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档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关于印发《吉林省档案系列中、高级专业
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吉人联字[2004]5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事局、档案局、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处:
现将《吉林省档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吉林省档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吉林省人事厅 吉林省档案局
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附:
吉林省档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
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中评审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大学本科学历5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三)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四)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二、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7年以上、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四)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评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获得博士学位7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12年以上、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
一、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任助理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档案编纂工作的人员,参与完成档案史料汇编10万字以上,或参与编写档案参考资料5万字以上。
(二)从事档案接收、征集、整理编目及目录中心工作的人员,接收档案1000卷(10000件)以上,或征集珍贵档案20件以上;或独立完成组卷200卷(2000件)以上,或局部调整1000卷(10000件)以上;或完成编制检索工具两种以上;或熟悉报目工作技能,能独立开展相应报目业务的检查、指导工作。(三)从事档案保管、鉴定工作的人员,有3年以上库房管理工作经验,能独立完成库房管理工作;或有3年以上鉴定工作经验,每年完成鉴定档案100卷(1000件)以上。
(四)从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人员,有3年以上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工作经验,参与完成5次以上较有影响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含接待利用、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等)。
(五)从事计算机、缩微及档案保护等技术工作的人员,有700小时以上上机或进行业务操作的经验,并且有本人撰写的反映700小时以上工作情况的业务报告。
(六)从事档案教育工作的人员,有3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年均授课80课时以上。
(七)从事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员,有3年以上档案科研工作经验,参加过1项以上省(部)级或2项以上市(厅)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八)从事档案业务监督、检查指导、依法行政工作的人员,参与制定2个以上档案工作的业务管理办法,并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印发实施;执法人员具有依法查处违法销售、倒卖、损毁档案等案件的能力。(九)从事档案宣传工作的人员,在市(厅)以上宣传媒体宣传档案工作2次以上;或担任省级公开出版的档案专业刊物责任编辑,负责编审栏目3个以上。
二、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在任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档案编纂工作的人员,组织完成或主要承担20万字以上档案史料的编纂,参加编写2种(每种5万字以上)参考资料。
(二)从事档案接收、征集、整理编目及目录中心工作的人员,组织制定或修订本岗位的3个以上业务工作方案或办法,并组织完成3次以上的重要档案接收、征集或整理编目(报目)工作。
(三)从事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人员,组织制定或修订3个以上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方案或办法,并组织鉴定档案年均500卷(5000件)以上。(四)从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人员,组织制定或修订本岗位的3个以上业务工作方案或办法,并组织完成4次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含接待利用、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等)。(五)从事计算机、缩微及档案保护等技术工作的人员,组织制定或修订3个以上技术工作的方案或办法,并组织完成3项以上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在本单位应用或开发。
(六)从事档案教育工作的人员,自编1门以上档案专业课讲义,并承担馆员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年均授课100课时以上。
(七)从事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员,提出科技含量和学术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科研项目,取得省(部)级以上立项1 项,并作为课题科研骨干参加过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合作者为前5名);或作为课题科研骨干参加过2项以上市(厅)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合作者为前3名)。(八)从事档案业务监督、检查指导、依法行政工作的人员,组织或主要参加制定3个以上档案工作的业务管理办法,并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转发实施;执法人员具备在市(厅)辖区或专业系统依法查处违法公布、销售、倒卖、出卖、损毁档案等有损国家、集体利益和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案件的能力。
(九)从事档案宣传工作的人员,组织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档案工作3次以上,并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或担任省级公开出版的档案专业刊物主要责任编辑,负责编审栏目5个以上。
三、评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在任副研究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档案编纂工作的人员,主编或编审30万字以上档案史料,参加2种(每种10万字以上)参考资料的编写。
(二)从事档案接收、征集、整理编目及目录中心工作的人员,主持制定或修订本岗位的5个以上业务工作方案或办法,并主持完成5次以上重要档案的接收、征集或整理编目(报目)工作。
(三)从事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人员,主持制定或修订5个以上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方案或办法,并主持鉴定档案年均1000卷(10000件)以上。(四)从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人员,主持制定或修订本岗位的5个以上业务工作方案或办法,并主持完成6次以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含接待利用、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等)。(五)从事计算机、缩微及档案保护等技术工作的人员,主持制定或修订5个以上技术工作的方案或办法,并主持完成5项以上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在本单位应用或开发。
(六)从事档案教育工作的人员,自编1门以上档案专业课讲义,并承担馆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年均授课140课时以上。(七)从事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员,提出科技含量和学术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科研项目,取得省(部)级以上立项2项,并主持过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八)从事档案业务监督、检查指导、依法行政工作的人员,主持制定5个以上档案工作的业务管理办法,并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印发实施;或在市(厅)辖区或专业系统依法查处违法公布、销售、倒卖、出卖、损毁档案等有损国家、集体利益和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有重要影响的案件。(九)从事档案宣传工作的人员,主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档案工作5次以上,并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或主编省级公开出版的档案专业刊物,期刊评审达二级以上。
第五条 学术(技术)成果条件
一、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任助理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档案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编纂的档案史料、参考资料,获省级专业学会奖1项,或市(厅)级专业学会奖2项(以获奖证书和评奖部门所发通知为准)。
(二)主要参与完成本单位(本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或档案信息开发课题2项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或在工作中得到推广(必须提供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
