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简明讲义

时间:2019-05-14 16:3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简明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简明讲义》。

第一篇:宪法简明讲义

宪法简明讲义

一、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的立宪是在彻底斩断传统的基础上起步的,其主要宪法文件如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该会议于9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9月29日通过该共同纲领和《关于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该共同纲领实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临时)。上述法律与共同纲领共同构成新中国立国的宪法基础。2、1954年宪法。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陆续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并制定有关组织法、选举法,最终于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该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通称“五四宪法”。该宪法是一部较好的宪法,她吸收了苏联1936年宪法的精华,同时也汲取了中国立宪史上较好的东西,以及某些世界宪法惯例。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原则,人民权利的规定也较全面。

但是这部宪法事实上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其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以后的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特别是财产权)虚设,1957年反右运动、1959年反右倾运动、1964年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又使特殊群体的权利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权利受到粗暴侵犯,更不用说1966年开始的文革了。1957年反右中宪法原则被批为资产阶级口号,以后,这部宪法事实上失去“合法性”,逐渐被淡忘。3、1975年宪法。1966年爆发了践踏一切法律的文化大革命,到70年代,文革的灾难日重,社会上反文革的思潮日渐壮大。为使文革形成的状态固定化,197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是一部无视宪法基本原则的宪法,是对54年宪法的反动。该宪法是阶级斗争为纲思维的产物,贯彻了权力至上、个人迷信、权力集中、颂扬暴力等封建主义精神与体制,人民权利受到漠视,几乎成了颂歌与语录的汇辑,篇幅也从54年宪法的106条降至30条。4、1978年宪法。1976年,文革终于在全国人民的诅咒声中结束,四人帮被囚禁。经过两年的“两个凡是”统治以后,1978年5月开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普遍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以及75年宪法的荒唐,于是当年匆忙通过了第三部宪法,目的在于宣示文革结束。1978年宪法较它的前身虽有进步,但是步伐不大,它仍然保留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制度,阶级斗争为纲的精神仍然贯彻其中。因此,这部宪法一出台便与改革开放的时代不合拍,随即对它作了两次修改。(1)1979年7月1日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共8条,除对个别文字作出修改以迎合时代要求以外,实质性内容有四项: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政府;取消地方政权的议行合一制度,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直选制;扩大人大权力,主要是赋予人大质询权和罢免权。(2)1980年宪法修正案,共1条,内容是去掉78年宪法第45条关于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即所谓“四大自由”的规定。5、1982年宪法。随着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日益感到对78年宪法小修小补不解决问题,时代需要一部体现改革开放精神,为改革开路的新宪法,于是便有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的诞生。现行宪法是四部宪法中较好的一部宪法,主要内容是对54年宪法的回归,它的最大问题是对经济体制的规定过于僵硬。于是便有三次对它的修改。(1)1988年4月12日7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该宪法修正案共2条。第一条为宪法第11条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条修正案是反恐私症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姓公、姓私的意识形态障碍仍未突破。第二条是关于土地使用权依照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规定。(2)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本次修正案共9条,与1988年修正案连排(3—11条),内容比较零散,可分为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主要内容为:政治上,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去掉人民公社内容,关于人民政协制度的宣示;县级人大任期改为5年。经济上主要是“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以及企业自主权的扩大。(3)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共6条(12—17条)计326字。除了个别文字的修改以外,内容可分为政治、法律、经济三方面。在政治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邓小平理论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12条)。在法律方面增加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13条);将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17条)。有关经济的内容有三条(第14条、15条、16条),内容为:关于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方面强调各种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农村经济制度由联产承包制走向家庭承包经济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宣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共通过宪法5部(含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正式的宪法修正案5个,共有10次立宪、修宪行为,平均每5年一次。如果去掉文革之前至54年宪法之后宪法被抛弃的20多年,修宪频率更高。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共制定宪法2部,通过修宪案5个,平均每3年一次立宪修宪行为。这在一个统一、稳定的大国中是罕见的。新中国宪法变迁是从斗争型宪法到建设型宪法的转变过程。1954年宪法到1978年宪法的改变是宪法向斗争工具蜕变的典型表现。从78年宪法开始,宪法逐渐由斗争型向建设型转变。对78年宪法的两次修改是关于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82年宪法则朝这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对1982宪法的三次修改,主要内容都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特别是1993年修正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修正案确立了法治国家方向。这些都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二、从宪法角度看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需要科学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公民意识是一种归属意识。国家是公民身份产生的社会基础,没有国家就无所谓公民。一般来说,公民身份隶属于特定国家。因此,公民首先应当对赋予自己公民身份的国家有归属意识。作为中国公民,首先应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包括认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等,以作为中国公民为荣,对国家忠诚。当然,强调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意识,并不意味着否定公民的主体地位。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内在地要求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治理的主体,自觉地通过法定途径参与国家治理,并对国家治理的过程予以监督。

