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习题一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习题一
①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他绝望地嚎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飘浮、游荡、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对对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去了。
③ C.老人的眼睛虽已失明,但老人的精神在“他”心中是伟大的。D.“他”对老人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认识。
(3)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4)对本文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记叙老人对病友精神上的帮助,表现出老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们美好心灵的赞誉。
B.通过“他”对老人的理解,表现出老人崇高的思想境界。C.通过“他”对老人态度的转变,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D.通过“他”住院期间所遇事情的记叙,表现出了人们美好的心灵,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赞美。6.老人的崇高精神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归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己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从中的杜鹃花。
那时,我每当花开时节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她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扬 宣传 宣讲)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 照管 照顾)他们。
他们很喜欢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况情景 情形),烈士们(宣扬 宣传 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雄 英勇 勇敢)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那么可爱,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么?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2)“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 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心情。想一想,作者原来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4)“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篇章?请把印象深刻的语句写下来,可以写课文片断,也可以写诗句。
8、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
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生长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一片绿色的大地。细看它们,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阵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肩,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是ē nuó()多姿。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乐而忘返。
别看小草这样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yǎn yǎn yī xī()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向暴风雨屈服的。不一会儿,小草果然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jīng yíng()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们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白居易这句诗写得多好呀!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把文中的拼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3、生机勃勃的反义词____ 欣赏的近义词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 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表达
这种感情的话,用“ ”画出来。
5、找出短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用“———”画出来。
6、用“~~~~~”画出文中把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至少找两句。)
7、将文中白居易的诗填完整,并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
一、填空题 52分(每空格0.5分)
1、我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 》、《 》、《 》和《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 》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3、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5、“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6、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7、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8、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 》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
10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的居处——开门见山()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用兵——以一当十()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断案——铁面无私()七十二变——神通广大()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1、“看”字意思成语填空:
坐井()天()异思迁 耳闻目()明()秋毫()影自怜 高瞻远()一()了然()死如归()眼欲穿()前顾后
12、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如洗 ____如归 ____如流 _____如土 _____如鼠 ____如山 ____如年 ____如焚 ____如瓶 ____如簧
13、成语接龙。
(1)握手言欢→()→()→()→()→()→()→()(2)洗心革面→()→()→()→()→()→()→()
14、写出相对的字、词。
有()同享,有()同当()有所思,()有所梦
()无双至,()不单行 当局者(),旁观者()()在天边,()在眼前()枪易挡,()箭难防
15、习惯语填空:
_______,后人乘凉 _______,必有一失 ________,后门进虎_______,必有近忧 _______,后车之鉴 ________,必有一伤
_______,近墨者黑 _______,败兴而归 _______,近在眼前
16、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划线的词语在诗中指的是谁,括号(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1)运用比喻手法的句:。(2)表达朋友间惜别之情的诗句:。(3)描写月光月夜景色的诗句:。
18、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到太平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发出“ ”(曹植诗)的叹惋。(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两句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 ”。
(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停泊》中的诗句:“ ”。
(4)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陆游《游山西村》)
(5)初春的早晨,小华散步到江边,看到红日碧水美景,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6)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用《敕勒歌》中的诗句填写)
(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8)高适有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句诗意思和它相反,它们是()。
(9)下面两句诗都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能它们填全吗?
