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时间:2019-05-14 16: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第一篇: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常常是以消息类新闻的形式播出,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的每一条新闻来看,它不是深度报道,但是从整体报道来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对事件、事态的报道做完整的有前因后果的阐述,每次报道在内容、思想层层递进,这些又都具有深度报道的特点。

一、什么是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二、连续报道的取材

连续报道的题材应是广大观众密切关注的重大事件,一般取材于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整个报道大体上与新闻事件相始终。

三、连续报道特点 1.时新性

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

2.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

3.完整性

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因此,连续报道的完整性需要随着事件发展的最新动向而逐渐展示,而不是如系列报道那样在报道构思之初就已形成,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展现的。连续报道的完整性和报道事态持续的时间跨度有关系,如果事态本身持续时间短,其完整性就能显现出来,如果事态旷日持久或者事态进展的结局为期尚远,则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可能会因观众兴趣的不持久而影响报道的完整性。

4.递进性

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

5.广博性

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从广博性这一点来看,连续报道的每条新闻都应以事件进展的新动向为主要内容,后一次报道在内容要承接上一次报道但又不能过多重复前一次报道内容,重点放在事件的新进展上,尽可能把事件的时间上的纵向进展与内容上的横向开掘联系起来,向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6.显著性

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报道的显著性是连续报道的重要特征与优势。连续报道的显著性决定了它的选题宜精不宜滥,一般的题材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会给人们以小题大作的感觉,从总体上反而会削弱连续报道的作用。连续报道选题一般选择重大的题材或者选择社会上大多数人注意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题材。

7、未知性

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四、什么是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作的多次、连续的报道。与连续报道一样,系列报道也是新闻多次报道的集合,播出有连续性,因而也有信息传播的广博和传播效果的显著等特点。

与连续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不同的是,系列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系列报道起因于我国新闻报道的特定传统,题材多为成就报道,大多配合宣传需要而做,它以集中强大的声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成就,以期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产生显著宣传效果。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系列报道存在较浓的宣传味,形式多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解说词大多比较概括,往往是罗列数字、铺陈经验,就成就说成就,内容比较乏味,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报道《改革在你身边》改变了这种情况,为系列报道走向成功作了有益的探索。《改革在你身边》是一组反映我国改革初期改革成就的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力图改变以往这类报道居高临下宣传的冷面孔和画面加解说的老套路,从大多数人密切相关的事情入手,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入手,讲百姓挂在嘴边的话题,说百姓看得到的实惠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人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改革在你身边》以沟通交流的方法代替强硬宣传的模式,用现场报道、现场采访的手法与群众交流,在表现形式上力求自然生动,在亲切的交流中宣传改革的成就,播出以后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五、系列报道特点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都是连续、多次报道的集合。与连续报道追踪事件发生、发展的最新走向作有序报道不同,系列报道各条新闻之间的次序看起来没有明显的事件顺序,但是在系列报道的各部分之间又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有共性特点,但是两者又各具特色,系列报道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题同一性。

系列报道大多是主题性新闻题材,它着重于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可以说系列报道是各集报道贯穿起来的“主题新闻”。系列报道的各集之间以同一主题为轴线贯穿起来,因此系列报道在开始运作时必须首先确立主旨,主题同一性是系列报道的鲜明个性特色。系列报道有很强的计划性,多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成就性报道,常常需要详细酝酿制定报道计划,明确报道思想,协调报道步伐。系列报道的成败与事前有无严密、正确的报道策划是密切关联的。

2.信息密集化。

系列报道就整体来说,同样具有深度报道的信息广博、密集的特点。与连续报道的各条报道体现时间上的纵向联系不同,系列报道各集之间主要体现事件横向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六、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多个独立报道构成的播出形式,都是持续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选择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如《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广东警方迅速破获“东星”轮千万元劫案》等等,这些事件影响重大、需要做集中显著的连续追踪报道。连续报道反映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连续报道的关键在于时间上的连续性和表现新闻事态变动过程的连续性,离开了事态运动连续变化的过程、离开了对事态的追踪,连续报道也就失去了意义。

系列报道大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成就展示等非事件性新闻,多是就某一新闻主题或者某一典型事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报道。它着重于挖掘报道事物的共性,反映其普遍意义,以多次报道突出主题思想。系列报道围绕同一题材、同一主题进行,各集报道之间没有事态内容的连续性,没有时间次序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本身的追踪连续性,只是每次播出有所侧重,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反映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2.报道时效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作为消息类新闻播出,都要注重时效性。但由于题材不同,两者在时效的侧重上又有所差异。

连续报道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3.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都是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报道。但在连续的次序排列上有根本性差异。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相比较而言,记者、编辑对系列报道的次序排列有较大的主动性。新闻工作者在系列报道方案中围绕同一新闻主题可以主观拟定选题、设定新闻播出次序排列等。系列报道在制作时多数事件已经是完成时,播出时各色材料也已准备齐全,只待按照最佳选择顺序排列。系列报道的各条新闻之间不存在上下连续或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4.传播功能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是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这类报道主要是满足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信息的要求,报道不仅要有结局,还要有对事件的深层次思考,需要记者以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在新闻价值中讯寻找其宣传价值。

系列报道是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正面报道,报道本身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系列报道这种形式十分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第二篇:[财经报道]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系列报道

【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之一】农村资金饥渴 喜雨初降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迅速转型,在广大的中国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农村发展对新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在一些领域,农村资金市场的“贫血”的状态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从2003年8月开始,针对农村信用社这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我国在8个省区展开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一场扭转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在中国农村金融中再塑“造血机制”的改革,正在迅速而坚定地展开。

2003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务川山区开始退耕还林,有点养殖经验的张泽贵,看准了当地牛肉市场价格不错,地方政府又出台了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多方筹钱盖起了牛圈、种起了料草,只要买来牛犊入圈,来年的收入似乎已经触手可及,真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但张泽贵七算八算就差3000块钱。

焦急的张泽贵,在向所有能想到的亲戚朋友伸手之后,不得不再次踏上山路,走向这方圆五十里之内唯一的金融机构,也是他目前唯一的希望——农村信用社。而在务川农村信用社,年底的清帐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对于信用社主任周其令来讲,今年的这笔帐叫他着实头疼。在务川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存款规模偏小,连年亏损,农村信用社现在已经无钱可贷。周其令每天最不愿意作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就是面对前来贷款的农民。

(周张争执)张: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贷给我。

周:实在是没办法。

周其令:农民急,我们更急。今年存款只有一个亿,加上央行的支农再贷款,我已经贷出去一个多亿,存贷比已经超过警戒线,还要应付存款支付,实在是没办法。

记者现场:对于正忙着致富奔小康的农民张泽贵来说,他现在最着急的是如何筹钱,而在务川这样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已经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金融机构,他们无力满足千千万万个张泽贵们的需求。资金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当今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这也正是为什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脚步如此急骤的原因。

贵州省副省长顾庆金:我们也着急呀!我们贵州有3000万的农民,有300万的贫困人口,农村金融有30亿元的资金缺口,一方面本身贫困地区存款就很小,加上农信社历史包袱重,自身经营不完善,无力给农民贷款,随着四大行撤出农村,农信社几乎成为农村金融支持的唯一机构。

就在农民张泽贵和农信社主任周其令都在为资金而奔波的时候,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贵州省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此次改革试点中第一家省联社——贵州省联社正式挂牌。紧接着贵州省联社的挂牌,中央财政对于贵州农信社的14.39亿扶持资金迅速到位,而贵州省政府也宣布从省财政中拨款4000万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困扰着数百万象张泽贵一样的农民的资金问题,有望在近期迅速缓解。

记者现场: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成立,意味着过去贵州分散的、1000多家农村信用社现在终于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他们将用2-3年的时间,在中央的支持下,消化不良资产,同时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而继贵州之后,重庆、江西等8个省市的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也正在展开。

这次改革国家将向农村信用社提供四大政策支持:

一、对亏损农信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而多制服保值贴补息给予补贴;

