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0331_关键18分钟: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
關鍵18分鐘: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
(來源〃Photo Credit : CC By RLHyde @Flickr)
最近,我碰巧讀到一篇威爾(Bronnie Ware)寫的短文〈臨終病人的五大憾事〉。許多年來,威爾一直在照護臨終前返家的病人。這些病人最常出現的遺憾是什麼?「希望我曾經勇敢選擇忠於自我的生活,而不是照著別人的期待過日子。」其次呢?「希望我沒那麼努力工作。」
這兩種遺憾可透過兩種方式來理解:不要工作得太賣力,要把時間花在忠於自我的生活上;一樣努力地工作,甚至更努力,但要做自己看重的事。這些事必須忠於自我的生活,是你認為重要且有意義的事。
如果把臨終病人的兩種遺憾放在一起看,就可以了解人們之所以感到遺憾,並不是因為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而是竟然那麼努力去做一些自己並不看重的事。如果我們的工作受我們看重,能代表忠於自我的生活,我們會活得更充實。當我們死去,就不會有遺憾。
每個人都能把時間花在自己看重的事物上嗎?我曾聽一位夜間清潔工,充滿驕傲地描述她有多擅於清理,在她打掃之後辦公室看起來有多棒,而這件事對於白天在那裡上班的人,又有多重要。所以,也許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任何測量辦法-當然絕對不是金錢,能夠客觀地決定出某事對於某人的價值。唯一重要的是,去做你覺得重要的事。
創造你的年度重點:專注在少數幾件事
這世界上有太多事要完成,有那麼多有趣的人、好玩的活動、值得去做的事、有吸引力的機會,實在太難選擇了。所以我們乾脆不選,每一樣都來一點?
大多數的時間管理方法都有個問題,那就是它並不是協助你解決這個問題,而只是專注於教你怎麼以最少的時間完成所有事。但這是個錯誤,就好比在吃到飽餐廳裡每一樣多吃一點,是個錯誤的做法一樣。因為想要完成所有事情,會讓人抓狂、筋疲力盡。
想從吃到飽餐廳安然撤退,祕訣就在少吃幾樣。想要過著生氣蓬勃的日子,祕訣也是一樣,那就是少做幾件事。也就是說,對於要做什麼,必須要有策略;對於不該做什麼,也得痛下決心取捨。說得再具體一點,我們應該專注在少數幾件事情上。我自己在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之後,得出的數字是五。
我決定把這一年的重點放在五件事情上,其中三件與工作有關,兩件是私人事務。我做的(幾乎)每件事,都必須屬於這五個領域。如果不是,只好禮貌地拒絕。
為什麼是五件事?因為對我來說,這樣似乎運作得不錯,必須完成的重要事項都包含在內,而且不至於筋疲力盡。但適合你的可能是三件事,也可能是七件,只要對你有效就行了。你會知道運作的效果,因為如果有效,你在每個領域都能得到成就感,不會雜亂而手足無措,或丟三落四。
那又為什麼是一年?因為一生太長,一個月又太短,用一年來實現長期重點剛好。我們常以年進行思考,像是學年度、生日、宗教節日、薪資、紅利、績效評估,都是在一年期限內進行,而且一年的時間剛好足以得到真正的進展,卻又不致迷失。以下是我的五項重點:
● 三項與工作有關:服務現在的客戶;開發未來的客戶;寫作及演講。● 兩項與個人有關:與家人和朋友相聚;做些有趣的事,照顧好自己。
這些事大都是無法明確量化的,但沒關係,這些並不是目標,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有個量化的目標。這些是重點領域,是你想要投入時間的事項。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再為每個領域設立特定的目標。你的清單會不同,因為你和我不同。重點在於你得有意識地去列出這張清單。在接下來的這一年,你想要專注在哪五件事情上?它們必須對你有重大意義,你才會投入那麼多時間在上面,並知道你對時間使用得當。
換句話說,就是在吃到飽餐廳用餐時,拿一個可裝五種菜色的盤子,不能再多了。既然只能選擇五種,就要確定拿到的是既營養又好吃的菜色。
怎樣運用時間,才算得當?確認你的清單能夠運用你的能力、包容你的缺點、強調你的獨特之處,並反應出你的熱情,那就對了。同樣重要的是,也要包括接受挑戰、與他人合作的機會,以及受到認可的機會。
一旦確認能夠反應上述元素的領域,接下來就得針對不適合放入盤裡的東西,做出困難的決定。當決定好你的五個重點之後,把95%的時間用在上面,剩下的5%用來做其他零碎的事:幫忙同事;換機油;讀完iPad的評價(然後排隊去買一台),這些都能運用那5%的時間去完成。但如果這些事占用你20%的時間,那表示你花太多時間在別人的要務或無聊的生活瑣事上,沒有留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己的要務。有時,你會面臨重點之間的衝突;我就曾遇過,那次是TED邀請我去演講。我覺得TED大會很令人讚歎,而且演講明顯符合我的「寫作及演講」重點,但日期和伊蓮娜40歲及她父親70歲的慶生會相衝突。最後我決定推掉演講邀請。
並沒有任何公式可幫助你在五個領域之間做抉擇,但當衝突發生時,靜下心來想一想,大多數時候你會有答案。如果沒有,那這裡提供一種方式:想想看你最近花最多時間做哪些事,如果其中有個領域占用的時間明顯較少,就選它,做為平衡。如果不能決定,那選任何一個都好,至少你知道兩個都值得做。
一件一件來 選定要做的事
你已經知道這個年度首要的五件事是什麼。這些事必須成為每日生活的基礎,也就是你的組織圖。想讓你的年度重點工作有進展,就必須專心把時間投入其中,每天都是如此。
這時,一份有條理的工作清單就能幫上忙。這份清單必須保持單純,否則光是製作工作清單,就又多了一項工作。製作工作清單時,請依據你的五個領域來分類,然後加上第六類,並標示為「其他5%」。以我的某一天為例,工作清單會像這樣:
透過這樣的清單架構,把令人手足無措的事項,切分成容易管理又切實可行的工作區塊,同時確保時間花在對的地方。光說不練沒有意義,要真的花時間去做。我的工作清單就是我的計畫,也是我要投入時間心力的重點。
這個架構既單純,又有助於專注,是你展開一天的好方法,但功用不僅於此。它還能提供資訊,讓我知道自己怎麼處理各項重點領域、各領域之間如何建立關係,以及為了在各領域取得進展所做的努力。