,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
二、选择题。20分
1、鲁智深这一形象出自()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的美丽景象。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镜泊湖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A、格列佛 B、汤姆•索亚 C、保尔•柯察金 D、海伦
4、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5、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
6、《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7、“围魏救赵”的事件发生在以下哪个时期()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代时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8、《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指():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春节
三、连线题。20分
1、把下面的成语跟相关人物连起来。
2、俗语与成语意思相同的连成线 卧薪尝胆 杨时 打开天窗说亮话 寡不敌众 负荆请罪 关羽 赶鸭子上架 直言不讳 单刀赴会 勾践 横挑鼻子竖挑眼 见异思迁 程门立雪 诸葛亮 好虎架不住群狼 祸不单行 完璧归赵 曹操 躲过了风暴又遭雨 贪得无厌 锦囊妙计 廉颇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吹毛求疵 望梅止渴 蔺相如 这山望着那山高 强人所难
3、把相近意思的成语连起来。
聚沙成塔 绳锯木断 眼高手低 不翼而飞 对症下药 转危为安
化险为夷 集腋成裘 量体裁衣 水滴石穿 不胫而走 志大才疏
四、。填成语,猜谜语并把填的字连起来读一读,猜出谜底。()日千里()壁江山()林好汉()触即发()途而废()极一时()鼓作气()路出家()出望外()后春笋()举成名()信半疑()不释手()吹草动 打一字()•
往 事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
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地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文章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习题
一、识字写字。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dāohūnyōnɡnüèshāquánhénɡrónɡqiàkuānshù
piānpìwūrǔbō li áóxiánɡxiūsèpāndēnɡ
2、把成语补充完整。
脱()而出大名()()神()莫()()()古今 锣鼓()天感人()()()牵()绕()()不安
3、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坦()峻()敦()遣()梁()袒()竣()郭()遗()粱()
二、阅读积累。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2)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3)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也不紊乱。()
2、照样子,写成语: 浓妆淡抹(反义词):、、、无影无踪(ABAC):、、、3、在括号里填上用“珍”组成的词。(不可重复)(1)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不能让年华虚度。
(2)这块机械表虽然很旧,但是我妈妈几十年来却一直()着。(3)他特别()这套线装书,因为那是找了很多地方才买到的。(4)离别时,我们俩互道(),相约十年后相见。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带有“风”字的词语,不要重复。()化雨()习习()凛冽()送爽()怒号()骤雨()劲草()细雨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从这句体会出草原天的特点是。(《草原》)
(2)“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一排比句写出了安塞腰鼓“好”在有。(《安塞腰鼓》)
(3)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他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
(4)《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 ”,他的科学著作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他采用了;而八达岭隧道因为,所以采用了。(7)两耳不闻窗外事。欲知天下事。便于思索,便于记忆。初读好书,;重读好书。处处留心皆学问。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的“战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2)“人多势众、悬梁刺骨、奋不顾生、富丽堂煌”这四个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3)“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兄弟”应该读“xiōngdì”。()
(4)《安塞腰鼓》给我们呈现出了“静—闹—静”的完整的腰鼓表演过程。()
7、阅读做题。
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断
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疾驰:()A、根 B、快 C、病
②弥漫:()A、水溢出来 B、满,遍 C、没有限制(2)这段话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 →。
(3)填空。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指,老师送给肖邦这个礼物的目的是。
二、《生命的林子》课文片断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1)“水深”在文中指,“龙多” 在文中指。
(2)由“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你联想到文中、这些词语。(3)这个人劝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
(4)这段话出自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就像。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三、《礼物》
教师节前,同学们都在想:送什么礼物给老师才是最好的呢?
教师节前一天,二(2)班的讲台上,一大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开门了,何老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向讲台走去……她看见了那小山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同学们,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刷,刷刷……四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好,请放下。”何老师低下头,一件一件翻看起礼物来:日记本、钢笔、画片……她的手停住了,捏起一个1毛钱的硬币。
“这是谁的1毛钱?”她抬起头问。
一个胖胖的女孩站了起来,下巴快贴到胸脯上去了:“是我的。不,何老师,这不是送给您的,它是今天早上我在路上捡到的,我就放在讲台上了。”
