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时间:2019-05-14 16: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第一篇: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本 期 话 题

发展性作文评价的意义及实施

作文评价能力是教师从事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优劣高下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发展性作文评价,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新课改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实现。发展性作文评价,旨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体悟,促使学生在原有作文能力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和他的团队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性作文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产生广泛影响。本次圆桌论坛,特邀请郭家海老师及其工作室成员梅润清老师和我一起来聊聊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及教学实施。

本期主持:徐 飞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理念。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与进步,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性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课程意义,可以促进课程标准体系的完善,突破当前作文教学瓶颈,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对模糊的课程标准做了具体分解

发展性作文评价并不是对学生作文做模糊、笼统的鼓励式评价,而是针对学生作文做出精当的评价并提出具体的升格建议,使用评价层级表是发展性作文评价的重要手段。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根据发展性作文评价的理念,将不同学段、不同体式要求的训练重点加以分解以制定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

发展性层级评价表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自觉补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涉及到写作,往往模糊、简略,语焉不详。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要求只有以下六条,共三百多字的抽象描述: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以上六条除了最后一条的最后两句是具体要求外,其他表述均笼统、模糊,缺少不同年段、不同体式的写作要求。而对比美国,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方面的不足暴露得更为明显。且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写作内容标准,它们明确规定十一、十二年级的内容标准:“写小说、自传或传记性的记叙文,写文学评论,写反思性文章,写历史性调查报告,写求职申请和简历,运用多媒体传递观点。”不仅如此,他们对每一种体式的写作特征都做了具体描述,比如写文学评论要求体现以下特征:

☆表现出对作品或篇章重要观点的全面理解。

☆分析作品在使用想象、语言、统一主题以及某一独特方面的情况。

☆参考原文或其他作品,准确而详细地论证重要观点。

☆写出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写作手法的感受,评价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效果。

☆感知并且评价文章中的歧义、细微差异及其复杂性对阅读的影响。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缺少这样的具体描述,内容标准简略,表现标准阙如,而发展性层级评价表可以将课程标准中模糊性的表述转化为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写作目标,是对课程标准的自觉补位。

二、实现了作文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上文已指出,发展性评价层级表是发展性作文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对课程标准的自觉补位。专项写作能力评价层级表不仅有专项特征的分级描述,还提供了相关典型例句;既提供了内容标准,也提供了表现标准。我们来看郭家海老师和他的团队研制出的一张作文评价层级表:

这张表对高中论述文的论点做了分级描述,是对课程标准中关于议论表达能力的一项分解要求,有利于学生对号入座,较为正确地对自己的文章做出判断,从而清楚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哪个层级努力。在一个群体中,学生的原有基础往往参差不齐,发展性评价并不是要求学生的作文达到同等高度,而是要求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写作评价层级表给不同学生都提供了合适的发展台阶,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

写作层级表还附有从C级到A+级不同等级的典型作品,这些典型例子绝大多数来自学生,部分A+级示例选自名家作品,这就给不同的学生都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范例。章熊先生曾提出“中介语言”的概念,意思是:学生的语言是“伙伴语言”,与教材范文的“目的语言”有较大的落差。所以,应该在范文的“目的语言”与学生的“伙伴语言”之间,设置一些“中介语言”,也就是接近同龄人又高于学生表达水平的作品,作为学习语言表达的台阶,从“伙伴语言”出发,经历“中介语言”阶段,向“目的语言”靠拢。层级表及其所附带的例证,就是“中介语言”,给学生的作文发展提供了合适而有力的支撑。

三、推进了作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目标、内容、计划、实施与评价等要素,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着力较多,而往往忽略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在作文教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作文评价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取得统一。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干脆将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直接移植到平常教学中,以考代教,贻害无穷。

基于发展性作文评价的作文教学,相当于“倒嚼甘蔗”,以作文评价来倒逼作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标准的制定并不是由教师一人研制、直接出示的,而是由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建构完成的。评价层级表也许还不是绝对科学、准确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份评价层级表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而且在完成过程中倾注了对作文的热情与理解。这张评价层级表就是波兰尼所说的“个人知识”。波兰尼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举例说明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知识,这并不是说这一知识就是你个人的,它也是有公共性、普遍性的,但是知识一定是有个人参与的。她在《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个人必须要倾注全力去做,而且有求知的热情和求知的美,要把自己寄托到里面。

通过发展性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作文不再虚幻莫测,而是变成“看得见”的行为。对策略性知识的重视,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安德森按照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性质,对知识做了最基本的划分:陈述性知识――语言知识,程序性知识――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策略性知识――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他认为,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关系到学生能否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仍以郭家海老师为例,他长期致力于发展性作文评价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建构了中学写作教学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和课型体系,成果丰硕。他在中学写作教学课型体系中,总结出知识学习课、作前体验课、作后升级课三种课型,每种课型都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师生共同参与写作过程,在写作中学习写作。这已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00)

