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缤果教育】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缤果教育】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知识点梳理(上半部分)第一单元课程要求: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42个,积累词语38个。学习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诵读古诗《消除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信》全文、《茉莉花》的第4节。熟记名言2句。
3、结合课文完成选词填空、组词,把句子写完整等练习。进行语言相关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完成单元语言实践活动,注意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4、初步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懂得热爱生活,孝敬长辈,关心他人。
第1课《信》 写作特点:
全文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第1小节概括了我学会写信,想写许多许多信,第2-5小节具体写了我分别替雏鸟、花朵、大海、云和树写信的内容,第6小节写了我给自己写信,让自己和别人心灵相通。课文层次分明,表达流畅,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纯真美好的愿望,值得学习。好词积累:
AABC形式:绵绵春雨 闪闪发光 累累硕果
带近义词:风平浪静山清水秀风和日丽情深谊长窗明几净 反义词:黄昏——清晨风平浪静——波涛汹涌第2课《茉莉花》
写作特点:
全文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记叙了我和妈妈养茉莉花的整个过程。课文中“一天”、“初夏的一天早上”、“盛夏时节”、“过了一段时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串联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层次清晰。好词积累:
近义词:贪婪——贪心 浓郁——浓烈 洁白无瑕——白璧无瑕
反义词:稀疏——茂盛(茂密)浓郁——清淡
ABB形式的词语:绿油油 红艳艳黑乎乎 黄澄澄 白茫茫 表示人心情变化的词语:焦急 失望 惊喜 喜悦 难句理解:
它们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讲解:
洁白无瑕、似雪如玉,醉人、沁入我的心田写出了茉莉的美丽和令人陶醉,反映出“我”对茉莉的喜爱。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妈妈一直坚持养花,才会有这样丰厚的收获,揭示了做事贵在坚持的主题。积累好句:
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它们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它们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第3课《我画什么》 写作特点: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渴望拥有《神笔马良》中的神奇画笔,表达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课文中运用了大量人物的对话描写,语言形式生动多样,提示语部分的语言活泼,写出了人物的特点,值得学习。好词积累:
反义词:和煦——温暖带劲——有劲 沉思——深思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反义词:和煦——寒冷 七嘴八舌——异口同声 慢条斯理——风风火火 难句理解:
“我……”张小丽欲言又止。讲解:
“欲言又止”的意思是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张小丽想说什么,又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停下了不说了?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小丽的父母是盲人,她若说了自己的愿望,怕伙伴们不能接受她的想法。然而,就是因为大家得知了小丽淳朴而又充满爱的想法后,才会纷纷支持小丽的想法,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积累好句: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我呀,”周明慢条斯理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遮风挡雨。”
“我要画好多好多双眼睛,”张小丽神情地接着说,“送给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工友。”第4课《刮脸》 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文中风趣的语言、可爱的神态、有趣的动作,将小贝当的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本文中,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人物特点的表现:全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将人物天真可爱、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好词积累:
ABAC形式的词语:大摇大摆 大模大样多才多艺 无影无踪 ABB形式的词语:笑眯眯 笑呵呵 笑哈哈 乐悠悠近义词:悠闲自得——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反义词:悠闲自得——战战兢兢 容光焕发——萎靡不振 难句理解:
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讲解:
小贝当本来不具备看报纸的能力,因为他只有二年级,很多字不认识。那他为什么还要一本正经地看报,把报纸翻得哗哗响呢?联系全文,大家就明白了,这是小贝当故意装出来的,以显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的样子了。这样写,小贝当的天真可爱和渴望成长成为大人的急切心情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了。积累好句:
描写老板风趣幽默的句子:
老板笑眯眯地说:“哟,是我们的小贝当啊,请坐。” 老板递上报纸,改口道:“请贝当先生看报。” 理发师说:“等你长出胡子来。”
第5课《童年的朋友》
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在本文中,值得大家学习的是通过小熊可爱的外形和神态的描写,将作者与小熊之间纯真美好的情谊表现得十分充分。好词积累:
描写亲密无间的词语: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心心相印近义词:稍微——略微 往日——往昔(昔日)形影不离——如影随形
反义词:往日——今日 硬邦邦——软绵绵 形影不离——形同陌路 积累好句:
描写小熊活泼可爱的句子:
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第二单元课标要求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43个,自主识字若干,积累词语41个。学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诵读古诗《于易水送人》
