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时间:2019-05-14 16: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第一篇: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所谓“传统美德”,是指在自觉地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多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它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力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主要包括这是个: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在这十大传统美德中,我想说说对“仁爱孝悌”的看法。因为“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一直都被思想家、文人学者所提倡,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论语“八佾(yì)》中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反应出“仁”就是人的根本。“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仁”在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

而“孝悌”是“仁”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还有句古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还记得子路借米的故事,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要求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望着父母吃的高兴地样子,子路忘记了疲惫。中国的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都让我们很感动。

“仁爱”和“孝悌”都是仁德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我们都应该好好感受和学习,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又一代代的传下去。

第二篇: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因为“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一直都被思想家、文人学者所提倡,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反应出“仁”就是人的根本。“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仁者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仁”在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

而“孝悌”是“仁”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还有句古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还记得子路借米的故事,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要求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望着父母吃的高兴地样子,子路忘记了疲惫。中国的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都让我们很感动。

“仁爱”和“孝悌”都是仁德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我们都应该好好感受和学习,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又一代代的传下去。

第三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自强不息

如何弘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我国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 《礼记》 中也讲到:“知困者,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无数优秀炎黄子孙的人生轨迹中,都鲜明地印刻着矢志不渝,刻苦勤奋,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和“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

我们的家长们都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求生存,求发展,家长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我们看到,有的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不会做;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没志气,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整天疲疲沓沓不见起色;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经不起一点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总是知难而退;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玩心太重,玩起来劲头特别大,一坐下来读书就无精打采,潦草,胡闹,甚至厌学,逃学。孩子不自强,不能怪孩子,是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当造成的。有三个主要原因应当引起重视。其一,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总是持怀疑甚至认为孩子不行的态度;其二,否定评价和责备太多,肯定评价太少; 其三,包办,代替太多,孩子自主性被严重束缚。这些原因积以时日,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弱,没有了自信,谈何自强。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呢?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一. 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没目标就没有奔头。我们可以利用班会或早会的活动时间,把一些著名的领袖人物或学生崇拜的明星的创业成长经历学生,让他们切实懂得人生无坦途,唯有自强不息,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懈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味道。当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定的太高。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定的太高,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定的太高,总也达不到,孩子会失去信心。对于问题较多的孩子,目标要具体,内容要少一点,不能一下子贪多,多了达不到,难以树立自信。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及时肯定,孩子就增加一份自信,增加一点自强精神。二. 帮助孩子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就动机,问题再多的孩子,可渴望还有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帮助孩子订出了具体的目标时,还必须有达到目的的具体措施,比如可行的学习计划,劳动计划,具体内容要求,检查办法等。家长要要自己明确的任务和责任。成功由小到大,在于点滴积累。在追求成功过程中,遇到困难最需要支持,鼓励和具体帮助,这是培养自强精神的关键。

三. 变责备为鼓励。缺乏自强的孩子,越责备越没有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教育者还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常用的语言是:“这次干得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多”,“ 好棒,该庆祝一下”,“知错就改,挺好”,“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

四. 要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取消包办代替,多给孩子自主机会。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全方位的自控要求。例如:在认识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到既不自傲,也不自卑:在情感方面,要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敢于正视困难和挫折,面对过错行为勇于承认,并达到自我悔过,自我调整的目的;在行动上,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控制的习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强自立,自我管理的潜能。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时刻牢记: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就不要越俎代庖。家长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绝不替你干;你不会干得,我教你干;你让我干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就养成依赖性,依赖是自强的大敌。有的家长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吧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的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生活上也不依赖家长。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凭着自己的意志,积极进取。哪怕摔倒了也要自己爬起来,自强自立,吃一堑,长一智才行!

