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09理性消费,正确对待网红店消费
一、网红店的简介
网红经济是以一位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一个过程。而网红店就是网红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调研方案与结果
(一)调研方案
1、调研目的:通过对网红店购物的调研,了解并寻求大学生消费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消费标准等问题。
2、调研方法:通过口头询问,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研、研究。
3、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二)调研结果
1.网红店是否应该存在?
绝大多数人已承认网红店应该存在,网红经济现象已经存在。2.网红店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部人认为是利大于弊
3.大学生是否是网红店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部分认为是
4.你认为影响网红店发展的原因包括什么?
科技技术的进步,各大短视频网站兴起,各种网红的崛起,资本市场从这些网红身上发现市场,利用相对而言廉价高效的新媒体传播推广,增加其经济收入 4.你是否在网红店购买过假冒伪劣产品?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买过,这显示了网红经济,网红店将经济中的弊端,盲目从众消费等不理性消费不仅对我们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财产造成影响,还给我们大学生群体扩大消费,再消费造成影响。
三、结论
1、网红经济是把双刃剑,需要大学生理性对待
网红经济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利是它的传播速度快,人们可以很快认识到它的存在,快速带动经济增长,能够起到大力推广的作用,就算是宅在家的人也可以知道,这是新的一种消费方式的出现,相信这在不久后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重要动力。弊是,由于范围广大的原因导致监管强度大,相信大家都认为这些个网红产品在网络上的评价都不太真实,即使是好评之类的网友们也不会相信,因为商家刷单,篡改评论,贿赂消费者这类现象是普遍发生的。这是对网红经济网红产品的一大诚信考验。所以,网红经济是否值得信任,还有待考究。
2、网红店购物的市场已形成
由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而在网红的人群中,大学生又占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红店购物的人群扩大。促进网红经济进一步发展 3.支持网红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1)开放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 + ” 时代,个体间的信息交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分享信息和资源的途径更加便利。个人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买卖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使得双方不仅能够相互尊重,还可以达到共赢。无论是火爆电商平台的网红经济,还是在分享闲置资源更占上风的共享经济,开放的平台都十分重要。可以说,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成立的前提是网络平台上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这种分享和交流必然是网络时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2)改变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共享经济的火爆,大大改变了出租车与酒店行业的销售模式,引起了两个行业的变革浪潮。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销售模式,引起了零售行业的变革。
共享经济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消费者不再需要到旅游地预订酒店,也不用出门亲自打车,只需在移动终端上动动手指,就可以选择到自己心仪的服务,这样的选择十分便利和舒心,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生活不断趋于便利化,交流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
与共享经济一样,网红经济依托于移动互联终端系统,它的发展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人们选购商品不用再去实体商场,通过与店员交流达到购买商品的目的。相反,仅仅在电子商务搭建的平台,或者是在微博、微信等个性化交流平台上,人们就能选择自己中意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缩短购物的时间,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3)社交媒体的大变革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全民参与的社交媒体火速发展。人们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相对自由的表达见解。无论是最初的博客,还是现在占据重要地位的微信,自媒体的发展为大众表达提供了平台。然而,社交媒体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变化下,其影响力是增强还是减弱呢?
