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

时间:2019-05-14 17:2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篇: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

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

目录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二、行业环境分析

三、竞争环境分析

四、客户需求分析

五、产业价值链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的宏观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它带来了挑战,它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成功的公司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环境,对环境中尚未满足的需要和趋势做出反应并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所以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还有可进入的市场机会以及制造相应的营销战略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星巴克所处的宏观环境,我们主要运用了PEST对其进行分析。

一、政治环境(Polity)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吗,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美国企业的星巴克在中国的经营必然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如果中美的关系长期发展不好,那么星巴克不可能在中国有很好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以及综合国力的上升,美国已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美关系将不断改善,合作发展的前景广阔,这为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张奠定了很好的国际关系背景。中国是WOT(国际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为星巴克的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再WOT的体制下更好地降低经营成本,为其带来更好的利润回报。

其次,中国的法律体系正在走向完善。中国在保护专利方面,打击不正当竞争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这为星巴克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法律保障。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首先,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起飞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在提高,相应的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这给星巴克创造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

其次,国家正在启动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国内的消费,消费重新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的实施给为星巴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目标市场。

三、社会环境(Social)

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社会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的总和。

首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业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以及道德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星巴克的核心价值在与为人们带来人性的善和至交般的相亲相熟,所以它强调环境与咖啡同样重要,这种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容易被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接受。

其次,中国从近代以来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包容性,特别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就更多,尤其是年轻人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得开放性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向往是这个代表着美 国文化的星巴克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y)

首先,与咖啡相关的技术在中国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咖啡豆的烘焙技术还是咖啡成品的过滤技术,这都为掌握先进咖啡技术的星巴克赢得了很好的优势,为其在中国宣传咖啡文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其次,星巴克充分的运用了IT技术为顾客更好的提供更好的体验营销。店面里无线数据接口不仅为顾客提供了方便,而且借助网络很好的宣传了自己的咖啡文化。

二、行业环境分析

① 世界咖啡习惯国际化,咖啡消费需求增加。

全球化的影响,导致消费习惯的国际化,喝咖啡的人群在扩大。据国际咖啡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消耗咖啡约540万吨。据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年人均消耗咖啡都在10公斤以上。全球化的趋势下,咖啡消费观念的发展不断促使中国咖啡消费需求的增加。

② 中国咖啡行业市场潜力大,咖啡消费增长迅速。

中国的咖啡市场还很年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出于上升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咖啡消费量是每年8杯。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内地年消费量在3万吨至4万吨之间,但咖啡消费的增长速度相当快,每年在10%至15%之间。由于中国市场巨大,咖啡消费增长前景看好,中国在世界咖啡业扩大需求的总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潜在的咖啡消费者约为2-3亿人,这已与目前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费国美国的市场不相上下。中国咖啡消费会不断增加,发展前景良好。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居民的收入增长得很快。居民收入的提高为星巴克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有益于星巴克咖啡进行稳步的市场开拓。

③ 咖啡消费辐射带动效果在增加,喝咖啡人群增加。

出国旅游、留学、工作回国的人数在增加,他们及周边朋友的生活习惯在改变,所以喝咖啡人口增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张秀琴称,截止至2005年底,中国留学生回归率逾97%。而在欧美地区,咖啡消费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也带动中国咖啡行业的发展。2011年6月22日,咖啡行业观察人士称,在“海归”和经常去境外旅行的人士以及国内高端咖啡店持续开张的推动下,中国咖啡消费量将继续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二三线城市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所占的市场分额也不断增加,成为中国咖啡市场及未来20年的核心推动市场。

④ 各种咖啡文化以及咖啡行业迅速崛起,咖啡消费的地域与人员增加。

大型咖啡连锁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如星巴克、上岛、真锅、名典、两岸等等,国内本土的咖啡店也在崛起之中,咖啡店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得到了发展,各种促销、广告、公关传播活动的开展,使得咖啡消费的人群在增多,地域在扩大。

⑤ 咖啡行业投资竞争激烈

(1)投资行业的怪圈:虽然投资咖啡馆风险极大,但是选择投资咖啡店越来 越多,并且投资人将投资的咖啡馆作为其第一产业的仅占18%。(2)一线城市诸多投资者抛开加盟选择自营开店。

三、竞争环境分析

1.现产业中的竞争者:如上岛咖啡,麦café,本地的咖啡馆,加拿大第二杯,英国COSTA星巴克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在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城市里开始兴起很多咖啡馆,这些咖啡馆有些是其他的跨国品牌或者全国品牌或者是本地自己开的咖啡馆。跨国品牌和全国性的品牌的认同感都远不及星巴克,但是本地小规模的咖啡馆反而对星巴克的威胁较大。因为这些小规模的咖啡馆更容易受店主的控制,店主能够专注地培养悠闲度日的类似星巴克的环境,提供一个让朋友闲聊、发呆和桌游的好环境,而且这些咖啡馆的风格也各异,满足了顾客多样化需求以及尝试新鲜玩意的好奇心。另外,部分地区也因星巴克名气太大,吸引了很多的人群,本该安静的环境宛如菜市场,让很多顾客对星巴克望而却步。

2.潜在的进入者:Dunkin’Donuts、杰克薯仔类的餐饮店,蛋糕店如天母蓝鸟,Pizza hut很多餐饮店的服务开始边缘化,像Dunkin’Donuts、杰克薯仔这样的店开始进驻中国,他们的主打产品不是咖啡,而是甜甜圈、薯仔,但是他们同样也提供了一个悠闲舒适的地方让顾客休闲聊天,在提供特色小吃的同时也有花样相当多的饮品。有些蛋糕店虽然主要是卖蛋糕、面包的,但是也开始提供悠闲舒适的环境让顾客坐下来慢慢品尝蛋糕、面包和饮品。Pizza hut推出下午茶免费续杯来招徕客人。但是这些品牌的规模、声誉还远不如星巴克,但是也有不小的威胁存在。

