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

时间:2019-05-14 16: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

第一篇: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

第一章练习题《绪论》

(一)一、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

D 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脑脊液

D 组织液

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B 反应、反射和反馈 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B D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 反应C 反射 D正反馈调节 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 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和持久

D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展快

B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

8.关于反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D没有中枢神经也能发生发射

9.下列哪些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感受器B 效应器 C 神经垂体

D传入神经 10.不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出现反应快

B 持续时间短

C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D 能提供生理反应的能量 11.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灵敏度高 12.属于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A精确 B 稳定

C范围局限

D 灵敏度高

13.负反馈的调节意义是()

A维持机能状态的相对稳定

B 使机能状态速度

C使机体对刺激作出持久反应

D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快速反应 14.下列哪项不是机体的调节途径()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15.阈强度是指()A能够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B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 C能够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D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16.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列哪项错误()A神经调节发生快

B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

C所谓神经调节既是反射性调节

D体液调节可不受神经控制 17.具体的说,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 血液 18.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 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 阈强度 1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 20.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 肌细胞

B 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21.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自动控制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 起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2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干扰信息

B控制信息

C 反馈信息

D 参考信息 2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二、是非题

()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2.组织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称为该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3.生理学中将机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4.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5.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6.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其作用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7.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大,表明该组织兴奋性越高。()8.所用的环境变化都可成为对机体的刺激。

()9.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在受到周围环境条件改变时,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10.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就可引起细胞兴奋。()11.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的改变称为反应。

()12.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正变,即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13.环境条件的变化,不能认为都是有效刺激。()14.受刺激后细胞或机体的唯一反应形式是兴奋。()15.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发生一切反应所必需的。

三、简答题。

1.刺激引起反应必须具有的三个条件?

2.刺激引起兴奋还是抑制的取决因素?

3.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5.兴奋性与兴奋的区别?

四、名词解释。1.兴奋性

2.刺激

3.反应

4.神经调节

5.体液调节

6.自身调节

7正反馈

8.负反馈

9.兴奋

10抑制

11新陈代谢

小时候,场队里面有片我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妈妈经常带着我到荷塘边采莲叶摘莲蓬剥莲子,我边走边跳的跟着,嘴里连说带唱地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妈妈教的杨万里的诗。碧绿的荷塘里高低错落地盛开着粉白的粉红的荷花,有的羞答答地躲在莲叶下,有的则大方地在艳阳下舒展妙曼的身姿,把小蜜蜂忙得不停地在花瓣中花蕊里飞来飞去。清风一阵阵地送着荷花的芬香,莲叶与荷花在低头细语,沙沙,沙沙。只可惜,我听不懂它们说的话。

妈妈,荷花真香真美啊!嗯。妈妈摘一朵给你。不,妈妈,摘下了它,它会死的。让它长在塘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它才高兴才会香才会更美丽。好吧,女儿,让它们美美的长着。来,我们把莲子莲叶都拿回家里蒸饭和做莲子羹。好,妈妈,莲子羹最好吃了

第二篇:生理学第一章+绪论选择题

1.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2.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在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参考信息 B.偏差信息 C.反馈信息 D.控制信息 E.干扰

4.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C.人体某些功能一旦发动,就逐渐加强直到完成 D.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E.生理机能维持稳定

5.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C.人体某些功能一旦发动,就逐渐加强直到完成 D.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E.生理机能维持稳定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下列现象将消失的是()。A.反应 B.兴奋 C.反射 D.反馈 E.抑制

7.人在进食时引起消化液分泌的反应属于()。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正反馈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自身调节

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体温调节 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 D.血糖浓度的调节 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情况 D.调定点的改变情况 E.中枢的紧张性

10.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旁分泌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

1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负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性调节 E.前馈调节

1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组织间液

13.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14.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动脉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5.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E.当平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6.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旁分泌调节 E.自分泌调节

17.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18.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D.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E.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

1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控制

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21.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见于()。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过程 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

22.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23.血液凝固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24.心交感神经冲动属于()。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检测系统 D.控制信息 E.反馈信息

25.减压神经传入冲动是()。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检测系统 D.控制信息 E.反馈信息

26.植物神经系统在心血管系统调节中属于(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检测系统 D.控制信息 E.反馈信息

。)27.在心血管系统调节中,心脏和血管是()。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检测系统 D.控制信息 E.反馈信息

