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

时间:2019-05-14 15: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

第一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的定义(P12)

答: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应理解为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2、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含义(P15)

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特指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以《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材为依托,对学生系统传授德育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P25)

答:教学过程,简言之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因此,一般来说,教学过程起码包括两个基本的过程或说层面:一是认识过程;一是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发展过程是指学生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行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规范、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P28)

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规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的过程。

5、课程的含义(老师总结)

答:课程就是指学科或科目,它包括学科的目标和计划,也包括科目学习中的经验或体验,教材是它的主要载体。

6、课程标准的含义(P64)

答: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和体系,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的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课程标准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7、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含义(P81~P83)

答: ⑴教育目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教育者的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是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教育目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要求,它包含社会需要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规定,也包含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潜在可能性。

⑵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层面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人的培养和发展的素质要求等等。

⑶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目标或价值的具体要求。它期望学生在学习某一课程时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基本素养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说规格。

⑷教学目标则是指对特定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预期和学习结果要求。它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具备的能力、养成的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情感与价值观等的明确规定。

8、教学方法的含义(P111)

答: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是指由政治教师预先设计和筹划,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生成的活动、方式和步骤的总和。

9、教学模式的概述(P129)答: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流程体系,它是理论化、系统化和模式化了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归纳和总结。

10、学习的含义(P139)答:⑴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⑵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⑶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⑷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学习(主要是指以思维为主的能力)以及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同样包括这四类学习,其中尤其以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为主。

11、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P146~P148)答:⑴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来理解学习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直接接受现成的知识。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本质特征是强调学习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②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是我们常说的死记硬背、图囵吞枣式的学习,学生并不理解所学的知识。意义学习,就是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并在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⑵从知识和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学习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①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字面的理解;对知识的解释水平的理解;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理解)

②知识的巩固(克服遗忘,保持记忆)③知识的运用(学以致用)

12、教学技能概述(P167)答: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运用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

13、教学设计的定义(P196)答:⑴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⑵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1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的定义(P202)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搭建一个教与学的平台,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15、教学评价的定义(P221)答:⑴教学评价是在广泛收集必要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收集信息;制定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价值判断)

16、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的定义: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与学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评教和评学,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二、简答题:

1、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绪论)(P3)

答:⑴它是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的科学

⑵它是研究思想政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⑶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还以思想政治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2、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绪论)(P6)

答:⑴揭示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教学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教学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最一般的联系和属性,相应地,思政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就是研究思政教学的基本规律,它重点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⑵确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教学价值问题就是关于为什么要教和为什么要学的基本问题。思政课程是德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它所具有的育人的性质和德育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价值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思政教学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大价值,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觉悟。因此,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是思政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⑶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技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也是教师与学生的最为基本的活动。这一活动有什么特点,如何可以教得更好、学得更好,也是教学论研究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视频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同样,学生也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因素都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追求“如何做的更好”,也就是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不仅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它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如情感性、表演性、感染力等。思政教学论也要研究如何教和如何学等有关技能技巧的问题。

3、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具体内涵(第一章)(P19)

答:简言之,课堂教学是指班级上课,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⑴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的提出与构成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①教师告诉学生,告诉学生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讲解、说明、论证、解释等 ②教师与学生对话 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⑵其次,(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学习,即教师的活动(如设计、讲解、演示等)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②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要说明和解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演示、描述、解释学习内容。——教什么?学什么? ③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要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应能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去说明和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如何教?如何学? ④关注结果,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⑶最后,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也要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政治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②政治教师要明确地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

③政治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而不是用教师容易接受的方式;

④政治教师必须关注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教师教学的成效。

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概述(第二章第一节)(P25)

一:教学过程:

⑴基本含义同上。

⑵本质特点: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⑶教学过程中三个主要的特征:

①是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②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互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 ③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 ⑴基本含义同上

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独特之处

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 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教育过程。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所在。

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知与行、知与信的矛盾问题。

 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相分离的状态,知与行相脱节的现实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最大挑战。

 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信与不信,行与不行是特殊矛盾。

5、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是什么(第二章第二节★重点★)(P33)

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包括

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本质上是教与学的矛盾关系(教材35页的两个要点)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互动关系。(教材36页的两个要点)

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统一的过程 ①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区别的

 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能力是人在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

②知识和能力又是相互联系的

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掌握知识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一个人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⑶知与行的关系

①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矛盾统一的过程。②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正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6、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二章第三节)(P45)

答: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

①传授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 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培养学生的能力 ④心理健康教育

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范畴 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智育与德育 ②传授与接受(教与学)

③内化与外化(内化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是知与不知,学与不学的矛盾。外化是学生将内在的知识和信念转化为行为;主要是知与行的矛盾,行与不行的矛盾。)④理论与实践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和规律 ①知行统一;

