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
分析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
2011-5-22 9:41:23 中俄资讯网www.xiexiebang.comPC)、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以及1家未披露名称的俄罗斯金融机构,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在Rosneft首次公开发行时斥资5亿美元收购其股权。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并非首次投资俄罗斯,2006年6月,该公司以35亿美元的价格从英俄油气勘探与生产公司TNK-BP Group手中收购了俄罗斯石油勘探公司OAO Udmurtneft。在该交易完成后,中石油又将其51%的股权回售给了OAO Rosneft,但价格并未披露。第三大交易为2010年香港银创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一家投资控股公司Spring Vast,该公司持有俄罗斯金矿公司Omchak 80%的股权。银创控股有限公司以3亿美元的价格真正获得了俄罗斯金矿资产的控制权。这些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俄罗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俄罗斯将继续成为中国投资的潜在目标国。据俄新社2010年8月报道,俄罗斯TGK-2发电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就兴建雅拉斯拉夫尔热电站达成一致。TGK-2不以资金出资,但拥有合资企业49%的股权,剩余股权归华电集团持有。该项目建设资金预计6.844亿美元,将于2013年投产。此外,据称俄罗斯投资控股集团Alltech正与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韩国燃气公司(Korea Gas Corporation)以及越南石油天然气公司(PetroVietnam Gas Corporation)进行谈判,计划出售其持有的天然气开采厂Pechora SPG30%~49%的股权。据传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最有机会收购该股权,当前价值为40亿美元。可见,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对俄罗斯企业的并购交易额会有所增加。
·
(三)中俄投资合作互补性趋势增强
中俄双边投资合作不仅基于地缘优势,更依托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国的投资合作主要立足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分工与交换。这种优势互补型的投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国相互投资的动机上,即俄罗斯投资中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投资俄罗斯,利用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工并换回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来看,绝大部分投资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这八个行业,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其他均集中在沿海地区,可见,俄罗斯投资中国的动机属于资源寻求型及出口导向型,利用中国当地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返销国内。从中国对俄直接投资来看,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林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房地产业,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受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失衡、按揭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消费心理以及“炒房”、“官商黑幕”等因素影响,导致俄罗斯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投资房地产是银行投资平均收益水平的7~10倍,这种惊人的房地产市场投资回报率吸引了中国一批资本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拓展俄罗斯境内房地产市场。即使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房地产业的投资流量仍达17 235万美元,占总流量的49.5%。但是从中国对俄投资存量来看,对于俄罗斯林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投资仍然占主要份额,主要是利用俄罗斯的森林资源、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加工制造返销国内以满足中国对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可见,中国投资于俄罗斯的动机属于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因此,通过比较中俄两国相互投资的动机,中俄投资合作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特点,且有显著增强的趋势。
(四)中俄两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保障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离不开中俄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扩大双边投资一直是两国政府开展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方向。2003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济贸易合作分委会成立了中俄投资合作常设工作小组,并于2003年10月中旬在中国哈尔滨召开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中俄双边投资合作的具体工作方向。2004年俄中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对俄投资总额到2020年将达到120亿美元,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对不断扩大对俄投资规模的长期信心。同年,中俄两国制定了负责促进中俄双边投资合作的常设会议机制,并于10月14日中俄两国批准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2008年)》中明确提出要“定期举行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正是从2004年以来先后在俄罗斯及中国成功举办的五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极大地促进了中俄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2005年《俄联邦经济特区法》的通过为中国对俄投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代办处和中国商务部签署了部门间的合作协议,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经济特区的投资合作。2006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政府间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提供法律保障。2007年,中俄两国政府在海关、商检、交通运输、电力、基础电信和金融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全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存在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实施了系列推进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与中国两国元首批准了“俄中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其中决定了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优先领域。2009年9月23日两国又批准了《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其中包括了中俄境内投资合作的重点项目。由此可见,两国政府在促进中国对俄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中国对俄投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结论
通过分析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今后,应以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桥头堡,大力发展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合作,对俄投资的领域应以《俄中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为指导,大力推进与俄罗斯在能源、科技、自然资源深加工、交通运输等项目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跨国并购等主流投资方式在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中的应用,并要将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上升到战略高度,尝试构建促进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郑雪平.美国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9,(1):70-74.[2]曲文轶.中俄经济合作须超越互补性分工局限:以辽宁省与俄罗斯投资合作为例[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11):34-39.[3]德勤中国服务组.崛起的曙光:中国海外并购新篇章[M].Naveet McMahon,2010.[4]关雪凌.透视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俄罗斯经济困境[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1):33-39.[5]刘军梅.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传导机制、应对措施及中俄金融合作的空间[J].俄罗斯研究,2008,(6):19-29.[6]郑雪平.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J].西伯利亚研究,2010,(10):43-49.
