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

时间:2019-05-14 16: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

第一篇: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

XX县中医院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一)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二)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蓝色)、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绿色)和三级护理(白色)。分别在病房一览表和患者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三)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四)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五)分级护理病情依据及护理要点

1、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①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②病情危重,顺呼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

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⑦做好起居、饮食、用药、情志、临症护理。起居护理:病室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0°,湿度50

℅~60℅;根据病人需要做好口腔、头发、皮肤护理;做好卫生宣教。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用药护理:根据医嘱注意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志护理:对于神志不清醒的病人多与病人家属沟通和交流,多安慰、多体贴。

症状护理: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可采用相应中医护理手段,如热敷、推拿按摩、耳穴埋豆、艾灸等进行治疗护理。

2、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危重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Barthel≤40分)的患者。

2)护理要求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

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⑥做好起居、饮食、用药、情志、临症护理。起居护理:病室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0°,湿度50℅~60℅;根据病人需要做好口腔、头发、皮肤护理;做好卫生宣教。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用药护理:根据医嘱注意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志护理:按时巡视,多与病人沟通和交流,多安慰、多体贴。

症状护理: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可采用相应中医护理手段,如热敷、推拿按摩、耳穴埋豆、艾灸等进行治疗护理。

3、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

(Barthel 61-99分)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Barthel 41-60分)的患者。

2)护理要求

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⑥做好起居、饮食、用药、情志、临症护理。起居护理:病室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0°,湿度50℅~60℅;做好卫生宣教。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用药护理:根据医嘱注意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志护理:多与病人沟通和交流,多安慰、多体贴。

症状护理: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可采用相应中医护理手段,如热敷、推拿按摩、耳穴埋豆、艾灸等进行治疗护理。

4、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Barthel 61-99分)或无需依赖(Barthel 100分)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

2)护理要求

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⑤做好起居、饮食、用药、情志、临症护理。起居护理:病室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0°,湿度50℅~60℅;做好卫生宣教。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用药护理:根据医嘱注意观察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志护理:多与病人沟通和交流,多安慰、多体贴。症状护理:根据临床体征、症状可采用相应中医护理手段,如热敷推拿按摩、耳穴埋豆、艾灸等进行治疗护理。

二、医嘱执行制度

1、护士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和护理。

2、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必须经2人核对后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处,必须问清后后方可执行。

3、执行者应根据医嘱内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签全名。

4、除抢救或手术过程中以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如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药物经二人核对准确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做好交接班。

6、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医嘱,必须由执行者和核对者双方确认皮试结果,红笔在()里填写“+”或“—”结果并双签名。皮试阳性者,须报告主管医师,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并在病历夹封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一览表、床头卡进行标识和记录。

三、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臵、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

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臵和使用。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臵、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基数卡。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 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二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帐物相符。

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按照卫生部和贵州省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最新版执行。

2、各种记录规格项目符合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4、记录项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格式正确、无漏项。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简单扼要、版面清洁。

5、护理记录书写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纪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办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

点记录单应按时归档。

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的护理工作在科主任和科护士长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2、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安全、美观、避免噪音,注意通风。

3、按照医院的要求统一着装,并保持仪表整洁、仪容端庄、举止大方、谈吐文雅。

4、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遵照执行,以确保护理质量。

5、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臵,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

6、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7、各项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调整、简化工作流程,方便患者。

8、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措施。

9、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

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做好交接班手续。

六、交接班制度

1、值班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巡视病房,了解病情,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到病房,清点器械物品、毒麻药品,并做好登记。阅读有关护理记录单,清点住院人数,在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才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班。

4、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以便夜班工作。

5、交接班者要共同巡视病房,做好床边交班,检查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基础护理情况,有无压疮发生,各种导管有无脱落,引流是否通畅等。

6、危重患者、急诊、手术的患者、产科新生儿的转科交接要规范,填写交接护理记录,并双方签名。

7、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七、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须经二人以上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2)有疑问时需要再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3)非紧急抢救情况下,不接受口头医嘱。4)紧急抢救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遍,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5)抢救时执行的口头医嘱须在6 小时内补记。6)病区定期核对医嘱。

2、服药、注射、输液、处臵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查对原则: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时要查药品的质量、标签、批号、有效期、药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以及瓶中有无杂质。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药品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4)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5)毒、麻、限剧药品使用前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空安瓿,以便核对,并做好记录。

6)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7)给药或治疗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

3、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

① 持交叉配血报告单与病历核对受血者姓名、病案号;

② 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病案号、病室、门急诊、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

③ 查血袋标签: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 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

④ 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 因子)、储血号是否一致;

⑤ 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病人姓名、病案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姓名、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 因子)。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 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四小时之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4、饮食查对制度

1)护士每天查对医嘱患者饮食种类,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2)送餐员分发饮食时,护士应查对特殊患者饮食种类、数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3)特殊患者的家属送来的饮食须经医师同意后

方可给患者食用,护士应给予监督。

4)禁食的患者护士要做好交班,并告诉患者及家属禁食的目的和时间,配挂禁食标记。

5)护士应根据医嘱及病情对患者的饮食给予指导。

5、手术室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卫办医政发„2010‟41号)。

2)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3)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4)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5)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逐项填写《 手术安全核查表》。