②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规律; ③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7、现代课程流派与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第三章)(P57)

答:⑴国外课程理论流派简介

①学科课程论

•它主张从各门科学中选取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内容、顺序、学时等。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学科课程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思想理论渊源 学科课程论的优点和缺点 课程内容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等特点,使学校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付出获得较多的、更为系统的知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过分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获取,忽视了知识的运用;过分强调学科间的独立性,忽视了科学的综合性。②活动课程论

主张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来设计课程,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如卢梭“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论主要观点:(见教材59页)活动课程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等。

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学生的学习变得零碎,缺乏系统知识。③结构课程论

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见教材60页)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螺旋式课程编制;强调学科结构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结合来设置课程。④人本主义课程论

主要观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主张建构一个由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自我实现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提倡教学方法的人本化或人性化。优点:突显时代特征,尊重人的全面发展

不足之处:助长了人的非理性方面,学生纪律松散,学业水平下降。⑵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①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课程应以系统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两者如何整合的问题?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上要体现两者的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通过课程,达到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实现发展智力的教育目标。③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如何兼顾的问题?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课程的培养目标(第三章)(P72)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答: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在课程目标方面,改革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②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的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谨性的倾向

③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

⑤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

⑵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9、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简介(第四章)(参照P92~P95)

答:⑴知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的表述方式

⑵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

⑶识记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的表述方式

⑷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方式

10、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现实的思考(第三章★)(P105)

答:⑴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素质教育目标。

⑵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三者合一? ⑶如何引导人性向善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性质是德育,是引导学生过有德性的生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的人。

11、思想政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介绍(第五章)(P113)

答:⑴讲授法

①定义: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述、解释、推论来传递知识,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②讲授法的思维方式:归纳式和演绎式 ③讲授法的教师语言特点

④讲授法的不同形式和具体运用 从教师语言表达的特点来看,讲授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讲授法是思想政治课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节、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授法一般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形式。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详见116)一般而言,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多采用讲述法和讲演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多采用讲解法。⑤讲授法的优缺点

在运用时,讲授法可以一个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根据听课的对象、场所、设备和教材等对讲授的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学生容易获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

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在采用讲授法时,教师如果使用不当,讲授很容易变成满堂灌,教师过多的讲授往往使课堂气氛呆板,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⑥使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b注意启发性。在讲授过程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展开,自觉领悟知识。

c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要力求清晰、准确、简练、形象,表达要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语速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体态语,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⑵谈话法

①谈话法的定义:也称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②优缺点:a优点: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b缺点:师生一对一的一问一答,容易忽略了大部分学生,信息传递速度也比较慢。

③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b要善问。c要善于启发诱导。d要做好归纳、小结。⑶讨论法

①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从而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常采用。

②讨论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集思广益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尤其是口头语言。

③讨论法的优缺点:a优点很突出(与教学目标相同)b缺点:一是班级人数过多,教师难于组织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也难于深入探讨和交流想法;二是教师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正题,浪费时间;三是在讨论中,学生观点往往并不成熟,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容易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四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很慢。

④有效运用讨论法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民主精神,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争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能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接纳和信任学生。最后,教师要有足够的智慧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

⑷读书指导法

①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②读书指导法的目标或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③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读书目的和要求,并适当提供必要的思考题。其次,教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技巧,如泛读、精度,做好必要的记号、批注等,做好读书笔记。再次,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加强有针对性的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最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交流心得。⑸练习法

①练习法的分类:一是按照练习性质分,练习可分为控制式的机械性练习、半控制式的有意义练习、开放式的自由练习。二是按照练习目的,练习可分为理解性练习、积累性练习、迁移应用性练习、延伸拓展性练习。

②练习法的优缺点:优点:增进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记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缺点:其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较为费时,难以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不容易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

12、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简介(第五章)(P126)

答:【一】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⑴提问启发

①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来设计和表述问题。

②提问的类型:识记水平的问题;理解水平的提问;运用水平的提问

⑵对比启发:如“有何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有何联系?有何区别?”等等。⑶材料启发:如材料有何启示?蕴含什么道理?如何评价材料?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启情诱思——发问尝解——释疑激创”的结构序列。

⑴启发动机阶段——启情设疑

 “疑”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如何捕捉和设计教学中的疑难问

题呢?

