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报告中国印刷历史
目录 内容不很成体系大致几个内容交织 1中国古代文化的进化 2文化载体的进步 3重要的事件以及重要的人物 4和同期国外印刷技术的比对 5和近代印刷工艺的渊源关系 6王选老师和方正印艺的继往开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文化史 补充上页实际还缺一个重要的发明仓颉 造字 中国文化有两条发展线一个是抽象的文化信息一个是文化的载体 艺术性 语言文字题材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仓颉造字 甲骨文 大小篆楷体行书印刷四体电脑造字
传说一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 《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过去的历史学家们曾考证过仓颉是否实有其人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很难得出结论 有人推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象形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古造纸工艺 汉代麻纸制造过程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大体上是把麻头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使它润胀再用斧头切碎用水洗涤然后用弱碱性草木灰水浸透并且蒸煮这可以说是后世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通过碱液蒸煮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进一步被除去用清水漂洗后就加以舂捣捣碎后的细纤维用水配成悬浮的浆液再用漏水的纸模捞取纸浆经脱水干燥后就成纸张如果纸表皱涩还要砑光方能书写 汉代劳动人民用简单平常的设备从纺织废料中用化学和机械加工方法使纤维原料更生制成植物纤维纸在化学史和工艺史上的确是件值得大书的一项成就 这里有两个技术关键 一是用化学方法把纤维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去掉再用强力舂捣使纯纤维素大分子被切短和分丝二是设计出一种多孔的平面筛使纸浆能在筛面上滞流把大部分水滤出后含少量水的纤维便留在筛面上再经干燥脱水就构成一张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纸 这种平面筛就是抄纸器是现代长网和圆网造纸机的原始雏型
手工纸特点 纯天然原料树皮麻布等 非化学药剂处理天然的物理加工和氧化 自然漂白阳光雨露 手工抄造小作坊式生产 虽然效率低产量少成本高 但是保存性好寿命长宣寿千年 目前我国还有1的手工纸延续我国古文化遗产的命脉 用于中国画书法仿古印刷艺术品加工装帧
宣纸 由来主产于安徽宣城 当地特有的檀木皮制成 墨韵万变纸寿千年 和中国画中国书法相伴而生宣纸纤维性细腻润墨性良好赋于中国画无限想象的风格 宣纸寿命可达千年一是无化学腐蚀二是由于手工工艺构造密植 现在的机制宣纸产量提高了品质有所下降 宣纸印刷是可以大力探索的领域数码印刷等由于宣纸印刷的新技术值得期待 其他制作竹造纸东巴纸狼毒纸用于民族书籍和经文印刷 中国文化艺术的通性 1一说起中国文化才艺就谓之琴棋书画 2实际中国文化名人大都是综合大家 3李杜白均如此诗文画都娴熟比如李白最擅长古体七律七绝也很好最早的词作《菩萨蛮》传说也是李白李白书法中草书最有名李白还精通音乐《清平乐》三首为什么讨皇帝妃子喜欢因为是谱曲歌伴舞的所以同意喜欢诗词音乐的玄宗对李白很好 4很多皇帝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唐太宗的书法很好晋祠的唐碑就是其珍品《霓裳曲》是玄宗之作宋徽宗的瘦金体独树一帜皇帝的艺术趣向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欣赏力创造安居乐业和谐社会的氛围当然歌舞升平削弱国力就得不偿失了负面例子不少 5最后说说山西近代大家傅山先生他是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诗人文学家教育家收藏家还是一位组织活动积极分子当然书法画作传品也很多
中国文化的灵动性 为什么象形文字产生在东方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差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方人难以理解 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泉涌的第一个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法思维即以成型周易体现的模糊学说从此影响后人 西方的精确思维和东方的感性定位相比成趣 从语言学上即可见一斑汉字的多意性使得中文表述内容更微妙更体现中国文化的大智慧 个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很丰富不过长期还是忽视技术工艺方式的改进直到晚清落后了世界
中国古代墨 墨原料是松烟 朱砂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 炼烟是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分别得到松烟和油烟燃烧时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 和料是先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制成坯料 制作将坯料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形成为各种形状墨面印上了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 晾干墨成形之后还要晾干有平放入灰扎吊三种方法 描金墨干燥后还要将墨面上的款识纹样作描金添彩处理一般以上金色和银色为主故名描金描金层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描金的作用不仅是好看而且有密封作用使墨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印刷的起源 印刷就是原作复制的过程 最早曾经没有印刷手抄不能复制风格拓扑没有生产能力 民间口头传承文化戏曲评书等是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信息流失量大 几个端倪可以看到印刷的发源处印章碑文是典型的凸印拓碑 手抄的低效使得文化的保存和流传变得困难一旦焚书坑儒很容易文化断层 佛教的兴起也许对于雕版印刷起了促进作用 成规
模
name=baidusnap1>
土
雕
版
印
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的时期 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 印刷的起源续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 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宋王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顶峰经济繁荣而军力衰弱 印刷术必须用纸和墨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 图画的方法为 活字印刷术的 发明提供了 技术条件
活字的前身雕版印刷 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 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杨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模勒就是刊刻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板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 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一行字