从自媒体发展的历史上看,从博客到社群论坛,再到微博、微信,虽然传播影响力一直在增大,但是,这些自媒体中充斥着冗杂的信息,这使得部分产品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例如: 博客衰落、微博的发展也进入暮年。总的来说,社交媒体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目前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也有一些社交媒体,例如 UGC 媒体展现了超强的活力。
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兴起离不开社交媒体为其提供的平台。所以,社交媒体的变革一定会影响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社交媒体,甚至会引起社交媒体的大变革。例如,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发展,让微信不仅仅是朋友间的交流工具,更让微信成为展示自我和商品的平台,同时也是分享信息和共享资源的渠道。不仅如此,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发展还构建了一个共享媒体时代。如今可以共享的、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不仅仅是房子和衣服,观点和信息也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的纵向细分和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快速增长使得共享的基础不断扩张,人们从而进入到一个共享媒体的时代。
(4)信任是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重要基础
网红经济的网上购买行为,或共享经济中的分享式消费,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因为呈现在互联网的商品或服务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因此成功购买一定是以信任为前提的。事实上,人们也已经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利用各个行业之间的数据互通,形成一个庞大的信用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服务。
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高信任的基础之上,这不仅需要人们改变在传统经济形态中的消费习惯,也需要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只有处于高信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促成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良性发展。
(5)促成新经济领域内的商业模式改变
在传统的经济领域,人们的交易方式是面对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形比比皆是。然而在网红经济和共享经济中,这种交易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信任为基础,P2P金融平台诞生,人们不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消费者在看不到货源的情况下就将货款打入第三方金融平台;供货商也在没有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将客户订购的货物寄出,待到消费者确认收货,供货商才能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到货款。
交易方式的改变使得金融领域内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B2B、P2P 金融平台也就应运而生。“网络 + 分享” 的理念不仅促成了金融领域内商业模式的变革,也使得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发生着重要的改变。相应的,涉及其中的商业模式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6)促成大规模的经济转型
观察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会发现,信息交换媒介、能源和运输系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影响经济活动。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协作,降低了经济活动的风险,也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当前,作为新经济模式,无论是网红经济还是共享经济,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贡献都十分突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变了消费行为和习惯,以互联网为媒介,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游走于网络的人们,在获取这些信息时,既不费力又不费钱,零边际成本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技术革命促使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极大的变革,零边际成本已遍布各行各业,就如美国趋势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的:“ ‘超级物联网’ 将覆盖更加广阔的范围,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享受到免费的产品和服务,而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可以说,从共享经济到网红经济都得益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享了巨大的数据信息,也拉近了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距离。生产成本的降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沟通的更加便利都是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共同的改变。无论是共享经济还是网红经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其中的消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被大部分人接受。从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今两者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未来的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必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也将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
你是否有,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买下来的欲望;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总是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或者自己买的东西其实家里面有一个;你是否因看见别人在购买,自己也会有购买的欲望;你是否会因为今天在街上看见一样东西,你很想买,但因为所带的资金不足,与它失之交臂而后悔莫及。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广播,我是播音员......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交易额一天内达到912亿元,刷新全球纪录。18秒成交破亿、1分12秒破10亿,12分28秒破100亿元,1小时13分破300亿、17小时破719亿元„„截至12日零时,第7届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912.17亿元,而早在昨天11点50分,今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总成交额就已超过去年571亿元的总额,剩下的每一分钟不过是在创造新的销售奇迹而已。这疯狂的数字变幻之间,是不是也意味着。那时的人们已失去理性。当人们在双十一夜晚,挺着睡意,到处寻找网络信号,而购买物品时,你会不会觉得,你所购买的物品其实你并不是那么需要,你只是在随波逐流。
今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结束后,各种“奇葩”事儿就层出不穷。例如有网友吐槽,去年光棍节抢购的衣服还一次都没穿过,今年“双十一”又刷爆信用卡抢了一堆,不少网友看了“双十一”网购账单后纷纷表示要剁手明志;重庆一男子“双十一”通宵狂购“过把瘾”,第二天晚上通宵退货“回笼资金”;有人怀疑银行账号被盗,报警后却发现是妻子“双十一”网购刷爆了卡,怒而起诉离婚„„面对“双十一”网购狂欢后的种种后遗症,我想对爱网购的同学们说一句:面对热闹非凡的“双十一”,要理性消费,做该做的事,花该花的钱。父母挣钱不容易,希望同学们控制好自己理性消费。辛勤劳作可怜天下父母心,坐享其成子女可有后悔心。有一户人家,父母都是普通车间的工人,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2500元/月,但是他们的孩子过生日请客竟花费了1000多元。如果作为祖国新希望的这些学生迷信于洋品牌,追求名气,有用消费来炫耀财富,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千百年理性消费,追求品质的民族魂魄,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艰苦朴素,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去靠谁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数风流人物还怎能看今朝?