(三)出版1部10万字以上的档案学专著或编著的撰稿人(本人承担1万字以上撰稿任务)。
(四)参与编纂出版档案史料汇编1部或内部印发参考资料2种。(五)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专项调查报告或业务报告2篇,其中有1篇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七)县(市)以下档案机构中的人员,有1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或专业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二、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任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档案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项的主要获奖者(合作者为前5名,以获奖证书和评奖部门所发通知为准);或市(厅)级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的主要获奖者(合作者为前5名)。
(二)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2项以上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达到省(部)级以上先进水平;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或专业科研项目3项以上,并通过市(厅)级鉴定,被评为市(厅)级科研成果。
(三)出版1部10万字的档案学专著或相关编著的完成者之一,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论文1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四)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有1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
(五)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组织编写的著作和编纂的档案史料、参考资料,获国家级专业学会三等奖以上1项;或省级专业学会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以上5项。
(六)独立或主持撰写并公开发表专项调研报告或业务报告2篇,其中有1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七)县(市)以下档案机构中的人员,有3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或专业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
三、评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在任副研究馆员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档案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项目的主要获奖者(合作者为前5名,以获奖证书和评奖部门所发通知为准);或市(厅)级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或二等奖4项以上项目的主要获奖者(合作者为前5名)。
(二)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3 项以上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达到省(部)级以上先进水平;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或专业科研项目5项以上,并通过市(厅)级鉴定,被评为市(厅)级科研成果。
(三)出版1部10万字的档案学专著或相关编著的完成者之一,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论文2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四)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有2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
(五)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主持编写的著作和编纂的档案史料、参考资料,获国家级专业学会三等奖以上2项;或省级专业学会一等奖4项,或二等奖以上6项。
(六)独立或主持撰写并公开发表专项调研报告或业务报告3篇,其中有2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七)县(市)以下档案机构中的人员,有3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其中国家级1篇)。第六条 破格条件
一、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资格
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第四、五条规定的正常评审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一)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的主要完成者(合作者为前5名,以证书为准);或市(厅)级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或三等奖以上2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二)获国家级专业学会优秀成果四等奖以上1项(合作者为前5名)。(三)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获省级专业学会二等奖2项。
(四)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二、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 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馆员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第四、五条规定的正常评审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一)获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的1项以上;或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者(合作者为前5名,以证书为准)。
(二)档案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优秀科技成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3项的主要完成者(合作者为前5名)。
(三)获国家级专业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2项,或四等奖以上3项(合作者为前5名)。
(四)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获省级专业学会一等奖4项。
(五)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三、评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
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第三、四条规定的正常评审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一)获国家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的1项以上;或省(部)级三等奖3项以上论文的第一、二作者,著作的主编、副主编,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二)获省(部)级三等奖和国家级专业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以上;或国家级专业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以上论文的第一、二作者,著作的主编、副主编,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三)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获省级专业学会一等奖6项。
(四)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第七条 附则
一、国家级专业刊物: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各部委或国家级学会主办或主管的专业刊物。
二、省级专业刊物: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省级各有关部门或省级学会主办的以及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报等专业刊物。
三、论文:指在上述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研究性学术文章,全文要求一般不少于一个印刷页。
四、专业文章:指在上述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经验总结、馆(室)藏档案内容介绍等文章,全文字数一般在1500字左右。
五、本文中“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二篇:吉林省通信工程业务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2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吉林省通信管理局
吉人社联字[2010]21号
吉林省通信工程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通信设备维护、网络维护、线路维护、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生产运营、科研、设计、规划、管理等工作中评审通信工程师、高级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评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通信专业博士学位;
(二)获得通信专业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助理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三)通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5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后,受聘助理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四)通信专业大学专科毕业7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后,受聘助理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五)获得其他工程类专业上述学位或学历,受聘助理通信工程师
