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

时间:2019-05-14 17: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

第一篇: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

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

随着信息发达“步伐”的加快,快节奏的竞争生活让人们感到很大的生活压力。娱乐生活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求,所谓娱乐包括健身,比如爬山,散步,旅游等等。这只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真实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为我们带来的大量的娱乐新闻。也是通过对别人的隐私生活使自己得到愉悦。这就联系到娱乐记者。细细想来,面对娱乐圈的多彩世界,娱乐新闻记者要如何去报道呢?

对于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事以经济效益为上,一心扑在钱眼里。此外,由于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让很多人觉得记者是吃青春饭,只有年轻人才顶得住,得趁年轻“揾多点”。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第二,政治 思想 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其他的问题无关大局。于是对收受礼物、红包、纪念品等往往睁只眼闭只眼,放松了对属下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有的单位,一年到头难得开一次业务例会,政治学习例会就更少之又少。

第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未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

对于娱乐记者来说,一部分人在工作之中难免会受到以上三点的干扰。

进一步的说有的不注重个人隐私,有的肆意篡改,有的扭曲事实,有的收受钱财做粉饰工作,有的夸大其词,有的形象丑陋,不尊重对方,有的偏离职业性质,以记者之名号赚取或者骗取钱财,做炒作者。这些人丧失的是个人道德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

一些编辑每天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娱乐新闻,常常陷于两难的境地,刊登呢?不知是不是故意炒作,有些新闻甚至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不刊登呢?又怕漏掉了确有其事的爆炸性新闻,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我国的传播业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刻,建国以来我们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经验,更没有娱乐报道的经历。没有本行业的职业意识,没有自律的自觉,除了简单模仿外,一切都在摸索中。报道明星,何种情形下的事实可以报道,何种事实不宜报道,何种事实适于粗线条报道而不宜细致入微,如何把握评论的分寸,区分适度幽默和侮辱的界限,照片和图画如何既具有新闻价值,又要防止低俗或侵权,如何区分“满足公众正当合理信息要求”和“迎合低级趣味”,如何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掌握好公众人物的隐私界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用“心”去做娱乐新闻。

一、规范的心

娱乐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消遣,似乎与其他新闻有些不同。那么,娱乐新闻是否例外于新闻职业规范?遍翻新闻理论著作,娱乐新闻和娱乐记者并没有单独定义的内容,娱乐记者只是因为报道对象与娱乐界有关得此称谓,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新闻记者没有两样。报道编辑娱乐新闻,同样受到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约束。所以,编辑不能因为自己是娱乐版的编辑,便可以在业务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要用“心”去学习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只是在报道方式上,可以适当地活泼些,适当地有些幽默,但是不能发展到侮辱人格和侵犯隐私。

二、客观的心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包括事实与价值判断分开,全面、准确与公正。所谓公正,是指编辑要谨慎评估新闻事件的所有重要事实,做平衡、完整的版面规划,不偏袒任何一方。10多年前,孙旭培教授在研究我国报道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报道经验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的概念,提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有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是表现令人更加信服的倾向性,是寓倾向性于全面、客观、公正之中。”

运用到具体的新闻事件报道中,就要求编辑全方位的报道各方,尤其是对立方的观点和意见,公正分配版面份额,客观陈述事态的发展。编辑过程中尽可能地摒弃个人好恶和观点,保持中立的观察者的角度编辑新闻事实和对立双方的观点,甚至应当为新闻事件所涉及的双方(或多方)提供平等利用版面发表意见的机会。新闻失去公正,媒体就会失去人心!

比如去年5月闹出的在新京报社发生的窦唯烧汽车事件,之前,已经有一系列不利于窦唯的新闻事件出现,比如4月5日该报曾有文章《丁武奉劝窦唯去看心理医生》,其中几个小标题分别是:昔日爱巢人去楼空,窦唯偶尔回来栖身;窦唯自我封闭,很少跟摇滚圈接触;高原生活困窘,窦唯只给500元生活费;丁武夫妇奉劝窦唯,希望他去看心理医生。4月7日该报发表评论《窦唯骂出心声,我们只听见娱乐》,4月26日,《新京报》发表文章《对窦唯,你不能想当然》,5月10日该报再发文章《窦唯否认骂李亚鹏虚伪》。这些报道和文章,对窦唯与两任妻子、王菲的现任丈夫李亚鹏、摇滚歌手丁武之间的感情、利益纠葛进行了细致煽情的描写,甚至说了那么多的尖刻和侮辱人格的话。这样的新闻,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失去了一颗“客观的心”,我们都没有采用,只是在发生了窦唯烧汽车事件之后,作为新闻链接出现,让读者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窦唯烧汽车的新闻,也并不单单报道窦唯如何言行粗鲁,如何打砸报社,如何点燃汽车,而是从窦唯的角度、网友的反映、媒体的反映等多角度编辑反映这一则新闻事实,让读者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窦唯的行为。

三、人文的心 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贯穿人文理念。娱乐新闻的主要报道对象是公众人物。由于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明星作为一个受关注的对象,他的行为已经不是个人行为,而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明星的行为无论多么隐私,在涉及公民的知情权时应该退让。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人物”没有隐私权,“公众人物”的私生活都可以肆意报道。比如媒体对王菲生孩子的“贴身关注”,客观上让一个六甲在身的孕妇寝食不宁、分娩地难定,这样的知情权消蚀了媒体应该有的道义和人文关怀,也误解和辱没了受众的合理兴趣。

