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明园考察报告
圆明园考察报告 前几天,我们小组成员怀着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去了圆明园.历史上的圆明园光辉灿烂,历史上的圆明园天下无双。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历经清朝150余年的建设,圆明园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而且融入了西方园林的特色。那数不清的亭台
楼阁,那看不完的奇花异草,览不尽的水光山色,无一不在向世人宣示,这是中华文明的典范。她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
模,杰出的造园艺术,静妙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然而这一凝聚着中国人民无数智慧和血汗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土匪、军阀劫掠焚毁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一片废墟,唯剩断桓残壁。从此,圆明园的废墟便成了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无论时空的脚步跨过多少万水千山,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在那里——一段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因为不可复原而在时空中永远屹立,因为不可申诉而向世人永恒诉说。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圆明园作为建筑已不复存在,然而她作为文明将世代流传。作为圆明园文明的载体,圆明园的文物大量流失,所剩无几。如今站在圆
明园的废墟上,近距离抚摸着
文明的遗迹,那风中的尘土,那水中的枯荷,那泥沙侵蚀下的断垣残壁,那雨水浇透过的碎砖裂瓦,涌起的是感叹,而
更多的是沉思。我们感叹前人的智慧和才华,我们沉思这段悲惨的历史。1840年以来,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辛丑条约》,列强要中国支付的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10亿两之巨。这种种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的掠夺。
我们在愤恨帝国主义无耻掠夺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思:拥有世
界上三分之一财富的泱泱大国怎会被欺侮至如此境地? 纵观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国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延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污蔑为“汉奸”,主张“防民胜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兵停战撤退。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各级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御外敌,而是给太后送什么礼物。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清政府还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援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在这种情况下,甲午中日战争只能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惶西逃,她在逃亡途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
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各地官员要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又派人向八国联军乞降求和,此后,清军便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一同屠杀、镇压义和团团民。
很明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早已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就武器装备而言,多数清兵尚用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炮,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则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启示我们: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正如江泽民主席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50周年时讲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历史从来不怜悯弱者!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振奋民族精神,集13亿人民之力量于一个合力,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2011年11月10日篇二:北京考察报告
北京考察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景观设计 1 前言
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察时间:2011年11月30日至2011年12月04日
考察地点:北京 考察方法:走访、观看、调查 2011年的这个冬天我们怀揣着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怀揣着对艺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崇敬我们踏上了北京的行程,也迎来了我们大学的第二个集体考察学习计划;这次我们考察学习的地点是北京—个我——直不向往却去过很多次的城市;上次的宏村之旅还记忆犹新,置身于大自然中不仅看到了美景还开拓了自己的心胸。这一切都让我更加期待这次的北京之旅。
知道去北京之后我开始留意北京的天气,上网查一些北京的资料,做着去北京前的一些准备?? 第一站、我们去了天安门观看了一直向往的升国旗仪式,早上七点十五分升起的国旗,当国歌想起的刹那真的激动到忍不住想哭。总共用了两分零七秒、看完升旗通过天安门我们进入了故宫。
第二站、连早饭都没吃的我们跟在导游身后边看边认真的听着她对故宫的解说: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
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走在传说中的深宫大院里在感叹建筑的宏伟的同时我也想象到深处这样一个深宫大院的孤单,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当皇帝了。
故宫给我的印象最深是:
1、宏伟的建筑,红墙、黄瓦、汉白玉、青砖、浮雕,可谓是能工巧匠。
2、根深蒂固的等级文化。等级森严,宫中勾心斗角,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不平等。
3、体现中华文化积淀的深厚,故宫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藏。有青铜器、名书名画等等很多稀世之宝。
4、爱国志士,捐献文物,可敬可佩。
第三站、下午去的是酒吧一条街,酒吧一条街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我希望能够夏天来.下一站是北海公园。3 第五站、第二天上午去的是植物园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经典都不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来到了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位于北京著名的香山脚下植物园区内,其三面环山,景色怡人。温室区包括展览温室98平方米,配套生产温室地上、地下各一层,地上为全钢-玻璃结构,总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地下室为砼结构,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温室分四个展区:热带雨林景观、四季花园景观、沙漠植物景观、热带兰及专类植物景观。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国50周年的重点工程,建筑设计是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温室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采用了钢架结构,此结构的特点是:材质均匀,可靠性高;强度高,重量轻;塑性和韧性好;具有可焊性;
便
于机械化制造;安装方便,施工期限短;
密封性与耐热性好与其他结构。但此结构也有其缺点,那就是耐火性与耐腐蚀性方面钢架结构相比其他结构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钢架结构的建筑要避开火源,避开潮湿和腐蚀介质的环境,需要定期维护。
通过对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的考察,我知道了个人的理想是可以通过建筑来表达的,就如同在嘈杂的城市里,人若想要到大自然中找寻心灵的安慰是很困难的,但通过温室这个人造的植物世界,身临自然就显得易如反掌。所以,这次考察教会我建筑物不是冰冷的,它是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第六站、颐和园(summer palace)4 下午我们来到了颐和园、是我以前来过却又想来的地方,感谢学校。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跨进园门,顿觉神清气爽,拾阶而上,心中犹然生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惬意。尘世的喧嚣与躁乱,烦恼与困惑都逐一而散。离园之即,回首再望,绿树丛丛,红花灿灿,牵着我游园的心情,久久难散。第七站、去完了颐和园我们就来到了圆明园,拥有悠久历史的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第八站、北京798艺术创意区。
第三天上午来到了798,这天北京还下起了雪,带一丝丝的凉意,却让798这个地方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要再去。以为时间很短没有充实的时间来感受着艺术 5篇三: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圆明园遗址是北京市4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圆明园经过清朝五位皇帝150多年的苦心经营,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西郊。在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以后,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也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后来经过国家的精心保护和部分复建,圆明园遗址被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并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圆明园的游客数量也在日益增长,但是国人的精神却是空虚的,民族的屈辱被遗忘,遗址公园里的部分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专家和公众的意思是圆明园不应该被复建,但是怎样的圆明园才是公众心目中的中华第一园,才能将历史文化与园林艺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遗址保护平衡起来?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一行三人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志愿活动,并针对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部分游客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至2013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北京西郊圆明园、颐和园