第二篇:投资与合作
1经济研究 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提扎尔.托合塔什 6 企业年金or团体保险,谁是企业的那盘菜? 姜
楠 7 以SWOT模型分析ERP创业者沙盘模拟经营 张
祺 8 浅析中国香菇出口英国的市场前景 马
丽 9 浅谈商业银行的理财优势与产品现状 许蓓娜 10 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张萌萌 我国企业福利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李
丽
毕
玮 12 中美两国服务贸易业的比较及发展方向 李
洁 13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研究 王晓芬 14 基于B-S期权定价公式对权证定价的研究 李峻光 15 新贸易保护下的我国出口贸易 李爱丽 加快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刻不容缓 田怡冰 18 PE投资在我国的发展探析 唐
毅 新疆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 音提扎尔.托合塔什 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RIMA模型和预测 张锦山 21 战略化人力资源外包 刘
倩 货币国际化综合成本收益分析 潘
勤 论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任飞宇 24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经济适用房制度 涂晓枫 25 对衡阳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调查与思考 刘运杰 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城镇化的关系 隆正伟
陈星月
雷雪珍27 利用经济资本分析报告全面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刘
敏 浅谈黑龙江垦区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收入资金管理问题 29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商业银行内部抽查制度实证分析 雷靖伟
左
键30 浅析人民币升值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张双亮 31 论MFS规则与中国实践的异同 黄心昱 32 从欧元发展看东亚货币一体化 詹
惟 3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初探 何术会
浅谈国际板推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霍云雷 35 成都中小型户外店经营现状分析 陈玉洁
从次贷危机看金融监管与新巴塞尔协议 蔡亚璇 37 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罗莉蓉
困难企业如何做到职工队伍内部基本稳定 黄文乐 39 四川省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分析 尹志慧
四川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余慧珍 41 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蒋华丰
陈飞翔 43 浅谈中国公司债券 谢
创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外部经济失衡 胡国轩 45 农村小额信贷 刘
飞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赵
敏 47 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 乐
菡 48 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研究 林
玲 49 香港制造业北移广东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边建民
罗春兰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王捷苓 52 商业银行产品计价考核激励机制利弊分析 刘晓丽 53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原因与影响分析 曹琳尉
新疆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肖开提.马合穆提 55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樊艳茹 56 评述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 郝小青 57 通货膨胀形势下家庭投资理财研究 胡茂莉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浅论 赵
昊 59 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研究 鲁
雯 60 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黄晓然 61 浅析抵押支持债券 金
灿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 张新芳 63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对策研究 卢雅芳
2财会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 余香莲 66 刍议如何组建优秀的财务团队 余珊君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余辉荣 68 浅析财务会计确认基础 尹
潇
朱
贺 69 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刘金玉
新会计准则下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杨元玲 7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杨雪绒
浅谈乡镇政府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徐若娟 73 浅析泉州市园林管理局内部会计控制 赵亚丽 74 对地铁工程竣工财务决算问题的思考 战
捷
稳健性会计在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中的应用 龙
敏 77 如何搞好会计内部管理 崔玉琢 78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再认识 鲍春福 79 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几点认识 宋桂英
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成功探索 罗文孜 81 资产专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 熊
力
加强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罗
红
韦爱兰 83 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思考 支
芳
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合同确认及相关问题的探究 刘
俊
我国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的变化及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王琇瑾 86 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核心作用的专题研究 刘欣燕 87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李
利
浅析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相关会计核算 李振江 89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李广珍 90 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推进机制研究 侯春涛
