努力方向。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使全体党员和员工有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指导下,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党组织的要求和每名党员的政治责任。个人的学习目标建立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上,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切实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学习的目标和愿景要清晰,不能表达模糊,做到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学习的目标和愿景要可行,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如“做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做国际化工程公司”,“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要求,做国际化的工程人”,“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等都可以作为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
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的建立,切实使党员干部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比有尺度,激发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已经超出了个人的
范畴,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时尚,一种责任,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党员干部去引领。只有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才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带动广大员工加入终生学习的队伍,才能真正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落到实处。
三、重视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方法,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党组织要强调团队学习精神和互动学习精神。通过选配工作能力强的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学习能力强的党员,优化支部结构,来强化这种精神。
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团队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就团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征询意见和建议;开展案例教学,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灵活多样的研讨活动;结合时事举办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研讨或邀请专家进行党课讲座,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工具,为现场或异地的党员传递党中央和公司的各种信息。
要不断激发每个党员的学习热情,挖掘每名党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名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形成新的创新之源,新的动力之源,进而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团队学习可以产生集合效应,竞争效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团体集中学习可以促进成员间的学习、切磋和交流,与单纯的师承和自学相比,更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各级党组织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每名党员从事的具体工作和兴趣,组成各种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黑龙江分公司为全面发掘员工的各方面能力,组织统计和编制了“高手名录”,把有相同爱好或兴趣的员工集中起来组成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是团队学习产生集合效应的很好的尝试。
四、充分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党组织要帮助广大党员深入分析,充分认识自身潜能,使其树立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要鼓励党员勇于承担、敢于挑战高难度的工作任务。在把握大
局的前提下让其放手去干,鼓励其去完成自己原来认为承担不了的工作。在组织和成立项目组时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合理安排其在项目组中的职责,可以适当地为其加加“担子”,使其能够更加系统地思考、深入地研究和周密地处理问题。推动大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取长补短、相互激励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工作到一定阶段及工作完成后,都要坐下来总结反思,使个人和集体在运用经验,汲取教训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各方面工作中要树立先进典型和标杆,使广大党员看到与先进的差距,看到进步的可能,从而在不断追赶的路上实现自我超越,实现从“我不行”到“我真棒”的思想转变。
五、注重创新学习方法。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宏伟的创新史。无论是铁器、弓箭、马镫还是车轮的发明,都使人类的文明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今天,我们应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创新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学习方法要充分发挥载体的优势。通过采取专家讲座、辅导报告、轮流讲课等形式丰富党员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上教育、现场交流、研讨会、课题调研等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开阔学习视野。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多媒体载体实现学习的实时性和趣味性,使广大青年党员更乐于阅读和接受。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的典型案例向党员干部进行讲解,启发大家查找个人和组织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方面的瑕疵,增强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中研讨或“点评”的方式对大家思想认识模糊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思广益,以使问题得到透彻解决。要善于通过岗位轮换和角色模拟的形式加强部门、单位、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党员干部换位思考建立全局意识,达到相互谅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切实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形成一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风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新常态”,追求“新未来”。