看看前述清單,你會發現在這個特定日子,「服務現有的客戶」的比重遠超過「開發未來的客戶」。只有一天這樣沒關係,但如果是長久現象,在整個月當中,關於現有客戶的工作都填得滿滿的,而對未來客戶的工作卻空蕩蕩,我就會知道自己必須調整,才能讓業務成長。
當工作時間發生衝突,必須有所取捨時,這個清單架構尤其有用。例如有兩個會議都很重要,而我必須擇一參加,這時就可以根據自己運用時間的多寡,看哪個重點領域的活動較少而做出決定。這能幫助我保持平衡。另一方面,在「做些有趣的事,照顧好自己」的領域,我也只有一個活動項目,但因為寫作、家人和朋友全是我能量的來源,所以沒有關係。
我也注意到「其他5%」的活動總是滿的,這些都是非常行政事務導向的,而且占據我超過5%的時間。這可能表示我應該雇用一位行政人員,或該把一些事項延後,直到行程表空出更多的時間。只要有條理的把工作列成清單,著重在本年度想完成的目標,就可以減少令人窒息、動彈不得的狀況。18分鐘輕鬆管理每一天養成每日實行的好習慣
你可能不知道:人們在工作時,平均每小時會被打擾4次,而且有40%不會回到被打擾前的工作;有將近95%的經理人認為,最浪費他們時間的3件事是不必要的會議、不重要的郵件、冗長的簡報內容;而電子郵件與電話造成的分心,會讓人的智商降低10分,比抽大麻的影響高出1倍;一心多用,則會讓生產力下降40%。
成功者都有一個管理工作生活的好習慣,而這個習慣可以只占每天的18分鐘:
● 上班前花五分鐘,規劃當日工作重點。在打開電腦前,先坐下來,拿出工作清單,看看有哪些項目可以讓這一天變得很有成就。有哪些事項是實際可行的,能讓你更專注在年度重點上,並讓你在一天結束時感到自己過得很有生產力而成功?然後,把這些項目從工作清單上挪到行事曆。別忘了:要確保清單上的任何項目不會留在那裡超過三天,要不是把它們寫入行事曆,就是從清單上拿掉。● 每小時花一分鐘,重新聚焦。把手錶、手機或電腦設定成每小時響一次,然後開始針對行事曆上面列的事項工作。當嗶聲響起,深呼吸,問問自己,過去一個小時是否有生產力。然後看一下行事曆,有意識地承諾自己要如何度過下一個小時。一小時接著一小時地管理每一天,別讓時間來管理你。● 下班前花五分鐘,誠實檢討並反省自己。在一天工作即將結束之際,關上電腦,回顧今日,問問自己三組問題,例如:今天過得如何?今天學到了什麼?需要向誰回覆最新訊息嗎?快速寫幾封電子郵件或打幾通電話,確保自己與應該聯絡的人聯繫。
每天給自己18分鐘。你將學會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掌握專心的秘訣,有效排除干擾;除了管理自己,有熟知如何設定界線,以防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不必忙於搞定所有的事,而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真正重要的事。站高一點看自己,心靈富裕,工作才有效率。
書籍資料 [ 隱藏 ]
書名:關鍵18分鐘: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 作者:彼得〃布雷格曼(Peter Bregman)譯者:陳雅茜
發行日期:2013年02月27日 出版社:天下文化
彼得〃布雷格曼 Peter Bregman 知名的企業顧問、專欄作家、演說家。現任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布雷格曼(Bregman Partners)執行長,服務對象涵蓋《財星》五百大企業、新創公司、非營利團體,如德盛安聯、美國運通、高盛、摩根大通、奇異資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經常到世界各地演講,教人們如何領導、工作及生活。
布雷格曼是《哈佛商業評論》相當受歡迎的專欄作者,也經常為《富比士》、《快速企業》及《今日心理學》等撰文,並常受邀在CNN、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福斯財經新聞(FBN)發表評論。
第二篇:谈判的关键:把握第一分钟
在开启一段全新的人际关系之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决胜“第一印象”,或许能够帮助你树立一种持久的正面印象。
在你进行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商业会谈前夕,我可以肯定,你将会做一些精心准备。比如,清楚地知道自己赴会的对象以及会谈的目的,并通过各种搜索工具及社交网络了解对方的所有情况:何时入读了哪所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如何完成华丽的职场“三级跳”,甚至你会在某个社交网站上添加关注,成为会谈对象的粉丝等等。我还可以确定你一定会按时到场。在这里,我想提醒的一点是:刚一进入会谈室,诸如自我介绍、握手、互递饮料和酒水等这些在一分钟内完成的事情,实际上是建构良好社交商务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
推荐阅读
严介和:商人要钱还是要脸最具创意的商业鞋广告(组图)吴晓波:要不要救溺水民企柳传志:联想CEO必须是中国人高清:全球富豪家族的财产纷争组图:明星炒股疯狂赔得hold不住
入“门”指南
进入一个陌生的会议室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好比你在灯火通明之时离开一家夜店一样:一切都太透明了,而且整个气氛都令人有些不安和压抑。但不管你当时的感觉如何,都需要牢记这个准则:这是你的舞台!在接下来的半分钟到一分钟时间内,你将掌控一切。就算你跑到了会谈对象的地盘,这里依然也由你说了算;哪怕你的薪水只是那些跟你握手的家伙的1/10,也要有自己是主人的勇气!尽管你不是决定整个会议室气氛的惟一因素,但你要挑起这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州圣塔莫尼卡喜剧演员罗伯特·皮卡特(Robbie Pickard)对此深有体会,他曾有如下“丛林法则”:“假设你面前的每一个都是丛林中的一头熊,如果你表现得惊慌失措,那么招致攻击的可能性便会加大。”通常我们会把这类惊慌失措理解为:大喊大叫、挥舞手臂、重重跺脚,更有甚者扔掉灯笼、丢盔弃甲等。在面对陌生人群时,他认为,不要以预先道歉、过于谦恭或者惊慌到颤栗等负面的情绪开场,而要以自信武装自己,充分的自信将让你以一种得体的、令人轻松的方式出现。