雕版印刷的弱点 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技术成本高速度慢 另外在雕板过程中刻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块板太可惜太浪费了局部修改难度大 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用凿子将错字挖掉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 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转自梦溪笔谈
活字印刷几个理解 1五代时候还是雕版为主冯道主持印刷经书影响甚大也是有贡献之人 2布衣就是老百姓和蔡伦不一样确实是劳动人民出身也许祖传印工 3 泥活字在木活字陶瓷字金属活字之前 4活字烧制坚固可能启发了陶瓷活字 5 排版既要坚固平整又能拆除方便 6字体管理有序有索引还有常见字备份 7 补字便捷 8 泥字墨性好平整性好成本低 9 印刷工艺的革命性由单道工序变为多到工序并行效率提高 10造字排版印刷齐全如果泥字换成铅字加个电动机把进纸上墨收纸机械化和现代印刷无异 11活字印刷对于中文更加有效 12盖发明早于国外五百年
国外对比 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 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实际是一种丝网印刷不是一种方式 前期也是手动后来油印机的诞生变成了机械化从印刷精度和艺术性上比较雕版强于丝网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 无论如何中国早了500-700年 注意一个细节西文字模的出现由于字数少较早出现了字模的电子化存储但是这种方式在处理汉字上遇到麻烦 古代印刷装帧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起自商周迄于东晋应用时间很久随着纸的应用和纸本书的通行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这种装订方法也随之消失了 卷轴装始于帛书是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的类似于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至今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卷沿书文版面间隙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首末二页各加以硬纸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已完全脱离卷轴从外形上看它近似于后来的册页书籍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最先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书籍装订发展到蝴蝶装步入了中国书籍装订的册页装时期随后进化到包背装包背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籍装订形式已日益成熟包背装之后出现的是线装线装书为后世各代广泛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现存古籍多为线装只是到了近世才在线装书的基础上 或受西方装订形式之影响 衍生出铁丝订无线装订等多种方法及精装平装骑马订等多种形式
印刷专用字体的成熟 0印刷需要字体的标准化 1最初是楷体为主显而易见
行
草
是
不
易
印
刷的印刷楷体是综合柳颜而来 2标题字需要粗体黑体应用而生 3宋代书法重清秀瘦金欧阳询等众多大家奠定了宋体风格恰好适用印刷经改进出现了宋体 4仿宋是宋体基础上的进化更加均匀秀丽 5应该说黑和仿宋基本和美学书法无关应用于印刷专用 6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小标宋大标宋长宋扁宋老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 活字印刷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元代农学家王祯创制木活字成功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用简单的机械增加排字的效率 王祯所创制木活字的办法是先从官定韵书中挑选可用的字分韵写成字样此外常用字如之乎者也以及数目等各分一类把字样糊在板上雕刻字和字之间稍微隔开雕成以后用细齿小锯把字一个个锯下成为四方形再拿小裁刀四面修理使得每个活字都合乎标准大小高低相同 贮存活字用轻质木料做成类似圆桌面的大轮盘直径大约七尺轮轴高约三尺轮盘上铺圆形竹制的框子活字按韵分别放在里面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同时准备两架轮盘一架放选出可用的字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另有两本册子把活字依照轮盘上号码次序登录排版的时候一人从册子上叫号码另一人坐在两架轮盘之间依所叫号码从轮盘上取下活字放进盔盘因为轮盘可以旋转自如所以摘字的人只要坐在中间左右俱可推转摘字 他曾经用这种方法试印一部六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印成了一百部印刷又快质量又好他的排字印刷方法在印刷史上也是一次重大革新 插图印刷 带插图的开始小说出现称绣像版四大名著都有这个版本 插图工艺相同也是雕版这种形式延续到近代称版画 版画可以套色甚至多色即专业所说的专色今发现的古代作品甚至有超过七个以上专色作品体现我们古代精湛的技术 套色需要分色还需要精确的套准这些都手工完成难度不小 版画特有的风格体现在年画作品上如今杨柳青年画和朱仙镇年画都是我国北方民间艺术代表作 纸币的需要对印刷更高要求需要防伪印刷宋代开始出现了纸币 活字和雕版的并存原因
活字和雕版的并存续 在活字印刷工序中虽然中间制版难度提高了制版工效不过单个活字的制作工作量也很大特别是由于汉字和西文相比的特殊性字数很多如果加上印刷字体的增加所以做一套字模泥陶铜锡都是个庞大的工程花费不菲只有国库财力得以成立 活字版不易保存在再版时很不方便而再版是降低印刷成本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资金占用和产品积压 雕版的艺术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雕版产品的价值更高从收藏角度活字艺术品逊色一些比较单调 材料水墨性能不良排版不够整齐 其活字工艺在现代改进后进入了机械化凸版印刷才真正焕发了青春 明清印
刷
明
清
两
代的印刷不但在数量题材及产地分布上超过前代而且印刷品的艺术性也非前代可比在技术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明清期间的木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插图本着作骤增由于多色套印的发展使整幅美术作品能用印刷形式表现出来历史上的泥活字和金属活字得到全面复兴出现了用木活字和铜活字大规模印刷的高潮 明清时形成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方形标准印刷字体是印刷术进步的标志 书籍装订方面包背装和线装成为主流历史上没有任何朝代像明清时那样出版题材广泛的通俗读物尢其是插图本戏曲小说画册 此外经史子集释道科学技术地方志谱牒丛书类书西洋著作及各种用少数民族文字 编成的作品甚至天主教读物都无所不包地出版 王选老师现代毕昇 自西方现代工业革命兴起后中国所有的古老辉煌我们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都成过眼云烟 洋枪大炮打败了大刀长矛汽车机车取代了牛马木轮印刷也不例外十九世纪后在现代印刷史上几乎没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一个普通的老师从一个高起点上探索信息时代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又从洋人手里夺回了本民族文字的主导权这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王选