6)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①醉实施前:三方按《 手术安全核查表》 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②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④三方确认后分别在《 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7)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8)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9)住院患者《 手术安全核查表》 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 手术安全核查表》 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10)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 无残留物质、血渍、水垢、锈斑)。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6)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包装以及化学指示胶带。

7)发无菌包时,查对名称、灭菌日期、包装、化学指示胶带;发一次性物品时,查对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不符合要求不能发放。

7、急、门诊输液室护理查对制度

1)护士接收处方、注射单、输液单后必须再次核对治疗药物名称、剂量、本次治疗的天数、药物总量,并根据注射单、输液单、处方与患者或家属一起核实患者姓名及治疗用药。

2)护士配药前,认真查对药名、剂量,注射药物质量,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护士注射或输液前经2人查对药液无误后双签名在输液瓶及注射单上方可注射。

4)连续静脉输入2~3瓶液体,护士要告诉患者输入瓶数,避免自行拔针造成漏用药物。并在输液瓶上写明输液剂量标记,以便核对。

5)对输液患者进行用药指导:①交代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②用药时间,明确告诉患者按时来治疗,尤其嘱患者做过敏试验药物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得延误。③后续治疗,告诉患者治疗期间每天需带医嘱治疗单,以便于治疗。

6)拔针前护士必须查对输液瓶上标注的液体瓶数,确认无液体后方可拔针。拔针后教患者正确按压血管穿刺点。

7)凡是属于必须做皮试的抗生素类药,经2人查对过敏试验结果并在注射单和处方与病历上注明阴性。同时在液体瓶签上挂有醒目标识。

8、产房查对制度

1)产妇分娩后,助产士将新生儿给母亲辨认性别。

2)助产士写好新生儿手腕带,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出生时间,经产妇辨认无误后系在新生儿手腕上。

3)助产士在新生儿信息表上盖上新生儿脚印和母亲手指印,在婴儿包被外别上鉴别牌,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体重、分娩方式。

4)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查对制度,交待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并共同查看新生儿鉴别牌、腕带、性别及一般情况。

9、新生儿查对制度

1)凡具有执业资格的妇产科护士经医院审核后须建立个人的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以便与产妇进行新生儿查对工作。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内容包括:个人近期彩色工作照、姓名、职称。

2)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查对原则外,还必须查对新生儿胸牌(母亲床号、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出生体重)、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两处查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3、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离开母婴同室查对:须核对母亲床头卡,新生儿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告知产妇抱新生儿离开的目的,护士把个人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交给产妇或放在产妇床头

卡上,抱新生儿到洗婴室进行沐浴、抚触、游泳,回到母婴同室后再次重复上述查对内容无误后把新生儿交给产妇,取回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

4、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须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带的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10、患者“腕带”身份的标识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患者“腕带”身份的标识识别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核对“腕带”、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床号、性别,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 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应查看“腕带”后再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姓名、性别、科室、床号、药物过敏史、住院号、诊断等信息。

9)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腕带”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0)在检验、放射、CT、超声、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腕带”识别患者。

11)定期检查“腕带”的使用情况,病人出院时摘除“腕带”。

八、消毒隔离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患者的安臵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臵。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臵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3、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衣帽每周更换2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持续使用4小时要更换清洗。不得穿工作

服进入食堂及其他公共场所。

4、病房与诊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6、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随脏随换。患者出院、转科后枕芯、棉胎、垫被要消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药杯、便器固定专用,不得重复使用。

7、普通区域的物体表面、地面无污染时只需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水或加清洁剂湿抹物表和湿拖地面即可。病区内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病室、厕所、走廊等要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区使用,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抹布、拖把应定期消毒。

8、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臵,无菌物品必须放臵在无菌专用柜,应有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先后依次排放,超过有效期(7天)应重新灭菌才能使用。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9、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彻底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10、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止血带、热水袋、冰袋、输液网袋、瓶盖启子等),使用时应保持清洁,使用后应根据污染程度进行清洁或消毒。无污染时可用一般清洁剂清洗。遇污染时先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电筒表面消毒可用75%酒精擦拭。

11、氧气湿化瓶液每日更换灭菌水,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其内管、雾化器、气管内套、早产儿暧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必须一人一消毒;连续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可每周消毒两次,如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上述器材用后均需终末消毒。金属气管内套管应煮沸消毒,吸氧管、供氧长管使用一次性产品,吸氧管一人一条,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供氧长管一人一条,氧气表要保持清洁。

12、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

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必须注明启用时间。

13、无菌持物钳及其盛装容器,开启后有效期为4小时。碘酒(包括茂康碘)、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盛装容器每周更换2次。臵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应用有盖的容器盛装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上述物品更换时应贴更换日期标签。更换消毒液时必须更换盛装容器,使用已进行灭菌处理的容器。茂康碘应整瓶使用,不要分装。

14、抽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集中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15、医疗废物处臵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16、特殊区域(治疗室、处臵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重症监护室、内镜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17、发现传染病时,除执行上述规定外,应结合我院《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九、抢救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按医院统一规定放臵,标识清楚。定位、定量放臵,定人保管。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当抢救患者的医生未到达以前,护理人员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做准备。

5、护士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根据抢救工作需要及时安排护理工作。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及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7、口头医嘱执行时应重复一遍,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8、抢救结束后及时做好药品补充及器械、用物的消毒工作。

