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电影调查-现场篇
当我们在回味这个暑期档的乱象时,正能量却从韩国传来——20天,近1500万人观影,韩国本土电影《鸣梁》超越《阿凡达》成韩国影史票房冠军!《鸣梁》是个啥片?抗倭海战主旋律大片!能想象吗?同样题材的国内也拍过《甲午大海战》,可是„„
当然,对不差钱的中国市场来说,再高的票房也不稀罕。而真正让我们惊诧的,是韩国去年诞生了一批像《辩护人》《恐怖直播》《素媛》这样的口碑票房双赢力作„„其描写生活之真实、抨击现实之犀利,震碎了对韩国电影认知还停留在《我的野蛮女友》这类爱情喜剧的网友三观:原来韩国电影跟韩剧是两个世界!
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显然也不在一个世界,“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这是中国影迷给《辩护人》的“神影评”。韩国电影的世界到底长啥样?牛在哪儿?《贵圈》必须带着各位观众跨过黄海,近距离地看一看!
韩国的暑期档啥样?抗日主旋律超《阿凡达》
下了飞机不啰唆,直奔电影院。
彼时,由河正宇、姜栋元主演的《群盗》刚上映一周,不仅打破韩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还轻松把两部好莱坞大片《驯龙高手2》和《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挑翻在马下。没想到,《群盗》的纪录仅仅保持了一周,就被《鸣梁》各种刷新了„„
总统看完都说好的《鸣梁》,票房超过《阿凡达》
韩国总统朴槿惠观看《鸣梁》并盛赞该片
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数据,截至8月16日中午11点半,《鸣梁》累计观影人次为13,627,153人,超过了《阿凡达》13,624,328人的成绩,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更可怕的是,《鸣梁》完成这一“壮举”只用了18天,《阿凡达》却用了近2个月。截至8月19日凌晨,《鸣梁》累计观影1,489万人次,票房共计1150亿韩元(约6.9亿人民币),仍继续高奏凯歌不断书写历史。
为什么想看《鸣梁》?腾讯娱乐记者在首尔龙山站(这里曾是《韩城攻略》的取景地)旁的CGV电影院随机采访观众,一对80后情侣毫不犹豫地说:“因为伟大的李舜臣将军啊!”
李舜臣是谁?他是韩国妇孺皆知的朝鲜抗日名将,在首尔光化门广场(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上,就立着他的雕像。《鸣梁》讲述的,正是他在1597年,率领12艘战船战胜日本330艘战船的故事,史称鸣梁海战。“我很惊叹我们国家也能拍出这样的海战戏,是一部让人能够再次去思考李舜臣将军伟大之处的电影。”韩国观众在互联网上盛赞这部电影,连总统朴槿惠也在观影后发表感言,希望大家学习电影里“官、民、军一起克服困难的精神”。
分分钟都在死人的韩国“水浒”,其实是娱乐大片
在《鸣梁》之前,率先打开暑期档胜局的,是另一部古装动作大片《群盗》。《群盗》以朝鲜哲宗时期为背景,讲的是绿林好汉斩杀贪官的故事。虽然电影场面惨烈,分分钟都在死人,但导演尹钟彬用炫酷的武打动作、精致到每个像素的视觉呈现、想象力和幽默感十足的配乐,让《群盗》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娱乐大片,毫不沉闷。最后河正宇用手摇式连环炮向敌人开火的画面,燃爆全场,影厅里不乏激动鼓掌的观众。
《群盗》的灵感来源竟是中国《水浒》
我们有幸参加了《群盗》剧组在釜山的见面会,不仅在后台见到了霸气外露的“糙哥”河正宇(我发誓,他真人比在《恐怖直播》里还要帅!),也采访到了该片的导演尹钟彬和主演姜栋元。
尹钟彬导演坦言他的创作灵感来自《水浒传》:“韩国也有些类似的故事,但中国小说《水浒传》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在风格上,也受到了中国武侠片和美国类型片的影响。”
姜栋元现实中则是个有点羞涩的帅气暖男,他见到我们开心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被中国媒体采访!”他在片中凭借俊美的外形和潇洒的动作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电影里有很多舞剑的场面,韩国电影里却很少,这次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尽量做好。”目前还没接到合拍片邀约的他,表示很期待和中国电影人合作。
本土古装大片占领暑期档,不用“保护月”也完爆好莱坞
《鸣梁》上映后,和《群盗》加起来的排片量高达51.7%,完爆好莱坞。还有两部同样投资超过百亿韩元(约6000万人民币)的本土新片《海盗》和《海雾》也相继入市。《海盗》是合家欢的韩国版“加勒比海盗”,《海雾》则是由奉俊昊担任制片人、《杀人回忆》的编剧沈成宝转型为导演的处女作,也是新生代偶像朴有天参演的首部电影。四部大片分属韩国四大发行公司: CJ希杰、Showbox、Lotte乐天和N.E.W,各家都把拳头产品押在了这个最大的档期上。韩国电影票房榜(8月11日—2014年8月17日),此时的《群盗》已被挤出前十,但前三名仍被本土片占领
没有“国产保护月”的韩国,观众的选择其实十分多样化。此外,漫威漫画改编的《银河护卫队》、真人版《忍者神龟》、美国动画片《火鸡总动员》、《名侦探柯南剧场版》,也都陆续在这个暑假对韩国大银幕进行密集“轰炸”。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口碑佳作《她》,也可以在电影院里买到票。
7月韩国电影观影人次与票房收入分别为1023万(市场占有率51.5%)和793亿韩元(约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72万人次和190亿韩元(约1.2亿人民币),外国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则同比下滑。有了各种刷纪录的《鸣梁》,这个数字在8月会更好看。
韩国人多爱看电影?每人一年看4次堪比美国
别看韩国整个国家只有5000万人口,观影人次却高得惊人。以《鸣梁》1500万观影人次为例,相当于每10个韩国人中就有3个看过。如果一部电影在中国能达到同样的号召力,那它的观影人次将高达到4.1亿,以每张票35元计算,票房将是恐怖的143亿人民币!