这时,何老师又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何老师:您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但十分对不起您,因为我的进步总是不大。何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一定改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请您相信我吧。李冬冬。”何老师念着信,充满了惊喜。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礼物都拿回去吧,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1毛钱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1)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霎时()体贴入微()
(2)请用“ ”画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答案。()A、教师节前,孩子们送了很多
第三篇:六年级课外文言文(一)
鳝救婢 原文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亦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仆人十分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出一部分鳝鱼,把它们从后窗扔进河中,像这样做了许多年。有一天,面店被火焚烧,女佣仓皇逃出,被火所烧伤,困在了河岸边。夜深时睡着了,等到醒来后感到伤口的疼痛减弱,连烧伤的部位也马上要痊愈了。仔细看伤口,发现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但周围有鳝鱼的行迹。她才知道:是从前她放生的鳝鱼来救她了。高怀中感慨这件事的奇怪,就从此停业了。等她拆除灶台,发现灶台下面有洞,无数条活鳝鱼在洞中,就把它们全部放到河里。
注释
(1)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
(2)悯:怜悯。
(3)比:等到。
(4)业:经营。
(5)婢:女仆。
(6)周:四周。
(7)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
(8)滨:河岸。
(9)向:从前。
(10)罢业:停止营业。
(11)是:这样。
(12)累:积累。
(13)累年:过了几年。
(14)纵:放走。
(15)始:才。
(16)困:疲倦。
(17)婢:侍女;此指女佣。
(18)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19)之:此指鳝。
选自《讱庵偶笔》
文言知识
说“诸”.常用作代词.也可用作兼词,兼词是1个单音节虚词兼有2个词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是合音词.“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代词兼介词。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词兼语气助词。
文中的“诸”是“之于”的和音。
启示
从婢的角度来说:好人有好报,应当乐于助人。
从鳝的角度来说:别人对你有恩,应寻找合适时机报恩。
二鹊救友
古文
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4),有群鹊鸣渐近,集(8)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ɡuàn)(1)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15)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2),遂俯(16)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3)二鹊招鹳援友也。译文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很古老的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经快长成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不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两只喜鹊仍然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可是又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注释
(1)鹳(guan):一种凶猛的鸟。
(2)匝(za):周。
(3)盖(gai):原来是。
(4)顷之(qing zhi):在原文中等同"未几"''俄而'',一会儿的意思
(5)已(yi):停
(6)作(zuo):发出
(7)雏(chu):变成幼鸟(名作动)
(8)集(ji):栖止。
(9)巢:筑巢(名作动)
(10)俄而:一会
(11)尾:在后面跟
(12)逐:就
(13)翔:飞翔
(14)徊:徘徊
(15)作:发出
(16)俯:俯身
(17)上:上方
文言知识
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本文中“顷之”“俄而”“未几”都表示时间短暂。
启示
动物世界里的亲情也同样让人感动,本文中喜鹊看到自己的同伴的孩子遭到赤蛇的侵犯,“悲鸣不已“,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也许是群鹤的友爱感动了鹳,鹳勇敢地”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动物尚能如此讲究情义,连动物都如此,我们人类岂能无情无义。所以我们要助人为乐,帮助他人。要团结。当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要会动脑筋,就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加以解决,要学会求助。而不是依赖他人。
知恩图报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译文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 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并抓了晋惠公回来。
感想
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
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是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
字词解释 秦穆公:秦国国君
惠公:晋国国君
尝:曾经.亡:丢失.求:寻找.是:这是.惧:害怕.去:离开.居:过了.卒:最终.方:正在.起:站起.溃:击溃
杀人:指会有杀人的念头
编辑本段想过的名句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挖泉人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也作“恩重如山”。褒义。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也作“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义。《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再造之恩,恨无所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杀驼破瓮
原文
杀驼破瓮①