8大关键
在任何会谈开始前,你的表现都应该让人觉得你是无可替代的主宰。随后你需要把握一些关键因素。
1.时机把握
通常,会谈开始时,双方都会进行自我介绍,以达到互相认识。你可以通过记笔记或者重复对方名字等做法加强记忆,但最好的办法是牢牢地将名字记在脑海里,以便在你们已经进行了20~30分钟的碰撞后,自然而然地在会谈中叫出对方的称谓,能够在亲切的往来互动中体现你对对方的尊重,为自己加分。
2.名片交换
不要在会面刚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跟人交换名片,这容易给人你仅仅是来谈生意的印象。
3.眼神互动
与每一个人进行眼神的交流,但应该点到即止,真挚专注。
4.戒骄戒躁
一切夸夸其谈或者洋洋自得的表现都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5.握手交流
如果出席会议的人员不超过6位,应该与所有与会者一一握手,但如果超过6位,则应与其中的5位左右握手,再向其他人一一致意。心灵的“握手”可以跨越距离和空间。
6.切忌叫卖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让我们开始吧!”这类煽动性的语句进行诱导。
7.切勿击拳
8.避开负面
任何可能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事情都应该避免。比如,交通拥堵、天气炎热或者自己感冒不适等,都不适合在这类场合探讨。
在会谈的这一关键时间段,你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充分地表现自己,你是你自己的经纪人!要将自己最真实、最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例子。“只要比尔·克林顿踏入一个会议室的门口,他就成为绝对的主宰,”克林顿的头号新闻秘书、发言人迪迪·迈尔斯(Dee Dee Myers)透露,“因为他充满好奇心,特立独行。他希望与每一个与会者交谈,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片刻功夫,他就可以主导整个房间的气氛。”迪迪·迈尔斯现在是华盛顿一家传播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马林·菲茨沃特(Marlin Fitzwater)是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W.Bush,老布什,1989年~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的新闻秘书,也十分欣赏克林顿这方面的能力:“比尔·克林顿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角色,他进入s任何一个房间后都能够迅速吸引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从克林顿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的一点是:不要漫无目标、表现随意或者举止轻慢,而要让你的„客人‟们有被尊重以及自己很重要的感觉。你来到这儿的目的就是为这些重要人物带来一些重要信息。”
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实现排练好的戏码,但又不完全是一场戏。它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定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托马斯·休斯比(Thomas Huseby)是西雅图风险投资公司SeaPoint的执行合伙人,他认为好奇心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家总是纠结于要向他人传递哪些信息,要告诉人们自己的哪些优势等,但事实是,大家都更喜欢与那些充满好奇心的人交谈。一旦人们认可你的好奇心,那么这种态度势必带来一些令人惊叹的事情。”
所以,初来乍到,足够的好奇心是一块敲门砖。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仅仅表现出对自己当下正在进行的项目或者生意的探究感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Esquire杂志社,会议通常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开场白:从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曼哈顿中城区办公大楼的21层会议室往外看,能够领略到哪些风景。如果来宾问起关于这个城市的任何信息,我们都会把他带到窗户前,让他迅速开始“游览”。雄伟的帝国大厦、英雄机长苏伦伯格当年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成功迫降挽救155位乘客的准确地点、第八大道上那尊麦当劳叔叔的雕像……如果你极目远眺,说不定还可以辨别出临近的田园风格纽泽西州的轮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谈资、令人愉悦并能充分调动兴趣的开场白。
目标明确、充满自信、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富有好奇心并乐在其中;愿意分享,乐于倾听——具备这些因素,还用得着担心无法获得认可?!那些重要人物没有理由不跟你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不管是进行更多的投资,还是与你签署一项合同,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你正是他们希望深度沟通并愉快合作的对象。所以,在“开场一分钟”的绝佳表现后,坐下来,向人们展示你更精彩的一面吧!