调查对象:景区游客、部分工作人员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交流谈话及实地考察
调 查 人:
二、调查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名人故里被炒作、争抢,文化遗址也被带动的火了起来,于是各地的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但是在这些红红火火的背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程度如何?游客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公园和颐和园的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圆明园遗址公园:2013年8月10日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始了我们的志愿活动和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调查对象是来景区旅游的游客,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00张,回收有效问卷87张,回收率87%。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结论,希望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文化保护和对游客的爱国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1、闻名而来,却对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从“游客旅游目的”这一项来看,50.2%的游客选择了“观光旅游、欣赏荷花”这一项,21.7%的游客选择了“摄影拍照”,选择“考察研究”和“学习、了解历史文化”的加起来只有28%不到。而且大多数游客来圆明园是因为圆明园门票价格便宜、交通便利以及经常举办一些相亲活动、歌唱比赛等,他们来此也多是根据旅游团的安排。尽管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对圆明园过去那段历史清楚了解的游客却很少,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以及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游客经常误以为,圆明园是八国联军火烧抢掠的,是清朝末代皇帝修建的,这些历史知识都是错误的,他们对圆明 园的概念很模糊。由此可见,圆明园在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古迹,一座与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齐名的世界园林,现在所起的作用、所体现的价值却仅仅是供大家避暑降温、游玩赏花,令人叹息。
2、现代艺术及相关活动对文化遗产造成冲击
圆明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100余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圆明园已被破坏的不成样子。曾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多数人不赞成复建圆明园,原因就是要让国人记住这一段屈辱史,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但是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政府还是对圆明园进行了部分复建,对被焚烧的主要部分予以保留,以警世人。但是在复建和另外修建的一些部分有些不伦不类,很难体现出圆明园皇家园林、世界园林的艺术特点。在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有57.4%的人认为圆明园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过多的举办相亲、歌唱等活动赛事,在这里很难感受到文化古迹的气息,他们认为圆明园的利用已远远凌驾于保护之上,应该做到保护大于利用;也有29.1%的人认为保护应该与利用并重。可见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政府以及管理处对圆明园的保护力度不够,过多的赛事活动以及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艺术对这一文化遗产造成了冲击。
3、旅游管理需要加强
差和较差的仅有11.3%,但我们在深入调查以及与游客的交谈中发现,有些游客对圆明园里某些建筑,特别是遗址、古迹的保护感到不是很满意,有些古迹处在露天场所下遭受日晒雨淋,有些遗址已经明令静止游客接触,但仍有部分游客触摸拍照,这些都对遗址保护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不便,由于北京空气质量较差,虽然降雨量小,但仍对露天古迹造成不小的腐蚀,游客希望在保持遗址古迹仍然露天的情况下做好技术层面的保护。另外也有游客反应,圆明园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过于庞大,导致感觉不方便旅游,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一处皇家园林该有的氛围。
圆明园里的荷花是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旅游的因素,但是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发现,有六成以上的游客认为管理处对荷花的保护不力,从我们拍摄的照片里也能看出一二,确实是“万绿丛中没有那一点红”,许多荷花和接了莲子的莲蓬都被“热心”的游客摘了去,特别是在他们坐船旅游的时候。另有游客反应,圆明园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志愿者的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其中27.9%的游客认为志愿者的服务不太好,我认为27.9%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所以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应该更加耐心、有礼、客气,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选拔志愿者时更应该严格挑选,或者进行简短的、相应的培训,以免给游客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总结
圆明园(包括颐和园)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更是外国列强留给我们的名族耻辱,它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篇四:北京考察报告 2013北京设计考察报告
专 业:
学 号:姓 名:
完成日期: 艺术设计 2010504270 任晓玲 2013-5-3 2013北京设计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3年4月23日——2012年4月28日
考察目的:通过考察使学生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同材料的性能及运用,以及与市场的关系等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检验并提高自已的设计实践能力,开拓眼见、紧跟潮流。
第一站——鸟巢、水立方
鸟巢简介:
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立柱消失
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
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置身
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
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 鸟巢是
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
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
考察心得:
从来都是在电视上看鸟巢,这是第一次亲眼
看到实体的鸟巢。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宏大,再就是感叹它的结构,如此大的建筑采用全钢的的结构,这是以前所没有过的,这也给我们以后的 设计给了一个很好的提示。由于经济原因没有能
够进入到鸟巢内部,有些遗憾。
水立方简介: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
(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
性建筑物之一。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
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形象。
考察心得: 当第一眼看到水立方时,就被她的外形吸引住了,像水泡一样的外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触摸,看看这是不是真的像水一样柔软。“水立方”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运动员们打破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创造一个又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奇迹?有人说是浊度却仅有0.1个ntu的水质,有人说是不会让运动员眼花的灯光,还有人说是水温和室温保持一致的温控技术。诚然,水立方不是水魔方,但人性化的设计,无疑更有益于运动员竞技状态超水平的发挥。
第二站——北京大学、圆明园
北大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
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
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
属高校,及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 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国家“111 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
大学,考察心得:
在北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五个人一起在北大转了好长时间却始终没有找到北大的正门在哪儿。足以见得学校面积真的很大。可是我又发现这里有好多系的房门确实你想象不到的小,就像右图一样,你能想象到它是哲学系的大门吗?可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里面的建筑大都是这种古建筑的形式,像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高楼大厦你几乎看不到,文化信息很强。
圆明园简介: 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座落在北京
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
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
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 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 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
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考察心得:
第三站——798艺术区 798简介: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
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 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 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
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
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考察心得:
原以为798只是一个带有很多作品的工
厂,亲眼看了才知道它是包含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在我看来,798的确是个艺术的殿堂,走进这样的一个地方能使我忘记现实中的很多琐事,在这里完全得到了心灵的视觉的享受,在北京这样一个闹市,走进798会使你忘记你还在北京。798里面好很多东西是我很喜欢的。它里面的东西讲究是原创,可能作业巡检的想法,可能是作者某种思想的寄托,也可能是脱离现实的梦幻,只是一种概念。但我真的觉得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即便它只是一个静物,但却能传达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总之我是很喜欢这些东西的,我向来对很多东西都追求完美,但是在完美的东西如果没有任何思想的话,我可能会觉得好看,却不会记得很久。但是798里面的艺术品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可能这就是艺术的没来。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没有能够把798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看完,我总是不舍得落下里面任何一家,因为每一家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惊喜和震撼,没能看完,也是我这次北京之行的唯一遗憾。第四站——宜家 宜家简介: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
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
题。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
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
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考察心得:
今天在里面逛了大半天,宜家对我来说不光是一个买家具的世界级超市,同时也是一个感受各种生活理念和品味的地方。我个人最喜欢去的就是宜家三楼的展示区,很多各色的样板间把各种生活品味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顾客可以随时进入每个“家庭”去体会一下不同的生活气息,最后来定位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旋律。不过宜家家具的特点就是质感非常好,设计简洁,一般只是在细节上会很有特色,但是总体上色调都是十分简单和自然。但是当所有简单色调集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空间反而变得丰富而不乏味了。
北京联合大学
《形式与政策》调研报告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以圆明园的旅游发展现状为例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学 院: 信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小组成员: 班
级:
200908030301
学
号:
2009080303132 2009080303101 2009080303120 2009080303121 指导教师: 成 绩: 2011年 12 月 02 日 目 录 目
录................................................................................................................................................概述...........................................................................................................................................................2 关键词.......................................................................................................................................................2
一、对北京旅游发展现状的疑问............................................................................................................3
二、圆明园基本情况...............................................................................................................................4
1、位置与规模.................................................................................................................................4
2、历史发展情况..............................................................................................................................4
3、园林特色.....................................................................................................................................5
三、针对圆明园旅游现状的调研............................................................................................................7
1、调研方式.....................................................................................................................................7
2、调研结果汇总..............................................................................................................................7
四、调查问卷整理分析结果..................................................................................................................10
五、北京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由圆明园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设想......................................11
1、关于“圆明园”文化性旅游遗迹商业化运作的思考............................................................11
2、关于“圆明园”文化遗迹保护的一点考量............................................................................12
3、由“圆明园”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看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前景............................................13
六、附录.................................................................................................................................................151、2、3、附录1-调研用调查问卷原件.............................................................................................15 附录2-小组成员及分工.....................................................................................................16 附录3-参考文献.................................................................................................................16 概述
旅游产业是一个对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社会进步有着重大作用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北京旅游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产业规模和旅游收入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尤其在奥运会之后,北京旅游产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年内取得了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的好成绩。北京市也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亚洲的会展、商务之都,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这一目标。