公民意识是一种法治意识。宪法是公民身份产生的法律基础。在现代国家中,宪法对公民身份和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公民应基于宪法规定而确立对法治的信仰和忠诚。对法治的信仰,就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尤其是对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民来说,信仰法治还意味着正确处理法律与权力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对法治的忠诚,则要求公民具有守法精神,通过对法律的遵守与服从来实现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对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公民来说,对法治的忠诚主要意味着公权力的行使应当严格限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公民意识是一种平等意识。与传统社会以等级差别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规则不同,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平等意识意味着对公民法律地位平等性的认知。具体而言,首先要求公民认识到公民人格的独立性,拥有独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权利。同时,平等意识还要求公民认识到国家公权力对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都给予平等的保护,不因种族、身份、性别、地域、年龄等个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公民意识是一种权利意识。现代社会,国家必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构成现代国家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权利意识就是要求每个公民对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充分的认知,既认识到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公民各种权利,并切实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又认识到公民权利的行使,不能侵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权利意识还要求公民自觉地主张权利,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积极地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

公民意识是一种义务意识。现代国家的宪法中一般都规定,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义务意识是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应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取向,是公民基于法律规范而对自身权利行使可能产生的预期利益的自律。义务意识要求公民对自己的法定义务有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履行法定义务对自身及他人权利的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基于上述认知而产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倾向。

三、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2.基本人权原则

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3.权力的制约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4.法治原则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智力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四、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

宪法在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作了详尽的规定:

1、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等。

2、关于人身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3、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4、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宪法在规定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依法纳税;(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第二篇:宪法讲义

宪法讲义

宪法一般指宪法(国家根本法),更多含义请参阅 宪法(多义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一、宪法历史溯源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n,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帝王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建立了代议制度(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先秦时期是没有的),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代议机关)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日本古代“宪”也指法令、制度,都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立宪政治概念的传入,日本才有相当于欧美的概念出现。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以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二、分类

近二百多年来,自美国宪法制定后,世界上存在过的和当前存在着的各国宪法,其总的数量十分可观。每一部宪法的历史背景以及内容均各有差异且各有千秋。如欲对这样大量的宪法文件逐个地加以研究,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如果从这些宪法中抽出某些共性,形成某种标准,就可以对某一我们并不熟悉的宪法文件做出一项大致准确的判断,并对制定这一宪法的国家的政治制度究竟属何种类型做出大致公允的评价。进一步说,我们还可以在学术意义上判断哪种类型的宪法更为优越、更能反映时代或其本国国情的要求、更有利于实施。这就是宪法分类的目的。详细地说,所谓宪法的分类问题,是在学术上确立某种标准,将客观存在的为数浩繁的宪法加以分门别类,简化成少数几种类型,以便将近似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宪法归并研究,探索它们所特有的规律。宪法分类属于一种典型的理论虚构,主要是为了学术上的方便,它并不能真正影响一国宪法的实施,即分类既不能使一个国家的宪政更有成效,也不能使一个不民主的国家更民主或一个民主的国家变得不民主。所以,宪法分类也就是宪法的形式分类。正因为宪法分类无关民主和宪政,故而由于学者设定的标准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甚至可以说,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之多,几乎可与宪法文件的数量相媲美了。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进行的分类。对法律的这种分类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了,前者是指法典化的宪法,后者是指非法典化、主要由单行法律和习惯构成的宪法。由于不成文宪法是“自然生长”的宪法,其中也包含成文的法律文件,所以,也有些法学家认为成文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不科学,把这种分类精确为“法典化宪法”和“非法典化宪法”。成文宪法以美国宪法为典型,不成文宪法以英国宪法为典型。英国宪法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各种历史文件,如大宪章、权利法案等;含有宪法内容的议会制定法;宪法性判例和宪法惯例或习惯。其中宪法惯例是由英国历代权威法学家,如布拉克斯通(W.Blackstone)、白芝浩(W.Bagehot)、戴雪(A.V.Dicey)和詹宁斯(SirI.Jennings)等予以总结的。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这是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简繁而作的分类。典型仍是美国宪法和英国宪法。凡是效力最高,且修改程序比较严格和复杂的宪法,就叫做刚性宪法;凡是与普通法律效力相等,后法优于前法,且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就叫做柔性宪法。这是英国学者布赖斯(Jarnes Bryce)对宪法的分类,他认为英国宪法优于美国宪法,因为英宪“柔之如水”,能适应各种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当然,实际上这种分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美国宪法因判例而变柔,英国宪法因传统的束缚而变刚。

