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身语文试卷(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7: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热身语文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热身语文试卷》。

第一篇:高考热身语文试卷

2015届高考热身语文试卷(教师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提取不合理的一项是(:B(应该是“修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A.古籍 B.残损 C.人才 D.缺乏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D(A项,王勃《滕王阁》; B项,李白《苏台览古》;C项,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D项,刘方平《春怨》)

3.阅读下面一段话,要求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以下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D)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剧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都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A.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

B.京剧是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时形成的一种新的声腔。C.京剧是吸收了汉调、秦腔、昆剧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称为“京调”。

D.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而演变成了京剧。

4.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正确顺序是(D)..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①入郭僧寻尘里去 ②小艇归时闻草声 ③过桥人似鉴中行 ④浮萍破处见山影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5.从下面的材料中,概括出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当前,我国超过90%的智能手机使用国外手机操作系统,虽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手机用户下载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手机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A.缺核心技术 B.缺防范意识 C.存在诸多隐患 C(应该是“缺法律保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①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李白我听天下议论时事的人们聚在一起都说:“活着不一定要被封为辖区有万户的侯爵,但一定要结识韩荆州。”您为什么令人景仰到这样的程度啊?难道不会是您拥有周公的风范,亲自践行“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殷勤待客之道。使全国的豪杰俊才,急不可待地投奔于您,一旦结识了您便如跳进了龙门,立马声价十倍!所以藏龙卧虎待机而动的人士,都希望在您那得以宣扬名声确定身价。希望君侯您不会因为来者富贵而骄纵他,因为来者贫寒卑贱而忽视他,那么众人之中会有自荐的毛遂,我李白就能够脱颖而出,便成为这样的 人啊。

②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我是陇西平民,在楚汉游历。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③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④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⑤口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口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口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口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求 B.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题:书写 C.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辟:召 D.而愿委. 身国士 委:托付

7.在第五段的空格内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C)A.若 安 则 且 B.若 则 安 且 C.且 安 则 若 D.且 则 安 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3分)(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视他们。(3分。重点落实“以”“骄”“忽”)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2分)(2)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2分。重点落实“或”“见”)(3)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分)(3)但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多加称赏赞美,还望您考虑!(3分,重点落实“下流”“惟”“图”)9.请简要分析第四段举例的用意。(4分)9.暗示自己也是有才之士,希望韩荆州推荐自己.(每点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2)淇则有岸。

(《诗经·卫风·氓》)

(3)

,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后汉书》)(4)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5)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来者犹可追。(《论语·》)(8)人生天地之间,忽然而已。

(《孟子》)

四、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琴声缉凶 [美]约翰·弗洛赫蒂

1联邦调查局特工克里斯来到了山上的一间小屋前。他来抓捕卡尔〃理查兹,一个持枪的危险杀人犯。透过一扇破烂的窗户,他看见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他。克里斯深吸了一口气,抬腿迈进了小屋,亲切地打招呼:“您好!”

2一个老人正站在壁炉旁,他看着克里斯,没有出声。那个留胡子的中年男子仍然靠窗站着,手里拿着一把手枪。

3“你是警察,对吧?”拿枪的人问。4“是的。”克里斯带着友善的微笑答道,“您一定是帕皮〃理查兹,卡尔〃理查兹的父亲。”

5“没错,我是卡尔的爸爸。你们抓不到他的。”枪指着克里斯。6“那么,您是„„”克里斯看着老人问。7“我和帕皮是老朋友。”老人答道。8克里斯点点头,环顾了一圈屋子。“上头安排我负责这个案子,”他说道,“但我可以看出他今天不在家。我想我还得再来一趟。”然后,他看见了挂在墙上的那把小提琴。“谁拉小提琴?”他问。9屋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那个老人答道:“帕皮。他是这一带最好的小提琴手。你应该听听他拉的《草丛中的火鸡》。”

10克里斯似乎一下子来了兴趣,说道:“真的呀?我也略懂皮毛。介意我看看那把小提琴吗?”