第二篇: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

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师要“三问”

蟠猫中学 唐良涛

首先,问自己。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坚持“课中问”,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与活力。再要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其次,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

第三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论文

砚山职中

杨自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我校实施发展性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发展性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公正评价:考试成绩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但不能据此断定一个人实际能力的大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而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而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新课程与评价改革谈五方面进行论证。

一、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产生改革热情,从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

二、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教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在最终的评价结果里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

(2)评价结果通常与奖励、评职称挂钩,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3)评价意见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指导。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思路与

方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第一: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对于“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推广,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适用。

成功人士的观点:(1)“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2)“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3)把握“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思想精髓,灵活地使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避免形式化倾向等。

第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评价方法——优点单。

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第三:放大学生的优点,差生能变成优生。

教育专家周弘,二十多年来,他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位学识出众的高才生。

年轻时的周弘并不是教育专家,只是一个工厂的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小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题。作为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责备学生。但是,他却在做对的那道题上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勾,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哎。”8岁的女儿看了十分兴奋,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高,升初中考试时,数学居然考了99分。10岁的时候,她还写出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作品。媒体报道了周弘的教育思想。他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们,拥抱和赞美他们。”作为老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找出学生的优点,沙里淘金,放大他们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们,你就会发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现,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

四、把握考试改革方向,是教师自身提高,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很多老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其实,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视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老师们必须明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领导者应认识到: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关键是促进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研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立足于帮,而不是局限于评;要注重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不是为了展现评价者自己的水平,提那些看似全面、深刻,但教师却无法实施的意见。

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目前,普遍流行的评价一堂好课的做法是——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当老师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课。现在我们不难设想,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一个个的脑袋里都没有问题了,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创新可言,我们的民族振兴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现在感到遗憾的是国家没有高精尖的产品,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可能是我们国家近期的危机,但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远期的危机?最可怕的危机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好奇心,这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惕。现在有些家庭几乎被现代化包围了,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问一下,电视机为什么会显像?电冰箱为什么会制冷?计算机的内存为什么那么大?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作进一步的研究?这就是我们的整个环境、整个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在研究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作为老师就应该努力做到,怎样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产生一些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是鉴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对课堂教学来说,问题情景甚至关乎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十分重要,也应当成为我们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评价改革,参与评价改革,发挥每一个人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把课程改革推向成功!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新功能》心得体会

砚山职中 杨自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身处教育底一线的教师,当面对新教材时,总会有许多体会:新教材是怎样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新教材有什么新的变化?怎样开发出与新教材相配套的课程资源?面对新教材教师的专业角色需要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习使我解除了困惑,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课改精神。

本书分析了新教材的概念、本质与特点、构成与分类、新功能等问题,提出了“教材是范例”的新教材观,突出了教材应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功能观。本书还分析了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及特点,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新教材。同时,本书针对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与新教材项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体验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另外本书还就帮助教师认识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学会怎样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特长做了重要的讲解。教材的功能与人民的教材观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学生、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们长久以来把教材看承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事实性知识”,教材的功能非常大。新教材的新,首先体现在人们的新的教材观。这种新的教材观不再把教材看作是“事实性知识”,而看做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在新的教材观下,教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挥出它的一般功能。

从广义上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具有教育意义,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多层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阴暗的一面。这就需要人们去努力挖掘蕴藏于生活之中的积极向上的一面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对其充分认识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升华,与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发生联系时,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同时同一因素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具有不同的教育性。在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时,就要对这种韵语生活中的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因素及同一因素的多面教育性进行必要的选择,选择那些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最紧密、最具典型

意义的方面。

新教材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就是这种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点: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的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

2、探究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策略。是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

4、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找我、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对新教材有了认识后,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上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素质状况,如个性化、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教师要积极进行角色转变,做学生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学习《走向发展性新课程评价》总结