3.替代品威胁:果汁、奶茶等

咖啡的替代品威胁是果汁、奶茶等,但是现在星巴克也有特制的果汁、奶茶供应。尽管街上到处都有卖果汁、奶茶的小店,但是这些小店一般都只是零售饮品不提供座位,而星巴克卖的不仅是咖啡、果汁等饮品,卖的也是一种氛围一种体验,所以替代品的威胁不大。

4.购买者的讨价能力:低

由于星巴克不是一个单纯的卖咖啡、果汁饮品的地方,还是一个体验的地方,消费者支付给咖啡的钱不仅为有形的咖啡成本埋单也是为无形的咖啡体验埋单,是难以用平时在商店里买咖啡的价钱来比较是否划算的,因此客户的讨价能力较低。

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星巴克的供应商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1.高集中化程度较高

星巴克跟其他精品公司一样,不是直接和供应商如咖啡农户交易,而是和出口商交易,咖啡农户们加工咖啡豆后转卖给出口商,星巴克直接与出口商购买咖啡豆。供应商集中于高品质的阿拉伯咖啡豆,从而获得商品较高的溢价,而低品质的咖啡豆用于交易行业。星巴克所有咖啡豆的来源大约有50%来自拉丁美洲,35%来自太平洋周边,以及15%来自东非。

2.标准化程度较高

咖啡豆从咖啡农手中到供应商手中往往会被转手5次或以上。而咖啡只能由咖啡豆制作而成,并无其他替代品,因此标准化程度较高。

四、客户需求分析

①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咖啡、喜欢咖啡。根据一项在12个内陆城市的调查,32%的城市居民喝咖啡。其中青年男女在咖啡馆消费,家庭主妇,35以上的都市白领成为在家饮用咖啡增长是最快的群体。② 潜在消费群增多。一些消费者虽然不喜欢喝咖啡,但顾客普遍喜欢咖啡厅的氛围和环境,他们会在咖啡馆里消费一些其它附属产品,因此咖啡厅还是拥有很多潜在的消费群。

③ 顾客转向。随着人们对咖啡的认识、咖啡文化的普及,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原豆咖啡的普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文化咖啡” 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④ 中青年将成主流消费群体。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咖啡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年轻人对其更容易接受,所以年轻人是星巴克的主要顾客群体。一份来自8个大城市的调查显示,中年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也就是说,中青年消费群体为都市上班族。就经济实力而言,他们对这一部分的消费没有压力。A.年龄

星巴克的消费者在年龄上以20-29岁最多,占60%,其次为30-39岁,占30%。B.教育程度

受访者以大学文化程度最多,占33%,其次为大专,占26.7%。显示星巴克的消费者教育程度偏高。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支出星巴克是读书思考的好地方。

C.以商业为最多,占36.7%,其次为学生,占33.3%。从调查可以发现,这些顾客大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爱好精品、美食和艺术,而且是收入较高、忠诚度极高的消费阶层。

五、产业价值链分析

1.原材料采购

为保证长期的高质量的咖啡豆供应,在云南设立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以及亚洲首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并配备咖啡初加工厂、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设施。2.生产与运营

为保证星巴克咖啡的口味,星巴克对其咖啡冲泡程序和技术上有严格的规定。在咖啡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多一秒钟,咖啡的味道都可能因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产生细微的变化,因此,对其每一步技术环节,星巴克都有着严格规定,运营过程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个观念,在星巴克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完美的。3.内外部后勤

内部:星巴克采用本土经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使用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以保证原材料的品质。外部:通过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各地的物流系统达到系统化、合理化、标准化,从而加快流通速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销售成本,还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4.营销与销售

星巴克坚持以直营为主,推行口碑营销。星巴克认为,在服务行业最重要的营销渠道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而不是广告。在包装方面,星巴克使用百分百可回收纸杯。5.服务

星巴克为人称道的是独特的星巴克体验,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注重与顾客沟通,努力使自己的咖啡店成为“第三空间”——一个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社交聚会场所。以此使各多的消费者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是咖啡之外的体验。

第二篇: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和法律因素(政府行为、法律法规、政局稳定情况、路线方针政策、国际政治法律因素、各政治利益集团)

2、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其他一般经济条件)

3、社会和文化因素(人口因素、社会流动性、各阶层对企业的期望、消费者心理、文化传统、价值观)

4、技术因素(技术水平、技术力量、新技术的发展)二,产业环境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

导入期:用户少,竞争对手少,规模小,经营风险高。成长期:标志是产品销量节节攀升;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战略目标是争取最大市场份额,并坚持到成熟期的到来。

成熟期:标志是竞争者之间出现挑衅性的价格竞争;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达到中等水平;战略目标首先是防御,获取最后的现金流。

2、产业五种竞争力(五力模型)

在每一个产业中都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与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进入者会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减少了市场集中,从而激发现有企业竞争,减少价格—成本差。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直接产品替代和间接产品替代。替代品之间价值高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购买者、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卖双方都力求在交易中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通常以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等方式表现。

3、成功关键因素分析(KSF)

指公司在特定市场获得盈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三,竞争环境分析

包括从个别企业视角去观察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和从产业竞争结构视角观察分析企业所面对的竞争格局。

1、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假设、现行战略和潜在能力)从四方面分析是什么驱使着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以及竞争对手的强项和弱项。

2、产业内的战略群组

一个战略群组是指某一个产业中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相同或相似战略,或具有相同战略特征的各公司组成的。了解战略群组特征并进行战略群组分析。四,市场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市场需求=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和购买力是难以控制的因素,购买欲望是可以把握因素,也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着眼点。

2、消费者分析

从三个战略问题展开,即消费细分、消费动机以及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内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企业资源分析:

1、企业资源的主要类型: 有形资源(可见的,能用货币直接计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无形资源(指企业长期积累的、没有实物形态的,甚至无法用货币精确度量的资源,通常包括品牌、商誉、技术、专利、商标、企业文化及组织经验等)。人力资源(指组织成员向组织提供的技能、知识以及推理和决策能力)。

2、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判断标准: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持久性。企业能力分析

企业能力指企业配置资源,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包括: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市场决策能力)、财务能力(筹集资金的能力,使用和管理所筹集资金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可以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优秀技能,也可以是一定范围和深度上的企业的技术诀窍,或者是那些能够形成很大竞争价值的一系列具体生产技能的组合。

二,价值链分析 概念: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1价值链的两类活动:内部后勤(进货物流)、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出货物流)、市场销售、服务。

支持活动(辅助活动,指用以支持基本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战略选择

公司战略分为:总体(公司层)战略、业务单位(竞争)战略、职能战略。

1、总体战略又分为: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

发展战略: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密集型战略(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多元化战略(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多元化战略:

优:

1、分散风险,当现有产品及市场失败时,新产品或新市场能为企业提供保护。

2、能更容易地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

3、在企业无法增长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

4、利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

5、运用盈余资金。

6、获得资金或其他财务利益,例如累计税项亏损。

7、运用企业在某个产业或某个市场中的形象和声誉来进入另一个产业或市场。

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

2、市场整体风险。

3、产业进入风险。

4、产业退出风险。

5、内部经营整合风险。业务单位战略: 一,成本领先战略

优:

1、形成进入障碍

2、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3、降低替代品的威胁

4、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风险:

1、技术的变化可能使过去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与积累的经验一笔勾销。

2、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学习。

3、市场需求从注重价格转向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变为劣势。二,差异化战略

优:

1、形成进入障碍

2、降低客户敏感程度

3、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4、防止替代品的威胁

风险:

1、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的成本过高。

2、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3、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进攻使已建立的差异缩小甚至转向。三,集中化战略

优:由于集中化战略是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实施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所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抵御产业五种竞争力的优势也都能在集中化战略中体现出来。

风险:1狭小的目标市场导致的风险。2购买者群体之间需求差异变小。3竞争对手的进入与竞争。

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风险类型)

外部: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信用风险。

内部: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管理特征:

1、战略性。风险管理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 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2、全员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对企业所有风险进行管理,只有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才能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

4、二重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损失最小化管理;不确定性管理;绩效最优化管理。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尽量减少损失至最小化,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

5、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确保所有的风险都得到识别,而且所有的风险都得到管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组织架构(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的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社会责任(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犯消费者权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

1、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

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采购业务(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三篇:华为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1)国内环境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服务业经过放松价格管制、打破独家垄断和管制机构改革并产业重组为内容的三阶段改革,突破了原来政企合一、行政性独家垄断的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各类业务在基础网络层次上的数家竞争格局。在电信设备产业方面,电信设备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打开了大门。

1996—2000年,华为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那时起,中国政府真正转变职能,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领导人出访,都会带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团队,搞经济外交,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合作。

华为高层得以亲自考察了国外的市场,做市场调研,收集市场和技术信息,回国后再结合咨询公司更加详尽的资料,组织专业人士对国际市场的进程进行研究和规划。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政府出口信贷的支持。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持重大合作项目。华为近期还获得了政府出口信贷资金的支持,在官方的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先后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取了6亿美元出口信贷用于扩展海外业务,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2)国际环境

一方面,近年来,在我国紧锣密鼓地起草电信法时,美、德、英、日、韩等国也对本国电信法进行了修订,这些国家电信立法规则变化的新动向,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电信立法中一些共同的规律,反映了电信立法的趋势和方向。对国外科技立法趋势的考察和认识,有助于帮助像华为这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经济环境(Economic)(1)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在了2008年。当时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我们已经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我们对前景感到欣慰。”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等等。

基础电信指电信传输网络和服务,它与增值电信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电信服务。1997年2月15日,占全球电信市场91%份额的69个WTO成员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议(WTA)。该协议涉及话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包括了电信市场的93%。部分缔约方也提供了增值电信领域的承诺,主要涉及在线数据处理、EDI、电子邮件、在线数据库存取和话音邮件等。

(2)社会经济结构——产业政策

基础电信指电信传输网络和服务,它与增值电信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电信服务。1997年2月15日,占全球电信市场91%份额的69个WTO成员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议(WTA)。该协议涉及话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包括了电信市场的93%。部分缔约方也提供了增值电信领域的承诺,主要涉及在线数据处理、EDI、电子邮件、在线数据库存取和话音邮件等。

WTA的关键条款是市场准入。其规定主要包括:(1)缔约方应确保外国电信服务提供者,在跨境提供基础电信的相关服务时享受最惠国待遇;(2)缔约方应允许外国电信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建立能够提供各种基础电信服务的经营实体或商业机构;(3)缔约方应准许在其境内设立机构的外国电信服务提供者,能够拥有和经营其独立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

基础电信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自由化过程中必然需要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基本原则。首先,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上,由于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于基础电信领域,因而其他未提交基础电信承诺的WTO成员方也由此“搭便车”,享受与已递交承诺成员方相同的市场准入的机会和待遇;其次,在透明度原则上,基础电信服务透明度原则涉及各类技术标准、竞争保障、互联安排和普遍服务等应公开的内容。没有透明度原则的贯彻,就无法保证受多种限制保护的各国电信市场进行公平竞争;再次,在国民待遇原则上,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基础电信服务,许多存在电信垄断的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改变电信市场管理方式,为外国和本国电信服务营运商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在市场准入原则上,各缔约方基本上实施的都是部分市场准入,采取至少一种以上的限制措施。发达国家市场准入较高,发展中国家一般维持较低的市场准入。

(三)、社会(Social)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通信业作为推动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产业,将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通信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贡献。这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举措为我国的通信业包括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各相关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大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业将加快光纤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的建设,基本建成宽带、融合、安全的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