专业技术职务年限增加2年。
二、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通信专业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通信专业硕士学位7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4年以上;
(三)通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0年以上,取得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四)获得其他工程类专业上述学历和学位,受聘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年限增加2年。
第四条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
一、评审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
1、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对通信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交换技术、传输与接入、终端与业务、互联网技术、设备环境)具有相关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本专业工作经验。
2、熟悉本专业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规程,掌握本专业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方法,有独立解决本专业通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程建设和经营项目策划等过程中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3、具有起草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文件的能力。
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承担过通信系统相关专业领域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⑵参与完成过本专业领域的企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编制工作。⑶参与承担过本专业相关研究课题。
(4)参与完成过工程或经营项目的立项论证、方案设计或实施管理工作。
(5)参加过本专业相关项目的开发、实施、验收和运行工作。
(6)参加过本专业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7)参与完成过本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评审高级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技术水平及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及本专业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对通信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交换技术、传输与接入技、终端与业务、互联网技术、设备环境)具有系统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2、掌握本专业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规程,熟练掌握通信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方法,具有独立解决本专业通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开发和经营项目策划等过程中关键复杂问题的能力。
3、能够组织编写大型的技术文件。
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主持或主要承担过通信系统相关专业领域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⑵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过本专业领域的企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编制工作。并能用以指导系统运行维护,技术管理,项目的立项论证、研究设计、组织实施等工作。
⑶主持或参与主持本专业相关重要研究课题,完成重要工程或经营项目的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实施组织管理工作。
⑷主持或参与主持过本专业相关的重大项目的开发、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工作。
⑸主持或参与主持过本专业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系统安装调试、实施组织管理等工作。
⑹主持或参与主持本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⑺指导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工作,成效显著。
第五条学术(技术)成果条件
一、评审工程师专业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3、市(厅)级以上优质工程项目的参与完成人。
4、参加完成大中型通信专业工程项目、生产项目,经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设计水平先进、质量优良,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5、在通信生产技术工作中,结合实际有所创新,解决了本专业领域中较关键的技术问题,并能编写相应的技术报告。
6、在国家级或省级通信企业、单位开展的技术维护管理评比中获得先进企业、先进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或获得技术维护和管理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称号者。
二、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市(厅)级以上优质工程项目的主持或参与主持者。
4、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大中型通信专业工程项目、生产项目,经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设计水平先进、质量优良,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在通信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有所创新,解决了本专业领域中重大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并撰写了相应的技术报告。
6、承担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在国家级或省级通信企业、单位开展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或获得省级以上通信企业、单位的“技术业务能手”、“技术业务专家”称号之一者。
第六条论文、著作条件
一、评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或通信业务、技术培训教材一部。
(二)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通信技术方面科技译著。
(三)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或专业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以上。
二、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或通信业务、技术培训教材一部(主要撰写者)。
(二)编写公开出版的通信技术方面科技译著(主要撰写者)。
(三)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或专业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以上。
第七条破格条件
一、评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第四、五、六条规定的正常评审条件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通信专业领域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二)有一定价值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本专业发明专利一项。
(三)获得省、部级授予的“技术维护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称号。
(四)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二、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在具备四、五、六条正常评审条件的同时,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通信专业领域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二)获得国家级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四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三)有一定价值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本专业发明专利一项。
(四)主持过国家级重点工程的设计、建设或科研攻关项目,解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且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掌握通信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对通信专业科研、开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有所创新并已取得重要成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六)在通信企业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有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科技管理创新,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显著作用,被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七)获得省、部级授予的“技术维护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称号。
