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风帆
纵观世界经济史和本次经济危机状况可以得出“五点真理性的结论”:其一,危机催生革命;其二,危机加剧竞争;其三,“危险往往在危机之后”;其四,转型是时代的主题;其五,差距将呈几何级数拉开。
吕东升:高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风帆
时间: 2011-08-12 12:05:02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关闭】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先后三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党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的前提和关键。笔者认为,“三信”缺失究其原因,除了极少数是立场问题外,更多的是由于阅历视野、理论水平、观察问题方法论之差所致。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真挚的感情认同,更有赖对“主义”的真理认知,还需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必须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一、认真研究历史现实:从感情认同中坚定理想信念
历史和现实是最质朴的佐证,观其中必受感悟。
(一)从历史选择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必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蹂躏践踏、军阀割据混战,“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洒向人间都是怨”,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世纪4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两件大事,一件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另一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两件事,在当时看来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后来却与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鸦片战争使中国衰落到了极点〔注:有两笔账触目惊心、应当铭记:(1)近代中国《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8项对外赔款总计折合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财政收入的16倍、全国工矿总资本额的82倍;(2)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2100万人以上,仅财产损失即达3500亿美元,相当于把中国社会前进的车轮往后倒拖了16年〕,由此提出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党派多达123个。为了救中国,人们从西方引进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义,但都没有成功。历史最终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与实现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这两重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无私的为之奋斗、奉献、牺牲。方志敏烈士的殉道记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感人至深。夏明翰、江姐、林祥谦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主义和真理,“砍头只当风吹帽”。毛泽东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是共产党面对贫穷积弱、千疮百孔的旧中国,领
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才使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获得了光明。历史证明:唯有共产党解决了中国的命运问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从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正确性。我们要永远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对外开放大门,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9年,中国钢材产量只有18.5万吨,仅占世界同期总量千分之二。现在,我们已经彻底告别粮食、布匹、主要日用品“凭票供应”的“短缺经济”时代,传统“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已成为历史,大家用手机追求品牌高档、时尚,几乎几个月就更新一次。建国后6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其中改革开放后的30年高出8.6个百分点。现在,我国粮食、钢材、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软实力也有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们在外交上已告别了“含羞草”的时代。中国人民已经从物质文化生活中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带来的好处。很多发展中国家从照搬西方模式的失败中警觉起来,把中国模式看做榜样,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研究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宣扬的“不推行西方模式就难以强国富民”的神话。实际上,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搞资本主义的占大多数,但真正获得成功的除了少数西方国家外基本没有;发展中国家“克隆”西方模式成功的例子一个也找不到。过去社会主义阵营中不少国家后来选择“西化”的改革方向(如苏联、东欧等),搞资本主义不但没有让他们得到发展,反而使其更加落后!我们尤其引以为豪的是,面对'98世纪大洪水,我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抗洪救灾斗争;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我们党和政府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抗震救灾斗争,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更是大放异彩。罗格称赞:“北京奥运无与伦比,北京残奥会有史以来最伟大”;萨马兰奇撰文《我为什么热爱中国,尊重中国》,他还说:“我一生得到很多荣誉,但我最珍惜的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所有这些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选择。
(三)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伟大性。2008年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系统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美国借贷性消费、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缺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它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其原因有四:其一,从制度层面来看,根源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私有制);其二,从理论层面来看,是“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恶果埋下的祸根;其三,从实践层面来看,是虚拟经济长期脱离实体经济的必然产物;其四,从国际视野来看,是美国金融霸权(美元霸权)大行其道的恶果。
美国实现全球为他买单,根本机制就是美元霸权。西方经济危机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危机、全球买单的现实。美元霸权机制,也是这场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对世界的深刻影响有三:一是世界经济座次(实力)重新排定。1990年至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GDP比重从15.9%提高到28.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而7国集团(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占比则从1989年的68%下降到54%,20年下滑14个百分点。美国更是元气大伤,1950年其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0%,而今下滑到25.2%。据德新社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金融危机令美国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一位降至第四位。二是“美国模式”的普适价值大大下降。冷战结束以后,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美国模式获强势地位,大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架势,然而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模式的诸多问题。既有客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社会、文化上的问题。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也重伤了其软实力。三是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将重新划分,实力决定政治。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一度进入了由美国霸权定义的单极时代,在国际舞台上由美国说了算。然而现在,美国因为对外政策失误和内部经济困难,出现严重的实力透支。在外部,反恐战争的久拖不决还将耗费相当的实力资源,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短期内也没有彻底解决的可能。这些都决定了美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很难再回到新世纪初期的状态,华盛顿不费力气和低成本行使国际领导权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世界权力结构已经从“一超中心”向“多强权力共享”转变,G20(20国集团)的地位、作用显著上升。日本学者中谷岩在题为《资本主义为什么自我毁灭》一文中指出:“在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泡沫崩溃、贫富差距拉大现象出现,社会失去稳定,而这种现象最近更加强烈。过去我一直相信全球化资本主义是好事,现在认识到,如果掉以轻心,全球化资本主义将成为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的主要罪犯。”
与此同时,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党和政府迅速反应、科学决策、果断部署,从推出“一揽子”计划到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从拉动经济增长到不断改善民生,从促进改革发展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强大合力,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成为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灵活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全国一盘棋机制得到进一步展现。世界著名观察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10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认为:“中国60年成就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举措值得赞赏。”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指出:“经济危机下,中国保持强劲上升势头,关键是政治模式好。”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深有感触地说:“环顾20国领袖,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讲话,所有人倾听。”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的,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简而言之,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从苦难走向辉煌。老百姓有句“口头禅”客观地描述了时代的轨迹与变迁:毛泽东使我们“站”起来啦!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啦!江泽民、胡锦涛使我们“强大”、“自信”起来啦!这种发自肺腑的质朴而强大的心声,不正是对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敬重、敬仰的真实写照吗?!