(3)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这是从制定机关的不同而作的分类。19世纪的欧洲有许多钦定宪法的情况,如路易十八颁布的1814年法国宪章、1851年的普鲁士宪法、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它们都是秉承君主的意志制定的或由君主制定的,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或集权统治的。协定宪法是君主与人民(议会)妥协而产生的宪法,反映了双方的意志和利益,如1830年法国“七月王朝”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统治时的宪章,目的是为了防止巴黎人民夺取政权。凡由国民的代表机关、制宪机关或者由“全民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称为民定宪法。民定宪法是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形式,是人民意志的反映,美国宪法、法国现行宪法等皆属。

传统的宪法分类方法从形式上或者从某一侧面说明各种宪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因此这一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且为历来的宪法学著作所接受。

二战以后,由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出现了大量的新成立的国家和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宪法,从而为宪法分类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各国学者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标准,种类繁多,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宪法现象,同时证明某种分类比较合理。较著名的如卡尔〃娄文斯坦,他在1969年写的论文《东西方国家的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中提出“存在论分类法”,以政治社会学观点对当代的各国宪法加以分析,认为现代宪法有以下三种(1)规范宪法,认为多数西方国家的宪法是作为组织国家并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的有效法律而制定的;(2)名义宪法,指的是亚非拉新独立国家本无宪政经验,因而从欧美输人“宪法制成品”,但实际上这些宪法缺乏西方宪法的精神实质;(3)语义宪法,主要是指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宪法,停留在宪法的表面宣言上,只是把宪法作为掌握权力的宣传手段。他的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很明显是“冷战”的产物,因而有损于其客观公允性。

此外,包括娄文斯坦在内的东西方学者,如惠尔、沃尔夫—菲利浦斯、科瓦奇斯等,也提出了许多其他的分类标准,主要有:(1)创成宪法和派生宪法,也叫原始宪法和传来宪法,前者反殃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形成的实际,是政治过程的法律化,只有少数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宪法属此,后者则是借用前者的原理制定的宪法,多数国家的宪法属于此类;(2)生来宪法和外来宪法,前者是“自然长成”的,符合本国国情和需要,后者要么是外部强制的结果,要么是模仿他人的结果;(3)显在宪法和潜在宪法,以宪法条文记载重要政治行为或组织的存在和程度为标准做出的分类,如政党问题,在西方国家宪法中通常是潜在规定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是显在规定的;(4)意识形态纲领性宪法和意识形态中立—实用主义宪法,也有简单表述为纲领性宪法和确认性宪法的,前者主要指以前苏联1936年宪法(对资本主义各国人民是行动纲领)和1977年宪法(对本国亦为发展的纲领)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后者指西方的“自由民主主义宪法”;(5)竞合宪法和统合宪法,实施和理论研究上有多种势力并存且互相竞争的宪法为前者,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为后者,后者规定某些个人或集团的权力没有争辩的余地,如海尔?塞拉西皇帝当政时,埃塞俄比亚宪法规定,“皇帝的权能没有议论的余地”;(6)有条件宪法和无条件宪法,以有无特定的宪法修改程序为标准,前者是有特别修宪程序的宪法,后者则正相反;(7)优越的宪法和从属的宪法,以宪法修改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为标准,宪法修改不以立法机关意志为准,而有特定修改程序的宪法为前者,宪法可由立法机关以普通立法程序修改的宪法为后者,这实际上与“有条件”和“无条件”宪法的区分相似;(8)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和形式意义上的宪法,前者指不管有无成文宪法典,只要具有成文或不成文的、约束国家权力运行规范,这些规范也就具有宪法的意义,如英国宪法;后者仅指有宪法典的宪法,不管宪法典是否能够约束国家权力;这种分类被人们广泛运用,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宪法很有帮助。

宪法还分为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是以宪法的适用时期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一种分类。在正常时期或和平时期制定并适用的宪法是平时宪法。平时宪法与战时宪法相比较,它的特点是,规定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全面、周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比较有法律保障,国家任务重在经济建设,国家机构的设臵比较正规化,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较严格,贯彻施行稳定性比较强。世界上各国的宪法基本上都属于平时宪法。在平时宪法中,有的国家宪法特别规定不发动战争,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等有关内容,如1946年法国宪法在序言中宣称,法国尊重国际公法规则,不发动任何带征服性的战争,永远不使用武力侵略其他民族之自由。1946年日本国宪法第2章规定放弃战争。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2章第26条规定禁止侵略战争。

三、原则 资产阶级(1)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2)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