每人一年看4次,票价只要50块人民币
去年一年,韩国本土产出总票房94亿,观影人次为2.133亿,首次突破2亿大关。平均每个韩国人一年进了至少4次电影院,和全球人均观影人次最高的美国几乎持平!而总票房高达218亿、每年还以30%飞速扩张的中国电影市场,年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45——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进一次电影院。
韩国观众平均每年要去4次电影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有2.1万块电影银幕,而韩国只有3000块,是中国的1/7,却产出了相当于中国电影2/5的票房。
韩国电影票价并不高,2012年的平均票价为43.5元人民币。我们在首尔多家影院实地探访,发现普通2D电影的票价为8000-9000韩元(约48-54人民币),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便宜。
如果考虑到韩国去年人均年收入为2.6205万美元(约16万人民币),而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2.69万人民币,最高的上海和北京分别是4.1万和3.6万„„拿着高工资买着低价票的生活,真是让人太羡慕了!
电影院大多开放夜场,半夜2点也能看电影
《群盗》的最后一场排在了凌晨
当地学生告诉我们,韩国并不像中国有很多团购票,观众在影院官网上直接购票,可能享受到10%左右的折扣。如果想买到更便宜一点的电影票,看夜场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中国,一般电影院的最后一场会安排在23点以前。而在韩国,电影院的营业时间则要长得多。
以《群盗》为例,在首尔清凉里的美嘉电影院,7月最后几天的第一场排片为早上7:05,而最后一场排片则晚至25:40——即第二天凌晨1:40才开场。2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天基本也快亮了。
这种“25点”、“26点”还有场次的情况,在韩国电影院相当普遍,深受穷学生和某些工作时间自由的白领喜爱。一位在韩国从事娱乐行业的艺人宣传告诉我们,她自己就很爱看夜场电影,通常一场能有十几个观众。票价几乎只有平时的一半,相当于20多块人民币。
专注拍冤假错案 他们的电影真能改变国家么?
韩国电影的厉害之处当然不只是体现在观影热情上,事实上,韩国电影本身的过硬质量,才是让观众买单的根本原因。
去年是韩国电影厚积薄发的一年,年度票房前10里有9部都是国产片。影响最大的是年底上映的《辩护人》,并在中国催生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影评:“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辩护人》:让章子怡力荐、窦文涛流泪失眠
7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韩电影交流会上,包括《辩护人》导演梁宇皙、《隐秘而伟大》导演张喆洙、《监视者们》导演曹义锡等一批韩国导演来中国寻求合拍机会。当会场银幕播放《辩护人》中宋康昊在法庭上咆哮“国家即国民”的画面时,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辩护人》在网上形成口碑发酵
梁宇皙并不知道,他执导的这部影片虽然并未在中国上映,但已经在互联网上发酵成近年最受中国关注的韩国电影,许多司法界人士为之动容。连章子怡都在微博上力荐:“一个追求民主、法制、公正为真理而斗争的律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改编于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真实事迹。在这儿无需再说电影拍得如何了,去看看人家拍的内容吧!”这条微博被转发超1.6万次。就在本月月初,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里谈起自己看完《辩护人》后流泪失眠:“中国现在富起来的电影人,都应该去看看《辩护人》。”
《辩护人》故事取材于1981年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下的“釜林事件”,宋康昊饰演的平凡税务律师受到身边冤案的震动,奋而为被刑讯逼供的大学生们进行人权辩护。电影中这个律师的原型,就是后来成为韩国总统的卢武铉。
要有怎样的勇气,才能直视那段黑白颠倒、尊严丧尽的荒唐年代?《辩护人》在韩国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以区区45亿韩币(约合人民币2700万)的制作费,获得828.8亿韩元(约5亿人民币)票房,跻身韩国影史前十。“冤假错案电影”盛行,反思力度惊人
事实上,像《辩护人》这类以“冤假错案”为题材的电影在韩国屡见不鲜,并且佳作频出。
同样由宋康昊主演、奉俊昊执导的《杀人回忆》,就取材于80年代中后期震惊韩国,至今未破案的连环杀人事件。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悬疑推理电影,作风粗暴的小镇警察,恶劣的刑讯逼供,理性被疯狂逐渐撕碎的查案过程„„将韩国民主化进程中曾有过的黑暗和迷茫勾勒得触目惊心。该片也被公认为十年来最优秀的韩国电影。
《素媛》在北京电影节获奖,是部催泪力作
奉俊昊在之后的《汉江怪物》《母亲》《雪国列车》等作品中,也都深刻体现了自己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去年的《恐怖直播》《素媛》等,也是这类电影中的佼佼者。《恐怖直播》有一个极具商业性的外衣——灾难加惊悚,所有的剧情集中在几个小时之内,发生在一个直播间里:直播灯亮起,恐怖分子打来电话,要求总统亲自道歉,否则继续实施恐怖袭击„„比险象环生的剧情更让人震惊的是它揭露社会现实的勇气:政府面临恐怖袭击时互相推诿,态度强硬,不尊重生命;媒体缺乏操守,利益至上,竞争对手之间互相倾轧;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草民受苦被逼成恐怖分子„„每一个对于社会现实的拷问,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振聋发聩。
难以置信的是,《恐怖直播》和《辩护人》一样,都是新人导演的处女作。
电影能改变现实?《辩护人》导演:我不信
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很多中国观众相信这是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有资料显示,《辩护人》上映1个多月后,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
梁宇皙导演却向我们亲口否认了这一点,“这个信息有一些错误,2008年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釜林事件’的被告人被判无罪了,因为有了这个法律上的支持,我才开始拍了这个电影。电影上映之后还有一个重审是针对另外一些被告人,但是结果就不太好,韩国的法律比较复杂。”
电影《熔炉》上映后,在韩国产生巨大影响
也有乐观的例子,2011年的电影《熔炉》描写的是2005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在一个残疾人学校里,校长和老师对未成年残疾儿童长时间进行性侵和虐待。事发后由于黑暗的权钱勾结,这些罪犯得以轻判。由于电影上映后产生巨大回响,超过一百万人在网上签名要求政府重启调查。迫于舆论压力,案件得以重审,对当年的罪犯追加了判罚。韩国国会也颁布了加强对未成年人性暴力犯罪处罚的“熔炉法案”。电影结尾时的台词也成为经典:“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
“电影能改变世界吗?不,我不相信。”梁宇皙说,“卡夫卡说过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文学和现实的关系——冬天用斧头打湖面上很厚的冰,是打不破的,可是会惊醒冰面下的鱼,但最后融解这个冰,一定是春天,不是斧头。电影,就是这个惊醒老百姓的斧头。”
拍啥都没人管吗?韩国“广电”只分级不审查
可能有人会惊讶,像《辩护人》《恐怖直播》这么直接批评政府的电影,是怎么通过审查的?他们难道没有广电总局?