二、探源、解读“中国奇迹”的奥秘:从真理认知、理论清醒中坚定理想信念
现在,很多西方人士及主流媒体都在谈论、解读 “中国奇迹”的奥秘,他们把中国的成功归因为“四论”,即“廉价劳工论”、“外资推动论”、“出口拉动论”和“威权政府论”。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无道理,但都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我认为,从根本和高度概括角度而言,中国的成功可归因为“党的领导(根本保证)、实事求是(重要前提)、依靠群众(力量之源)、开放包容(活力所在)”这16字上。具体奥秘在以下十个方面:
奥秘之一:确立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正本清源,冲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牢笼,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旨要在于:一是确立经济建设在全党、全国的中心地位并写进宪法,其他各项工作绝对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从而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排除了各种干扰。二是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活力源泉”。三是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没有动摇。她既坚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和人民的愿望,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奥秘之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一个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注:马克思语,意即未经过资本主义发展,从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国,如何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头号难题。我们党摒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社会制度属性,摆脱前苏联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活力和效率,又加强宏观调控、走共同富裕之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两者的有机结合,标志着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我们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体制之基、“胜利之父”,给世人以吸引、示范和启迪。
奥秘之三:坚持和完善“一主多元”的混合所有制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不能搞私有化,“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也没有出路。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既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控制力、引导
力,又使多种所有制经济杂交共生、“混合发力”、释放更大的能量,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活力。
奥秘之四:坚持“两只手”都要硬的调节机制。在西方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大古典经济学派:一个是凯恩斯学派,主张以“看得见的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干预;另一个是亚当斯密学派,主张以“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实施微观调节治理。在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他们无力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也不能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我们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调节的有机统一,坚持两只手都要硬,既激发和释放市场经济的活力,又有效地避免和弥补了市场失灵的负效应,规避了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恶果。从调节方式上讲,这也是我国烫平经济周期(未出现大起大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奥秘之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根本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我国各项国家制度的源泉,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形成的,并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统领和制约。这个制度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所在,它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同时,与西方议会制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西方的“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制衡和权力分工,往往造成互相掣肘和拆台,一些重大问题互不相让、议而不决。近20年来,由于国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美国政府曾6次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这无疑是“三权分立”制度的硬伤。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五项国家能力:即高效的国家决策和执行能力;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日益增强的国家财力;最大限度的动员、集中资源能力;敏捷、强大的社会治理和应急能力。这正是我们应对和战胜危机的关键所在。
奥秘之六:坚持和完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其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是搞一党制。中国共产党同其他党派的关系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作用的加强。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我国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避免了
多党竞争、互相参杂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党永不懈怠、砥柱中流,我们的事业众志成城、所向披靡的关键所在。
奥秘之七:坚持“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的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指导方针。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因为: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于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她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金融危机再度掀起了世界对马克思的兴趣,《资本论》在全球的销量一路飙升……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真理性,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其二,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其三,客观真理是一元的,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的沉痛教训证明,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必然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搞乱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导致政权丧失、国家解体。为什么允许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呢?这是因为:其一,社会思想多样化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二,社会思想的多式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创新。其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她能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用一元去引领多样”的指导方针,从而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既有方向盘、主心骨,又有生机和活力。
奥秘之八:提出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么生产。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从1917年列宁在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到1992年,主要是探索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搞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开始,探索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阶段,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尝试。现在我们正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侧重从生产关系上解决发展的“活力”、“效率”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侧重从生产方式上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指向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诞生可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可以起到矫正、加速作用,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从发展效率、发展质量上极大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奥秘之九: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实施“耕者有其田” 的经济纲领,唤起了亿万劳苦大众,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30多年前,我们党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权责利紧密结合,农民生产积极性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河,中国全面改革的发动机由此启动。刚跨入本世纪,针对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党和政府先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种地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使他们从心底里高呼“共产党万岁!”在新时期,我们党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来抓,切实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必将极大地赢得民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我们事业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奥秘之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僵化,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追求真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先后实现“四个伟大觉醒”、完成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重大抉择”。“四个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三次重大抉择”是:60年前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的经济体制转轨、当前的发展方式转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永立潮头,才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根本上讲,这是当代中国巨变的首要前提。
