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节诗歌诗句: 端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二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
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第三篇: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1.简介
端午节是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別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3.时间
2012年6月16日,农历5月5日,星期三;2013年6月6日,农历5月5日,星期一。
4.意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啤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5.别称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 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6.习俗
划龙舟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悬艾草菖蒲在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蒲,即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杀菌。端午节之际,我国南方地区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而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或将艾叶和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放在室内燃熏,能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的良方。此类习俗,在我国各地非常普遍。“杏子黄,大夫忙”,是说端午时分,因为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的缘故,百病易生。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劝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而在节前,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丝线、花布、绸缎等材料,绣制成形态各异的荷包,以赠亲友和佩戴。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必须慎用。
7.插艾习俗的起源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
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麽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8.粽子由来久、花样多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 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 时 的 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9.端午民俗与保健
因为农历五月,历来被世人视为“毒月”,其时令已近盛夏,蚊蝇滋生,百虫活跃,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我们的老祖宗们便总结出一套卫生防疫的好办法。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站上悬艾蒿、菖蒲,或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浸洒于墙壁上,用苍术、白芷等多种燥烈中药,关门闭户,杂而焚之,以驱瘟除邪。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艾叶对多种细菌都有杀灭或掏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人体网关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达到驱毒防病的目的。
涂洒雄黄酒也是端午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脚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按照气候规律,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此时不仅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也较高,风速则较小,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
端午节,各地小孩子佩带香袋,堪称端午节中民俗卫生的绝妙一笔。香袋子把具有挥发性芳香的中药切成细茸,装在绣制的锦袋内,这绣袋既是精美的工艺品,又是祛病防疫的绝佳预防药物。香袋中所用的中药多由苍术、白芷、苍蒲、冰片、雄黄、樟脑等组成,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有积极的抑制预防功效。
第四篇:9月22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9月22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22日上午,公司团委在澄合宾馆二楼北会议室召开公司(局)中秋节青年大学生代表座谈会,公司党委委员、矿区工会主席吴树林应邀出席会议并为青年大学生代表送上了组织的关怀和节日的慰问。座谈会由公司团委副书记陈平主持。
吴树林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公司党政工团向全公司广大青年大学生致以节日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公司的发展需要人才,也会为人才的成长搭建舞台,希望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为澄合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上,大学生代表踊跃发言,谈体会,谈感想,谈目标,谈规划,会场内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大家就实习期、参加现场工作、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等方面畅谈了体会和感受,并就修建单身宿舍、建立沟通渠道和完善教育培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澄合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提供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座谈结束后,在澄合宾馆餐厅举办了节日宴会,公司党委书记李永刚、副书记肖绪才、副局长杨百锁与大学生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来自公司(局)属各基层单位的30余名青年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李玮
为加强与公司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青年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9月17日下午,高压管网公司举行了“迎中秋 送关怀—外地单身大学生座 谈会”。座谈会气氛活跃,青春飞扬,大学生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想。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书训,副总经理张合平出席了座谈会,他们在讲话中首先对大学生们在高压管网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大家在本职岗位能够具备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在专业上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天然气事业的大发展做出新贡献。
云港工会网轮驳9月12日电(信息员邹芸)9月9日,轮驳公司“迎中秋”外地单身大学生座谈会在公司后二楼会议室召开。公司经理李二宝、党委书记徐寿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大学生们就参加工作以来的感受、收获、成长历程及对企业发展的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公司经理李二宝认真听取了发言,回答了青年同志关心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青年大学生们珍惜时光,把握现在,坚持不懈地学习,要创造机会学、主动去学,设定目标,不断努力,要积极投身实践,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早日成才。
最后,与会领导向在座的大学生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期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该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公司发展的历史征程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报讯(记者 边震)9月16日上午,公司机关党委举行单身大学生中秋座谈会,公司机关各部(处)室部分单身大学生在品质部三楼会议室会聚一堂,共话美好未来、喜迎中秋佳节。
座谈会上,单身大学生们畅谈了他们来太钢后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内心感受,为公司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高兴,对公司宏伟的战略目标充满信心,纷纷表示一定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为太钢的发展争做贡献。
公司机关党委书记张纯义与大学生们进行了亲切座谈,他语重心长地跟大学生们畅谈人生、理想和未来。他说,机关党委一定会重视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尽力为大学生们提供帮助。同时,希望大学生们一定要立足太钢、爱岗敬业,充分利用太钢为大家提供的发展机遇,脚踏实地工作,努力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同时今年又是建国60周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为了使南京发电厂家在外地的单身职工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体会到“家”的温暖,9月22日下午,该厂工会和团委在多功能厅联合举办了“迎中秋庆国庆”单身职工座谈会暨青年突击队宣誓仪式。该厂党委书记王建泉、副厂长葛建军、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杨苏亮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该厂团委副书记姜永峰主持。大家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并结合入厂以来的经历,畅所欲言,谈工作体会、谈学习感想,他们也对企业的工程建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目前,该厂正在积极创建集团公司火电样板示范工程,作为南电的青年职工,工程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和企业未来的责任主体,会上,举行了青年突击队宣誓仪式,“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决战攻坚年,投身新厂建设,展示南电青年风采”的铮铮誓言将铭记于每位南电青年人的心扉,大家表示,一定会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作出贡献,回馈南电对年轻人的关怀与培养。