16年前废除审查,目前只有分级
在韩国的电影院,能直观地感受到“分级制”带来的不同观影体验。在建国大学附近的乐天电影院,其中一间影厅门口就支起了“18岁以下禁看”的告示。在自动购票机上买票时,会要求扫描身份证,来确认购票者年龄是否符合影片分级标准。
影院门口树立的分级标识
韩国过去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民主化浪潮席卷文化领域,放开审查成为可能。1996年10月,一部名为《啊!梦之国》的电影向宪法裁判所提出诉讼,宪法裁判所做出历史性判决:电影审查违反宪法。此类诉讼的胜诉不断累积,加上金大中总统上台后,积极开展电影振兴行动,最终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得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分级制度:全体观众(G)可看、12岁以上可看、15岁以上可看、18岁以上可看和限制放映(R),共五个等级。
审查制度取消后,各种前所未有的“敏感”题材电影纷纷涌现。1999年,讲述南北韩之间谍战故事的《生死谍变》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韩国电影,更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年度冠军。在票房前十里,还有全度妍全裸挑战大尺度激情戏的《快乐到死》、韩石圭和沈银河继《八月照相馆》后再携手出演的讲述连环碎尸杀人案的血腥惊悚片《爱的肢解》。
韩国电影迎来黄金时代,此后连续8年,本土片稳坐票房冠军的交椅,《共同警备区JSA》《朋友》《太极旗飘扬》《实尾岛》这一批令全亚洲观众惊艳的经典影片,都各自打败好莱坞大片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但分级制并不意味着所有影片都能自由上映。去年金基德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新片《莫比乌斯》,就因为暴力、激情戏和母子乱伦情节被评R级(根据法律只能在“限制级影院”上映,因为目前韩国尚无此类影院,相当于禁止上映),最后在金基德的申诉下,终于在删减了部分镜头后,在第三次审议时获批上映。类似这样的抗议还有很多,我们在采访资深韩国导演金泰均时,他就笑言自己有个朋友就是韩国影像等级委员会会长,常常被这些抗议搞到头大,每次见面都要吐槽。
韩国电影圣地:从忠武路到釜山
在韩国,搞电影的人都会称自己是“混忠武路”的,忠武路之于韩国电影,有点像好莱坞之于美国电影。
如今的忠武路仅是韩国电影的精神象征
忠武路位于首尔繁华的商业中心明洞附近,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电影人聚集的圣地,设在忠武路的电影公司曾多达71家,各色制片人、导演、演职员进进出出在忠武路大大小小的咖啡馆。直到现在,我们在忠武路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咖啡馆,但这里已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繁华,只有挂满各色新片海报的大韩剧场还算人气不错——1955年开馆的大韩剧场是首尔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院之一,也曾一度是韩国最大的影院。80年代末,随着大的财团进入电影界,小制片公司纷纷关门,忠武路由盛转衰,现在只剩一个精神象征。现在,韩国的电影圣地已经转移到了釜山,一年一度的釜山电影节是亚洲文化盛事,再加上迷人的海滩,让这里有着“东方小戛纳”的美称。
韩国的“广电总局”——KOFIC 韩国也有和我们的广电总局职能类似的机构,叫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rean Film Council),简称KOFIC,是一个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隶属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2013年底,KOFIC的总部也从首尔搬到了釜山广域市的海云台区,就在釜山电影节的举办场地“电影圣殿”旁边。
KOFIC为韩国电影振兴作出巨大贡献
KOFIC的职能主要包括筹集电影发展基金、支援国产电影的制作、支援韩国电影的项目开发、支援艺术影院等,从调查研究、培养人才,到为本国电影提供经济、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KOFIC运营的电影票统计电信网,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查到电影的实时票房信息。KOFIC旗下的韩国电影学院被称为“韩国电影军校”,培养出了奉俊昊、许秦豪、金泰勇、崔东勋等一批知名导演。
相比起管理职能,KOFIC的服务职能显得更加突出。过去12年里,KOFIC旗下的电影发展基金,为602部电影投资了4,812亿韩元(约28亿人民币)。在韩国电影处于低谷期的2005年,委员会和投资联盟共投资391亿韩元(约2.3亿人民币),参与拍摄48部影片,占了韩国当年拍摄的82部影片中的一半以上,为鼓励中小成本、新人新作、激活韩国电影制作做出巨大贡献。给韩国导演画个像?金泰勇娶汤唯逆袭奉俊昊
在自由的创作氛围下,一批优秀的韩国导演诞生,他们所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才是韩国电影安身立命之本。本次探访之旅,我们采访了多位优秀的韩国导演,也对他们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光头运动”——他们能为电影去死
光头运动展现了韩国导演的血性
最能体现韩国导演血性的莫过于“光头运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后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包括韩国导演领军人林权泽、姜帝圭在内的电影人甚至剃光头在首尔光化门等地静坐抗议,震动全国。韩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决定继续维持每家电影院的每个放映厅一年必须放映满 146天本国电影的银幕配额政策。这对于保护韩国电影工业不被好莱坞彻底击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化门在韩国的政治地位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而“剃光头”抗议在韩国是很严重的事情,“比剃光头更严重的就是自焚了。我们为了韩国电影的存在而剃光头发,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为了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林权泽在后来的一个采访中如是说。金泰均导演告诉我们,当年几乎所有的韩国导演都参加了光头运动,他也不例外。韩国导演们在私底下联系得并不多,只是在釜山电影节碰面的时候会相约喝个酒,参加抗议也都是自发的。
韩国导演不仅通过电影反映社会,也亲身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最近,韩国导演奉俊昊、朴赞郁等人就为了督促“岁月号”特别法整改,表示要参与由沉船事故遇难者家属所举行的断食一日示威行动。
韩国导演性格内敛,“太不像导演了”
和韩国电影“铁肩担道义”的血性相反的,大多数韩国导演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都颇为腼腆内敛。
《隐秘而伟大》导演张喆洙参加中韩交流会
比如《辩护人》的导演梁宇皙,在采访中完全不会对社会意义、启蒙价值夸夸其谈,反而一再谦虚地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更多是考虑如何让观众觉得好看;《隐秘而伟大》的导演张喆洙就像是个羞涩的大男孩,说话声音很小,腼腆一笑的样子倒是很像韩寒。
5年前,中戏的一位老师在某交流活动上接待了四位韩国导演——朴起墉、金义石、金泰勇、许秦豪,随后在博客里写道:“他们太不像导演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别人对他们的职业和身份的判断绝对不可能是电影导演,甚至绝对不可能说他们是“搞艺术”的。他们衣着简朴,笑容真挚,言辞恳切,态度谦和,有时候甚至小心翼翼。尤其是金泰勇导演,像个羞涩的大男孩,干净朴素,言语温厚。” 这位老师肯定没想到,他盛赞的这位导演后来成了汤唯老公!