十、护理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向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患者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历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患者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6、按广西自治区卫生厅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试行),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处理,做到护理部、科室有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反馈。

7、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个人,如不按要求报告,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本医院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十一、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科室所有药品、器材原则上只供本科室住院患者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药品管理

1)麻醉药品、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4)特殊及贵重药品使用前应告知患者。5)需要冷藏的药品按药物说明书,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胰岛素要注明开启及失效日期、具体时间,有效期为28天。

6)患者的药物专药专用,医嘱停药后及时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3、护理设备、仪器保管使用制度

1)设备仪器应执行“四定”制度,即额定数量、定位放臵、定人负责、定期检查。

2)设备仪器由病区护长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周负责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数量、定点位臵、使用维修、清洁消毒等情况,并记录在册。

3)各科应建立资料档案,内容包括: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程序等有关资料。

4)设备仪器需随机附操作程序或使用说明书,使用者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如需对新入科护士、实习生培训等,须经护士长

同意,并在主管护士、带教老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5)重要仪器设备要认真交接班,并设本登记。需要维修的仪器有标识并及时送修,且须交接班,准备替代品。

4、借出的药品、器材必须有登记手续,重要器材须经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

5、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药品、器材,应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6、药品、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上报及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十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本着病人安全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48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

6、理部制定护理投诉和纠纷的接待流程,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沟通、端正处理态度,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重大护理投诉,上报医院备案、讨论。

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病区和科室要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8、执行非惩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鼓励积极上报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绝差错的事例.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9、各科室和护理部如实登记各类护理不良事件。

10、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护理技术管理委员会,对上述事件每月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部

第二篇: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2012)

中医医院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一、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二、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蓝色)、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绿色)和三级护理(白色)。分别在病房一览表和患者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三、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四、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五、分级护理病情依据及护理要点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3)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医嘱执行制度

1、护士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和护理。

2、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必须经2人核对后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处,必须问清后后方可执行。

3、执行者应根据医嘱内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签全名。

4、除抢救或手术过程中以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如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药物经二人核对准确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做好交接班。

6、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医嘱,必须由执行者和核对者双方确认皮试结果,红笔在()里填写“+”或“—”结果并双签名。皮试阳性者,须报告主管医师,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并在病历夹封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一览表、床头卡进行标识和记录。

三、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基数卡。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二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帐物相符。

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按照卫生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最新版执行。

2、各种记录规格项目符合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4、记录项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格式正确、无漏项。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简单扼要、版面清洁。

5、护理记录书写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纪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办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应按时归档。

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的护理工作在科主任和科护士长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2、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安全、美观、避免噪音,注意通风。

3、按照医院的要求统一着装,并保持仪表整洁、仪容端庄、举止大方、谈吐文雅。

4、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遵照执行,以确保护理质量。

5、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

6、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7、各项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调整、简化工作流程,方便患者。

8、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措施。

9、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做好交接班手续。

六、交接班制度

1、值班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巡视病房,了解病情,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到病房,清点器械物品、毒麻药品,并做好登记。阅读有关护理记录单,清点住院人数,在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才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班。

4、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以便夜班工作。

5、交接班者要共同巡视病房,做好床边交班,检查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基础护理情况,有无压疮发生,各种导管有无脱落,引流是否通畅等。

6、危重患者、急诊、手术、ICU的患者、产科新生儿的转科交接要规范,填写交接护理记录,并双方签名。

7、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七、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过医嘱时应做到及时、准确,需2人核对,同时做到每天查对医嘱二次,并记录。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经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4、护士长每周组织总查对医嘱一次,并记录。

(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查对原则: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时要查药品的质量、标签、批号、有效期、药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以及瓶中有无杂质。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后需经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5、毒、麻、限剧药品使用前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空安瓿,以便核对,并做好记录。

6、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给药或治疗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

(三)输血查对制度

1、取血时的查对: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输血时前的查对: 输血前由经2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输血时的查对: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5、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四)饮食查对制度

1、护士每天查对医嘱患者饮食种类,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2、送餐员分发饮食时,护士应查对特殊患者饮食种类、数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3、特殊患者的家属送来的饮食须经医师同意后方可给患者食用,护士应给予监督。

4、禁食的患者护士要做好交班,并告诉患者及家属禁食的目的和时间,配挂禁食标记。

5、护士应根据医嘱及病情对患者的饮食给予指导。

(五)手术室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卫办医政发〔2010〕41号)。

2、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3、接病人时,应查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腕带、药物过敏。

4、术前严格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病历、患者禁食等情况,手术前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以上有关内容,无误后开始手术。

5、检查无菌手术包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及包内无菌指示剂是否符合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完好,评价灭菌效果,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6、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要在术前、缝合前、缝合后经两人核对所使用的敷料和器械数,做好记录并签名,防止异物遗留在体内。

7、手术中的各项治疗、护理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查对制度。

8、手术取下的标本,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能送检。(六)供应室查对制度

1、收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性能,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度)、清洁度(目测或放大镜检查器械有无残留物质、血渍、水垢、锈斑)。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6、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包装以及化学指示胶带。

7、发无菌包时,查对名称、灭菌日期、包装、化学指示胶带;发一次性物品时,查对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不符合要求不能发放。