近代分权学说是英国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孟德斯鸠所完成的。社会主义

(1)权力属于人民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原则(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4)民主集中制原则[5]

四、制定宪法 1.制宪权与制宪主体

制宪权,即宪法制定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由于制宪是一种主权行为,所以制宪主体应该是国家主权的所有者。近代以来的宪法历史表明:人民是制宪主体,但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制宪权,而是通过或主要通过间接民主的形式制定宪法。

2.制宪机关

人民作为制宪主体总是通过特定的机构进行制定宪法的工作,这种为了宪法的制定专门成立的机关就是制宪机关。我国1954年制定宪法的时候,成立了一个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事实上成为我国的制宪主体。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标志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

3.制宪程序

制宪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

(1)组织制宪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2)提出或公布宪法草案。(3)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4)通过或批准宪法。

(5)颁布宪法及其生效的日期。

五、修改宪法

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出现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有权机关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删除、增加或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

1.宪法修改的方式

宪法修改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各国宪法规定不一,有些国家的宪法甚至没有规定。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各国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面修改。全面修改亦即对宪法全文进行修既以新宪法取代旧宪法。如1946年日本宪法、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和我国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等,都属于全面修改。

(2)部分修改。部分修改亦即对宪法原有的部分条款加以改变,或者新增若干条款,而不牵动其他条款和整个宪法的修改方式。(3)无形修改。无形修改亦即在形式上没有对宪法条文内容进行修改,但在实际上却变更了其含义的修改方式。在我国,宪法的无形修改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发展,党和国家的某些政策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而宪法的有关条文却还并无改变。

2.宪法修改的程序

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

(1)提案。(2)先决投票。

(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

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8]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宪法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的总任务,并把党所创建的基本制度和党所制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予以宪法化、条文化,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宪法除序言外,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4章106条。1954年3月23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宪法草案的讨论。在吸收各地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修正稿)》。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一致同意将它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标志着宪法起草工作胜利结束。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部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四个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如把“文革”产物“四大”写进宪法第十三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第三部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1978年第三部宪法颁布。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这部宪法比1975年宪法有了重大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它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对这部宪法进行了修改。

第四部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臵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其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部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个部分,共4章138条。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9处修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修正案内容还涉及政协制度、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等。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6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10] 相关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国家权力,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二是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四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最后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扎扎实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8宪法专项解读讲义(精选)

刘永

考试通公共基础事业部教研负责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硕士

深谙传统预测学

对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选调村官、三支一扶与笔面试 公共基础知识 命题、学习、解题有深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第一,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必须坚决维护、长期坚持、全面贯彻。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确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 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第二,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与时俱进)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4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共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第三,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

关于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党中央确定的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这次宪法修改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宪法修改全过程,确保宪法修改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改。

宪法第六十四条对宪法修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党中央领导下,通过历次宪法修改实践,已经形成了符合宪法精神、行之有效的修宪工作程序和机制。先形成《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草案)》,经党中央全会审议和通过;

再依法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通过。

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既要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做好宪法修改工作,必须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注重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分析问题,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

四是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对各方面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成熟、具有广泛共识、需要在宪法上予以体现和规范、非改不可的,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 对不成熟、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不作修改;

对可改可不改、可以通过有关法律或者宪法解释予以明确的,原则上不作修改,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结论

1:一致认为这次宪法修改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对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一致赞成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3:一致赞成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第一章《总纲》条文部分

4:一致赞成对国家主席任期作出新的规定;

5:一致赞成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监察委员会”

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

6:一致赞成对宪法序言和条文部分作出的其他修改,包括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充实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的内容,充实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充实对外政策方面的内容,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等等。具体内容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在作说明时说,宪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其中11条同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关。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总纲与监察委

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同时,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节第八十九条第六项“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后面,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 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作这些修改,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就更加完整。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

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增加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层面、国家层面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第二层面、社会层面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第三层面、个人层面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删去。

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百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为成立监察委员会提供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六节后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作出规定。与此相适应,还作了如下修改。

(1)将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三条第三款中“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修改为“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2)将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六十五条第四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3)将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百零三条第三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修改为“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4)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六十二条第六项后增加一项,内容为“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在宪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后增加一项,内容为“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在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六项中增加“国家监察委员会”;在第十项后增加一项,内容为“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将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中“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修改为“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将宪法第一百零四条中“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修改为“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6)删去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八十九条第八项“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中的“和监察”。删去宪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中的“监察”。监察委部分

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地方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置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

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和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

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

监察委员会职责

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

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监督检查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并作出处置决定;

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为履行上述职权,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说明

意义

起草相关工作(过程、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主要内容(总则+职责+监察范围+权限+程序+国际反腐败合作)附则