 疑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教材124-125)⑵启发联系阶段——释疑解难

13、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分析(第六章第二节)(P146)

答:⑴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

①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来理解学习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②从知识和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学习

 知识的理解。主要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教材149) 知识的巩固(克服遗忘,保持记忆) 知识的运用

⑵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活动类型 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

③探究学习(教材151-153)④研究性学习(教材153-154)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⑶思想政治课程的现代学习方式及其特点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4、什么是备课(备课的实质)(第八章)(P206)

答:教室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成为备课。其实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

通过备课,教师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从而形成具体的教学能力。

⑴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⑵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把教学目的等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

⑶通过研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三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15、如何备课(★重点★)(第八章)(P208)

答:⑴教师的备课过程

①备课程标准

②备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查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③备学生

④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⑵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教材210-211)⑶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⑷选择教学方法 ⑸设计教学板书

16、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概述(第十章)(P259)

答:⑴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认识方面;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总之,政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在于明白为什么需要教育,政治教师要清楚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⑵知识素养:

既要具备人文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这部分专业知识是要教师明白学生学什么,教师要教什么。也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也就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有具备这些知识素养,教师才有可能知道该如何教和为什么要教。

⑶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沟通能力;教育机智。

17、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第十章)(P263)

答:⑴实践性与自主性相统一的过程

(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实践,这就是实践性的根本意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性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成为自己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师个人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自主选择、主动参与,有目的、有意识的专业建构过程。)

⑵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过程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大致经历模仿——熟练——创造——再摸仿——再熟练——再创造的过程)

⑶政治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品的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这些素质整体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三、论述题

1、第五章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答:同原理11题。

2、第六章第三节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指导(P156)

答:⑴学习指导的意义及其基本原则

①意义:学习指导已成为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重视学习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教学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②原则:a学习指导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b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c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适应。

⑵学习指导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制订学习计划 ②进行学习总结 ③做好笔记 ④阅读指导

⑶学习指导的特殊方法——思维策略指导 ①思维的一般策略:

 思维的一般程序:a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b收集和运用具体的材料;c借助于思维的方法,对具体材料进行思维加工;d然后得出结论并进行验证。

 学习者在思考时应做到:a多想多问多质疑;b尽可能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c多角度全方位看同一个问题或事情。②主要的思维方式

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 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⑷遗忘理论与记忆策略 ①遗忘理论简介

 消退理论:大脑中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衰退。 干扰理论:遗忘是由于记忆的提取线索失效导致的。有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两种。 动机遗忘理论:人在记忆时受到动机的驱使。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②记忆的策略:

 a复习要及时和有序;

b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 c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d多种感官并用;

e重组知识和信息等等。

第二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一、概念题

1、教学的定义(P12)

答: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应理解为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2、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含义(P15)

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特指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以《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材为依托,对学生系统传授德育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P25)

答:教学过程,简言之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因此,一般来说,教学过程起码包括两个基本的过程或说层面:一是认识过程;一是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过程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发展过程是指学生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行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规范、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P28)

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规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的过程。

5、课程的含义(老师总结)

答:课程就是指学科或科目,它包括学科的目标和计划,也包括科目学习中的经验或体验,教材是它的主要载体。

6、课程标准的含义(P64)

答: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和体系,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的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课程标准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7、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含义(P81~P83)

答:⑴教育目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的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是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教育目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要求,它包含社会需要对人的发展的具体规定,也包含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潜在可能性。

⑵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层面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人的培养和发展的素质要求等等。

⑶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目标或价值的具体要求。它期望学生在学习某一课程时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基本素养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说规格。

⑷教学目标则是指对特定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预期和学习结果要求。它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具备的能力、养成的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情感与价值观等的明确规定。

8、教学方法的含义(P111)

答: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就是指由政治教师预先设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计和筹划,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生成的活动、方式和步骤的总和。

9、教学模式的概述(P129)答: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流程体系,它是理论化、系统化和模式化了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归纳和总结。

10、学习的含义(P139)答:⑴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⑵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⑶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⑷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学习(主要是指以思维为主的能力)以及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同样包括这四类学习,其中尤其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以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为主。

11、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P146~P148)答:⑴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来理解学习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直接接受现成的知识。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本质特征是强调学习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②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是我们常说的死记硬背、图囵吞枣式的学习,学生并不理解所学的知识。意义学习,就是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并在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⑵从知识和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学习

①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字面的理解;对知识的解释水

平的理解;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理解)

②知识的巩固(克服遗忘,保持记忆)③知识的运用(学以致用)

12、教学技能概述(P167)答: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运用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讲授技5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

13、教学设计的定义(P196)答:⑴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⑵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1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的定义(P202)答: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搭建一个教与学的平台,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15、教学评价的定义(P221)答:⑴教学评价是在广泛收集必要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收集信息;制定标准;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价值判断)

⑵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求,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与学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评教和评学,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评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二、原理题

1、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3)

答:⑴它是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的科学

⑵它是研究思想政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⑶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还以思想政治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2、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P6)