告别光与火 在北大方正激光照排技术诞生以前我们的印刷工艺技术和八百年前并无质的区别工厂里成排的铅字笨重的铸字机啪嗒作响的铅印机庞大的照相制版那时候彩色印刷是很不普及的 在王选老师的四代照排技术之前我们国内也尝试了手动激光照排机印刷技术研究所类似打字机不过是有了电子字模但是效率非常低难以形成生产力被证明是失败的中间品 王选老师的技术起点很高超越了国外同类技术三年以上很快得到了行业认可如燎原之势改变了中国印刷业并令人解气地把所有舶来品都赶出了中国大陆 至今印刷业的很多老工人们仍然记着王选老师的功劳他们感谢王选感谢方正他们由此离开了有害的工作环境和陈旧的工艺而变成了明亮照排机房的操作计算机的新工种 可以讲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改变一个行业的企业和带头人这种成功的例子国内不多 王选现代毕昇众望所归 传承文明继往开来 方正对中国印刷业的贡献 1告别铅与火使中国印刷同步世界平印潮流 2告别纸余笔引导媒体行业电子化办公 3中文字体种类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4中文制作软件符合国情和文化特点抗衡国外巨头 5参与制定印刷数字时代新规范业界有了中国声音 6探索电子书新领域保存我们古老文化财富 7国内最早开展全媒体研究融入全球风暴 我们承担引导行业的责任我们人人争当新时代毕昇
活字印刷影响世界 传承信息普及教育 规范理论解放思想 加分艺术造诣积聚文化财富 西传的新丝绸之路特别是成吉思汗西征期间将中国许多的文化文明传到了西域和欧洲 但是在中国传统印刷经年不变西方现代印刷的兴起返回中国彻底使之绝技了 由于文化相同的原因活字印刷在亚洲更易传播包括日报朝鲜东南亚南亚都将活字印刷发扬光大 几乎每项许多文明的进展都和印刷发生关联 马丁路德金赞扬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加传扬
研究中国古代印刷的意义 1探索我们历史的精华因为印刷不仅是工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同文字的复制蕴含本民族的历史积淀 2虽然近代史中国印刷落后了被西洋工业化印刷后来居上不过新世纪后我们在这个领域奋起直追王选老师被誉为当代毕昇我们应为古老文明的焕发新春而自豪为方正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而自豪 3工业化印刷和手工坊制作的相辅相成印刷有大众化媒体传播作用还有个性化的审美收藏作用不同工艺和流程对于其价值影响甚大在文物收藏复制装帧复
现
上
需
要
回
归
我们
传
统的印刷工艺 4这就是为什么宣纸印刷雕版印刷至今仍然不可取代的原因 5结合现代工艺改造古老工艺俩者结合应该是印刷技术的一个方向之一 中国印刷史点滴 感受中华文化精髓 提高工效扩大读者群体-1000 工匠 毕昇 宋 活字印刷 承载信息传承文明-1500 宫人 蔡伦 东汉 造纸术 战争经济-1000 不详 宋 火药 交通路政-3000 黄帝 春秋
指南针 重要意义 早于国外 距今 发明人 发明年代 图示 石刻 甲骨 竹简帛书抄本雕版活字机械印刷 材料的发明油墨纸张装帧 工艺的进步石版木板泥版 ┃文字雕刻技术┃ ━━━━━┓ ┏━━━━━┓ ┃甲骨契刻 ┃ ┃工具物料┃ ┃书籍装帧 ┃ ┃发明发展 ┃ ━━┳━━┛ ┏━━━━━┓ ┏━━┻━━┓ ┃文字起源 ┃ ┃青铜器刻范┃ ┃发 展 ┃ ┗━━┳━━┛ ┃记事符号 ┃ ┃石 鼓 文 ┃ ┃象 形 文 ┃ ┃秦 石 刻 ┃ ┗━━┳━━┛ ┃甲 骨 文 ┃ ┃熹平石经 ┃ ┏━━┻━━┓ ┏━━┻━━┓ ┏━━┻━━┓ ┃ 大 篆 ┃ ┃三体石经 ┃ 墨发 明 ┃ 简 册 ┃ ┗━━┳━━┛ ┗━━┳━━┛ ┗━━┳━━┛
┏━━┻━━┓ ┏━━┻━━┓ ┏━━┻━━┓ ┃ 小 篆 ┃ ┃凸刻文字 ┃ ┃笔 发 明 ┃纸卷轴装 ┃ ┗━━┳━━┛ ┗━━┳━━┛ ┗━━┳━━┛ ┏━━┻━━┓ ┏━━┻━━┓ ┃ 隶 书 ┃ ┃反刻文字 ┃ ┃纸 发 明 ┃ 纸旋风装 ┃ ┗━━┳━━┛ ┗━━┳━━┛ ┗━━┳━━┛
┏━━┻━━┓ ┏━━┻━━┓ ┏━━┻━━┓ ┃ 楷 书 ┃ ┃木刻大印章┃ ┃纸 写 本 ┃ 纸经摺装 ┃ ┗━━┳━━┛ ┗━━┳━━┛ ┗━━┳━━┛ ┏━━┻━━┓ ┃雕版印刷术┃ 采木 碎木 熬木 过滤 制浆 抄纸 晾纸 后期处理 包装 现代化的造纸工艺机械化生产工期短产量高 逻辑性 心理活动 交响曲 十四行 象棋 油彩素描 拼音 西方 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人称 丝竹 律诗 围棋 工笔泼墨 象形 中国 推崇 小说流派 音乐 诗歌 棋类 绘画 字形 闪亮登场毕昇 凸印之祖中国泥活字 1中文字体的百花齐放得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中文字体的特点字数的繁多造成中文字体计算机描述是一个天量的信息比西文是几个数量级 3最早的算法由王选老师提出并申请了专利特别是在80年代的硬件设备基础上其汉字字库的生成保存调用都极其巧妙 4是跨越23代直接到4代的汉字处理技术具有国际水平5随着计算机速度的加速储存技术的日新月异今天的新型字体越来越多 6引以自豪是这个唱主角的是方正人至今大多数的字形知识产权所有者是方正电子公司 个人 不好评价 不定 无 数本灵活 慢 手抄 民间 好 好 中 多批次低 中 雕版 官方 一般 不如雕版 大 大批量低 快 活字 承印方 艺术性 产品质量 基础投资 成本 速度
第二篇:2011中国图片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中国图片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 图片印刷项目总论
1.1 图片印刷项目背景
1.1.1 图片印刷项目名称
1.1.2 图片印刷项目承办单位
1.1.3 图片印刷项目主管部门
1.1.4 图片印刷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图片印刷项目规模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 厂址
1.2.4 图片印刷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5 环境保护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 图片印刷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9 图片印刷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10 图片印刷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2章 图片印刷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图片印刷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2.1.2 图片印刷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图片印刷项目发展概况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图片印刷项目及其成果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1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4 图片印刷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3 投资的必要性
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图片印刷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3.1.4 替代产品调查
3.1.5 产品价格调查