金泰勇这人咋样?学生吐槽:很屌丝!
因为成了汤唯的老公,金泰勇一下子在中国火了。事实上,在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我们走访了金泰勇担任教授的韩国电影学院,他的学生一脸坏笑地告诉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玩笑话,韩国最厉害的导演本来是奉俊昊,他拍片最厉害。但是自从金泰勇娶了汤唯以后,他就是最厉害的导演了。因为朴赞郁、奉俊昊这些大导演,都追求用电影反映生活,但是金泰勇却用电影预示了自己的生活,《晚秋》简直是他的真实写照。梦想照进了现实,屌丝逆袭了女神!”
金泰勇娶了汤唯,在韩国也是一件大事
让我们惊讶的是,我们遇到的每个金泰勇的学生,都无一例外用“屌丝”来形容他。在去首尔之前,金泰勇曾在釜山东义大学授课,一位上过他课的腼腆男学生,在喝了几杯小酒之后,激动地向我们吐槽:“他就是三个字:矮、挫、丑!怎么配得上女神汤唯啊!”那你觉得啥样的人能配得上汤唯?“唉,怎么也得长得跟玄彬差不多啊!”——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韩国人对汤唯绝对是真爱,是心目中的头号中国女神。金泰勇上课啥风格?学生们众口一词:超级自恋!比如在给学生拉片看《八月照相馆》时,他会特别指出“某某段落就是我拍的!”——当时金泰勇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导演助理。不仅如此,他还会“炫耀”自己在该片中曾出演过角色,而实际上只是个连正脸都看不清的路人甲而已„„(汤女神和金导别生气,他们一定是羡慕嫉妒恨!)
金泰勇最厚道的学生大概是新人导演李勇胜了,他的处女作《十分钟》几个月前刚在上海电影节获得“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对于金泰勇的上课风格,他尴尬地笑了笑:“你们去上一下就知道了。”
不过,作为同僚的其他韩国导演,对此事的态度就比学生们淡定大方得多。《建筑学概论》的导演李容周笑说:“我跟他关系很好,无法想象汤唯居然成为我弟媳了!韩国的新婚夫妇一定要在新房里招待朋友,我让金泰勇一定要招待我,我想看看汤唯给我们做饭的身影!”
总结陈词:
和很多国内观众一样,大概有十年没怎么关心过韩国电影了,直到像小鱼一样,被《辩护人》“敲打冰面”的声音唤醒。这样的题材,这样的电影,离我们已经太久太远。然后又陆续看了《恐怖直播》《奇怪的她》《素媛》《熔炉》《隐秘而伟大》《柏林》《监视者们》„„震撼于韩国电影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推陈出新的锐气。
夏日的汉江边上,静得只有知了的叫声,完全无法想象会有怪物从水中骤然腾起,继而在整个城市散播恐惧(《汉江怪物》);走在台风刚刚过境后的海云台海滩,嬉闹的游客也让《海云台》里的灾难场面无处可寻。把未知的世界带到你面前,变不可能为可能,这大概正是电影的魅力。在浮光掠影之后,《贵圈》“实地探访韩国电影”第二期将带你深入韩国电影产业,看一部优秀的韩国电影到底如何诞生。
第二篇:韩国电影 观后感
한국 영화
<건축학 개논>
2010023577Libing
영화는 클로즈업 렌즈로 시작은 우리에게 그녀의 고귀한, 주인공의 집으로 현장에 와서 보여 옷과 신발을 통해, 영화의 주인공을 개막한다.그녀의 모든 녹음하는 다양한 카메라 앵글의 사용에 이동, 그래서 그림의 주제는 표현은 매우 분명하다.때 대학의 학생들이 찾아 영화의 주인공 두 사람은 물론 서로를 표시하는 렌즈를 전환하여 두 사람이 만나 분위기의 종류,, 영화도에있을 때의 얼굴을 반영하기 위해 클로즈업 렌즈를 통해 모든 성능에 근접의 사용뿐만 아니라, 주로 얘기를 둘이서 사용되는 촬영 중간 샷의 사용 방법 사용의 많은 메인 화면이 두 사람의 영화의 사용, 더 촬영 등을 사용, 이야기하다 집의 건설, 양 Shihai가 촬영 샷을 사용하는 것을 잊지 또한 영화에서 입증되었습니다, 영화는 영리한 중요한 순간마다 세부 사항을 촬영, 세부 사항 사진을 촬영, 여전히 가장 큰 밝은 장소 중 하나입니다 매우 좋은 성능 항목.영화 의 주요 하이라이트 는 십자가의 과거와 현재 사용 에서 촬영 되어 나타납니다 , 촬영 기술 의 메모리를 사용합니다.때 그 둘 은 함께 , 더 많은 과거의 기억을 사용하는 비디오 카메라로 촬영하는 경우.패닝 도 영화 에 반영되어 , 좋은 영화 는 좋은 사진을 전시 다른 촬영 기법 을 많이 사용하기 때문에 필름의 좋은 감사를 얻을 수 있습니다.비디오 화면과 화면 사이의 링크 도 일부 사용 페이드 매우
좋은이며 , 일부는 스택 뿐만 아니라 컷의 사용을 사용 , 은혜와 다채로운 그림 을 표시하는 하나의 기술입니다.사실, 매우 일반 영화 이야기 “ 아키텍처 에 대한 소개” 하지만, 진짜 ,줄거리는 무딘 섬세한 공감 과 공명을 생산 합니다.젊은 영웅은 소녀 같은 첫사랑 의 하나로서 , 매우 순수하고 정직 하지만, 여자 때문이 아니라 도시에 외딴 마을 에서 배우고 , 그래서 풍부한 생긴 현실적인 아이디어 를 찾고 여자를 받아들이는 현실적이다.그러나 무의식적으로 보통 사람 의 자신의 일상 생활 이 하나 와 사랑에.설명 , 다른 왕 에피소드 를 사용하여 도 표시 할 수 있습니다 기술을 촬영 한 것입니다 만, 이 이야기 의 성능을 약간 더 나은 색상 의 활용도 에 따라 사진 의 색상 은 캐릭터의 반영 잘 나타납니다 기분과 감정의 톤 은 점 의 추위와 따뜻한 색상 이 있고, 나는 사람들이 기쁨과 슬픔 이 때로는 직접 , 때로는 만하면 컬러 화면 을 표시하지 않습니다 표시 할 수 있습니다 기분이 좋고 나쁜 있다 생각합니다.영화는 리듬을 진정하지만 이젠 끝장 병렬 이야기 구조는 효과적인 균형을 달성하는 방법에한다.영화에 대한 승리 사람들의 친구가 사람의 사랑이 영화의 정서적 측면의 변화 색상의 보좌입니다 승리 디자인 사이의 관계의 측면에서 코미디, 자신의 캐릭터를 많이 추가, 그는 또한 중요한 역할을했다.-
성장-세 단계의 끝 발아 : 하나의 “메모리 연습”을 나타내는, 총 세 번 나타납니다 개체, CD 플레이어, 음악과 같은 중요한 플롯 개발 착수.단독 함께 이야기 융합 작업을, 렌더링, 감정을 확장하는 방법을 포장 만하는 플롯의 발전을 위해 주로하는 영화 전체의 음향 효과는 깊은 인상 인상을 줄 수 없습니다.이 때문에 의류와 직관적 인 대비를 발생하는 다른 기간에서 캐릭터의 미묘한 차이, 언급 할 가치가있는 영화는 훨씬 더 정교한 세부에서 높이 평가되었다합니다.