3、结合课文进行选词填空,组词及比较,把句子写完整等练习;进行语言相关实践活动。根据单元内容——科技与环保,选一选自己做过的事,把它写下来。
4、能感受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革,懂得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6课《新型电影》
【词语理解】
邀请: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空隙:缝隙;裂缝。
拱形:像半球形的样子,两个或多个就可以组成一个球形。洒落:分散地落下。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巨大——庞大 有声有色——绘声绘色 反义词:巨大——微小 透明——浑浊 【难句理解】
电影院是半球形的,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它四周有许多拱形的大门。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周高。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批注:
这里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电影院像碗、大厅像盘子、天花板像天空,形象地写出了新型电影院的形状与构造。这样的电影院的确是新颖的,奇特的。【好词积累】
ABAC形式的词语: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绘声绘色 不言不语
ABB形式的词语:亮堂堂 明晃晃 亮晶晶 金灿灿
第7课《网上呼救》
【词语理解】
灼痛:像被火烧了一样疼痛。
距离: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相隔的长度。地址:个人居住或团体所在的通信地点。询问:征求意见;打听。
挺住:支撑住,坚持住;不放弃,不退缩。
大洋彼岸:大洋,通常指太平洋。彼岸,就是指太平洋的对岸。通常指美洲。但本文中大洋指大西洋,彼岸指欧洲。【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找寻——寻找(搜寻)剧烈——猛烈 紧急——危急
反义词:剧烈——轻微 详细——简略 困难——顺畅 【写作特点】
全文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记叙了远在美国的麦克通过互联网拯救遭遇疾病的大洋彼岸的芬兰姑娘苏珊的故事。课文中“一天下午”、“将近六点”、“六点十分”、“十分钟后”、“六点三十分”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串联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层次清晰。[难句理解] 那里的工作人员一边和芬兰的有关方面联系,一边向麦克询问苏珊的详细地址。
批注:时间在此刻就是生命,更何况美国与芬兰相距如此遥远。句子中“一边……一边”不仅写出了时间的紧迫,更形象地表现出参加这次互联网拯救苏珊的麦克和美国紧急援助中心人员与他人的真情和关爱。[积累好词] 包含有“烈”字的词语:剧烈 猛烈 热烈 激烈 强烈 壮烈第8课《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 [词语理解] 飞翔:飞行,盘旋地飞。
枪瘾:指对使用猎枪有浓厚的兴趣。打猎:人类想方设法用各类器具猎取野兽。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善良——和善 美丽——漂亮 飞翔——翱翔 反义词:美丽——难看 善良——凶恶
第9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词语理解]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茂盛苍翠。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清晰透明,也可以看到底。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裸露:暴露在外面,没有东西遮挡。
甜润:(声音)甜美圆润;(空气)新鲜湿润的意思。锋利:形容兵器、工具等尖而薄。也指言论、文笔等尖锐。扩大:指(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扩张范围。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郁郁葱葱——葱葱茏茏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反义词:清澈见底——浑浊不清 锋利——粗钝 裸露——隐藏
扩大——缩小 应有尽有——一无所有 咆哮——怒吼 [难句理解]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批注:这里的两个“谁”不作为疑问代词,而是指代“任何”,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积累好词] 描写景色的词语: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第10课《燕子专列》 [词语理解] 专列:专用列车的简称。特殊:特别,不同一般。
骤降:突然降下来,让人措手不及。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淌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坚硬:非常硬。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濒临:接近,将要。料峭:形容微寒,也用来形容风力寒冷、尖利。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濒临:接近、将要。覆盖:掩饰,遮盖。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舒适——舒服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濒临——临近在乎——在意 立即——立刻
反义词:舒适——难受 特殊——普通 温暖——寒冷 麻烦——方便 饥寒交迫——丰衣足食 [写作特点] 一般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往往先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写经过和结果。但是本篇课文先写事情的结果(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人们用专列送燕子去温暖的地方),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最后回到结果。这样先交代结果,再介绍事情来龙去脉的写作顺序成为“倒叙”。
倒叙(flash-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难句理解]
于是,政府通过电话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批注:从政府采取的措施,到普通百姓走出家门的举动,瑞士全国自上而下,造就了拯救燕子的一个非凡的创举——这一切来自人们对动物的爱心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坚定信念。[积累好词] 描写天气寒冷的词: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饥寒交迫 春寒料峭 漫天飞舞 皑皑白雪第三单元 第11课《瀑布》 【词语理解】
瀑布:瀑布在地址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跌落。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衬着(轻声zhe):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仰望:抬头向上看。