(七)急、门诊输液室护理查对制度

1、护士接收处方、注射单、输液单后必须再次核对治疗药物名称、剂量、本次治疗的天数、药物总量,并根据注射单、输液单、处方与患者或家属一起核实患者姓名及治疗用药。

2、护士配药前,认真查对药名、剂量,注射药物质量,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护士注射或输液前经2人查对药液无误后双签名在输液瓶及注射单上方可注射。

4、连续静脉输入2~3瓶液体,护士要告诉患者输入瓶数,避免自行拔针造成漏用药物。并在输液瓶上写明输液剂量标记,以便核对。

5、对输液患者进行用药指导:①交代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②用药时间,明确告诉患者按时来治疗,尤其嘱患者做过敏试验药物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得延误。③后续治疗,告诉患者治疗期间每天需带医嘱治疗单,以便于治疗。

6、拔针前护士必须查对输液瓶上标注的液体瓶数,确认无液体后方可拔针。拔针后教患者正确按压血管穿刺点。

7、凡是属于必须做皮试的抗生素类药,经2人查对过敏试验结果并在注射单和处方与病历上注明阴性。同时在液体瓶签上挂有醒目标识。

(八)产房查对制度

1、产妇分娩后,助产士将新生儿给母亲辨认性别。

2、助产士写好新生儿手腕带,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出生时间,经产妇辨认无误后系在新生儿手腕上。

3、助产士在新生儿信息表上盖上新生儿脚印和母亲手指印,在婴儿包被外别上鉴别牌,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体重、分娩方式。

4、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查对制度,交待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并共同查看新生儿鉴别牌、腕带、性别及一般情况。

(九)新生儿查对制度

1、凡具有执业资格的妇产科护士经医院审核后须建立个人的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以便与产妇进行新生儿查对工作。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内容包括:个人近期彩色工作照、姓名、职称。

2、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查对原则外,还必须查对新生儿胸牌(母亲床号、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出生体重)、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两处查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2、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离开母婴同室查对:须核对母亲床头卡,新生儿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告知产妇抱新生儿离开的目的,护士把个人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交给产妇或放在产妇床头卡上,抱新生儿到洗婴室进行沐浴、抚触、游泳,回到母婴同室后再次重复上述查对内容无误后把新生儿交给产妇,取回妇产科婴儿交接核对卡。

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须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带的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十)“腕带”身份识别标示制度

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

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2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或转科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2人核对。

3、“腕带”需填写的信息有: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诊断。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不得涂改。

4、查对要求:在床头交接班、抽血、给药或输血等治疗或护理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方法进行查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危重患者、急诊、手术、ICU的患者、产科新生儿等各关键的交接流程中,均有患者身份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八、消毒隔离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3、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衣帽每周更换2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持续使用4小时要更换清洗。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4、病房与诊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6、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随脏随换。患者出院、转科后枕芯、棉胎、垫被要消毒,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药杯、便器固定专用,不得重复使用。

7、普通区域的物体表面、地面无污染时只需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水或加清洁剂湿抹物表和湿拖地面即可。病区内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病室、厕所、走廊等要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区使用,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抹布、拖把应定期消毒。

8、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无菌专用柜,应有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先后依次排放,超过有效期(7天)应重新灭菌才能使用。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9、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彻底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10、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止血带、热水袋、冰袋、输液网袋、瓶盖启子等),使用时应保持清洁,使用后应根据污染程度进行清洁或消毒。无污染时可用一般清洁剂清洗。遇污染时先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电筒表面消毒可用75%酒精擦拭。

11、氧气湿化瓶液每日更换灭菌水,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其内管、雾化器、气管内套、早产儿暧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必须一人一消毒;连续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可每周消毒两次,如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上述器材用后均需终末消毒。金属气管内套管应煮沸消毒,吸氧管、供氧长管使用一次性产品,吸氧管一人一条,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供氧长管一人一条,氧气表要保持清洁。

12、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必须注明启用时间。

13、无菌持物钳及其盛装容器,开启后有效期为4小时。碘酒(包括茂康碘)、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盛装容器每周更换2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应用有盖的容器盛装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上述物品更换时应贴更换日期标签。更换消毒液时必须更换盛装容器,使用已进行灭菌处理的容器。茂康碘应整瓶使用,不要分装。

14、抽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集中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15、医疗废物处置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16、特殊区域(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重症监护室、内镜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17、发现传染病时,除执行上述规定外,应结合我院《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九、抢救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按医院统一规定放置,标识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当抢救患者的医生未到达以前,护理人员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做准备。

5、护士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根据抢救工作需要及时安排护理工作。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及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7、口头医嘱执行时应重复一遍,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8、抢救结束后及时做好药品补充及器械、用物的消毒工作。

十、护理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向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患者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历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患者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6、按广西自治区卫生厅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试行),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处理,做到护理部、科室有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反馈。

7、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个人,如不按要求报告,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本医院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十一、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科室所有药品、器材原则上只供本科室住院患者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药品管理

(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件)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册、专柜、专锁、专处方。

(2)护士长应指定专人管理药品,做好药品的领取、退药和管理工作,保证科室正常用药。定期组织学习药物相关知识。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4)特殊及贵重药品使用前应告知患者。