1、我国通信业将重划经济区域版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空间”协调的思路,信产部同期启动了西部、东北、京律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五个区域电信行业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2、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在电信运营业的带动下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品的产量都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为通信产品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格局。

3、我国3G牌照发放和运营,产业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如今,中国的电信市场由原来的中国移动一枝独秀进入了三强鼎立的时代,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 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3G 牌照的发放,将实现我国通信产业结构性优化升级,推动电信产业的发展进程。总体上将在电信基础建设、终端采购、推动信息化进展、拉动内需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按照受益顺序,3G 产业链前端的电信设备、技术支持、软件开发、内容提供、增值服务等环节将率先受益,其中包括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等国内通信设备企业。

(四)、技术(Technological)

2003年春节前夕,世界著名的IT公司——思科起诉华为多项侵权事件发生。思科向位于美国得州东部的马歇尔镇上的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权。指控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春节期间,华为的一个应对诉讼的团队开赴美国,在尽可能不让业务部门过多搅进诉讼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经营。经历数月诉讼,最终思科和华为联合发布公开声明已签署一份协议终止诉讼。

华为早就意识到,在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中,一个企业拥有专利的多少是市场竞争的准入门槛和游戏筹码。2008年华为《专利合作条约》申请数达到1737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至此,华为公司已连续6年夺得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连续3年占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华为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5773件。像华为和海尔这样较早走进国际市场的企业,也是少数最先想到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的中国企业。

2010年7月,摩托罗拉同意将大部分网络设备业务以12亿美元出售给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交易传出后,华为就一直主动与摩托罗拉沟通,以确保摩托罗拉不将华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转移给诺西———此前华为和摩托罗拉有长达10年的合作“蜜月”。但华为方面表示,“摩托罗拉并未顾及华为的担忧”,华为于是在2011年1月于芝加哥联邦法院起诉摩托罗拉,要求法院推迟这笔交易,并要求摩托罗拉更改其交易,从而保护华为的贸易机密和知识产权。4月1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与华为科技已经就有关商业机密的长期法律纠纷达成了和解,为摩托罗拉完成与诺基亚西门子网络之间的相关交易铺平的道路。摩托罗拉和华为在周三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称,它们将放弃相互之间的法律诉讼。这些诉讼与华为声称它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可能会面临风险有关。2011年4月28日,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中兴”)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起诉内容包括中兴侵犯了华为有关数据卡和LTE技术的一系列专利,并且未经华为许可,在数据卡产品上非法使用了华为的注册商标。

从思科案到摩托罗拉,再到中兴的诉讼案,华为不断地诉诸法律保护其知识产权,法律意思不断增强。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1.规模和资金要求

通信设备的生产投入所需资本投入较大。就全球而言,由于大型服务供货商将部署4G/LTE(或是HSPA+)无线,FTTx,以及进行服务层面和软件层面的投资,旨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其影响是服务商资本支出将从2010年的2770亿增加到2011年的3030亿,导致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资本密集度)有微幅的增长,庞大的资金投入,提高了进入壁垒。

2.技术水平

高技术、高投入、高回报,曾经是电信设备制造业的鲜明特征。然而,随着全球电信业务资费的不断下降,通信已经不再是神秘而高贵的高科技。

电信设备制造业正从技术驱动型产业,逐步演变为一个以服务、成本竞赛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因此,市场对快速服务能力、高效的成本竞争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谁不适应这个大趋势,谁就将被淘汰。再有,经历了3G时代的浪潮后,4G即将到来,因此谁不想被淘汰,就必须技术上创新。

3.政府政策

在TD-SCDMA联盟的建设中,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推动和择赢家的模式。例如我国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坚定的政策的决策,引导产业发展,并通过项目引导,专项资金支持等,为TD—SCDMA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竞争对手分析

在国际化进程中,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了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大在发达市场的投入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通信设备企业进行全面竞争,这种竞争影响到海外跨国电信公司的战略布局,影响到这些公司所在国家的国家战略安排,中国企业正面临这些跨国巨头和其所在国家的市场封锁。国际市场竞争逐步从多头转向寡头垄断,中国电信制造企业规模差距拉大。2008年,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和摩托罗拉持续亏损,爱立信和思科同样出现收入增速趋缓、利润下滑迹象。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运营商投资结构转型的双重影响,客观上将促进优势设备制造商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业务转型,导致全球电信设备业将进一步突出核心业务,规模化兼并重组,市场结构进一步集中,逐步从多头竞争向寡头垄断演变。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全球设备业将面临兼并重组热潮,2011年后,市场结构将呈现高度集中态势,预计前三位收入占比超过60%,并将垄断行业 80%以上的利润份额,两极分化会更加明显,中兴、华为等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面临规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的风险。

总之,爱立信、诺西、阿朗三家传统巨头,与华为、中兴两家崛起的中国新贵,将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3+2”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不会改变。

(三)替代品的威胁

就华为主要产品而言,其替代性还是比较小的。其主要产品有Quidway系列路由器,Quidway® 交换机,Quidway® Eudemon 系列安全网关,以及无线上网卡系列。虽然无线上网卡和网关都能替代路由器,但由于华为生产通信设备产品的多样性,因此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小。

而在华为的手机市场来看,我国从事移动通信终端生产的国企手机企业已达上百家,而华为就是其中一家。在手机企业数量猛增的同时,我国手机市场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大幅增加,这使得中国手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风行,整体份额依旧低迷不振。但洋品牌则来得更加猛烈,中国市场几乎成为了洋品牌的市场。例如,随着苹果、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进攻,替代品愈大!