11走过去取那把小提琴时,克里斯知道枪仍然在瞄准他。他感到额头在冒汗,但他平静地从墙上取下了小提琴,似乎他是一位受到热烈欢迎的宾客。他小心地把小提琴翻转过来,取下琴弓。然后活泼的音乐声响了起来。克里斯拉的正是《草丛中的火鸡》。老人开始用一只脚在积满灰尘的地板上打起了拍子。但帕皮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紧握着枪,冷冷地看着克里斯。

12克里斯卖力地拉着小提琴,眼睛偶尔瞄上帕皮一眼。突然,音乐变了,琴弦上响起了一首古老民歌的优美旋律。小屋内弥漫着热情的气氛。克里斯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拉得这么好过。帕皮〃理查兹也陶醉了,对抗的眼神变成了惊奇。枪现在已经指向地面。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帕皮已把枪丢到了角落里。13“哦,警官,”帕皮说道,“这是一流的演奏水平。也许您应该留下来吃饭,再给我们多演奏几首曲子。” 14饭后,三人一起坐在屋外享受春日的阳光。他们聊起了小提琴曲,以及住在这一带的老人和帕皮认识的小提琴手。

15他们聊了一个小时,没有谁提起克里斯到这里来的原因。优美的琴声再次响起,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提到关于卡尔〃理查兹的一个字。最后,克里斯说道:“抱歉,我得回镇上去了。我现在住在司法办。” 16老人看了他一会儿,说:“卡尔呢?你想逮捕他,不是吗?”声音里带着一些调侃。17“哦,不是我要抓他,”克里斯笑道,“是政府要抓他。您知道政府要抓一个人时的态度是怎样的。也许花费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但他们总会抓到他。花费的时间越长,他在外面的情况就会越糟糕。” 18“政府总能抓到他想抓的人吗?”老人问。19“不总是。有时候那个人会在潜逃途中死掉的。” 20帕皮陷入了沉思。许久,他突然说道:“嗯,警官先生。我喜欢你说话的方式,我也喜欢你优美的琴声。我想你是一个信得过的人。”他停了下来,似乎很难再讲下去。然后,他沙哑着说:“我„„好吧,我会和卡尔谈谈。我想他明天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明天中午你在司法长官办公室等着吧。” 21克里斯顿时如释重负,但他还是惊讶地说道:“那么,明天中午见。”下山时,他擦去了额头上的汗。22第二天中午,当镇上教堂的钟敲响12点的时候,街上出现了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子,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男子,一看就知道已经在山上藏了好几天。他们正朝司法长官办公室走去。23克里斯正在等候着他们。24“警官先生,”帕皮说道,“这是卡尔,我的儿子。”(庞启帆译)11.依据小说中有关“枪”的细节,分析帕皮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4分)紧张戒备,敌对仇视;缓解放松;消除戒备。(4分,每点1分)12.帕皮说“我喜欢你说话的方式”,请概括克里斯说话方式的特点。(4分)友善:坦诚,谨慎;含蓄。(4分,每点1分)13.“老人”这一形象是如何逐步推动情节发展的?(6分)在双方对峙时,老人答话,打破沉默;在克里斯演奏时,老人打拍子响应,缓和气氛;在克里斯告辞时,老人插话,促成帕皮的正确抉择。(6分,每点2分)

14.探究小说题目“琴声缉凶”的妙处。(6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高度概括了小说情节;赞扬了警官的机智;肯定人文执法的价值。(6分,毎点2分,答出任3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题。

娓娓与喋喋

余光中

1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如果有一种电脑可以统计,像日行万步的人所带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情形当然因人而异。有人说话如参禅,能少说就少说,最好是不说,尽在不言之中。有人说话如嘶蝉,并不一定要说什么,只是无意识的口腔运动而已。至于说话而成艺术,一语而妙天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要记入《世说新语》或《约翰生传》才行。哲人桑塔耶纳就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他所指的贵族不是阶级,而是趣味。

2最常见的该是两个人的对话。其间的差别当然是大极了。对象若是法官、医师、警察、主考之类,对话不但紧张,有时恐怕还颇危险,乐趣当然是谈不上的。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倒不一定两人都有口才,甚至也不必都能健谈:往往一个健谈,一个善听,反而是最理想的配合。可贵的在于共鸣,不,在于默契。这世界如果尽是健谈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个健谈的人都需要一个善听的朋友,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 3如果是几个人聚谈,又不同了。有时座中一人侃侃健谈,众人睽睽恭听,那人不是上司、前辈,便是德高望重,自然拥有发言权,其他的人就只有斟酒点烟、随声附和的分了。有时见解出众、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独揽话题,语惊四座。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主客,一来一往,你问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也能引人入胜。

4最自然也是最有趣的情况,乃是滚雪球式。谈话的主题随缘而转,愈滚愈大,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做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辩难,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机巧合,甚至重加排练也不能再现原来的生趣。这种滚雪球式,人人都说得尽兴,也都听得入神,没有冷场,也没有冷落了谁,却有一个条件,就是座上尽是老友,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良宵苦短,壁钟无情,谈兴正浓而星斗已稀。日后我们怀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难忘的高潮。