(八)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系列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附件3: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系列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评定标准:高级经济师须系统掌握经济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和政策,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能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管理,或从事学科重点课题的研究,独立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经济研究工作中取得有重要价值的成果,或在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业绩显著;公开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组织专业业务工作、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有熟练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区从事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经济管理、人力资源及劳资管理、经济研究、经济信息等经济专业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在规定的资历年限内延迟申报:
(一)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三)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谎报成绩、剽窃他人成果者,延
迟3年申报;
(四)严重违法违纪或严重失职、渎职,给企业或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不得申报。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具有经济类相关学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经济师:
(一)获博士学位,并取得经济师资格二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并取得经济师资格四年以上;
(三)获得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经济师资格五年以上;
(四)获得大专毕业学历,并取得经济师资格七年以上;
(五)其它条件按桂职办〔2004〕49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考试(B级)成绩合格;
(二)破格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计算机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申报高级经济师资格应提供有完成人事部门或行业、单位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的证件和证明。
第七条 专业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二)做为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3年以上;
(三)主持或做为骨干参与国家、自治区重点项目1项以上或市(厅)级重点项目2项以上的组织、筹建、管理、投产等全过程工作;
(四)主持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3年以上;
(五)做为骨干参与小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5年以上;
(六)从事经济专业研究工作、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以上,或市(厅)级重点课题3项以上;
(七)作为主要负责人或骨干组织或参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5年以上;
(八)作为主要负责人或骨干从事经济信息和中介工作5年以上。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在专业工作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期间,连续2年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为企业的扭亏增盈作出显著成绩;
(二)为大中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或决策水平作出重要贡献,并使企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建设的重点项目投产后达到设计指标;
(四)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策划重大经济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取得或预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五)主持小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保持
增长;
(六)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三等奖一项以上。市(厅)级一等奖二项以上,或市(厅)级二等奖三项以上奖励;
(七)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业务骨干,对经济工作有独到见解,提出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对改进本单位(部门)工作,提高效率(或效益)作出重要贡献,或对行业的经济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八)主持或作为骨干参加重大课题研究,其成果通过省(部)级组织的专家评审确认具有应用价值项目1项,或通过市(厅)级组织专家评审确认具有应用价值项目2项,并被实际工作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开出版经济著作1部以上;
(二)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其中有一篇发表在省级以上本专业期刊;
(三)在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及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篇以上,或在省级学术会议宣读并获奖的论文2篇以上;
(四)在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及为解决重大经济问题而撰写有一定水平的专项调查报告、经济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立项研究报告等2篇以上;
第十条 破格申报条件
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第(一)
(二)条之一或第(三)~
(七)条其中两条者,可破学历、资历推荐评审高级经济师资格:
(一)在经济工作岗位上,荣获国家、省(自治区)、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者;
(二)荣获国家三等或省(自治区)、部级二等奖一项以上成果奖的主要贡献者;
(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20年以上,成绩显著,被评为省(自治区)优秀厂长(经理)者;
(四)在国际、国家级经济专业学术会议上或全国性报刊发表过3篇以上专业论文,或正式出版过经济专业的专著、译著,并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本专业国内较高学术水平者;
(五)从事经济管理工作20年以上,并直接主持管理过大型项目(或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工作,经省(自治区)主管部门认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六)从事经济管理工作20年以上,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厂长(经理)考试取得合格证的企业经理、厂(矿)长,经自治区主管部门认定,工作业绩突出者;
(七)从事经济专业工作30年(含30年)以上;并取得经济师资格5年以上,取得经济师职务资格以来,参加过大专院校或地、厅级以上单位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学习累计半年以上,经自治区主管部门认定,工作成绩显著、业绩突出者。
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条件,提交第二、三(或十)、四、五、六、七、八、九条规定的材料者,可申报高级经济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资格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申报人提交材料要求:
1、凡贯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如“3年以上”含3年。
2、本资格条件规定的课题或项目包括国家、部门、地方或单位下达的和合同规定的两类。
3、本资格条件中的“主持”是指在课题、项目中承担技术组织工作,并实际承担其中主要部分专项技术工作,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撰写相应技术报告者。
4、本资格条件中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奖励证书为准)。
5、本资格条件中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专业期刊”是指有“CN”或“ISSN”刊号的专业刊物。
第四篇: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工程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工程系列中、高级专业
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
人力资源部2006-06-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程技术人员的学识和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水电建设企业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按照本细则规定的条件,经评审合格并获得相应证书者,表明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第三条本细则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指在水利水电建设及相关行业中,从事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凡申报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第五条学历和资历的要求
(一)具有助理工程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具有理工类(下同)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四年。
