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会芹评课
《最后一头战象》评课
银丰学校
甘会芹
观看了《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实录,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就是本色的阅读课堂。在这堂课中,没有豪华的设计,没有生动的课件,但朴实之中却让人感动,让人惊叹。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处理教材的方式,授课的方法,对学生的引导,师生精彩的对话交流等,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并不难。
这篇课文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课堂中,我们看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上课伊始,以单元回顾导入了新课,接下来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当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第一遍读完课文,知道了什么之后,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做了哪几件事,来梳理文章的条理。理清课文的思路之后,又再次的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思考自己不懂的问题,继而引领学生就嘎羧在临死前的每件事,以生问生答的形式,教师引导抓住学生被感动的语句,体验感动,并读出自己的感动;最后回归整体。学生整体上三次读文,读的比较充分,为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结合平时的学习,谈一点浅薄的看法。课堂上老师很善于开动学生脑筋,很多地方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去解答。可以说,质疑性的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真正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老师的提问也非常简练,更多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能很好的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小结。同时也注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让学生边读边画便批注,这样既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习惯的养成。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
最值得学习的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教学细节的把握,其实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本课的课文比较长,但老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就“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回战场、与同伴场面长眠”这四件事情,在学生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体验感动,交流感动,读出感动,做到了长文短教。比如在细读的第一个环节,感悟“重披象鞍”部分,教师让学生提问解答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回答出正确的感受时,教师并没有停止,而是顺势问道:“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再读课文,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当学生读出“„„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的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句话时,教师又引导学生抓住:“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等关键的词语,去深刻的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在一次次追问中,学生了解到了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时的作用,学生的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到位的时候,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动去读,开始的时候,前三个孩子们读的并不是特别的有感情,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知道,比如有个学生的语速较快,就这样提示道:“动作那么快吗?嘎羧是沉静在自己的回忆中啊?”就这样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教师进行了有感情的范读,再让学生来读,学生一点点的读出了味道,教师此时又适时的鼓励评价,第一个学生读的情绪激昂,老师就说到:“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动了,谁再来读一读?”,第二个学生读的时候对“泪光闪闪”一词强调突出,教师就评价说:“泪光闪闪,感情多么强烈啊!”就这样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最后一个学生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读了出来,师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最后全班进行了齐读。虽然短短的一句话,进行了6次的指名读,一次教师示范读和全班齐读,但每次读的意义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学生最后的有感情的朗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是在老师情感与朗读的正确引导下水到渠成,自然而发的。教师像这样的细节化的指导在后面还有很多,教师粗中有细,细中求实的教法值得我去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中,为什么学生读书的味道不够,我想就是自己在处理文本的时候过于粗糙,对于关键的语句把握与指导不够深入,朗读的指导不够重视,这些都应是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课例中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还需继续认真的观看,细细的揣摩,这些对自己的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学无止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第二篇:芹池中学评课稿
9A Unit 7 Grammar评课稿
河北中学