答:⑴揭示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教学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教学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最一般的联系和属性,相应地,思政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就是研究思政教学的基本规律,它重点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⑵确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教学价值问题就是关于为什么要教和为什么要学的基本问题。思政课程是德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它所具有的育人的性质和德育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价值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思政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大价值,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觉悟。因此,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是思政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⑶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技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也是教师与学生的最为基本的活动。这一活动有什么特点,如何可以教得更好、学得更好,也是教学论研究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视频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同样,学生也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因素都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追求“如何做的更好”,也就是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不仅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它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如情感性、表演性、感染力等。思政教学论也要研究如何教和如何学等有关技能技巧的问题。

3、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其具体内涵(P19)

答:⑴有效教学的提出与构成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从教师的角度):①教师告诉学生,告诉学生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讲解、说明、论证、解释等等。

②教师与学生对话

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⑵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有效教学的四个特征:

①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学习,即教师的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活动(如设计、讲解、演示等)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②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要说明和解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演示、描述、解释学习内容。——教什么?学什么?

③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要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应能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去说明和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如何教?如何学? ④关注结果,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⑶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也要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政治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②政治教师要明确地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

③政治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而不是用教师容易接受的方式;

④政治教师必须关注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教师教学的成效。

4、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概述(第一节)(P25)

⑴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同上。

⑵本质特点: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⑶教学过程中三个主要的特征: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①是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②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互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

③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的基本含义同上 ⑸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独特之处

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教育过程。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所在。

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知与行、知与信的矛盾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相分离的状态,知与行相脱节的现实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最大挑战。

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信与不信,行与不行是特殊矛盾。

5、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第二节,重点)(P33)

答: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本质上是教与学的矛盾关系(教材35页的两个要点)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互动关系。(教材36页的两个要点)

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统一的过程

①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区别的

a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能力是人在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b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②知识和能力又是相互联系的

a一个人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掌握知识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一个人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⑶知与行的关系

①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矛盾统一的过程。

②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正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6、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节)(P45)

答: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 ①传授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 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培养学生的能力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④心理健康教育

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范畴 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智育与德育 ②传授与接受(教与学)

③内化与外化(内化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是知与不知,学与不学的矛盾。外化是学生将内在的知识和信念转化为行为;主要是知与行的矛盾,行与不行的矛盾。)④理论与实践

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和规律 ①知行统一;

②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规律; ③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7、现代课程流派与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P57)

答:⑴国外课程理论流派简介 ①学科课程论

•它主张从各门科学中选取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内容、顺序、学时等。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

•学科课程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思想理论渊源 学科课程论的优点和缺点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课程内容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等特点,使学校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付出获得较多的、更为系统的知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过分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获取,忽视了知识的运用;过分强调学科间的独立性,忽视了科学的综合性。②活动课程论

主张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来设计课程,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如卢梭“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

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论主要观点:(见教材59页)活动课程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等。

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学生的学习变得零碎,缺乏系统知识。③结构课程论

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学科的研究方法。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主要观点:(见教材60页)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螺旋式课程编制;强调学科结构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结合来设置课程。④人本主义课程论

主要观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主张建构一个由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自我实现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提倡教学方法的人本化或人性化。优点:突显时代特征,尊重人的全面发展

不足之处:助长了人的非理性方面,学生纪律松散,学业水平下降。

⑵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①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课程应以系统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两者如何整合的问题?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上要体现两者的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通过课程,达到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实现发展智力的教育目标。③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如何兼顾的问题?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课程的培养目标(P72)

答: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在课程目标方面,改革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②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的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谨性的倾向

③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

⑤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⑵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9、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简介(参照P92~P95)

答:⑴知识(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的表述方式

⑵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行为目标的表述方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⑶识记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的表述方式

⑷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 方式

10、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现实的思考(P 105)

答:⑴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素质教育目标。⑵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三者合一? ⑶如何引导人性向善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性质是德育,是引导学生过有德性的生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的人。

11、思想政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介绍(P113)

答:⑴讲授法

①定义: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述、解释、推论来传递知识,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②讲授法的思维方式:归纳式和演绎式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③讲授法的教师语言特点 ④讲授法的不同形式和具体运用

从教师语言表达的特点来看,讲授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讲授法是思想政治课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节、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授法一般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形式。(详见116)

一般而言,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多采用讲述法和讲演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多采用讲解法。⑤讲授法的优缺点

在运用时,讲授法可以一个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时,教师可以根据听课的对象、场所、设备和教材等对讲授的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学生容易获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在采用讲授法时,教师如果使用不当,讲授很容易变成满堂灌,教师过多的讲授往往使课堂气氛呆板,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⑥使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b注意启发性。在讲授过程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展开,自觉领悟知识。

c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要力求清晰、准确、简练、形象,表达要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语速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体态语,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⑵谈话法

①谈话法的定义:也称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②优缺点:a优点: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b缺点:师生一对一的一问一答,容易忽略了大部分学生,信息传递速度也比较慢。