28.脊髓背根神经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E.正反馈调节

34.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5.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管可以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29.减压反射中的窦神经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0.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1.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3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33.见到可口的食物,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主要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相应地收缩和舒张,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36.脑脊液属于()。A.机体的外环境 B.机体的内环境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7.吞咽反射属于()。A.正反馈 B.负反馈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8.血液凝固属于()。A.正反馈 B.负反馈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9.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A.正反馈 B.负反馈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0.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肌收缩增强,属于(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41.看到葡萄引起唾液分泌,属于()。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2.细胞内液属于()。A.机体的外环境 B.机体的内环境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3.血浆属于()。A.机体的外环境 B.机体的内环境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4.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肢体皮肤,引起该肢体的回缩,属于()。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第三篇: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

A.道德修养课B.法律基础课

C.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传授课D.思想政治理论课

2.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接班人

3.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A.德B.智C.体D.美

4.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知行统一D.德才兼备

5.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不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A.政治素质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道德素质

6.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B.智C.体D.美

7.有人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师、大楼、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这里的“大气”是指()

A.气候B.气温C.文化和精神D.气派

8.独立生活意识是指()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精神D.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9.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八荣八耻”的要求是()

A.风俗习惯B.人类共同生活准则

C.法律行为规范D.道德行为规范

1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求。

A.共产党员B.大学生C.每个公民D.先进分子

11.美是当代大学生人才素质的()。

A.灵魂B.基础C.综合体现D.内容

12.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是大学生人才素质的()。

A.灵魂B.基础C.条件D.内容

13.创新学习是一种以()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奇思妙想B.瞬间顿悟C.求真务实D.封闭蛮干

14.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的优良学风。

A.求实B.一丝不苟C.勤奋D.敢为人先

15.当今时代,()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国际地位B.科技文化C.自然资源D.民主政治

16.《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意()。

A.学习科学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

C.知行统一D.多思考深理解

17.根据教材观点,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是()。

A.道德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法律体系D.教育政策

18.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基础D.主题

2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基础D.主题

23.一个真正的大学应是()

A.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基地B.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

C.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基地D.以上三点都应做到

二.多项选择题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于一体的课程。

A.思想性B.政治性

C.文化性D.实践性

2.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的结果。

A.在学习中升华B.在内省中完善

C.在自律中养成D.在实践中锤炼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显著的变化体现在()。

A.学习要求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

C.求知欲望的变化D.社会活动的变化

5.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应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些理念包括()。

A.自主学习的理念B.创新学习的理念

C.全面学习的理念D.终身学习的理念

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A.基本价值取向B.法律规范C.道德规范D.行为准则

7.在大学阶段,培养优良的学风需要在()上下功夫。

A.创新B.勤奋C.严谨D.求实

8.当前我国大学生承担的主要历史使命是()

A.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建设和谐世界

9.构成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包括()

A.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B.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

C.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D.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

10.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A.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B.智是人才素质的内容

C.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D.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11.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

A.严厉B.严格C.严密D.严肃

12.下列对大学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B.大学是打工仔的岗前培训场所

C.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D.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特征()

A.科学性B.民族性C.时代性D.开放性

14.在大学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途径有()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C.大胆实践

D.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15.当代大学生崭新形象的必备要素除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还包括()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C.视野开阔,胸怀宽广D.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三.是非判断题

1.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是依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

2.交友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3.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

4.上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5.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7.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只要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就能成才。()

8.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

11.自主学习就是完全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14.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

15.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才饱和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了。()

1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7.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道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

18.道德和信仰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19、思想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绪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 C C D C6-10:A C C D C

11-15:C D C C B16-20

21-23:D C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BCD36、ACD7、ABCD811、BCD12、ACD1

3三、是非判断题

1-5:F F T T T6-10

11-15:F T F T F16-

19、ABCD4、BC9、ABCD14:C B A D B、ABD5、ABCD、ABC10、BD、ABCD15、ABCD:T F T T T :T F F T

第四篇:病理生理学绪论和疾病概论总结

病理生理学概论和疾病概论总结

病生很好学,这是我对它的感觉,因为它虽然作为一门桥梁课但已经开始接触临床的知识,所以我学起来我觉得很有趣,也无需死记硬背,当然医学这东西离开了背肯定是不行的,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是必须记得的,但是有些东西只要你理解了整个病理过程发展的思路,你就能很快地掌握它了!所以我现在渐渐明白为什么医学是需要理科生来研究的,因为除了背,跟重要的是思路,所以现在我的理解是读医便是在读一条思路,思路清晰,作为一名苦逼的医学生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怨言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究竟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呢?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在这里我们必须着重理解病生研究的是一个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规律。(病生不是一门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

