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柏坡精神的启示
浅谈西柏坡精神的现代建设的启示
摘 要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由革命走向建设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两个务必”是其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与时俱进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它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支撑,具有很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现实作用;时代价值
我们的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在当时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起走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发展,很多人都在问,学习这些精神不过时吗?我个人认为,中国社会现在存在着信仰危机。在此,以西柏坡精神为例来谈谈这些精神财富的当代价值。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它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在历经无数艰难曲折,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发起了战略决战,而且按照历史前进的方向能动地依靠人民群众使中国革命转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历练过程构成西柏坡精神丰富而又确定的历史内涵,其精神实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际上就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它是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的集中体现。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转入全国反攻,是否敢于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党在西柏坡时期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共中央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伟大战略决战,歼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1.2 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不断进取精神
在西柏坡时,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执政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提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共产党人会不会变成李自成?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能不能经受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这关系到革命成果能否巩固,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能否走下去?在这个时候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它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为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葆革命者本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1.3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
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既要善于破坏旧世界,又要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要求,确定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战略思路。此外,我们党在这一时期,还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崭新的国家制度;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举措,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西柏坡精神的现实作用和时代意义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教诲,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我们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2.1 西柏坡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首先,西柏坡精神蕴含的丰富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前提。在对西柏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愈益意识到,西柏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实践及其由此产生出的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军民主流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于中国社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革命走向建设历史转折时期的西柏坡精神,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有着鲜明的价值基点,即它是立足于中国社会转折关头的智慧和勇敢、立足于取得巨大胜利之后的理智和警觉、立足于建立一个既符合国情又顺应民意的新中国的探索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与斗争中形成的靠拼搏赢得胜利、靠团结凝聚力量、靠创新走向未来以及以不懈“赶考”、主动迎战的崇高价值理念。这些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前提。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能凭空而成,它是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延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其次,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西柏坡精神之所以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之一,在于它本身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多优秀基因,如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团结民主、自警自律、顽强学习等等。这些内容既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军民克敌制胜的价值理念,是西柏坡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备的精神依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内涵。
2.2 西柏坡精神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2002年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期间,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实际上是为共产党人提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要求,对于共产党人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才能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时时心存忧患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形成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式;只有懂得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以后的任务仍然艰巨、历史责任依然重大的条件下如何身体力行西柏坡精神,我们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2.3 西柏坡精神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凝聚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反映,有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多的则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汇集和发展,这些精神为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而实现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长新的永存性。以革命精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集中广大人民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的传统工作方法。西柏坡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具有凝聚党心、民心、军心的巨大作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弘扬这种精神对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4 西柏坡精神是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指导。
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奋发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发展,拥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对参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了期待、热情和信心。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西柏坡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当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教育和引导年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力保证。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途径
3.1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西柏坡精神的教育
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创新校园文化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西柏坡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学校可以通过演讲、红歌会、朗诵等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扬西柏坡精神,让广大师生了解它的形成、发展,理解它的内涵、实质,明确它的特征、意义,进而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引入课堂与学生生活,用它来培养人、教育人,从而形成一种开拓、进取、创新、求实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带动所有青年学生养成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其次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坚持用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是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理想信念。
最后是强化挫折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且多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条件使他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早已过时,市场经济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这些想法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在大学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柏坡精神,使之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尤为重要。
3.2 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为弘扬和践行西柏坡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弘扬西柏坡精神,离不开思想引导和精神感召。然而,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成果,如果总停留在思想教育和道德示范的层面,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就难以保证其社会效果的长效性。思想成果只有升华为制度成果,才能保证其应有的社会效果。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与思想教育工作相比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更具有强制约束的力量。因为,西柏坡精神既是一种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工作作风,既是对党员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党政机关的整体要求。在廉政制度建设中,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要求、道德规范同具体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分工,有针对性的明确制定出具体的廉政建设规定和行为规范,强化约束力;在勤政制度建设过程中.按照执政的一般规律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形成刚性的工作规定的考评机制。凡是能够量化和细化的工作要求都做到具体清晰,切实可行,便于进行检查监督;还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基于“两个务必”的基本要求.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起客观适用的道德评价机制,赏罚分明的奖惩激励机制,以及科学有效地工作运行机制。
总 结
概而言之,西柏坡精神在市场经济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时代,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弘扬西柏坡精神,发扬西柏坡时期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当代大学生才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显身手。而不至于仅以功利享乐主义行事,错过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良机。
参考文献:
[1] 王玉平.关于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D].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1卷(1):77-80.[2] 许帆,庄璧瑛.论当代大学生党员如何继承西柏坡精神——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J].大观周刊,2013(8):154.[3] 安雪玲.让西柏坡精神永耀校园——继承弘扬西柏坡精神途径的探索[D].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22卷(5):17-20.[4] 封晓辉.谈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青春岁月,2012(6):182.[5]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32卷(3):15-19.[6] 刘志旺.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D].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第25卷(3):6-8.[7] 李建强.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36卷(4):5-11.[8] 齐文辉.西柏坡精神探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第24卷(6):54-58 [9] 王玉平.西柏坡时期的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借鉴与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第33卷(3):12-16.