珍珠:珍宝珠玉。形状是如小圆粒,常为白色或浅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泽。【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仰望——俯视 【写作特点】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其间,作者用了确切的比喻,写出了瀑布给人的感受。因此,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这是文中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
【难句理解】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句——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声势磅礴”,即使没有望见瀑布,已经让人感受到瀑布的气势。【积累好词】
描写瀑布声势浩大的词语:叠叠的浪 阵阵的风 【百科知识】 瀑布
瀑布是地球上十分壮美的自然景观。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瀑布分别为: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和伊瓜苏瀑布。
1、尼亚加拉瀑布(加拿大和美国交界跨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尼亚加拉河上,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平均流量约5,720立方米/秒,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一直吸引人们到此度蜜月、走钢索横越瀑布或者坐木桶漂游瀑布。
2、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3、伊瓜苏大瀑布
伊瓜苏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公里处,为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公里。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第12课《天鹅的故事》 【词语理解】
群山环抱:四面环山,位于群山之中的意思。窟窿:孔、洞。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腾空而起:向高空升起。塌陷:塌陷并往下陷。怔住:发愣;发呆;惊呆了。【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料到——预料 呼啸——咆哮 颤动——振动 怔住——愣住 反义词:
下落——上升 胜利——失败 【写作特点】
如何表现“主要任务”的特点?本文就教会大家一个本领,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中可以体会到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的;再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的省略号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的顽强,它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牺牲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出来。【难句理解】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胸脯、翅膀,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冰,坚硬无比。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无疑是疼痛的。但是,为了天鹅们避免死亡的威胁,老天鹅不顾自己的安危,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奋不顾身的歌,令人可敬可佩!【好词积累】
描写风的词语:北风呼呼 北风凛冽 北风怒号 春风和煦 凉风习习寒风刺骨 春风拂面第13课《海底世界》 【词语理解】
波涛澎湃:澎湃,波浪之间相互拍击所发出的声音,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宁静:平静、安静。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闪耀。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打鼾:也称打呼噜,指熟睡时发出粗重的呼吸声。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储藏:把一样东西长久的保管起来。稀有:很少有的,极少见的,极少出现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宁静——安静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迅速——迅捷 清楚——清晰 稀有——少有 反义词:
宁静——喧闹 波涛澎湃——风平浪静 黑暗——明亮 危险——安全 迅速——缓慢 清楚——模糊 【写作特点】
本课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来安排课文内容。开头先提出问题“
大海深处是怎样的“,然后抓住“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这两个重点,分别进行叙述。课文最后一段用一句话总结了全文,赞叹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本课文写事物特点时,一是用数字说明;二是较多地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去说明或描述生疏的事物。这样写具体形象,容易理解。【难句理解】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贝类是软体动物,外面有贝壳,它们巴在轮船底下,船走到哪里它们就能到哪里。坐船旅行是要花船费的,它们当然谈不上船费,所以为“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贝类行动的特点做了形象的介绍。【积累好词】
AABC形式的词语: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恋恋不舍 亭亭玉立 闷闷不乐 洋洋得意第14课《小狗杜克》 【词语理解】
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殷红:深红,红中带黑。一刹那:形容时间极为短暂。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在泛指事物未遭到损坏。【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困倦——困乏 安然无恙——安然如故 一刹那——一瞬间 反义词:
困倦——精神 安然无恙——危在旦夕 【写作特点】
课文的讲述条块清晰,第1、2小节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起因,并通过野餐时,对杜克与玛丽欢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玛丽与杜克的情谊,为后面杜克奋不顾身救尼科的动因埋下了伏笔;第3、4小节是事情的经过,通过“风驰电掣”、“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描写了当时情况紧急,以及杜克救尼科的一系列动词:蹿、咬、拖,表现了杜克的奋不顾身;第5小节介绍了事情发生的结果。【难句理解】