二、对西部地区试点的农信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央行发放专项再贷款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

四、在民间借贷较活跃的地方,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预计国家将向农村金融市场输血1500亿元。

【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之二】问诊产权机制 增强支农功能

目前我国所有发放的农业贷款中,有80%要依靠农村信用社。我国现有近3万5千家各自作为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社,而平均每家农信社的贷款规模只有两千多万。农信社到底是谁的,出了问题谁负责一直都在争议当中。长期以来农信社自身定位不明,直接导致其支农力量分散,经营效益低下。近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通过产权改革,在半年之内,我国农信社法人数量有望下降一半,单个农信社的支农功能将大大提高。这一增一减,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体制。

新春刚到,重庆市大足县农民的年货里就增加了一项——信用社的股票。这两天,县联社正在增资募股,不到3天就募集了股金2800多万元。

农民:信用社经营的比较好,把钱放在信用社比较放心。

而对于已经入股农信社的数千名农民来说,他们今年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名真正的股东。

农民:(信用社)每个月都要来给我们公布个账,我们都能当家做主了,我们入了股,也能放心了

大足县农信社联社理事长荣增富:现在的理事会大部分都是外部人,我们经营班子感到现在的压力特别大。

农信社扩股后,最先受益的就是养虾大户老陆,过去由于农信社资金不足而贷不到的款,最近终于到了位。

养虾户:非常感谢信用联社,我以后还要发展第二、第三期工程。

农民:(以前)我入了十块钱股,从来没听到什么信息,也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大足县信用联社理事长 荣增富:以前的理事会都是我们内部员工,开理事会的时候都是,举手的多、发言的少。很多事情都能很容易地通过,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

养虾户:(项目)基本上就瘫痪了,而且以前投入的五、六十万也全部打水漂了。

记者现场:从远离群众到贴近三农,从无力扶持到资金充沛,在短短一年内,重庆市的农村信用社就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而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就在于重庆市找准了信用社发展的症结——产权不清,并针对这一症结展开了统一法人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重庆市农信联社理事长袁明杰:(过去)信用社既不是国家的、也不象集体的,也不是农民的,这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不强。

过去重庆市有大大小小的信用社法人743个,农信社的股本金来源于50年代组建时每个农民最多几元钱的社员股,一方面单个农信社本小利薄,一方面由于社员大会和理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农信社管理不顺、经营不善。

重庆市农信联社理事长袁明杰:我们重庆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现在我们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是股民的。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重庆市将信用社的法人从743个整合为39个。法人减少了,增强的是资金实力,整合后的信用社广泛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入股,不到半年,股本金就翻了两番。在资金实力大大增强的同时,管理也更为科学。在当地,农民股东每月都会收到经营月报和征求意见表,在大足县联社新理事会的首次会议上,由外部理事占多数的新理事会否决了三笔关联贷款,过去信用社内部人“一言堂”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经过改革,2003年重庆市农信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比年初净增17亿元,超过了前两年增量的总和。

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 主任张功平:这次改革的重点,根据各省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统一法人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试点。今年第二季度,我们要对改革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争取下半年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开改革。

记者现场:由于我国农村存在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因此这次改革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由8个试点省市各自提交方案,分头实行。这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在推行这项改革时采取的是审慎务实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农信社改革本身的艰巨性。要做好支农服务这篇大文章,仅仅靠农信社一家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但农信社的改革必将为未来农村建立多层次、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之三】面向市场化 重塑农村金融体系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相对于城市来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给人的印象也更多是经营水平不高,效益相对低下,但在两年前就已经率先改革的江苏,农村相对匮乏的资金市场恰恰为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正在迅速成长,在部分地区,一个良性的金融市场架构已经初见端倪。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全面开始,重塑我国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记者现场:这里是江苏张家港,在这条不到一百米的街道上有7家银行开设了网点,而在张家港这样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就有二十几家中外资银行在这里开展业务,其中成长最快的却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张家港农村信用社,2001年底在率先进行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改组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仅仅两年过去,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存款比组建前增加了40亿,增幅为76%,贷款增加了33亿,几乎比组建前翻了一翻。而不良资产仅为2%,这样的资产水平即使在国际上都可以说是十分优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快速成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常熟,与张家港同期改制的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同样增长很快,在不良资产仅为2%的情况下,改制两年存款增加62亿,超过了改制前6年的增长总和。

龚炳根(农民):当初贷款20万养100头猪,现在贷款1000万,年产生猪6万头,鱼500万斤都靠农信社支持。

徐卫东(农民):应该说我们一同成长。

张家港市委书记曹福龙:它来自于张家港的农村,对张家港农业经济的发展、混合经济的发展情况非常清楚。

由于网点遍布最基层的乡镇,决策距离短而且灵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完全本地化、市场化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面对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服务中拥有了许多人所不能及的优势,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东渡服装集团总经理徐卫民:农村商业银行,在时间、效率上非常高,它能够保证我们资金的到位。

近日,由银监会召集的,各省政府、农信社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座谈会在苏州召开,进一步研究推进改革的细节问题。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仍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为主,同时按照谨慎推进,先试点后展开的原则,如果改革推进顺利,在今明两年,将有多达数十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获准成立,在这些银行中允许外资参股的方案也在讨论之中。

江苏省联社理事长王晨曦:到年底,我们有56家创造符合申报合作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基本条件,三年内有71家达到组建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基本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部长韩俊: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建立一个多种金融机构明确分工、共同竞争、能够有效满足农民金融服务需要的服务体系,开了一个好头,今后我们的农村金融改革还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比如说,农业银行支持农业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农业金融会更加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会逐步建立,为农民贷款服务的农业保险机构会逐步建立。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三篇:连续梁专家评审会报道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

《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图为评审会现场--中铁十七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三楼会议室)

(图为评审会现场成绵乐公司总经理吴维洲发表讲话)

2010年11月9日下午14:30,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邀请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就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讨论评审,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可行,通过评审,准予施工。本次专家评审会邀请了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勇、四川海峡建设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藩世骥、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肖红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姚昌荣教授、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原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志贤等专家。成绵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吴维洲以及2位高级工程师章健华、樊辉明。中铁二院成绵乐项目常务副总经理何强以及高级工程师胡步毛。北京铁城监理有限公司总监黄平原、监理组长李成浩、监理工程师荣华东。成绵乐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总工程师薛宝珠、工程部长郭兴文、工程部副部长李大炜、王万春、陈光楼,以及各参建方代表等参加评审会。姚勇主持。评审会成立了以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勇为组长,四川海峡建设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藩世骥、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肖红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姚昌荣教授、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原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志贤等专家的专家组。

(图为李大炜介绍施工方案)评审会上,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李大炜用幻灯演示的形式介绍了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情况。

(图为幻灯片演示)

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桥址的边墩位置在施工单位进场前因地方采砂造成地形、地貌变化,加之今年洪水因素以及上游水库的不定期放水,边跨支架施工困难,给原有桥梁方案(采用先边跨后中跨合拢方式)带来不安全因素。新方案为采用先中跨后边跨合拢,增加边跨托架,中跨跨中区段适当配重的方式进行施工,规避边跨在水中进行支架施工的不安全因素。

专家组对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九岭涪江3号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评审,认为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了当地地质和水文情况,施工的现实性与设计的原则性相契合,原则予以通过。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与会的成绵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吴维洲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左一:项目总工薛宝珠,图为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表态)

评审会结束后,项目常务副指挥长李永珑对成绵乐公司、专家组以及中铁二院、北京铁城监理有限公司等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成绵乐铁路是四川灾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打造西南地区客运及旅游直通线的点晴之笔,做好此项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保证一定按照成绵乐公司吴总的指示,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全力攻坚争取把成绵乐客运专线打造成中铁十七局集团一张闪亮的名片!与此同时,专家组成员纷纷表示,双方通过几次方案评审会的合作,感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全体参建员工默契的配合以及为创优质工程所付出的努力,希望与施工单位长久合作,为实现“干一项工程,树一个品牌,创一方市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 郭兴文、丁芳)