平远三中

朱晓成

新的课程标准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那么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相匹配,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 的缩影,必须体现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范围与属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耍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一、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似乎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这种权威式的评价存在什么弊端。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学生本人,在成绩评价中,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评价,难免会存不准确、甚至带有主观偏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地厌倦上课。教育心理学中曾告诫我们: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因此,在教学中,从课程设计到学生成绩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来看待。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评价手段,因势利导,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好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从而激励和鞭策自己更有效地学习。当然,在强调学生评 价的前提下,并不否认教师的评价。应将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成绩评价方法。由于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在阶段学习或学期、学年 结束时进行,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学习,帮助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成效不大。由于终结性评 价,其着眼点更多的是甄别作用,目的在于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导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沾沾自喜,不求进步;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失么学刁的信心。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其着 眼点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道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技能掌握程度,体能锻炼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并 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得到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所学知识在 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等,均可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它能严生或加强学习动机。因为 知道学习成效,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不断的反馈又能看到 自己的缺点,激 起上进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尽管终结性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而形成性评价比较繁琐,不易操作,但形成性评价方法更有助 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三、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所谓相对评价是指根据个人在学习中进步的幅度进行评价;绝对评价则是指在评价中不考虑个体差异,均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绝对评价方法,即以学生最后成绩达到的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由于每个学 生的身体条件不同,起点各异,往往造成身体条件差的人无论怎样勤学苦练,也得不到高分;相反,基础好的学生并不需要努力却轻而易举地 得到高分。这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上固然方便,但并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变化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学习的评定,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出发,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态度、学业、行动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 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成就的变化。

由此可见,相对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并得到强化和肯定,从而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当然在肯定相对评价 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绝对评价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将两种评价方法合理、科学地结合起来。

四、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台

在成绩考核中,一些项目比较容易量化,一般采用客观评价办法就能有效地测评出所要评价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自信心、意志品质、行为等则难以准确量化,一般采用主观性评价方法。在主观评价中,由于评价者的角度不同、学识水平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也许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导致评价结果的“三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努力程度、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将定性的东西合理量化。例如对于学习态度的测评,除了可采用态度量表的形式外,还可对学生课中、课外参加练习的次数、表现等进行记录和统计,以此反映学生运动参与程度;又如合作意 识方面的评定。也可通过观察学生课中参加集体性项目的,与同学相互的合作表现进行定级,然后由定性转化为定量。总而言之,一切主观性 的评价内容都可通过学生课中练习次数,投入程度等行为表现进行量化,为客观化评价奠定基础。

第四篇: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环节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一般来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有了评价标准后,还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这是在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光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第五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总结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习总结

朱加鑫

2009年8月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总结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各种专业技术来规范自己的学习。

由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存在着“教材为本”的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导致创造能力低下,需要改变其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个体的思维方式,它决定我们如何看世界、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并且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与成长环境、性格、智商、情商有关,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改善心智模式,是学习、自我超越的前提条件。没有心智模式的改变,任何新的改变和发展都不可能。只有不断改善心智模式,才能不断地自觉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发挥创造性。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定式、创造性缺乏等问题都对教师心智模式提出了警示。只有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觉察到个人心智模式的缺陷,才能找出它与现实变革之间存在的差距。例如,习惯于“教”而不重视“研”;习惯于碰到问题“等、靠、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习惯于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奋进精神等。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和改善心智模式,以诚恳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不断改变观念、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追求自我学习提升与成长。

教师要改变心智模式必须立足于系统思考和共同愿景。事物的复杂程度有时让人感觉到无能为力,而系统思考可以克服这种无力感,看清复杂状况背后的结构,分辨出高杠杆解与低杠杆解的差异所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教师要不断观察事件发生的环状因素和互动关系以及学校发展变化的过程,而非片面的个别事件,避免为立即解决问题而忽略问题的整体性。同时,必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不但是建立在每个人的个人愿景基础上的,而且是在鼓励成员不断发展个人愿景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汇聚多数教师的意愿、凝聚集体意志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共同愿景的激励下,每个人尽管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为了共同的愿景,这样,教师专业发展才有实际意义。

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应当是成为学习型的人,应当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也会不断加快,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

•在评价功能上,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在评价内容上,从单纯知识、技能评价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考察。在评价对象上,从单纯评价学习结果到同时评价学习过程。在评价标准上,从整齐划一到多样化、个性化。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评价主体

到多元评价主体,尤其强调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结果上,从总结式、结论式评价到渗透式、建议式评价,从追求客观、公正到重视反馈、认同、激励。在评价方法上,由单一纸笔测验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情境上,从游离于教学之外到整合于教学之中,从“虚拟问题” 到 “真实任务”,从“去情境” 到 “情境化”。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从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性关怀。

下载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性教学评价(最终定稿)

    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

    发展性评价测试.doc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评量表说明一、测评目的本次测评量表是“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测评,其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

    发展性学生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 内容摘要: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

    教师发展性评价(精选合集)

    宁中小学2010-2011学年度 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试行稿) 为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科学素养的提升,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计划5则范文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习计划朱加鑫 2008年9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计划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

    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 竹园乡中心小学刘艺 在学完这本继续教育教材后,深深感到在我的教学知识范围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遗缺。这本教材所述“评价”包含着许许多多方......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心得体会[5篇范例]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习心得体会 朱加鑫 2009年8月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要改变心智模式必须立足于系统思考和共同愿景。事物的复杂程度有时让人......

    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都阳镇中心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培养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制订《都阳镇中心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