曩②有一人,于瓮③中盛谷。骆驼入瓮食④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主人以为忧⑤,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与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头,自能出之。”主人以为妙绝,即⑦依⑧其⑨语⑥,以⑩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出不来以后,这个人为此事忧愁,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主人急忙问:“是什么办法?”那位老人说:“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主人认为是个好办法,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他)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天下人笑话。
注释
1.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
2.昔:从前,过去,跟“今”相对。
3.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
4.食:吃。
5.以为忧:认为„„忧愁。
6.语:告诉。
7.即:只。
8.依:依照,按照。
9.其:那个。
10.以:采纳。11.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12.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
13.汝:你。
文言知识
以为。“以为”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指“认为”,二指“以(之)为”,即“把他(它)看作„„”。上文“主人以为忧”,意为主任把这当作忧愁的事。另,“主人以为妙”,意为主任认为是好办法。
启发与借鉴
世上不可能有这种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罐子的傻子,但思想与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虎画 原文
予友人工画虎,其室四壁咸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吾尝乞得一轴,高二尺奇,宽二尺许。其二虎,雌雄各一。雄者踞于石,昂首远视,张口若呼啸状;雌者伏于侧,足前伸,神情怡然。旁有奇石三四,似助威也。余县诸东壁,爱甚。
译文
我的朋友善于画虎,他的房间的四壁都挂着老虎的画:有的在翻腾,有的在扑跃,有的在吼叫,有的在奔跑,有的带着幼仔,有的独自行走,形态各不相同,都像真的老虎一样,惟妙惟肖。我曾经向他请求并得到了一幅画,高二尺多,宽二尺左右。其中画有两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雄虎蹲在石头上,抬起头向远方张望,张开口做出呼啸的样子;雌虎趴在雄虎旁边,脚向前伸,神情悠然的样子。旁边有三四块奇石,像给两只老虎助威一样。我把这幅画挂在东边的墙壁上,我十分喜爱这幅画。
单字翻译
1、予:同“余”,第一人称,我2、工:擅长,善于
3、皆:都
4、或:有的5、挈:带领
6、尝:曾经
7、乞:求、请
8、轴:装成卷轴形的字画
9、奇:超过一点
10、许:大约,左右,光景
11、踞:蹲
12、状:状态,情形
13、怡然:喜悦的样子
14、毕肖:都像
15、县:同“悬”,悬挂
16、甚:很
17、咸:都,全
18、轴:幅
正午牡丹 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⑪。丞相正肃吴公⑫,与欧阳公姻家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⑭明之?其花披哆⑮而色燥⑯,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⑰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⑱。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⑲。”此⑳亦善求⑴古人笔意也。
注解 [注释]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尝:曾经。
2其下:牡丹丛下面。其:指牡丹丛。
3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正肃吴公:即吴育
姻家:亲家
6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姻家,儿女亲家。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8明之:辨别它。
披哆:萎靡无力
燥:干燥。黑睛:瞳孔。
12如线:像一条线。
13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14敛 :聚拢。
15泽 :光泽
16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此:指吴育说的话。
善求:善于探求。求: 探求。
19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20精:精细
21粗:粗糙
翻译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之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瞳孔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吴育可以说是有善于探求古人绘画的乐趣啊!
扩写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画。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有只猫。他想挂在客厅里,但不知这幅画的真假,拿不定主意。
“吴丞相来了!”家人前来通报。吴丞相即吴正肃,他是欧阳修的亲家,欧阳修连忙上前迎接。
吴正肃进来,看见桌上的画,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浅啊!”
“你怎么知道画的是正午牡丹呢?”欧阳修十分诧异。
“亲家,你过来看看。”吴正肃指着画上的牡丹,说:“花是张开的,中午阳光强烈,花的颜色有些发干。”接着他又指着牡丹下的猫说:“再看猫眼吧,瞳孔眯成一条缝正是猫正午的瞳孔。如果画的是早上,那么花上带露水,色泽就滋润,猫眼的瞳孔也会是圆的了。”
“好画,真是好画。”欧阳修点头同意说:“画家观察仔细,画出了正午牡丹和猫的特点。他一定是位有意义的画家。”说到这里,欧阳修叹息一声,说:“唉,现在的有些文人,虽然东西写得不少,但常常连事实也不顾及,缺乏崇实的精神,怎么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呢?”
欧阳修说完,连忙叫人把画挂在客厅里,早晚欣赏。
人物资料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寓意
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
朱元璋画像
原文
(选自《菽园杂记·卷十四》)
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早有,而它工不能知也。
注释
1、写御容:画皇帝的画像
2、及进览:等到呈给(皇帝)看
3、穆穆:雍容端庄的样子
4、诸王:各诸侯王
5、见:被
6、盖:句首语气词,原来
7、它:别的8、知:了解
9、它:其他的
译文: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集画工为皇帝画画像,大多(画工)画出来的都不合圣旨。有位画工写生本领最高画得很像,自己认为(皇帝)见了一定会奖赏,等到进宫给皇帝看,也不合适。一位画工却揣摩出了皇上的心思,形像有一点相似,再把容貌画得雍容端庄敬献给皇帝。交给皇帝看,(皇帝)非常高兴,诏令照这幅画画若干幅赐给各诸侯王。原来皇上的心思(想法)早已存在,只是其他的画工不知道探知罢了.苏东坡画扇
原文
苏东坡画扇
(宋)何莲
东坡官钱塘①日,有人诉②负③钱二万不偿者。公④呼而询之,云:“ 吾⑤家以制扇为业,适⑥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扇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④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⑨也。”须臾⑩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笔⑴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成。即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资也。”其人抱扇而涕⑵下。始逾⑶府门,人以千钱竞⑷购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注释