赵平平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成为送教下乡团队中的一员和我们三位优秀的英语教师组成一个team,感谢芹池中学的领导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和大家一起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的机会。首先感谢赵丽平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通过今天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赵老师的业务水平及专业风采,也让我看到了新课改下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所赋予课堂的新活力。对她执教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从语法课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来评析一下赵老师的这节课,说得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授语法时,我们教师不应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和真实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赵老师本课的设计即以此为本,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发现,体验、实践而习得语言的平台。
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部分新颖自然,易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赵老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配合图片呈现的定语从句给学生创设学习语法的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自然习得语法,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能使用。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
2、教学思路清晰,突出课改理念。赵老师的语法课堂不是教师一味地讲理论、讲规则,学生机械地背诵、记忆。而是设计真实的语法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交际的交互式中学习语法,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导入定语从句时,赵老师没有将语法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他们观察感知例句,通过各种图形及文字的展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定语从句,并发现总结规律,再通过有语境的语法练习进行语言实践和体验,通过设计的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
3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参与积极。出现定语从句的概念时赵老师运用课件中的图形及注释句子为学生学习定语从句提供了帮助,呈现关系代词的用法总结时运用思维导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自然学生学起来轻松,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4、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赵老师语法课不是一味地做练习,而是将听说读写活动巧妙融合。其中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5、教师良好的英语专业素养。赵老师扎实的英语功底,标准的语音语调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语法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很枯燥,很复杂的,因此学生一般都害怕,讨厌,以致抗拒语法。而赵老师的这节课告诉我们语法教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掌握和应用语言服务的,即 “Learning by doing”。总之,我觉得这堂课不论从课堂设计到课堂实践,从教师教学方法到学生学习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对我的启发很大。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新班队会评课稿
新班队会评课稿(史婷):
1、评四(2)班唐江老师的队会课:
唐老师的队会课,内容新颖,学生自主性强,尤其是在这堂课
加入了我们学校志愿者队伍进敬老院的事迹,让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祖辈有难要身体力行地去帮助。这堂课唯一不足之处可能就是时间的把握上有待加强。
2、评六(2)班付芳老师的队会课:
付老师是个十分用心的老师,这堂队会课做了充分的准备,经常组织学生反复排练,看这堂队会课上学生的优秀表现就可以看得出老师的用心,班会内容环节紧凑,节目形式多样,队会的流程正确。
3、评一(1)班罗琴老师的班会课:
罗老师这堂班会课完全符合低年给学生的教学特点,讲授过程中以图片为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孝顺老人我应当先。罗老师自己就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在提到班上某一个同学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时,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考虑到是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在课件中加入一些孝敬老人的动漫作品或游戏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4、评二(2)班黄凡老师的班会课:
黄老师这节队会课准备充分,打印了交通标志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通过校本教材又让学生了解了更多地交通知识,最后以十道选择题巩固这堂课交通知识的掌握情况,真正做到了四个十。
5、评三(3)班杨云娟老师的班会课: 杨教师这堂班会课是:唱响国歌,礼仪在心!这堂课没有校本教材为依托,所以备课也比较难。但是杨老师动情地讲述让学生了明白了国旗、国微、国歌的意义,进而让学生明白每当看到国旗升起,唱响国歌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礼仪。整堂课准备之充分,教师授课感情饱满,如果改进一下教师语言少一些说教,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四篇:队会评课小结
做出来的特色 沉下来的精神
——2011年主题队会竞赛评课小结 感谢:
感谢各位评委!花费时间、公正评判。感谢各年级组!认真组织、通盘协作。感谢各位老师!大力支持、全力配合。
感谢各辅导员!用心指导(各队)、精心点评(每课)。
感谢各班主任!诚心对待(竞赛)、爱心面对(孩子)、精心准备(队会)、展现耐心 体现细心 凸现真心
你们幸苦了,我代表我们大队部,代表学校,向你们真诚的鞠个躬!谢谢你们!
有人说:我们和外面学校的差距,用量来尺度,差的不是一点;用时间来衡量,差的不是一天。(我个人觉得此话差矣)我们承认外面的学校在长期发展中沉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以及艺术教育特色和以点带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气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但我们的思维理念和创造能力,以及我们敬业的态度和我们坚守的传统绝不亚于别人。我们的亮点