(5)高危药品管理执行贵骨院字[2009]《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相关规定。(6)需要冷藏的药品按药物说明书,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胰岛素要注明开启及失效日期、具体时间,有效期为28天。

(7)患者的药物专药专用,医嘱停药后及时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3、护理设备、仪器保管使用制度

(1)设备仪器应执行“四定”制度,即额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

(2)设备仪器由病区护长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周负责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数量、定点位置、使用维修、清洁消毒等情况,并记录在册。

(3)各科应建立资料档案,内容包括:设备、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程序等有关资料。

(4)设备仪器需随机附操作程序或使用说明书,使用者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如需对新入科护士、实习生培训等,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在主管护士、带教老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5)重要仪器设备要认真交接班,并设本登记。需要维修的仪器有标识并及时送修,且须交接班,准备替代品。

4、借出的药品、器材必须有登记手续,重要器材须经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

5、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药品、器材,应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6、药品、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上报及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十二、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要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不良事件。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立即上报值班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其造成的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时间:凡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科主任。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告。不能排除事故的应立即向医务科、分管院长报告。

7、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必须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登记不良事件的经过。护士长负责调查,分析原因,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护士长一周内将讨论结果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连报表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讨论,予以警示,同时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或针对集中问题采取强化措施,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

9、护士长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分析,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对积极、主动、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医院对当事人免除处理。对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事后发现的,将按情节轻重给予加倍处罚。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指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管道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部

2012-3修订

第三篇:中医院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首诊负责制系指急诊病人通过分、预诊,首次接诊的有关医师及有关科室对该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处理等应全面负责的制度。

1、急诊病人来诊时,接诊护士应认真做好分、预诊,并及时通知有关科室医师进行诊治和抢救。接诊护士有权做出首诊科的决定,任何科室和个人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投入工作,不得拒绝。我院急诊按科进行分诊,内科及儿科的急诊病人由急诊科或儿科医生负责首诊,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的急诊病人分别由这些科室的当班或值班医师负责首诊。

2、对危重病人或各科“临界病人”,首诊医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抢救、或处理,并做好记录,同时请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对因不给予相应处理及推诿病人所发生的医疗问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对病情复杂和两种以上疾病的病员,除坚持首诊负责制外,被邀有关科室医师应随叫随到。在处理中应以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为依据,由有关科室接诊;若需共同抢救治疗,应通力合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

4、对复合伤病人的抢救治疗,除坚持首诊负责制外,应按我院《关于收治复合外伤的规定》处理。

5、对需转科疾患的病例,首诊医师应先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必要的处理,并做好记录,同时立即通知有关科室。

6、对应收住院的病例及经会诊后仍未确诊的病例,急诊首诊医师有权做出决定收入本科有关专业。

7、为了保证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有关科室均应积极配合,凡在处方和各种申请检查单上注明有“急”或“抢救”标志的,均应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置。若因配合不及时影响抢救治疗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应追究有关科室和当事人的责任。

8、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应严格执行急诊工作制度,对急诊病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的进行检查、救治,对需留观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并作好各项记录。

9、急诊工作人员必须监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对有章不循、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或推委病人所造成的差错事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

2、主治医师查房,每天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要求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内容包括: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尤其对新入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3、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观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认真做好病程记录。

4、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率领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5、护理查房:由病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6、行政查房:由院长率领,由院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月一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秩序、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公室详细记录检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7、教学查房:对实习、进修医师、护士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每周l~2次,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安排。

8、值班医师查房:要详细听取交班医生和护理情况的报告,接班后对重点病人(危重、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等)及时巡查(夜间巡查需有护理随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上级医师报告或请会诊,下班前做好交班记录。

9、每次查房后,经治医生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下一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

分级护理制度

伤病员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护理等级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分别设统一的标记,在伤病员一览表和床头牌上显示,伤病员住院期间,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护理等级。

(一)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

①病情重危,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病人。

②病情复杂、疑难、新开展的大手术后需要重点观察的病人。

③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的病人。

2、护理要求:

①设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急救器材、药品备齐完好,随时准备抢救。

③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及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保证监护仪使用中的有效性:实施护理操作安全性;呼吸机管路灭菌的可靠性。

④制定护理计划,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⑤准确记录出入量,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书写及时、准确、客观、完整。(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 ①重症、大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

③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

2、护理要求

①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②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及护理常规,确保病人安全。

③制定护理计划,认真细致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④按须准备急救器材、药品及物品,应急措施到位。

⑤根据病情做好护理记录。(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

①急性期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生活部分自理病人。

②老年、幼儿、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的病人。

2、护理要求

①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按常规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提高自护能力的康复能力。③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满足其身心需要。

④根据病情做好一般护理记录。(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各种疾病康复期、生活能自理等的病人。

2、护理要求:

①按时巡视,按常规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②按护理常规护理,了解病人病情及心态变化,满足其身心需要。

③督促、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④做好一般护理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凡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均应进行讨论,分析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一般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死亡后一周内召开。

3、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科和院领导。

4、用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一周内进行。

5、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

6、讨论会要有完整记录,经整理后将综合意见记入死亡讨论结果栏内。

会诊制度

1、医务人员要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对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会诊前,申请会诊医生做好准备,详细介绍病情、说明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本科内疑难危重病例或住院三日未能确诊的病例,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4、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后填写会诊单或书写申请会诊记录请上级医师签字。应邀医师一般当天内完成会诊并写出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有关专科检查。