(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通信行业经过调整和激烈的竞争之后,市场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强者衡强的态势,如在光传输、ADSL方面,华为和中兴通讯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作为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两公司的基本产品线都是差不多的,交换机接入网,无线,数据,传输,智能,电源监控等。但是华为的市场份额总是比中兴的大,主要原因是中兴推出产品的时间总是比华为的晚,因此第一桶金总是被华为夺走了。

而购买者在华为先推出产品与中兴推出产品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厂商的选择度较小,甚至处于被动地位,故其议价能力明显减小或者甚至没有。一旦中兴产品推出后,购买者的议价性会稍有提高。总体来说,消费者在华为的通信设备产品方面其议价能力还是比较小的。这得益于华为的技术上的创新优势。但是在华为的手机市场上,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明显增强。由于国产手机商一直偏重于追求生产规模。对产品研发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够,造成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发展受制于人的局面。

手机的生产从最初的大哥大模拟机到现在的3G手机,其发展之快,可能连最初的发明者始料未及。为适应手机在功能,外观上不断加快的变化节奏,国外厂商纷纷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各种设计新奇,功能强大的手机不断问世,反观国产手机,推出的品种似乎也很多,但大多设计,功能雷同,根本赶不上手机流行趋势的变化。这就是国内手机商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共性。其高额的利润都被国外手机商占有了。

(五)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从行业的长期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从2002年开始,我国光纤业跌入了低谷。可见,电信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供应商,好的替代原材料较多,因而转换成本不高。虽然原有运营商纷纷与UT斯达康、中兴、华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并不表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因此,对于新运营商来说,来自于供应商的进入障碍不大。但一般来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订单合同周期较长,新运营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并开拓多种供应渠道才是防御的上策。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其所需要的原料有集成电路,阻容,管类元件,PCB板。OEM部件,光纤,低压器件,继电路等。由于这些零配件原料的供应行业的集中度不高,并且华为所需要的零配件批量大,华为是这些零配件供应商的主要用户,其供应商的命运与华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这批供应商对华为的威胁就会减少,甚至华为向这批零配件供应商赊账,这些零配件供应商也不会跑掉。

三、国际化的类型与动因

(一)国际化类型: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

1995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旅程,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这一步,华为认真研究了“国际形势”:太穷的没有支付能力,赚不到钱。太有钱的看上的是欧美大公司,不会选择你的产品。只有手头紧,但未来经济发展有潜力的国家才是最合适的目标。

这一战略思路很清晰,但真走起来也非易事。华为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在于能够承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折磨。从1995起,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一直到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真正有了成效。这一年,华为的产品已经进入非洲、亚洲等十几个国家,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

(二)动因

1.国际化需要

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而且由于政策原因,新技术应用难以大规模启动(如3G),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华为的发展要求;此时国际市场却有着广阔空间,尤其是中东、非洲、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进入门槛低,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巨头也未高度关注,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华为选择“走出去”.另一方面,华为是高科技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投入,数额居全国之首,且其产品生命周期短,为取得投资回报,降低经营风险,华为需要巨大的市场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研发费用。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华为也能获得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学习效应,继而提高效率、销售收入和利润,有利于公司长期的高速发展。2.国际化机遇

公司总裁任正非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为华为打开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华为还利用各种国际展览会和论坛发言的机会宣传自己,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创造和把握海外市场商机。

3.国际化能力

雄厚的实力是通信制造型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基础,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启动国际化战略开始,华为在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向国外领先企业学习,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华为网络产品的技术领先度和价格性能比已充分具备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

4.企业家精神

华为领导,主要是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使之具有比其他公司更强的对海外市场的野心和好奇心,能有意识地识别、挖掘和开发国际化机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明确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显示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高瞻远瞩。

5.企业文化

任正非的一段话成功注释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3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华为人发挥他们的土狼精神,对市场猎物有机敏的嗅觉,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为获取猎物不择手段。其无坚不摧的“土狼精神”既增加了华为“走出去”的勇气,也获得了公司内员工的对这项决策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篇:华为外部环境分析1

华为外部环境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核心网、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下面,本文将通过PEST分析、行业环境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国际市场分析和竞争者分析六个方面来介绍华为公司的外环环境。

一、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在法律方面,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这表明了我国将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其必将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和所有的经济部门,乃至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电信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特性,因此《反垄断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信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境。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受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影响,国内今年的投资整体上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投资冲动依然持续。尽管政府已将通货膨胀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而且调控力度空前,但2011年CPI涨幅可能仍难以控制在4%目标以内。

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通信行业的强力复苏;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3G牌照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了通信设备的投资需求,主要是对移动设备的投资。另外,尽管金融风暴对全球通信业有显著的冲击,但非洲、南美、南亚和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涌动,且市场空间巨大,已经成为今后全球通信设备企业主要开拓的市场。

我国的通信业从二十年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长为国民经济先导和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一。移动通信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所以总体还在以平均 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加上通信运营商的重组和移动 3G 牌照的发放刺激了国内几大运营商新一轮的通信设备投资;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在政策上大力推TD-SCDMA 的 3G 标准和扶持兼容这一标准的国内通信设备商,如华为、中兴和大唐等。最近中国移动除了通过申请投资 1000 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加大对GSM 网络建设以巩固其国内 2G 移动运营的霸主地位外,已经在其拿到的 3G 牌照 TD-SCDMA 设备采购上投入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相对于目前全国1.5万亿2G移动设备的已有总投入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中国电信也已经着手在其刚从中国联通收购的CDMA 网络上进行规划投资,首轮 C 网招标投入资金 300 亿元,目标在其目前 2.3 亿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的基础上,在 2-3 年内将 CDMA 用户发展到 1.2 亿以上,包括从小灵通逐步转网到 CDMA 的客户;新联通也正在积极规划扩大其G网的覆盖率,并加速其WCDMA的3G网络建设。

下图是从2004-2008年中国通信用户的数量统计图(单位:万户)。

(三)、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大多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80%。

1、世界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通信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曾经长期相对稳定。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在全球网络化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推动下,通信业得到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竞争也空前激烈。美国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摩尔提出了一个描述集成电路发展速度的所谓“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12~18个月就翻一番,这一趋势至今仍在延续。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为通信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通信技术正在向着融合、宽带、高速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通信技术主要有:

(1)光纤通信

自20世纪70年代末光纤数字通信技术进入电话网以后,198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提出同步光纤的构想即SONET,光缆被引入电信网络的各条中继线,光纤迅速取代了铜钱。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光纤通信的通信容量已提高了数百倍,最高比特率500 Mb/s提高到了10 Gb/s。

(2)数据通信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通信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普及也为提供高速率、高质量的传输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电视、视频点播、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智能用户电话等业务日见普及,而这些业务都与数据通信有密切的联系。

(3)移动通信

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日等国指定了数字蜂窝标准,着手实行移动通信由模拟向数字过渡,世界上出现了研究个人通信网(PCN)的浪潮,无线革命已经展开。个人通信或者说通信个人化是人们早就梦想实现的一种理想通信方式,最终实现3个W,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方(Wher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都能进行通信。

(4)智能网(IN)技术近年来,全球的智能网业务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推动智能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电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网络运营者需要更快地推出新业务和提高性能,减少提供新业务对交换设备生产厂家的依赖,更加经济有效地利用网络;第二,新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使智能网的结构得以实现。智能网的最大优势就是新业务能力,依靠计算机和数据库中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而不必大量更换硬件设备。这正顺应了当前技术变化快,通信企业难以随时更换设备的需要。

通信产业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产业浪潮、数字通信产业浪潮和宽带通信产业浪潮三个阶段。受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的影响,通信产业的三波浪潮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参差不齐的。从全球范围看,通信产业目前正在经历数字通信产业浪潮和宽带通信产业浪潮。从严格意义上讲,宽带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延伸,但是,考虑到宽带技术对通信文化的潜在影响十分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场新的通信产业革命,所以特别将其剥离出来,以表征这种特殊性。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2、我国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飞跃。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通信网络规模很快跃居世界第一,技术装备先进程度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到美国还可以看到有人使用模拟大哥大手机;一些城市还有继电器式电话交换机运行;欧洲有些城市之间还采用电缆传输技术手段。而我国早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光缆化。当前,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同时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技术竞争加剧,未来的通信将呈现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通信市场也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技术条件的发展以及各类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增长,通信设备市场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未来几年,3G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重点。3G 网络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移动设备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 3G 建设的全面展开,光通信设备作为骨干网络扩容的基本产品,相关企业势必在 3G网络建设中首先受益。此外,FTTH(光纤入户)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带来的将是数倍于目前骨干网、城域网建设的市场。从长期角度分析,电信行业的网络设备升级会给光通信行业带来美好的前景。从产品方面来看,FTTx 所基于的 PON 技术所需要的网络建设元件,如光无源器件、接入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各种接口模块以及用户端光网络单元,在网络的建设中将会有大量的需求。

伴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今后的通信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流趋势:(1)业务数据化。近几年来,数据通信在和话音模拟通信并存了 20 年之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以指数式增长的态势不断缩小与语音通信的距离。

(2)技术宽带化。

数据业务特别是 IP 业务的迅猛增长对通信网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网络的宽带化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在核心网上,SDH、波分复用(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已成为提高光纤传输容量的主流。在接入网上,xDSL、FTTx+LAN、CABLE、宽带无线接入等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得到发展,并将成为主流的接入方式。

(3)网络光纤化。80 年代中期以来,网络的光纤化一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光纤化的重点正逐渐从骨干网向接入网延伸。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也在朝光纤化的方向发展。

(4)接入无线化。无线互联的便利性、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特点,使它成为未来几年中最有前景的接入业务。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使无线互联网成为把握商机的必要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手机的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电脑,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用来上网,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许多大公司进入相关业务。在电信运营业的带动下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品的产量都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为通信产品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格局。国内通信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移动通信产品以优良的性价比,个性化设计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通信技术研发方面,近年来国产通信产业积极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并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和投入,各类通信产品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逐年增强。

(四)、社会环境(Social):

“十一五”时期,我国通信业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快通信业转型步伐,市场竞争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此外,我国互联网网民和宽带接入用户也双双实现跨越增长,到2008年就已跃升全球第一,“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前完成。这为“十二五” 时期通信业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业发展规模将持续壮大,新兴信息网络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建成宽带移动、融合泛在、安全可靠的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入户(城镇)进村(行政村),信息服务快捷方便”,网络能力实现新跨越,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信息服务普惠城乡居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着力推动通信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在重要的技术领域拥有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推广行业智能化应用,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进展,信息网络产业经济不断壮大;着力推动电信普遍服务从“行政村通”延展到“自然村通”,普遍服务内容逐步从语音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着力突破网络信息安全核心关键技术,使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应用安全可控,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公众信息网络抗毁能力大幅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我国通信业将重划经济区域版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空间”协调的思路,信产部同期启动了西部、东北、京律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五个区域电信行业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促进电信区域规划有三个核心点,首先是电信区域规划要和区域经济规划相协调。电信业作为基础设施,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电信发展的定位,以保障经济发展、满足电信服务为基本出发点,配合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出区域电信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其次是电信区域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电信区域规划也要立足于行政管理的职能,要利用好监管的手段,立足于行业主管部门如何通过有效政策措施保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电信行业的协调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必须站在自己职能的角度去分析、去寻找可操作的办法。再次是电信区域规划要和区域内各省电信行业规划相衔接。区域规划不等于区域内各省规划的叠加。区域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来源于区域内各省规划,而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总的判断,反过来将影响各省规划的编制。

2、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在电信运营业的带动下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品的产量都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电信业的发展为通信产品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形成了互动的良性发展的格局。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电信行业在新形势下更应该自觉树立以人为本、合作竞争的统筹发展观念。促进三网融合乃至电信与整个信息化的融合,使信息通信市场尽快在平等、合作和互动氛围下开拓一个共生多赢的发展空间。

