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特色做法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特色做法
一、围绕“六位”加强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
为强化村居(社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规范村级统计行为,提升村级统计能力,保障源头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市围绕“六位”全面推行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是组织到位。成立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对各村要求建立相应组织,落实分管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齐心协力抓好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是质量到位。工作过程中,突出质的把握,稳扎稳打。采取“典型示范、分步推进、全面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把好关口,强化现场指导,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三是硬件到位。落实固定的统计办公场所(有些合用),设立统计办公室并挂牌。配备统计所必备的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档案柜、打印机等,全面建立健全电子统计档案。
四是人员到位。配备相对稳定的专职村级统计人员,对村级统计人员的基本条件要求是:工作责任心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五是制度到位。建立健全村级统计调查工作制度,明确村统计人员岗位职责,做到工作制度上墙公开。
六是经费到位。安排财政预算解决村级统计调查工作经费,确保村各项统计调查工作正常开展。落实村统计人员的工作补贴,定期发放每人每月补助**元。
二、突出“七化”加强乡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为规范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市突出“七化”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一是人员专业化。全市××个乡镇(街道)全都建立独立的统计中心,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村级明确专(兼)职统计人员,以文件的形式确定,经济、会计、统计专业人员占85%以上。
二是管理制度化。各乡镇(街道)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抓落实,制定《统计中心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微机管理制度》、《统计档案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签收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统计工作有规范、有标准、成绩有依据、奖罚有尺度,实现了制度化管理。
三是手段现代化。每个乡镇(街道)都配备了2间以上办公室并重新粉刷、铺设地板砖、安装空调设备;都配备4-7台专用微机及配套的办公设备,给每个统计中心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并联入国家、省、市统计信息网,所有专业都能在基层联网直报,为“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改革的顺利实施打下了扎实基础。
四是工作规范化。制定了《统计业务工作流程》、《统计报表报送流程图》和《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各种统计报表的“流程卡”、“审核记录卡”、“数据质量查询卡”以及“数据质量评估报告”等原始记录都随同汇总表和基层报表一起留存,实行全过程的流程记录和质量监控,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五是资料档案化。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统计原始记录、基层统计报表、汇总统计表、评估报告、统计调查分析、重要统计文件和会议材料、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等统计资料重新整理归档,做到资料完整,分类准确,条理清楚,卷外有目录、卷内有索引,查阅方便。
六是台帐电子化。保存完整的统计原始记录,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分年度、分专业建立内容丰富翔实的电子台帐,基本实现统计资料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七是建设长期化。在推进此项工作中,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各个乡镇(街道)不仅成立统计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出台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人员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稳定、设备不借用,建立稳定长效的统计工作机制。
三、狐抓“四实”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工作,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市狠抓“四实”推进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一是组织领导落实。××市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各专业骨干为成员的创建论证小组,专门从事对创建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到乡镇调研,下企业走访,征集各行各业的意见,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调研资料与统计专业制度与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市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市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
二是宣传工作落实。首先公开参加评比的条件。通过报纸、电视、文件等形式公布《××市企业统计规范化单位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凡在我市辖区内承担统计调查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均可参加企业统计规范化评选。其次做好创建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评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横幅等定点宣传与租用宣传车、召开由企业家参加的动员会、新闻媒体报道等移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向全社会宣传评比活动。
三是指导培训落实。对报名参选的单位,按照《××市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第一阶段的筛选。其主要措施有:一是业务性辅导。要求参评企业应准备的资料,根据企业性质不同应准备的资料也有所不同,我们将企业进行分类,按类别提供给每家企业详细的资料准备清单,并按类进行逐项讲解。二是派评审组人员对每一家参评企业进行实地检查。主要检查统计基础建设情况,包括原始记录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统计台帐是否健全;统计报表的填写是否规范;信息化配备是否齐全等进行专门的检查与指导,特别是对企业的基本资料设置开展专项的面对面的单独指导,引导其不断地完善更正,能更全面符合规范化单位评比的条件与要求。对通过初选要求的参评企业将进行第二阶段的考核评审工作。
四是考核评审落实。要求企业报送的材料主要为二年内的企业统计资料,根据企业报送材料,按照标准规定,组织评选小组人员对评选材料逐 项核对,并根据材料的数据质量情况进行量化,一项一项进行打分,然后累计总分,对考核分90分以上的企业,近两年内无统计违法行为的,确定为××市统计规范化单位候选企业,报统计规范化单位评选小组审核讨论,经过评审组的再核实,审定确认的企业,为本年度的统计规范化单位。确定为规范化单位的企业要将评选的材料按规范装订成册,进行存档。××市统计规范化单位评选规定为:一年评选一次,二年核查一次。即每年组织一次本年度评选新的统计单位,每家统计规范化单位二年核查一次,核查的内容与评选的基本一致,对核查合格的单位继续授予统计规范化单位称号,对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其统计规范化单位称号。对于被评选为统计规范化单位的,二年内为免统计执法检查。
第二篇: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附件1
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学校关于
创建浙江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请报告
镇海庄市(逸夫)学校位于庄市街道永旺村,占地面积352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7240.1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新校区共有31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1个班,390人,小学20个班,807人。学生基本为来自浙江省外到庄市片打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现有在编教师8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76人,中高级教师33人,区名优教师共5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7人,外聘足球教练1名。我校秉承“立足做人、励志成人、以德教人、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践行以“让好习惯成就美丽梦想”的新校训,以“培养习惯良好有信心的学生,打造教学严谨有爱心的教师,构建环境和美有灵性的学校”为三个发展方向。以发展体育、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发展足球教学为学校特色,使足球运动成为我校学生的主打品牌。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政策。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