第三篇:成功扎根在每一天
成功扎根在每一天
你永远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命,除非你每天改变一点所做的事。成功的秘诀,就在日常的工作中。——约翰.麦斯威尔
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每天逐步往前进。你今天所做的事,将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先是你养成习惯,而后习惯塑造你。培养成功的习惯,与养成失败的习惯一样容易。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塑造你的过程。至于变好或变坏,就看你的决定如何。成功的七个步骤:
1、决心每天成长。成功并非来自获得、成就或晋升,乃是成长的结果。你若下决心每天成长一点,不久你的生命就要开花结实。
2、过程重于机遇。特殊的人生机遇固然是做决定的好时机,但改变和成长的过程才有持久的价值。
3、勿等灵感出现。篮球明星杰利.魏斯特说:“你若等到心情好时才干活,这辈子就成不了什么事。”
4、愿意慢点享受。先付代价,慢点享受。人生中,每件事都得付代价。
5、有远大的梦想。《改变游戏规则》的作者克瑞格和帕德勒断言:“我们对人的极限毫无所知。世上所有的经验、马表、终点线,都测不出人类的潜能。追求梦想的人,往往会超越似乎是他们的极限。我们的潜能是无限的,且多半尚未被开发。你一旦想到极限,就设下了限制。”
6、安排优先次序。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是,他们善于管理时间的能力。而首要是他们做事,条理分明。亨利.凯撒说:“计划时所花的每一分钟,能节省执行时的二分钟。”
7、为进步而舍弃。没有牺牲就没有成就。人生有许多关键时刻,你必须放弃某些事物,才能获得另外一件更有价值的事物。
成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过程——一趟必须亲身经历的旅程。成功是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造福他人,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天天梦想
在我后面有无限的力量;在我前方有无限的可能;在我周围有无限的机会。我何须惧怕?——史黛拉.司都尔特
爱惜你的憧憬和梦想,如同自己灵魂的儿女;是你至终成就的蓝图。——拿破仑.希尔 你必须建立人际关系:
*把焦点放在人身上
*成为令人愉快、有吸引力的人
*对人表达关心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在人群中放慢脚步,与人互动
*要慷慨
成功的七个秘诀:
1、成功没有秘诀,它属于每个人。
2、唯有你变好,你的人生才会变得好。
3、没有牺牲就没有成功。
4、成功是一寸一寸获得的,不是一里一里来计算的。
5、明天成功的最大敌人,是今天的成功。
6、任何成功的建议都无效,除非你采取行动。
寻人启事:
多一些改进,少一些否定。多做事,少动口。多说办得到,少说不可能。多些鼓励,少泼冷水。多些热心参与,少些袖手旁观。多些指出对处,少些挑剔错误。多点亮蜡烛,少咒诅黑暗。你会成为:像你克制的欲望那么渺小,像你远大的抱负那么伟大。——詹姆士.亚伦
多走一步
不要只是存在:要好好生活。
不要只是碰触:要好好感受。
不要只是看见:要好好观察。
不要只是阅读:要好好吸收。
不要只是听见:要好好聆听。
不要只是聆听:要好好了解。
不要只是想想:要好好反思。
不要只是说话:要言之有物。
菲尔德太太的成功秘方:
喜欢自己做的事,相信自己的产品,选择与好人交往。
人们放弃,是因为被最可怕的错误、最糟糕的失败,和最深刻的遗憾所辖制。若要成功,就要让你最佳的思考、最高的热忱、最大的乐观,和最得意的经验来掌管。——约翰.麦斯威尔
把平凡的事做得出奇的好,成功就必来临。——亨利.汉斯
通往机会之门
机会与动机是密不可分的。自动自发的人看见机会,机会往往引发人的动机。伟大的态度在伟大的动机。你是个怎样的人,决定你的视野。今天是抓住机会的最好日子。机会总是要求现在就回应。
机会来得是靠采集而不是运气。成功的人寻找机会,若是找不到,就自行制造机会。机会不会在理想的环境下出现。你若等一路所有的交通信号同时都亮起绿灯,才动身,就永远不会驶离自家的车道。若不投入,机会将会遗失。被放弃的机会不会消失——它们只会落入竞争者手中。
机会因问题而生。若要寻找大的机会,就去寻找大的问题。机会不是增加就是消失。你追求的机会愈多,会发现随之而来的机会也愈多。若要维持机会就得培育机会。现代管理学之父杜拉克说:“喂饱机会,饿死问题。”
尽你所能
尽你所能的行善,用所有的方法,循所有的管道,在所有的地方,在所有的时候,向所有的人,只要你力所能及。发现自己,是你的责任。——约翰.麦斯威尔
成功的操练:
*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内心柔和
*保持思想开放
*不断扩大你的安全地带
人人皆可成为伟大„„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服务。服务不必拥有大学学位。不必懂得正确的文法。只需一颗充满善意的心。从爱中诞生的灵魂。——马丁路德.金恩
世界的一切美丽情操,不如一个爱心的行动。——詹姆斯.罗威尔
坚持到底——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除非你享受手上的工作,否则永远不算成功。怕作得太多的人,总是作得太少。——德国谚语