3.1.6 国外市场调查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3.2.3 价格预测 3.3 市场推销战略3.3.1 推销方式3.3.2 推销措施3.3.3 促销价格制度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3.4.1 产品方案3.4.2 建设规模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4章 图片印刷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 资源和原材料4.1.1 资源评述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4.2 建设地区的选择4.2.1 自然条件4.2.2 基础设施4.2.3 社会经济条件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4.3 厂址选择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4.3.2 厂址推荐方案 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5.1 图片印刷项目组成5.2 生产技术方案5.2.1 产品标准5.2.2 生产方法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5.3.3 仓储方案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5.4 土建工程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5.4.3 建筑材料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5.5 其他工程5.5.1 给排水工程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5.5.3 地震设防5.5.4 生活福利设施 第6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6.1.1 图片印刷项目的地理位置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6.1.8 交通运输情况;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6.2 图片印刷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6.2.1 主要污染源6.2.2 主要污染物6.3 图片印刷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6.4 治理环境的方案6.4.1 图片印刷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6.4.2 图片印刷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6.4.3 图片印刷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6.4.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6.4.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第7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7.1 企业组织7.1.1 企业组织形式7.1.2 企业工作制度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第8章 图片印刷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1 图片印刷项目实施的各阶段8.1.1 建立图片印刷项目实施管理机构8.1.2 资金筹集安排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8.1.5 施工准备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8.1.7 竣工验收8.2 图片印刷项目实施进度表8.2.1 横道图8.2.2 网络图8.3 图片印刷项目实施费用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8.3.2 生产筹备费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8.3.5 勘察设计费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9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 图片印刷项目总投资估算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2 流动资金估算9.2 资金筹措9.2.1 资金来源9.2.2 图片印刷项目筹资方案9.3 投资使用计划9.3.1 投资使用计划9.3.2 借款偿还计划 第10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10.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10.1.1 生产总成本估算10.1.2 单位成本10.1.3 销售收入估算10.2 财务评价10.3 国民经济评价10.4 不确定性分析10.5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10.5.2 图片印刷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3 图片印刷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10.5.4 图片印刷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10.5.5 图片印刷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10.5.6 图片印刷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10.5.7 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第11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1.1 结论与建议11.1.1 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11.1.2 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11.1.3 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11.1.4 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11.1.5 对不可行的图片印刷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11.1.6 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第12章 财务报表(1)基本报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2各年损益分配表3自有资金财务现金流量表4投资者(整体)财务现金流量表5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6资金平衡节余(银行存款)表7资产负债表(缴税偿债分利后)8资产负债表(税后偿债分利前)9外汇平衡节余累积表10投资构成、资金投入与来源计划表11注册出资方式比例与出资计划表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2)辅助报表1生产销售既定目标2进口设备‘原值’估算表3购买国产设备‘原值’估算表4作价出资设备‘原值’估算表5房屋及建筑物‘原值’估算表6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用汇‘原值’估算表7生产图片印刷日生产耗能(外购)指标8单位产品原辅材料消耗定额与产品产量计划目标9各产品原辅材料年消耗计划目标10原辅材料年支出与进项税额既定目标
(一)11原辅材料年支出与进项税额既定目标
(二)12原辅材料年支出与进项税额既定目标
(三)13各产品的原辅材料年进项税额
14内销产品年应纳增值税与出口产品抵退税、关税
15各产品的原辅材料(含运费)年支出
16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资总额估算
17部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估算表
18年经营成本估算表
19流动资金估算表
20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21总成本费用与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表