病生它主要讲三个内容,总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生各论。这里的基本病理过程指的是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疾病概论方面首先我们要理解健康和疾病,然后在进一步了解病因,发病和疾病的转归。

什么是健康?一个没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不是的,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不能单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排除他是个心理变态或者是个隐居深山的孤僻的大叔)所以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有健康就会有疾病,什么是疾病呢?其实古代的中医君说的很好,讲究阴阳平衡,无论神马东西,过了头不好,太少了也不行,唯有保持在那个平衡点上,你才能游刃有余的去过好每一天

。人体也遵循这个规律,当某些东西打破了身体内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疾的平衡后,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凌乱抓狂的状态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现在奇葩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们也不能单纯凭借着阴阳理论去解释一切,因为现,还有无论是英俊潇洒的少年

还是婀娜多姿的少女在还有个亚健康状态都总会有老的一天,所以衰老我们也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讲的是病因学,生病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来个。。吧!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当然除了病因还有一些生病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比如你夏天的时候喜欢吃冰激凌,然后又不注意个人卫生,然后就会肚子痛,赶紧带上厕纸在厕所里大战几十个回合,最后手软脚软的。这时候夏天这个自然条件会促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因为蚊虫都喜欢夏天结婚生子,导致了蚊虫滋生和细菌传播严重,而你有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再加上夏天热,体内消化液分泌少,从而促进了病菌在胃肠道的传播,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说明夏天炎热它就是一个致病条件。大家还要注意的是病因和条件有时事可以互相转换的.疾病发生有它的一般规律,如果掌握了这些,以后的学习就会简单很多。

一、稳态的失衡与调节;(你要跌倒了都会试着保持平衡,何况我们精妙的人体呢?)

二、损伤和抗损伤;

三、因果交替;(记住:失血性休克的恶性循环)

四、局部——整体关系。

最后疾病发展到最后要不就康复要不就死亡,好吧,反正人是总将一死,也没什么好怕,好歹也来人世间走一遭,什么负能量都远离我吧,加油,努力,拼搏,这些才是我人生的主旋律,希望以后能写出更好的总结出来,fighting,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漂亮师妹说的,呵呵)

第五篇:中医学概要绪论练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难经》E、《内经》

2、称之为“攻下派”的代笔医家是

A、刘完素B、叶天士C、李东垣D、张子和E、朱丹溪

3、《三因极—病症方论》的作者是

A、陈无泽B、张仲景C、秦越人D、巢元方E、钱乙

4、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记述错误的是

A、将药物分16纲,60类B、其分类比林奈早157年C、载药365种

D、绘图1109幅E、历时27年、稿凡三易而成书

5、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王孟英E、薛生白

6、最先提出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张锡纯B、唐容川C、王清任D、王孟英E、李时珍

B型题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

7、《千金要方》成书于

8、温病学理论完善于

A、《伤寒杂病论》 B、《针灸甲乙经》 C、《黄帝内经》D、《难经》E、《诸病源候论》

9、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是

10、理法方药完备,确立了辨证论治治则的著作是

X型题

11、“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有

A、“六气皆从火化” B、“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C、“内伤脾胃,百病有生”

D、“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E、“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12、“证”所反映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包括

A、发病的原因 B、病变的部位C、疾病的名称D、疾病的性质E、邪正盛衰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3、同病异治:

4、异病同治:

三、填空题

1、《伤寒论》的作者是《难经》的作者是

2、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发的药典是《。

3、刘完素是““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5、吴又可提出“

下载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理学练习题《绪论》[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的复习点

    2010成教检验专业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科学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是? 心力衰竭 3. 有关健康的正确提......

    逻辑学练习题09级绪论与概念l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普通逻辑是研究的科学。它具有 工具性和全人类 性。2.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二是 间接性 ,三是。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命题和推理。3.思维的逻......

    绪论五篇范文

    绪论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建立基本概念,明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从生理学角度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稳态、兴奋性、反应和适应等......

    绪论课外阅读(本站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课外阅读资料 1、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主要理论贡献是创立......

    绪论课件

    绪论课件 三明学院简介 三明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是于2000年10月由原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

    毕业论文绪论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电力网是一个近乎天然、入户率绝对第一的物理网络,而现有的功能仅仅是传输电能。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潜力,在不影响传输电能的基础上,实现窄带或宽带通......

    绪论讲稿

    法律逻辑学教案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逻辑”的含义 二、逻辑的产生 逻辑问题(亦即思维或论辩的正确性问题)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几乎同时起源于三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