浅议我国风险投资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刘革委 92 浅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李
伟
企业集团战略性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文杰建 94 基于管理会计角度的跨国公司业绩评价分析 薛
冰 冯佳怡 96 浅谈财务决算中存在问题的几点认识 郭学璐
后金融危机时期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及改进 张一鹏 98 新会计准则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关
颖 99 浅析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程
芳 100 完善财务集中核算方法谈 才玉秋
高铁建设中,铁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方
红 102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何惠冰 103 企业会计决策分析中的价值链 王
令
试论建筑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王令权 105 影响会计行为选择的深层因素分析 王
磊 106 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措施浅析 朱晨光 107 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陶良峰 108 建立社会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马雪松 109 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措施分析 王晓艳
新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和费用摊销会计核算之比较 贾建龙
决策主体个人特征对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 李隐煜 112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王顺鑫 113 浅谈会计核算中有关弊端的分析与处理 刘宇赤 114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杨洁琼 115 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 罗文孜
实施一级集中核算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刘志杰 117 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动机文献综述 吴凤玲 118 基于动机视角的国内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牟丹轲 119 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问题浅析 邹
颖 120 上市公司合并利润表信息解读 曹
阳
金融危机、现金流与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陈艳梅
3科学技术14 123 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分析 赵
斯 124 浅谈化工教学中的仿真技术 张延华
付青存 125 脱硫制酸技术分析 文
燕
汽车齿轮热模锻成形工艺及其有限元模拟分析 舒
园 128 隐框型铝合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研究 黄
莉
广西惟琪勤饲料有限公司关于“高水分玉米采用高浓度PH3气体抑制虫霉”的试验报告 商焕杰
浅谈影响煤的挥发分测定准确度的几个因素 纪战冬 131 泵站箱涵止水带损坏处理方案 李雪华 132 略谈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梁本超 133 浅议轻型井点降水机理及其应用 吴
军 134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及养护管理 熊国英 135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仿真 徐
鹏 136 论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 韦浩波 137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马
明
4建筑工程
大型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实践 凌远胜
卢
燕
浅谈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制定 董瑶山 141 浅谈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 韦家旺 142 某泵站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 雷金松 143 混凝土的碳化机理及碳化程度评价 张小伟 144 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刘芝芳 145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李
菲 146 GBF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技术 黄文杰
廖勇述 147 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思考 方
丹 149 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析 安
殊
对建筑中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介绍 陈
达 151 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黄朝势 15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探讨 李政委 153 浅谈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重要性 朱其桂 154 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黄海宝 155 对我国水利基础项目建设管理的思考 黄焕飚 156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黄启正 157 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梁
志 158 浅谈市政工程的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卢
俊 159 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潘毓杰 160 浅谈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蓝天存 161 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探讨 廖敏静 162 探讨水利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刘子轶 163 浅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韦华力
164 浅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韦
江 165 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韦力源 166 钻孔灌注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韦仕德 167 预制混凝土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 吴铮亮 168 混凝土从材料及施工技术的防裂措施 姚茂刚 169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刘德武 170 浅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安文利 171 刍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安金华 172 某单层厂房施工技术总结 陈剑锋