不论是现代化都市,还是文化性都市,北京在发展旅游产业上都具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包括全国,由于过度追求旅游的商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一些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其中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反馈性的影响。
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上,我们小组将就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为课题,细化的选取圆明园的旅游现状作为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调研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关键词
北京旅游产业、圆明园、商业化、文化旅游、文化古迹保护
一、对北京旅游发展现状的疑问 近年来,北京旅游业稳步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表现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旅游收入增长有限和竞争力逐渐下降的趋势。
当然,着一些都是从商业层面上看到的问题,从文化层面看,我们似乎有需要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在北京的故宫里,更多的游客是看热闹,听故事,有多人少在用心感受那份历史的沧桑与皇家由盛而衰的悲哀;在八达岭的长城上,更多的游人是拍照留念,刻字留名,又有多少在真正欣赏城墙的气势雄伟与祖先的聪明智慧。
或许旅游在中国人的眼中永远只是一种享受,一种纪念,甚至是一种炫耀。而满含文化底蕴的古代建筑,满是历史气息的传奇轶事,永远只是导游口中的说辞,游客耳中的娱乐。
那么,让我们看看国外的所谓名胜是如何以一个最原始的状态,成为文化的延续。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是一座有名的古建筑,然而希腊人从未对它做过任何修整,就是以一个最原始的状态把历史的沧桑展现的淋漓尽致,去那里的游客虽然都带着相机,但他们更愿选择把这座古建筑作为照片的主角拍下来,而不是把它当作背景,拍下自己到过的证据。再如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堂是从不收取门票的,只要你有对它文化的敬仰,那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于是,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中国,当名胜古迹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时,它悲惨的命运早已注定,它注定作为一个赤裸裸的商品等待买家的欣赏,它注定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受到俗人的亵渎。如果这些来自几百年、几千年前的带有浓厚文化意义的文化符号,在今天这个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依旧停留在这样浅的欣赏层面,莫不如把它们改建成摩天大楼来的更有意义。我们迷茫了,这些被栅栏围起,被一次次修缮,重新图上鲜艳色彩的名胜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尤其在作为六朝古都拥有大量文化旅游景点产业的北京,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不禁让我们对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的余地。接下来我们将以圆明园的旅游现状为例,详细阐述我们调研结果以及我们对北京旅游产业的思考。
第二篇:圆明园考察报告
圆明园考察报告
前几天,我们小组成员怀着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去了圆明园.历史上的圆明园光辉灿烂,历史上的圆明园天下无双。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历经清朝150余年的建设,圆明园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而且融入了西方园林的特色。那数不清的亭台
楼阁,那看不完的奇花异草,览不尽的水光山色,无一不在向世人宣示,这是中华文明的典范。她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静妙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然而这一凝聚着中国人民无数智慧和血汗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土匪、军阀劫掠焚毁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一片废墟,唯剩断桓残壁。从此,圆明园的废墟便成了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无论时空的脚步跨过多少万水千山,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在那里——一段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因为不可复原而在时空中永远屹立,因为不可申诉而向世人永恒诉说。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圆明园作为建筑已不复存在,然而她作为文明将世代流传。作为圆明园文明的载体,圆明园的文物大量流失,所剩无几。如今站在圆
明园的废墟上,近距离抚摸着文明的遗迹,那风中的尘土,那水中的枯荷,那泥沙侵蚀下的断垣残壁,那雨水浇透过的碎砖裂瓦,涌起的是感叹,而更多的是沉思。我们感叹前人的智慧和才华,我们沉思这段悲惨的历史。
1840年以来,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辛丑条约》,列强要中国支付的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10亿两之巨。这种种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的掠夺。
我们在愤恨帝国主义无耻掠夺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思: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财富的泱泱大国怎会被欺侮至如此境地?
纵观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国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延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污蔑为“汉奸”,主张“防民胜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兵停战撤退。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各级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御外敌,而是给太后送什么礼物。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清政府还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援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在这种情况下,甲午中日战争只能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惶西逃,她在逃亡途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各地官员要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又派人向八国联军乞降求和,此后,清军便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一同屠杀、镇压义和团团民。
很明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早已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就武器装备而言,多数清兵尚用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炮,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则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启示我们: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正如江泽民主席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50周年时讲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历史从来不怜悯弱者!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振奋民族精神,集13亿人民之力量于一个合力,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2011年11月10日
第三篇:圆明园名胜古迹考察报告DOC
篇一:圆明园考察报告圆明园考察报告
前几天,我们小组成员怀着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去了圆明园.历史上的圆明园光辉灿烂,历史上的圆明园天下无双。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历经清朝150余年的建设,圆明园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而且融入了西方园林的特色。那数不清的亭台
楼阁,那看不完的奇花异草,览不尽的水光山色,无一不在 向世人宣示,这是中华文明的 典范。她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 模,杰出的造园艺术,静妙的 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然而这一凝聚着中国人民无数智慧和血汗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土匪、军阀劫掠焚毁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一片废墟,唯剩断桓残壁。从此,圆明园的废墟便成了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无论时空的脚步跨过多少万水千山,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在那里——一段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因为不可复原而在时空中永远屹立,因为不可申诉而向世人永恒诉说。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圆明园作为建筑已不复存在,然而她作为文明将世代流传。作为圆明园文明的载体,圆明园的文物大量流失,所剩无几。如今站在圆 明园的废墟上,近距离抚摸着 文明的遗迹,那风中的尘土,那水中的枯荷,那泥沙侵蚀下 的断垣残壁,那雨水浇透过的 碎砖裂瓦,涌起的是感叹,而 更多的是沉思。我们感叹前人 的智慧和才华,我们沉思这段悲惨的历史。
1840年以来,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辛丑条约》,列强要中国支付的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10亿两之巨。这种种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实行的公开的掠夺。
我们在愤恨帝国主义无耻掠夺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思: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财富的泱泱大国怎会被欺侮至如此境地?