(一)明确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领导体制

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草案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草案第二条)。

(二)明确监察工作的原则和方针 草案规定: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草案第四条)。

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草案第五条)。

草案规定: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 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加强法治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三)明确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

草案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监察委员会的职责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一是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三是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四)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五)赋予监察机关必要的权限

一是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措施(草案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

二是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可能逃跑、自杀,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三是监察机关需要采取技术调查、通缉、限制出境措施的,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六)严格规范监察程序

报案或者举报的处理;问题线索的管理和处置;决定立案调查;搜查、查封、扣押等程序;要求对讯问和重要取证工作全程录音录像;严格涉案财物处理等。

关于留置措施的程序。为了严格规范留置的程序,保护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草案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采取留置措施后,除有碍调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同时,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

(七)加强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一是接受人大监督。

报告

二是强化自我监督。

三是明确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

四是明确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篇: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选举制度

http://www.xiexiebang.com/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选举制度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选举制度。在司法考试复习期间,主要复习基础知识,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宪法的名师讲义,本文主要讲解选举制度。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政权组织形式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宪法与宪政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宪法规范 司法考试宪法冲刺讲义: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它反映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年满18周岁;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注意:

1、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由于无法行使选举权,而不列入选民名单。

http://www.xiexiebang.com/

2、因犯违反国家安全罪或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比较:剥夺政治权力是没有选举权,而停止行使是有选举权,但不允许行使。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的平等性原则又称一人一票原则,我国选举在相同的地域基本上都是一人一票,每一票的效力相等。

平等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1.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具有的条件外,选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 3.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相同;

4.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5.对在选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选民进行特殊的保护性规定,也是选举权平等性的表现。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县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法律 敎育 网

(四)秘密投票的原则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我国,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对于少数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人,选举法规定可以委托它信任的人代写。

三、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

1、直接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由选举委员会主持。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领导;

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领导。

2、间接选举:

各级人大的代表的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具体由下级人大主席团主持)

【民诉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民诉法】第一百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时,起诉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和有关公民必须参加。

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应当在选举日前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通知有关公民。

(二)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

http://www.xiexiebang.com/

1、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在划分选区时,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1至3名代表划分。2、1986年修改的选举规定,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一次登记,长期有效”。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前20日以前公布,有不同意见的公民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前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即是最后决定。

(三)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1、推荐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2、差额选举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代表名额的1/3至1倍; 而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1/5至1/2

3、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在直接选举的地方,由选举委员会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认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并在选举日的5日之前公布。

在间接选举的地方,大会主席团根据较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最高差额比例,进行预选。

4、介绍代表候选人: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投票选举

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选民,也可以弃权。如果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3人。

选举结果的确定有四个程序:

① 确定选举是否有效:直接选举的地方需要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② 代表候选人的当选:

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即可当选。在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须获得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没有规定间接选举需要多少代表参加投票,但可以推算出也必须全体代表过半数参加投票,否则无法进行选举)

③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

依照前款规定另行选举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600人选,200就可以当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另行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600人选,300人还不得当选)

④ 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选举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五)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http://www.xiexiebang.com/

1、辞职

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呈

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辞呈,乡镇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补选出缺的代表时,可以采取差额选举,也可以采取等额选举。

2、罢免 ① 直接选举

对于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五十人以上联名 对于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

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县级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表决——经原选区过半数选民通过;

② 间接选举

对于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该级人大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经该级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

人大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1/5以上的组成人员联名——向该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③ 所提罢免要求和罢免案均应写明罢免理由;

④ 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提出口头的或者书面的申辩意见;

http://www.xiexiebang.com/ ⑤ 罢免代表均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⑥ 罢免决议,须送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⑦ 依法定程序通过的罢免决议产生法律效力,被罢免的代表基于代表资格的一切职务相应撤销。

四、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宪法讲义第二章——十二章(共)

第二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下)

第一节

宪法的创制与修改

一、宪法的创制

宪法制定的含义:即制宪,指拥有制宪权的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

(一)制宪主体:

1、君主或军政府

2、特设机构

3、全体国民

(二)制宪权

1、主权性权力

2、正当性

3、不可分割性

4、唯一性

宪法制定的程序:

1、提出制宪动议(民主形式的发展)

2、成立制宪机构

3、草案的提出和审议

4、宪法草案的通过

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是根据宪法草案的规定,宪法将由各独立州召开由人民选举的州代表会议批准,而不是由州议会批准;宪法经9个州而不是13个州批准即生效。

5、宪法草案的公布

二、宪法的修改

(一)、宪法修改概述

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正式生效后,在实施的过程中,由有权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对宪法文本的部分内容予以删减或增加宪法的部分内容的活动。