孙瑞宁 173 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的加固方法探讨 苏
祝 17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张伟东 175 开启式(手掘式)顶管施工中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 贺176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如何控制 段艳鹤
177 钢结构工程屋面防水渗漏原因分析及技术改进 罗跃疆17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关欣喜
黄桂光
军
179 对招标投标工程价格的探讨 熊
燕 180 技术标编制质量浅谈 张 兵
181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浅议 李江华
李玉涛 182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 黄连成
183 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黄红霖 184 试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李绍志
莫艳萍 185 浅议道路养护微表处技术 唐秀举 18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 李
岩 187 浅谈特种混凝土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韦仕忠 188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全过程控制 梁燕芬 189 浅谈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看法 潘海灵 190 路面弯沉测试方法探析 刘广强 191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王
斌
192 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监理管理和协调工作 刘
杰
邓
进 193 对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探讨 谭生权 194 住宅建筑施工中节能措施的合理应用 陆汉规
容熙勇 195 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应用研究 吕化冰
197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黄立勇
黄
萍 198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王铁彬 200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孙明华
201 高、低应变动力测桩试验在住宅楼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203 关于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造价的探讨 甘武军
吕思思 204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探讨 胡玉玲 205 浅析土方回填施工质量要求 周瑜超
欧少华 206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赵战胜 207 建筑外保温与内保温的节能分析 陈永锋 208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赵艳丽
209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金英娟 210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赵建英
黄安强 211 油田沙漠腹地屋面保温层施工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李桂萍 212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张敏娟
213 高层建筑防火方面的经验及其防范措施 叶长贤
吴志丽 214 工程施工材料管理 杨庆龙
蒋俊伟
215 浅谈隐框门窗玻璃幕墙关键施工技术及其精度控制 许柳燕 216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谢江华
杨秀珍 217 浅谈机场跑道混凝土裂缝防治及处理措施 王世兵
218 论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溶洞灌浆补强处理技术 吴永明
梁宇飞 219 病险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处置技术 韦志成
220 浅析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韦
涛
谭楷模 221 城市危旧直管公房改造模式探析 许自强
222 探析逆作法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及技术措施 韦江北
刘建勇 223 浅析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冻融破坏及防治 古丽努尔.阿再 224 浅议电网建设工程质量与造价关系 宋
远
225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的思考 宋传飞
张鸿河
邓江生
邓永辉 226 水利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管理意见 颜秉跻 227 浅谈住宅楼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牙克亚˙达吾提
228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后的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 郭淑华 229 浅谈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赵艳丽 230 浅谈项目成本管理 战新玲
231 浅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热赛提·米拉提汗 232 浅谈PP-R管材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张邦欲 233 浅谈深基坑工程施工及安全措施 庞雄庆
杨
智 234 停机坪工程工期及费用索赔分析计算 李炎姿
235 浅谈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在工程中的相互作用 莫秀兰
吴国志 237 浅议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 莫波昌
黄秋团 238 浅谈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孔德成 239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分析及应用 陆植林 240 预应力管桩设计理论 陈金海
冯辉业
5教育教学
241 搞好与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衔接
提高高校导游专业教学质量 樊国敬 242 对高校金融人才素质教育创新的思考 朱友红 243 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想到的 姚子强 244 社区实践教学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麦力卡木.衣沙克 245 探究《园林赏析初探》教学课的设计与实施 袁雪梅 24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 谢义旗 247 如何做好幼儿园膳食营养搭配 李荣臻
248 《证券投资学》课外拓展学习研究 戴亮
刘星洋 249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林丽华 252 CBL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胡
