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六年级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语文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已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活动主题:
1、漫游语文世界
2、我的成长
3、自主办报
4、毕业纪念册
5、其他自选内容
五、时间安排:
课内外相结合,课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搜集资料、小组活动等,成果汇报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展示。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我校开展活动,结合学生实际等因素,确定我校六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为 《成长的足迹》
二、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团结同学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研究提高,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包括文字输入、排版设计、资料收集。
4、促进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自己编排作文选,提高班级荣誉感,和自身实现的成就感。
三、活动安排:
《成长的足迹》(3月——6月)
1、明确要求:
向学生提出活动的最终目标:出一本《成长的足迹》一书。记
录本班同学一至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其中以五六年级为主。书中包括:封面、序言、图片、习作、书画作品、摄影作品、荣誉等内容。本书分上下两部分合订本,上部分为集体的内容。下部分为小组内容。每人一本书上部全部统一,而下部由学生自己编辑。全书控制在32K,200页左右(上部150页,下部50页。)。以习作为主,可以是大、小作文、周记、日记及片段练习等。
2、分工合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出好这本书,我们就要一起分工一下。根据编此书的需要我们决定分成这么四个小组:资料搜集、美工美化、信息技术、统筹校对。在班级中推荐和安排各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上部全班集体合作完成,下部可以自由组合小组完成。
资料搜集:负责对有关文章、照片、书画等资料的征集及选择取精用弘、择优录取。(4—6人)
美工美化:负责对书籍的排版设计、美化美工。(3—5人)信息技术:负责对书籍中所需的资料输入到电脑中。包括文字输入、照片扫描、图片在电脑中的处理。(6—7人)
统筹校对:负责对各小组的协调和对书籍的整体效果进行校对检查。(3—5人)
3、资料搜集:
①我们这本《成长的足迹》里面的需要一些文字内容和图片资料。文字包括同学们的习作、日记、片段等。图片资料包括同学们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你的生活照等。而这些作品可以是大家在小学六年
中的你最满意的作品,再邀请你的同学、师长帮你指点,经过你的修改润色撰写后交给资料搜集小组。
②把征集的所有作品集体挑选优秀作品(尽量人人有份)。落选的作品可以自己编入《成长的足迹》下部。
③信息技术小组对图片资料进行电脑图片处理。优秀文字作品各自在word里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排版设计。
4、分类整理:
集体讨论对这本书的栏目的设置。可以设童年、小作家、五彩的世界、我们的荣誉等栏目。(童年:童年中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小作家:优秀的习作;五彩的世界:书画摄影作品;我们的荣誉:大家在六年中所去的个人集体荣誉。)
各类作品根据需要由信息技术小组和美工美化小组在电脑中排版设计及美化处理。而下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排版设计好。事先争求一下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
5、装订成书:
一起讨论请谁来给这本书提写书名。(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邀校长来给《成长的足迹》提写书名。)
再请大家都崇拜的人给上部写一篇序言。(简述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出书的经历及祝福祝愿。)而下部可以在师长的指导下自己写序(回顾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自我评价等。)进行一次封面设计大赛。(要能体现班级特色,充满童趣。)选出优秀的设计相互融合由美工美化小组设计出《成长的足迹》封面。
小组讨论自己给下部起一个好听名字。
根据编排次序编写目录。
初稿经过统筹校对小组审定之后上部打印出来装订成书。下部各小组相互校对检查。
6、交流修改:
初稿打印出来以后相互交流欣赏,再请师长、家长等一起征求意见,以便把书搞得更趋完美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可以自行打印。也可以让专业的印刷厂印刷装订成书。
7、展示评议:
举行一次六年级学生成果展把最后的成果展示出来。赠送给你的老师同学以及长辈。大家评议最佳作品。(包括最佳书籍和最佳作品。)有条件可以出版发行。
8、总结活动:
一本倾注了我们全班师生心血的《成长的足迹》终于出版了。它记录了我们在小学的六年时光,记录了我们的辛勤汗水,也记录了我们的相互之间的真情友谊。我们拿在手里也都感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面对这本书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交流本次实践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
在《成长的足迹》的出版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很认真负责,很多作品堪称上乘。你认为哪些同学,哪些作品你很满意?为什么?(集体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作品。)
第三篇:六年级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计划(下)
邹平县临池镇中心小学
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2018~2019学第 一 学期
年 级: 六年级 学 科: 语文
教 师: 张燕 苏德文 吕文华 刘美洁 教研组长: 张燕
201 8 年 9 月 3 日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有这样一条: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实践活动是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有效途径,是拓展学生学习方法,开拓学生学习思维的重要基石。任何理论知识学习都不应离开实践活动的验证,任何学习形式都不应缺少亲身实践的体验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了解自然风光,调动各种感官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历史上及现当代的爱国人士及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受到情感的熏陶。
3.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视节目或聆听诗歌朗诵会的形式,接触诗歌形式,并积极参加诗歌的朗诵与创作训练。
三、活动措施
1.选择学生便于操作又有一定兴趣的内容组织开展活动,用心设计活动方案,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2.注重活动过程及方法的指导,必要时可寻求老师或家长、同学的帮助。
3.注重活动的反馈及评价。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开展“走进大自然,聆听秋的声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了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虫鸣鸟叫,风起云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十月份:
开展“走近爱国人士”主题活动,通过调查采访身边的人、查阅资料、参观游历等途径,开展“我知道的名人爱国故事”交流会,促进孩子了解历史上及现当代的爱国人士及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受到情感的熏陶。
十一月份:
开展“走进诗歌”活动。引导学生在朗读诗歌、品味诗歌、创作诗歌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这一题材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喜欢诗歌这种表达形式,并激发创作热情。可结合活动开展情况开展诵诗会活动。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计划
牛角店镇中心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它的广泛性。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教研组制定了本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的:
1、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6、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锻炼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
7、加强口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规范语言。
8、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与社会接触,开阔视野。
三、活动方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课内、课外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四、活动内容:
一、老师,你好
二、金色十月
三、长征
四、走进科学
五、庆祝“元旦”
第五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具体实施步骤与措施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参考我校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本年级的实际,调整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加强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切实有效。教师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我们学习相关文件、政策,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化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做到爱岗敬业、见多识广、多技多能。同时,充分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它的实施规律,为学生营造支持、鼓励与开放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更新教师观念、端正学生态度。在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做到个别主管、全员协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协同指导。尽可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以班为单位,以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班委会为主阵地,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体,以研究性的学习为主线,由课任老师负责,各班班主任协助,各科任老师参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选择主题,帮助学生探究、展示、实践、创新,整合、提高学生的各科知识及学习、生活、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要引导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发展。教师引导时,要体现本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题的确定,探究方式的选择,成果的展示及评价,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鼓励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组织活动时,主题尽可能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渗透到板报、广播、值日劳动、学科竞赛、传统节日等方面,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升华,让学校各项活动、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奏效。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对有限的课堂,尽
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在内容设计上侧重激发活动动机,辅导活动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观察、发现、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延伸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要调动师生的协同合作,更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对活动进行督促、指导、检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利用本校、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
四、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将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经过实验、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活动评价
1、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集体。
(3)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定型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六年级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