三、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看待热点、难点问题:在消除困惑中坚定理想信念
依我看来,以下五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坚持正确的比较分析:毋忘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现在很多同志包括不少党员同志,出了国以后就说美国好、日本好、北欧好,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其实这些同志比较浅薄。比较两种社会制度优劣有两点必须把握:首先,要看基本国情,如人口多少、国家大小等等。中国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5,且大部分在农村。中国人口是美国(3.807亿人)的4.3倍、日本(1.28亿人)的10.47倍,英国(6140万人)的21.2倍、德国(8221.78万人)的15.8倍、法国(6500万人)的20倍,没有可比性。如此众多的人口既因就业、生存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财富,又大大降低了人均占有的财富总量。这是我国国情定位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第二,要
看这种制度诞生或建国时间的长短。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也只有61年时间,资本主义有将近500年历史,美国有200多年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继起性,社会制度也有一个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常说的“酒是陈年好”不无道理)。所以,从方法论上来讲,中国与美国、日本、西欧、北欧国家没有可比性。若要作比,中国只能与印度比。中、印两国都属文明古国,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都经过殖民入侵,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印度独立于1947年。总体上,印度在60年前的起点略高于中国,因为近代中国连续经历了百年战乱,而印度则相对稳定。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现在印度已远远落后于中国。从世界银行等机构公布的2009年统计数据看,印度经济规模大约只有中国的1/3,外贸出口只有中国的1/4,吸引外资只有中国的1/10,粮食产量只有中国的1/2,人均寿命比中国整整少10年,全国仍有3亿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更重要的是印度民主政治“散”、“软”、“泛”,党争激烈,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种姓都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政府无力整合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导致目标失范、国家一盘散沙的局面。这种党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使人民的整体利益受损,印度政府花了近5年时间才完成孟买6000套超低水平的贫民窟改造,就是典型一例。如果遇到像中国1998年那样的世纪大洪水和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他就抓瞎了。
(二)坚持看主流、看全局: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何看待党内腐败等消极现象?腐败问题确实使人深恶痛绝,往往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腐败问题应该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一是必须充分肯定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员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如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周国知、吴天祥等各条战线的英模人物,湖北“群星现象”灿烂,近几年先后涌现出顶住结肠癌病魔催残压力、两次援藏的陈刚毅;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安守清贫,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山区教育事业的汪金权;奋不顾身,纵身跳入冰冷的江水勇救落水老太太的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赵传宇;拿出多年积蓄办起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心、免费为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场所的当阳市庙前镇井岗小学退休教师郑琦,两次赴山区支教,与留守儿童构建双向互动“结对子”关系;在支教途中被飞落的山石砸中头部,不幸遇难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赵小亭;为抢在大雪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农民工发放工资,返乡途中哥哥遭遇车祸遇难的“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获得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的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还有在这次“三万”活动中,荆州地区地税局驻村干部陈明清把生命“印”在“三万”征途;当阳市村支书陈平一连多日起早贪黑倒在抗旱第一线……这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人间正道”,是主流。正是一大批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奋斗,我们党、我们国家才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腐败分子有,但毕竟是极少数,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以支流否定主流。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个案问题大闹一通,哗众取宠,严重影响党的形象。有些大案要案的公布、披露应当内外有别;即使公开也应有个限度,不能无限夸大,不能追求“轰动效应”。二是要看到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腐败不是现在才有,古代有,以后还会有;不只中国有,西方国家也有,世界任何国家都存在;不只一党执政有,两党制、多党制国家都存在。三是要相信我们党有力量克服腐败现象。因为从根本上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腐败现象是不相容的。随着
党和国家各项法规制度的完善,随着各方面监管作用的发挥,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腐败分子将越来越难以立足。近几年中央重锤出击,相继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这样的惩治力度是其他国家、其他执政党所没有的。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此外,要切忌“管中窥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所知的个别现象来否定全局。
(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何看待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要有正确的认识(因腐败等造成的非法所得另当别论)。首先,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先富论”政策的结果,是改革发展前进中的问题,是相对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言的,实行这样的方针政策是非常必要、十分正确的,否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其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不能一概而论。从积极方面看,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争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如果不分效率高低、贡献大小,实行无差别的平均主义,必然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导致共同贫穷。从负面效应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导致不同人群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发生变化,经济困难的社会群体有可能产生心理失衡、不满,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比方说很多老百姓“仇官”、“仇富”。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把效率与公平、分配问题处理得很好。要么像北欧国家拿钱养懒汉,要么像巴西那样两极分化。其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贯彻落实,经济不断发展,蛋糕不断做大,党和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努力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差距一定会逐步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新陈代谢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指出:“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而发展只有在死亡时才结束。”这就是说,事物只有死亡才算“完善”了。因此,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们不能当“九斤老太”,不能在嫩苗的绿地上驰骋,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
(四)坚持用世界的眼光观察事物:把中国置于国际大背景下来系统思考。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当今世界、当代中国有“2+1”的三个重大背景必须考虑。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经济处在大循环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整个地球成为一个“经济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独善其身”,如同鲁迅先生所讲,“等于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科技革命(含信息革命)迅猛发展。这一革命性的转变,必然因对劳动力从业素质要求的提高、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出现“相对性过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揭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失业大军并存”是铁的规律。三是国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考虑效率、活力问题,必然存在竞争和优胜劣汰,这也是铁的规律。国内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都应联系这些大背景来思考。
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现实中,就业不充分、下岗失业现象大量存在。对此,如果缺乏正确的认识,也会影响和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就业问题或者说就业不充分不是社会制度上的问题,这同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而且,当今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政党执政都面临这个问题。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将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中劳动力占7.4亿,相当于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加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着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们不能脱离国情看就业问题。三是从根本上讲,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就业是个“逆向机制”,“减员性失业”(不需要)、“结构性失业”(干不了)、“周期性失业”(企业不景气)、“摩擦性失业”(不让干、不愿干)将是一种常态。四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来抓,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人民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缓解或逐步解决。