第四篇:系列报道一

题记: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遂宁怎样率先探索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怎样杀出一条“血路”?遂宁要跨越,剑指现代生物产业已是必然。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保华所说,在生物技术革命的时代,我们要力争搭上这趟发展的“快车”。将利用当地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形成新的相互依托的产业集群。

编者按:现代生物产业,这个21世纪的新兴科技产业,在丘区遂宁,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论道和实践着。向现代产业高地冲锋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到这番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浪潮中。在这些弄潮儿中,有一个身影在探索中前进着,也正是这个身影,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现代生物产业所独有的魅力,他就是遂宁医药老店——回春堂药业。连日来,记者走进回春堂,走进回春堂中药材种植基地,走进回春堂中药科技生产车间,全面捕捉回春堂发展的点滴,力求向读者描绘出一个致力于现代生物产业建设的企业之路。

向现代生物产业冲锋

造西南最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系列报道一之标题)

——走进回春堂中药材种植分公司

做现代生物产业,遂宁有优势吗?答案是肯定。来自北京的国内顶尖级专家季铸和华子昂教授指出,独具特色的地理条件为遂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让遂宁具备了发展生物产业的巨大潜力。而这一潜力,也被回春堂敏锐的捕捉到。来自回春堂的调查报告显示,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气候温和,具备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具有符合多种中药材GAP种植的生态指标和自然条件,且有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习惯,是四川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以现代生物产业改变传统农业,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结构创新,优化产业,优化结构,建立新的高效农业。这其中对结构的创新,应该是改变传统农业的重点手法之一。结合遂宁实际,抓住现代生物产业的核心,一个推进企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想法在回春堂诞生——建回春堂现代中药材种植科技园示范基地。

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回春堂早在2005年便调整发展战略,在立足回春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分公司,全力种植和开发中药材。这不仅是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是一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规范化、规模化

打造现代种植示范基地

中国加入WTO及国家振兴中药行动计划出台,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代中药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面对中药材加工工艺技术较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回春堂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从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入手,方能占得一席之地。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做出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川中药谷的战略部署,为配合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回春堂公司依托重庆市药用植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持,自2005年以来,公司先后在船山区仁里镇、安居区玉丰镇建立了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基地,按GAP标准种植栝楼、金银花、药菊、丹参、栀子、吴茱萸等10余种中药材。

与此同时,公司十分重视示范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在2006年建设的基础上再投资数十万元整理土地100余亩,修建道路1000余米,100立方米蓄水池2个,自流灌溉管道2000余米,可供灌溉面积达400余亩。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基地现代化程度,为公司打造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示范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0000余亩,中药材种植户达12000余户。

种植基地所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种植户的话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亩地大约收300斤油菜籽,能卖300多元钱;种栝楼每亩可摘鲜果2000至3000斤,能卖2000多元钱。” 船山区保升乡插板堰村村支部书记王多玉的“小算盘”一拨,便发动村民跟回春堂药业签订了60亩的栝楼种植合同。“合同规定,如市场价较低,公司将按最低保护价收购产品,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公司还将给予农户补偿。”王多玉说,回春堂是四川省著名商标,有50余家连锁店,与全国3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自产自销、换货销售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农户种植的合格的中药材能100%按市场价收购,通过加工的产品不愁销路。有这样实力强的公司作后盾,村民这合同签得放心、种得也放心。

同样,回春堂药业董事长梁山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6年,我们四川回春堂药业公司与船山区仁里镇瓦店子村形成结对帮扶,公司征地200余亩种植栝楼、银花、药菊等品种,实现农户每亩增收800—1000元。目前,公司力争实现药材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通过企业联村的方式,计划在2010年药材种植达到4万亩,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栝楼种植加工基地,引导更多的农户走药材种植之路。”

完善机制 依托科技

做强做大品牌优势

有钱赚,农民当然愿意干。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稳定的获利?如何让农民真正掌握好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心发展中药材?回春堂实实在在摸索出了一条路子。要让农民种植中药材,就得首先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了兴趣,才有劲头。于是,回春堂通过与村社签订合同租用农户的土地,再雇用农户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跟以前种粮食所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种植的是中药材,农户租地有一部分收入,另外再给公司打工挣得一份工资,已远远高于种粮食的收入,大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

公司通过示范基地,引导和带动农户规范化、科学种植中药材。建立“统一提供优良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公司大力培养中药材种植大户,以“龙头企业扶持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发展,共投入资金6万元为30余户大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一体化服务,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乡镇,一个村至少扶持了一个种植大户,特别在船山区仁里镇瓦店子村、保升乡插板堰村、蓬溪县三凤镇兰草村建立金银花、瓜蒌等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取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和示范村带动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带动农户。

与此同时,为让中药材种植技术得到保证,回春堂积极实行技术联姻,开展校企合作。公司先后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药用植物种植研究所等单位达成长期技术合作协议。通过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为农户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户解决中药材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公司还积极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组织100人以上的培训22余次,而且还多次开展现场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为农户开展免费培训。让农户真正的掌握了瓜蒌、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为农户增收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企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公司与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达成“栝楼快繁体系的建立及雌雄植物鉴定的研究”的合作协议,得到了迅速实施。这种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产量,产品在短时间得到收获,成本低,见效快,为农户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山告诉记者,回春堂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把握市场、预测风险、承担风险的能力,能有效保证农户利益。公司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上因地制宜,采取订单合同的方式,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提供种植培育技术,解除农户对技术需求的担心。公司与农户结成了利益联合体,作为农户,在未付种子、种苗款的情况下,领取种源进行种植,在享受公司为其免费提供的各项技术服务的同时,销售上更得到了保护价和二次返利的实惠。

公司投资近20万元为广大农户垫购了种子、种苗,并与广大种植农户以保护价签订收购合同,并给予二次返利,使农户真正的得到实惠,使企业与农户突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生产和加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此外,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量,是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纽带。协会有力的把土地,资金,人才充分转化和增值。回春堂牵头成立“遂宁市中药材种植协会”,回春堂给协会拨一定经费,由协会负责发展农户搞好服务,经常组织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农户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同时企业通过收购加工药材的盈利,再通过种植协会以多种方式返利给农户,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种植协会为农户种植中药材提供全方位咨询帮助,带动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记者还了解到,回春堂在遂宁开发区投资2500万元修建符合GMP要求的中药饮片加工厂,应用了多项现代科技成果,公司目前有对农户种植的中药材实现全部收购并对其进行加工增加附加值的能力,完全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公司现与300多家医药厂商有着近20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自有五十余家药品销售连锁店,产品销售完全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就是在药材丰收,市场行情走低的情况下,公司能够保证对农户实行保护价进行收购,不让药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种种方式,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三赢”的举措。首先是通过成片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由种植传统庄稼过渡到种植经济作物,让土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导农民开辟新的致富路;其二是解决中药饮片加工厂原料,通过对收购的中药材加工增加中药材的“含金量”,为企业创造利润,只有公司获利,才能真正肩负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龙的重任;其三是积极融入工业强市战略,为全市经济建设和解决就业作出积极贡献。

剑指明天

回春堂雄心谋大业

谋划未来,回春堂雄心壮志。如何让中药材种植做强做大?梁山向记者这样描绘:选址紧邻观音湖景区或城郊结合部,打造一个500至800亩的川中丘陵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园,其中建立中药植物标本园和中药博物馆,把园区打造成农业旅游的亮点,在园区建设星级农家乐,让园区成为旅客和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为人们提供参与药材种植、鉴别药材的方法、体味滋补药膳的空间和场所。同时也为大专院校及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提供教学实践的基地,并把园区作为地方选育新品种、研究新技术、试验高效种植的场所,聘请专家利用生物技术,对药材的培植和繁殖进行技术改良,开发新品种。

盘算2008年,回春堂药业创意不断。公司将在现有示范基地基础设施上,近一步扩大投入,使得示范基地的设施更加完善。示范基地的规模也将扩大,努力带动更多的周边农户种植中药材,从而达到致富增收。同时将在现有发展瓜蒌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0余亩,达到瓜蒌、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种植达到两万亩的目标。在发展好瓜蒌、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将在中药材种植品种上增加作为后备品种,供广大农户选择发展。让农户种植中药材每亩增产值从2007年1100元增加到1500元。

未来5年,回春堂中药材种植公司在采用“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协会+农户”的方式下,集中成片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使药农人均纯收入增加549.67元。

可以预见,一个承载农民致富,建设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的西部一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大旗,必将在川中红土猎猎飞扬!