5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毕竟愈来愈快,无所为的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这种闲逸之情简直是一大浪费。刘禹锡但求无丝竹之扰耳,其实丝竹比起现代的流行音乐来,总要清雅得多。现代人坐上计程车、火车、长途汽车,都难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去谈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电视。饭店和咖啡馆而能免于音乐的,也很少见了。现代生活的一大可恼,便是经常横被打断,要跟二三知己促膝畅谈,实在太难。

6剩下的一种谈话,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声的自言自语,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惟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惟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一般人的心灵承受不了多少静默,总需要有一点声音来解救。所以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

15.文中分析了哪几种谈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字)(6分)两人对话,聚谈杂议,自我沉思。(6分,每点2分)

16.请分别解释“娓娓”与“喋喋”在文中的含义。(6分)“娓娓”代指趣味高尚的清谈;“喋喋”代指不顾听众的健谈。(6分,每点3分)17.文章结尾所引卡莱尔的话,如何理解?有何作用?(6分)卡莱尔的话意谓:与出声的谈话相比,同自己的静默交流更具价值,引用这句名言意在强调沉思默想的重要性。(6分,前一问4分,后一问2分)

第二篇:2014语文试卷热身训练附加题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语文Ⅱ(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

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蒋干中计,致使曹将蔡瑁、张允

被杀,为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子夜》中,工人举行罢工时,吴荪甫一方面收买工贼,另一方面勾结反动

派以武装镇压工人,充分暴露了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家阶级本质。

C.《家》中,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致使觉

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据理力争。

D.《飞鸟集》中,泰戈尔赋予自然万物“爱”的思想:夜对太阳说“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我已在绿草上留下我的流着泪点的回答了”。

E.《哈姆雷特》中,哈姆莱特巧妙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试探国王克劳狄斯,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娇杏赞》:“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作者为什么用这两句

话来赞娇杏?请简要分析。(6分)

▲▲

(2)《茶馆》第二幕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为下一个情节做铺

垫。请简要说明。(4分)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

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

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

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

新高度,惟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

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

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

建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24.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5分)

▲▲

25.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4分)

▲▲

26.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6分)

▲▲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答卷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分)

2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23.简答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应为反间计;C应为陈姨太)

23.(10分)(1)(6分)①贾雨村被甄士隐邀至家中作客,甄家丫鬟娇杏因好奇,偶然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是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所以说“错”(2分);②贾雨村误以为娇杏有意于他,讨来作了二房(2分);③后娇杏生了儿子,贾雨村嫡妻病故,她被扶作正室(2分)。

(2)(4分)①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淑芬与王利发的口角;②李三抱怨要关城门了,可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5分)①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②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③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④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⑤周遭世界,变得陌异。(每点1分)

25.(4分)①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1分)②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1分)③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2分)

26.(6分)①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②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个性城镇;③重视传统街区发展,建设都市人文环境;④注重高层决策,减少愚鲁盲动;⑤尊重自然生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⑥杜绝拆真建伪,注重长远发展。(每点1分)

第三篇:高三语文高考冲刺热身练习46

2021届高三语文高考冲刺

组合训练篇(全国适用)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46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全国上下_____的脱贫攻坚战中,从来都不缺文艺的身影。文艺的优势是什么?是形象生动,接地气,连人心,百姓容易接受。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小品《喜鹊为啥叫喳喳》,小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融入其间,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一台小品讲活了政策文件,牧民们听得懂,记得牢,看得_____。近年来,有许多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活跃在基层,也有不少老百姓_____的歌曲、小品、影视剧等文艺作品,深入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政策,发挥文艺的重要作用,让脱贫实践_____。文艺的力量是什么?是抒发人的情感,提振人的精神。扶贫先扶志,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

文艺工作者不仅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帮助贫困群体立志向,树理想,也要从文化立人的角度,以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提升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素质,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目前,相当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支教、专业培训、辅导讲座等各类文艺服务项目,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让贫困群体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志成城

兴致勃勃

耳熟能详

如虎添翼

B.众擎易举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锦上添花

C.众擎易举

兴致勃勃

耳熟能详

锦上添花

D.众志成城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如虎添翼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

B.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

C.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

D.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之所以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富脑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4.请仿照示例,分别以“友情”“爱情”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亲情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牵挂,在岁月的风雨中飘摇。

5.右图是我国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中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20个字左右。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于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8.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组合练第46练答案与解析