纵观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国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鸦片战争中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延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污蔑为“汉奸”,主张“防民胜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兵停战撤退。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各级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御外敌,而是给太后送什么礼物。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清政府还下令不许接济和支援台湾军民的浴血抗战。在这种情况下,甲午中日战争只能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惶西逃,她在逃亡途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各地官员要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又派人向八国联军乞降求和,此后,清军便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一同屠杀、镇压义和团团民。
很明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早已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就武器装备而言,多数清兵尚用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炮,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则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启示我们: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正如江泽民主席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50周年时讲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历史从来不怜悯弱者!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振奋民族精神,集13亿人民之力量于一个合力,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2011年11月10日篇二: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圆明园遗址是北京市4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圆明园经过清朝五位皇帝150多年的苦心经营,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西郊。在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以后,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也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后来经过国家的精心保护和部分复建,圆明园遗址被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并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圆明园的游客数量也在日益增长,但是国人的精神却是空虚的,民族的屈辱被遗忘,遗址公园里的部分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专家和公众的意思是圆明园不应该被复建,但是怎样的圆明园才是公众心目中的中华第一园,才能将历史文化与园林艺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遗址保护平衡起来?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一行三人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志愿活动,并针对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部分游客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至2013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北京西郊圆明园、颐和园 调查对象:景区游客、部分工作人员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交流谈话及实地考察 调 查 人:
二、调查报告很长一段时间名人故里被炒作、争抢,文化遗址也被带动的火了起来,于是各地的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但是在这些红红火火的背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程度如何?游客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公园和颐和园的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圆明园遗址公园:2013年8月10日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始了我们的志愿活动和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调查对象是来景区旅游的游客,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00张,回收有效问卷87张,回收率87%。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结论,希望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文化保护和对游客的爱国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1、闻名而来,却对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从“游客旅游目的”这一项来看,50.2%的游客选择了“观光旅游、欣赏荷花”这一项,21.7%的游客选择了“摄影拍照”,选择“考察研究”和“学习、了解历史文化”的加起来只有28%不到。而且大多数游客来圆明园是因为圆明园门票价格便宜、交通便利以及经常举办一些相亲活动、歌唱比赛等,他们来此也多是根据旅游团的安排。尽管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对圆明园过去那段历史清楚了解的游客却很少,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以及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游客经常误以为,圆明园是八国联军火烧抢掠的,是清朝末代皇帝修建的,这些历史知识都是错误的,他们对圆明园的概念很模糊。由此可见,圆明园在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古迹,一座与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齐名的世界园林,现在所起的作用、所体现的价值却仅仅是供大家避暑降温、游玩赏花,令人叹息。
2、现代艺术及相关活动对文化遗产造成冲击
圆明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100余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圆明园已被破坏的不成样子。曾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多数人不赞成复建圆明园,原因就是要让国人记住这一段屈辱史,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但是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政府还是对圆明园进行了部分复建,对被焚烧的主要部分予以保留,以警世人。但是在复建和另外修建的一些部分有些不伦不类,很难体现出圆明园皇家园林、世界园林的艺术特点。在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有57.4%的人认为圆明园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过多的举办相亲、歌唱等活动赛事,在这里很难感受到文化古迹的气息,他们认为圆明园的利用已远远凌驾于保护之上,应该做到保护大于利用;也有29.1%的人认为保护应该与利用并重。可见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政府以及管理处对圆明园的保护力度不够,过多的赛事活动以及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艺术对这一文化遗产造成了冲击。
3、旅游管理需要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圆明园里大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书籍遗产的保护还是比较满意的,选择好和较好的有74.7%,而选择差和较差的仅有11.3%,但我们在深入调查以及与游客的交谈中发现,有些游客对圆明园里某些建筑,特别是遗址、古迹的保护感到不是很满意,有些古迹处在露天场所下遭受日晒雨淋,有些遗址已经明令静止游客接触,但仍有部分游客触摸拍照,这些都对遗址保护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不便,由于北京空气质量较差,虽然降雨量小,但仍对露天古迹造成不小的腐蚀,游客希望在保持遗址古迹仍然露天的情况下做好技术层面的保护。另外也有游客反应,圆明园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过于庞大,导致感觉不方便旅游,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一处皇家园林该有的氛围。