3、健全校园足球领导机制。学校建立了在郑社军校长领导下,学校各个部门共同参加,体育专职教师及外聘足球教练具体实施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校园足球工作。
4、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校园足球工作的选拔招生、教学管理、日常训练、社团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足球师资力量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各方面条件保障
1、学校有完善的体育师资力量。在编专职体育教师7人,其中足球特长教师3人,外聘足球教练1名。学校每年提供多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机会,学校能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均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学校里享受优先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学校建有全新的人造草皮8人制足球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2个。足球等训练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为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学校将年生均教育经费10%用于体育特色教学及活动,不低于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足球作为“让好习惯成就美丽梦想”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运动时间。按照国家要求,我校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校本课程培训当中。
3、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我校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具有庄市(逸夫)学校特色的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
4、每学年开展1次校内足球联赛,每学期开展1次足球节,按照年级进行足球运球、足球射门、足球颠球等比赛。各班级积极撰写校园足球活动报道、校园足球摄影等相关足球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兄弟学校之间的足球交流赛。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2个足球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活动当中。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足球队,学校另外建有校级男子足球完整梯队,女子梯队也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学生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足球。
2、学校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积极邀请优秀的足球教练员来我校指导并且组织本校足球队员去足球特色学校学习观摩
3、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联赛、师生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县市区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镇海区校园足球比赛。
4、支持学生发展。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其中向恒大足球学校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五、近年来校足球队荣誉
2013年校小学男子足球队荣获“区小学生阳光体育足球比赛”第五名、宁波市校园足球工作三等奖。
2014年获得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第六名、镇海区足球联赛小学组第一名、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第七名、“2014年谁是球王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娃娃组和青少年组(宁波赛区)海选赛”纪念奖、镇海区足球邀请赛小学组第一名、宁波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总决赛二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工作一等奖。
2015年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丙组二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三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乙组三等奖、宁波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三等奖、宁波市晚报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娃娃组亚军、宁波市晚报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初中组季军。
2016年3月镇海区跨首届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小学组第一名、初中组第四名。
镇海区庄市(逸夫)学校
2016年3月31日
第三篇: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源头数据准确可靠,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然而,乡镇统计工作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源头数据质量是否真实可信?遂川县统计局于3月下旬组成调查组对泉江镇、高坪镇、左安镇、汤湖镇、南江乡等部分乡镇的统计基础工作及在岗统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对来说,全县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还比较薄弱,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与当前肩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人员素质、硬件配置、办公经费与数据质量要求有差距,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加强乡镇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一、乡镇统计工作的基本现状
1、乡镇统计机构的设置情况
在上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我县所有乡镇均没有设置独立的统计职能机构,没有明确统计编制。因为无编制、无岗位,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都并入到其他办公室,如有党政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有经管站或企业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等等,目前乡镇统计站已经名存实亡。
2、乡镇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
全县23个乡镇共配备专(兼)职统计员23人,每个乡镇1人。按配备的形式分,专职统计人员0名,兼职统计人员23名,占100%。按文化程度分,大专及以上18人,高中及中专5人;按配备资格分,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20人,无《统计从业资格证》的3人。大多数统计员都身兼数职,有的高达4、5项之多。这些兼职统计人员工作非常辛苦,除完成日常统计工作任务外,还要兼管乡镇其他工作,如驻村组、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综治、防汛抗旱、移民扶贫、农村医保等中心工作。因此,乡镇统计人员负担过重,统计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3、乡镇统计的管理体制情况
我县对乡镇统计员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方式,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统计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由于统计员的人事管理权、工资发放权都在乡镇,县级统计部门只是管事不管人,因而乡镇可以随意调配统计人员从事统计以外的工作,统计人员变动极为频繁。据调查,能连续从事统计工作三到五年时间的很少,一年一换、一年几换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乡镇统计员的编制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县乡镇统计员中,行政编制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占39%;事业编制的占61%。
4、乡镇统计的基础建设情况
