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秋夜》赏析
鲁迅《秋夜》背景
时代背景: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写作特色
《秋夜》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具体可感的象征体形式体现出来。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或激起人们的憎恶,或唤起人们的同情,或启迪人们去思考。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秋夜》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适应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需要。为了使语言更加符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鲁迅特意选择了许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闪着冷眼、洒满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瑟缩着作梦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咚作响的小青虫……都还在眼前活动着,仿佛触手可得。
象征意蕴
作品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枣树饱经沧桑,它虽然也受着夜空的摧残,但他毫不动摇,他不是靠幻想来支撑自己,而是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盅惑的眼睛。”这是一个清醒的战斗者的形象!作者在赞美枣树韧战精神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心境,枣树是孤独的,而且带着“皮伤”,虽然不顾一切地在与夜空搏斗,但对于前途也看得不甚明白,这正符合1924年前后作者的思想状况。枣树的形象,既是作者对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第二篇:鲁迅秋夜中+赏析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
《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最长最直的几枝(树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一意要制他(指天空)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的〖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是枣树形象特征的核心。
其次的特征是“欠伸的很舒服”,“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再次的一个特征是“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意蕴枣树(形象)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他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他坚韧不拔,不受反动势力任何蛊惑,(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就像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就是枣树形象所包含的意蕴。
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既反映了鲁迅对斗争黑暗前景的曲折复杂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他在当时尚未看清革命前途、尚未找到新的战友时的苦闷和孤独感。
2、天空、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及其象征意蕴。
天空最主要的特征是“将繁霜洒在我的圆里的野花草上”使得人间草木凋零,只剩下极细小的粉红花还开着。此外,它“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它“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在本篇中,由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人间是不友好的,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天空是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象征,它凶恶狡黠而残忍,但又色厉内荏,十分虚弱,这一形象传达出作者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这就是天空形象的象征意蕴。就特定时代背景而言,说天空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势力的象征,也是可以的。
小粉红花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在夜霜侵袭下瑟缩发抖,三是在做着春天的梦,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蜂蝶纷飞的春会到来。小粉红花是被社会黑暗势 1
力摧残凌虐的弱小者,处境悲惨,她希求同情,她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出微笑,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寓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小青虫的主要特征是顽强地追逐光,由室外而室内而玻璃罩而撞进去遇到火。它也很小,遍身苍翠的可爱、可怜。它是热忱追求
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幼小者(青年人)的象征,作者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着这些苍翠精微的英雄们”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
3、《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特别是表现和赞颂了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