第三篇: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
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
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韩国的电影《婚纱》,看完之后我哭得不能自已。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一部讲述亲情的片子。
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带给我太多的感动,电影中处处都体现着真情,可以说是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反映,能够抓住每一个观者的心。暖人的亲情,即使是死亡也阻挡不了的永恒。主人公高云是一个婚纱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单身母亲,在工作和女儿之间,她每天忙于工作,似乎忽略了女儿,但是她还是尽力把所有的爱都给女儿。尽量一切都满足女儿,只是和她相处的时间很少。
当他知道自己得了重病的时候,她想尽力弥补自己的女儿,带着女儿去做女儿最想做的事情,她教女儿学习骑自行车,鼓励她战胜恐惧,最后女儿高兴地学会了。她甚至辞掉了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陪女儿,给女儿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让身边的亲人瞒着女儿,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女儿知道真相之后,也在尽力的创造奇迹,创造美好,给她的妈妈留下美好的回忆。少拉知道真相后,和以前判若两人,感觉她瞬间长大了,懂事了,一切都按照妈妈以前所说的去做。让妈妈不用为她操心。以前每天早上她都任性的让妈妈帮她梳头,可是当她得知妈妈病了的时候,她勇敢了,她可以自己梳头了然后匆匆的去上学,即使关门之后她会嚎啕大哭,也要勇敢坚强的面对。当遇到下雨天,她不用妈妈来接她回家了,因为她记得妈妈的话,随时带着雨伞。她问妈妈的心愿是什么,妈妈说想看着她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的,想看着她跳芭蕾舞。妈妈知道女儿从小就不喜
欢跟别人分享任何东西,吃饭时不喜欢和大家共吃一个菜,那样少拉觉得很脏,妈妈知道少拉从来不去上芭蕾舞课,因为少拉和朋友们闹翻了,她并不愉快。少拉为了完成妈妈的这些心愿,她去喝别人喝过的牛奶,克服自己的障碍。她努力学习芭蕾舞,让妈妈看到了她的表演,她和朋友和好了,一起去医院看望妈妈,这些她都做到了,妈妈的心愿完成了,她很感动。
电影最后,少拉知道妈妈走了,妈妈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但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起床浇花,一样的自言自语,医生来巡房,少拉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她死死的守住门口,不让医生们进去,无论医生们怎样劝说,她知道,妈妈走了,可是她在欺骗自己,也许医生不进去确认死亡,那妈妈就还在。闭上眼睛就看不到妈妈了,她怕有一天妈妈突然离开自己,她已经失去了爸爸,她和另外的孩子相比已经缺失了父爱,她不能再失去妈妈,但是这样的抗争是没有用 的,灾难依然会降临,病魔依然不会离去,事实依然没法改变。
电影的情节虽然很平凡,但是很感人。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叛逆、任性,常常忽略了自己的亲人,忘记回报自己的父母。常常把父母给与我们的爱当做理所当然,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回报,那样太自私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爱,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这样。还有就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好好的爱自己的父母和身边值得你珍惜的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珍惜,那样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
电影《婚纱》观后感
澄澈的泪水在眼眶中涌动,大屏幕上那把小黄伞一点一点模糊起来,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没有妈妈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年仅六七岁的晓女主人公——晓珞,由于妈妈设计婚纱的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从而导致了对妈妈没
有感情。晓珞从小没有父亲,不幸的是,晓珞的妈妈高芸不幸患上了绝症,她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好好疼孩子,所以想用自己的余生让晓珞感觉到爱。她努力地为晓珞付出:她每天挤出时间来陪晓珞玩;教晓珞骑单车;为晓珞做紫菜包饭;还陪晓珞过生日??这一切的一切,终于让一开始并不领情的晓珞感动了。偶然的一次,晓珞得知妈妈在世上的时间不久了,但晓珞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每天依旧笑着面对妈妈,为了完成妈妈生前最后一个愿望——看自己表演一场芭蕾,本来放弃了学习芭蕾的晓珞在短时间内努力练习芭蕾,为妈妈表演了一场精彩的芭蕾。而高芸也用自己的余生为女儿做了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
电影中不仅弥漫着浓浓的母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小主人公晓珞的坚强。
电影中下雨的三个镜头最令我感动。第一二次下雨,晓珞都没有带伞,在这时候,妈妈总会出现为晓珞撑起雨
伞带她回家。但第三次,晓珞的妈妈已经去世了,我以为晓珞肯定又忘记带伞了,可是这次,晓珞从书包里抽出了一把小黄伞,独自走在了雨中。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对世事还没有任何了解,却要背负这么大的压力,承担这么多的痛苦,这是多么坚强的一个灵魂啊!