突然,黑影一闪,小狗杜克蹿上了铁路。它一口咬住尼科的尿布,在车轮将要碾上的一刹那,把尼科拖出了轨道。这两句句子中,作者连着用了“闪”、“蹿”、“咬”、“拖”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杜克救孩子速度之快、之勇敢,全然忘记同样面临的死亡的威胁。多么忠诚的小狗。【积累好词】
描写速度快的词语:风驰电掣 望尘莫及 大步流星 电光火石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健步如飞 转瞬即逝第16课《“神童”的秘诀》 【词语理解】
私塾: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教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或成绩排在前面,形容人十分优秀。神童:指特别聪明、才能非凡的儿童。灶:用砖石砌成的生活做饭的设备。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 惊奇:惊讶奇怪。
劝阻: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符号: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
称赞: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秘诀: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劝阻——阻止 惊奇——惊讶 称赞——赞美 秘诀——诀窍 留心——留意 勤奋——勤恳 火冒三丈——怒气冲天 反义词:
劝阻——怂恿 明白——糊涂 称赞——批评 聪明——愚笨 勤奋——懒惰 名列前茅——名落孙山 【写作特点】
课文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通过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为专心看书,把米饭烧糊了的故事,揭示了“神童”的学习秘诀,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另外,课文中人物语言描写较多,表达方式多样。
【难句解析】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有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首先要理解句子里“圈圈点点”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读得懂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成圈圈;打黑点的是生字。”这样的学习方法多好,这样的学习习惯多好!陈毅成绩名列前茅,被称为“神童”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小贴士·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熟读句子,理解句子表面是在写什么?
2、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哪些内容是有联系的?
3、说说这个句子真正的含义时什么? 意义和方法: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和词语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方法。强调:特别是回文读的方法更加重要。一般的重点句的前一部分内容都是与这个重点句相关联的,前一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这句重点句做铺垫或者承担了引子与由头的作用,所以,“瞻前顾后”的阅读习惯需要孩子们在平日的阅读中扎实掌握。(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句子和词语的基础
母语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需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之友借助已经有的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句子和词语的重要工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家长应当予以应有的重视。
【积累好词】 描写人生气的词语:
火冒三丈 勃然大怒 咬牙切齿 七窍生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气急败坏 大发雷霆 恼羞成怒 怒气冲天 怒不可遏第17课《梅兰芳练功》 【词语理解】
祖师爷:学术流派、宗教派别以及各行各业的创始人。拜师学艺:新从业或学艺者通过仪式与传授技艺者结成师徒关系,谓之“拜师学艺” 例外:在一般规律、规定之外。
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想尽一切办法。顽强:非常坚强。
毅力:坚定持久的意志和力量。扎实:坚实;结实。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著名——有名 严格——严厉 慌张——慌乱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顽强——坚强 扎实——坚实 反义词: 严格——放松 慌张——镇定 光滑——粗糙 顽强——软弱 扎实——浮夸
[难句解析]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
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品读句子中得关键词,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到梅兰芳毅力顽强,克服困难,刻苦练功的精神。令人可敬可佩!
[积累好词] 描写刻苦练功的词语:一日不练三日空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第18课《爱迪生孵小鸡》 [词语理解] 好奇:对海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傻劲:犟劲 着凉:受凉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暖和——温暖 着急——焦急 反义词:
暖和——寒冷 着急——沉着
[写作特点] 课文以“先概括人物特点,后例举具体事例”的结构形式开展叙述。文章第2-12小节围绕第1节中的“老爱问”,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爱迪生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在尝试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疑惑进行详细描述,充分体现了一个5岁孩童勤于思索,敢于实践的求职欲望,以及天真可爱的性格特征。
[难句理解] 他好奇地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母鸡下蛋在于其他人看来,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没必要刨根问底。但是爱迪生却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而会跑去问妈妈。这说明一个5岁孩童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积累好词] 描写声音的词语:哦嘘哦嘘 笃笃笃第19课《牛顿在暴风雨中》
[词语理解] 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袭击:突然打击;侵袭。