每天坚持到底
永远不要放弃,因为潮水随时可能转向。——哈利。史托
成功的另一个条件是:纪律。最能加强纪律的方法是做些你不喜欢的事——每天如此。你若做了必须做的事,就能做你想做的事。
为了操练自己,每天做些你讨厌的事。——约翰.麦斯威尔
成功与行动密不可分。成功者总是不停行动。他们会犯错误,但不会放弃。——康拉德。希尔顿
成功是一再失败,却热情不减。——林肯
你若一直做自己常做的事情,你就会老是得到常有的结果。——约翰.麦斯威尔
某项调查结果:成功的主因是努力和决心,并非天分使然。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贝维莉。席尔斯
失败其实是自大的结果。人不努力,是因为自大。以为不必努力即可成功。大部分人相信某天醒来,就会突然致富。其实他们只对了一半,那就是,总有一天他们会醒过来。——爱迪生
成功的第三项因素:积极乐观的态度。
除非放弃尝试,否则未曾失败。除非内心挫败,否则并未战败。除非意志不坚,否则没有障碍是超越不了的。——艾伯特。哈伯德
企划的六个阶段:
一、热心
二、失望
三、恐慌
四、归咎他人
五、惩罚无辜
六、称赞不参加者
成功不在乎有多少成就,乃在乎面对多少阻力,以及与横逆搏斗时显出的勇气。——查理。林白
我相信运气,而我发觉愈努力工作,运气就愈好。——史提文。李柯克
天才
十九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塞拉沙特某次被一位著名的乐评家称为天才。他回应说:“三十七年来我每天练习十四小时,如今他们竟称我天才!”——约翰.麦斯威尔
你若是善用每一分钟,你将成为善用时间的杰出人物。——佚名
大凡有价值的成就,都有价码。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为它付上代价——辛勤工作、牺牲、耐心、信心和坚忍。——约翰.麦斯威尔
一年以后,你会巴不得今天已经开始动手。——凯伦。蓝
拿破仑写下他击败奥地利的原因,乃是由于对方不晓得五分钟的价值。林肯总统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发表盖茨堡演说。威廉。布莱恩以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用一句话在大型政治集会中鼓舞人心,使他获得竞选美国总统的提名。——乔治。亚当斯
小心,过分忙碌将使你一事无成。——佚名
靠着耐心,蜗牛爬上了方舟。——司布真
成功就像跟大猩猩搏斗,你不能在自觉疲倦时停手,你要在大猩猩疲倦时才停手。——罗拔﹒史特劳斯
要一夕成功,得花上二十年的时间。——艾迪。坎特
别人说这是幸运
白天工作,晚上苦干。拒绝玩耍,放弃享乐。挑灯苦读,汲取新知。奋力向前,争取胜利。埋头苦干,信心不移。他朝成功,人说幸运。——不详
打赢每日的战争
能够天天成功的人,都学会破除四种浪费时间的恶习:懒惰,漫无目的,连休息也不知为啥。耽搁,拖延应该立刻动手做的事。分心,为了细枝末节,忽略重点所在。急躁,预备不足,不够彻底,缺乏忍耐,往往犯下浪费时间的错误。
今天就做
做对的事,今天就做;不期望回报和奖励;带着微笑和欢乐;日复一日地去做。动手去做,有朝一日,将有那么一天,报偿的时刻来到,为着所有的昨天。专注于今天—不但今天会有价值,更使每个明天,比昨天更好。你还能对一天要求更多吗?
成功的八个P
目标清楚地计划 plan purposefully 虔诚祷告地预备prepare prayerfully 态度乐观地行动 proceed positively努力不懈地追求pursue persistently
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本田宗一郎
成功者是决心成功和努力工作的人。失败者,是决心成功但会幻想的人。必败者,是没有决心只会等待的人。——威廉。沃德
成功Success的拼法
选择你的目标select your goal
释放个人潜能unlock your personal potential
投入你的计划commit yourself to your plan
绘制你的路线chart your course
预期遇见困难expect problems
坚守个人委身stand firm on your commitment
凡事顺从上帝surrender everything to God
停止你现在手中做的事,直到开始成长。——约翰.麦斯威尔
成功决不是终点。——邱吉尔
从来没有人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继续作出重大贡献。——彼得。杜拉克
成功的公式:指导+榜样*经验=成功
没有休息,人就不能工作。没有工作,休息没有用处。——阿布哈西亚谚语
四个成功的条件:
关系、配备、态度、领导。
十种值得进行的交易:
1、以前半生交换后半生。
2、以肯定交换成就。
3、以财务收益交换未来潜能。
4、以即时享乐交换个人成长。
5、以探索交换专注。
6、以数量交换质量。
7、以安稳交换意义。
8、以合格交换卓越。
9、以加法交换乘法。
10、以工作交换与上帝同行。
一旦对金钱、荣誉和名声失去兴趣,你就到达了成功的顶峰。——巴堤斯塔
成功是持续不断的成长与发展。它是完成一件事,然后以次为踏脚石,再去完成另一件事。——约翰.麦斯威尔
非常不健康的六种习惯
1、态度消极
2、停止成长
3、毫无计划
4、不愿改变
5、人际关系不良
6、不愿为成功付代价
工作的最大报偿不是工价,而是你因此成为怎样的人。——约翰.麦斯威尔
对环境知足是对的,对自己却不可自满。
你住在哪里?