22各产品成本费用价格构成与调整统计分析表
(3)敏感分析报表
第13章 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凡属于图片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图片印刷项目建议书
(2)图片印刷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
(9)引图片印刷石采选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利用外资的各类协议文件
(11)其它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它
(13)附图
第三篇: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国际化”一词,已被我们耳熟能详。都市国家化、教育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今全方位“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国印刷业也逐渐走上了“国际化”这条道路。中国印刷业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然而,怎样将国外先进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力,这将是一个长远而艰辛的攻克过程。
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收购秋山国际与高斯国际,便开创了中国印刷装备制造业跨国收购的先例。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在除了引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之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为印刷装备制造业跨国经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勇敢的探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于珍在“PrintChina2011国际媒体周”上讲话表示,PrintChina2011也要为“国际化”做努力。他指出,PrintChina2011在参展商国际化、展览内容国际化、同期活动国际化、宣传推介手段国际化等方面着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要在专业观众和买家国际化及展览会现场服务国际化方面多下功夫。
笔者相信,PrintChina2011将会被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印刷交易平台,成为“珠三角文化展览”品牌乃至国际印刷展览的知名品牌,为发展中国印刷业,为促进中外印刷业经济技术合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为加快中国印刷业“国际化”的脚步,无论是印企等小个体,又或是印协等大组织,都在积极为其做努力,中国印刷业“国际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强。
第四篇:印刷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唐朝初期,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梨木或枣木作版材,用刀把图文刻出来,然后在版面上涂上墨,然后将纸张覆盖在着墨的印版上,再用刷子在纸上施加压力刷拭,完成图文的转印。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每一新的图文信息都需要一重新雕刻一块新的木版,而木版的雕刻过程是很费力费时的,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最早也是出现在我国。
宋代,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活字由单个字符组成,可以组合在一起印刷出相关图文信息,用完拆开后又可以重复使用。
随着雕版技术和活字印刷的发展,公元1340年,我国发明了彩色雕刻套印版,即将同一版面的内容,按色彩要求雕刻成几块同样大小的印版,各用一色,逐次加印在同一张纸上,颜色从最初的两色到后来的五色和七色。到17世纪20年代,发明了木版水印版,其印刷品刻工精细、颜色妍丽、浅深适度、鲜丽如生。
活字发展到14世纪,德国人谷登堡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当时印刷技术成果,发展出了铅、锑、锡合金活字,使文字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为世界印刷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谷登堡是首先使用活字印刷的欧洲人,历史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不丰,目前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借鉴了东方国家的活字工艺而发展出铅活字还是其独立研究的结果,应该说,谷登堡最重要的贡献不是在使用了活字印刷而是在发展活字的铸造工艺方面。谷登堡并不是最早使用金属活字印刷的人,11世纪初期我国首先发明了胶泥活字,但耐硬度还不十分理想,中国的活字技术发明后较早地传播到今天的朝鲜地区,13世纪中叶朝鲜人使用青铜铸造活字,约一百年后,谷登堡发展出铅合金活字工艺,更容易铸造,印刷效果更加精良,但铅是一种公认具有较高毒性的金属,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
1845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铬酸盐与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铜锌版,这是印刷历史上又一重要发展,结果是由于将摄影的图象引入到印刷,人类复制现实的能力向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对于历史资料的记录来说,意义重大。
早期的印刷是在手工操作的木制印刷机器上完成的,古登堡的时代就是这一类型,当时要完成200页的印刷品往往需要一整天的繁忙工作,如图:
17世纪中叶,同样是一天的工作时间,则可以印刷出2000个页面的印刷品,效率提高了10倍。今天,海德堡的SpeedMaster(速霸)系列平版胶印机则可以每小时印刷超过1万份单张印品,如果以天计算,效率则又提高了至少百倍以上,如图: 二战后,电子计算机给印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化的变革;文字排版由手动照排机发展到全自动激光扫描式照排机,使文字排版从铅与火时代跃进到电与光时代。70年代,电子分色机的发明使用,使图像处理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90年代,随着专业领域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高速发展,在印刷产业技术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商业印刷的作业流程逐步实现更加完善的数字化。尤其在印前领域,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给当代印刷业带来了又一次革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扫描、数码照相机、直接制版、数码打样、数字印刷机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式联合作业,如图:
印刷业进入21世纪,国际互连网络的普及与高速成长,又使得为跨国际印刷业务的实现成为现实,印刷,这一曾经是古老名词,对于今天每一个相关从业者来说,都将是需要不断地长期学习才能有效驾御的技术领域。
第五篇: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 史 课 题 研 究报 告
主题:怀化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一、研究背景:
利益是个永恒的话题,有利益就会有战争,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军事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历史文化带来怎样的冲击,甚至是灾难性的毁灭,对于生活在先辈们用血肉堆积出来的幸福年代下的我们,研究怀化这个标志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地区的抗日战争史,让我们将对战争的认识从理论、肤浅提高到实践,深入的成面,让我们在幸福的年代里感受战争带来的噩梦,维护和平、爱好和平它不仅仅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的话题,只有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才会携手维护和平,为了明天的和平,研究战争是本质,研究怀化地区的抗战史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①
了解怀化抗日战争的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② 透过战争,分析战争对人们思想观念及对社会的影响
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研究让我们大学生对战争有实质性的了解,同时提倡在国家主权安全的前提下坚决维护和平,同时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血的教训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怀化地区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作用背景,探究其意义。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
①战争的原因及情况
②战争带来的思想和社会影响
五、研究步骤:
①确立研究课题
②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③搜集有关怀化战争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革命先烈、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④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探究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影响。⑤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六、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实地探访,走访革命先烈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抗战前怀化的社会背景?
就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怀化的地理位置说起,怀化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结合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中山区。西靠贵州铜仁、黔东南,南连广西桂林,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吉首等地区接壤。这样的地理地位就使得怀化在以后的抗日战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相当的缓慢,以至于位于山区之中的怀化显得更加的不起眼,人们的生活也非常的贫苦。
二、抗战中怀化的社会状况?
在抗日战争中,怀化与黔、滇、桂、川毗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迅速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首先,一大批抗战需要的工厂从内地迁入怀化山区,比如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湖南第一纺织厂等等,为怀化山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使怀化很快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物资供应基地。其次,在抗战期间,日军一直未能越过雪峰山和武陵山,怀化山区成为陪都重庆的重要屏障。国民党中央宪兵司令部,鄂、湘、川、黔四省边区绥靖公署,何应钦陆军司令部,廖耀湘新六军司令部,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汤恩伯第三方面军司令部,以及这些司令部下属的部队都驻扎在怀化地区各县。此外,沅陵县当时成了湖南省的临时省会,湖南省的党政机关、学校和工厂也都迁到了沅陵、辰溪、黔阳一带。此外,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的一些报社、学校、工厂也都迁进了怀化。一片贫困山区,一下子拥入这么多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工厂,可想而知抗战期间怀化人民的经济负担多么沉重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独步江南的芷江飞机场,这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江南的唯一的前进军用机场。当时,中国空军第九总站,第1、第4、第5航空大队,中美混合航空大队,美国第14航空大队司令部、后勤部,苏联志愿军空军大队第一中队都驻扎在芷江飞机场,最多时芷江机场有6000余人和200多架飞机,其中包括美国最新式的B—25和B—29重型轰炸机。从这个机场起飞的飞机,轰炸过日军的白螺机场、长沙机场、汉口机场,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5年春天,侵华日军为了夺取和摧毁对他们构成巨大威胁的中国在芷江的战略空军基地,发动了“芷江作战”,我国史称湘西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日军调集8万余兵力和两个空军战斗队。国民党军队投入8个军23个师10万余人,还有空军的第1、4、5大队以及美军第14航空大队一部。这次战役的主战场在雪峰山区,经过两个月激战,共歼灭日军28320人,生俘213人。这次会战是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战区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怀化人民承
担了重大的牺牲。
抗战爆发后,文化知识界自觉担当起农民动员的重任,“到农村去”由战前的一般性号召瞬间走向高潮。文化知识界的农民动员,一是直接到农村从事宣传组织工作,以抗战初期最有声势和最为集中;一是与乡村民主政治相联系,体认农民疾苦和反映农民愿望,呼吁实行必要的改革以激励农民奋起,这在1939年后尤其成为文化知识界关注农村、动员农民的主要形式。1939年6月26日,教育部决定本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统一招考新生,全国设15处招生区,湖南招生处设辰溪,这是文化教育的内迁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也随文化团体来到怀化。不少救亡团体以及我党的不少党员和救亡干部,也纷纷来到这里,从事抗战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文化知识界的农民动员富有多方面的意义,他们唤起了广大农民群众,增进了对现实和政党的认识,带动了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实际发挥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者、抗战力量的动员者、农村政治的批评者、农村文化的组织者和农民利益的代言人等多重作用。农村动员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与中国政治态势的变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抗战时怀化的著名战役?