泛滥:比喻不好的事物如打水漫溢,到处都是。惊慌:害怕慌张
心甘情愿:形容完全出于自愿,一点也不勉强。空旷: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任何阻挡物。乱蓬蓬:蓬松,散乱。
打扰:干扰,扰乱人心或者注意力。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罕见——少见 袭击——侵袭 担心——担忧 惊慌——慌乱 心甘情愿——自觉自愿 空旷——空荡 打扰——干扰 反义词:
罕见——常见 惊慌——沉着 心甘情愿——迫不得已 空旷——狭小
[写作特点] 本课通过烘托环境描写的手法,表现牛顿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以及可贵品质,把大量的对暴风雨的描写做的十分准确。这样写,可以形象地表现牛顿毫不畏惧风雨雷电,勇敢地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精神。因而,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只有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认真品味分析,才能对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刻画以及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难句理解]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解析:这么大的风雨,该呆在家里,但是牛顿却迎着风雨,像疯子一般,以不同的方向向上跳着,足以表现出他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和近乎疯狂。
[积累好词] 描写暴风雨猛烈的词语:
河水泛滥 连根拔起 咯吱咯吱 呼啦啦
乱蓬蓬 弯着腰 缩着脖子 顶着狂风爱上英语爱上缤果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瑞雪3 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纷纷扬扬、笼罩”等词语,理解“凛冽”及“瑞雪”的“瑞”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背诵课文第3节。
3、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
4、理解文中农谚,了解人们称这场雪为“瑞雪”的原因,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农谚,了解瑞雪的意思,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雪景图片、多媒体课件、范读配乐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雪景图片。把你看到的雪景说一说? 出示雪景图片
2、从回答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对雪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再次去感受这种乐趣吧。
3、板书课题: 37瑞雪 齐读课题。
过渡:到底什么是瑞雪?瑞雪又有哪些特点?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雪的。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完成填空。ppt播放轻音乐。
2、交流,填空。(昨天中午、傍晚、今天清早)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 了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相机板书:昨天中午 傍晚 今天早上 雪前、雪中、雪后
过渡: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来认读一下本文中的生字词。
4、5、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 凛冽、笼罩、分外、耀眼、巍巍、馒头、霎时间、掷雪球、白蒙蒙 眉开眼笑
4、指名读,齐读。正音:白蒙蒙..(meng);‚笼.
罩(lǒng)过渡:凛冽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试着用凛冽词说一句话。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雪前
1、出示句子: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2、3、指名读。
3、昨天中午,发生了什么事?——刮起了凛冽的大风。板书:寒风凛冽 “凛冽”字形,书空,什么意思? 严寒刺骨。
4、冰冷的寒风吹在脸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齐读句子。过渡:刺骨的寒风就这样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下雪了。
(二)学习雪中 出示下雪图片,感知雪大
1﹑这场雪大不大?你从文中哪里能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默读课文的1、2节,找出相关词语,做上标记。
出示句子: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回答:句式:我从()一词可以看出雪下得()。(2)同桌交流。(找到哪些词语,原因是什么?)预设:大片大片、纷纷扬扬....(指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霎时间、全都、笼罩、白蒙蒙(说明下雪范围广,都体现了雪很大)相机板书: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3)全班交流。检查出示 积累 描写时间短的词语:霎时间,顷刻间,转眼间,一眨眼,马上,立刻。
(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过渡:就这样,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也晴了。雪后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雪后 出示图片,感知雪后的美景。
出示句子: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1、这段话,把雪后的情景写得很美,同桌对读,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指导朗读。相机理解: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4、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呀!指名读,男女分读
4、填空引读。今天清早,雪,天。一轮红日,把雪后的 大地。茫茫田野,巍巍群山,好一派,好一幅。齐读。
5、作者用了一个词,概括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壮丽雄伟 交流并板书:壮丽雄伟)
过渡: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幅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这还是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板书:喜人图画
(四)学习第四、五节
1、理解:喜人,文中使谁感到高兴,感到欣喜呢?默读课文的4、5小节,找找答案。
2、交流。(老农、孩子)
3、老农:(1)从哪个词可以看书老农很高兴? 眉开眼笑(2)有经验的老农为什么感到高兴呢?