其特点是:
第一,抓住景物特征。这是象征意蕴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以拟人化手法描绘,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了现实生活的象征意味,自然景物成为人间社会性格、精神的象征体。
第三,这种拟人化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思,寄寓着作者的爱憎,有不少地方还掺进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幻觉印象。
一幅枣树和夜空的对峙图,就是既写实,又融进作者主观情思与幻觉的象征写意图。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加上文笔的冷隽峭拔,使作品具有情景交融、境界幽深、寓意深远、诗意浓郁的特点,启发读者作无限的联想。
本文写于1925年12月26日,读了几遍后,我只是觉得此文很有些诗意,且带些萧瑟的悲怆意味。于是,便查阅相关资料,以求读懂它。1925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出兵进入中国东北;192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全国民众书》。但从此点探究,终不得解。再查阅其它赏析,发现此文是先生肺病复发,面对即将消逝的生命作的一首死亡之歌。而网页中也仅仅只有北大的钱群理教授对此文做了一个比较细致的赏析,读钱教授的赏析文章,终于
让我对这篇《腊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阅,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钱教授分析,这是先生由于身缠恶病,面对死亡而讨论死亡,面对迟暮而讨论迟暮。是先生个人性的一个文本。赏文中甚至引用了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原话:《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想必教授分析得是对的罢,对此我不再深究。意思是先生在此文中将自己比喻为一片斑驳的病叶了。
在这里,我仅就赏文中的“生与死”作些延续的讨论。关于生与死,很多哲人都讨论过他们的终极意义。其中,尼采的自杀(疯)与自己探究的生死哲理可谓是相得益彰。尼采曾说:我要去呼吸自由,纯净的空气。于是在他44岁的时候,他疯了,但他在他疯狂的状态中呼吸新鲜空气去了。“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说。纪伯伦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在讨论生与死的时候还说:“假如你真要瞻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开展你的心。因为生和死是一件事,如同江河与海洋也是一件事。”两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纪伯伦同样英年早逝,终年48岁,在生前也被别人骂作疯子。鲁迅先生在面对死亡时可以说同出一辙,即便是重病在身,先生并没有颓废,而是将自己的重病之躯赋予红、黄、绿的色调,给自己残余的生命涂上五颜六色,在题辞中更是说道:“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先生对生与死的认知并不是生或者死之本身,而是生与死存在的意义和力量。在刘如溪老师的博客中,他对生与死的研究很有几篇文章,他由“蜉蝣之生”到“生且不怕,何惧死乎”再到“死且不怕,何惧生乎?”的感悟,道出了生与死存在的积极意义。赛恩斯说:“怕死比死更可怕。”无数哲人用生命告诉我们,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生的时候不知道生的份量。引用一位自称般若物语博友的话:“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因为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使我们的后人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当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要照照镜子,微笑着对自己说:“嗯,不错,我还活着。”
两晚下来,没有好好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竟在此故作高深地探讨生与死。对我本人而言,这个命题确乎过于深奥,然不自觉地在这个古老的哲学漩窝边游离,算是我的一次试游吧
第三篇:鲁迅《秋夜》解读
鲁迅《秋夜》解读
(题解:秋夜指新文化运动后的退潮期。)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墙外的两颗树分别代表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科学和民主及其成果。科学和民主的本质在那时的中国是一样的,都在于反对腐朽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本文的场景一:墙外,表示与社会相关的。)(本句为一个多重的说明复句。在我的后园,||(说明)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说明)一株是枣树,||(并列连贯)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它用说明的方式说明树是枣树,又用并列连贯的方式说明两棵树是一样的枣树。强调了两颗树的本质的一致,并引起对枣树的本质的思考。)(或者墙外的两颗枣树分别代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本身及其成果,两者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是一样的,两颗落光了叶子的枣树实际上指代了失败的革命运动所仅留存的精神。这种指代为复杂指代,需要人们用心去思考,所以作者采取了这样的表述方式。在那样充满繁霜和恶鸟鸣叫的社会,作者为了自我保护的需要,写下了这一系列的隐晦象征式的文章,这种特殊的句式会引导有心者去努力思考,从而明了作者的用意。)(另外本文的场景一墙外,也可能表示与鲁迅无关。鲁迅自认为他并不积极参加这两场革命运动,革命的成果与他无关。)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夜的天空指代政府和统治集团。奇怪而高指统治的虚伪性,每一届的政府在它们刚开始统治的时候,往往要打着正义和道德的旗号去做一些罪恶的事情,这时一般还没有暴露出它们罪恶的本质。奇怪指所说与所为的不同与矛盾,高指打着正义和道德的旗号。