五. 要解开羁绊,磨练意志。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孩子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这是培养自强精神的重要时机,让孩子从小懂得啊“人生无坦途”,“要树立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荀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永恒的道理:只有坚定意志,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实现理想。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临终前告诫儿子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当然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的确,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孩子的稚嫩,在适合的场合就解开羁绊,放开手脚,舍得让孩子在磕磕碰碰中成长。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

第四篇:【整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整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爱国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虽饱受排挤、流放之苦,依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以“生斯世,为斯民”为己任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如屈原、陆游、文天祥这样的爱国主义者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弦高、申包胥、辛弃疾、岳飞、陆秀夫、史可法、阎应元、王夫之、郑成功等。到了近代,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产生了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洪秀全、洪仁干、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从古至今,爱国的诗篇数不胜数,爱国的故事史不绝书。

相关名言警句: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二:勤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明君尧看到有人挨饿受冻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大禹治水数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拥有天下但是生活却十分俭朴,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为天下人作出崇尚俭德的表率。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也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勤俭”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名言警句: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三:敦亲

敦亲,从狭义上说就是厚爱父母双亲。《诗经·小雅·蓼莪》篇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意思是人人由父母所生,在长大成人之前,也由父母所养,享用的一切物质生活的基业也由父母所创,因此,奉养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敦亲,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伦理道德行为。儒家一向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说:“家齐而后国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原则。

相关名言警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四:诚信

古人云:“君子一言,重于泰山。”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崇尚诚信,不论修身、齐家、治国,都十分重视诚信。《道德经》中说:“轻诺而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孔子也多次谈到诚信的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孔子有一个高徒叫曾参,一天曾子之妻欲出门,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应,孩子哭闹,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后会宰猪做肉给他吃,孩子不闹了。妻子回来后,看到丈夫正在磨刀,问他为什么,曾子说要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惊慌失措,说当时不过是为了哄孩子而已,不要当真。曾子回答,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哄骗、欺骗中长大,将来成人后是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家长要说话算话。于是,曾参履行了他妻子对孩子的承诺。可见,诚信既是一种人格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基。相关名言警句: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老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五:廉洁

古人云:“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经过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一代青天包拯、海瑞、于成龙恪守“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人生信条,抵挡住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范仲淹曾以直言而遭三贬,三起三落都不改其志,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始终如一,他先忧后乐的精神,廉洁奉公的节操,对时人后人的影响都很大。刘鹗曾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相关名言警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六:贵和

古人云:“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万事以和为贵”。和即和谐、统一,即相互支持、宽容、感恩。一个“和”字,包含了和气、谦让、体谅、互尊等。“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事主张“和衷共济”,共事讲究“和睦相处”,待人注重“和蔼可亲”,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也因“和”而美好。但要做到以和为贵,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唯有宽容,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消融心与心的隔阂,才能创造和谐。历史上有不少靠一颗宽容之心创造“和为贵”的千古佳话,廉颇负荆请罪,将相终成刎颈之交,于是历史上有了著名的“将相和”的典故。“以和为贵”,铿锵有力的四个字,闪耀着中国传统智慧的灵光。

相关名言警句: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七:重义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孔子也曾说过:“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又说:“见得思义。”(《论语?季氏》)意思是说,利益是人希望获得的,但是不能见利忘义。而见到可以得到的,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就是是古人崇尚的取之有道,见利不忘义的道理。

相关名言警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八:好学

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据《汉书》记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战国时期的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与之同朝的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西汉的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缝隙里的一缕烛光读书。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借光”,更不必模仿“悬梁刺股”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相关名言警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爱国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明志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持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诚信

----修辞立其诚(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周易·乾·文言》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老子》第63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可以立身处世)也。----《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知耻

----记己有耻(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论语·子路》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孟子·尽心上》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改过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论语·卫灵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厚仁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贵和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敦亲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尚勇

----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重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临难毋苟免(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礼记·曲礼上》: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好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论语·子张》: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学至乎没而后止(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荀子·劝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行成于思,毁于随(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韩愈《进学解》

----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审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老子》第44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论语·子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礼记·中庸》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管子·牧民》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礼记·曲礼上》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求新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周易·乾·文言》

----日新之谓盛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周易·系辞上》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礼记·大学》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奉公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尚书·周官》

----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韩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荀子·不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礼记·礼运》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淮南子·主术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训----务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论语·宪问》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墨子·修身》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荀子·修身》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下载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仁爱孝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第二讲 孝敬父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程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面面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面面观 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建设新时代的新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5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爱国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李大小学五年级:张阿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浅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后,我深受启发,想起了我的邻居—邱叔叔,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 邱叔叔是位农民,有2个在读高中的儿子和一个卧床在病的......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沈幼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历经忧患并取得巨大文明成就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山河和人民深厚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后,我深受启发,想起了我的邻居—邱叔叔,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邱叔叔是位农民,有2个在读高中的儿子和一个卧床在病的妻子,家境十分贫困。记得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