目前,乡(镇)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比较差,多数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简陋、陈旧,统计手段极为落后。大部分乡镇仍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原始的计算工具,进行村组和企业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汇总和计算,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极低,严重影响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不堪重负。近年来,涉及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报表有增无减,统计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及周期性普查任务,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1%的人口抽样调查等等,使乡镇统计员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各级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统计已由单纯的农村统计发展成为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对乡镇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2、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制约统计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待遇长期偏低,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另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乡镇统计员说换就换,变动较为频繁,工作总结《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而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工作是管事不管人,按《统计法》规定,在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乡镇在调换统计人员时根本不给统计局打招呼,年年都有新面孔,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样,给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带来困难,培训的频率远赶不上乡镇更换统计人员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统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乡镇财政普遍偏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县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的。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保障统计的开支需要;条件较差的乡镇,连正常的开支都报不了帐。有部分乡镇的统计人员常常是自己掏钱垫付差旅费的,到年底还揣有一大把发票无法报销。村级经费情况就更加糟糕,大部分统计工作都是靠行政手段压制或凭村级统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
4、统计资料不完整,数据来源不实。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是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二是定期统计报表和年报表的起报资料收集不齐全,存在编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5、统计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未能及时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6、统计调查对象多,配合差,资料难以收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产发生结构性变化,二、三产业急速增长,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很大挑战和冲击,这本身给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农业报表要从村一级逐级上报,村统计员大多由村会计兼任,受文化程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报表种类繁多,收集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受利益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和私营企业瞒报、迟报、不报的现象仍然存在,乡镇统计资料的收集较难。
三、对加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切实加强和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是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统计工作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计调查单位遍布城镇乡村,统计范围广,起报单位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而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在于最基层的乡镇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统计队伍的稳定与否。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建立健全统计职能机构。要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乡镇统计站所,并将村级统计纳入统计网络体系,实行统计垂直管理体制。这是统计体制发展的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各乡镇要设立独立的综合型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2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行政编制,享受正(副)股级干部待遇,实行县统计局垂直管理,为县统计局的派出机构,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及各种普查调查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按时报送县统计局,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报送渠道畅通。
2、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以保障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千方百计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尽快实现乡镇统计配微机和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四是狠抓统计工作站所的硬件建设,给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盛市统计局关于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各乡镇政府要想法设法从统计办公用房、牌子、制度、档案柜、办公桌、微机等方面加以解决和补充,做到办公设施齐备,制度、网络健全,确保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3、加强业务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把统计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日程。不断加大对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县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培训经费,由县统计局每年举办一至二期统计业务培训班。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并严格实行统计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四篇: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特色经验做法
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特色经验做法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处的西北方,东临xx路,南临xx路,西临xx路,北临xx路。社区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总户数xxx户居民,人口约xx人,现管理党员xxx名,其中离退休党员xxx名、“两新”党员xxx名、社区工作站党员x名。
近年来,xx社区紧密结合辖区两新党员多、来深建设者多、基建工程兵多、老年人口多,着力搭建“一核二体五服务”的党建平台,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群众、党员为主体,提供5大专业服务,以党建引领党员先锋志愿,带动党群融合,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标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上率先突破走在前列。截至目前,先锋积分注册党员有xx多名,新增志愿者xxx余人,收集心愿需求xxx余个,认领心愿xxx余个,认领率达到xx%。
二、主要做法
(一)机制建设标准化。
延伸“党员积分制”,以“奉献-积分-激励-回馈”模式,通过积分兑换服务或者礼品,鼓励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党员激励机制;结合社区实际,联合专业技能党员、群众,组建“法律、心理、医疗、就业和综合”五大模块“智囊团”,社区党委书记任团长,辖区专业技能党员和群众为团员,制定标准化流程,规范心愿收集、心愿分流、心愿认领、心愿解决程序,建立群众评价和服务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心愿高品质快速落地。(二)需求匹配精准化。