“离开人间”和“仰面不再看见”都指旗号打的太美好太高而没有实际的意义。冷眼指对社会疾苦的漠不关心。微笑指迷惑和别有用心。繁霜指表面柔和而实际阴冷的统治。“我的园里的野花草”指鲁迅的写作成果,既指作品本身也指作品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场景二:我的后院,表示与鲁迅相关的。)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说不知道作品的原本意义是什么,因为鲁迅的写作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是勉力为之的,他原本是要做启蒙者的,要揭露民众的黑暗面引起革命者疗救的注意的,而在革命中也不得不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鼓励民众去革命,这种矛盾的主题正是鲁迅作品的特色。我不知道“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是指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理解这些作品的。小粉红花指受人们喜爱的作品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细小是说对人们的影响小,更极细小了是说影响越来越小,这里所说的影响是指鲁迅所想要的启蒙主义的对民众黑暗面的疗救。瑟缩地做梦指苦苦地追求启蒙的作用。花瓣的凋落指影响的无用和失败。瘦的诗人指和我一样的启蒙主义者,他们在困苦中不停地鼓励我,让我相信会有成功的一天。“她于是一笑”既指残存的影响也指鲁迅继续努力的决心。从这一点上看小粉红花也可以就指代作者本身,但主要还是指作品本身和作品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有一点要大家注意,小粉红花是喜欢秋的到来,因为她“梦见春的到来”后没有停下,就“梦见秋的到来”。有些花只在秋天开放,冬天这些野花草虽然死亡,但春天会新生长出嫩叶,夏天会变的茁壮,秋天才开出美丽的花。然而瘦的诗人却不能完全理解她,说什么“秋虽然来”,好像她不喜欢秋是的。在小红花的形象上,充分体现了鲁迅的孤独感,不被人理解。)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落尽了叶子”表示革命的退潮和社会的影响的失去,叶子指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孩子指无知的青年,枣子指革命的实际的果实,无知的青年实际上是为了获取果实而毁掉了革命的一些小果实。小粉红花的梦是总有成功的一天,落叶的梦是总有退却的时候。革命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单剩干子是指单剩了革命的精神成果。“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指革命的实际成果和社会影响的广大。皮伤指革命在精神层面所受到的伤害,比如对革命的不信任和怀疑。护定指革命精神的自信。欠伸得很舒服指革命理想在落潮时反而更加明确。直刺天空指革命精神对背叛革命的统治者的反抗和嘲讽。月亮指统治者虚伪欺骗的面目。窘得发白指统治者自知骗人被揭穿后的无奈和无助。其实可以看出,在鲁迅眼里,新文化运动对统治者的反抗是无力的,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单剩杆子的枣树你直刺天空能有什么用。)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离去人间和避开都指统治者面对革命的一定的退缩和不敢用强。革命的思想已被社会理解,对腐败的统治者有一定的威压作用,有时不免要露出虚伪的面目。月亮的躲避指统治者隐去了虚伪的面目,他们也觉出了自己面目的虚伪而不敢正面革命运动。“一意要制他的死命”指革命的精神与统治者的不可调和,不受统治者的蛊惑的欺骗。)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夜游的恶鸟”指统治者的冷箭或指所谓学者的帮腔文人。“哇的一声”指大喊大叫吓人的反革命宣传。)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我的笑声和四周的应和指对统治者和帮腔文人的反抗和讽刺,四周的应和指同道中人的帮助。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是指不想为之而不得不为,激情所致,身不由己。笑声驱遣指写作辛辣文字的内在本性的驱使,笑声既可以指对敌人的讽刺,也可以指揭露黑暗的鲁迅的精神,在这里指后者。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指激情被燃烧。本文的场景三:屋里,指鲁迅的精神的世界。)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2〕。(灯指人的光明的本心,它所放出的光既指对社会的光明的激情也指对个人幸福的激情,它的代表就是爱情,爱人之情,爱自己和爱它人。灯罩是加在本心之外的,是对本心的保护和掩饰,但有时越掩饰越显出它的本心,比如爱情,那朵猩红色的栀子花,越掩饰越显出它的美丽。小飞虫们对光的追求实际上更多的是对光明的本心的追求,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因为社会的追求太渺茫而看不到前途,枣树怎么能斗败天空,四周仍然是寒冷,不如屋内灯光的温暖,就是鲁迅的写作也需要这样的灯光的照明。然而爱情有时却要毁灭一个人,正如回归本心你就不能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上存活。撞进去的小飞虫变成了火,它牺牲了生命,但它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生命就是一团火,至少这一团火会给别人带来一丝光明。其实很多人连对爱情追求的勇气都没有,就比如鲁迅自己,紧守着母亲所给予他的他与朱安的无爱的婚姻。我们试想一下,鲁迅在日本的七年生活里为什么没有爱情的产生,为什么他的弟弟刚去日本两年就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什么这个日本女人后来又拆散了他们几十年的兄弟之情,也许这里就有因爱成恨的原因。鲁迅在这里进行了反思,所以才有“我以为这火是真的”的断语。)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指激情和爱情绽放的时候,是春天的时候。枣树的做梦是指再一次的革命,此时在南方的广东新的革命正在酝酿中。“青葱地弯成弧形”指革命的再次的蓬勃发展。“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是指对敌人的斗争。“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既指又害怕对革命再次退潮的担忧,也指从社会革命回归到人的本心。启蒙主义实际上不就在点燃人的本心。那苍翠可爱的小青虫不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虽然它们还显得很幼稚,或者只仅仅是对爱情的追求,做着无畏的牺牲。既可爱又可怜,这是对爱情追求者的形象写照,对爱情的追求也是要经历磨难和拿出勇气的。“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指依然固我地,做着独自的战斗。“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指以尊敬的心来祭奠为革命和爱情牺牲的或准备牺牲的人们。鲁迅已往是躲避革命和爱情的,此时他受到青年们的影响,打开了对革命爱情的企盼之心。在女师大的教学中所见的女学生们对革命与社会责任的激情,使鲁迅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使他最终走出了困顿,走向了思想革命的前列,走向了对革命爱情的追求。)