5、院内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多科会诊时,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后,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业务院长或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要有人参加。

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后;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由经治医师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案寄送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

7、急诊会诊,被邀请的医师,必须随请随到(10分钟内到达)。

8、会诊中,应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充分讨论,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差事故的一项重要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1)医生在开处方,医嘱或进行诊疗时,必须仔细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三查七对”,进行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观察病情变化和处置后反应。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或精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检查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每种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须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输血完毕,瓶内余血交输血科保留24小时后方可处理。

(6)值班护士查对医嘱时不准聊天,不打电话,不准闲人进屋,整理医嘱时,必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7)除紧急情况外不得使用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诵一遍后执行,执行后必须及时补写医嘱。

2、手术室

(1)接病员要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手术间)、术前用药、药物过敏实验结果及配血报告。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手术结束时,再清点复核一次。

3、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品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应做正反定型。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案号、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双方签字后方可取走。

5、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检验项目、检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姓名、检查项目和结果。

6、放射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诊疗时,查对科别、病床、姓名、部位、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案号、姓名、检查项目、临床诊断。

7、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4)针灸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8、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9、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脑血流图、胃镜等)(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及部位。(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10、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申请单与联号、标本数量、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也应建立相应的查对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病例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如果病员入院1周内,诊断仍不明确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经治医生提出,(副)主任医师或者科主任同意并主持会议,全科医师及有关护理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科室人员参加,定期或不定期举行。

2、讨论前,事先应将讨论内容通知参加人员以便作好充分的准备。

3、讨论前经治医师应准备好病案及诊断所必须的检查资料。

4、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情,主治医师提出需要讨论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发表自己的分析意见,然后共同检查病员,与会者充分讨论,最后(副)主任医师或者科主任归纳总结。

5、讨论发言应指定专人记录,并将每位医师的发言意见详细记录在疑难病例讨论本上。

6、讨论意见及结论,由经治医师记录整理,上级医师审查签字后,将综合意见记入病程记录,纳入病案。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付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重大抢救需根据情况提出抢救方案。

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时,要报告有关部门。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要无条件服从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者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直接执行;医师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情况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止血,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6、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7、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8、不参加抢救工作的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

9、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殊检查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后勤科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

10、每科每日须留有1-2张床位,以备急、重症病人入院治疗、抢救时用;抢救室物品力求齐全,一般不外借,要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随时补充,医务人员要熟悉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以保证应急的需要。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手术分级管理标准,严禁越级实施手术或擅自实施非本专业手术。

2、各科应制定本专业常见疾病围手术期控制方案,择期手术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手术方案上有上级医师审批意见。

3、凡需实施手术的病员,术前应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并做出术前小结。

4、凡较大手术或复杂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方法、步骤、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5、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脱水、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现象应先行治疗。同时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6、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由执业医师严格执行术前与病人谈话和签字制度,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特殊器械。

7、手术前一天主刀医师及麻醉医师要常规查看病人,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8、病员去手术室前应摘下假牙,贵重物品交护士长代管。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等,然后再施行手术。

9、一般情况下,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不利于病人情况时,助手有责任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如在手术中发生疑难问题,可以互相商讨,必要时应请示上级医师。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由低年资医师或实习医师任术者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员负完全责任,术前必须服从指导。

10、术中更改手术方案或出现紧急情况,应报告上级医师或紧急会诊决定,同时上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并通报病人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签字认可。

11、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在手术室或ICU病房监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

术前讨论制度

1、凡中等以上,难度较大的择期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手术前讨论,讨论前要周密准备,讨论由科主任或者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主持,本科医师、主刀医师、麻醉医师、主管护士、护士长参加会议。

2、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案(包括一切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

3、讨论内容:术前诊断、拟定的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意见及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选择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种类、给药途径和时间。

4、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

5、术前讨论的结论(综合意见)应及时记入病案(术前讨论记录)。

病历书写管理制度

1、病案统一由病案室保管,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随意保存病案。

2、病案必须在病人出院或死亡72小时内填写好交病案室,超过72小时才归库的病案为延期病案。

3、出院及死亡的病案,由病房办公室护士按要求整理登记,主治医师审核签字后放在固定地方,便于病案人员回收。

4、出入院卡片及病案首页必须按要求填写完整,不符合规格的卡片及病案要通知科室限期到病案室补填完整,并作为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

5、病案管理人员要作好病案的保密及防火工作,做到病案库房整洁、通风,严防霉烂、虫蛀、鼠咬。

6、本院医师或护士一律凭服务牌或工作证到病案室借阅或查抄病案,进修医师及其他人员借阅查抄病案者,一律不予受理。

7、单份病案,借阅最多不能超过2周;科研病案借阅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按延期归还病案处理。

8、借阅一次归还后,方允许再借,代阅他科病案必须经他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借出。

9、病案不借出院外,特殊情况须经医务科批准。

10、借出病案若发现有涂改、损坏、缺页或盗窃情况,要追究责任。

交接班制度

1、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原则上应由住院医师在一线值班,主治医师任二线,副主任医师可参加第三线值班。值班医师由本人和科室提出申请,报医务科批准备案后,方可单独值班。