第五篇:软环境系列报道

图们:软环境打造“强磁洼地”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一

延边信息港10月25日讯 推行项目落地“直通车 ”、亲商安商早茶会制度、请群主为政府机关“挑刺”、举办一年两次民主测评活动„„图们市视软环境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正集合全市力量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强磁洼地”。

多年来,图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工作。对于如何优化软环境,图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强提出了最直观的检验标准:“作为市民,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引以为傲、不离不弃;作为客人,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印象深刻,来了就不想走。”新思路带来新出路,一股软环境建设带来的清风,正在“图们江畔第一城”劲吹。

“早茶会”架起政企桥梁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视频会议上,时任省长韩长赋,时任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邓凯对图们市实行的亲商安商早茶会制度给予了高度肯定。

早在2007年,为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服务方式,建立服务体系,构筑起一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图们市委书记朴松烈提出了实行亲商安商早茶会的构想,并责成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落实。2007年5月11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高吉俊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亲商安商早茶会早茶会。

市纪委监察局就把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定位于亲商安商上,推进的手段就是问计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真心实意扶助企业,牢固树立“以企业为大,以项目为重,以发展为先”的服务意识。通过早茶会这个平台,一是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主动与企业家沟通感情,密切关系,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呼声,不仅增进了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时时动态地掌握企业的困难和诉求,从中了解部门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知情权,知道市委、市政府在想什么,有哪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和政策措施;二是增强了履行职责的意识。促进纪检监察机关在贴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中,切实履行职能,倾心尽力地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

早茶会这一举措一经推出,就让企业家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吃着早餐,与各部门领导面对面的交流,就像老朋友相聚般放松、亲切。”多次参加早茶会的延边燕子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德军表示。不仅如此,早茶会也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困难。尹德军告诉记者,“我们厂从1995年建厂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土地转让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近20年没有解决。没想到今年6月份我在早茶会上一提出这件事,立即得到了图们市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到2个月时间,这件大难题就解决了!”

五年来,早茶会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认可度不断增强,社会效应日臻显现,从最初的服务于招商引资企业,延伸到中小民营企业。仅今年召开的3次早茶会,就分别针对了外贸企业、工业企业和工商业户,收集汇总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18项,目前已有9项得到解决。如今,早茶会制度已成为该市加强软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正发挥着品牌效应。

请群众“挑刺” 一年两次民主测评

2010年8月26日上午,2010年上半图们市部门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民主评议正式举行。这也是我州范围内,首次尝试一年两次举办民主测评活动。

不同于以往其它县市,只在年终举行一次民主测评的方式,图们市尝试一年举办两次民主评议部门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活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提高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中梗阻”问题。“中梗阻”问题作为软环境工作的难点、一直是图们市不断探索的领域,在近两年开展的部门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民主测评中,图们市采用光标阅读机读卡,现场公布结果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把评议权利交给参评代表,让老百姓的意见得到最真实的反映。

今年,图们市软环境办通过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主动请群众“挑刺”,治机关“毛病”,共收集到来自企业、工商户和基础群众的意见、建议700余条,并分解到39个部门,逐一得到了落实,及时将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消灭与萌芽状态。

良好的软环境,为图们市带来了成效喜人的硬效益。截至今年9月,图们市已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亿元,同比增长16.2%;完成固定投资38.0876亿元,同比增长32.3%;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加值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37.3%;财政收入完成2.5187亿元,同比增长24.0%。创下了图们市“十一五”以来最高水平。

汪清:“组合拳”打出全省软环境最优县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二

延边信息港10月25日讯 连续3年在全省60个县市区软环境测评活动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全省软环境优秀县”的——汪清县,在建设和发展软环境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打发。

“实干形成软环境,实干创造软环境,不干没有软环境”这种实打实干的硬作风,成了汪清人心中建设软环境的不变理念。

关注民生 为百姓办实事 民生问题一直是软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然而在汪清,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民生问题,汪清软环境人却拿出了硬作风。他们抓热点,倾力服务民生,从群众关注的供热、就业、物业服务质量等热点问题入手,协调相关单位全力帮助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使软环境建设成果惠及每个群众,营造出“大汪清”的软环境共建氛围。

2010年,为了更好的监督供暖企业,让百姓温暖过冬,汪清县纪委牵头联合建设局、技术监督局等多家部门启动了对供热企业的测评机制。先后入户1万余户,实地检测供暖效果,并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力求做到真实、公平、可信。最终根据测评结果,对排位末2位的供暖企业,进行了媒体曝光,并处以经济处罚。不仅如此,汪清软建办还制定了相关的测评标准,要求连续2年排在末位的供暖企业,将被县委、县政府收回,公开拍卖。面对软建办的硬措施,那些原本对测评不以为然的企业,纷纷意识到汪清软环境建设的决心。排在末位的供暖企业,更是主动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树立员工的公益、服务意识,并进行了企业内部整改,先后撤换了4个中层干部。

2011年年初,有群众投诉,称部分洗车行以节日为由,洗车费飙升。汪清软建办接到投诉后,当即表示这是关系群众的事,就是软环境建设的大事。并在两节期间,组织了专项小组,对全县43家涉及汽车服务行业的商家进行了明察暗访,其中包括17家洗车行,发现其中有3家洗车行,在节日期间借机涨价。事后,汪清软建办通过媒体对这些商家进行了社会曝光,引起巨大反响,汪清百姓人人拍手称快,为汪清软环境叫好。

真情服务企业 创优软环境

曾经,汪清县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招商引资过程中,各地在政策趋同、资源相近的情况下,汪清县通过打造优质的软环境,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如今,汪清举全县之力,开展项目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先后获得“全省服务项目建设第一名”、“全省经济发展软环境评议满意度高县份”、“全省60个县市区软环境评比第一名”、“全省软环境优秀县”等殊荣。这里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为投资者的沃土、企业家的乐园。

“保姆式”服务 感动企业

在招商引资上项目过程中,汪清始终坚持“亲商、扶商、富商、安商”的原则,急企业所盼,办企业所需,发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在感情上投入”是汪清人在服务外来投资者方面的普遍共识。对外来到汪清的投资者,无论投资规模大小,都坚持以诚待商,以情感人。从全县各部门抽调662名干部,成立98个重大项目定向服务组,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天候“保姆式”跟踪服务,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全力帮助企业渡过建设关、投产关、经营关。浙江客商何永梁长期在汪清收购葵花籽,县里不但促使他本人在汪清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葵花籽加工项目,还引来一大批浙江同乡到汪清投资。

成效

目前,全力支持经济发展、服务项目建设成为汪清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招商引资“洼地”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2010年,汪清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3亿元,比“十一五”初2006年的16.74亿元翻了一番多,增长了140.7%;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亿元,比2006年的22.15亿元翻了两番,增长319.9%;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比2005年的1.27亿元翻了一番多,增长183.5%;全口径财政支出13亿元,比2006年的5.09亿元翻了一番多,增长55.4%,财政收支增幅位居全州第一;全县缴税百万元以上企业由2006年的4户发展到46户,增加10倍多;2009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中,汪清县由2005年末位跃升到第30位,前移了12位,获得了全省薄弱县跨越奖第一名和特殊贡献奖两项殊荣。