(关于枣树、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三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我的解释和传统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当然,首先是对枣树的理解。传统的解释认为,枣树是鲁迅韧性战斗者的象征。但我觉得这种认识可能是不对的。其一,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他怎么会在第一篇文章中就作了枣树,他当然应该是小粉红花。其二,鲁迅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写信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如果他是枣树,就显得没有那么黑暗,而只有是小粉红花才显出了绝望的抗战。其三,我想鲁迅不会那么无聊在这样的文章里自吹自擂吧,说什么自己是韧性的战斗者,而别人都是脆弱的做梦的可怜虫,他只会正相反。其四,就是枣树在园外,而小粉红花在园里,怎么园外的成了自己,而园里的成了别人。其五,用枣树来表示韧性的战斗的形象似乎不太妥当,因为枣树具有的是斗争的精神,可它对夜空的斗争能有什么成果呢,我想韧性的战斗不会是指无用的战斗吧。其六,是作者对小青虫的敬奠;在枣树、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三个形象中,小青虫的斗争性低于枣树而高于小粉红花,如果鲁迅是枣树,他怎么会去敬奠小青虫呢。)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三期。
〔2〕猩红色的栀子栀子,一种常绿灌木,夏日开花,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红栀子花是罕见的品种。据《广群芳谱》卷三十八引《万花谷》载:“蜀孟昶十月宴芳林园,赏红栀子花;其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
第四篇:秋夜原文及赏析
秋夜原文及赏析
原文: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译文:
寂静的秋夜,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夜过半,却无睡意。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注释:
促织:蟋蟀。
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窓:同“窗”。
赏析:
南北朝诗人谢朓以山水诗著称,而《秋夜》却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后,却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留下诸多留守妇人愁漫空房,思满织机的悲壮诗篇。
诗中首写就用了“促织”、“捣衣”两种常代表秋寒将至、巧妇勤织、远寄征人的意象,寓情于象,托物起兴,引发长期分居的年青妇女对远方亲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怀着缠绵思愁,深深情愫,直诉衷情:思君忆君远无期,唯有梦中才能一见,梦醒情尤伤,太伤神,太伤情,无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伫立”。
诗中虽只写“南邻”、“北窓”、“西户”三个方位名词,却有隐却了“东落”之意,让人体会到独守空房,苦对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轻轻的垂帘却阻隔着远在万里的亲人,百般煎熬唯有无穷思忆。
诗中“西户月光入”用景物来喻示时间。“入”字用得细致入微,写出圆月西沉,长夜过半的幽静时刻,而思妇心系夫君,幽怨难眠那种寂寞难奈的'心境。
在这“百草凝霜,玉阶露湿”的时节,久伫窗前。突然手触到湿冷的罗衣。啊!是露水侵润进来了。抬头往外一看,透过窗纱,隐隐看到湿漉的台阶闪着亮光。“何知”在这里更有惊觉之意。写出闺中妇人忘情沉思的痴呆形象。更表现出多年征战对夫妻家人的极度伤害。作者借秋夜思妇伤感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征战的深深痛恨及对因征战长期分离的人民深表同情。
谢朓对唐代浪漫诗人李白影响极大。李白的诗中也常见谢朓所写物象。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就共用了谢朓《秋夜》中“捣衣”、“阶”、“露”。所以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第五篇:《秋夜》诗歌赏析
《秋夜》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闺怨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古诗简介
朱淑真是南宋有名的女诗、词人之一,她命运不幸,嫁给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移情于物来排遣爱情生活带来的“颦眉”。这首《秋夜》诗,就是写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诗言浅味永,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翻译/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注释
①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②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赏析/鉴赏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