(2)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交班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3)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薄,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薄。交接班内容:新病人、手术病人、危重病人、及手术后三天之内的病人。

(4)值班期间急诊入院病人,原则上要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如需急救处理或急诊手术来不及书写病历时,应记首次病程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情况补写病历。

(5)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的临时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6)值班医师必须监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况时经科主任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调换。(7)值班医师若有事需要离开,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当护理人员请教时立即前往诊视。

(8)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或其他特殊原因未得到休息时,过后酌情予以适当补休。

(9)每日晨,值班医师将病员情况及处理情况在晨会上向全体医务人员报告,特殊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10)值班医师每晚9:30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11)值班医师负责值班室的清扫。

2、有关科室交接班制度

(1)药房、检验、放射、心电图室等科室的值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不得擅离职守。

(2)做好所用器械和仪器等交班工作并记入值班本。

(3)尽职尽责,完成班内所有工作,保证临床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4)如遇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科室,应向院总值班说明去向,以便寻找,避免影响工作。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工作制度

1、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医院的执业许可范围,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必须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条件,科室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资料上报学术管理委员会。

2、新技术、新项目的主持人必须具有一级医院进修接受相关知识专业,6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的资质。经科室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学术管理委员会审核。

3、医务科将组织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项目通过后,申报科室暂参照同级医院收费标准上报医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4、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前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同意并书面签名备案。

5、年终由所在科室将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总结,填写新技术、新项目评选申请表,上报科教科参与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进行的评比,得奖项目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部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目 录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2

(一)医嘱执行制度…………………………………………………………2

(二)护嘱执行制度…………………………………………………………2

二、交接班制度…………………………………………………………………3 附:交接班细则…………………………………………………………………4

三、查对制度……………………………………………………………………5

(一)医嘱查对制度…………………………………………………………5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5

(三)手术患者查对制度……………………………………………………6

(四)配血与输血查对制度…………………………………………………7

(五)饮食查对制度…………………………………………………………8

四、护理查房制度………………………………………………………………8

五、护理会诊制度………………………………………………………………12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3

七、分级护理制度………………………………………………………………13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15

九、患者告知制度………………………………………………………………17

十、护理文书书写制度…………………………………………………………17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一)医嘱执行制度

1、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两证(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和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医生将医嘱直接书写在医嘱本或电脑上。为避免错误,护士不得代录入医嘱。

2、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医师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

3、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管床的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4、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5、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及时在医师补录的医嘱后签上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

6、临床科室每天所有患者的医嘱必须在当值组长的参与下统一总核对一次。方法是: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由助理护士担任)打印出全临床科室所有患者当日的医嘱执行单后,交给当班组长和另一位责任护士一起,将打印出的医嘱执行单和医嘱进行一次总核对。对于无法统一核对的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7、临床科室医嘱执行单实施一人一日一单制。医嘱执行单在科室专项保存。

(二)护嘱执行制度

1、护嘱是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或专科护士为帮助责任护士达到预期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要而下达的护理措施。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护士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所需要采取的护理行为。

2、护瞩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下达或制订。高级责任护士将护嘱直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3、护嘱由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或助理护士执行。下级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护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护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上一级护士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护嘱执行后由执行护嘱的责任护士在“护嘱执行单”上签全名。

4、上一级护士,包括专科护士、日(晚、夜)班组长或专科组长,通过查房、会诊、交接班等方式,每天上午评估护嘱、护嘱执行情况和护理效果,及时更改或调整护嘱。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等,并签全名。

⑤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责任护士或组长填写“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的书写应当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附:交接班细则

1、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包括护士站、办公室、治疗室、处臵室的清洁卫生等,接班者要提前十五分钟进入病区进行交接。

2、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十不交接”。①四看:看医嘱本:医嘱是否抄录,是否执行无误,有无留待执行的医嘱。

看病室报告:包括全日患者流动情况,新入、危重、手术及有特殊变化患者的重点病情,所给予的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等是否记录正确,有无遗漏。

看体温本:是否按要求测试体温,有无高热或突然发热的患者。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有无遗漏或错误。

②五查:查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妥善,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是否及时处理。

查手术前患者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须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整洁,有无破皮、压疮。查大小便失禁患者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衣被是否整洁干燥。

查大手术后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贴,是否排尿排气,引流是否通畅。

③一巡视:对危重、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班。

④十不交接:仪表不符合职业规范,不交接。

毒、麻、精神药品及物品器械数目不符,不交接。医嘱未查对,不交接。

重点患者的病情动态记录不清,不交接。危重患者护理不周,不交接。

输血、输液及各种引流不通畅,不交接。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接。

应为下一班做好的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接。水电管理不好,不交接。病区不整洁、不安静,不交接。

3、坚持物品交接、登记制度。对规定交接的毒麻限剧药品及贵重药品与耗材、医疗器械等物品应当面交清并签名,发现数目不符必须及时查清。

4、值班者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详细接清。

5、建立护理《工作备忘录》,护士长对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苗头、安全防范措施、改进工作意见及行政管理上需注意的事项逐一记录,班班主动阅读。

三、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通过电脑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需要转抄医嘱时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臵前查;服药、注射、处臵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混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同时,护理部要协同医院药学部门,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取2人以上血液标本。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科室、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若对检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的检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护士与发血者双方交接“三查八对”内容。(1)“三查”内容