如今的汪清在优质软环境这股春风的带动下,正昂首向前。

和龙:开辟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三

延边信息港10月31日讯 抓软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和龙市各级领导统一认识,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挥舞着“软环境”这把无形的利刃,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今年年初,全省民主评议县(市、区)软环境评议结果及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原始记录反馈后,和龙市委、市政府分别在常委会和常务会上通报了《关于全市在2010全省民主评议县(市、区)软环境中结果反馈情况分析报告》,对反馈的原始记录进行了传阅,提出了对整改意见运用的指导性意见,明确要求以整改成果推动全市软环境建设。为落实好整改意见,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市软环境办对反馈的原始意见按照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了归类和整理,整理出意见和建议231条,涉及32个部门单位,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民主评议县(市、区)软环境结果运用的通知》,将涉及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文件印发给分管的市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由市级领导组织分管部门层层落实到位。同时,各部门在纪检派驻组监督下,认真研究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对照剖析,找准问题,查找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认真贯彻落实。

和龙市有400多家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缺少资金、用工人员不足等共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和龙市经济局领导多次到企业摸底,了解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和融资需求,并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和银行融资的产品、政策,分别与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开展了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搭建了融资平台,使企业家与银行实现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使企业家了解了银行的贷款产品,一方面使银行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银企对接会,有3个项目实现了和农行的成功对接,4个项目实现了与建行的成功对接。和龙市规模以上企业用工3754人,用工缺口1400多人。对此,和龙市经济局通过与劳动、人事部门沟通协调,采用制度留人、情感留人等办法,帮助企业留住劳动力,同时以企业座谈的形式,把企业员工的实际困难反映出来,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准确地了解全市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标准,该市编制了《政务公开指南》,系统准确地收录了政务、民生、投资、旅游等方面的信息,为群众及旅游考察、投资创业的各界人士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政务公开指南》中的所有内容在和龙政务网上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龙市组织46个具有执法职能的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通过和龙电视台进行“公开承诺”,对承诺的内容在和龙政务网上公开,接受大众监督。同时,将与企业、群众接触密切的中层干部的工作岗位及岗位职责在电视及晒权上版公示,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今后,和龙市将一如既往地突出软环境建设工作重点,健全责任体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推动软环境整治和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展望未来,和龙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赵永浩信心满怀。

龙井:软环境建设撑起经济发展护航伞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四

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为经济发展铺路,就是撑起经济发展的护航伞。如今,龙井市的每一位干部,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力撑着这把经济发展的护航伞。2008年,龙井市在全省软环境民主评议中,位列全省第26位,全州第6位;2009年,原属龙井市的朝阳川镇划归延吉市后,龙井市经济总量大幅下降,人心浮动,招商引资等诸多工作陷入困境,在全省软环境民主评议中,名次滑落至第27位,全州最后一位。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压力大,市纪委班子压力更大,软办的干部如坐针毡。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2010年,龙井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主题的“重塑龙井”教育实践活动,要用实际行功,改变龙井市的面貌。

该市领导班子认识到,“重塑龙井”目的就是要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经济实力,而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龙井市从强化“一把手”入手,建立“一把手”述职机制,层层承诺、践诺,层层述职、落实,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格局。他们成立党员义工队、党员后备干部突击队和创先争优宣讲队,将新招录的干部下派到基层锻炼,提升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创先争优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建立周调度、月报告、季通报、年考核的活动机制,各单位党委书记同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同党员进行谈话,全市党员作出具体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各部门负责人采取深入基层调研、对工作情况点评、与基层党员群众谈话、参加基层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在活动中,龙井市以群众满意为监督标准,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一时间,龙井机关干部重塑形象的意识明显增强。

为确保“重塑龙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2010年7月,龙井市开展了“大宣传、大走访、大调查、大整改、大反馈”活动,全市42个部门走访了5452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集企业和群众提问700余件,意见及建议59条,解决实际问题543件。2010年9月,龙井市再次开展大走访回访活动,针对全市各部门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走访情况进行回访,着重解决前一阶段各部门走访是否到位、问题是否解决等问题。随着“重塑龙井”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龙井市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好找了,事好办了,喝酒的不见了,推诿扯皮的没有了,连说话都和气了,龙井的干部大变样了。”记者在龙井市市政大厅采访时,一位正在办理业务的百姓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一场轰轰烈烈的软环境建设暴风雨过后,龙井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感谢龙井市工商局的干部,要不是他们的反复提醒,‘延大草仙’牌草仙乙肝胶囊还只是个普通药品,现在,‘延大草仙’已经成为省级著名商标,既扩大了企业知名度,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成为企业重要的盈利产品。”延边大学草仙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桂令感慨万千。

多年的下岗再就业经历,让龙井市民王桂香感触颇深。“以前看到穿制服的干部很不舒服,感觉他们就只知道收费、罚款。现在不一样了,执法越来越规范,服务业户既主动又热情。要不是相关部门主动来电提醒,我肯定享受不到下岗再就业的三年优惠政策。”

经过不懈努力,在2010年的全省民主评议县市区软环境活动中,龙井市在全省的名次上升到第24位,全州名次上升到第5名,均比2009年提升3位,是州内各县市提升幅度最大的县市,总体满意度由84.0%上升到92.17%,高于全省91.53%的平均值。

安图:畅通民诉渠道 营造和谐软环境氛围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五

延边信息港10月31日讯 经过多年努力,安图县软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其中尤以畅通民诉渠道的工作最为突出,首创了集行政接访、法律援助、民事民议为一体的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

群众诉求服务中心 群众的贴心人

2011年7月15日,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诉求中心的成立是安图县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上,从更高的角度把服务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更加具体化。最终达到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大调解”保和谐、促发展,有力维护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快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

自挂牌以来,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始终坚持案外调解。在处理群众诉求案件中,始终强调工作人员走向社会,走到基层中去,深入街道、村落、田间地头了解信访人的生产、生活、家居等情况,弄清其坚持上访的原因,并广泛接触群众和基层组织,听取他们对信访案件的评价和意见,这种办案方式的确很起作用,使中心工作人员获取到卷宗档案中无法知道的实际情况。

在办理诉求案件中,安图群众诉求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注重诉求调解,缓和矛盾,加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结合信访人的请求进行综合分析,认真制订解决方案。在办理县新合乡吉房子村、参场村王增运等8户村民反映的:去年“7.28”洪灾过后,自家的过水房屋评估不合理一案中,工作人员一方面深入了解纠纷形成原因,安定当事人情绪,另一方与新合乡政府进行沟通,对反映问题的8户村民家房屋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又与县建设部门进行协调,并对8户村民的房屋重新进行评估。经过建设部门的评估,在村内进行公示后,8户村民房屋已被列入改造计划中,最终使一起集体上访案件平息在萌芽期,并得到了群众的满意与首肯。

目前,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已经逐步走上了工作正轨,并在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引领社会风清气正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信息公开 打造和谐风气

为更好的发动群众参与到软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安图县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主题公园——“廉园”。利用原有的河堤护栏镶嵌了24块县内各部门中层干部信息公示栏,公示了全县559名中层干部信息,便于群众监督。公开了53个单位软环境建设承诺,方便群众查询。真正做到了将权利晒于阳光之下。在公开、透明的软环境氛围中,安图县以其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赢得了众多投资企业的青睐。2010年,安图县完成了本地生产总值40.4亿元,同比增长16.6%,财政收入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5.9%。

敦化:电子政务 打造“通透”软环境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六

延边信息港10月31日讯近年来,敦化市纪委、监察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软环境整治和建设专项工作,通过创新电子政务、畅通投诉渠道、强化社会监督等方式方法,为敦化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并为敦化营造出一片通透如水的软环境氛围。

电子政务创软环境新篇章

早在2006年,敦化市就已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敦化市纪委感到,原来运行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还存在着不少漏洞。为解决好这个问题,2009年7月,敦化市纪委主动争取领导支持,抽调了相关人员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谋划和实施。