③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b要善问。c要善于启发诱导。d要做好归纳、小结。⑶讨论法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①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从而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常采用。

②讨论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集思广益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尤其是口头语言。③讨论法的优缺点:a优点很突出(与教学目标相同)b缺点:一是班级人数过多,教师难于组织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也难于深入探讨和交流想法;二是教师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正题,浪费时间;三是在讨论中,学生观点往往并不成熟,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容易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四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很慢。④有效运用讨论法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民主精神,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争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能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接纳和信任学生。最后,教师要有足够的智慧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

⑷读书指导法

①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②读书指导法的目标或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读书目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的和要求,并适当提供必要的思考题。其次,教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技巧,如泛读、精度,做好必要的记号、批注等,做好读书笔记。再次,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加强有针对性的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最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交流心得。⑸练习法

①练习法的分类:一是按照练习性质分,练习可分为控制式的机械性练习、半控制式的有意义练习、开放式的自由练习。二是按照练习目的,练习可分为理解性练习、积累性练习、迁移应用性练习、延伸拓展性练习。

②练习法的优缺点:优点:增进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记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缺点:其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较为费时,难以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不容易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

12、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简介(P126)

答:⑴提问启发

①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来设计和表述问题。

②提问的类型:识记水平的问题;理解水平的提问;运用水平的提问

⑵对比启发:如“有何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有何联系?有何区别?”等等。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⑶材料启发:如材料有何启示?蕴含什么道理?如何评价材料?

13、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分析(第二节)(P146)

答:⑴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特点

①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来理解学习a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⑵从知识和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学习

①知识的理解。主要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教材149)②知识的巩固(克服遗忘,保持记忆)③知识的运用

⑵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活动类型 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

③探究学习(教材151-153)④研究性学习(教材153-154)

⑶思想政治课程的现代学习方式及其特点(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4、什么是备课(备课的实质)(P206)

答:备课的实质——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

通过备课,教师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从而形成具体的教学能力。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⑴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⑵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把教学目的等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

⑶通过研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三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15、如何备课(重点)(P208)

答:⑴教师的备课过程 ①备课程标准

②备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查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③备学生

④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⑵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教材210-211)⑶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⑷选择教学方法 ⑸设计教学板书

16、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概述(P259)

答:⑴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认识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方面;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总之,政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在于明白为什么需要教育,政治教师要清楚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⑵知识素养:既要具备人文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这部分专业知识是要教师明白学生学什么,教师要教什么。也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也就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有具备这些知识素养,教师才有可能知道该如何教和为什么要教。

⑶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沟通能力;教育机智。

17、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P263)

答:⑴实践性与自主性相统一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实践,这就是实践性的根本意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性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成为自己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师个人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自主选择、主动参与,有目的、有意识的专业建构过程。)

⑵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过程(大致经历模仿——熟练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创造——再摸仿——再熟练——再创造的过程)⑶政治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品的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这些素质整体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三、论述题

1、第五章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比较与评价)答:同原理11题。

2、第六章第三节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指导(P156)

答:⑴学习指导的意义及其基本原则

①意义:学习指导已成为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重视学习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教学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②原则:a学习指导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b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c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适应。⑵学习指导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制订学习计划 ②进行学习总结 ③做好笔记 ④阅读指导

⑶学习指导的特殊方法——思维策略指导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①思维的一般策略:

A思维的一般程序:a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b收集和运用具体的材料;c借助于思维的方法,对具体材料进行思维加工;d然后得出结论并进行验证。

B学习者在思考时应做到:a多想多问多质疑;b尽可能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c多角度全方位看同一个问题或事情。

②主要的思维方式 a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d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⑷遗忘理论与记忆策略 ①遗忘理论简介

a消退理论:大脑中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衰退。b干扰理论:遗忘是由于记忆的提取线索失效导致的。有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两种。

c动机遗忘理论:人在记忆时受到动机的驱使。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②记忆的策略:

a复习要及时和有序;b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c

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d多种感官并用;e重组知识和信息等等。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论》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第一章

概论

一、简答

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2.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产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简述课程与教学论产生的历程。

4.简述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二、论述

5.如何理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6.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作用。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7.课程计划 8.课程标准 9.教科书 10.显性课程 11.理想课程

二、简答

12.从词源上比较中国和西方古代对课程内涵的理解。13.简述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的课程观。14.简述中西方古代学校的主导课程。

三、论述题

15.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16.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名词解释

17.普遍性目标 18.行为性目标 19.生成性目标 20.表现性目标

二、简答

21.简述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22.试析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环节。

三、论述

23.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24.试述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如何处理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教学论》教案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