圆明园里的荷花是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旅游的因素,但是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发现,有六成以上的游客认为管理处对荷花的保护不力,从我们拍摄的照片里也能看出一二,确实是“万绿丛中没有那一点红”,许多荷花和接了莲子的莲蓬都被“热心”的游客摘了去,特别是在他们坐船旅游的时候。另有游客反应,圆明园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志愿者的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其中27.9%的游客认为志愿者的服务不太好,我认为27.9%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所以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应该更加耐心、有礼、客气,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选拔志愿者时更应该严格挑选,或者进行简短的、相应的培训,以免给游客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总结
圆明园(包括颐和园)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更是外国列强留给我们的名族耻辱,它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篇三:【精品】2015年国内名胜古迹考察报告范文
2015年国内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每年的金秋九月,我院的书法班都会由老师带队外出考察,这是书法班的传统,也是每位同学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素质的好机会!我们会继承这个传统,将书法艺术发光发热!具体考察: 第一站:xx 地点:xxx 9月6日,我们师生22人在湛江火车站乘坐1474次列车向湖北xx首站出发。我们坐了28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条件相当艰苦,对大多数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来说可是一次考验!尽管路途艰辛,但也阻止不了我们的步伐!我们住宿是火车站旁廉价的招待所,吃的是便宜菜饭,买的是团体票,出门坐公车!同学们一路高歌,互相帮助与配合,一切都那么和谐愉快!9月8号我们参观了著名的xxx!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襄阳居士。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米公祠位于xx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第二站:xxx 地点:参观xxx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博物院等地
9月8日晚我们从xx火车站乘坐k628班次火车去往西安。9月9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9月10日,我们一早出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9月11日,参观碑林。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xx多年。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9月12日,我们参观了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xx年对外开放。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9月13日,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兵马俑,泥塑的世界,在这里,可感受到那个久远王朝的历史气息,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了一点,于是有了这两千多年后的神秘魅力。仔细观察,它们按品字型布局,根据发掘的先后,分别命名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仔细地注视着这方俑坑,两千多年的沧桑,依然保存了当年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8000多件陶俑,一万多件古兵器在这里先后被发现和挖掘。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俑人,基本上都在1.9米左右,高大魁梧,我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凝固了历史,鲜活了生命,把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宏伟壮丽地再现于千年之后,通过古典写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泥塑艺术的辉煌篇章,填补了中国艺术领域的空白。
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既古老又现代,充满活力与文明的美丽城市!第三站:洛阳 目的:参观龙门石窟
9月14日,告别西安我们踏上开往河南洛阳的火车,似乎同学们对西安的印象都很好,甚至有点不舍离去!旅途还在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西安到洛阳坐火车只需5个小时,14号傍晚就到洛阳了。在火车站附近找了旅馆安顿下来,第二天就去龙门石窟!9月15日,我们坐车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像非常宏伟,震撼了游客的每双眼睛!第四站:孔子故里曲阜 地点:参观孔庙 孔林 孔府
第四篇:圆明园
《圆明园》观后感
—新时
期爱国主义
圆明园既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又是东方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上,继大明王朝之后的大清帝国,是一个由北方游牧名族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努尔哈赤的孙子福临在北京建立。这个名族从东北寒冷地区而来,很难适应北京地区的酷热天气,大清历来的皇帝都无法忍受这种酷暑,都纷纷寻找一个清凉之地。直到康熙皇帝时期,开始了皇家私人花园的大规模建设。圆明园便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扩建的。康熙时,大清处于繁荣盛世,国泰民安,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改善,国库充裕。康熙帝命画师、工匠们开始修建圆明园。经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的扩建,圆明园成为了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她的建成代表着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轰动世界的顶峰之作,当时的欧洲各国纷纷以效仿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引以为荣。
圆明园的整体建筑,都透露出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清朝的皇帝都喜欢住在圆明园,他们在这里处理政事、批阅奏折,因此圆明园也是当时的权力中心,全国的重要事务都是在这里得到解决的。这里代表着大清的至高无上的皇权。
圆明园的建造,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其中既有中国古典的杭州西湖风景模式,又有欧洲贲泉花园的模式,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达到不仅在国家土地,人口,财富,军事上的领先,而且还要在诗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要达到领先,于是每当西方欧洲各国出现一种新艺术,大清的皇帝都要成为领先,把自己的欲望变成现实,构造于圆明园中,所以大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西方各国遐往的人间仙境,纷纷派人到大清学习。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在圆明园中,不仅建筑艺术领先世界,而且其中拥有无数金银财宝。里面的诗歌字画,古董,金银器,艺术品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过的。我们可想而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历来都是欧洲各国学习的对象,我们更是对此骄傲无比,于此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坚持发扬创造发明的传统,保持优秀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传递下去。这都是我们这一代人作为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与此同时,西方正在发生着巨变。继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都进行了变革,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产品过剩,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寻找市场,以便解决产品过剩问题,追求更大的利益。他们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而大清的统治者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封建制度腐朽,生产落后,民众起义,闭关锁国等等问题突出。他们不与外界接触,只能导致愚昧无知,只能挨打。英国在明白通过外交无法实现产品进入中国后,便以武力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大清统治者签订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市场。于是一支由英法组成的联军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美梦,进攻中国。当他们打败毫无抵抗力的清军来到位于北京郊区的圆明园时,对圆明园进行了无耻的烧抢。能抢的就一件不留,不能抢的大件就全部破坏,为了所谓的公平照顾由于执勤而没抢到的士兵,竟荒唐的举行了一次拍卖。到此还不满足,还丧心病狂的火烧了圆明园,从此一座旷世奇园毁于一旦。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艺术宝库,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是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圆明园的受损,不仅是中华民族无法弥补的损失,更是世界人民的巨大的遗憾。至今圆明园的许多历史文物还无法回归中国,被西方国家以他们能把文物保护的更好为由存放在他们的博物馆中,可见其价值的诱惑。要想把文物完整的运回中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奋斗的目标。