首先,他们建立起了“三网一库”总体框架,提升网络功效。所谓“三网”即:内网、专网、外网。“一库”即:信息资源库。并建立起了电子政务三大子系统,即实现政府内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审批流程自动化,包括各类审批项目的网上申报、受理、并联审批、网上批复及告知等。使群众无需上门,在家便可完成特定审批项目的报批的行政审批系统;以在线服务为突破口,打造最便捷的全程网络服务平台。审批、收费项目的基础信息、办事指南、申报材料、前提条件、法律法规、表单下载、审批流程、收费标准、审批时限、服务机构、常见问题全部在网上公开。实现网上申报、在线办理、进程查询等功能的敦化电子政务网站;及以行政许可法为指导,以行政审批系统的业务数据为基础,向各级领导、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区分范围、程度、权限的业务查询、统计分析、流程监控、效能监察、异常报警和投诉处理功能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电子监察系统。

自建立并推行电子监察系统起,敦化市在各部门实行了网络“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对全市各项行政审批办件进行网上批复、网上管理、网上监督。真正实现了“低流程、高效率、阳光透明”。电子政务系统已经累计接件11305件,累计办件11166件,企业和群众可以登录敦化电子政务网,对所办理行政事项的办理过程实施倒查,通过流程图就可以看到自己所申请办理的事项走到哪个环节,是什么人在审批,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办理完成,需要缴纳多少费用等,通过企业和群众的公开监督,使暗箱操作的空间明显减少,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行政审批实施过程的公开与透明。

敦化市电子政务系统一经推出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不仅规范了行政行为,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敦化市的投资环境。

畅通投诉渠道 强化社会监督

为更好的了解社情民意,收集软环境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市纪委、监察局在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成立投诉举报中心,并设立了6221890的软环境“一拨就灵”投诉举报电话,专门受理群众对软环境方面的投诉,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肯定。同时,加强于软环境监测点、监督员的联系,广辟案源。

另外,敦化市纪委、监察局还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代表、个体小工商业户中聘请了120名软环境和政风行风监督员,并探索实行“定岗全程”的工作模式,即按涉及部门划分组别并划分固定的明察暗访部门,明确工作岗位,全程介入软环境政风和行风评议的全过程,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软环境“硬手段”,让敦化的软环境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敦化正以它不可小觑的势头,昂首迈开经济发展的坚定步伐。

延吉:细节创建良好软环境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七

延边信息港10月31日讯 作为州府城市,延吉市始终将软环境建设当做重头戏。多年来,延吉市软环境办多措并举,着力将“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关注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的工作理念推进至全市各个领域中。

专项对话会 市领导解决软环境问题

为进一步清楚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落实中的“四大障碍”,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推进软环境从整治向建设的转变,打造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延吉市软环境办在全市分领域召开了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互动的软环境建设对话会。会上,延吉市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面对面聆听企业、群众的诉求,当场解决困扰企业、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

仅2010年,延吉市就召开了政法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场软环境专项对话会,并通过延边信息港、延边电台汉语频道等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现场征求意见及建议214件、现场答复188件,限期答复的26件也早已回复完毕。此举一出,立即受到了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多渠道宣传 实现软环境氛围全覆盖

软环境建设事关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利益,关心和参与软环境建设,既是公民的义务,更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力。然而,有很多人对软环境不甚了解,一些群众不知道软环境是什么;有的群众因软环境问题自身利益受侵害却不知道怎样维权;有的群众怕受到打击报复而不敢投诉举报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导致许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群众的利益难以维护,放任了许多破坏软环境行为,同时也削弱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量。

针对以上问题,延吉市软环境办将软环境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开拓了这个渠道方便群众了解、熟悉软环境工作。延吉市软环境办连续3年将数以万计的软环境公开信送入千家万户手中,借助出租车LED广告栏及移动、联通短信平台对软环境工作进行持续宣传,实现了软环境宣传的全覆盖。

珲春:国际窗口 打造软环境建设一流品牌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八

延边信息港10月31日讯近几年,作为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及《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实施纲要》的重要窗口前沿,珲春在如何把“桥头堡”建设得更好方面下足了功夫。坚持把软环境建设当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积极开展“微笑珲春,亲情服务”系列活动,紧紧围绕服务水平、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做好文章,推进软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面向国际 开展诚信服务

近年来,受综合环境改善、通道建设顺畅等多种因素影响,前来珲春投资、旅游、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俄罗斯客人,每天出入境达上千人次。截止7月末,珲春今年共接待俄罗斯入境旅客及国内旅客达40万人次。

如何更好地为国外客人提供软环境保障,成为珲春必须破解的新课题。为此,珲春市工商局设立了俄罗斯消费者维权服务站,切实解决俄罗斯投资商和游客的生产、生活难题。真正实现了外国人投诉有门、维权有人、服务有效。另外,在面向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开展的测评活动中,全珲春市36家企业被评为“俄罗斯消费者满意单位”。近日,珲春农村信用合作社被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开办卢布兑换业务,成为吉林省第一家开办卢布兑换业务的金融机构。24小时的随意兑换,极大的方便了外来旅客。

面向通道建设 开展便捷服务

珲春作为一个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的窗口城市,口岸通道是珲春发展的生命线,打造畅通、高效、快捷的口岸通道是珲春最重要的软环境工作目标。

近年来,珲春口岸实行了无午休通关,圈河口岸实行了无周日通关,沙坨子口岸实行了预约通关;为方便中朝民间探亲,圈河口岸、沙坨子口岸开通了中朝边民因私探亲专用通道;珲春口岸开通了中俄互市商贸团体出入境“绿色通道”;各口岸相继实行了“服务专门窗口”、“一体化处理”等通关便利措施,收效明显。

依托良好的软环境,珲春市正整装待发,迎来经济的蓬勃发展。截止今年上半年,珲春市进出口总额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提升服务水平州地税局助推延边腾飞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九

(王忠成)

延边信息港11月7日讯 行风促进服务,服务促进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延边州地税局从2010年6月份开始组织便开展以“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业务素质”为内容,从简化行政审批和简化办税手续的“两简化”为核心的主题实践活动,筑就优质服务,推进行政风和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助推了延边经济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延边州地税局对各级办税服务大厅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出更高要求,窗口服务“晨检制”、缴税排号机和银联刷卡机、纳税服务移动平台、征收管理数字平台等现代化服务手段进入办税服务窗口,为纳税人提供更加舒适、更加温馨的办税环境成为各级的共识,全州八个县市办税服务中心从2008年到2010年陆续成为省级办税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他们积极开展“三走进一征集”活动,根据纳税人需求。改进纳税服务。从简化行政审批和简化办税手续的“两简化”入手,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发票领购等10项内容和32项审批事项实施免填单,11项涉税内容移至前台办结审批,7项内容限时办结:全面落实“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办税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整合,合理设置窗口,实现了“审批事权大厅受理,涉税事项一窗通办,人员素质一专多能,工作流程快捷高效”四个突破,导税服务、全程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个性化服务等服务新举措让纳税更加便捷高效。

为切实破除“税收服务与己无关”的思想,整体提升服务意识,州地税局要求全体动员,参加讨论人员必须达到100%,税收服务责任制的岗位人员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机关作风转变引领大讨论活动开展。组织开展“换位体验、共建和谐”活动,全体干部深入纳税业户,进行换位体验,知道纳税人在“干什么”。通过召开税企座谈会、特邀监察员座谈会、纳税辅导会,听取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了解纳税人“要什么”通过开展税收服务开放日活动日,懂得纳税人“想什么”。通过开展“我与税收服务”大讨论活动,全系统牢固树立“全员服务、全程服务”的理念,“没有纳税人存在就没有纳税机关存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多年来,州地税始终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作为税收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效。2010年,在该局的积极协调运作下,全省首家维护地方纳税人权益协会在我州成立,这成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该协会印制并无偿发放《纳税人维权手册》3000本、《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2000册和《税收与服务》系列丛书1800套,组织1500余人次开展纳税服务志愿活动30余项,聘请专业律师为纳税人举办纳税人维权培训班。