年轻人住在未来。老年人住在过去。智慧人住在今天。
其实每天时间被浪费掉的方式都差不多。——保罗。梅亚
最值得做的十件事:
1、有助于达到你人生目标的事
2、一直想做的事
3、别人说不可能的事
4、最能发挥潜能的事
5、培养他人达成目标和领导能力的事
6、以乘法——而不仅是加法——倍增你和其他人都认为是值得的事
7、促进你创意的事
8、可以委托别人的事
9、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事
10、机会稍纵即逝的事
人生像坐计程车。即使漫无目的,里程表总是跳个不停。——约翰.麦斯威尔
除非你珍惜自己,你不会珍惜时间。除非你珍惜时间,你不会善用时间。——史考特。派克
真正衡量成功的标准:
能身上带着钱不花;能忍受不公平对待却不报复;能被挑剔仍善尽职责;能持续努力工作直到完成;能殷勤干活且让他人居功;能接受批评而不受打击;愿意喜欢那些欺压你的人;能被憎恨却仍然去爱;当其他人远离你时,仍跟随上帝;拥有平安的心,因为已经向上帝献上自己最好的一切。这是衡量成功的真正标准。
把最初的献给神
把每天的开始献给神。把每周第一天献给神。把收入的第一部分献给神。在每个决定中优先考虑神。把自己人生首位献给神。——约翰.麦斯威尔
热火钳原则
你拿火钳靠近火,它会变得烫手。成功也是如此。接近伟大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访问伟大的地方。参加伟大的活动。阅读伟大的著作。
面对危机时,人的品格就显露无遗。——戴高乐
拥有潜力与拥有存款刚好相反。存款放久了,你会赚得利息。你愈不使用,它会愈变愈多。潜力不使用,它会愈变愈少。不开发的潜力将会消失。你若要增强潜力,就得开始使用它。——约翰.麦斯威尔
未使用的人生等于早夭。——佚名
日出时的竞赛
在非洲每天早晨,一只羚羊睡醒时,它知道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更快,否则会被猎杀。每天早晨,一只狮子醒来,它知道必须跑得比羚羊更快,否则将要饿死。无论你是狮子或羚羊,当太阳升起,你最好开始跑。——非洲寓言
有两种人,一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一种人不按吩咐去做,另一种只做被吩咐的事。——安德鲁。卡内基
成长的三个C
这三个字决定你的成长。
选择choice使你开始成长。
改变change使你继续成长。
风气climate使你享受成长。
我甚愿完成丰功伟业;但我的主要责任,是以执行丰功伟业的态度,去做卑微的工作。世界不住地前进,不但只靠诸多英雄的推动,也是靠每位诚实的工人,一点一滴的力量。———海伦。凯勒
杰出工作的赏赐,是有更多工作的机会。——乔纳斯。沙克
世界退到一旁,让路给知道自己往何处去的人。——大伟。哥顿
第四篇: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关键
“天才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经典力学之父牛顿的这句名言,一语道出成功的关键。只有无止境的勤奋追寻,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探索,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战胜遗传的缺陷,克服自身的弱点。天资聪敏者的优势,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而所谓素质差,也仅仅是指某个方面。只要进行反复训练,勤奋努力,就能消除这方面的差距,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勤能补拙。
同样,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否获得成功,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少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商其实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爱因斯坦说:“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你也许还是觉得光凭勤奋,不一定能够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因为你不是天才。其实不然。真正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是勤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夫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文学家高尔基也明确指出:“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威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未必是“千里马”,但是可以通过“老黄牛”精神,取得一样惊人的成绩!所谓“老黄牛精神”,就是指刻苦奋斗精神——坚韧不拔、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牛劲”。正是这种“牛劲”,使人们能够在艰巨的工作中,永远坚定乐观,开拓前进。我们不一定都有“千里马”之才,但是,勤能补拙,老天也会被感动的——甚至就像丑小鸭可以成为白天鹅一样,甘心不断磨砺自己的老黄牛,也终有一天会成为千里马!
所以,成功没有捷径。聪明才智不可恃,点滴累积才是成功的要诀。笨鸟先飞早入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正像蝉联三次世界篮球冠军的天才教练蓝帕第说的:“任何一位顶天立地、有作为的人,不管怎样,最后他的内心一定会感谢刻苦的工作与训练,他一定会衷心向往训练的机会。
第五篇: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人的管理
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人的管理”
陶建华管理企业,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他认为,员工的责任心增强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素质提高了,管理成本就会最低、管理链条就会最短。一句话:解决了人的问题,管理就变简单。
在陶建华看来,一个员工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力和执行力。
在苏龙公司,考试和考核多。新员工进厂,不管什么专业,全部到发电部上班,并按发电部上岗标准培训三个月,期间每星期都要考试;此后的每次上岗要考试,升级要考试,竞聘要考试,落聘后退而求其次也要考试,竞聘成功者每年还要接受考核,尤其是安全生产考核。频繁的考试,考察的就是学习力和执行力。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促使每个员工都注重学习,因此,苏龙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着很高的素质;表现优异的员工升职都很快,30岁左右就已走上中层或公司级领导岗位上。
陶建华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记住新员工的姓名和他们每次的考试成绩。”因为,他有职责为他们挑选最适合的岗位。事实上,陶建华从各方面都在关注每个员工的成长,关心每个员工的工作。
学习力和执行力最终反映在对实际工作的胜任上,对工
难题的破解上,苏龙公司把机遇始终留给出实招干实事的能人。
最能体现苏龙公司这种管理特色的是干部能上能下,而
下了还能再下,下了也能再上。在陶建华看来,提拔一个干部,就倡导了一种价值;撤下一个干部,就划出了一道“红线”。