可我又转念一想,其实,或许也是因为她妈妈的病危,晓珞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吧!晓珞从小有洁癖,吃东西都要跟大家分开吃,因为好朋友喝了她的睡,她便与好朋友吵了架,后来因为她怕妈妈担心自己,学会了与他人共享,与好朋友和解了;一开始晓珞放弃了学校芭蕾,也是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晓珞又重新努力学习芭蕾;一开始晓珞上学从不知道带伞,也是因为妈妈的离开,她学会了照顾自己。这不都是因为种种苦难,晓珞才得以改变,变得坚强吗?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父亲去世,在外祖父家生活,亲情的淡薄和
亲戚的伤害给他又笑的心灵留下了最初的伤口,高尔基出去打工,社会的人情冷漠又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困苦,但就是在这种残暴的社会中,高尔基学会了坚强,变成了一个勇敢的青年,拜托了困苦,走向了幸福生活,试想,如果高尔基生在一个高官厚禄的家庭,他会不会也变得像当时的贵族一样挥霍无度呢?
晓珞就是这样,妈妈的病危让她学会了在苦难中成长。其实我们也是一样,在现在这种幸福按了的日子里,我们太过于依赖父母所及预订物质享受,或许在苦难中成长更能让我们变得坚强。
“在苦难中成长??”我在心里默念着,大屏幕上那把小黄伞有渐渐清晰起来,“雨天,别忘了带上你的伞??”我深吸一口气,揩干了脸颊流淌的泪水。
是啊,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韩国电影《和声》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在监狱里发生的故事,以母爱为线索,五音不全的女囚犯们最
终完成了组织合唱团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说处处充满笑声和泪水。女主人公为了全力保住腹中的小生命奋力抵抗丈夫的暴力杀人;知识分子文玉则因无法忍受背叛,杀害了丈夫,被判死刑;由美将把那个对自己性侵犯的继父杀死,从此封闭内心,不再相信任何人……几乎每个登场人物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影片的初衷除了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也从某些方面质疑了社会的变态人性,并试图引发人们对死刑的思考。
首先,影片并没有把组建合唱团的目的和意义放大到女囚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通过良好的狱中表现来给自己争取减刑的机会,而是缩小为满足女主人公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女主人公组建合唱团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她的这个充满母爱的愿望很快就得到了狱友们和监狱管理方的支持,终于演化成一场温情流淌的大爱行动。其次,影片有意让这些女囚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
记忆。
韩国刑法规定,女犯人在监狱生产后,可在监狱育儿的时间为产后18个月。期满时必须将孩子送出监狱由其他人领养。女主人公所面对的恰恰是这样一种辛酸和无奈。影片一开始就是女主人公在监狱中生下珉宇的镜头。作为母亲,她经历了在狱中生子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同时又必须接受18个月后与儿子分离的命运。儿子生下之时,就是她与孩子分离倒计时时钟的敲响之日。而属于他们母子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可以设想,与爱子离别的钟声越来越近的时候,天底下的母亲会多么地寝食难安,又会多么地不顾一切。因此,当监狱看守所长承诺她如果将合唱团搞成功的话就可以与儿子到监狱外享受一天的自由生活的时候,这个唱歌没有天赋、一唱就能把儿子唱哭、根本不知合唱团如何组织的母亲,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组织狱中合唱团的艰难而快乐的路。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母爱的伟大,明白亲情和友情的珍贵,它让我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泯灭内心的梦想与希望之火!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是只要我们有目的,我们有希望,我们心中一直有阳光,我们就能活得更开心,更充实。相信着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活着还是很好。
韩国电影《马拉松》观后感
《马拉松》这部电影是由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也是韩国电影界近年来一部难能可贵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为情却有发人深思的一部体育类电影佳作。本片导演郑允浩第一次指导剧情长片便一举拿下“韩国百想艺术大奖”的电影最高大奖和最佳剧本奖,这样的殊荣绝不仅仅来源于观众的眼泪,在感动人心的故事背后是导演对于细腻生活的诠释的掌控能力。作为韩国新生代青年演员,影片中的男主角赵承佑将自闭症楚源这一角色刻画的惟妙惟肖。在影片中楚源是绝对中心的角色,对于这一角色 的刻画也成为电影成败的关键之笔,赵承佑能够不拘泥于剧本的框架,在很多时候以自身的即兴表演创造出不少闪光之处,比如在影片拍摄的过程当中恰巧有一架飞机横空而过,当录音师正发愁之际,赵承佑高高的举起双手口中还念念自语到“飞机飞机”。这简单的四个字不但解决了同期录音的问题,也生动的刻画了楚源这一角色的天真与无邪。在影片当中担任母亲这一角色的韩国资深女演员金美淑在韩国相当受欢迎,在她含着泪读完剧本的时候便下定决心要出演这位母亲的角色。影片中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刻画饱满且不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在对于自闭症儿子的爱当中又夹杂着迫于生活的无奈,原本幸福的生活因为自闭症孩子的到来支离破碎,但是作为母亲又不能对于孩子弃之不顾,这样的矛盾一直折磨着这位母亲,最后母性的伟大终于战胜了命运的残酷。
马拉松是国际运动中非常普及的一种长跑项目,是所有跑步运动当中最
长的项目,对于运动员体力与毅力都有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希腊来说马拉松一直以来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灵魂部分,因为在这个常人无法完成的运动中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与毅力,对于终点坚持不懈的追求也成为难能可贵的马拉松精神。
在电影《马拉松》当中就很好的利用了马拉松的体育精神来嫁接母亲对于自闭症儿子楚源的爱,楚源在一般人眼里看来和其他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母亲才发现儿子的不同之处,当得知儿子患有自闭症的时家庭的矛盾也渐渐开始,对于这样的不幸,母亲也一度想要放弃楚源,但是最终也没有割舍下母子之间的亲情,反而使得母亲更加内疚,于是楚源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哪怕离开丈夫离开小儿子。虽然楚源让她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但是她也发现了楚源一个异于其他孩子的优点这便是楚源的跑步能力,于是在楚源小的时候便开始了风雨无阻的跑步
练习,她自顾自的相信这会成为楚源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最大价值。故事的发展转折点源于因酒后驾驶被派往楚源所在学校教课的著名马拉松教练郑旭,母亲庆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楚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于是她就不辞辛苦的拜访郑