一、名词解释

25.课程开发 26.校本课程

二、简答

27.评价课程开发的泰勒目标模式。28.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

三、论述

29.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实施。

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简答

30.简述教学的基本要素。

31.简述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32.教学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33.试析我国小学新课程的基本结构和价值取向。

第六章

教学目标

一、简答

34.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

35.我国学者顾泠沅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问答题

36.简述内容点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37.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七章 教学模式

一、名词解释

38.教学模式

二、简答

39.简述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40.什么是研究性教学模式。41.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42.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三、评价题

43.试评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教学论》教案

44.试评述杜威的教学模式。45.试评述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46.试评述六步教学法

第八章 教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

47.发现学习法 48.八字教学法

49.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50.尝试教学法

二、问题题

51.什么是讲授法?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什么? 52.什么是谈话法?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什么? 53.什么是讨论法?运用讨论法应注意什么?

第九章 教学手段

一、问答题

54.什么是教学手段现代化?

55.简述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56.简述以物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

二、论述题

57.试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与对教学的影响。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

一、名词解释

58.教学组织形式 59.班级教学 60.分组教学

二、简答

6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2.班级授课制改革动态?

三、论述

63.班级授课制会消亡吗?

64.你怎样理解“用终生的时间来备一节课”?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

一、名词解释

65.教学评价 66.常模参照评价 67.定性评价

二、简答

68.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教学论》教案

69.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70.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一、名词解释

71.教学设计

72.教学设计的目标模式 73.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二、简答

74.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75.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76.如何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77.如何对教学设计展开评价?

第四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问答题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沿革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1)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改的理念:从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启迪引导式教育,从定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为以实际生活需要为主题的具有综合化视野的课程。

2.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既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2)转变课程功能: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实行必修与选修结合,加强选修课程;鼓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必修内容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选修模块也基本上是新增加的内容。(5)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6)重建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3.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性质:

德育: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决定作用。地位:

(1)课程设置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2)从学生发展看,思想政治(品德)课处于首要地位。

(3)从学校德育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核心。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初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再次,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最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

第二章 问答题

1.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设计。(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主题)为线索,整合心里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内容,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体系。(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课程内容。具体设计上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2.现行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第一,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第二,关注了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第三,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第四,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3.试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科书的缺点。

(1)教科书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2)教科书内容在选取上“难、繁、偏、旧“的情况依然存在。(3)教科室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未能体现学生心理发展规律。(4)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5)教科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够。

4.试述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理念、特点、及其使用。

(一)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新编教科书体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性,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和发展技能的需要

2.新编教科书追求内容的整合性,避免德育课程学科的倾向,构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知识体系。

3.新编教科书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呈现方式体现 了对学生多元化的引导。

(二)思想品德新课程教科书的使用 1.要联系生活实际 2.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4.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5.试述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理念、特点、及其使用。

(一)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体现了引领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现代教材观,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重要文本。

2.教科书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

3.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深化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二)思想政治新课程教科书的使用

第一,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式统一起来。第二,处理好教材和教学中思想和知识、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第三,处理好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三章 问答题

1.教学方法的含义及选择依据是什么?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1)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2)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3)教学方法是个工具体系概念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的(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知识水平(4)依据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5)依据现有的教学条件

2.简述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参观访问法与社会调查。

讲述法:即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经过,阐明某种理论观点、概念或描绘人物事件情节的方法。讲解法:即教师用精确的语言阐述、分析、论证概念和原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教学方法。讲读法:即讲与读相结合的方法

讲演法:即教师对某些涉及范围较广、深度较大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论证的方法

谈话法:即围绕某一课题,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提问和师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到达教学目的的方法。

讨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的方法。

演示法: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事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较法:即教师依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剖析其异同,揭示事物特性和本质的教学方法。

参观访问与社会调查: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

3.试述学导试教学的含义、特点和操作要领。(一)学导试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学导试教学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并得到教师相应指导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特点:学在导前,个人自学为主。学导有机结合,教集中于导。

(二)学导试教学的操作要领 设疑自学—质疑、释疑—精讲—演练。

其中,自学、质疑是基础,释疑、精讲是条件和关键,演练是综合发展。

4.案例教学的含义、优点和操作要领。

(1)含义: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评价、寻求对策、启发意义等达到对有关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2)操作要领

a 选用案例要做到“新、进、真、精”。b 选用案例要做到“讲究时机”(开头或结尾、重点和难点)。c 使用案例要做到“巧到好处”。

5.试述活动教学的含义、价值取向及操作要领。

含义:是指以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方法。价值取向:

(1)活动教学体现了新的生命价值观——生命在活动中丰富(2)活动教学体现了新的课堂教学观——课堂在活动中生动(3)活动教学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学生在活动中发展(4)活动教学体现了新的教师观——教师在活动中发展(5)活动教学体现了新的课程观——课程在活动中丰富 操作要领:

(1)设置先行组织(2)创境激趣(3)引思、探索、发现

(4)协作交流(5)评价总结

6.试述合作探讨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及操作要领。内涵和特点

合作探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运作机制,以学生自学自探为基础,通过生生、师生谈论共探,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掌握课本知识和有关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

特点:

第一,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 第二,多元互动合作 第三,主动建构 操作要领:

自学自探——讨论共探——总结提高 7.试述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和操作要领。(1)内涵和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特点:开放性、自主探究性、实践性(2)操作要领 a 选题立题 b选择适合的运作方式 c制定研究方案 d实施研究 e撰写研究报告 f成果展示与答辩

第四章 问答题

1.简述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准备得意义。(1)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教学准备即备课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3)教学准备也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2.试述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准备的内容。

(1)研究课程标准(2)钻研教材(3)了解学生(4)收集教学资料

3.试述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一,目标设计内容要全面,并有明确具体的指导性。第二,目标设计应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第三,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托课文知识,紧扣认知和思想教育目标。

第四,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1)确定教学重点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知识、观点和方法。

首先,要依据基本理论本身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其次,要依据当前的形势发展来确定。

再次,要依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确定。

最后,要依据学科理论知识在多学科综合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2)确定教学难点

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那部分概念、原理和观点。a 教材内容中学生最难接受、最难理解的知识或思想理论观点,特别是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

b 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是在思想上或行动上却难以接受的理论认识或社会问题。

c 容易混淆的概念有可作为教学难点。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经验和特长、教学条件及课程标准规定的时间和进度进行设计和选择。

第一,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要坚持情理互动原则。第三,要精心设计问题和情景 第四,要关注学生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 第一,教学方略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二,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化设计。第三,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设计。第四,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第五,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五)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

第一,重点与全面结合 第二,复习旧课与预习新课结合 第三,科技知识渗透结合 第四,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第五,一般要求和不同档次的要求相结合

(六)课前或课后活动设计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二是要因地因时制宜;三是要注意活动的安全

7.试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为导入、建构、践习环节。

(一)导入

(1)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a以学生的主体为核心 b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欲求为目的 c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 d以灵活多变的方法为手段

(2)导入创新设计的几种方法

a承上启下式,即通过新旧课的内容关联巧妙、简练地导入新课。B引文式 c图解式 d音像式 e创设情境式 f故事穿说法 g热门话题式 h设问式 i漫画激趣式 在设计导入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 求精,有概括性。b设疑,求针对性启发性。C巧妙,有趣味性。d求准,有严密性、思想性。e 把握好时间

(二)建构

(1)知识建构中学生的主体性(2)交往、互动、共识、共进(3)知识建构中教师的主导性

(三)践习

(1)学生的新闻发布会,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发布认识。去发布阶段性学习的内容,学习得好方法,学习的新体会。(2)认识自己设计的作业

(3)走出校门,学做好孩子、好公民。

8.试述说课的意义、类型、基本内容和方法、基本要求。

(一)说课的意义:

(1)促进新教师的成长(2)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4)促进内隐知识的外显化

(二)说课的类型:

(1)按说课的时间分类: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

(2)按说课的目的分类: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评比性说课、检查性说课等

(三)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说教材(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

(2)说学情(主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3)说教法学法

(4)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四)说课的基本要求

(1)坚持科学性(2)突出创新性(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4)目的明确,准备充分(5)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第五章

1.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结构。(1)课的类型

单一课:在一课时内,主要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型。

综合课: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全部任务或大部分教学任务的课型。(2)单一课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 绪论课:

结构一般为:组织教学;揭示本门课程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学习的意义;介绍学习基本方法和学习要求,说明学习计划;布置作业。授新课

结构一般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P20简)答:①掌握学科的基础结构 ②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③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

1、什么是课程?(P31名)答: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就是在不同语言中“课程”一词的基本含义。

2、课程的表现形式(P37填)答:①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②实践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第三章

1、课程目标的涵义(P61名)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目的的反映。

2、课程目标的取向(p62选)答:①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社会本位„ ②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P69三个要点,填)答:①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②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③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4、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72填)答: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P78一,选)

答:①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特色表现: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②基本内容: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性实践活动、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

第四章

1、什么是校本课程(p101名)答: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习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2、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P88填)

答: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

3、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P113填)答: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

第五章

1、优化教学的含义(P144名)答: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2、现代教学及其特征(p140填)答:①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 ②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 ③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3、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p146论)答:①遵循教学规律。人类教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表明,把握教学规律并灵活运用之,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教学达到更完美的状态。在现代社会里,按规律办事已经达成共识。

②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有各种实现途径,其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是 基本途径。现代教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推进教学系统优化的内在机制。