钱塘: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市。
诉:状告。
负:亏欠。
公:对苏东坡的尊称
吾:我。
适:正逢,恰巧。
熟:仔细。
姑:暂且。
发市:开市。
须臾:一会儿。
判笔:公文用笔。
涕:泪。
逾:过
竞:争着。
不售:卖不出去
草圣:草书
询: 询问
译文
苏东坡到钱塘就职时,有人告状说别人亏欠两万钱不还。苏东坡招那人询问,他说:“我家凭借制作扇生存,恰巧父亲去世,并且从今年春天以来,(不仅)连着下雨,天气还冷,做好的扇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东坡凝视他许久,说:“暂且把你做的扇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市卖。”过了一会儿扇送到,苏东坡拿二十把空白的夹娟扇面,用公文用笔书写草书和画枯木竹石,一会儿就完成了。交给那人说:“快去外面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子感动流泪,刚越出府门,就有人争着用一千钱购买扇子,手里拿的一下子就卖完了,而后来的想买,买不到,无不非常懊悔而离开。卖扇人用卖扇的钱终于还清了欠款。整个郡的人都感动了,甚至有到哭的地步。
文言知识 1.释“官”。上文“东坡官”中的“官”,指的是朝廷官职。古代的官场就像现代的国家政府一样。
2.“须臾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成。”这句中没有主语,文言文中,如果只有二三个人对话动作,只对一人进行叙述,另一人省略,以起到简洁作用。但是在现代翻译中一定要添加适当主语,以免句子不通顺。规范格式应以“(XX)”来添加,如: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翻译:(东坡)用公文用笔书画草和枯木竹石。
3.非故负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钱。之:代词,代“他(债主)的钱” 非:不是 故:故意 负:欠
铁杵磨针
铁杵磨针(tiě chǔ mó zhēn)是一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是褒义词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铁杵磨针,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加点字解释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李太白:即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成:完成。
去:离开。
媪:年老的妇女。
欲:想要。
铁杵:铁棍,铁棒。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杵:棒 木追。
感:被......感动
去:离开。
逢: 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还:回去。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之:代老妇人。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有关成语 成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 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食粥心安
原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①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②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③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词语解释
1)啖:吃
2)遗(wèi):馈赠,赠送
3)遽(jù):一下子,立刻
4)南都书舍:即南都书院
5)齑:腌菜
6)留守:官职名称
7)败:坏,腐烂
8)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9)釜:锅子
10)画:划
11)遗:送
12)盖:因为
13)以:把
14)悉:全,都
15)既而:不久
16)后日:以后
17):岂·····乎:难道······吗?
18)闻:听说
19)何:为什么
20)置:放
21)留守:官职名称
22)馔:饭菜
译文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他的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是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之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对范仲淹)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 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意,而是因为我吃粥心里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安心的吃这粥呢?”
理解
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乐以及俭朴的品格。
范仲淹不要馈赠的原因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原文
唐高⑪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⑫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⑯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⑬。天宝元年⑭,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⑰浪高,或⑱船覆⑲,或粮匮⑳,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⑴。天宝十二年,竟⑵至日,翌年与奈良⑮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当和尚。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从东海去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注释
⑪ :此指有名望。
⑫江阳:古县名,今江苏扬州市。
⑬戒律:指佛教的清规戒律。
⑭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
⑮奈良:日本城市名。
⑯稍:渐渐。
⑰骤:急。
⑱或:有时。
⑲覆:倾翻。
⑳匮:缺少。
⑴渝:改变。
⑵竟:最终。
少年志存高远
题目解释
少年志存高远:少年人有远大的志向
尔辈亦鹰犬:你这种人和老鹰猎犬一样
全文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我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少年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嗔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注释
1.薪:柴草。
2.炫:夸耀、炫耀。
3.若等:你或你们。
4.罗 后:跟随在后面。
5.作色:改变了脸色。
6.顾:回头看。
7.去:离开。
8、恒:常常。
9、昔:从前。
10、览:看。
11、应:回答。
12、逐:追赶。
13、殴:驱赶。
14、瞋目:瞪大眼睛。
15、斥:斥责。
16、则:就