旭要求他担任楚源的教练,但是由于自身的经历本来就已经放弃马拉松的郑旭对于训练一个自闭症孩子相当的抵触。随后在渐渐相处的过程当中,郑旭开始被楚源的单纯所感染担当起楚源教练的职责,可是故事最大的矛盾也因此而产生,在与教练交流的过程当中,庆淑也开始怀疑自己为楚源所设计的人生道路是否正确,在不停的长跑之后心脏疯狂的跳动楚源是否真的发自肺腑的接受。整个影片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对立和矛盾,楚元之所以能够坚持马拉松,是因为有母亲的全力支持。但是楚元和母亲之间的矛盾也是故事的主线之一,楚元究竟是因为妈妈的要强而被迫练习,还是完全出于自己喜欢?当楚源开始接受知名运动员郑旭的指导后,矛盾又增加了一层,此外,楚元的母亲和楚元的父亲等亲人间也存在着一些对立因素。当楚元最终迎着和煦的阳光跑在马拉松跑道上,成功地跑完全程,和妈妈热情地拥抱时,所有的对立全部消失,矛盾得到化解,楚源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影片达到了情节的高潮。同时该片亦引起许多话题,社会各界也更加关心自闭症人士的发展问题。
《马拉松》这个有笑有泪的故事中以自闭症患者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自我实现和沟通的故事。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是由于导演的匠心独运,这部电影拍摄得非常感人且耐人寻味,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难以自抑的深思人生的种种。电影中景物画面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从手指间掠过的草叶,传递到手掌上的心跳,从眼角拂过的清风,敲打着额头的雨滴??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美丽和伟大,让人深深地为之动容。
对一个不喜爱长跑的人来说,电影《马拉松》也许只是一部温馨可口的甜点,包含恰到好处的情感风味。但它所隐射出的体育精神与人性的真实所带来的震撼和触动之大却达到另一番无法言表的光景。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演进,当代人的价值观也在渐渐的随之变化,追求成功的捷径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目标,吃苦耐劳仿佛早已脱离了这个社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东西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这也就是体育电影为何让人振奋的原因。在电影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剧中人物对于命运的对抗、对于生活的坚持。楚源的母亲因为母子亲情在众多压力之下也没有放弃楚源,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社会绝对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十年如一日的监督楚源训练,这是一种坚持。曾经有过辉煌成就的教练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马拉松这项他热爱的职业,但是只要给予这激情一点点篝火它便会再一次复燃。在楚源的世界
里只有他自己,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打开他的心门,但是唯有马拉松是他多年来相伴的朋友,虽然我们不能够确信他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运动,但是恰恰是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世界我们才能够真切的了解到在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之下,坚持在这里是如此的纯粹。楚源的世界是简单的,简单到听从妈妈所说的每一句话,简单到只要有饼干、面条就满足了,用尽全心全力去保护儿子 的妈妈或许已经意识到儿子对于跑步的喜爱是可以治愈他自闭症的唯一办法,她用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对待自己认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马拉松》所描述的故事只是一个简单纯朴的关于爱与坚持的电影,但是它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点燃了很多人心里已经奄奄一息的火焰。而这,也是体育电影永恒的魅力。平凡无奇遭受命运愚弄的底层人,经过不懈的奋斗,克服了连串的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虽然你可能对马拉松或者其它体育项目不
感兴趣,也不太喜欢这听起来有点老套的温情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是如此温暖人心、令人感动,我相信它会吸引每一个人。
?? ??
2014023577lib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ih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篇:韩国电影《马拉松》观后感
韩国电影《马拉松》观后感
《马拉松》这部电影是由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也是韩国电影界近年来一部难能可贵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为情却有发人深思的一部体育类电影佳作。本片导演郑允浩第一次指导剧情长片便一举拿下“韩国百想艺术大奖”的电影最高大奖和最佳剧本奖,这样的殊荣绝不仅仅来源于观众的眼泪,在感动人心的故事背后是导演对于细腻生活的诠释的掌控能力。作为韩国新生代青年演员,影片中的男主角赵承佑将自闭症楚源这一角色刻画的惟妙惟肖。在影片中楚源是绝对中心的角色,对于这一角色的刻画也成为电影成败的关键之笔,赵承佑能够不拘泥于剧本的框架,在很多时候以自身的即兴表演创造出不少闪光之处,比如在影片拍摄的过程当中恰巧有一架飞机横空而过,当录音师正发愁之际,赵承佑高高的举起双手口中还念念自语到“飞机飞机”。这简单的四个字不但解决了同期录音的问题,也生动的刻画了楚源这一角色的天真与无邪。在影片当中担任母亲这一角色的韩国资深女演员金美淑在韩国相当受欢迎,在她含着泪读完剧本的时候便下定决心要出演这位母亲的角色。影片中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刻画饱满且不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在对于自闭症儿子的爱当中又夹杂着迫于生活的无奈,原本幸福的生活因为自闭症孩子的到来支离破碎,但是作为母亲又不能对于孩子弃之不顾,这样的矛盾一直折磨着这位母亲,最后母性的伟大终于战胜了命运的残酷。
马拉松是国际运动中非常普及的一种长跑项目,是所有跑步运动当中最长的项目,对于运动员体力与毅力都有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希腊来说马拉松一直以来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灵魂部分,因为在这个常人无法完成的运动中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与毅力,对于终点坚持不懈的追求也成为难能可贵的马拉松精神。
在电影《马拉松》当中就很好的利用了马拉松的体育精神来嫁接母亲对于自闭症儿子楚源的爱,楚源在一般人眼里看来和其他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母亲才发现儿子的不同之处,当得知儿子患有自闭症的时家庭的矛盾也渐渐开始,对于这样的不幸,母亲也一度想要放弃楚源,但是最终也没有割舍下母子之间的亲情,反而使得母亲更加内疚,于是楚源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哪怕离开丈夫离开小儿子。虽然楚源让她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但是她也发现了楚源一个异于其他孩子的优点这便是楚源的跑步能力,于是在楚源小的时候便开始了风雨无阻的跑步练习,她自顾自的相信这会成为楚源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最大价值。故事的发展转折点源于因酒后驾驶被派往楚源所在学校教课的著名马拉松教练郑旭,母亲庆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楚源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于是她就不辞辛苦的拜访郑