 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1、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2、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 宪法修改的限制

1、内容的限制: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国家的领土范围;政体

2、时间的限制:消极限制和积极限制

3、程序的限制

 宪法修改的方式 1全面修改

2部分修改

(二)、宪法修改的程序

1、修宪动议

2、修宪草案的提出

3、修宪草案的决议

(1)立法机关;

(2)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3)全民公决

4、宪法修正案的公布 第二节

宪法解释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就是宪法解释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根据宪政精神和社会宪政实际需要,对宪法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所作的补充或说明

二、解释宪法的必要性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

 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 适应社会需要原则

 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 系统整体解释原则

四、宪法解释的主体

五、宪法解释的方法

第三节

宪法惯例

宪法惯例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不被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的,其内容是有关国家重要政治制度的,得到公众普遍承认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得到继续遵循的习惯或传统的总和。宪法惯例产生和形成的途径:

政治家的言行

政治斗争

长期政治实践

著名法学家的总结

第四节

违宪审查

一、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违宪审查的涵义

2、违宪审查的构成要件

(1)违宪审查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2)违宪审查机关的结论有法律效力(3)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

(4)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即进行宪法制裁。

3、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违宪审查的由来

1、英国的违宪审查;“博纳姆医生案”

2、法国的违宪审查:元老院与宪法委员会

3、美国的违宪审查:“马伯里诉麦迪逊”

二、违宪审查的类型 1.立法机关审查制 2.司法机关审查制 3.专门机构审查制

三、违宪审查的方式 1.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 2.全面审查和专项审查 3.专门审查和附带性审查 4.宪法诉讼审查和非诉讼审查

四、违宪审查的对象 <一>审查立法的合宪性 <二>审查行为的合宪性

五、中国的宪法监督

 缺少对人大制定法律的监督  对违宪的基本问题认识不清;  违宪机构至今未建立起来;  缺乏程序保障;操作性差  监督方式单一

第五章

国家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

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和活动体制。

与 国家性质的关系

1、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都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家性质是政权组织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觉得这政权组织形式的存在形态。

3、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性质的体现和反映,对国家性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政体理论的演进及其实践近代以来各国政权组织形式:

(一)君主制:保留君主世袭国家元首

1、二元君主制

 君主保持很大实权

 议会只是君主的协商机构,作用次要

 宪法钦定,内阁首相君主直接任命,内阁对君主而非议会负责;  君主的权力不受议会约束

2、议会君主制

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行使的只是形式上的职权; 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力; 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二)共和制

1、总统制  美国式总统制 • • • • 总统民选,是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

总统掌握军事、内政、外交等权力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议会、法院有相互制约权

 法国式总统制,又称半总统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政府首脑是总理,对总统和议会负责,议会可以不信任案迫使总理向总统辞职 •

总统可以解散议会

2、议会制

 议会由民选代表组成,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  国家元首为民选总统,是虚位元首

 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 议会监督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两者相互渗透

3、委员会制

 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

 联邦委员会是最高行政机关;  国家元首是联邦主席;

 议会不能对行政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行政委员会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和行政委员会均实行任期制

4、人民民主共和制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适宜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全面反映了国家性质

2、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3、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人民权力的统一,又保证了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1、规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落实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1)理顺党的领导&人大权力的关系(2)理顺人大同政府的关系

(3)理顺人大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1)组织机构建设(2)制度建设

(3)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第二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国家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纵向权力配置并规范其运用的国家形式。

内容:国家区域构成单位的划分及中央和地方、整体与部分的纵向权力划分关系。

(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其他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一)现代主权国家结构形式

1、单一制

国家只有一部宪法

 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  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来自中央的授权 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2、联邦制

 联邦及其成员国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以及各自的国家机关体系;  公民拥有双重国籍;

 联邦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

 通过联邦宪法划分联邦与其成员国之间的权力,联邦的权力来自于成员国的让渡  对外关系中,联邦一般为唯一的国际法主体。

3、两者的互动发展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特殊形态

邦联、君合国、政合国

三、国家结构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一)国家结构形式对国家政治生活有重大意义,是宪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家结构形式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宪法序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第4条)

 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统一法律授权解决分权问题

五、我国单一制下的地方分权

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

(1)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离的的组成部分;

(2)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3)目的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地方性事务的权利

2、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是民族在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而成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权力。而关于独立的全民公投,是行使民族自决权最重要的表现。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① 变通执行政策和法律

②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③ 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④ 本地方经济建设

⑤ 自治管理本地方的教科文卫体等事业

⑥ 维持公安部队;

⑦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第三节

国家标志

国家标志: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 国家标志的作用

1、在国际上表明本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2、体现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3、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感情

第六章

选举制度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一、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

什么是民主(democracy)?