昱 253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在《森林计测》教学中的应用 雷桂芝 254 浅议中专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唐敏立
6理论探讨
255 县区级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于海英
256 对青浦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思考 杜春兰
宋国平
黄
勇 257 高速公路区域联网收费系统的研究 王
飞 259 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思考 吴
强 260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 张文杰
261 麻疯树施肥效果分析模型 艾青牧
周鸣川
黄纪强
黎
鹏 262 分析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 尹志慧 263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王永才 264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曹
海 265 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的途径分析 许艺秋 266 投资回报运行机制研究 谢红星 267 建立有效内控机制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卜正阳 268 从户籍改革角度谈西部城镇化的推进 陈
锦 269 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及相关概念对比 曹晓漪 270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出非公共商业化 程毅颖 271 阿根廷电力市场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华晔子
272 1980-2008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研究 杜清燕 273 共建生态文明路,共享绿色高速行 程文哲
张
强 274 关于旅游业现状的一点思考 苟胜东
275 How to promote SMEs'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stage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郭
洪
276 运用领导特质理论解析领导特质与企业成长 胡莎彬 277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赵丹丹 278 从广告创意中的女性形象谈中国广告 付志晴 279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祖文慧
280 从模糊语言视角谈文学翻译的功能对等 余胜映
吴华兰
古
敏 281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赵雅坦
283 增强效能监察的有效性 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张玉祥 284 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张
利 285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张晓花 286 论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研究 曹晓漪
287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 吴宏宇 288 浅析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 翁冬舟 289 如何加强和改进石油企业基层治保会工作 马
杰
许建军
田惠庆 290 浅谈方便食品企业的营销战略 董子健
291 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原则问题分析 赵
晨 292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与对策 张
静
徐
婧
293 “e保通”产品的成本、收益及风险控制的分析 陈天友
陈
剑 294 关于统计思想的研究和探讨 杜倩倩 295 浅谈我国房地产价格统计现状 苏小新
296 投资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陈玲惠 297 外协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辨识和防范 王
成 298 现代统计方法比较分析 翟纪芬 299 企业改制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王秀珍
300 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村合作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董建民 301 浅谈酒店业成本控制 林
琳
302 对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探索 郝必传 303 关于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文献综述 陈小红
304 对培育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马
欢 305 比亚迪回归的冷思考 刘
意 306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罗
雪
307 浅谈美国陪审团制度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启迪 左倩哲
崔俪鹏 308 保险单现金价值之思考 杨
蔚 309 包钢稀土投资报告 李
璇 310 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黄飞鹏 311 晚明时尚及其特点 周洁
313 有关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研究综述 张宇璐 314 浅议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 范艳华
31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讨论 李英丹
曹伟洁
劳颖谦
蔡
芸
317 保险合同法 刘海燕 318 如何搞好医院药房管理 李世文
319 日本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张顺意 320 网络购物形成过程与存在问题分析 尚粤宇 321 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王海曼 322 所得税新旧核算方法之比较 甘春艳
323 如何将国有施工企业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王永亮 324 寿险业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业的影响 王
鑫 32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必须加强学风建设 时豪宇 326 论云南绿大地事件产生原因及对注册会计师的启示 谢文丹 327 对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思考 王博雅
第三篇:2013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
2013年中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