旭要求他担任楚源的教练,但是由于自身的经历本来就已经放弃马拉松的郑旭对于训练一个自闭症孩子相当的抵触。随后在渐渐相处的过程当中,郑旭开始被楚源的单纯所感染担当起楚源教练的职责,可是故事最大的矛盾也因此而产生,在与教练交流的过程当中,庆淑也开始怀疑自己为楚源所设计的人生道路是否正确,在不停的长跑之后心脏疯狂的跳动楚源是否真的发自肺腑的接受。整个影片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对立和矛盾,楚元之所以能够坚持马拉松,是因为有母亲的全力支持。但是楚元和母亲之间的矛盾也是故事的主线之一,楚元究竟是因为妈妈的要强而被迫练习,还是完全出于自己喜欢?当楚源开始接受知名运动员郑旭的指导后,矛盾又增加了一层,此外,楚元的母亲和楚元的父亲等亲人间也存在着一些对立因素。当楚元最终迎着和煦的阳光跑在马拉松跑道上,成功地跑完全程,和妈妈热情地拥抱时,所有的对立全部消失,矛盾得到化解,楚源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影片达到了情节的高潮。同时该片亦引起许多话题,社会各界也更加关心自闭症人士的发展问题。
《马拉松》这个有笑有泪的故事中以自闭症患者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自我实现和沟通的故事。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是由于导演的匠心独运,这部电影拍摄得非常感人且耐人寻味,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难以自抑的深思人生的种种。电影中景物画面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从手指间掠过的草叶,传递到手掌上的心跳,从眼角拂过的清风,敲打着额头的雨滴„„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美丽和伟大,让人深深地为之动容。
对一个不喜爱长跑的人来说,电影《马拉松》也许只是一部温馨可口的甜点,包含恰到好处的情感风味。但它所隐射出的体育精神与人性的真实所带来的震撼和触动之大却达到另一番无法言表的光景。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演进,当代人的价值观也在渐渐的随之变化,追求成功的捷径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目标,吃苦耐劳仿佛早已脱离了这个社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东西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这也就是体育电影为何让人振奋的原因。在电影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剧中人物对于命运的对抗、对于生活的坚持。楚源的母亲因为母子亲情在众多压力之下也没有放弃楚源,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社会绝对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十年如一日的监督楚源训练,这是一种坚持。曾经有过辉煌成就的教练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马拉松这项他热爱的职业,但是只要给予这激情一点点篝火它便会再一次复燃。在楚源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打开他的心门,但是唯有马拉松是他多年来相伴的朋友,虽然我们不能够确信他是否真的热爱这个运动,但是恰恰是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世界我们才能够真切的了解到在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之下,坚持在这里是如此的纯粹。楚源的世界是简单的,简单到听从妈妈所说的每一句话,简单到只要有饼干、面条就满足了,用尽全心全力去保护儿子的妈妈或许已经意识到儿子对于跑步的喜爱是可以治愈他自闭症的唯一办法,她用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对待自己认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马拉松》所描述的故事只是一个简单纯朴的关于爱与坚持的电影,但是它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点燃了很多人心里已经奄奄一息的火焰。而这,也是体育电影永恒的魅力。平凡无奇遭受命运愚弄的底层人,经过不懈的奋斗,克服了连串的失败和挫折,最终走向成功。虽然你可能对马拉松或者其它体育项目不感兴趣,也不太喜欢这听起来有点老套的温情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是如此温暖人心、令人感动,我相信它会吸引每一个人。
第五篇: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
韩国电影婚纱观后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韩国的电影《婚纱》,看完之后我哭得不能自已。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一部讲述亲情的片子。
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带给我太多的感动,电影中处处都体现着真情,可以说是生活中真实情况的反映,能够抓住每一个观者的心。暖人的亲情,即使是死亡也阻挡不了的永恒。主人公高云是一个婚纱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单身母亲,在工作和女儿之间,她每天忙于工作,似乎忽略了女儿,但是她还是尽力把所有的爱都给女儿。尽量一切都满足女儿,只是和她相处的时间很少。当他知道自己得了重病的时候,她想尽力弥补自己的女儿,带着女儿去做女儿最想做的事情,她教女儿学习骑自行车,鼓励她战胜恐惧,最后女儿高兴地学会了。她甚至辞掉了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陪女儿,给女儿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让身边的亲人瞒着女儿,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女儿知道真相之后,也在尽力的创造奇迹,创造美好,给她的妈妈留下美好的回忆。少拉知道真相后,和以前判若两人,感觉她瞬间长大了,懂事了,一切都按照妈妈以前所说的去做。让妈妈不用为她操心。以前每天早上她都任性的让妈妈帮她梳头,可是当她得知妈妈病了的时候,她勇敢了,她可以自己梳头了然后匆匆的去上学,即使关门之后她会嚎啕大哭,也要勇敢坚强的面对。当遇到下雨天,她不用妈妈来接她回家了,因为她记得妈妈的话,随时带着雨伞。她问妈妈的心愿是什么,妈妈说想看着她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的,想看着她跳芭蕾舞。妈妈知道女儿从小就不喜欢跟别人分享任何东西,吃饭时不喜欢和大家共吃一个菜,那样少拉觉得很脏,妈妈知道少拉从来不去上芭蕾舞课,因为少拉和朋友们闹翻了,她并不愉快。少拉为了完成妈妈的这些心愿,她去喝别人喝过的牛奶,克服自己的障碍。她努力学习芭蕾舞,让妈妈看到了她的表演,她和朋友和好了,一起去医院看望妈妈,这些她都做到了,妈妈的心愿完成了,她很感动。
电影最后,少拉知道妈妈走了,妈妈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但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起床浇花,一样的自言自语,医生来巡房,少拉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她死死的守住门口,不让医生们进去,无论医生们怎样劝说,她知道,妈妈走了,可是她在欺骗自己,也许医生不进去确认死亡,那妈妈就还在。闭上眼睛就看不到妈妈了,她怕有一天妈妈突然离开自己,她已经失去了爸爸,她和另外的孩子相比已经缺失了父爱,她不能再失去妈妈,但是这样的抗争是没有用的,灾难依然会降临,病魔依然不会离去,事实依然没法改变。
电影的情节虽然很平凡,但是很感人。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叛逆、任性,常常忽略了自己的亲人,忘记回报自己的父母。常常把父母给与我们的爱当做理所当然,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回报,那样太自私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爱,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这样。还有就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好好的爱自己的父母和身边值得你珍惜的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珍惜,那样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