圆明园不仅代表着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象征。其的建筑艺术和价值是我们当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一个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强大,还要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已走向正轨,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我们还要做的就是在文化上有所成就,再创辉煌。曾经独领风骚的中国,将在此时又一次腾飞。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现在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吸取经验,开阔视野,接触不同的特色文化,为将来再造又一座惊世骇俗的园林做好准备。圆明园的重现不仅是当代中国人民在世界地位的提升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最具意义的史诗。
今天,我们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既是要让国人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耻辱,痛斥暴力、侵略对人类文明、世界和平的践踏;更是要认真梳理、检讨经由圆明园所折射出的各种看法、观念,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国家建构提供更理性、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走出受辱阴影,以更从容、自信与平和的心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供有力保证,也为实现世界和谐与人类的共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第五篇:考察报告
关于赴金寨县学习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
工作的考察报告
县政府:
为加快推进我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提高我县行政审批效能整体建设水平,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服好务,经县领导同意,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从县编办、法制办、监察局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于4月28日-29日赴金寨县政务服务中心就行政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进行为期两天学习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对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受到了启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今后改进思路。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寨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金寨县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金寨县政务服务中心于2006年4月份正式挂牌运行,属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
领导体制:金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政务中心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工委书记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兼任,管委主任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同时,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副主任并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政务中心日常工作。
组织机构:县政务中心的组织机构为“一办两中心”。即工委、管委办公室、审批办证中心、招投标中心。投诉受 理中心作为县纪委派出机构,进驻中心办公。
人员编制:政务中心工委、管委办公室为行政正科级建制,审批办证中心、招投标中心为副科级建制,共有人员编制14人,其中行政编制8人,事业编制6人。县投诉受理中心为行政正科级建制,人员配备2名,由县纪委选派,日常工作在政务中心。
窗口设置:政务中心现有东、西两个办事大厅,总面积1200平方米,进驻单位45家,窗口工作人员78人。另外,该县还设立了5个分中心,涉及项目16个,窗口工作人员79人。
(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情况
2009年,金寨县选择建设局、林业局、药监局、地税局、工商局五个单位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该县决定全面推进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2010年9月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全面拉开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序幕。
1、主要做法。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改革工作深入扎实推进,金寨县专门成立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担任组长,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委书记、管委主任为副组长,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专门负责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同时,领导组下设了四个专门工作小组,即项目清理组、机构整合组、综合协调组和监督检查组,具体落实各项改革工作任务。二是制定方案,有序推进。为保证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方法步骤、重点任务和时间要求,共分为动员部署、制定方案、集中进驻和检查整改四个阶段。根据各阶段工作任务要求,还专门编排了行事历,对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进行了细化,方便改革单位和工作小组的操作掌握,扎实有序地推进改革工作。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协作。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是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之举,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上下同心,合力推进。在具体工作中,县政务中心工委、管委负责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进驻政务中心的窗口单位是改革的实施主体,各单位的一把手是改革的直接责任人,县纪委、组织部、编办、法制办、政务中心等做好支持配合和指导协调工作,县纪委派驻县直单位纪检组先后开展了四次督查活动,保证了改革推进的序时进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是严明纪律,加强督查。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是该县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一项重点工作,为确保完成改革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要求县纪委、监察局把“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落实情况,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落实情况,作为效能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单位的月度考评和年终考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严明的工作纪律和有力的监督手 段,确保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主要成效。