多元化投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兴经济行为,它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并且投资理财品种的日益丰富,投资机构不断增多,投资群体快速扩大。在这个居民投资意识的转型期,能否适时把握居民的理财投资倾向,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业务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对我国投资理财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和热情也不断高涨,尤其是在经历2006年、2007年股市的大牛市,以及房价的高涨后,在财富效应的带动下,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开始增强。目前,投资理财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随着投资理财品种的日益丰富,他们所能选择的投资理财的方式增多了,其理财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有钱就存银行”等相对传统的理财观念正在渐渐淡化。但是由于对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投资难以得到好的回报情况普遍存在。
我国理财市场的现状
(一)投资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金融业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分业经营,金融机构割据并立,每一业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强的分业特征,理财产品单一,综合理财人员缺乏,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建议,也不能很好地为客户进行综合的投资理财操作。
1、面对庞大的市场前景,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业务,但真正能面向大众普及的产品并不多,很多业务几乎无一例外地规定了“准入”门槛,使得许多百姓望尘莫及。而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贵宾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却又差强人意,vip卡却难以实现承诺的多种便利优先服务,多名员工为一位客户服务的模式尤为突出,局限性较大。另外,商业银行推出的一些理财产品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一般只能指导客户办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真正的理财咨询更是无从谈起,甚至银行对理财人员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揽存数量,所谓的理财,只不过是由于任务的压力而被动地完成基金,保险等销售,理财也仅仅是延揽存款的噱头。
2、证券公司也有理财的内容,但具体产品很少,最主要的是证监会批准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另一种名曰“三方监管”,即证券公司帮助大资金拥有者将钱借给一些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充任监管者角色,其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如果有也是在背后的一些交易,不是在政策允许的经营范围。
3、从事个人理财业务历史最久,产品相对最多的要算是基金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伞型基金等。但国内基金产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没有一些更复杂的东西,缺乏特点和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投资的差别。
4、保险公司也有不少的理财产品,像保险市场中的万能寿险,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三大类十几个品种,但他们的主要功能也是保障性的,所谓的获利分红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投保需求罢了,想获得较高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5、相比之下,信托公司因为受到的监管羁绊最少,原则上可以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股票、票据等多种实业和金融资产,但由于其经历行业整顿后恢复业务时间很短,尚处于摸索阶段,多数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规模也都不会很大,而且收益率普遍也是偏低。
6、相对于个人理财,各类企事业单位理财更加落后,大部分单位主要决策人和管理者认为理财就是简单的财务管理,认识相当肤浅和片面,其实好的理财所带来的效益可能远远超过所谓的主营业务。
7、新的全面综合专业理财机构正在形成,他们以中立、客观的立场完全为客户着想,一方面推出自己开发的各类主打盈利产品,另一方面与众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房产等各类机构保持合作,在每一类机构的所有产品中选择最适合客户的产品纳入客户的理财组合,是一个最专业、最追求高品质服务的群体。
(二)宣传不到位,缺乏营销能力
理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业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营销技巧,三管齐下,才能打动客户的心,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现在很多银行等机构的理财人员自己都弄不明白理财的概念、原理、方法,连自己的产品都说不清,自然无法使客户达到对理财产品的高度认知。而新诞生的这些由原各类理财专家组建的专业全面理财机构,又
没有像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那样的资本实力去大规模地开展各类宣传,而且往往拥有理财专家但缺少营销人员,虽然能够提供比传统机构更专业、全面、客观的服务,但却无力把自己大力推广出去。
(三)综合理财人员的短缺
通过对我国投资理财行业的现状分析发现,现在国内理财业务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综合素质高的理财人员。真正的理财是一项高智力的服务业务,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房产、外汇、票据债券等等众多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综合专家,很多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综合理财还需要更多的综合专家或专家组合。
(四)品牌意识淡漠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日常消费品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表识,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然而,许多内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缺乏有特色的品牌,更由于金融产品具有天然的同质性和极强的易复制性,使各家机构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雷同性极大,难以吸引和巩固客户资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外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品牌营销,在高瑞客户心中形成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与金融文化俱佳的品牌形象。这应当引起内资金融机构的足够重视与警醒,注重加强金融产品、服务与文化各层面品质的提升。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及品牌价值定位,在产品、服务、营销等策略中都要有清晰的品牌战略。
第四篇:中国泵行业的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