第二篇:西柏坡精神
关于“西柏坡精神”,我的感想
这里是个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其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是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所有,对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上,更体现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上。
我们要做西柏坡精神的传人,不断发扬和丰富西柏坡精神。在现阶段我们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西柏坡精神是保持我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我们要研究、宣传西柏坡精神,把西柏坡精神宣传到位;而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广大人民群众的表率;不仅是今天我们要弘扬西柏坡精神,更要让西柏坡精神代代相传。
第三篇:弘扬西柏坡精神
弘扬西柏坡精神
有一个地方是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有一个地方是一个哺育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摇篮;有一个地方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那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一个普通山村,距华北重镇石家庄90公里的西柏坡。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其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以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内容。这使我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的伟大。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样的革命精神纪念地,我能感受到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踪迹。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这样人生的境界才会开阔,对物质的追求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西柏坡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首先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并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应当发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和培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路标。弘扬西柏坡精神,做西柏坡精神传人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我们这一代得以幸福地生活,我们有责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党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克服种种困难热火朝天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无庸置疑,我们更需要西柏坡精,“两个务必”历史的嘱咐将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的更加清晰。结合自身理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我将学习和践行西柏坡精神,加强自身理想信念教育。
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鼓励我们大学生以及青年朋友们,要戒掉身上骄躁的毛病,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知识教育,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为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西柏坡时期,我党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的西柏坡村没有像样的住房和办公设备,更没有娱乐设施,七届二中全会和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则是在西柏坡简陋的机关食堂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更是以身作则,衣食简朴,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影响下,解放区军民怀着对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发展生产,保证前方粮食、弹药的供应,为大决战提供了有效的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这就鼓励我们大学生以及青年朋友们要吃的了苦。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已经多多少少的影响到我们大学生和青年朋友,在学习上、就业上吃不了苦已经有所体现。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要把学习搞好,使自己所学对社会有贡献。不惧艰难,敢于胜利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极少,而国民党军队有很多军,又得到美国的强力援助,在军事和经济上处于相当优势。敢不敢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这是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惟一选择。在这重要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果断提出了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敢于攻打敌人坚固防守的大城市,敢于进行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会战,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及时抓住时机,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构筑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这就教育我们大学生以及青年朋友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在困难来临时,我们不能绕着它走,这并解决不了困难,只有我们直视困难,面对挑战,努力解决,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毅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在将来经受的起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赢得更大的成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西柏坡时期,全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和革命发展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时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由革命转向建设的发展战略。在政治上,确立民主集中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上,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的同时,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及时提出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就教育我们大学生以及青年朋友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要脚踏实地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把本职工作做到位,还要勇于创新。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要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主要靠我们年青一代,我们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啊!