4、理解谚语 出示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出示释义: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很多,雪水融化后渗入泥土,对小麦的生长很有利,明年就会得到丰收,简直可以用馒头当枕头来睡觉了。因此,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
板书:眉开眼笑 补充:冬雪..能杀虫,能保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4、出示第4节,指名读,师生对读。指导朗读,读出高兴之情。过渡: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5节。
5、交流。相机板书:玩耍嬉戏
6、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堆、掷、奔跑、追逐
7、交流,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
6、想象说话︰孩子们在雪地里玩什么呀?(填空、交流)练习说话: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可选用课文中句子描写)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_。(说清干什么)
6、齐读,感受欢乐。
四、总结全文 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色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这真是一场吉利的好雪!冬雪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难怪作者也称这场好雪为——瑞雪。(齐读)
作业: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板书设计:
37、瑞雪 昨天中午:寒风凛冽 傍晚: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今天清早:壮丽雄伟 喜人图画 瑞雪
老人 眉开眼笑 孩子 嬉戏玩耍
37、瑞雪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瑞雪 沪教版
《瑞雪》教学反思
听袁老师的课,那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老师的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他用不泯的童心与孩子一起学习体验,耐心地带领学生感悟语文世界的美丽,正如课文中所提及,袁老师的这堂课也如这场瑞雪般喜人欢乐又不乏壮丽多彩。纵观整堂课,扎实而灵活的教学内容不仅感染了学生,袁老师丰富的教学智慧也让我深受启发。
《瑞雪》是一篇写雪景的文章。文章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喜人的瑞雪图,展现了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赞美了雪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欢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积累了一定的字词,朗读的能力也正在不断加强和训练。袁老师多次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反复品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背后蕴涵的美感,进而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可谓水到渠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朗读。而对于同一语言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会形成独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袁老师力求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各自的理解去朗读文本,进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另外,袁老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十分到位、扎实,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自然流畅。袁老师整堂课从课题入手,紧紧围绕“人们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分别从“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最后回归到这个问题,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瑞雪”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可谓扎实而到位。在教学中,袁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图交替呈现,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感受到了雪大、景美、人乐,受到了热爱生活、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熏陶。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袁老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情,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巡视,快速指出正误,在与学生对话、互动过程中适时调控教学节奏,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需要不断学习的。
最后,让我十分感慨和敬佩的是袁老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课堂上生动的媒体资料和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充分地表现了袁老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充分的课前准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袁老师并不凭借经验行事,他对文本反复推敲,对教材耐心细致的解读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我想这也是任何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瑞雪》反思
《瑞雪》是一篇写雪景的文章,作者按雪前、雪时、雪后的时间顺序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壮丽喜人的瑞雪图,展现了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抒发了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课文重点描绘了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情景,突出雪大和雪景的美,并通过农谚道出这场雪称为“瑞雪”的原因。
在备课时,我想: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极富情感,适宜朗读、背诵的课文。它提供了优美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回归到常态中,给足时间,在师生对话、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潜心品文,感受所蕴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学中最好的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学生的作用。我力求让学生们多读、读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优美的朗读,激发他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所以我把朗读训练作为本课教学中首先任务。
其次,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对于北国的冬景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这对理解、感悟课文的语境带来困难。于是我利用了ppt,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图,交替呈现,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很多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同时,我在试讲这篇课文时发觉没有突出下雪后,也就是第三小节重点段落。而将重点平分为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使得教学过程显得有点拖沓。基于此,我又对课件进行了修改,力求突出重点段落,着重让同学理解瑞雪“瑞”在哪里。
在上完课文后,个人感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在各位老师的指导点评下,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原本设计的导入环节略显拖沓。我以提问“你见过雪吗?雪给你留下的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意在让学生用简单的话描述大雪的情景,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后文教学作了铺垫。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反映不积极。经过课后评课,我觉得如果一开始就把重点落在“瑞”字上,以“瑞”字作为贯穿课文的线索,教学目标会更为明确,教学思路也会更清晰。
其次,在字词教学上,我抓了“凛冽”、“笼罩”、“霎时间”、“耀眼”等重点词。在学“凛冽”的时候,播放刮大风的音效声,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凛冽”的意思;在理解“笼罩”时,我运用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教学;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学习“霎时间”;用“耀眼”造句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在尤其在感受雪大这部分时,我抓了“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这句话。通过和“傍晚,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山川、田野、村庄都在大雪之中了。”这句话的比较,请同学找出两句的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作者加上“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笼罩”等词的原因。这使同学充分认识形容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在分析课文时,我分成三大块,即“雪大、景美、人欢”。重点落在“景美”上。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在第一部分“雪大”上花了过多笔墨,所以使得重点不明确。在教第三小节时,时间太仓促,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我也运用了师生配合读、学生个别读、男女赛读、填空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和景色,同时再配图直观体验这些壮丽景色,但却没有使学生充分体会雪景的美,没有恰到好处地激发他们赞美美好事物的情感。现在想来,如果在体会景美处,在“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的“好”字上做文章会更便于学生理解。这是文章的精彩之句,如果将去掉“好”字的句子与原句比较着朗读,从中悟出“好”字包含的“太美了,太令人激动了”等意思,会促进学生对瑞雪的喜悦与赞叹。