如何看待国内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的归因主要有三种。一是需求拉动型,二是成本推动型,三是外部输入型。从长远和根本来看,通货膨胀、美元贬值支撑着美国的赤字政策,是美国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根据美国国会的报告,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财政部、联邦政府机构和美联储至少投入了8.5万亿美元资金来挽救美国经济,其中主要是美联储通过各种方式滥发信贷,收购美国国债和银行的有毒资产。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历次参与的战争费用的总和,包括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由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主要用美元进行交易结算,美联储不断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美元贬值,势必引起这些关系民众生活的商品价格猛涨,导致各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和美元债券不断贬值,引发全球通货膨胀。近两年来,许多国家的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2位数。因此,我们的通货膨胀是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导致的,是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此,我们应该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五)坚持正确的心态:像善待母亲那样对待党和国家、社会。这个问题我琢磨很久。大千世界,既五彩缤纷也纷繁复杂。用不同的心态、眼光来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近视眼与正常眼睛视角就不同;正常的眼睛,对同一事物正视、仰视、俯视、斜视,视觉也大不一样;同一眼睛,精力充沛和疲倦状态下视觉效果又不一样。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恋人的心态好。
为什么要用善待母亲那样的心态对待党和国家、社会呢?我想,当今中国一个成功的人士、有作为的人士(指成就事业),他必然是爱党、爱国的。读完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篇著作,可以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文中写道:“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一个青年学生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纯真入迷。”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旧中国 的宰割,请看方志敏烈士的笔锋:“啊!那矮的恶魔怎么那样凶恶,竟将母亲那么一大块身体,就一口生吞下去,还在那里眈眈地望着,像一只饿虎向着驯羊一样地望着!恶魔!你还想砍,还想割,还想把我们的母亲整个吞下去?!兄弟们!无论如何不能与它甘休!”“朋友,看!其余的恶魔,也都拔出刀来,馋涎欲滴地望着母亲的身体。啊!不得了,他们如果都来操刀而割,母亲还能活命吗?她还不会立即死去吗?那时,我们不就变成了无母亲的孩子吗?咳!亡了母亲的孩子,不是到处更受人欺负和侮辱吗?朋友们,兄弟们,赶快起来,救救母亲呀!”看,这就是方志敏烈士的爱国情怀!他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亲炽热的爱!今年初,从利比亚撤出中国公民的行动,揪住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从万里之遥的非洲国家,在硝烟战火中,短短6天时间撤出了近3万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曾记否,一战期间成千上万中国劳工丧身欧洲,许多无辜生命甚至被遗忘多年;曾记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侨在海外遭人白眼,甚至连乘坐公共汽车的权利都被剥夺……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没有祖国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迅速有序地组织规模空前的海陆空撤离行动,是难以想象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母爱是特殊的爱、崇高的爱。常言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对待党和祖国一定要有感恩、爱抚、积极的心态。
以善待母亲的心态对待党和国家、社会,我想最主要的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热爱母亲(党和国家),而不能嫌弃母亲。苏联、东欧巨变的事实证明,任何个人的命运都与母亲(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兴则我兴,党衰则我衰,党亡则我亡。热爱母亲就是热爱自己、尊重自己。第二,要维护母亲(党和国家),而不能站在对立面挑剔、指责母亲。大千世界,情况复杂,不可能所有事对我们来说都顺心如意。我们切不可将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称心如意的事归咎于母亲,甚至责怪记恨母亲。第三,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尽到义务、做得如何,而不能高谈阔论,一味地向母亲伸手、索取。第四,要宽待母亲、体谅母亲,千万不能把个人的恩怨、对某些日常事情的不公、不平、不满归咎甚至记恨于母亲。在日常事务中,中国有句古语,叫做“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很多事宜处理不当、不妥,往往是具体经办人引起的,不能把这些归咎于党和社会,也不能归咎于社会根本制度、根本体制。第五,要满怀深情地对待母亲。借用“根叔”最近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交流讲的一句话:“倘若未来一切让你看不惯,你只知道毫不顾忌地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却不知道如何建设,那你很可能会被边缘化。”母亲最终是会抛弃你的。简言之,对母亲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对我们每个人成就事业、成就自己、成就未来是很有益处的。(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第二篇:高扬素质教育风帆
高扬素质教育风帆,走特色名校之路
“教育为人民服务,学校为学生着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泛区初中以“科研兴校”理念为引领,以“教育科研”为平台,以教学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探索并构建起常规管理与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走教学管理、校本研训、课程改革一体化的新型办学之路,成功打造出“二三五”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独具学校特色、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完美结合的教育品牌,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回归。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永远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工作者应恪守的主题。泛区初中“二三五”自主学习模式,包括:一个宗旨,一个中心:以争创高效课堂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三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课堂展示五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预习,展示点评,巩固提升,检测评价。其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特色,即学生课堂上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时间实施“点拨”。
实践证明: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问题,真正确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理念,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现象,让讲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矫正在课堂,完成作业在课堂,所有学习任务都基本上在课堂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使课堂真正实现没有忽视、没有角落、没有放弃,师生共同获得成功体验的新型课堂。
一、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自学的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在“二三五”模式的课堂上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一般在10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
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则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了途径。教学重在“学”,“教”应服从“学”。“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
二、创建真正高效创新的课堂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力争创建真正高效创新的课堂。泛区初中的改革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是教学理念质的变化。在“二三五”模式的课堂上,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了学习的科学化和方法化,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做到了在每一节课里都学有所获,在每一天里因为收获而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因为有了较强的成就感,所以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也就是说,我们倡导的轻松学习,不是指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更不是降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其本质在于,学生感受到,只要在每一节课上通过努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进步,所以才会爱上学习,而有兴趣的学习,才是轻松的学习。而这样的新型学习则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了科学化和方法化,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执教水平,使教师的每一项常规和每一节课都做到了有效化,从而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让教师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在课堂上高效地自主学习,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七能”:一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二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能真正理解知识,提高质量。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七能确保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泛区初中教师的主导“功夫”主要体现于“对自主预习环节的筹划、指导、了解”,“展示提升环节的组织、精点、释难”,“穿插巩固的纠偏、整合、总结”等方面,而不在于“讲的是否精彩”、“讲的是否到位”、“讲的是否透彻”、“讲的是否明白”。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泛区初中对学生的要求其中有一点,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让学生离开座位登上讲台,放开声音讲几句话或多讲一些,从而让学生通过展示,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能力,自信心会逐渐得到增强,自卑感慢慢消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在“二三五”模式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点拨”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要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三五”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更体