二、行业环境分析

2010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继续回升向好,各项指标已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

1、行业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库存有所攀升,但产销衔接依然良好。

2010 年 1~11 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8477.39 亿元,同比增长 14.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16.26 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为 8135.08 亿元,同比增长10.0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12.07 个百分点;11 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 455.85亿元,同比增长 16.5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5.43 个百分点。

2、盈利能力不断好转,行业亏损额和亏损深度不断下降,亏损面不断缩小。2010 年 1~11 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 489.10 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加了 77.59 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 30.00 亿元,同比下降 15.87%。11 月 末,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亏损面为 22.85%,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5.39 个百分点;亏 损深度为 6.13%,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3.45 个百分点。

3、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2010 年 1~12 月,我国累计生产移动电话机 10.04 亿部,同比增长 35.0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25.20 个百分点;生产移动通信 基站设备 6593 万信道,同比增长 4.60%,其中移动通信基站产量在 4 季度实现高 速增长。

4、通信设备产品出口量值实现快速增长。

2010 年 1~12 月,我国手持或车载 无线电话机累计出口量为 75789 万台,同比增长 30.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20.6 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额为 467.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5 个百分点;出口单价为 0.01 美元/台,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67.87 美元/台。

在当前行业总体情况较好的同时,通信制造业市场也出现了三个变化趋势:

(1)通信设备商不再会有通过非常大的高科技的风险投入而获得高额的利润的回报机会。由于技术普及速度的加快和技术门槛的降低,单纯通过技术的领先而获得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

(2)运营商更加关注网络成本,要求降低新建网络的成本的同时,保护原有网络的价值;单纯的技术领先而不能兼容原有网络的设备将很难被市场所接受。

(3)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价格的商业模式,逐步向市场可接受的固定的价格下提供尽可能的竞争特性的商业模式转变。这是一种商业文化和理念的改变,以客户为导向、与客户共担风险的商业文化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被业界接受。

这些趋势使通信制造业面临一个全面洗牌的机会,原来具备优势的通信设备提供商将面临优势的丧失,大家都要从同一个起点重新起跑。谁拥有质量好、服务好、综合成本低的差异化优势,谁就将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合作的机会。

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进入威胁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德州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比较微妙的进入壁垒,可能随着经验无法持续地保持专有而失去作用,进而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品创新。

(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就国内电讯产业来看,华为公司面对着大唐、中兴等几个老对手的竞争,而这几个公司由于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可以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产业中建立秩序,起到一种协调作用。相比而言,国外实力雄厚企业的进入更可能对产业中的所有企业产生较大的竞争。除此之外,一些与华为有着极深渊源的新兴企业,尤其是当初从华为分出去的子公司发展而成的个性十足的中小企业对华为的盈利、销售和成本控制有很强的影响。由于电讯产品市场的迅猛增长,相对可观的利润会鼓励新进入者和产业中的现有竞争者会对华为形成很大的竞争。

(三)替代威胁 按照波特的观点,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公司可谋取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对于华为而言,虽然已经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仍然需要注意现有和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特别地,对于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品质和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有高度重视;再者,如果替代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将更具有竞争力。就此而言,华为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

(四)客户价格谈判能力 波特指出,进行大批量和集中购买产品的客户;购买产品花费占其成本相当大部分数额的客户;产品质量对客户产品质量和服务有重大影响的客户,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从实际情况看来,华为面对的这种竞争力是巨大的,从其和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合作这一案例表明,华为为了取得这一订单而接受了沃达丰长达一年的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考核评价。此外,一些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对企业有较大的影响。

(五)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 根据波特的研究,供应商产业由几个公司支配且集中化成都高时;供应商在向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产品竞争时;供应商的产品是客户业务的主要投入产品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根据经验,为公司提供诸如集成电路板、计算处理器等通讯设备核心产品的供应商对华为而言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在此特别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供应商对企业盈利和成本控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波特所言“劳动力也必须被视为供应商,他们对许多产业施加巨大压力”。事实表明,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短缺的几类人才,这些劳动力的供应对企业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虽然华为在争夺人才方面以其较为成熟的招聘培训制度在国内同类企业中稍占优势,但面对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外资企业更加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华为在这方面也面临着较强的竞争。综上,根据“五力模型”对华为公司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对进入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竞争和替代威胁方面,华为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而言具有优势;在面对客户价格谈判能力和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方面,华为处于劣势,面临巨大的竞争。总的来说,华为面临的竞争态势是较为乐观的,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增长和成熟,公司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

四、国际市场分析

一球多制,多元共存,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力量已初步出现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转移进程,继欧美之后,亚、非、拉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出现。国际权力呈分散化态势,世界多极化特征明显。非西方力量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上升。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将是世界进入下个十年的基本面貌。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调整变革、竞相发展将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频繁的经济活动,在异地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需求,需要有强大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来支撑,这些促进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卫星、光导纤维和因特网的出现,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变得轻而易举。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通信市场一体化,促进全球通信市场的开发,也在其他国家积极推行与本国政策标准相一致的通信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各个国家都把通信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火车头”。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经济模式的改变,通信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通信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通信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既是通信全球化的原因,又是通信全球化的结果。

目前,全球手机用户达 50 亿,而金砖四国的手机用户总数约为 10 亿。各大运营商随着对通信主设备投资的不断加大,这样庞大的需求对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从更长远的视角而言,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有利因素仍在推进,促动过去十年间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浪潮。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是全球通信设备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全球产业分工将继续深化,其衍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仍将是提高全球各国家福祉的根本途径。

五、竞争者分析

(一)主要竞争者

在日新月异的手机行业里,以三星,苹果为首等手机行业已占领了大良市场份额。在这个荆州激烈的市场中,华为面临着诸多挑战。

据Analysys International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三星手机在国内的占有率达到了17.3%,位居榜首,其次分别为联想(13.1%)、酷派(10.3%),其中华为和中兴分别占到了10.1%和6.9%,排名第四和第五。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广受国人热捧的苹果手机,其市场占有率仅为6.4%,排名更是下滑至第六。剩余的市场份额则分别由天语(4.1%)、金立(3.8%)、排名第九的HTC(3.1%)和排名第十的OPPO(2.9%)瓜分。