作为政治制度的范畴,民主是一种政府形式——人民支配的政体,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经自由选举制度产生的人民代理人行使。

在理念层面,民主是一种价值观。

民主是人民的一项权利即民主权利。指公民“直接或通过自由选举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时被称为是民主的“代名词”。

民主是一种利益代表机制。民主的过程是“一种稀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表现为有选举权的所有公民选举其代理人以进行合法统治和管理的程序。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直接民主,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制度。古希腊的雅典城邦。直接民主的倡导者当属近代思想家卢梭。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指公民通过其代表来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产生于17、18世纪英美。美国麦迪逊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主张代议制民主。

选举制度是构成宪政制度的内在要素

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

选举使人民能够成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的首要控制

选举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

选举为社会提供精英统治

二、选举至上主义的谬误——自由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分野

“没有理由相信,只要权力是通过民主程序授予的,它就不可能是专横的。”

三、选举、选举法、选举制度的概念

宪法意义上的选举: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代议机关,选择公职人员的行为。

选举法

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五、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限制选举和普遍选举

年龄、国籍、有无精神病、未受特别法律处分

2、平等选权制和复值选权制

一人一票,同票同权

3、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

选区,指选民开展选举活动,选举产生议员或代表的基本单位。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区别

第二节 我国现行选举制度

一、1949年后选举法的演变和发展

二、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澳大利亚选票制”

5、差额选举原则

三、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组织和程序

1、选举的组织机构:人大常委会和选举委员会

2、选区划分

3、选民登记

4、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5、选举的投票

6、确定当选

7、代表的辞职、补选

8、代表资格的终止

四、我国选举权的保障和救济制度

1、对代表的罢免

2、选举监察制度

3、选举诉讼制度

第七章

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概述

一、政党的起源与特征

中文中,“党”本指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党。后引申为朋辈,又有拉帮结派的意思。《论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指人们基于共同意志和利益,以控制国家政权为目的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

在西方,党——Party,有偏向的含义,同样被定义为追求特定利益的政治派系。

近现代意义的政党以议会制为平台而产生,是选举活动的产物,其主要力量投身于选举。

政党的特征

1、政党是由其成员组织的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机构

2、政党是政治性组织,有明确而具体的政治纲领、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

3、政党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二、政党的分类

政党的分类

1、以政党的意识形态为标准——左翼政党;中间主义政党;右翼政党

2、以政党的政治地位为标准——在野党和执政党

3、以是否得到法律承认为标准——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4、以阶级基础为标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其他分类

三、政党的意义和功能

任何政党的组织都是为了采取有效的政治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争取或保持政党所掌握的 政治权力。

一般功能:

1、利益表达和沟通;

2、组织选举和政治录用

3、制订政府公共政策

4、政治宣传和教育

政党的新功能:

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尽可能多地代表普遍的社会利益。

以美国为例,政党在选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党就是为选举而存在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围绕政党展开的。美国的政党素有“选举机器”之称。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概念

政党制度是有关政党的组织、政党的活动以及政党领导或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惯例的总和。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政党制度的分类

1、一党制: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一党单独执政,在法律或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

2、两党制:指除了其他政党外,存在两个主要的政党,通过选举,长期有组织地轮流控制国家权力,主持国家政治事务。

3、多党制:指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执政地制度。

4、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一个国家中,由一个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其他合法存在的政党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的新型政党制度。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一党向多党或两党发展;

2、政党林立与政党联合相并存

3、政党间政党纲领既保持差异又同一的趋势;

4、政党制度进入法律化和规范化

三、政党制度的宪法化

第三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政党的概况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4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00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历史发展

2、性质:不是国家机关,不同于社会团体。“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任务和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006年初,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第八、九章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 人权

人权:人之为人,理所应当被承认的权利。

是国家权力行使的边界所在。

权利

权利: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其作出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

权利是强制最小状态的自由。

 人权和基本权利

一、人权的概念特征

三个纬度:道德意义:一切权利之和

法律意义:法不禁止即自由

宪法意义:人最基本的权利

二、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和保障的权利

三、有关人权的重要文献

 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公民

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公民(平等、自由、自主)

公民的概念:享有一国国籍并根据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国籍取得的基本原则: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前者为主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范围不同;

3、法律后果不同

 基本权利的分类

基本权利的学理分类

1、公民对国家分别存在四种不同的关系,由此派生出四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对国家的被动地位(passive status)—公民的义务(2)消极的地位——自由权(negative status)

(3)积极地位——受益权/如诉讼权/请愿权等(positive status)(4)能动地位——参政权(active status)