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还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高效发展,播下了智慧和希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四、推行“二三五”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1、在理论学习、消化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高。我们通过强化学习实践、构建导向机制,逐步引导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
(1)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的观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往往会造成“主宰”的结局,最终引起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因此,变教师主导为“引导”,避免了教师过多的主观臆断,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学生的学习主导,而是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通过点拨、引导、激励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2)变学生参与为师生合作的观念。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学习的场所,教师要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除了应履行对学生培养和引导职责外,还应放下架子,坐进位置,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用自己的非“师”力去影响学生的学习,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共存的观念。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
通过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全
面素质和健全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发现,初步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通过“二三五”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
性有了明显提高。
(1)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学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我们的课堂中,构建了结构比较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同时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并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既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也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进行交流磋商,增强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发展。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用得着,记得牢,学得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从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二三五”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他们时而潜心研究、时而合作交流;时而专心聆听、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提出疑问、时而静心思考,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表现,课堂充满朝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当然我们也深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此,我们将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加大投资,着力改善学校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继续走“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之路,以“办特色学校、育精英人才”为己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做出不懈努力。
第三篇:高扬理想风帆 建功立业警营
高扬理想风帆 建功立业警营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广大新兵认清树立崇高理想的重大意义,在消防部队选准立足点,并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在消防警营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主要内容:
一、正确理解人生理想
二、革命军人应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
三、崇高理想对革命军人的巨大作用
四、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 教学重点:
革命军人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授课时间:
2课时
各位新战友,今天很荣幸在这个地方跟大家作个交流。我要交流题目是《高扬理想风帆 建功立业警营》。
讲课前我想问做个即兴调查,知道蜘蛛会飞的人请举手。刚才举手的同志,我想问问你们,蜘蛛真的会飞吗?
认为蜘蛛会飞的同志,我想你肯定没有仔细观察或者研究过蜘蛛的习性。我告诉大家,蜘蛛是不会飞的。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我当时也在想,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实现捕食的理想和目标。奇迹就这样成就!
人生好比海洋,辽阔深远,浩瀚无际。当人们驾着生命的小舟在人生的海洋里游弋的时候,人生之海时而风平浪静,云海苍苍;时而惊骇涛浪,波涛连天;时而旭日生辉,绚丽多彩;时而海天一色,气象万千。而正确的理想就如这人生海洋中的灯塔,生命之舟上的罗盘。其实人生就是朝着一个或者是多个理想和目标前进,然后就形成了我们不一样的人生。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是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的基本内容,也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座的每名新同志正值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既要学习文化、学知识、学专业,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也要学政治、学马列、树立正确的理想,把正确的人生理想作为立身做人的根本,成才进步的向导。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才能真正懂得怎样生活,怎么奋斗。
对于刚入警的新战友来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理想信念,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从而在警营建功立业呢?下面,我就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正确理解人生理想
(一)人生理想的含义
谈理想,首先要正确理解“理想”二字。理想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字眼,令人向往,令人追求,特别是对青年人更具有吸引力。科学的人生理想是人们对人生理想正确认识和理性选择的结果。革命军人要树立崇高的、科学的、革命的人生理想,就应当首先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理想。
什么是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想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一个人生理想。在小的时候,父母或老师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有的会回答,我的理想是当老师,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当医生,我的理想是当将军,等等。有人说,理想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小时候用心灵去编织,长大后却化为泡影;有人说,理想是一朵无果花,它只能点燃人们生活的激情,却始终尝不到它的果实;有人说,理想就是有利就想,无利不会去想;有人说,理想是启明的星,航海的灯;还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力量的源泉,生命的风帆,命运的灯塔,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呢? 所谓人生理想,是指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从人生观的角度讲,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就是人生的价值目标。
(二)人生理想的基本特征。
一是现实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理想不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空想,也不是还没有足够条件和根据的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
二是超前性。理想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它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离开了预见性和超前性,就没有理想。
(三)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
人生理想大致上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个人理想是就是个体的人对自己未来种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即向往和追求将来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所制定的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下的决心。它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我们军人的个人理想也是如此。其中军人的生活理想,是指军人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对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恋爱婚姻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向往和追求。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个军人及其人生过程的各个阶段,其生活理想都不尽相同,但必须服从军事生活的需要。军人的职业理想,是其在选择职业岗位和成就事业方面的设想,不仅表现为对军事职业的认同,而且表现为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军人的道德理想,主要是指军人所追求的人格模式,即在道德品质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要求军人要履行我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把实践这些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先进人物作为自己的楷模。
二、革命军人应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
(一)革命军人应树立符合社会理想要求的个人理想