最后是通过理解农谚来体会老农的喜悦,这是个难点,我补充了瑞雪作用的小知识,从而理解农谚,感受到老农的喜悦之情。
回顾这节《瑞雪》,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节好课是要不断钻研的。这不仅要靠老师对教材的把握,还要靠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对课堂的良好掌控能力。教要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坚持不懈,必须在教学中花大力气进行课后反思,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地练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瑞雪》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概括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在语文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堂课,呈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会听
按照心理学研究,“听”的过程是一个接收、理解、储存语言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语言的接收主要指对语言的感知和辨析;理解是指对所表达的意义的分析、领会;储存是指言语信息被大脑理解后进行编码和记忆。所以,在本堂课了解课文内容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在 “听”的过程中,接收、理解、存储语言信息。同时,在整堂课中,我也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插嘴、不抢答的好的学习习惯。
二、会说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口语的应用范围与频率,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说话的准确性、严密性与敏捷性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成了在教学设计中萦绕我心头的一大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的确设计了多处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地方,如理解词语,用“因为……所以……”、把字句、被字句等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同时,也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话,说说雪停了孩子们可能在雪地中干什么……学生确实在这些 “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会读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是现代文明人在精神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朗读就成了重中之重,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本册教材从第七单元开始,对学生提出了默读的学习要求。本单元训练重点中也有“静下心来,认真默读,边读边思,不断提高默读能力,养成默读习惯”的要求。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安排了两处默读训练点,分别是: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分别找出描写雪前、雪中和雪后的语句。
二、默读第三小节,边读边圈,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课堂中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陶冶性情,在朗读中积累文中生动的语言并能够进行背诵。
四、会写
本课的写作结构清晰,分别按照“昨天中午——傍晚——今天清早”这几个时间点也展开写作的。所以,在教学最后,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二年级时曾学到过得两篇课文《雾》和《初冬》,以今年秋游那天早上学生所遇到的那场大雾为契机,展开写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仿照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大雾天的早上周围的景物的变化以及学生心情的变化,通过写作体会雾的恼人,与“瑞雪”形成对比。
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教学思路也是比较清晰的,能较完整地呈现教案上所设计的内容,完成初定的教学目标。但通过这次比赛,我还是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教材的钻研能力还有待提高。
《瑞雪》一文的篇幅并不长,但可挖掘的教学点却很多。在本次备课中,我明显发现自己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有多么的力不从心,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迟迟找不出突破点,最后也仅以时间这一条简单的线索简单地教学着。其实文章还蕴藏着许多知识点,如在景物描写中,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而我在这一课堂中却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教材钻研能力的薄弱确实为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认真钻研教材,多多研究优秀的课堂教学,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还略显欠缺。
虽然今年已是我踏上三尺讲台的第四年生涯,但一上公开课就手脚发抖的怪毛病还像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缠着我,怎么也甩不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全放开自我,反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在忘记台下听课的教师的同时,把学生也给“忘”了。所以,对学生的关注度也欠缺了,才会出现把应该留给学生讲的内容让自己给讲光了;才会出现理解“分外”一词意思时,学生讲了“十分”我理解成“时分”而否定学生答案的错误……对课堂的生成问题的处理显得很欠缺,所以课堂气氛也没有原先想象中的那般热闹。我想这过弱的心理素质也必将成为我教学道路阻挡我前进的拦路虎,改正势在必行。
第四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4名。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听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存在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有话却不知如何说起的现象,还有待于提高。写字作为学生的强项,半数学生能做到真正的“入体”,结构美观,线条流畅。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同学朗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但缺乏感情;关于学习方法的教学有待于深入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基本能写出生动、具体且富有丰富想象的片段。部分学生写的语句没有条理,错别字较多,且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基本功薄弱。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分4各部分:
1)、课文
8个单元
40篇课文
2)、古诗诵读
8次
8首古诗
3)、综合练习
8次
4)、作文
14次
课文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5篇,共40篇课文。本册教材的生字为348个,继续积累词语345个。课后练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阅读芳草地”,主要是提示阅读要求,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是“词句活动室”,安排少而精的字、词、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每个单元前还编写了学习“导语”,主要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和阅读练习的重点。本册教材各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为:
一、二单元,预习课文;
三、四单元,复述课文;
五、六单元,理解词句;
七、八单元,提出问题。
“古诗诵读”安排在各单元中间,每单元一首,全册教材共8首、“古诗诵读”的教学,重在朗读和背诵,只要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不要做过多讲解和分析。
“综合练习”安排在单元末尾。本册“综合练习”的编写,减少了单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字、词、句,及时安排学生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了确保“综合练习”的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本册教材为每次“综合练习”安排了2个课时。教师要保证课内练习时间,尽可能当堂完成,改变课内指导课外完成的不正常情况。
三是作文教材与阅读教材分开编写,编排在阅读教材之后。本册作文教材的命题与设计切合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喜欢写的事,也让他们有充分想象、自由创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2、教材的基本特点
1)、坚持以读为本,帮助学生练好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基本功,让他们学会阅读。
2)、改革练习设计,提倡探究、体验、合作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3)、坚持以人为本,改革作文教材,让学生自由写作,轻松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2、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