亮点一,学校领导、各部门都大力支持、着力指导、通力协作,彰显了我们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校领导亲自参加听课和评课,我们的校级领导和校委会领导为了此次活动能顺利高效的开展,他们出谋划策,全程关心、指导、帮助我们,促使我们活动圆满结束。
亮点二,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正用辛勤、用爱心引领着工作,彰显了我们辅导员的心血和智慧。
这次队会中共产生100多个节目,简直是节目大聚会,文娱演出大盛会,我们精彩的节目有:《小哎哎》、《坐公汽》、《咱们从小讲礼貌》、《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文明礼仪拍手歌》、《失物招领》、《神秘的邮包》、《不讲公共卫生》、《校风好》等等,举不胜举;(我个人建议学校能否整合这些优秀的文娱节目,为六、一的文娱演出增添些新鲜的特色)。培养了100名主持人,简直是群星璀璨、个个主持人光彩夺目、惊艳照人;德育小故事的收集整理推动了班级文化的建设,推动了队知识的普及,推动了校本活动的发展。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活泼可爱的表演,流畅优美的主持,我们更看到了辅导员老师的辛苦劳作、精心考量、认真策划、完美展现。孩子的每一个掌声,每一声欢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蕴含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细心辅导。每一节队会结束后我们的评委都异口 1
同声的说:“出乎意外”。向老师在活动虽然结束了说:“本次活动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所有参与的老师都被一年级同学们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规范的活动程序,积极参与的热情所深深吸引。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但是今天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少先队员在少先队组织的带领下活泼健康的成长。”是的,是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用爱心、用辛勤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参与人生历程中的体验,体验我们身体力行的魅力。我们感动了他们,我们最终教育了他们,这是我们的心血,也是我们的智慧。
亮点三,本次主题队会竞赛,旨在规范队会程序,普及队知识,培养队员能力,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兴趣空前高涨、能力突飞猛进,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彰显了我们孩子的潜能和智慧。
本次活动中节目形式丰富多样,小品、相声、舞蹈、快板、三句半、表演唱、诗朗诵、知识竞赛悉数登场;活动手段先进多样,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音乐等形式多元渲染,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活动能力彰显老道,活动中大多数队员积极主动、精神饱满,主持人口齿伶俐,大方自然,将整个活动组织的有条不紊;活动效果空前良好,辅导员老师的组织策划能力充分体现,通过主题中队会这个平台,少先队员们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一年级各主题队会程序规范,井然有序,活动内容充实丰富,队员们的参与率极高,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队员在属于自己的队会中得到了锻炼。辅导员参与队员活动自然、贴切、恰当,一(3)三中队辅导员老师与队员们在《考考你》的互动环节中真正融入了活动中,充分带动了队员们活动的积极性,也让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年级各主题队会将知识趣味化(二(1)中队的舞蹈《让座》把一些日常礼貌用语趣味化的融在节目中);将问题情感化(二(2)中队以“安全知识竞赛”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紧急电话的同时设计“谁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这样一个问题。可惜全班没有一个知道班主任的电话,这不怪老师,期间还有一个笑话,有位孩子说我妈妈知道刘老师的电话,可见我们刘老师还是经常和家长联系的);将设计精细化,(二(3)中队在课件中为呼号都设计了以队旗为背景可见考虑的多细);将生活问题化,(二(4)中队把日常好习惯、坏习惯设计成知识竞赛的必答题和抢答题。)
三年级各主题队会设计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来自学生的实践,贴近学生的实际,活动仪式严谨规范,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活动气氛热烈有度。
四年级各主题队会准备充分,队员们自主能力强,搜集整理的资料能紧扣活动主题,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五年级各各主题队会主题都十分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健康,活动形式多样、新颖、活泼、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队员们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得到亲身体验,实现了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目标。活动效果良好,全员参与,人人受教育,充分发挥队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六年级各各主题队会中队员活泼开朗,自信快乐,全员参与,组织能力强,整个班队活动组织有序,过程完整,首尾呼应,很有整体性。整个活动的内容中涉及了习惯养成、名人故事、国学经典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编自演、齐读诵读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了活动中去,教育的内容很有整体性和全面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陈鑫老师在总结本次班队会时说:“班级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为个性特长的发挥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有了机会,他们的特长就能得到发挥。在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良好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认为:孩子的智慧促进了班队会的发展,班队会的过程创造了孩子更多的智慧。所以说:我们在用爱引领孩子去“感悟、体验、反思、分享”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实现“意识”内化为“修养”转化为“行动”的同时我们自身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我们的不足
今天我们汇聚经验,我们也寻找不足,通过评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呈现如下,予以共勉:
一、规范性方面:
会标还有不规范的地方,主标和副标的关系不清楚,主题和单位不明确。礼仪规范方面:队礼普遍不规范,老师学生敬队礼都有不规范的现象,队礼不规范显得队会不严肃;报告时动作不规范,辅导员回礼不到位;列队不规范,不美观,过于呆板;队歌的演唱还待进一步训练,高年级有些班级的队歌唱得还不准,走调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中队辅导员没有佩戴红领巾。程序规范方面:有的班级活动程序不流畅,前后连贯不自然,过于形式,象走过场;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单调,时间不足。(主题中队会的辅导员、中队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不明朗,人员可以兼职,中队长可以兼节目主持人,但角色转换要明朗。辅导员是主题队会的组织者、中队长是主题队会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负责节目的主持)。
二、教育性方面:
我们的节目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有些中队在内容上偏离主题、流于形式、喧宾夺主、重了娱乐、轻了主题,注重了形式新颖、没有恰当合 3
理的利用节目为队员开展讨论、探索、感悟、批评自我批评而服务,损失了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有效性方面:
部分班队的队员们搜集资料的面过于狭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造成活动教育意义不够深刻;活动气氛不够活跃、队员素养有待培养,队员表演后,其他队员没有给予及时的掌声鼓励;在活动中不能合理、恰当的进行指导,没有真正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真正意义,每一个辅导员老师当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就要把自己融入到活动中去,与队员们一起参与和互动,我们不仅是指导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我个人的收获
我感叹。少先队工作是一份用能力和爱心才能成就成功的事业,是否我们就只强调善于和能于就行了?我们(机制)对利益的尊重和赎犊,对心灵多元化的标榜和践踏,好像都影响着我们的揣度和付出,我们在调和“德育为先”的贯彻与现实“智育为先”的需求间的矛盾时是否影响我们“德智同行”的坚守,也许我们在“德、智”均衡发展的道路中自己都把握不准方向。
我感触。我们的(大、中)辅导员凡事着眼于平凡、对工作充满着爱;我们眼于关爱孩子的思想健康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成长;我们经营着只有爱才能经营成功的不平凡的事业。
我感悟。我们从事的少先队工作,为了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时刻准备着,我们在享受工作中坚守着用爱心演绎的人生信念,在坚守信念的辛勤劳作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并在分享喜悦中推动着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
我感动。我们的老师辛勤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奖;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时刻准备着都不是敷衍搪塞,人生的精彩是因为心足而存在,人生的幸福感是因为有不懈的追求而展现的。我们的老师正让我感动着。
我坚定。因为爱而走进,因为走近而更爱,我们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情绪,真挚的爱交融在课堂内外,为了孩子全员参与,体验快乐,孩子笑容洋溢的参与活动中的快乐是我们的幸福,把时间交给孩子实际上是把辛劳交给了自己,好像都是孩子在做,实际上是老师的心血在流,为了孩子在舞台的一分钟,我们老师做足了一辈子,我们在朴实无华中让学生彰显他们的纷繁精彩。有了这些,我坚信少先队事业一定蓬勃朝阳,学校发展一定欣欣向荣,我们老师也一定天道酬勤。对本次活动我总结为一句话: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完成了一系列事,培养了一群人,值!当然也辛苦了一帮人,这一帮人就是你、我、他——为共产主义事业时刻准备着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们痛并快乐着!谢谢!
如何评价一堂主题班会课
1,班会要有针对性,要能符合当下班里的实情进行。2,班会要有适时性,要及时地组织进行。
3,班会要有实效性,要具有具体意义,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4,班会要有预知性,要提前做好准备,要预计到班会的效果,以及班会后该采取的行动及措施。
5,班会要有持续性,不是只开班会而已,而是要延伸班会的意义到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
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主阵地,班会课更体现出班主任教育思想、管理理念。本学期,我们将提高班会课的质量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抓手。前几天,初二(6)班的季凯老师面向全校开了一节题为《一路书香伴你行》的主题班会。27日下午全体班主任进行了评课,我很受启发,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进行主题班会的评课?
班会既然成为一节课,我认为也应有评价的标准和体系。根据班主任们的发言和自己的思考,我想,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1、主题突出了没有?
主题可以说是一节班会课的“魂”,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主题的,如果偏离,则是无效的。所呈现的教育素材和过程也应是围绕主题的,无论是小品还是竞赛还是演讲等,都应该是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学生形成某一认识、统一思想的载体。
2、班主任的主导性体现了没有?
有人说,班会课学生是演员,班主任是导演。我是基本同意这一观点的。但我不同意的是,班主任完全让学生去开主题班会,自己只是充当观众。正如一部戏,导演是关键,演员要按照导演的意愿来进行表演。班会课是不能缺少班主任的主导的。即使班主任不上场,也必须让人感觉到这是班主任的“作品”。
3、学生发展了没有?
无论班主任如何精心策划,班会课的教育目标还是学生。如果一堂班会课,学生只是演员,而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再诠释自己的角色,这堂课我认为还是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要考虑好过程、构建好平台、选取好场景,尽量地让学生这个“演员”更多地去体验,从而理解导演,甚至超越导演。
我也想,我们能够也做个改革。原来的班会课总结,通常由班主任去做,能不能改由学生去做。让他谈谈,这节班会课,我究竟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今天的观摩,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不论多么完美的课,总有不完美的地方。在这里,我也提点自己的小建议:
1、三年级的队员还是非常天真,充满童趣的孩子,我们在开展队会活动的时候,是否能从队员的角度出发,多增加一些充满趣味的节目,让队员们在趣味十足的节目中明白节水的重要,同时也感受到队会活动的快乐。相信通过此次队会,队员们一定会懂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滴自来水都是来之不易的,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珍惜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谢谢大家!