我们知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导向,要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大家知道,孙中山先生本来是学医的,但当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时,就毅然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鲁迅先生原来也是学医的,但当他看到国人精神麻木时便意识到,要拯救中国,“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革他们的精神”。于是便弃医从文,开始了“改变精神”的运动。陈毅年轻时很喜欢文学,想当诗人,他曾在诗中写道:将军本色是诗人。”但是为了救国救民,也走上了政治道路,成了职业革命家。在座的每名新同志都是消防部队的一员,消防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理想,是我们每名新同志理想中最现实、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也是我们实现个人理想的根本途径。我们只有把个人理想与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寄于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之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创造美好的人生。
(二)革命军人应树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个人理想
这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给自己定定位,确定个奋斗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过高往往实现不了,太低也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前不久有个材料介绍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美国青年的崇拜偶像。他的传奇经历就连许多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也能倒背如流。人们羡慕他,称赞他,都想走他的路。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个社会也不可能都由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组成,所以还是走自己的路为好。这一点,就连专门研究微软公司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也说:“也许这一事实可以让我的学生相信,他们不必太努力想要去发财,因为他们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大可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有钱。所以他们也许可以去做些比较有趣或者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这样可能更为实际一些。”
前期团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新同志的理想是转士官,有的是考警校,有的是入党,有的是想学技术,有的是想到部队锻炼自己,为以后成就大事业做好准备,等等。尽管大家的个人理想不尽相同,但是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理想,那就是奉献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个共同理想实现了,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个人理想。目前对于我们在座的每名新同志来说,你们都刚来部队不久,每天练队列、练技能、练体能,目的就是提高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我们当前目标就应该是认真学习训练,提高效率,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子弟兵。
三、崇高理想对革命军人的巨大作用
理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奋斗目标的引导、人生精神支柱的确立和人生前进动力的激发等方面。
1、崇高的人生理想为革命军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倡导人们要“立大志”、“修人品”、“志当存高远”。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还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呼?”古人所谓的高远之“志”,就是说要树立崇高理想。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无数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2、崇高的人生理想为革命军人人格和道德的完善提供了精神支柱。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晋朝大思想家嵇康说:“人无志,非人也。”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说:“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轲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莎士比亚说:“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红军长征苦不苦?确实很苦,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吃草根,但是靠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正如《长征组歌》中所唱的:“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草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苦不苦?也确实很苦。正如陈毅同志在《赣南游击词》中所写的:“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草和水煮”……但是,是什么使他们战胜困难,挺了过来呢?就是陈毅同志在《梅岭三章》中所说的“人间遍种**”这种崇高理想。
3、崇高的人生理想为革命军人实现人生价值注入了巨大动力。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正如吴运铎所说:“革命的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高尔基也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一个真理”。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
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列宁从少年时就树立了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的理想,因而在17岁时就开始研读《资本论》,18岁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毛泽东青年时就胸怀大志。他在学校读书时曾立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远大抱负,并给自己约法三章: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上,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人。正因为如此,在以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都始终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从而成为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掌舵人。
四、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 创造美好的人生离不开崇高的理想,而崇高的理想又必须通过努力奋斗,刻苦实践才能实现。
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有两个方面: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所谓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比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就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矛盾基础上形成的。所谓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社会理想是这样,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也是这样。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曾指出,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就是立志、工作和成功。他说:“立志是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在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庆祝你的胜利。”所以,我们定要做个有理想的革命军人,并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理想源于现实,但毕竟还不是现实;现实孕育理想,但又是理想所要努力变革使其日臻合理、日臻完美的东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当前我们的社会中还有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学文化相对落后以及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这正是理想所要克服的,不能因此就对理想失去了信心,更不能对我们自己失去信心。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
(二)在实践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1、实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归根到底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军队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要靠全国人民、全军官兵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革命军人的个人理想,也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达到。如果不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难于实现。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我们说,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2、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今天做起。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李大钊也曾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这就说明,“现在”是时间链条上连接过去,通向未来的关节点,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立足处。
寒号鸟夏天长满羽毛,那可是相当花枝招展;可到了冬天,身上的羽毛却全部掉光,有点造化弄人。但寒号鸟是个乐观主义者,在寒冷的冬季,只要白天来临,就沉浸在温暖的阳光里,忘却了夜晚的寒冷,顾不上垒一个御寒的窝窝,尽管每个寒夜都会哀号“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当然,寒号鸟最后冻死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因此,我们在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奋斗时,必须从今天做起,立足于军队建设的现实,做好当前的工作。否则,理想就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指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邓小平也指出:“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崇高寓于平凡,伟大出自平凡。平凡细小的工作,就是通向理想的阶梯。将伟大的理想落实到每一件平凡小事,这是革命军人应有的品格。正像鲁迅曾经所说:“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间相关联。”有的同志看不起平凡的小事,总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说他当年搞研究项目时,别人也在搞,甚至有些人的实验条件和个人天赋比他还要好,但最后他成功了。他的诀窍是力争在小地方做得比别人更好。如果把研究课题分成100步的话,他就力争在每一步的每一个小地方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100步走下来,他就比别人好出了不少。
反观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眼睛老爱盯着所谓大的方面,而忽视了小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胸怀远大目标,立足本职岗位,从点滴做起,兢兢业业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它呢?