译文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困,靠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邻村有一位富人,穿锦缎做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拿着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后面,途中与少年相遇。富人当着一群人侮辱他说:“你像这样贫困,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少年不回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改变了脸色,说:“我家里虽然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你们这些鼠辈可以比的!”左右随从想要打他,少年睁大眼睛斥责他们:“你们这些人也是(别人的)老鹰和猎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启示
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陈蕃立志
原文
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
译文
陈番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待在一间居室当中,但是院子却是荒芜肮脏的。他父亲的朋友、同郡的薛勤来看望陈番,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洒一洒水、打扫一下来接待宾客呢?”陈番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打扫天下,为什么要打扫一间居室呢?”薛勤(由此)知道陈番有雄视天下的志向,并感到很惊奇。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近义词
锦上添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
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1] 译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点眼睛,他时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以为荒诞,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仍在那里。”
注释
1每:时常
2诞:荒诞
3皆:仍
4因:因此,就
5须臾:一会儿
成语故事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1]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东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给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眼睛,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 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 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黄仙裳济友
原文
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在州不得去。黄自汝宁归,囊中但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田矣。”
编辑本段翻译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交往的时候,一点也不牟取私人利益。后来田雪龛被免官,没有钱回不了家。黄仙裳正从河南汝南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两银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分出一半(银子)送给(田雪龛)。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注释
1囊: 口袋
2但: 只
3固: 坚持
4是日: 这天
5罢官:免官
6周旋:交往
7干:求
8亟:急用
9守:太守
10去:离开
11泰州:古地名,今江苏泰州市
12落职:免官
13汝宁:古地名,今河南汝南县
14金:银子
廉:清廉
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刘氏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还为他砍树建造房第,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字词解释
1、„者„也:判断句,„是„。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好像。
7、贫:贫穷。
8、辄:往往。
9、相:代“贫困者”。
10、济:救。
11、偶:偶尔。
12、遗:赠送。
13、之:代“无衣者”。
14、咸:全,都。
15、称:称赞。
16、然:然而。
17、诫:告诫。
18、与:为。
19、为:做。
20、善:好事。
21、本:根本;准则。
22、卒:死。
23、殆:几乎。
24、殆尽:几乎全部烧光。尽:没有。
25、给:给予。
26、伐:砍。
27、方:才。
28、第:房屋、府第
29、善举:做好事的行为。
30、疾:勤奋的;努力地
31、憾:怨恨;抱怨。
32、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之是“他们”代指邻居。
33、斗升:此指一斗一升。
34、育:生养
句子理解
1.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就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是这样。
2.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为别人做(好)事,是作为人的本分,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的事情呢?
文言知识
释“辄”
“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道理
《刘氏善举》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
李氏之友
原文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黄生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翻译
黄生,是李氏年轻时的朋友。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邀请他到家里,杀鸡做饭。夜里10时左右,黄生肚子疼,汗滴像珠子般大小。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想请医生给他医治。黄生坚持制止他们,认为是老旧病又犯了,没有关系。李氏不听从,马上就离开了家。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走。超过半夜,他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做针灸,一会就痊愈了。黄生说:“你为我吃苦了!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呢?”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以全心照顾你,有什么需要报答的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告辞离去了。
注释
1、二鼓:即二更,约今之晚上10时左右
2、灸:针灸
3、越:过了
4、要:同“邀”,邀请
5、许:左右
6、固:坚持
7、值:适逢
8、逾:过了
9、悉:全
10、翌日:第二天
11、甚:非常
12、延:请
13、逾:超过
14、携:带着
15、少:一会儿
16、苦:辛苦
17、当:应当
18、何报之有:有什么要报答吗?