学校组织一次优秀主题队会观摩活动,我们全体班主任都参加了,听了这三节优秀队会,使我受益匪浅。
刘志勇老师的《养成良好习惯,争当“四好”少年》这节主题队会开得非常
成功,队会程序规范、环节清晰、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活动的形式也很新颖、富有创新、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让每个队员主动、积极、快乐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得以体验、锻炼,舞蹈《红领巾飘起来》学生舞姿优美,情景结合,使队会达到了高潮。队会将要结束时,让每位队员谈谈平时生活中,怎样做才是四好少年呢?队员们都能把自己的真心话吐露出来,这样使他们知道了争当四好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总之,这节队会为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育红老师的《我们爱集体》这节主题队会开得也非常成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博得了在场老师的赞叹声,可见他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队会伊始,主持人让队员们说一说在这个集体中有哪些感动的事,夸夸自己的班集体,学生说后,都感到自己的班集体是这样的棒,为有这样的班集体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童话故事《三只小猪》表演的淋淋尽致,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个集体中,以后准备怎样做?队员们个个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并且把自己的心愿以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欣赏。我个人认为,本次队会确实落实到了实处,让学生真正明白了怎样做才是爱集体。总之,本次主题队会,增强了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的精神。
第三节是周丽华老师指导的主题队会《感恩父母》,这节队会我认为开得特别成功,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以后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队会开始,主持人让队员说一说,爸爸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父母做什么工作?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有的同学对自己父母的生日根本不知道,甚至有的同学也不知道父母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工作„„这不能不让人担心,现在有的孩子心里根本没有父母。
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图片,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生存下了,用自己的整个身躯护住自己的孩子,当救助人员赶到的时候,母亲早已经死了,这时孩子却还在睡梦中。这真实的画面触动了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教师的心。学生流泪了,甚至有的在啜泣,此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多么伟大的母爱呀!看完画面,每位同学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感想,甚至有的同学意识到自己太对不起父母了,决心不在让爸爸妈妈操心,做一个真正懂事的好孩子。
诗朗诵《母亲的赞歌》充分抒发了同学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使教育进一步得到升华。最后学生边唱感恩的心边做动作,把对父母的爱和对他人的爱全部融入到歌中。
这节班会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准备充分。黄老师课前让学生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寻有关景小的资料,为上好课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班级进行精心的布置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人员分工明确。对主持人的培训到位。
2、组织有序。活动过程完整有序。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活动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
3、效果明显。通过这节班会课,学生加深了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写出了对景行的祝福,表达了景行的热爱。
学校的校史资料,书面语言较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些词句很难理解。如果黄老师事先把资料整理得通俗易懂些,这节班会课的效果会更好.
第五篇:《会走路的树》评课
《会走路的树》听课体会
这次观看了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的讲课视频,其中《会走路的树》一课,给了我很多启示。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不能忽视的重点,因此这节课中也凸显了识字和写字的内容。老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就把要求会写的“路”字在田字格中进行了写法指导,并且对识字方法进行了提示:熟字加偏旁、换偏旁,而且教师顺势引出了“跑、跳、跟„„”等几个字,引导学生把相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不仅是在提示识字方法,而且对其它的字进行了复现。接下来的“拼字”环节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字的结构,增加了生字的复现频率。对于“趣”字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巧妙,先是顺着前面的思路把两部分拼在一起让学生看对不对,使学生了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而不是左右结构;然后调整结构再让学生观察,写成半包围结构之后是不是规范?使学生注意到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时候往往有一些笔画会发生变化,这个字的“捺”就变成了“点”;接下来教师又提示学生观察,怎样写才漂亮?让学生认识到汉字要写得高低错落有致才好看。一个“趣”字,从正确、到规范、再到美观,一步一步体现了写字的三个梯度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篇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比较多,教师在指导对话时,先联系学生的生活感知理解“好奇”的意思,帮助体会对话的语气,在此基础上,再关注对话中的问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心情,从而读好对话。这个环节的对话朗读指导,也是为接下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铺垫。联想到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标点符号的教学是经常被我忽略的,或者只是就句说句,很少像这节课中这样在对话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心情,因此导致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意性较强,很不规范。
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观摩这样的优秀课例,以便在学习和对比中提高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