1、挫折和逆境不可避免。人们常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之类美好语言,作为对别人的祝福,但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说的就是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2、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为什么逆境厄运对成才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有其自然性、惰性的一面,一旦饱食暖衣、一帆风顺,就会怡然自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当人处于逆境厄运,面临生存威胁时,人的生存欲望就会激发他的全部潜能去拼搏进取,从而走出逆境,创造辉煌。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这说明,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在被逼迫的状态下,在面临敌手的危险中,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就会充分显现出来。水煮青蛙的故事也说明安逸舒适的环境难有作为,甚至会葬送生命。相反,挫折逆境却能使人头脑清醒,经过奋斗,走出逆境,并创造辉煌。
清代申居郧曾说:“逆境长存戒心,故以成君子;顺境易生放心,故以陷小人”。郭沫若也说:“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 英国诗人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和桥梁。”培根说:“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因此,挫折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逆境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进取精神。如果人们对挫折逆境能正确认识,并能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人生的辉煌。革命军人要以理想为人生奋斗的引路明灯,迎难而上,遇挫更坚,百折不挠,这样就一定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四)让理想追求在本职岗位上闪光。
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路虽然短,你不去走,永远也到不了;事情虽然小,你不去做,永远也办不成。同样道理,通往理想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有所收获,必须从本职岗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每个同志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训练站岗、执勤巡逻等每一项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大家笑笑过后,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我们很多人的理想都大同小异,而且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可你是否准备好了自己的跑鞋?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有人对一只新买来的小闹钟说,你该工作了,你一年要走完3200万次。小闹钟说,天啊,我办不到。那人又对小闹钟说,你只要一秒钟走一下就成。一年后,小闹钟走完了3200万次。这启示我们,最有希望成功的人,是那些立足本职岗位,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扎实迈进的人。我们都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不要拒绝平凡!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日复一日地把平凡小事做好,就不平凡;当甘于平凡成为一种习惯,你一定会成就平凡中的伟大。
新战友们,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追求自己的理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志爱说“如果”:如果当时把目标定得再远一点就好了;如果早一点努力就好了;如果再让我从头当一次兵我一定会干得更好…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生最大的障碍和最大的骗局就是“如果”。如果越多,你的遗憾、后悔和无奈就越多。也有一首诗是用“如果”来发问的:如果要了解一年的价值,去问高考落榜的学生;如果要了解一个月的价值,去问早产儿的妈妈;如果要了解一个星期的价值,去问周刊的编辑;如果要了解一天的价值,去问绕地飞行的宇航员;如果要了解一小时的价值,去问等待见面的情侣;如果要了解一分钟的价值,去问错过火车的旅客;如果要了解一秒钟的价值,去问奥运会百米金牌选手。我要加一句,如果要了解军旅生涯的价值,就去问两鬓斑白的老兵!最后, 我想用“如果”来结束这堂课:如果每一位新同志都能珍惜青春年华,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走好自己的军旅之路,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当你们离开军营时,一定不会留下“如果”的遗憾。
▲思考题:
▲
1、什么是人生理想?
▲
2、怎样理解革命军人崇高理想的内涵? ▲
3、革命军人应当怎样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
第四篇:党旗高扬风帆劲
党旗高扬风帆劲
——周巷镇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刘明贤 通讯员黄一鸣 唐文婷
今年“七一”,孝昌县周巷镇党委被湖北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喜讯传开,全镇党员干部深受鼓舞。
大暑时节,热浪滚滚。穿行在孝昌县周巷镇集镇乡村,从集中连片的苗木基地到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从长势喜人的中药材种植点到郁郁葱葱的万亩茶园„„记者走进周巷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探寻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脉络。
新思路:产业链上建支部
“我2010年加入茶叶协会党支部后,按照他们的要求,对我的茶园进行提档升级,今年春茶的收入比原来强多了。”这几天,周巷镇双峰村茶农黄中初一大早便来到茶园,避开高温,按照茶叶协会党支部的技术要求,除草施肥,加强茶园管理,确保下半年秋茶有个好收成。
该镇茶叶协会党支部利用‘龙头+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质检,统一市场准入,提升了产品质量,扩大了知名度。全镇41个村就有23个村种植茶叶,茶园面积2万亩,年产值达到1亿元。
周巷镇位于孝昌县东部,东邻武汉黄陂区,总人口6.5万,国土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07亩。镇区离孝昌县城17公里、京港澳高速穿境而过,是享誉孝感的茶叶之乡、苗木花卉之乡、特色养殖之乡和建筑劳务之乡。
“我们依托四大产业,建立四大支部,确立了‘以产业为基地,以行业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思路。”周巷镇党委书记朱新桥介绍,该镇先后依托新龙村苗木基地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苗木协会党支部;依托特色养殖建立养殖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依托凤凰山茶场建立茶叶协会党支部;依托北京、内蒙古等地“劳务经济板块”建立劳务流动党支部。
该镇各产业支部突出为民服务,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了党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党员群众共同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实行“协会+支部”、“轮值主席制”、“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等工作模式,构建了全方位服务体系。
在产业支部的引领下,四大产业已经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12年,全镇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2亿元,增长31.2%;完成财政收入4000万元,增长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49.1%;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增长23.6%;实现招商引资总额3亿元。在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位居全县第一名。
新平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计生服务证办好了,这下我可以抓紧时间抽水抗旱了。”7月25日,周巷镇大屋村村民樊玲玲从村党支部书记陈雷手中接过办好的计生服务证高兴地说。据陈雷介绍,自大屋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后,村里将各项便民服务整合到中心,目前已经实现“证件村里办、补贴村里领、矛盾村里调、就医村里看”的便民服务目标。
近年来,周巷镇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优化服务的要求,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建设,将其打造成集“党群议事中心、产业发展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服务载体。目前,全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
1200多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议事130多次,教育培训党员群众3200多人次。
该镇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方法,通过整合各方资金,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450万元,实现41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我们把服务中心与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对接起来,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由村干部轮流值班,负责受理有关咨询,全程代办相关证件,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周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殷国武说。