党委书记王建泉代表厂领导班子向青年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南京发电厂就如一位宽厚慈祥的“母亲”,她用温暖的胸怀养育了南电儿女,希望大家能够以厂为“家”,要爱“家”、建设好“家”,要尊敬和孝敬自己的长辈。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南京发电厂从小机组到大机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家赶上了好时机,作为年轻人,一定要踏实工作,认真学习,虚心求教,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为实现南电的“即投产、即运行、即稳定、即达设计值”工程目标而奋发努力。
会上,副厂长葛建军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生产方面的疑问作了讲话,他说,大学中所学的知识需要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把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南电的发展给青年人提供了非常宽广的舞台,企业将根据人才特点,专业需要,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位青年职工在南电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时,他希望青年职工能积极投身到新厂建设中来,不论将来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刻苦钻研,认真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
座谈会上,全能值班员代表陈童和新进大学生代表孟帅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他们表示,一定会把企业的殷切希望转变成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为我厂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单身职工在多功能厅组织了联谊活动,该厂工会、团委精心策划了多个游戏,让年轻职工充分感受到南电“快乐工作、工作快乐”的企业文化,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结束。
2007年9月25日,公司党委召开了中秋单身青年座谈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绍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峰,总经理助理、工会主席朱同,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近20名单身青年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由高峰同志主持。他说,今天中秋节是个好日子,我们与单身青年一起以家庭式座谈的方式共度中秋,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欢乐、愉快、和谐、轻松的节日。
党委书记王绍锋代表公司党政领导向单身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中秋节快乐。王书记说,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主要是给广大青年创造一个共话企业发展,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希望年轻人到公司后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尽快融入企业进入角色。同时了解大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公司解决的问题。王书记还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详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
王书记指出,公司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要用五年的时间,把公司建成主营业务突出,战略转型初成,业务增长稳定,收入效益翻倍,资产质量优秀,管理体制先进,企业内部和谐,社会影响力显著,国际竞争力超强这样一个“精品型”的跨国企业。我们要进一步贯彻公司党代会精神,用实际行动努力完成党代会提出的公司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
王书记说,要加强公司党建工作,研究党建工作如何创新,把党建工作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党建工作要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当前公司开展的忠诚度教育活动,也是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党委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要通过组织员工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达到员工自我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做好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之一。
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同向青年员工介绍了公司从创业到今天发展的历程,还用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年轻人到生产一线锻炼自己,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青年员工向志梁在发言中谈到,在中秋佳节之际,公司领导与我们单身青年一起共度佳节,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到很温馨。作为一名年轻人,要努力工作,与公司同发展,共命运,努力学习,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座谈会上新老员工一起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王兴宁、丁家仁等年轻干部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青年人要尽快的发展就要到生产一线加强锻炼,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多种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青年员工纷纷表示作为中水电的一名员工,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们要踏实工作,努力奉献,在公司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多做贡献。
座谈中大家非常关心公司的发展,就怎样规避人民币升值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希望公司利用网站建立网上论坛,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互动的平台,将个人积累的经验让大家共同分享。
座谈会后公司领导与单身青年一起共进午餐,大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供稿]
第五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国外的节日以及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人的思想,进而变成潮流。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事情已经很普遍,有时候相比之下学生会去多了解一点西方节日,而忽视了中国传统节日。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却知晓甚少。因此,我们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重新去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由来,习俗、传说等,从而让同学们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同学们的文化底蕴,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3.通过小组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主题。
1.《春节序曲》歌曲导入谁知道这首歌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春节”师: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师: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二、学习与探究
1.揭题引: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自由说)
师出示节日名:大家判断一下你们说的这些节日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
排排队:请你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引导发现: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用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一个好办法。(点清明、冬至)。这些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国传统节日。这节课我们重点围绕这(手势)三个节日,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分享、交流、展示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大家去搜集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互补充,师相机板书: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
三、拓展交流延伸
1.少数民族的节日(课件567)师:56个民族,56朵花,56各民族是一家,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想不想看看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盛况?让我们随着画面一起感受欢快的节日氛围。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小结:中国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
2.作业
再确定一个传统节日,继续搜集整理资料。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