3、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4、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练习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加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了解课文的大意,理解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或课文中的文字复述课文。
4、把课文读得自然、流畅,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348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能比较熟练地运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阅读和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注意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准三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过的345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顿号、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5、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达。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礼貌语言。在交谈中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6、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部分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
五、具体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学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五篇:沪教版201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201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松江区众兴小学
刘创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 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经常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听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结合言语交际的训练,多数学生能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但也存在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有话却不知如何说起的现象,还有待于提高。写字作为学生的强项,半数学生能做到真正的“入体”,结构美观,线条流畅。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同学朗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但缺乏感情;关于学习方法的教学有待于深入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基本能写出生动、具体且富有丰富想象的片段。部分学生写的语句没有条理,错别字较多,且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基本功薄弱。大多数同学不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不懂得深化中心。语言表达不细腻。习作能力较差,不能抓住生活的细节,从细微处来体现人与人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分4各部分:
1)、课文
8个单元
40篇课文
2)、古诗诵读
8次
8首古诗
3)、综合练习
8次
4)、作文
14次
课文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5篇,共40篇课文。本册教材的生字为348个,继续积累词语345个。课后练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阅读芳草地”,主要是提示阅读要求,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是“词句活动室”,安排少而精的字、词、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每个单元前还编写了学习“导语”,主要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和阅读练习的重点。本册教材各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为:
一、二单元,预习课文;
三、四单元,复述课文;
五、六单元,理解词句;
七、八单元,提出问题。
“古诗诵读”安排在各单元中间,每单元一首,全册教材共8首、“古诗诵读”的教学,重在朗读和背诵,只要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不要做过多讲解和分析。X k B 1.c o m
“综合练习”安排在单元末尾。本册“综合练习”的编写,减少了单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字、词、句,及时安排学生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了确保“综合练习”的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本册教材为每次“综合练习”安排了2个课时。教师要保证课内练习时间,尽可能当堂完成,改变课内指导课外完成的不正常情况。
作文教材与阅读教材分开编写,编排在阅读教材之后。本册作文教材的命题与设计切合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喜欢写的事,也让他们有充分想象、自由创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2、教材的基本特点
1)、坚持以读为本,帮助学生练好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基本功,让他们学会阅读。
2)、改革练习设计,提倡探究、体验、合作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3)、坚持以人为本,改革作文教材,让学生自由写作,轻松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2、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
3、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新-课-标-第-一-网
4、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练习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加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了解课文的大意,理解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或课文中的文字复述课文。
4、把课文读得自然、流畅,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5、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比较辨析、搭配运用、褒贬范围等方法理解词语;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比较句子、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有关句子。
6、学习用各种方法理解词句。
7、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给一定的方法,引导质疑问难。
8、学习质疑问难的方法,在阅读课文中,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等提出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348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能比较熟练地运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阅读和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注意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准三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过的345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顿号、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5、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达。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礼貌语言。在交谈中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6、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部分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
8、学习观察生活,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学写简单的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段练习和课外小练笔组成。大作文次数要求80次。
9、积极参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参加收集资料、办报、出专栏、讨论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人交流、合作,提高口头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10、继续学习在方格里书写各种结构的字。要求书写认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继续学习用毛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的兴趣和能力。阅读总量达到20——25万字左右。
五、具体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3、发掘学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6、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刘
创
2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