今年以来,该镇确定把周巷社区作为城镇新社区建设试点,加强“1+X”组织网络、“1+X”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党群议事、宣传教育、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矛盾调处等窗口设置,规范办事流程,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同时,积极整合医疗资源,把医疗卫生中心与村级卫生室建设结合起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使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在示范带动的基础上,推进城镇新社区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新支撑: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7月18日,在周巷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气氛热烈,竞相发言,大家围绕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了交流。
“我们在学习中坚持三个结合,即听与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方式灵活,保证学习效果,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学习,已真正成为我镇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心剂。”周巷镇党委组织委员汤青松介绍到。
该镇始终注重领导班子、村支部书记、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注重运用选任、教育、管理、激励、监督等综合措施,不断提升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强化作风建设,镇机关干部不定期到驻村、联企,与困难群众、企业帮扶结对子的方法,解决群众决困难,助推企业发展。
加强村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广泛开展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事创业能力。周巷村党支部注重党员能力培养,全村50名党员,有30多名是致富标兵。叶山村青年党员汤惠东成立蓬发农业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500头,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全面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争当“创业党员”、“创业标兵”、“优秀人才”,落实党员承诺践诺,深入开展“争做乡土能人、争做致富带头人、争做模范党员”和“帮产业、帮乡邻、帮贫困户”的“三争三帮”活动,承诺兴办实事186件。通过抓培训、树典型、建制度来培养技能型、示范型、规范型党员干部队伍。目前,全镇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掌握了1-2门实用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7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干部能搞好1-2个致富项目,80%的村级班子成员拥有1-2个致富项目,已有800多名党员成为科技致富能人。
新作为:夯实发展平台
走进周巷青年村,极目远望,一座座连绵而柔和的小山包绵延起伏,一个个茶园翠绿欲滴、生机盎然,微风吹来,一阵阵凉爽沁人心脾。
青年村党支部书记袁松青说,“三年以前,我们还是‘空壳村’,现在村里依托支柱产业,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扩大有机茶园面积,提升茶叶档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达到10万左右。”
按照了“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个一”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培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亮点,初步形成了青山片区发展有机茶、周巷片区发展特色养殖、杨岗片区发展苗木花卉的发展格局,全镇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2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
党旗飘飘,气势如虹,激情飞扬。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周巷镇,处处演绎着党组织牵头引领、党员创先争优、党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最强音,向着“全县保第一、全市二十强”既定目标阔步前行。
创新开展主题活动
周巷镇在发挥党组织共性职能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主题后动,结合产业发展类型,把党组织活动贯穿于整个产业活动的全过程,以服务性党支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后动,大力实施产业致富经营能手与党员“双向培养”工程,使党员成为致富能力与政治素质“双优”型人才;大力开展创“五好”党支部,争当“创业党员”、“创业标兵”、“优秀人才”活动,设置“党员先锋岗”。形成了支部带党员、党员帮扶群众的良好格局和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农家新生活
“家里来客人了?”7月25日,笔者偶然从周巷镇新龙村苗木种植大户汤立贵家门前,见其门前停有三辆车,估计有客人来访,于是笑着问汤立贵。
汤立贵随着笔者将目光转向了自家园内停放的三辆车,笑着说:“这么热的天,那来的客人啊,这三辆车都是自家买的,一辆东风的农用货车,是用来运树苗的,一辆通用凯越轿车是我们平时出行用的,另一辆东风雪铁龙C5的轿车用于谈生意。”
近年来,周巷镇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大力发展苗木花卉、茶叶等特色产业,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拥有私家车的农户越来越多,私家车数量增长迅速,据悉,全镇私家车每年以200辆的速度递增。
党内关怀暖人心
周巷镇扎实开展党内帮扶、党内关怀活动,各支部积极为困难党员、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形成了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凝聚了人心。一年来,该镇各支部围绕信息技术帮扶类、生活困难类、送爱心送温暖类、解决资金类办实事、难事220余件,资金280万元。
第五篇: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言稿
坚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共产党员
节能党支部 付静雯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合理的想象或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所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有一句名言:“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可见,一个党员,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对其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极大。
理想,看上去很虚,其实很实。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勇于牺牲。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吊唁大厅内,在用黑色大理石镶成的四周墙面上,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有15744位,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姓名的,吊唁大厅特为他们立了一块汉白玉的无名纪念碑。伍若兰,朱德同志的妻子,为了掩护领导同志突围,身负重伤而被俘,敌人把她押解到赣州,用了种种酷刑,也未能动摇她的革命信念,她说:“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敌人无法,将她杀害,并将她的头颅悬挂在赣州城门上,年仅26岁。这样的故事有许多。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的意志如此坚定,甚至愿为之付出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是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
理想,看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长期奋斗,这就需要我们把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与“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正如党章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全体党员的共同理想。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无一不是为实现这一理想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坚持崇高理想的具体表现,就是从实际出发,立足岗位,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岁月中,强调理想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每一次对理想问题的重申,都意味着全党正面临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动摇,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理想的支柱一旦倾斜,思想的大厦就会垮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谈享受的多了,谈理想的就少了;谈回报的多了,谈奉献的就少了;谈变通的多了,谈坚守的少了……有的务虚头头是道,工作敷衍了事;有的不加强学习,热衷吃喝玩乐;有的精神空虚,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人云亦云,原则性不强;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在一些党员干部眼中,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于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我们检视一些落马党员干部的腐败轨迹,腐败行为的发生,无一不是“总开关”首先出了问题,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把理想信念抛到了九霄云外。
理想,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实践。忘记了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有理想但不付之行动,空谈理想,同样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当将远大理想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在当前,就是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找准理想和实践的结合点,自觉投身科学发展的实践,为放飞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瓷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位党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