中国泵行业的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中国泵行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除少数的特殊泵类产品外,现有的产品品种(如空调泵、消防泵、排污泵、不锈钢泵等)和企业产量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泵行业主要产品有各类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回转式容积泵、往复式容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在这些泵类产品中,按台数计算,离心泵约占70%,回转式容积泵和往复式容积泵约占18%。随着各行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泵行业也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同时,水处理行业、石化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虽然我国的泵业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混乱;产品结构不完整,低端市场产品供过大于求;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泵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泵生产企业进入中国,泵业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日益加深,国内泵业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泵行业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泵业市场势必要经历一场由外资(合资)企业主导的整合。这一轮整合必将淘汰一部分缺乏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这无疑有助于提高中国泵业市场的集中度,调整市场秩序。这也将使中国的泵业市场更具生机,并积极参与到全球泵业市场的竞争中。
根据全球及中国泵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糅合各类年鉴信息数据、各类财经媒体信息数据、各类商用数据库信息数据,依靠强大的研究和调查团队,对泵产业投资状况和投资前景,在独立、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引下,撰写了《2011-2015年中国泵产业市场运行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泵产业的投资状况和投资趋势,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深入细致地认知泵产业的投资提供具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成果。
第五篇:中国黄酒行业规模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黄酒行业规模现状分析
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按黄酒标准分类,可以分为绍兴黄酒(执行《绍兴黄酒国家标准》)和黄酒(执行《黄酒国家标准》);按生产工艺分类,可分为传统(手工)酿造黄酒和机械化酿造黄酒;根据《黄酒国家标准》,按产品风格分类,可分为传统型黄酒、清爽型黄酒、特型黄酒。绍兴黄酒为黄酒的一种,是地理标志产品。根据《绍兴黄酒国家标准》的定义,绍兴黄酒是“以优质糯米、小麦和保护范围内的鉴湖水为主要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
与其他酒类相比,黄酒具有高营养、低酒精度、低粮耗的特点。第一,高营养。酿造黄酒的原料大米、小麦中的蛋白质经微生物酶降解,绝大部分以肽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黄酒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功能型低聚糖、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第二,低酒精度。黄酒一般酒精含量为8%-17%,在酒类行业中属于低度酿造酒。第三,低粮耗。黄酒用粮较少,出酒率高,符合国家节约资源的方针。同时以粮食为原料,1吨粮食可制成黄酒约2吨,而1吨粮食仅能生产普通白酒约0.6吨。黄酒除饮用外,也可用作烹饪料酒、制作其他药酒或补酒的原酒、中药辅料等。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黄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绝对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8.56亿元,2009-2011年,行业营收增速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逐年增加,从2012年开始,营收增速受经济下行、反腐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了逐步下降的态势,2015年1-10月行业营收增速达到12.85%,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2011年以前,依赖于整个行业成本费用的控制以及产品结构升级,利润总额的增幅超过营收的增幅,2013年行业的利润总额达到17.12亿元。
图表 2009-2015年黄酒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 2009-2015年黄酒行业的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比较2006-2012年黄酒的人均消费金额,2006年,黄酒的人均消费额为4.3元,而白酒的人均消费额为71.8元,白酒的人均消费额是黄酒人均消费额的17倍左右。到了2012年,黄酒的人均消费额为10元,白酒的人均消费额为336元,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相差近33倍。由此看出,黄酒近些年的增长较白酒而言,是缓慢的,但我们认为2014年中国白酒行业人均白酒消费量达到9.2升,超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增长空间不大,甚至可能下降,下降的份额或被黄酒、葡萄酒等更加健康、低度酒种替代。
图表 黄酒与白酒人均消费额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黄酒的消费有传统消费区域和非传统区域之分,传统区域集中在浙江、江苏和上海,而其他地区则为非传统区域。
黄酒行业于2015年7月首次突破100家,传统区域集中了众多大型黄酒企业。其中,浙江省集中了中国黄酒的主要生产企业,如会稽山、古越龙山、塔牌等;上海本地黄酒企业以金枫酒业为代表;江苏省的黄酒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代表企业有张家港酿酒厂和江苏丹阳酒厂。非传统区域的黄酒生产企业结合当地特色,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黄酒产品,其中代表企业有陕西谢村黄酒、山东即墨黄酒厂等企业。
比较了黄酒行业古越龙山、金枫酒业和会稽山三家上市公司,2011-2015Q3间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古越龙山的规模大于金枫酒业和会稽山。受经济下行、其他黄酒企业竞争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三家企业2014年的营收增速均为负值,2015年1-Q3营收增速重回增长轨道。古越龙山净利润增速于2013年达到低谷后,又开始重新领跑,拉开与其他两家上市公司的差距。
图表 三家黄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
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3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三家黄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速
单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1-2015Q3,古越龙山、会稽山和金枫酒业三家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都较为稳定,金枫酒业遥遥领先,古越龙山则最低,近几年基本维持在38%,与金枫酒业的差距较大,因为金枫酒业生产的为海派系黄酒出酒率相对较高。比较三家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却是民营机制的会稽山保持高位且较为稳定,主要得益于其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良好控制,而古越龙山、金枫酒业的净利润率波动较大。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