(二)其他竞争者

爱立信,行业内的老大哥,无线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33%,技术先进,在业内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引领者,有最为强大的科研能力,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节能降耗的基站产品和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成为华为等业界竞争者的模仿对象。在“2010中国通信人才发展论坛”上被评为“最佳雇主”。

阿朗是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成为的公司,合并之后即进入痛苦的磨合期,虽然规模变大了,但是所带来的裁员、资源整合等等带来了大幅度的亏损,合并3年后,才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是2006年诺基亚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运营商相关业务部门合并而成的,当年合并以后,在GSM/CDMA领域,市场份额达到了32%,仅次于爱立信的38%。合并后的业绩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直到三个季度以后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后来又陷入亏损的境地。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最快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它已经成为了华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通信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业不同,通信制造业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较高,企业的优胜劣汰完全由市场规律决定,由市场自动调整达到供求平衡。在需求持续下滑、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各大厂商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并购已成为谋取战略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例如;阿尔卡特与朗讯的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的联手、爱立信收购马可尼,都是整个产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体现。

中国国内3G项目启动,对于中兴、华为等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面临的机会不仅仅是市场增大带来的潜在机会,更重要的是,3G竞争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兴在TD领域处于第一阵营,CDMA2000设备供应商优势日益明显;华为在WCDMA领域频频突破欧美市场,也处于该领域的第一阵营,同时在CDMA2000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中国,华为面临的最大竞争者就是中兴了。中兴与华为的成长都很迅猛,只是华为更为迅猛,也都在早年以所谓的低价格、人海战术著称并迅速打开了市场,且在最近几年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都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目前,华为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兴,这来源于华为在海外的更为成功,或者说大跃进。华为的海外市场收入已经超过其全部收入的75%,投入更已达到95%以上,而中兴的海外收入仅占据一半。

在国际化进程中,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了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大在发达市场的投入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通信设备企业进行全面竞争,这种竞争影响到海外跨国电信公司的战略布局,影响到这些公司所在国家的国家战略安排,中国企业正面临这些跨国巨头和其所在国家的市场封锁。

国际市场竞争逐步从多头转向寡头垄断,中国电信制造企业规模差距拉大。2008年,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和摩托罗拉持续亏损,爱立信和思科同样出现收入增速趋缓、利润下滑迹象。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运营商投资结构转型的双重影响,客观上将促进优势设备制造商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业务转型,导致全球电信设备业将进一步突出核心业务,规模化兼并重组,市场结构进一步集中,逐步从多头竞争向寡头垄断演变。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全球设备业将面临兼并重组热潮,2011年后,市场结构将呈现高度集中态势,预计前三位收入占比超过60%,并将垄断行业 80%以上的利润份额,两极分化会更加明显,中兴、华为等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面临规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的风险。

总之,联想、三星、苹果三家传统巨头,与华为、中兴两家崛起的中国新贵,将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3+2”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不会改变。

第五篇:中国银行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企业机构名称: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四川北路支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2259号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基于银行的核心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系统服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29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稳健经营的理念,客户至上的宗旨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中国银行将坚持可持续发展,向着国际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分析:商业银行需要在外部环境进行四大方面完善,包括税收制度、利率和费率制度、征信系统和债权人法律保护。目前银行税负过高,对呆账坏账核销的税收待遇也不合理,总体来看,当前税收制度不利于银行目前稳健经营和银行的资本金积累。在当前的税收体制下,政府从银行抽走了过多资金,银行不良资产增多,迫使国家又不得不掏钱还给银行。因此,对银行的税收政策应该进行调整,以适应银行改革的需要。在利率和费率方面,由于银行本身没有定价权,因此资产风险很难对冲。费率和利率相互有隐含的替代关系,如果费率市场化了,利率也会市场化,两者会相互弥补,但目前这两个变量全部是行政决定的,这就导致存贷差一旦放大,银行马上就倾向于多贷款。在征信系统建设方面,目前征信系统不够健全,而征信系统需要政府统一建设。银行在贷款决策当中,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目前还没有一个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尽管新破产法对债权人的保护有所改善,但仍有不足。比如在抵押贷款和劳动债权孰先孰后方面,从银行角度来看,现有法律,尤其是地方保护的司法系统对债权人的保护还非常不够。

下载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星巴克外部环境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名词解释1.战略集团2.产业成功关键因素3.战略竞争群体分析4.规模经济效应5.经验曲线效应二、单项选择1.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保健品市场的兴起是由于人们......

    我国出版社外部环境分析

    我国出版社外部环境分析 信管-1 090300235 伍恒 摘要:战略分析是出版社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它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两大内容,其中外部环境分析是首先要进行的工......

    伊利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伊利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降低。 随着乳制品对国民健康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

    美的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美的集团的环境分析 一. 集团简介 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

    比亚迪的外部环境分析

    比亚迪的PEST分析 1、政治环境: (1) 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日益增多。纵观世界各国,调节企业营销活动的法令、法规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商业立法主要包括:保护企业相互之间......

    奶茶店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一、竞争者分析 1、 主要竞争者和特性 (1)品牌竞争者 香飘飘奶茶:公司投资额2.5亿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一百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杯装奶茶专业制造商之一......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NEW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经济因素 充足、完善的场地设施是武术馆校办学的必备条件。调查表明,百色市有几所馆校有属于自己的较完善的室内、室外教学场地设施,但也不能满足目前需要......

    雀巢的外部环境分析

    雀巢的外部环境分析 魏羽辉2009180161新传广告 1、 政治法律环境 1) 当前中国实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这就给雀巢在中国的发展减少壁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