①一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包括: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有无凝集反应。

②二查血袋标签。包括血型、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血液有效期。③三查质量。包括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变色及凝块。(2)“八对”内容

“八对”包括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液制品种类和剂量、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护士与发血者双方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名。

3、输血查对制度

①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臵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病案号、门急诊或病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的袋血。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双人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由护理部主任组织行政查房:护士长、组长参加,每周一次,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护理部主任定期到各临床科室或门、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行政查房后,要有查房记录,并指定专人跟进工作落实情况。

(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参照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建立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查房对象

所有患者。重点是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

2、护理查房目的

①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②建立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专业能力。③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机制,形成传帮带的管理过程。④及时发现高危高风险因素,实施前瞻性质量控制。⑤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步骤

①查房前准备:各专科必须根据本科专业特点,统一装备查房用具和器械。查房前,管床责任护士应认真准备好护理记录、病历、各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等。请陪护离开病室,关闭电视机,保持临床科室整洁、安静。

②查房程序:查房时,由管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情况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汇报。上级护士做必要的检查、分析,根据患者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建议或指示。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专科护士×××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管床责任护士要认真回答上级护士的提问。责任护士要做查房笔记。对于查房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再组织专题的学习讨论。

③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专科护理工作需要,由高级责任护士向其他专科或医院专科护理小组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

④查房后上级护士的要求可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班班落实。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并由责任护士写出会议纪要记录在科室查房记录本上。组长督促、检查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落实情况。

⑤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4、护理查房内容

检查评估患者病情、护理需求、护理计划、措施及成效,作出处理决定。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①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查房)

对危重患者随时观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护士和医师;对危急重症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向其他专科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各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报告单等,对重危、疑难待诊、新入院、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患者进行重点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查看医嘱执行情况,了解患者心理、饮食、用药、个人卫生等,征求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XX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②二级查房(组长查房)

系统了解本组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检查医嘱护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护理效果;对新患者、重危、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与医生一起确定新方案,听取医师护士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指导下级护士工作,检查本组责任护士所管患者的护理记录,对不符合护理记录书写要求的,应予以纠正,对护理记录和查房记录必须在当日内审阅、修改、签名等。③三级查房(护士长/专科护士查房)

解决疑难病例及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审查新入院、重危患者护理问题、护理计划(重点)、护理措施等;抽查病例的护嘱、护理措施是否满足护理质量指标及高危因素控制的需要;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及进展,对查房记录在当天及时审阅修改、签字;对所查患者,应亲自询问诊疗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帮助组长解决目前未解决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等。

5、护理查房要求

①科(区)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对上述患者进行查房。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业务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②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管床责任护士每班都需要对所管患者进行查房。查房不同于巡视病房。查房时间一般在交接班后立即进行。对危重、疑难等特殊病例,管床责任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临时查房申请。

011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患者。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病房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臵,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需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

5、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七、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医院临床科室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三)二级护理

1、二级护理的确定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三级护理

1、三级护理的确定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不良事件(medical adverse event)是指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的、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广义的定义是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即非正常的过程和结局)。不良事件按事件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

①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②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③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④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5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九、患者告知制度

1、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医院及护理部要制定患者告知制度。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结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4、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并在相关的“护理知情同意单”上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5、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医疗护理措施。要使用患者明白的语言。对语言理解有困难的患者,宜使用文字或图示。

6、告知或说明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7、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8、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9、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使用安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

10、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或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因病情危重,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2、护士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3、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4、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和知情同意书。

十、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临床护理文书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7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杀等,提供给患者时要在护理记录中注明起始时间。

13、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后6h内及时据实补记。

14、医院应尽量创造条件,在流动护士工作站(车)上配备电子工作站。医生和护士可以在病房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等。

第五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医学专用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③输血查对制度

(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医学专用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无医学专用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医学专用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医学专用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医学专用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医学专用医师报告。此次核查由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

(3)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手术医师或医学专用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人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

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症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参会人员认真聆听,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瞩。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各科室应根据本章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①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⑵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②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③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④三级护理

(1)护理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执行医嘱制度

1)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按规定正确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正确的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应及时向医师提出,不得盲目执行或修改。需取消医嘱时,由医师用红笔写“取消”二字并签名。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和给药原则,防止缺陷事故发生。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文字记录。

4)长期医嘱执行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Qd 8:00

Bid 8:00 16:00

Tid 8:00 12:00 16:00

Qid 8:00 12:00 16:00 20:00

Q4h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Q6h 2:00 8:00 14:00 20:00

Q8h 8:00 16:00 24:00

5)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观察效果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记录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分娩应停止术前、产前医嘱,手术、分娩后执行术后、产后医嘱。

7)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和手术中需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督促医师据实、及时(6小时内)补开书面医嘱。

8)因故未能按时执行的医嘱,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9)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擅自用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五)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①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

②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③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④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⑤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护理安全制度

①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4)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5)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②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物品同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③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④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⑤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⑥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部门)。

2)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下载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护理级别的护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

    2016年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自查报告

    合江精神康复医院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自查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根据护理部要求,于本月对本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完整版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

    第二节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第二节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1. 医嘱执行制度 1) 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两证(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和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医生将医嘱直接写在......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5篇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1.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

    卫生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卫生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14种 一、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 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核心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