田真兄弟
原文
京兆⑪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⑫皆⑬平均,唯⑭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⑮三片。翌日就⑯截之,其树即⑰枯死,状⑱如火然⑲。真往见之,大愕⑳,谓诸⑴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⑵,故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⑶,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和睦如初。
注释
⑪京兆:京城地区。
⑫生资:生活资料。
⑬皆:都。
⑭惟:通“唯”,只有。
⑮破:使之破为。
⑯就:开始
⑰即:立即,立刻
⑱状:形状;状态。
⑲然:通“燃”,燃烧。
⑳愕:震惊。
⑴诸:众
⑵斫(zhuó):砍。
⑶胜:控制
译文
京城有田真兄弟三人,(他们)共同商议着分割财产。他们把生活资料都平均分了,只有堂前的一棵紫荆树,(兄弟三人)共同商议想要(把树)锯成三片。第二天准备截断那棵树,那棵树马上就枯萎死亡,状态像被火燃烧过一样。田真前往看到了树,非常惊讶,对众弟弟说:“树本来是同根的,听到将要砍后分解,所以憔悴了,这人还比不上树啊!”田真不禁悲伤地难以承受,不再分解树了。树听到声音后枝叶繁茂。兄弟三人相互被感动了,就和睦得像当初一样了。
道理
兄弟之间要和谐共处
张用良不杀蜂
原文
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得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又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注释
1.螯(shì):刺
2.恶(wu 第四声):憎恨
3.遽:立刻
4.数:多次
5.薄暮:靠近傍晚;薄:靠近
6.遽(ju 第四声):仓促
7.急:紧张
8.自是:从此
9.因感:于是就被...感动
10.竭力:用尽全力;竭:用尽
11.脱:摆脱
12.太苍:古地名,今江苏太仓市
13、义:义气
14、避:躲避
15、投:撞(上)
译文
太仓人张用良,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蜜蜂刺伤,因此十分憎恨蜜蜂。后来看到蜜蜂就千方百计地扑杀。一天快要靠近傍晚时,(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被蜘蛛网粘住,用尽全力却不能够离开。蜘蛛急忙缠住虫子,缠得很紧。忽然看见一只蜜蜂飞来刺蜘蛛,蜘蛛避开了。蜜蜂多次含水湿润那只飞虫,很长时间之后飞虫才得以逃脱离开。张用良被这蜜蜂的义气所感动,从这以后再也不杀蜜蜂了。
赛跑定案
原文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⑦。路人为逐②禽③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④送之。融见而笑日:“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⑧正色⑩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盖⑤因贼若善走⑥,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译文
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抢劫,呼喊捉强盗,路人追赶上去为老妇人捉住强盗。强盗反而诬陷行人,这时天色已经昏黑,不知道其中哪个是(强盗),于是就把他们都押送到官府。苻融见到他们后笑着说:“这很容易知道,可以让两个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人不是强盗。”不久回来了,苻融严肃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的强盗,为什么要诬陷别人呢?”强盗终于低头认 罪。原来是因为强盗如果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行路人捉住,苻融正是凭着这样的分析判断,因此知道跑得不快的那个人是强盗。
字词翻译
姥(mǔ):妇人。
逐:追。
禽:同“擒”,擒拿。
俱:一同。盖:原来是。
走:奔跑。
唱贼:呼喊捉强盗。
融:苻融。
凤阳门:城门名。
正色:表情严肃。
11遣:派,让。
12正色:面目严肃。
个句翻译
莫知其孰是:不知道谁是真的(强盗)。
既而还入:不久后回到(衙门)。
拷打羊皮定案
原文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知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译文
有背着盐和柴火的(两个)人,同时放下沉重的担子在树阴下休息,不一会儿,二人将要上路(走)时,都在争夺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过了很久没有结果,于是(两个人)告状到了官府。当时雍州的刺史李惠,他对下属官吏说:“拷打这个羊皮可以知道主人是谁了吧?”官员们中没有一人回应。李惠打发争夺(羊皮)的两个人出去,并让人把羊皮放在席子上,用刑杖击打它,看到有少许盐的碎屑,说:“已经找到它的真实(的主人了)。”他让争夺的两个人看羊皮和盐屑,背柴火的人于是就承认罪行。
启示
①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②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作出不良的行为。
解释 负:背
薪:柴
释:放下
树阴:阴,通“荫”,树荫
藉:垫
且:将要,快要
讼:告状
官:官府
遂:于是;就
谓:对......说
拷:拷打
咸:都
置:放在 14 且:将近
遣:派
服:承认
少:稍微
刺史:州的长官
群下:下属官吏
少时:不多时
实:真实
雍州刺史:雍州的长官
雍州:古州名
文言知识
负。“负”是个多义词,即可指“失败”、“对不起”,又可指“背着”、“肩负”等。上文“人有负盐负薪者”中的“负”,指“背着”,意为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人。又,“负粮走”,意为背着粮食奔跑。(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钱若赓断鹅
原文:
明万历中,钱若赓(gēng)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乡人不平,讼于郡。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状不?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栗,粪色黄。”店主伏罪.。
翻译:
万历年间,钱若赓在临江当太守,有不同的政绩。有个乡下人拿着一些鹅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就去了别的地方。回来后乡下人想要回自己的鹅时,店主抵赖说道:“这群鹅都是我的。”乡下人把这件事告到了衙门。钱若赓命令人取来店里的鹅,共有四只,给它们笔和墨,分在四个地方,让它们(写)供状。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到惊讶的。一顿饭时间,钱若赓派人问鹅有没有写供状。那人回答说:“没有。”又过了一会儿,钱若赓到堂下看过鹅后说:“鹅已经供状了。”钱若赓就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众人很奇怪,太守说:“因为乡下人的鹅吃野草,鹅粪的颜色是青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店主于是认罪。
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就任临江府(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知府。