优质服务带动了经济发展。自1994年组建以来,地税收入规模右1994年的34,73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070万元,累计组织收入176亿元。截至今年10月末,我州各级地税机关共组织入库全口径收入308,216万元,为年计划的92.4%,比上年同期增收95,224万元,增长44.7%,实现税收收入的新突破,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力保障。

州工商局:千方百计优化软环境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

延边信息港11月7日讯近年来,延边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多措并举,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优质软环境,为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州工商局都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优质服务作为软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积极出台服务发展政策规定。先后制定“支持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意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服务全民创业和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受到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好评。出台《关于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州专业农场从无到有发展到155户;二是大力扶持重点项目。实施“重大项目扶持工程”,坚持重大项目联络员制、跟踪服务制、现场办公制等,许多县市局采取提前介入服务的办法,到项目引入地工商局做好相关工作。目前,全州系统已对45个重大项目实施了具体帮扶,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三是全面推进商标战略。开展“商标服务进民企”工程、“老字号商标复兴工程”和“商标国际化工程”,以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提升我州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推荐“长白山”、“新元”、“喜来健”等六件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高丽村”、“小棉袄”等71件商标为省著名商标,推动了全州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大发展;四是全力帮助企业融资。建立了五大融资平台,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提供便利,今年已为企业融资12.65亿元。实施“企业准入补救”工作模式,先领照、后规范,扶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3家,激活民间资本2.2亿元。为293户企业实行延续开业时间、延长出资期限、放宽变更登记。

与此同时,州工商局还在优化自身服务举措方面下足功夫,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建设。先后实施了窗口形象建设、标准化服务活动、便民利民工程等多项举措,受到了广大商户及企业的一致好评。

珲春检验检疫局:努力营造优质高效通关环境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一

延边信息港11月10日讯 珲春市检验检疫局以警示教育、制度建设、服务经济为抓手,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努力营造优质、高效、快捷的通关软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宏扬“奉献”精神,促进软环境建设。珲春市检验检疫局把经常性开展教育活动,营造廉洁奉献的氛围,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抓手,利用各种载体,丰富教育内涵,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局在机关大楼内设立了《廉政文化走廊》,制作了二十多幅画面形象幽默、文字言简意赅、制作精美的宣传板,悬挂在走廊两侧,时刻教育工作人员勤政为民。多年来,该局综合科报检大厅一直坚持“5+2”、“白+黑”工作制度,延伸服务时间,无条件及时为企业办理报检、签发证单、通关放行等手续。每天早上5点,工作人员就上班,为企业审单,让企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单据,为货物出口检验、放货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服务”宗旨,强化软环境建设。该局特事特办,积极支持朝鲜农业合作项目。针对项目涉及品种杂、手续未完备的情况,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按照从优从快从简原则,采取集中申报、边办手续边组织通关、提供清单口岸直接查验放行等方式,做到了随到随报、随检随放,确保与朝鲜农业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另外,针对加工区内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没有自建实验室能力的情况,该局提出以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管理,检验检疫局进行业务指导,出口加工区各出口食品企业共用的认可实验室的构想,目前,微生物净化间已改造完成。实验室通过认可后,实验室出具的检测结果可直接采信,作为放行的依据,极大地方便了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办理通关事宜。

发挥“政策法规”优势,优化软环境建设。该局大胆改革,简化通关手续、优化通关环境,努力提高通关效率。他们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主动与海关协调磋商,改革检验检疫作业程序和工作流程,尽量与海关同步查验。该局全力推进《曼谷协议》原产地签证工作,对6家企业进行考核注册工作,在全省率先签出首份“曼谷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明书,实现了吉林省签发“曼谷协定”原产地证明书零的突破。他们还采取加强宣传、咨询、利用节假日加班等方式,指导企业充分用活、用好普惠制政策,降低关税门槛。目前,珲春辖区的产地证签证达530份,签证金额2000余万美元,企业得实惠200万美元。

州公安局:打造最佳发展、治安、服务环境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二

延边信息港11月10日讯 州公安局围绕开发开放的大局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一手抓队伍,一手抓业务,始终把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整个公安工作的全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

州公安局成立了两级政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实行了“领导分工负责制”,层层签订《政行风建设工作责任书》,形成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他们还制定了《全州公安机关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公开承诺》等十余项规定,落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形成了软环境人人抓、人人管、人人有职责的良好氛围。该局在全州公安机关普遍设立了客商投资服务处,对企业投资所涉的公安手续,由服务处专办人员统一代办,以最短的时间办完所需的各种手续。企业邀请的境外客人,因紧急情况需要入境、出境的,公安、边防部门主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企业急需的所有各类人才,享受户籍优惠政策,放宽落户条件。同时,他们根据重点企业的需要,随时或长期向企业派驻公安民警,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就是最大的软环境。今年以来,全州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各种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构筑了维护边境政治稳定的安全屏障。他们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制定完善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13个预案,形成了省、州、县三级联动的指挥调度扁平化、打防管控精细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保证了在应急处突中能够信息灵敏、指挥有序、出警及时、处置果断。

该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使广大民警执法为民理念进一步确立、执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岗位业务素质进一步改观、廉洁自律作风进一步端正、队伍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同时,他们开展强化基本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技能战术、基本体能等练兵活动,推广“战训合一、轮训轮值”的练兵模式,并实行强制达标,增强了练兵效果。

州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洪来说,多年来,局党委高度重视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不等不靠,不断创新便民利民举措,以服务促和谐,打造了最佳的发展环境、治安环境和服务环境。今后,全局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把公安机关的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促进全州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州林管局:公开政务承诺 规范执法服务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三 延边信息港11月10日讯 州林管局扎实开展林业政行风及软环境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公开政务承诺,规范执法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近年来,州林管局在机关开展了“五型”机关建设和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同时,还开展了集中整治“中梗阻”、“七对照”、“七查摆”以及“争先创优”、“八查八看”等活动。他们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延边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八要八不要”规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法规和政策,以及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方面的业务知识等内容,并组织集体林权改革政策学习培训班88次,参加人数3928人次。

该局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林管局296条政务信息的整理、目录编辑和网上录入工作,编制了《州林管局政务公开目录》,并定期录入须公开的各类政务信息。他们制作了行政审批事项公开栏,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监督电话,印制了5000本《行政许可服务手册》,方便群众取阅,设置了群众意见箱,主动接受林区及社会群众的监督,保证了行政审批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程序上运行。同时,他们连续三年在延边电视台和集团网上做出公开承诺和公示,对不承诺、假承诺、不践诺的部门取消年内评优资格。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该局林政资源部门和局长办的工作人员坚持做到随来随办,特事特办,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有些州内重点大项目都亲自派人去省进京办理。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该局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对落实政策法规、服务全州经济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同时,为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肃执纪,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他们先后制定了《林管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等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了抓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谈及下一步打算时,州林管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洪斌说,今后,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成员协同抓、处室领导自觉抓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及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以更加优质、高效、热情的服务,为全州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州质监局:创新服务理念 支持经济发展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四

延边信息港11月10日讯近年来,州质监局坚持把软环境建设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为出发点,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抓大项目、上好项目,自觉把质监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实现有效作为。

工作中,州质监局依法规范行为,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履行职责,落实质量责任,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真实困难。为快速推进延吉热电厂项目建设,州质监局实行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制度,主动上门服务,在延吉热电厂筹建之初就设立了办公室,确保了电站锅炉的安装质量。2007年,在质监局的倡导和协助下,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生产的海兰江牌延边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9年,我州重点企业新元木业面临着产品出口难等诸多困境,州质监局针对此种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实木门、复合门和家俱等产品,由原来以出口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开发国内市场,使该企业当年便突破产值2亿元。

另外,该局还在履行职能提升成效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三年来,州质监局先后取得和成立了7个国家字号资质和技术机构:成立了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生物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生物农药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取得了22Mpa锅炉检验资质、国家生物农药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资质、国家锅炉能效测试检验资质。除此之外,该局还获得了韩国颁发的国外检验机构认证书,这在全国质检系统内还是第一家。这样一来,我国出口韩国的食品、农产品仅需在该局的实验室检验合格后即可直接出口。这大大推动了我州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食品的大量出口。在此基础上,州质监局还健全完善了行政审批首问、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43项工作制度,下调行政事业性收费5%,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给予免费办理、无偿服务。