i芷江保卫战
在日本的站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
ii龙潭抗战
时间:1945年4月14-5月17日,历时33天,实战时间28天
歼敌3500余人,俘敌434人,国军牺牲将士2500人以上,是雪峰战役中耗时最长的一场战役。
„„
四、怀化抗战后的社会情况?
抗日战争后,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在国际形势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很难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在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的提高,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的扩大到1亿人口。经过整风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中国人民克服一切的困难,基本上实现其基本历史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依然是崎岖的、曲折的。怀化也不例外,而怀化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仅仅是全国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处于山区的怀化,相对而言,解放战争比起其它的地方而言,就显得更加的困难。但是,中共产党没有放弃怀化,怀化人民没有放弃解放的机会。人们不停地努力与封建反动势力作斗争,相信会有美好的未来!
五、怀化抗战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怀化抗战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同时也意识到了,只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封建社会不再适合中国的发展,唯有寻找新的社会模式,才能够真正的使中国脱离贫穷,重新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战胜国民党,实施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惊天辟地的大事,几千年的土地封建所有制,终于在废除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六、新中国成立后怀化的发展状况?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怀化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的发展;工业和建筑业经济保持强劲增势。改革开放后,怀化更是迅猛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79亿元增长到41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倍,年均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284元增加到9045元,实现了由温饱阶段向初级小康阶段迈进。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而怀化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并将一直朝前不断行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怀化终将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七、芷江受降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因日本受降地点位于芷江,史称“芷江受降”。选在芷江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受降主要原因是芷江建有大型军用机场。芷江机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东方的第二大军用机场。芷江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位于芷江城外七里的七里桥,桥是石拱桥,跨度不到100米,桥边一座石碑,上刻“日军投降之地”,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芷江受降的历史是中国亘古未有的光荣,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走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凸显了芷江独特的战略地位,反映了日本百年战争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中国则像浴火凤凰走向繁荣昌盛的伟大转折。
《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一、抗战前后社会状况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束缚,特别是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逐渐落后于世界,19世纪后半期,遭受西方列强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愤于救国的中国人民发动了辛亥革命和共产党的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使中国有了新的希望。
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形势: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它的独占殖民地。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发生的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各国人民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各国政府基于各自的立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苏、美、英、法等国政府。其中苏联支持中国,而美、英、法等国则出现了两面政策。直到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才为了自己的利益站起来对日宣战。
抗日战争中的国内形势:
国民党在初期的对日战争中确实出现了不抵抗的命令,使得中国东三省的大片领土被日本人侵略,这一时期的红军正忙于就会国民党的围剿,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作出决议,揭露日本侵略,号召人民抵抗。国内的爱国人士发动众多的抵抗日本侵略战争,比较有名有东北抗联,马占山的江桥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等等,民间学生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大量的示威流行,以表抗日的态度。直到1937年全在抗日战争以后,中国才全面进入全性的不分种族,年龄、性别的抵抗侵略者的战争。
二、抗战的原因
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对中国的民族压迫,从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到“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这里不去细说。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提出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在中国实现“王道乐土”,也就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它的附属国、殖民地。抗战八年中,大半个中国土地遭到日军占领践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存亡续绝的关头。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用民族战争来挣脱日本施加的民族压迫,收复中国领土主权,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事业。中国属于反抗侵略的正义的一方,日本属于施加侵略的非正义的一方。“侵略”这个词人们可以改成别的什么,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却永世也无法改变。人们也许要问,国际和日本历史学者怎么看。抗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
国的战争,国际和日本第一流的被称为“主流派”的历史学者的大量著作都是这么写的。日本少数人宣传“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皇国史观”,学术界不认为那是严肃的科学性研究。“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又给中国的抗日宣传提供了事实根据。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大东亚战争开始以后,把中国看成,„日本的军事基地‟,在中枢决策机构内还有人认为,战争的主角是日本,日本必须战胜,所以日本必须榨取中国以自肥”。“如果是„有取有予‟,尚可另论,而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烈犬是不狂吠的,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三笠宫至今健在。这份文书当时被没收,后来偶然发现。他在回答《读卖新闻》编辑部负责人采访的提问中,接着又讲了许多亲眼目睹的骇人听闻的事实。对于日本从“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以后的所作所为,他的断语足:“连侵入他人所有的土地都要构成非法侵占罪,更何况侵占他国的领土,这能说不是侵略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