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历时四个月,到12月底全部结束。本次改革涉及县直部门和单位45个,其中,39个部门和单位调整了内设机构,归并了审批服务职能;41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项目清理,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由452个减少到398个;调整了政务中心窗口设置和进驻人员,共设立窗口35个,综合窗口2个,窗口工作人员78人。其中,新增独立窗口10个,新增窗口工作人员26人;共投入资金50多万元,改建了审批办证大厅,更新了办公设备,配套了办公用品;国税局、工商局、公安局、烟草局4家单位专网专线新进驻政务中心。通过改革,政务中心窗口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平台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调整归并了审批职能。根据县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方案要求,45个改革单位在对内部审批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归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三定方案”和改革方案,县政务服务中心配合县编办对各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批把关后,由县编办予以批复和函复。一是对县政府工作部门,由县编办根据单位的“三定方案”予以批复;二是对三权在上的垂直管理部门和单位,由县编办根据部门和单位制定的改革方案予以函复。全县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由分散到集中的工作目标。
(2)组建了审批服务股室。坚持机构、人员、职数三不 突破的原则,全县39个改革单位在归并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单设、联名、挂牌或合署的形式,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室,并根据工作需要,进驻政务中心办公。其中,县发改委等13个单位以单设的方式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县国土局等11个单位以联名的方式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县人口计生委等7个单位以挂牌的方式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县国税务局等8个单位成立行政审批服务股与相关股室合署办公。同时,进一步明确其他内设机构不再有任何形式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政务中心的审批服务机制进一步理顺。
(3)清理了行政审批项目。为配合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县法制办专门下发文件,对全县行政审批(许可)项目进行了第四次全面清理。经单位清理上报,法制办审批把关,县政府研究批准,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对外公布,全县审批服务项目由452个减少到398个。结合项目清理,政务中心对项目流程进行了再梳理,以完善审批事项、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法律依据、办理时限和输结果“八公开”为主要切入点,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项目流程,精减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4)完善了审批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首席代表制。真正落实窗口首席代表在行政审批工作中的受理权、办理权、监督权、协调权和公章使用权,提高窗口现场办结率。二是坚持一审一核制。按照“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的要 求,凡是一审一核事项,必须在审查和核准两个环节内完成,不得擅自增加审批环节,更不得搞“体外循环”。三是严格限时办结制。按照比法定时限减少30%以上的标准,确定承诺办理时限并实行超时默认。四是明确审批专章制。在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一律使用行政许可(审批)专用章,明确规定行政许可(审批)专用章与单位行政机关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五是推行告知承诺制。在办理企业设立或变更登记时,对依法需要前置审批的事项,行政审批机关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向行政审批机关作出承诺,可以采取“先办后补”的方式,出具有关批准文件或办理相关证照。六是完善并联审批制。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代理服务、特事特办”的要求,凡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均实行集中统一联合办理。
(5)加强了窗口规范化建设。一是调整了窗口设置。把原综合窗口中涉及便民便企、基本建设以及并联审批牵头单位的改设独立窗口。同时,撤销供水、供电分中心,在政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本次改革新增独立窗口10个。二是调整了窗口布局。综合考虑审批业务的关联性,进一步调整了窗口布局,初步形成了基本建设类、登记注册类和综合服务类三大特色鲜明的审批区域。三是充实了窗口人员。按“配强、配好、配齐”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充实了窗口工作人员,任命了行政审批服务股股长和首席代表,中心新增窗口工作 人员26人。四是改善了办公条件。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先后投入财政资金50多万元,改建一个新的审批办证大厅,更新电脑82台、打印机17台,为加强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我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开展情况
3月19日全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动员会议以后,大多数单位主要领导都很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部门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相应组织,召开全体干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开展力度较大、进度较快的单位有县文化体育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药监局、质监局、林业局、环保局、住建委、气象局、农委、水务局等单位。但这项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单位以审批事项需集体研究为由不愿开展这项工作,有的单位反映人员编制较少,审批项目、人员进中心有困难;有的单位反映审批项目较少,正准备向县政府请示不进中心。截至5月5日,仍有县经委、发改委、烟草专卖局、市容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进展缓慢,部门实施方案没有上报。“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涉及到部门权利的再分配,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这些部门的领导和人员存在怕失权、怕失控、怕失业的“三怕”思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从金寨县考察学习回来以后,我们深感下一步的工作任 务较重,工作压力较大。审批项目清理、审批职能归并及股室设置和审批项目、人员进驻是三个重要环节,为更好的推动此项工作,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议成立四个工作组。
(一)机构整合组 组 长: 孙业茂 副组长:杨 芳
主要职责:负责对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单位内设机构调整、工作职能归并和行政审批股的组建进行指导、审核、批复或函复等工作。
(二)项目清理组 组 长: 马步林 副组长:朱西山
主要职责:负责对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单位的行政审批、许可项目清理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并报县政府批准公布。
(三)综合服务组 组 长:李少华 副组长:潘家标
主要职责:负责对全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工作。
(四)监督检查组: 组 长:庞月荣 副组长: 刘亚杰
主要职责:负责对全县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在各单位实施进驻前、进驻中、进驻后三个阶段进行三次以上重点督查,同时建议今后的督查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行政服务中心、编办、法制办等抽调业务人员配合。
三、由于这项工作是县政府今年重点工作,落实应主体为县政府各个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建议将这项工作作为全县综合考核评比的一项内容,纳入综合考核。
四、根据部分单位行政审批项目较少的实际情况(如经委、科技局、档案局、统计局、烟草专卖局、气象局、地震局、司法局等),借鉴金寨县的经验,科学合理设置综合窗口,这样既能方便办事群众,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行政资源。
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考察组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