2006年,陶建华已感觉电厂燃煤价格偏高,要求分管燃料的副总经理想办法把燃料价格降下来,这位副总经理认为电厂对于燃煤价格没有主动权,感到非常为难,陶建华让他动脑筋,再去找找办法。几天后,这位副总经理仍表示拿不出办法来。陶建华当即通过董事会撒掉了这个跟他一起共事20多年的副总经理。当时,有人提议保留这位副总经理的职务,陶建华回答说保留职务可以,但必须把董事会下达的6个亿的利润指标减掉3个亿。陶建华解释说,达决不是要挟,因为如果大家都在困难面前不作为,企业就必然走向衰败,更何谈利润。之后,陶建华破格起用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这个年轻人的带领下,苏龙公司的煤炭筛选加工工作正式开展,不仅解决了电厂燃料价格高的问题,而且还成为苏龙公司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类似的事例还不少。因此,每个员工尤其是领导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尽可能多想事多干事。“你不想他想,你不干他干;等到他干的时候,你就没机会干。”他,当然是指陶建华。
这些都是陶建华严的一面,严得令人敬畏。其实他也有“宽”的一面。
有一年暑期,苏龙公司部分员工要求公司为子女办暑期班,也就是为这些职工照看孩子。经调研,陶建华决定让部分员工带薪休假2月回家看孩子。这些员工长时间呆在家里,静心反思,发现自己没上班,公司照常运转,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和公司的关系,越休息心越“虚”。假期还不到,这批员工均心急如焚地要求上班,并承诺,只要能上班,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行。这件事对全公司职工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并较好地处理了岗位优化问题。
陶建华对员工的利益十分重视,并发明了“爱心传递”理论: “干部关心员工,员工就会关心企业。”一名员工的妻子大龄怀孕,他送去10斤牛肉慰问;一位青工反映单身宿舍没有窗帘,强光照射使得上夜班后白天休息不好,他限令三天之内所有单身宿舍的窗帘全部换上遮光性好的窗帘,并为这一“管理的失误”道歉。上班期间,陶建华很少坐在办公室里,除了到各个部门和生产现场去走动以外,还常常到医务室去看看,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再忙,下午四点钟(公司下班时间)总是跟大家一起运动锻炼,倡导以一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对员工,他更多的是人文关爱。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陶建华的出色工作能力使他曾经有好几次“从政”的机会,但他都毫不犹豫的推掉了。对此,陶建华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决不左顾右吩。他把经营苏龙公司看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打算用一辈子的时间、倾注全部精力把它做好。
经营电厂,陶建华其实是半路出家,但是由于他专注勤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电厂的经营管理,甚至在机组运行乃至设备技改等方面,他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专家。苏龙公司每年的技改项目很多,这其中80%以上的技改课题都是陶建华本人提出的,而且每一个新的技改项目中,他都亲自指导和参与,认真研究审查技术方案,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于有些技术人员感到棘手的工作,他甚至亲历亲为。一次在锅炉空预器的技改中,陶建华认为动静间隙过大,热耗率较高,还应该再调小,当时生产专工表示间隙先前已调整过一次,已经在许可范围的下限,无法再进一步减小,陶建华不甘心,亲自钻到设备里面测量,用数据说明问题,统一思想,最后通过在缝隙中加弹性密封条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公司员工都说,“陶总想的比谁都多,比谁都深”。
自从任苏龙公司总经理以来,陶建华几乎就没有了“放假”的概念。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清晨6点多到公司,下午6点多才离开公司。出差在外,从来都是办完事情马上返程。
2003年12月,正值苏龙三期2台33万机组基建工程土建施工进入高峰阶段,陶建华经常便血不止,却从不对人提起,后来在家人逼迫下,他才勉强放下工作去了医院检查,一查才知患了结肠癌,需立即进行手术。在上海一家医院里,陶建华一出手术室,就开始联系现场筹建指挥部,病房又成了他的第二办公室,手机成了他的“指挥棒”。做完手术第九天,他就申请出院。由于住院期间,陶建华坚决不让任何人去探望,同事们便追不及待相约一起在他回来的当天到他家中去看望,结果却扑了一个空。原来他回家中放下行李药品,就去了基建工地的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看见病瘦的陶总突然出现,既惊讶又感动,好久才回过神来回答他所关心的问题。
陶建华为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真诚率直,一切以企业为重,以效益为重,妥善处理国家、集团、企业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公平公正,无私无畏,具有极强的人格魁力。在苏龙公司,每年都要由全体员工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无记名测评,陶建华管理非常严格,不用说批评人,就是处理人也是常有的事,应该说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他在每年的干部测评中优秀票为百分之百。
早在10年前,陶建华和苏龙公司就已名声在外,1998年,山东省电力局就发出《关于开展向江苏夏港电厂学习的决定》,十多年来,陶建华不骄不躁,聚精会神搞发展,一心一意创效益,“只为成功找机会,不为困难找理由”,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带领苏龙公司从一个高度迈入另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树立了集团公司挖潜增效、企业转型、科学发展的样板;陶建华不断创造一流,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事迹,将为集团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在落实“转型企业、挖掘潜力、提高质量、创造一流”中心任务的工作中提供可贵的启示和借鉴。
科学发展路上的先行者
-----国电苏龙公司总经理陶建华同志先进事迹
从接手江阴苏龙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那天起,陶建华就执着专注地干一件事——经营苏龙公司。
这件事他一干就干了15年。15年中,他以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努力把这件事干好,干到极致,干到完美。
有一组数字可以印证陶建华的努力:除去最初基建的两年,自1995年底机组投产到 2007年底,苏龙公司累计实现利润30.65亿元,装机容量翻了两番多,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了十倍;今年全行业普遍亏损,苏龙公司仍可望实现3亿元利润。
数字背后,是陶建华充满智慧的劳动和心血。
“如果不用明天的方式工作,就可能回到昨天的生活”
这句写在苏龙公司大门口用来勉励全体员工的话,也是陶建华的内心独白。
谁都知道,这里的“昨天”只是泛指。但陶建华记忆里确实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昨天。
那是最初两年搞基建的日子。火电建设,初期投资巨大,苏龙公司属股份制公司,大量资金只能靠贷款。由于资金紧张,公司只好借工地附近的养鸡场办公,条件艰苦,寒酸。当时的银行,可没有用“明天的方式”对待苏龙公司,说啥也不给贷款,常常是一边等米下锅,十万火急;一边告贷无门,四处碰壁。多少年后,陶建华都忘不了那段往事:向人借钱真难!