Xx社区党委依托居民议事会、“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社情民意等平台,设立“心愿漂流站”,在辖区内XX个住宅小区悬挂固定心愿箱,并设有2个流动心愿箱,志愿者定期开展上门收集心愿活动;打造“心愿墙”,党员通过心愿墙发布心愿需求或发起公益项目,实现资源交流;组建爱心信鸽队,召集辖区“五老”家庭、小区楼长等熟悉社区情况的热心群众成为心愿收集与传播的“信鸽”,广泛收集辖区居民心愿需求,梳理成心愿需求清单;引入辖区企业、学校、医院、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根据服务类型填写心愿,梳理成服务清单,通过对接需求资源与服务资源,形成心愿“双向认领”清单,确保心愿精准匹配,助力心愿双向认领。
(三)党群服务人性化。
xx社区党委在心愿驿站注入党建“温度”,以人文关怀融入“服务”元素,设立xx个心愿固定收集点,x个流动心愿箱,并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收集心愿服务;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心愿提供针对性服务手段,如针对老年人医疗类心愿,提供心愿认领者上门服务;举办“社区论坛”,以智囊团五大模块为主题,邀请社区专家、学者开展法律、心理、保健等讲座,覆盖社区各年龄、各层次居民心愿需求。三、经验启示
(一)党员先锋服务更有针对性,让群众呼声有回应。
通过“心愿驿站”项目,真正将党建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结合“社情民意平台”、“三议三公开”议事制度、心愿收集完成制度,将党代表、人大代表吸纳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拓宽“先锋积分”长度与宽度,通过认领机制,迅速实现配对并及时反馈,使党员先锋服务以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二)基层治理更有落地性,让居民自治有路径。
“心愿驿站”把群众纳入其中,通过心愿书写、心愿认领与心愿评价,搭建基层治理新平台,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既成为社会治理的受体,又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通过将群众纳入基层治理主体,推动社区治理能级提升,让党建向基层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自治作用。(三)党组织更有凝聚性,让党员落地有平台。
“心愿驿站”以社区公益为纽带,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串联辖区志愿者、企业、学校、医院、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带动企业参与公益服务,形成经济效能向社会效能转化,全面激发社区党员活力,增强党员群众对党组织活动的参与度和归属感,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四)社区资源更有整合性,让共建共享有支撑。
“心愿驿站”项目以“精准有效”服务为主题,通过梳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与服务清单,科学整合社区资源,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打出“服务组合拳”,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共同策划公益活动、孵化公益项目,通过“感动社区”颁奖活动,对在心愿服务中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党支部组织进行表彰奖励,激发社区正能量并形成良性循环,构建“文明、和谐、秩序、有爱”的新型社区,让居民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五篇: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浅谈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浅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对区县级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区县级统计报表基本采取三种方法开展工作:一是统计部门逐步采取抽样调查代替全面报表制度;二是开展规模以上(含限额以上)全面统计加以全面调查为辅的方法制度;三是周期性的普查工作,如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区域统计的到位,将来统计工作重点在区县一级,统计越改革,区县级统计工作量越大,统计工作难度越大。要真正搞好当前的统计工作,适应统计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和统计制度、法制工作建设。现就个人观点谈一谈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1、领导重视是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关键。
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支持与否,事关统计工作和统计事业能否稳步发展。统计工作要发展,要有所作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作保证,因此可以说统计事业要发展,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对应的信息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在企事业单位 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2、大胆改革创新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出现,以前国有企业占大多数的时候,稍微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就设有统计机构,或者有专职统计员,现在的私营企业中设立统计机构的基本没有,专职统计员的一般只有在大中型企业里面才有,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统计员都是兼职。如何把高质量的基层统计数据通过兼职的统计员报出来,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如现阶段积极推广的统计代理就是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提高数据质量的一种好模式。
3、加强部门配合是促进使基础工作的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部门配合能促进基础工作的扎实。如与工商局相互核对名录,能把在工商局新登记注册单位的基本情况摸得更清楚,有利于报表工作的布臵;如为了更准确的反映道路运输现状,可与交通部门配合,更加准确地取得到数据;国税、地税、财政相互通报情况,通过财政收入宏观对比分析GDP数据是否准确等等。因此,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是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保证整个统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根本。在工作中要发挥部门统计的优势,根据部门业务范围进行统计分工,督促和帮助部门统计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
4、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搞好基础工作的保障。
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统计事业要发展,统计工作要上台阶、上水平,只有走依法治统这条路。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在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5、建立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统计基础工作的根本。
“打铁需自身硬”,一流的事业要一流的队伍来创造,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统计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很难适应和做好统计工作的。政府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既要学好政治理论,更要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一个统计员,没有很好的业务水平,是根本分析不出数据的本质,也不能解决基层统计提出的业务问题的。而基层统计人员如果缺乏学习,面对简单的报表,既不能理解指标的含义,也不清楚起报的范围及时间等,就不能准确反映出基层数据,造成宏观数据的偏差,导致决策失误,受到影响的还是老百姓。因此不管各级统计队伍都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高素质队伍才能有更扎实的基层数据。
6、抓好基层网络建设是确保基础工作质量的前提。
现在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完全调查、大面积的普查,所有报表来自基层统计人员之手。高素质的基层调查网络是维护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为什么国家在统计局在原有的统计线上增加一个中央直属的调查队,这就是统计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统计调查系统。统计之所以大力推广抽样调查,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基层调查网络的环节质量和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都很重要。只有提高调查网络的质量和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性,保证报表的时效性。因此在现有统计基层网络下,还要继续加抓基层网络基设,争取基层网络覆盖的乡、村,到街道,社区。国家统计局在各地设立的调查队的网络要继续延绅到区县,甚至更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