现今有很多人购买东西都是被天性与表面的利益所误导。人类的天性更倾向于浪费而不是节俭。很多人有这样的发现:当人们追逐价格便宜的东西时,常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更多的金钱。由于物品价格便宜,人们常常会购买比预计购买数量更多的物品,这样,在此项支出上所花费的往往会高于原先的预算。但事后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消费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浪费。人们总在为不断地购买计划外的东西,总在为追逐一些琐碎的事物而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我们最终被一堆杂物所淹没,为了堆放这些可有可无的杂物又付出了很多的空间和时间。这是不理性的消费后果,你以为你节约了很多钱,其实你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你以为你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其实那些东西你会很少使用,放在家里只是摆设,占据你本来就不多的空间。所以千万不要贪小便宜,没有哪个商家是不聪明的,利益最大的永远是他们。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理性消费的方法吧!
1.对奢侈品的正确认识与理智消费,认识到奢侈品不能实质性对自己生活产生帮助,没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2.学会货比三家,多走走,多问问,争取买到最便宜实用的。3.正确树立消费观,明白什么要买,什么节制的买,什么不要买,只买对的,不要盲目追求名牌,不买贵的
4.最好和抠门的人一起去消费,这样可以为你节省金钱。5.不要因为便宜打折,而去盲目消费。
第三篇:理性消费剧本
第一幕:
A:同学们大家好,十分感谢大家能来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知道大家每个月的钱够不够花的呢,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月初日日肉,月末天天汤,相信会有不少同学会是这种现象。但有无考虑我们的玛尼到底去吗了呢,它到底牺牲在何处?——今天的主题:Money Money 去哪了?(如何理性消费)。下面请欣赏一个短剧。。。
第一环节:Money 你去哪了?
现在我们做个游戏:给你200让你过一个星期,看看你们如何支配这些钱!(道具:马克笔,a4纸)让每个人都写,再随机挑选两三名同学看看其想法,魏鸿雁、汪冰洋:全花完,李新柱:随性。
朱万虹:计划着花钱。。
对上面同学进行总结,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5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
二、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
三、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4百至6百左右。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
而且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同学花钱无节制,月光族。
第二幕:(道具:调查问卷,做比例展示,可移动的小黑板)
主持人:这是我在上周在化工系做的一份调查问卷,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大学生的几个问题:
1..盲目消费,缺乏科学理性消费观念(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分析:有些人的消费有攀比趋势。调查显示,有些人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定程度上存在攀比、虚荣心理。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30%,拥有3-5件的占59%,一件也没有仅占11%;当问及“购
买名牌的动机”时,34%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57%的大学生选择“显现自己品位,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距”,只有9%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调查中还有少数同学表明,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时尚衣服,不惜向同学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消费行为因为虚荣心不能量人为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容易引起消费攀比心理的升级。
调查中,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的手机话费,100元以下的仅占14%,100-150元的占40%,150元以上的占55.1%。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生日,有57%的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36%的同学选择送礼物,7%的同学选择点歌送祝福。调查还发现,现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人际关系投资”,无论是过生日、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拿奖学金等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懂味”、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或者赠送礼物,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投资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蔚然成风,实际上很多都是不必要的。2.经济独立性差,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目前大学生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其他来源是做社会兼职获得的报酬以及奖学金等等。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9%的大学生选择“增长社会经验”,24%的大学生是“为了弥补个人生活费的不足”,只有17%的大学生选择“减轻家庭负担、渴望独立”,可见现在大学生兼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并不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由于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往往消费时没有太大的顾忌,而“透支”后经济上又处于被动。
3.理财意识淡薄,缺乏理财技能