三、积极抗战的具体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怀化地区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结合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中山区。西靠贵州铜仁、黔东南,南连广西桂林,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吉首等地区接壤。历史上为湘桂黔川滇五省通衢,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湖南的西大门,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西南的主要通道,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在60年前的那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怀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止于1945年4月日军调集兵力在怀化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再到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七里桥举行举世瞩目的芷江洽降,中国军民的抗战历时八年之久,怀化终成侵华战争最后的终结地。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彰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战时的怀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怀化形成战时的区域中心,抗战爆发后,由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向大西南撤退的国民党机关、学校、企业、伤兵医院、调动的军队和难民多数取道湘黔、湘川公路经怀化西迁躲避战争,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脚此地。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后,省内机关、厂矿、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纷纷内迁怀化境内的沅陵、辰溪、溆浦、黔阳、芷江等县,一时怀化境内人口猛增。辰溪县城由战前6000人猛增至10余万人;芷江县城由3万人增至10万人,为原来的3倍多,而沅陵人口随着抗战期间大量人口迁入,到1945年,人口上升到39.75万人,比原来增加了5.11万人。怀化成了战时的大后方,呈现一派战时的繁荣,成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人们对抗战感受
60年前,当苦难重重的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面前时,她伤痕累累而还带着战争硝烟的国民,绽放开的,一定是世界上最为美丽的笑容。自豪的笑容,一直绽开到了今天!60年后,面对民族存亡而不屈不挠的先辈们,面对侵略者枪口而仍然怒视的中国百姓们,虽然你们在历史中,虽然你们在照片上,虽然你们的事迹只能浓缩成60年后一个展览的展品,但是,我们可曾感觉到后辈们的敬仰?可曾看到即使是今天,我们依然享受着那浴血奋战的胜利果实?我们可曾看到这辉煌的胜利,这伟大的胜利?
这场伟大的胜利一直被今天的人们记得!连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伤亡的同胞,还有那14年抗战,让人至今想起来仍然悲愤难抑的全民抗战;连同曾经振奋过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昔日激励中华民族全民抗敌,今天乃至今后,抗战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全民奋起,全民奋进
因此,人们永远记得那段历史,并把它传承给后代,让全民族的人凝聚一股力量,把祖国建设的很强大,不再覆辙历史的悲剧,不忘国耻。
五、怀化抗战对全国抗战的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中国军民的抗战历时八年之久,怀化终成侵华战争最后的终结地。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彰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战时的怀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湘西会战成为日本侵略者彻底溃败的最后一战,怀化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
受降地点为何定在怀化的芷江?正因为怀化已经形成了战时区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芷江有盟军第二大机场,是抗战时重要的军事指挥基地,又紧临前线。这样,举世瞩目的日本投降洽降就定在怀化的芷江举行。
史学、文博工作者认为:“全世界有罗马、米兰、柏林、巴黎、芷江、平壤六座凯旋门,芷江的中国凯旋门最有纪念意义”。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受降城内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无不凝结着国内外同胞的爱国情结;受降城内存放的不仅仅是
中华民族共同抗日的历史资料,存放着更为珍贵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次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的作业,心里感觉很有成就感,对自己更有信心。此次实践,我们是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这让我感觉团队的力量,学会了跟他们一起做事。
我们研究的是怀化抗战的历史意义。当然,我们学过历史,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这类的故事,说出很多感受,但我们从来没有亲自到社会上去调查过,考察当代社会不同年龄的人对怀化抗战有何感受。我们此次调查,通过到网上查阅资料,跟一些老人聊天交流,收获不少。相信有些人也听过自己的祖辈们亲身经历过怀化的抗战,深有感受。过去的悲痛永远不会忘记,虽然有些年青人不太了解,但还是会说出很多自己的切身感受。战争是不可取,但为了人民解放,这样正义的战争是必要的,为了解放与自由,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抗战到底。
二、怀化抗战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三、课题研究
I:怀化形成战时的区域中心。
1、突出的战略位置使怀化成为战时的军事中心
2、战事的发展使怀化成为政治中心
3、稳定的大后方使怀化成为文化中心
4、内迁的先进工业设备使怀化成为经济中心
II:芷江机场的重要作用显示了怀化在抗战中的重要军事地位。
1、战时芷江机场成为华中的重要战略基地
2、芷江机场在战略攻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II:湘西会战成为日本侵略者彻底溃败的最后一战,怀化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
四、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一群雪白的和平鸽在受降纪念坊前不时翩翩起舞,这动人的景象,像征着和平吉祥,但和平却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坚持了八年抗战,牺牲了几千万人换来的,广大的青少年,不但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更要把爱国主义精神变成努力学习,建设强大国家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使中国的明天更美好,和平更有保障!
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8月21日至23日芷江受降到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军民结成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同时也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抵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举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加了解到怀化这个城市的点滴。老师说的对,“在怀化,我们将度过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因此了解怀化显得尤为必要!怎样深入的来了解这个古老而偏远的山城呢?唯有通过了解她的过去,人有过去,而物有的只是历史,所以了解怀化的历史能让我们学到更多!”而这次,我们不负老师的期望,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同时希望能有机会在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
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不了解怀化的人们更加的了解怀化,了解这座美丽的山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