③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教学归根到底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决定教学实际状况的最直接的力量,因而,优化教学的各种努力,最终必须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师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标志,更是它的力量之源。

第六章

1、教学目标定义(P153名)、功能(p154选)答:①定义: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和设想。

②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2、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p165选)答: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3、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主张(P163选)答: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发展基本能力、促进个性健康

4、小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p170简)答:①误把学校内容当作是教学目标 ②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③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 ④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第七章

1、教学模式的定义(p176名)答: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模型。

2、教学模式的特点、途径(p176,178选或填)答:①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性 ②途径:演绎、归纳

3、了解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p182选或填)答:①近代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杜威的教学模式

②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学导类教学模式、目标类教学模式、创造类教学模式、情景类教学模式、技能类教学模式

4、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p185论)答:①由单一到多样。这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样式和类型而言。当前教学模式种类正在由单一想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教学模式类型的多少为依据,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单一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两大主要教学模式相互对峙和冲突的时期、教学模式类型朝多样化发展的时期。

②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这一特点是就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而言的,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主要两个方面,即是演绎式和归纳式。

③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相结合和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教,更应该考虑学生应该怎样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教为学服务和“因学而教”等教学思想和观念。④由刻板到灵活。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执行的程序而言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具有典型意义而又想对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比较严格的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看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时,也应注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在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应该一方面要遵循模式,另一方面又要超越模式。

⑤由被动性到主动性。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的价值取向而言的。现代教学理论十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生活和主体性的发展,强调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⑥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这主要是就教学模式所依赖的教学技术手段而言的。20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

第八章

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p199填)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

2、了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p207选或填)

答:①国外:发现学习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程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纲要信号图示法{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 ②国内:自学辅导教学法{卢仲衡教授}、八字教学法{上海育才小学}、六步教学法{魏书生}、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黎世法教授}、尝试教学法{邱学华}

第九章

1、教学手段选择原则(p227填)答: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健康和安全原则

2、制约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的因素(p228简)答:①教学任务与目标 ②学习者因素 ③教师因素 ④经济因素 ⑤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3、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p237填或简)答:①扩大教育规模 ②提高教学质量 ③提高教学效率

第十章

1、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p243名)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p248简或论)答: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④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弊端: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②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十一章

1、教学评价的含义(P269名)、阶段、功能(p270填和选)答:含义: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阶段:传统考试时期、教育测试阶段、教育评价阶段 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调节功能

2、教学评价的改革(p275简或论)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小学教学评价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获得了积极成果。具体表现在:关注学生发展过程,提倡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倡综合实力考查和质量综合评定;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改革措施。发展的趋势:

第一、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第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第三、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第四、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五、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学绩测验编制的基本要求(p283填或选)答:有效的学绩测验要有较高的效度、信度,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是学绩测验编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4、学生学业成就质性评价常用方法(p285填)答:观察、评语、表现性测验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是质性评价常用的方法。

5、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与方法(p289填或选)答: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组织、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②方法:按评价方式和手段分:量表评价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随堂听课评价法 从评价主体分: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

十二章

1、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p298名)答: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2、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p301填)答:权威模式、教导模式、矫正模式、关系模式、放任模式

3、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P308简)答:①课堂规则的要求要科学合理 ②课堂规则的内容要规范明确 ③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

④课堂规则制定的过程要有学生参与 ⑤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积极的语言为主 ⑥课堂规则的之星要公正公平

4、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p311论)答:①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其次是要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再次是要建立一定的课堂惯例

②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③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⑤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术时间的效率

5、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p316简6)答:①教师的教育失策:指导思想错误、管理失范、师生缺乏沟通、教学的偏差

②学生的身心因素:身心发展不完善、性别差异、生理障碍、心理缺失 ③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课堂内部环境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管理策略(p319论)答:①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信号暗示、使用幽默、创设情境、有意忽视、提问学生、转移注意、移除媒体、正面批评、劝离课堂、利用惩罚 ③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十三章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p342填)答: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综合课的结构(p343填)答: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p344简)答: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好、教学效果好

4、教学设计的依据(P330简)答:现代教学理论、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特点、教学的实际需要

5、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P332选)答: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

下载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最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修正版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探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与问题 3.一般认为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1918美国著名学者......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P32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P11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P39 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P43 1-5 历......

    《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探究教学的研究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张天亮 136330 2013下半年,我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实验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是高中生物课......

    课程与教学论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把教学分成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 3.......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课......

    课程与教学论.doc

    课程与方法论重点 第一章,课程的概述 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斯宾塞就认为,......

    课程与教学论

    填空15 选择10 名词解释20 解答题30 论述题 (要明确,有解释,3个观点结合实际 )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

    上篇 当代课程理论与改革 第一章 当代课程基本理论的变革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的概念,理解影响课程的基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