在调查中,部分同学对日常消费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计划,会出现经常向别人借钱的情况。对“目前你每个月拥有的生活费用是否能够满足你的所需”调查时,有31%的同学选择“勉强”,还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够”。对“一学期结束后你的消费情况如何”调查时,有31%的同学选择“超出计划之外”。在对“每次所购买物品是否为计划当中”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5.8%的学生选择了“否”和“不清楚”。对“平时有没有记账习惯”调查时,有7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或者“不会”。对“每月多余的生活费如何处理”调查时,有46%的同学选择“下个月再花”,20%的同学选择“购买书籍”,18%的同学选择“购买生活用品”,只有11%的同学
选择“存起来另作打算”,另外还有5%的同学选择“给自己加餐”直接花掉。可见,部分学生的理财意识较为淡薄,理财技能较为薄弱,日常消费计划性不强,消费表现出一定的不理性。
这些都是现在大学生在消费上遇到的不理性问题。
第二环节:保护你的小荷包
如何做到理性消费(讨论环节)
主持人:我们既然遇到这么多的问题,那如何增在这个消费大熔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天空呢?如何做到理性消费?(分组讨论,马克笔,A4纸)
第一组:江文、徐旺: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围绕展开)比如,手机。
第二组:黄永灿:我们小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我一点不自卑。老师给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我觉得光荣。我们不比家里有钱,我们比谁能拿到奖学金,我们比谁靠自己的双手挣得钱。。(展开)
第三组:连丽梅: 我喜欢记账,我是生活委员。每一笔开支我都记录。我会逐渐发现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模式。(展开)第四组:唐楠楠?张梦醒?:感恩父母,不浪费父母的钱。(展开)第三环节:???????
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第五幕:提倡理性消费,创造美好生活
第四篇:文明用餐理性消费
文明用餐理性消费
亲爱的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古有传奇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了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有受我们爱戴的周总理,周总理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顿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在桌子上掉一粒饭粒马上就捡起来吃掉。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种美德就在我们浪费的一粒粒粮食中丢失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次吃饭都会不喜欢吃的扔掉,与别人攀比要过多的菜,盲目的跟从别人力求奢侈„„很多人觉得自己浪费的那点粮食不算什么,当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思想的时候,人人都浪费一点点,这个浪费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我们是幸福的孩子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吃的,但是,同学们,知道吗,现在世界各地,都是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甚至连一口饭也吃不到。一张张饥饿的面庞,一双双骨瘦如柴的双手的时候,看着你浪费的那些粮食,难道不会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吗?据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年都有近几千万个孩子因吃不上饭而死去了。和我们一样可爱天真,聪明活泼的孩子,就因为这样离开了人间......先不说世界,据统计,我国每六秒就有一位儿童因饥饿死亡,这可真是所谓你的挥霍伴随着别人的饥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啊。这些粮食都是从农民伯伯长满老茧的手中辛苦的种出来的,一碗小小的米饭,要经过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饭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费的手,将他们无情倒入垃圾箱。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度。我们青少年,正应该为广大群众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此,想对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不偏食,不挑食。
5、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6、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五篇:让“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让“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在中央“八项规定”为端正党风、政风作出表率之际,全社会也到了反思“人情消费”的流弊,让“人情”回归本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最可宝贵的是至诚至真的感情,“礼物”的本意是“符号”,人情往来的真正价值是通过符号传递亲情,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面对中国三大传统节日,许多人又在为过度的“人情消费”送礼而“白头搔更短”了。
近年来,最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诟病,但又欲罢不能的习俗,恐怕非人情消费莫属。“人情消费”没有一条成文的规定,也没有强制性的执行机构,但所有卷入其中的人士都高度默契地遵循着某种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什么场合、什么对象该有什么样的“人情表示”,都不会搞错,也不能搞错。更让人顿生惊悚之感的是“人情消费”超越时代的生命力:不管是保留历史之根的农村,还是引领时代的都市;无论是信息闭塞的老人,还是新潮的青年;无论是量入为出的工薪阶层,还是日进斗金的富裕人士;几乎都为“人情消费”所左右。就覆盖面而言,唯一可以与之相匹敌的习俗可能就是清明祭扫,而且在性质上,祭奠是否可以视作生者对逝者的“人情消费”?如果此说能够成立,那岂不是等于承认祭扫因为“人情消费”而存在,而不是相反?