(二)具有工程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
1、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满两年。
2、具备硕士或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满四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工程师资格满五年。
以上学历当中含后续学历,但需取得后续学历满一年方可申报。
(三)对于军队转业干部和原为公务员,调入企业单位后属于首次参加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人员,大专毕业后(含后续学历,下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年限满7年、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年限满5年,可直接申报工程师资格;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年限满10年、取得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年限满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年限满2年,可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
第六条外语要求
申报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除符合免试条件人员外,须取得相应级别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后才能申报。
第七条计算机要求
申报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除符合免试条件人员外,须取得相应级别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后才能申报。
第八条破格申报条件
对于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和资历要求,但成绩特别突出的,可破格申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如下:
(一)工程师
中专毕业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四年,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①司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②省部级及以上优质工程和优秀工程设计奖的主要贡献者。
(二)高级工程师
1、具有工程师资格,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
①国家或省(部)级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②政府特殊津贴、或省(部)级特殊津贴享受者。
③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奖者。
④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星火项目获奖的主要贡献者。
2、大学专科毕业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满五年,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①司局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司局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②省部级及以上优质工程和优秀工程设计奖的主要贡献者。
③经司局级单位正式批准并管理的工程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一年以上者。
第三章工程师评审条件
第九条专业理论水平要求
(一)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有一定的研究;
(二)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三)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
(四)了解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专业知识;
(五)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
第十条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
1、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曾独立完成本专业比较复杂的技术项目,或直接参加过一般技术难度项目的全过程;
2、熟悉并能正确运用本专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导则和规程;能够独立编写本专业有关工作方案;
3、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创新或改进。
4、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综合、判断及总结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担任本专业小型项目技术负责人,能组织、指导本专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
第十一条业绩与成果要求
(一)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在直接参加完成的工作中,做出以下贡献之一者:
1、完成国家或地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或调试,通过审查或验收;
2、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或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创新性;
3、完成有一般技术难度的技术项目(包括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经验收认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完成的项目获得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或二项局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或优秀设计、优质工程等专项奖。
5、提出科技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对科技进步和专业技术发展有促进作用。
6、在生产中,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在设计、施工、设备检修或修造中,能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约投资,经实践检验取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二)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撰写下列技术报告或论著之一者:
1、撰写过本人直接参加工作的正式技术报告。要求主要数据齐全、准确、文字通顺,结论正确,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性。
2、独立或作为主要撰写人在省(部)级及以上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上、或在国家或省级政府批准的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有关的论文;或在内部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二篇及以上本专业有关的论文。
3、作为参加者,出版过一本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
4、作为执笔者,参加过有关教材或技术手册的编写工作。
第四章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专业理论水平要求
(一)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对从事的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二)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三)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
(四)比较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及其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
第十三条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
1、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或大中型工程设计、施工项目、或组织过重要的生产运行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过较复杂的技术难题。
2、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分析、综合、判断和总结的能力,或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能承担或主持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编写本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报告、专题报告。
4、具有较强的开拓能力,技术工作有创新,或在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
5、能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本专业的技术文件审查、技术成果鉴定和验收等工作。
6、能够担任本专业中型项目技术负责人,能组织、指导本专业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
第十四条业绩与成果要求
(一)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出以下贡献之一者:
1、完成国家或地方一项大型或二项及以上中型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或调试,通过审查或验收。
2、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或重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有较大的创新性。
3、完成二项及以上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项目(包括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等),经验收认定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完成的项目获得一项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或二项及以上局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或优秀设计或优质工程等专项奖。