1.D;

第一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根据“全国上下脱贫攻坚”的语境,应选“众志成城”。第二处,“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很高,情绪热烈,侧重于兴趣浓,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十足、精力旺盛。语境强调小品生动,牧民们兴趣浓厚,应选“兴高采烈”。第三处,“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语境强调的是群众喜欢听,喜欢看,而不是“熟悉”,应选“喜闻乐见”。第四处,“如虎添翼”比喻强大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根据文艺的力量对“脱贫实践”的影响的语境,应选“如虎添翼”。故选D。

2.A;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什么致贫”或“致贫的原因”;二是“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主客体颠倒,应理解为: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B.“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什么致贫”或“致贫的原因”;C.“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主客体颠倒,应理解为: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D.“之所以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之所以致贫”或“致贫的原因”;故选A。

3.B文中“富脑袋”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B.表示特殊含义,与文中引号的作用一致;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引用。故选B。

4.【解析】 仿写句子时要注重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前半句采用“……是……”的句式,后半句采用“在……中+动词”的句式,按照这个格式仿写出的句子基本结构就是“友情是……,在……中……”“爱情是……,在……中……”。另外,仿写时要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答案】(示例)友情是一种不能缺少的眷恋,在成长的旅途中相伴。爱情是一种不能忘怀的慰藉,在人生的磨难中闪光。

5.【解析】 回答本题,注意把握标识中的事物,比如图形、字母、汉字、数字等,然后结合标识的主题理解其寓意。这个标识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和时间、和平鸽、“V”字形长城。在回答图形寓意的时候要注意组织好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联系题干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组织答案。

【答案】 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形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数字、时间,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V”字形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铸成钢铁长城,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迈向美好未来。

6.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解析:选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

8.解析:选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逝”;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

9.解析:选C。A项,强加因果;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

第四篇:2007安徽省语文高考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 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至第4页,第1I卷第5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掌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秘 黯然失色 独挡一面 化千戈为玉帛 B.涵养 合盘托出 惺惺相惜 反其道而行之 C.鼓噪 出神人化 难辞其咎 不登大雅之堂 D.膨涨 抑扬顿挫 不绝如缕 如坠五里雾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龄晕擎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举学谬谭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辜善季棼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学畅?林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仿}、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珀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关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④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关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5.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6.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

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旦;::些至垡j塞吐堑垫:查盘:窒董室筮查:堑全堑墼!: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谬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日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谬(1讧)辱:羞辱,侮辱。②哓(„xiO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修辱而不知羞。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四、(23分)1 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女::一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译文:一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分)(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苟子《劝学》)(2)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

男儿身(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4)复道行空,一 ?(杜牧《阿房宫赋》)(5)——,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6)抉飞仙以遨游,——。(苏轼《赤壁赋》)(7)——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8)过春风十里,——。(姜夔《扬州慢》)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 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

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16.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6分)

六、(15分)18.“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19.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问题进行讨论。请棍撂专家眵甲筝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15个字)。(4分)主持人:

专家A: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

20.某校拟制作安徽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陶行知简介(不超过70+-7-),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7-)。(8分)①原名文溶,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46年去世。

②提倡并致力平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思想体系。著有《陶行知全集》、《普及教育》等。

③先后创办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1934年创办《生活教育》半月刊。

④他的教育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毛泽东说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人物简介: 人物评价:

七、(60分)21.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注意】①立意白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第五篇: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符号,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很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着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籍贯、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作。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至上”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在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襥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戊,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

删节)

[注] ① 內典:佛经。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坐终日 晏:平静。B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D 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 吾其还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为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云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译文: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译文: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 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10.(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甲题计分。)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调朱颜。

乙:①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⑥相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1~14题。

蓑衣 张玮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毛,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呵。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

树鳔》,有删改)

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答:

(2)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答:

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老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计划12个字。(4分)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无论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1__,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___2_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同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答:1______ 2______ 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20.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自拟题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下载高考热身语文试卷(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热身语文试卷(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高考语文精选试卷【福建】

    供福建考生使用,答案后发 【试题精选】 1 福建厦门市高三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l),唯......

    2016高考语文试卷 江苏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word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

    2018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积累应用 1.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

    2017江苏高考试卷(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

    江苏2012语文高考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

    2018高考语文5月热身作文训练题(共5篇)

    2018高考语文5月热身作文训练题、2018 高考语文作文狂想50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某整形医院的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整形人数比例逐年上......

    2010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运用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表达运用 (10年湖北卷)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