“人情”已失去经济合理性
表现为特定场合送礼的“人情消费”,在小农经济时代有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理性。在日常收入有限而人生重大场合支出庞大的传统社会,个人及其家庭积蓄有限,“小额贷款”之类的金融服务极为有限,而且利率相当高,生活中因此自发地形成了亲友圈凑钱帮助某一成员解决重大开支的机制,这就是“人情消费”最初的经济功能。如果只是单纯帮衬,原本不需要规定具体数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即可。但由于亲友圈内在的就是一个“互惠圈”,今天你帮我,明天就该我帮你,礼尚往来是公共行为的逻辑,“人情消费”自然形成了“对等交换”的原则,而金额标准一旦明确,“人情消费”对送礼人的压迫马上显现:现在“人情”的金额不取决于送礼者的能力,而决定于送礼的场合和受礼者的地位,而恰恰是这两点,在“人情”不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之后,产生出越来越大的社会和道德的负面效应。
在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中完全需要依靠亲友送礼来支付重大场合的情形,客观上越来越少,“人情”时常就在亲友相聚的场合直接就被“消费”了。这意味原本“化零为整”的集资策略,现在已经被重大场合的“化整为零”显摆策略所完全对冲。问题是,办事者可以不在乎亲友的礼金,而亲友中却绝对不会没有深感送礼压力的人士。更令人不堪承受的是,翻箱倒柜凑齐的礼金被浪费了,而日后自己有事需要帮衬时,好不容易收来的礼金,又不能用于需要的场合,而只能在“夸富宴”中被糟蹋,这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也是“人情消费”为深受其压迫的人士所诟病不止的原因。
从“人情消费”到权钱交易
然而,越是没有了日常生活的功能,越是衍生出非生活的功能,其中最为负面的就是以“人情消费”为名收贿赂之实的腐败之风。一些身居官位大权在握的人物在举办生日、子女结婚、第三代满月等场合,广发“英雄帖”,不是亲友胜似亲友,几十桌、成百桌地举办各种“喜宴”,“人情”更没有了规矩,收礼者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送礼者趋炎附势,相互攀比,硬是把情感往来的场合彻底变成“拉关系,托人情”的乌烟瘴气场所。“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彼此心照不宣地做成了一笔笔权钱交易。最后,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助长奢侈浪费,甚至导致违规、违纪乃至违法、犯罪。如此“人情”消费的已经不是金钱,而是道德和法律,等待这些敛财者的不是送礼者的无奈,而是公众的愤怒、舆论的谴责和党纪国法的惩处。
树立理性正确的“人情”观
在中央“八项规定”为端正党风、政风作出表率之际,全社会也到了反思“人情消费”的流弊,让“人情”回归本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最可宝贵的是至诚至真的感情,“礼物”的本意是“符号”,人情往来的真正价值是通过符号传递亲情,所以,“人情”的象征性意义应该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就是这个意思。
现如今中国大部分家庭已进入“不差钱”时代,人情往来可以卸下过于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更侧重于象征性:亲友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可以多些问候和探视,尽心达意就行,而不一定非得大包小包的;同事同学尤其是上下级之间也不是不能送礼,但可以多用点心思,给人多一点温馨之感,而不应该“以钱论亲疏”。送礼其实是一个需要智慧的场合,体贴到位,送得让人高兴,才是礼物的最大价值。“平常即智慧心”,在人情问题上,双方多点平常心,不被钱财迷了心窍,才是聪明人。
对于国人来说,能否树立理性正确的消费观念,少追求面子消费与人情消费,多去挖掘和品味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恐怕才是眼下最为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