黑龙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戬
2015.11.03
第五篇:泥水盾构在典型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技术
泥水盾构在典型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技术
摘要:广州地质条件在地下工程界被称为“地质的博物馆”,在目前广州地区进行推广盾构隧道施工技术中,地质的复杂多变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难题,泥水盾构在典型上软下硬地层掘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将我司在广州地铁轨道交通五号线的两台泥水盾构在典型上软下硬地层中所遇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一些研究经验做一个总结,研究泥水盾构在典型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技术,对以后类似的地层掘进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泥水盾构,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轨道交通五号线【大~中】盾构区间,盾构从大坦沙南盾构始发井向东100米后穿越宽260米的珠江到达东岸的青年公园,穿过铁路专用线、广三铁路和珠江大桥、内环路及广佛放射线、中山八立交、黄沙大道、中山八路等交通主干道。盾构区间单线长1021.171m,盾构从大坦沙南始发后55‰下坡,是广州地铁目前最大的坡度,左右两线都要通过小转弯半径内的掘进,其中右线290m、左线260m的半径。区间地质复杂多变,前部份地层刀盘全断面是砂层,后部份地层刀盘断面上部为<3-2>砂层下部<8>、<9>岩层,是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在该地层中对刀盘的磨损很大,刀盘也容易结泥饼给盾构的掘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区间右线在394环开仓换完刀后,掘进到489环开仓后检查刀具发现外围的4把滚刀偏磨,贝壳刀磨损严重,土仓内结泥饼情况也很严重。左线445环开仓换到掘进到488环掘进速度就很慢,高推力、高扭矩,到516环位置开仓换刀发现,17把贝壳刀磨损严重。
二、工程地质
本区间隧道上覆为第四系(Q)地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大塱山组三元里段(K2d1)和黄花岗段(K2d2)组成。三元里段主要岩性为杂色砾岩夹暗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砾岩与粉细砂岩互层,属河流相。黄花岗段主要岩性为暗紫红色粉砂岩,含砾粉细砂岩与泥岩互层,属湖泊相。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淤泥质土层、淤泥质砂层、冲积~洪积砂层及残积土层。隧道洞身穿越的地层主要为<2-2>、<3-2>,局部为<2-1>、<7>、<8>、<9>。区间右线有162m(占总长的15.8%)刀盘处于上软下硬的地层中、左线有432m(占总长的42.3%)刀盘处于上软下硬的岩层中,上软下硬地层主要集中在区间的后半段,在此地层中开挖断面上部大多数为<3-2>砂层,少量的<5-2>、<6>、<7>,而下部为<8>、<9>岩层,岩层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在12mpa左右,<3-2> 砂层的渗透系统达到30。
三、盾构机的参数及刀盘、刀具简介
我项目部采用的是两台三菱盾构机,盾构机的外径6260mm、盾尾内径6060mm,刀头采用半圆顶式、挖掘半径6280mm、刀盘转速0.2~3.4r/min、最大扭矩6327kN/m、最大推力35961kN/m2。
刀盘是一整体半圆顶式结构,增强了刀盘的强度和刚度。采用中间支撑方式,开口率为26%,开口的布置均匀,目的是让切削下来的土渣能更快更容易进入土仓,减小刀盘前面结泥饼的机会,且利于硬岩被切削后能从刀盘不同部位同时进入土仓。
刀具配置有鱼尾刀、贝壳刀、滚刀、刮刀、仿形刀,贝壳刀采用直接焊接在刀座上的安装方法,刀座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每个可更换刀座由16颗M22螺栓连接刀盘上,滚刀刀座与贝壳刀刀座尺寸相同,考察到地层的变化以便于换刀。根据硬岩、软岩的不同强度和地质特点及刀具在软、硬岩中不同的破岩机理来进行设计和选择的。由于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复杂多变的地层,在最初的刀具选择上是以贝壳刀为主,当遇到岩层以后发现上软下硬的地层对贝壳刀的磨损很大,我们针对这种典型地层,刀具选择上除中心鱼尾刀外全部选用滚刀。
四、施工碰到的困难及应对的措施
在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掘进过程中遇到了泥浆不够用、刀具偏磨、姿态不受控制、刀盘结泥饼等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做出了以下的应对措施:
1.泥浆储备
由于地层复杂多变,在上软下硬的地层中隧道断面内主要以<3-2>、<8>地层为主,这种地层自造泥浆能力很差,并且由于断面上部是砂层为保证开挖面的稳定,要求使用泥浆的浓度较高。因此鉴于这种情况,结合地质情况我们事先储备好泥浆以供使用。
2.防泥饼的形成 盾构在高粘性土或泥质岩等地层中掘进时可能会在刀盘尤其是中心区部位及土仓隔板前刀盘支撑之间产生泥饼,当产生泥饼后,泥饼会裹住滚刀使用滚刀偏磨,从而导致掘进速度急剧下降,刀盘扭矩也会上升,同时造成刀盘油温过高而使盾构无法掘进,大大降低开挖效率。我们在施工中采取的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⑴在有泥饼形成条件的地层,中央操控人员要严格监测盾构机的各种参数,合理的控制掘进速度,及时用低比重优质泥浆置换土仓内粘土,防止粘土在土仓内堆积,保证刀盘开口处通畅。⑵在掘进过程中每掘30cm清洗一次土仓,防止土仓内结成泥饼。并且在高压水中加入分散剂(如工业用洗涤材料),可大大降低泥饼的形成或化解初步形成的泥饼。
⑶对泥浆处理设备的出土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对土仓隔板的温度也进行人工随时探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苗头。
3.姿态控制
在上软下硬的地层中盾构姿态很容易抬头,因此我们掘进过程中对盾构姿态进行提前调整,提前将盾构机往下压,防止盾构机向上超限;
五、刀具对地层适应性的分析
右线刀盘刀具从489环换完刀到741环出洞共转动34604圈,741环碰壁出洞,滚刀磨损量最大36mm。穿越地层为140环<8>中风化泥岩,112环砂土层(管片环宽1.2米),其中外围的39#刀偏磨。左线445换刀到516环,9把滚刀磨损较少,而贝壳刀磨损严重。结合几次的开仓以及右线出洞的刀具的磨损情况,分析发现在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中滚刀最适合,但是在这种地层中滚刀容易产生偏磨,因此在掘进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对应措施防止刀具的偏磨。
六、刀具更换措施
区间内地质复杂多变,地层的对刀具的磨损量很大,使得左右两线各进行了两次开仓换刀,其中左线两次都对地层进行了加固处理,右线在394位置开仓换刀也进行了地层加固处理,另一处由于地层稳定性较好能满足自然开仓要求。
1.加固形式
为了满足开仓的安全要求,我项目部对开仓位置的地层结合地面情况采取了单管旋喷桩、冲钻孔桩,袖阀管注浆等加固方式。由于隧道埋深大,使得在加固过程中容易造成偏桩,并且几次开仓加固位置的地层都是上部透水性很大的地层,止水效果是地层加固的一个难题,鉴于几次加固的质量来看,高密度单管旋喷桩是最合适的加固方式。
2.开仓换刀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⑴为了防止盾构机尾部渗水入土仓,在盾构前部的筒体上打孔,在开仓前注聚氨酯。
⑵加强后部管片注浆,防止泄压过程中盾构机后部水在筒体中形成通道,带动流砂形成砂涌,从而导致盾尾塌方。
⑶仓门打开以后,人员土仓前要先用一条钢筋检查撑子面的稳定,并要求值班工程师在之后的换刀的过程最少每小时检查一次撑子面的稳定。
⑷在换刀过程遵循拆一把换一把的原则,防止地层出现紧急塌方。
七、小结
⑴泥水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施工,既有和一般的地层掘进相同的一面,又有其特殊性,我们要着重研究和控制它差异的一面。
⑵泥水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施工,在刀具的选择方面滚刀最为合适。
⑶要在上软下硬的地层开层换刀,单管旋喷桩加固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