5、提出科技建议,被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对科技进步和专业技术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6、在生产中,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在设计、施工、设备检修或修造中,能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约投资,经实践检验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二)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撰写下列技术报告或论著之一者:
1、独立或作为第一撰写人在省(部)级及以上组织的学术会议、或在国家或省级政府批
准的刊物上发表过二篇及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或技术论文。
2、作为主要作者,正式出版过一本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
3、参与编写或修订过公开出版发行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或教材、技术手册。
4、主持制定或修改过本企业有关规程、导则、规章等的编写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对于取得其他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调到工程技术岗位的人员,如本人申报同级平转为工程师资格,需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二年。转为工程师资格满一年之后,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但需要原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加上工程师资格满五年。取得其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后调到工程技术岗位的人员,如本人申报同级平转为高级工程师资格,需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申报同级平转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作必备要求。
第十六条本细则中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需同时具备,方可评定为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七条本细则中规定的工程项目的大、中、小型工程等级,参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八条本细则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辽宁省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
辽宁省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
为落实科学人才观,客观公正评价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成果和技术创新,支持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结合经济专业特点,制定本评审标准。
一、评审范围及专业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全省国有、非国有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设置经济和国际商务两个专业。
二、申报及评审条件
(一)凡申报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评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且任现职以来考核综合结果均达到合格。
(二)学历、资历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2年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经济专业或相近专业,非经济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需具有评审专业的继续教育证明),取得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5年以上;
3、虽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取得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满3年,在达到正常晋升专业理论要求、工作经历与能力要求、论文和著作要求、外语及计算机要求的同时,工作业绩和成果符合下列条
件之一,可破格晋升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商务师:
(1)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奖励1项及相当奖励项目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2)获得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奖、省(部)级调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及相当奖励项目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三)外语、计算机要求
1、申报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人员,需取得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B级合格证书;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评审人员,需取得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A级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人员,可免于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2、申报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商务师资格评审人员,需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证书或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两个模块考试合格;符合免试条件人员,可免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四)专业理论要求
1、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2、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热点、重点问题有独创见解。
3、熟悉和掌握有关经济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处理在经济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五)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
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能主持中型企业、县(处)级以上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或在大型企业、市(厅)级事业单位主持职能部门经济管理工作中业绩突出,经专家认定在同行业中领先;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主要职能部门工作的业务骨干人员,解决过经济管理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过有价值的政策性意见,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须提供相关材料)。
2、主持管理过重大咨询、评估、科研课题,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须提供相关材料)。
3、主持管理过科研设计、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业务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须提供相关材料)。
4、主持、参加编写过行业标准、政策法规、条例制度及有关的管理办法(须提供相关材料),并已颁布实施。
(六)工作业绩和成果要求
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方法,其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企业管理进步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2、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经济管理方法,对经济领域及本专业发展趋势有创造性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调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3、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工程经济项目的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获得相当于上述等级的奖励项目的等级内额定人员。
(七)论文和著作要求
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技术刊物上发表经济或相近专业论文3篇以上;在市级公开发行的学术、技术刊物上发表经济或相近专业论文4篇以上。
2、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并提交经济或相近专业论文3篇以上;参加省级学术会议并提交经济或相近专业论文4篇以上(须经有关部门认定)。
3、正式出版4万字以上的经济或相近专业的专著或译著。
三、其他事项
(一)本评审标准所规定的学历、资历、专业技术理论、工作经历和能力、工作业绩和成果、论文和著作、外语和计算机要求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评审标准涉及的业绩、成果、论文和著作,均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
(三)获奖证书应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非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不能按晋升系列或专业奖励项目对待。
(四)本评审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评审相关条件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