谈及日后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的计划,州质监局局长、党组书记王连弟说:“今后,我们仍然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坚持高标准,创新求发展。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为政府分担,为百姓造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从技术、标准、品牌入手,全力支持全州项目建设”。

州烟草专卖:扎实推进政行风 促进行业大发展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五

(王忠成)

延边信息港11月21日讯 为进一步巩固延边烟草系统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继续推进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近期注重制度建设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监督制度的约束,以服务品牌建设为载体,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推行阳光政务。

为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完善工作措施,营造工作氛围,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以服务客户、培育品牌、提高员工素质水平为基点,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根据实际工作向卷烟零售商户和广大消费者进行公开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及申领卷烟零售许可证的条件、程序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规范货源分配、依法行政、审批办证等各个环节,实行阳光操作;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保证所有的执法行为都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时限办理;建立高效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认真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从调查结果显示,客户投诉处理率为100%,客户投诉回访率100%,客户对投诉处理总体满意率为100%。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该局不断树立新观念,树立文明执法形象,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日的有利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知法、懂法、守法和自觉维权意识,有效拓宽了信息渠道。通过内部培训、聘请专家讲课、排除学习等方式,提升专卖人员“应知、应会、应熟悉”的基本业务水平,提高了执法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强化卷烟零售终端管理夯实了基础。为了有效落实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该局根据不同形势、不同时期市场管理和卷烟打假的需要,联合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组织开展了以“风雪行动”、“两节期间净化市场”、“守土尽责”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三年来,全州共办理案件2106起,查扣各类违法卷烟588.51万支、烟叶88吨、烟丝0.19万吨。烟砖1052包、机械7台,标值405.76万元。切实提升了全州卷烟市场监控能力,对卷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区域卷烟市场净化率保持在98%以上。

为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该局于2008年提出并打造了“情系金达莱”服务品牌。在为客户服务方面,提出了十项服务内容(预测服务、订货服务、送货服务、结算服务、理财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执法服务、投诉服务)和六心服务要求(客户服务要真心、订单服务要诚信、送货服务要精心、执法服务要公心、服务工业要热心、服务烟农要尽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为烟农服务方面,三年来全区共举办培训班185场次,培训烟农8501人次,积极协调州气象局,为烟农适合预测预报气象信息,降低了不良气候条件对烟叶的危害。在收购烟叶期间,积极为烟农提供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一是设置烟农等候室方便烟农休息;二是设立便民服务台;三是公示烟叶收购程序。一系列惠农服务,极大调动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赢得了烟农、政府和工业企业的好评。为了确保全州零售商户能够熟练操作网上订货系统,开展了各种培训百余次,参加人数近1万人次,并率先在全省第一个实现网上订货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按照三年规划,该局开展的的零售终端亮化柜台建设,已在全州范围建成示范街19条,示范户2013户,受到零售商户的赞誉和好评。

延边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认真负责全州烟草市场管理、卷烟批发销售和烟叶生产经营。2009年指2010年,企业销售卷烟15.8191万箱,销售烟叶41万担,实现税利58951万元,实现利润33110万元,上交税金34246万元。2011年预计销售烟卷8.19万箱,销售烟叶19.8万担,预计实现税利35240万元,利润18323万元,上交税金21520万元,成为全州上交税金第二大户,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财力保障。

延边联通:树立品牌形象 构建和谐企业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六

中国联通延边分公司把软环境建设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客户为中心,着力解决涉及客户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软环境建设落到实处。他们先后多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诚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服务窗口环境。该公司投入1350万元,对全州10余处营业厅进行装修改造,加装排队叫号机、自动缴费机等服务设施,并为VIP客户开设专属服务区,使营业厅全部实现了标准化达标。他们增加了网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等服务方式,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缴费、查询、变更等业务,不断满足了客户的多种业务服务需求。同时,他们针对宽带业务咨询多的情况,开通了宽带服务热线――96169,及时解答宽带客户的各种疑问和诉求。

积极组织培训活动,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该公司坚持以“高素质人员造就高素质服务”为企业培训理念,通过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方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员工”、“强化学习,提升技能”等活动。同时,他们组建“内训师”团队,针对一线员工在全州开展职业道德、心态塑造、技术业务、服务规范巡讲活动,全方位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以降低投诉率为切入点,完善服务管控体系。该公司严格执行“服务风险防范机制”,对售前、售中、售后各阶段服务质量关键点进行管控。他们以解决服务短板问题为突破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建立电子工单系统,杜绝问题处理不彻底与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他们结合“诚信服务,放心消费”活动,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力为客户提供亲情服务、专家式服务。同时,他们针对服务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定期召开服务质量分析会、服务质量督办会,加大服务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服务指标全面达标。树立品牌形象 构建和谐企业中国联通延边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建芬说,软环境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促进科学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今后,将继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做好营业厅由业务受理型向体验营销型的转型工作;以高素质、高标准、高效率来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解决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社会和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州人社局: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群众满意度

――全州软环境建设成果系列报道之十八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努力打造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人力保障服务平台。

该局健全完善服务设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他们在各经办大厅设立咨询台、咨询电话,指定熟悉政策和业务的工作人员做好接待工作。他们还在大厅配备免费宣传资料取阅处、LED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和信息公布栏,使群众能够快捷有效地查询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和最新政策法规。2007年7月,他们开通了12333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及意见、建议,畅通了群众咨询和反映意见的渠道,年平均接听电话7000余次。

该局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活动,组织服务礼仪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掌握工作流程,准确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今年7月,他们以宣传社会保险“一法一条例”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开展了百题知识竞赛和“学习法律,提升素质”500题竞赛活动,提升了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他们还根据重点工作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形成了20余篇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和论文。

该局依托“金保工程”系统平台,大力拓展新的服务方式,提高窗口工作效率。自2006年年末开始,他们着手解决“全民参保”和州内就医购药“一卡通”问题。目前,我州参保人可在州内任意一家定点机构刷卡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就医购药。他们还开创就业业务全州“一证通”,并开展“免手写填表式”服务。这样一来,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原来需要10天办理的业务,现在只需要10分钟,既省去办事群众拿着材料在多个部门间奔波的辛苦,也免去办理窗口多次提交材料、填写表格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减少了费用,得到办事群众的赞誉。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卞军说,今后,将强化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工作程序;强化制度

下载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进个人系列报道

    先进个人报道 宋德蕾2009年参加工作,来到山东电建一公司,这个在电建行业响当当的领军组织,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电建铁军”。从进入公司以来,他以积极热忱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脚踏......

    企业竞争力系列报道

    解构华为——企业竞争力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带领的竞争力研究团队,在《竞争力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与《中国经营报......

    物流系辩论赛系列报道

    物流系辩论赛系列报道 群雄舌战展雄风 争锋相对辩天下——物流系辩论赛顺利举行 2月28日晚4:00,明德楼B阶二内热闹非凡,由校学生会主办、学习部承办的辩论赛在此隆重举行。比赛......

    关于“........”系列报道的方案

    关于“****”、“****”微信公众号 “*****”系列报道的方案 为做好黔西南州近期“万峰林峰会”、“山地旅游大会”的宣传报道,特制定贵州民族报《******》新闻周刊微信公众......

    中国粮食安全系列报道

    中国粮食安全系列报道 中国经营报2010年06月05日 农产品现在正为资本的宠儿,继绿豆、红豆、黑豆被爆炒后,大蒜也被推上风口浪尖。其实在这场炒作游戏的背后,真正令人忧虑的则......

    系列报道:毕业季

    系列报道策划:毕业季 临近学年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 围绕毕业季这个大主题,我们从两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的报道:第一个方面是优秀毕业生以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肃客观......

    最美系列报道(精选5篇)

    一、事迹材料 1、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女......

    五四讲话+系列报道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胡锦涛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