2、积极的权利和消极的权利

 宪政下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

宪政下的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

宪政:

(1)政府要受宪法的制约

(2)宪政规范下的政府须把保障基本权利作为根本原则

(3)宪政包含基本权利先于宪法、社会和政府而存在的价值预设

(4)宪政是建立“有限政府”的一套制度设计

宪政通过一系列的“权力有限”的理论架构和制度设计,目的在于承认和保护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

国家权力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权利,人的基本权利构成了国家权力的界限。

宪政、民主与人权

 基本权利的保障

1、绝对保障方式: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规不能加以任意限制或者规定例外情形(T38)

2、相对保障方式:允许其他法规范进行限制:一种是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式均由普通法律加以规定(T41);二是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通过普通法律。(T34,T40)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平等权的含义:自由人格的形成

平等的性质:平等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项原则

平等与合理差别:合理差别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年龄(选举权);人的生理差别(男女工种);民族差别(代表名额);经济能力在纳税上的差别; 从事特定职业的权利主体(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 不合理差别:民族、种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内心的宗教信仰 行动的信仰

宗教结社的自由 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四、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五、监督、求偿权

六、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的权利

1、劳动权是一种自由权:选择自由

2、兼具自由权与受益权的性质

3、劳动权是一种受益权,但并非具有具体请求权

4、劳动权是一种具体的受益权

私有财产权的含义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1、财产权的保障:“不受侵犯”

2、财产权的限制:承认私人财产的社会性

3、征用补偿条款:正当性补偿——目的,标准和程序

七、公民的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八、特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义务:根据法律规定,一定的主体必须作出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法定性、不可选择性、相关性)

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 1、一般情形下的非对等性; 2、特定情形下的同一性

第十、十一章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概述

国家机构是宪法学和政治学中的重要范畴,是我国宪法和政治制度中常用的概念。而在西方论著或宪法中较少使用,他们多用“政府”(government)或“政府机关”(governmental organs)国家机构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形式,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按一定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 特征

一、国家机构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

三、国家机构是由统治阶级中最优秀的那部分成员组成。

四、国家机关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

五、国家机构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 西方国家主要以三权分立原则作为设置政府机构的基本宪法原则

我国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法治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三、国家主席

四、国务院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六、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案

2001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月14日召开的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在对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进行表决时,应到代表508名,出席会议代表474名,报告获赞成票218票,反对的162票,弃权82人,9人未按表决器,致使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通过。同日,大会主席团作出了关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继续审议的意见: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经表决未获通过。大会主席团一致意见,由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继续审议,并将审议结果向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法律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没有通过法院的工作报告,法院应如何承担责任?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如何对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基本结论】

1、我国宪法只有人民法院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而没有向人大报告工作的规定。法院向人大报告工作是由《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但这些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当人民代表大会没有通过法院工作报告时,法院应承担什么责任?具体由谁承担?责任内容为何?

2、怎样实现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和法院的审判独立,主要应集中在对法院的人事监督上。

七、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八、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概述  涵义与特点

1、自治性

2、民主性

3、基层性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权力机关的关系 与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建议

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保障法律的贯彻执行; 与基层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协助与指导,而不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设置、组织与任务

下载宪法简明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简明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填制简明讲义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填制简明讲义 11月27日,省地税局发布了《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启用营业税、财产行为税、基金(费)新申报表的公告》(2015年第2号,以下简称《公告》),《公......

    常识判断---法理宪法讲义----罗红军

    法理宪法讲义-------罗红军 一、法的概念 1.规范性(权利、义务) 2.国家性(国家制定) 3.普遍性 4.国家强制性 5.程序性 【国考-2009】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

    司法考试宪法讲义:大陆法系每日一练(2015.7.8)(推荐)

    司法考试宪法讲义:大陆法系每日一练(2015.7.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

    教育学简明

    古代教育 中国:夏--校 商--序 周--痒 西周: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 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心大众 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

    简明现代汉语

    《简明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读后感 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部分。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现代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语言表达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复习教案 江苏汤继宗 教学目的: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贯题 3、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连贯,语意贯通 教学重......

    2014年司法考试宪法讲义:大陆法系每日一练(12月21日)

    2014年司法考试宪法讲义:大陆法系每日一练(12月21日) 一、单选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甲、乙、丙、丁共有1套房屋,各占1/4,对共有房屋的管理没有进......

    作业指导书简明流程

    铁路调车作业:接到车站通知>持证上岗>确认专用线上无异物,栈桥鹤管、踏梯复位>开好大门,挂好风钩,按调车计划扳好道岔>夜间开启信号灯,栈桥灯>配合铁路调运员将槽车对好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