一天,一个乡下人拎了一只鹅到城里,为了办事方便,便将鹅寄存在一家旅店里。可是,当他办完事回来取鹅时,那店主竟耍赖说:“那群鹅是我养的,没你的鹅!”乡下人气愤与店主评理。但由于他没有文化,笨嘴拙舌的,辩不过伶牙俐齿的店主,只好跑到衙门去击鼓告状。
知府钱若赓细心听了乡下人的申述,立即命令手下人将店里的4只鹅全部取来,分关四处,每处配给一张纸、一支毛笔、一方砚台,说是让这些鹅招供各自属于谁。
鹅又怎么能自己招供?真是天大的笑话。城里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好奇地前来观看,连府中差役对钱若赓这种独特的审案方式也感到惊异和纳闷,无不替他捏了一把汗。
钱若赓似乎对案子漫不经心,刚布置完毕,就若无其事地用餐去了。过了一会儿,他派人出来探问;“鹅招供了没有?”
看守鹅的差役一个个忍笑答道:“没有。”
不久,钱若赓步出内室,亲自下堂巡视分关着的鹅,他看过以后,微笑着颔首捋须,自言自语:“嗯,好,好,它们已经招供啦。”差役们望过去,只见4只鹅除各自拉了些屎外,纸笔砚台丝毫未动。他们真的不知道钱知府卖的什么“关子”。突然,钱知府伸手指向其中的一只鹅,语气肯定地说道:“这只就是那乡下人的!”
钱若赓确实说对了。
钱若赓并不认识乡下人的鹅,他的判断是如何作出来的呢?原来,他是位富有生活经验的官吏。他知道,乡下的鹅吃的是野草,粪便是清淡的;城里的鹅吃的是谷子,粪便呈现黄色。要确定鹅的主人是乡下的还是城里的,只要查看一下鹅粪便一清二楚。
钱若赓把自己断案的依据讲出后,那个贪婪而又狡猾的店主顿时脸色煞白,连忙磕头谢罪。
注释
1)守:做太守
2)持:拿着
3)索:索要
4)状:陈述
5)食顷:一顿饭的功夫。指过了一会儿
6)万历:明神宗的年号
7)临江:地名,在今河西省
8)讼:诉讼,告状
9)公:指钱若赓(g ēng)
10)索:索要
11)不:同“否”,有没有
12)其:它们
13)盖:因为
阅读训练
1.店主敢于赖账而占有乡下人的鹅,原因是:
1)鹅的外表长得差不多,乡下人无法辨认
2)没人可以证明乡下人把鹅寄在他店里
中心
从中可以看出钱太守是个生活经验丰富,断案方法巧妙的人。
第四篇: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联系?
4.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5.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认识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同50年代中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历史关联?
6.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8.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认识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9.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理论创新?
1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
1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地统一?
1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5.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7.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解释现实中一部分工人阶级的贫困现象?
19.新产生的阶层包括那些人?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么?为什么?
20.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成功是主要因为他们政党制度的原因么?
21.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某些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积累资料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季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 熹
《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池敬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 牧 《山行》
冬天: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爱国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绝句》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
《示儿》 友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 白
《赠汪伦》 思乡类: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节日类: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长歌行》
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成语归类
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草木兼兵
围魏救赵
卧薪尝胆 七步成章 程门立雪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杯弓蛇影
多此一举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长吁短叹
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东倒西歪 南辕北辙 前赴后继 前俯后继 左推右挡
承前启后 舍近求远 扬长避短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AABB式:
鬼鬼祟祟 战战兢兢 兢兢业业 沸沸扬扬
林林总总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荡荡 影影绰绰
密密麻麻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风风雨雨 风风火火 堂堂正正偷偷摸摸
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
AABC式:
咄咄逼人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乐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绝 姗姗来迟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辞 窃窃私语
息息相关 循循善诱 彬彬有礼 亭亭玉立 飘飘欲仙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鼠目寸光 牛刀小试 虎口余生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老马识途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狗仗人势 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