还要讲求奉献,同舟共济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最为团结的时期,全党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崇高的革命信念和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使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团结统一,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各野战军各兵团相互支援,协同作战,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威武之师;各解放区人民相互配合,踊跃支前,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的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奉献精神无疑起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为祖国今天的蓬勃发展开创了局面,现今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我们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回报革命先烈,回报祖国。
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
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第四篇:西柏坡精神学习心得
西柏坡精神学习心得
孙姝娟 ***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农业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49年初,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大阶段的战略决战已近尾声,中国革命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进行着清醒的思索:中国共产党人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某些人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其亡也忽”就可能成为现实。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两个务必”的警钟。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毫无疑问,“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三年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再次向国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取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十年后,中国革命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又在中国大地上发生。如果说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是巩固革命胜利成果,走向社会主义;那么,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之第一次历史转折,第二次历史转折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其一,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且极不平衡的大国里,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是空前的。其二,为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和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必将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其三,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也正以“西化”、“分化”的各种手段干扰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西化”、“分化”,将长期成为党必须面对的艰巨课题。显然,历史条件虽然变化了,但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9年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全党必须继承、发扬、深化和发展“两个务必”的“64字创业精神”。可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实现新的历史转折,完成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任务,经受执政考验和国际斗争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正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与坚持“两个务必”分不开的。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需要完成的宏伟目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没有理由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悲观失望,因为完成如此艰巨的事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和十分正常的:任何骄傲自满和悲观失望的情绪都将延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应当在成就与进步面前谦虚谨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
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党的各级干部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既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和有关人士的友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气节和风貌。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就是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试验、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在探索创新中走出社会主义新路;步子稳,就是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制定各项重大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其二,永远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当前,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7000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其三,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建成,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如果我们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现代化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的海市蜃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将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柱石。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对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
阅历的局限,他们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他们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容易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他们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两个务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第五篇:西柏坡精神颂
西柏坡精神颂
“我们曾在西柏坡眺望,眺望神州生生不息的灯火,我们曾在西柏坡思索,思索即将改变苦难的中国!我们还在西柏坡向人民诉说,要把谦虚谨慎的作风牢记在心窝。我们也在西柏坡向历史承诺,要用艰苦奋斗的执著改变山河......”一首《又见西柏坡》把我的思绪重新带回了那个庄严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次去西柏坡时的感受,我走在西柏坡的土地上,山中的风光秀色给我以深深的依恋,同时我的心灵受到那洋溢于山山水水之间的西柏坡精神的强烈的震撼和崇敬的洗礼!
什么是西柏坡精神呢?其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都汇集到了西柏坡精神之中。它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团结进取的大无畏精神等。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以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
“西柏坡人的精神从哪里来?是天生具有的吗?”一个问题倏然跃入我的脑海。想到至今仍有不少农民沉醉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我否定了这个结论。倒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在西柏坡的深深印迹使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实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小山村,本来它也可以像中国其它地方默默无闻地存在,可是由于历史,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将它的最后一处驿站选择在了这里。将新中国诞生的号角在这里吹响,打破了其旧有的宁静,从而在中国以至世界的历史丹青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一笔!
从聂荣臻元帅率部队进驻晋察冀边区时,西柏坡人民已经开始受到革命的熏陶,中国共产党人良好的作风使西柏坡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便义无反顾的跟随共产党,在思想上也接受了共产党人最革命、最先进、最有远见的思想,走在了全国农民的前列。正是由于这最重要的一条,使党中央把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选在了这里,也使西柏坡人民再一次更为深刻的认清了自己,又一次得到革命的锤炼。而党中央毛主席在与广大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更为完善地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使之在新形势下能经受住考验,不致重蹈李自成的覆辙。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正是为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之前在思想上打了一针预防针,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治理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在群众中吸取经验,再回到群众中去,应用于实践,使经验演变成生产力。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曾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毫无疑问“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三年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再次向国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取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西柏坡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彻底砸碎旧世界,我们党制定了在战争、整党、土地改革、工商业、镇压反革命中的政策和策略,并对各方面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全党全军团结一致,严守纪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解放了全中国,使国家政权回到了人民手中,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铿锵有力地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正是对西柏坡精神的最好解释,它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私无畏、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英勇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破和立是不可分割的。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是为了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破坏压迫、剥削人民的旧世界,建设人民民主、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战争转移到和平建设新中国。
“西柏坡留下了一首真情不变的歌,真情不变的歌,啊,美好未来,道路仍坎坷,西柏坡正激荡着一首与时俱进的歌,与时俱进的歌!啊,西柏坡,又见西柏坡!”这首《又见西柏坡》的旋律把我一次又一次的带回了这个伟大的庄严地革命圣地,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也使得神圣的西柏坡精神一直在我的心中牢牢地记着,它激励着我践习党的精神、努力完成我们的国家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