那段经历,让陶建华对股东深怀感恩之心,发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让股东的每一分钱投资都获得丰厚回报。
于是,陶建华心无旁鹜,专心致志用“明天的方式”工作。
所谓“明天的方式”,所有人的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必须具有前瞻性。
作为总经理的陶建华,最能体现前瞻性的工作,就是超前谋划,超前决策。
超前就意味着风险,但唯有超前,才能抢占先机。
陶建华曾经当过市计委干部和化肥厂厂长,一直在市场摸爬滚打,有着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完备的市场信息网络,深知只有通过广揽市场信息,把准市场脉搏,洞察市场走向来规避超前谋划与决策的风险。
陶建华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了解市场信息,尤其紧盯发电市场、燃料市场和资金市场。省调的用电计划,各大港口的煤炭价格,甚至省网哪些电厂机组要检修等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公司专门研究市场经营机构的成果也在他这里汇总。
于是,苏龙公司有了一系列经典的决策:
公司二期两台140MW机组和三期两台33OMW机组工程在许多电厂的电“卖”不出去的时候谋划建设,投产发电之时正好赶上华东电力市场严重缺电。
2003年9月,煤炭市场还是风平浪静的时候,陶建华亲赴北京,与中央煤炭企业签下了大额购煤合同。年底,煤价急涨。
2008年8月,煤价高居峰值,江苏地区发电企业“多发多亏”,对电网9、10月份调整电量都不感兴趣。陶建华却果断决策,先后两次从电网签回8.3亿的调整电量计划。9月,煤价开始下降,但电力需求下降幅度更大,到10月底,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发电机组因用电量不足而停机,在各发电企业“为煤价降而喜、为电量少而愁”的时候,苏龙公司却因为
提前争取了电量计划,9、10月用的是调整指标,自己的那份“口粮”还省着呢。
“如果不用明天的方式工作,就可能回到昨天的生活。”这句话还蕴含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决非危言耸听。
首先,早在一期工程投产不久,苏龙公司就有1亿利润的进账,如果当初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错过发展机遇,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苏龙公司和所有电力企业一样,三根外送线接通,产品就已卖掉,营销无需策划,货款无需催收,连产品的包装运输都免了;如果也把自己藏在围墙之内,漠视市场,工作刻板,程序简单,日复一日用昨天的方式重复前天的工作,激情消失殆尽,何谈创新。
还有,苏龙公司6台机组中有4台是135MW系列机组,这4台机组即使不在国家落实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政策中被关停,也会因居高不下的能耗,被日趋增多的高参数、大功率、低能耗先进机组淘汰,公司“回到昨天的生活”的可能性始终如影随形。然而,陶建华和他的员工们一直坚持对这些机组反复进行改造,包括增容改造、DCS改造、供热改造等等,机组的技术指标不仅处于同类机组前列,甚至达到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水平,截至 2008年10月31日,累计实现安全生产2455天。获利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抵御危机的能力也不断加强。
“让思想冲破牢笼”
陶建华办企业,目的明确: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营是为了创效益,发展也是为了创效益,离开了效益,企业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他认为,创造效益的过程,往往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市场无 “禁区”,经营无 “死角”,效益无“极限”,追求无止境;因此,一定要“让思想冲破牢笼。”
他常说:“没有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资,只有最大的效益回报;没有最便宜的煤,只有性价比最好的煤;没有最先进的机组技术指标,只有实现零损耗的程序和办法;没有最优惠的贷款,只有会算账的金融意识。”
为了找到机组“零损耗”的办法,陶建华一直没有停止对设备的改造和革新,135MW系列机组的主机系统,有的都进行了二次改造甚至三次改造。
当初,陶建华通过周密分析和深入研究汽机射水泵系统,大胆提出通过改造实现两台汽机真空系统互联、两台机组共用一台射水泵的方案。这样的改造当时国内外还没有先例。他领着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并获得成功,实施改造后两台汽机在减少使用一台射水泵后运行正常,年节电30多万千瓦时。这项成果发表在《江苏电力技术》期刊上,很快在全国范围
内推广应用,但陶建华自己却并不满足,在此后两年里,又对射水泵进行了第二、第三次改造,使两台汽机并用的一台射水泵的耗用功率从75千瓦降至30千瓦,最终减为22千瓦,较未改造时年节电60多万千瓦时,每年多增加收益近20万元。
事不分大小,只要与效益有关,陶建华都爱琢磨个透。配电室没人,灯火通明的干嘛,能不能少开几盏灯?锅炉分厂仓泵三班运行能耗高,能不能在夜班时间停下来?据说当时的分厂主任的回答是不行,因为没有哪个电厂是这么干的。陶建华只好亲自论证。他找人对灰仓精确测算,结论是灰仓储存能力为10个小时,三班两运完全可行。陶建华说干就干,立即实施改造,效果良好。
陶建华琢磨最多的还是电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烧“性价比最好的煤”。陶建华谈电煤价格不是多少元一吨,而是多少分一大卡。
陶建华常说,会过日子的农民农闲时吃粗粮杂粮,农忙时才吃精粮细粮,连九斤老太都知道,吃饭时还吃豆子,是要“穷一家人”的。机组在满负荷的时候烧点好煤无可厚非,但是在部分出力或者待机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让锅炉吃点“杂粮”呢。
陶建华还真为锅炉找到了一种很实惠的“杂粮”——煤泥。这煤泥当初的遭遇跟电厂的粉煤灰差不多,属选煤厂的下脚
料,装运、存放都是难题,还污染环境,谁要能废物利用,还能享受国家的退税政策。经过设备改造,苏龙公司135MW系列机组的煤泥掺烧率高达60%。
后来,苏龙公司掺烧煤泥的经验被同行们纷纷仿效,煤泥价格因此上涨。而此时,一个更加大胆的构想在陶建华心中形成并成功实施:自己建选煤厂,对采购进来的煤炭筛选加工成附加值较高的煤炭产品,投放市场,谋取更大的利润,剩下了热值较差的煤留给自己掺烧。2007年,苏龙公司购进的煤炭是860万吨,筛选加工不同规格和品质的煤炭产品500万吨,最热销的规格品种的销售价比原煤高出20%;剩下来的360万吨煤炭通过配置投入机组的锅炉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