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样式,迎合了受众在不断满足物质需要之后的娱乐消遣需求,也符合我国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走向。但是,娱乐不是去新闻化,娱乐媒体应该秉承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追求新闻效益的时候,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做有操守、负责任的媒体。娱乐新闻业者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恪守传播原则和规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职业道德。

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李咏以品牌价值5亿元蝉联冠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李咏在内的一些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的负面新闻的影响,仿佛一下子由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转变成了娱乐事件的制造者。早前李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曾坦言自己“已经触到了央视的娱乐底线”。美国文化传播学者波兹曼撰写的《娱乐至死》一书认为,电视决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应是积极进取、明荣知耻的,否则这个民族必然走向衰败。①电视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正因如此,对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所限制。

2006年10月29日落幕的第六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颁奖典礼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李咏”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走向了备受争议的风口浪尖。观众对他嚼着口香糖带着墨镜上台领奖的举动很不满,尤其是他随意调侃孕妇蒋勤勤的举动,更是犯了“众怒”。当晚许多网民就在网上对此展开了批评。而一篇题为《李咏,你的“娱乐”底线在哪里》的博客文章更是在各论坛转贴,作者在博客中写道:“正所谓‘露多大脸、现多大眼’,李咏没忘了在金鹰奖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张扬自己,但是他的这次张扬却让人感觉到十分恶心。”

央视作为一个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的媒体,它的娱乐底线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不能用一句话来做简单的概括,但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媒体性质决定了主持人的娱乐尺度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中央电视台一向宣称以社会效益第一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这里我们还是援引李咏自己的话。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受到央视的某种限制?

李咏:任何电视台的主持人都会受到限制,国家电视台更是突出。.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觉得央视的娱乐尺度不够宽?

李咏:主持人是一个要充分展现个性的位置。作为央视主持人,个性张扬的程度以及分寸的把握,是需要拿捏的。

中国新闻周刊: 这个分寸在哪里?

李咏:通俗不庸俗,风流不下流。

在社会效益第一的中央电视台,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媒体的性质,它是政治性媒体,所以其节目也必须体现出权威性与公信力,实行“精英、精品、精简”的策略。②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其娱乐节目本身趋向于益智类的(幸运

52、开心辞典)或是表演性质的(非常6+

1、欢乐中国行),而非单纯的搞笑节目。央视本身性质决定其娱乐节目主持人必须受到限制,把握娱乐尺度,要能体现出国家电视台的风范,要能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用李咏的话说就是要通俗不庸俗,要以奉献出精美的节目为目标。

2.主持人的素质与职业道德决定了娱乐底线

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不能人云亦云,不可过分程序化,应该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反应要灵敏,对一般的事物最好能有出乎意料的见解,然而这种个性的张扬必须在一定的框架之内,切不可哗众取宠,或是将自己出人意料的见解建立在嘉宾或观众的痛苦之上。“毒舌”事件中李咏貌似个性的麻辣点评,不仅伤害了参赛选手,也让绝大多数的观众难以忍受。

优秀的娱乐节目要让观众在捧腹之后还能有回味的东西,这就要求娱乐节目要有精神内涵,主持人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而且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在出席公众场合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轻浮,李咏在金鹰节一句喜欢“年轻漂亮”演员的玩笑话就惨遭恶评,被观众认为没有内涵。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哗众取宠会适得其反。能让人笑还不是关键,问题是要用在地方,要有亲和力,最好有深度,反映的东西也要积极。

然而,李咏作为央视名嘴在2005年7月19日与朱军、崔永元等主持人一起严肃地开会讨论“综艺、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问题,并向全国同行发出了倡议。倡议称,主持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倡议还要求主持人要展示健康形象,主持节目要大方得体、用语纯洁规范,杜绝低俗、媚俗、颓废、宿命、无聊的内容,拒绝粗话脏话、庸俗调侃、打情骂俏、奇装异服、怪异造型。会上还颁布了《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音主持自律公约》。这里我们来看看有代表性的两条(2):

第九条:行为要得体,活泼而不轻浮。举止要正派,亲和而不失礼仪。避免粗俗和媚俗,反对矫揉造作。

第十四条:感情要真挚,避免煽情、挑逗。

从这些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视需要的是行为得体,不轻浮、高品位的娱乐节目主持人,然而李咏在金鹰节上的表现似乎与条款有些出入,行为有些出位。3.道德约束与舆论监督决定了娱乐底线

中国素来被称作“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古代哲人历来主张“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从生存交往视野中来看娱乐节目主持人,他们也必须真诚地面对嘉宾、选手和受众,而这种真诚首先应该表现为尊重。如果主持真的能够做到心中有人,尊重他人,其实也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对节目的尊重。

如果说道德的约束是否能够起到效果,主要取决于主持人个体,是其内因的话,那么强大的舆论影响,这种外因的作用就迫使主持人不得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循娱乐的限度。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观众能够及时地反馈自己的意见,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主持人的监督。

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是能够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既张扬个性又不失亲和力,既睿智幽默又富有内涵深度,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媒体的游戏规则,清醒地明了自己的娱乐底线。

注释

(1)徐铸成.新闻 艺术 [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2)钟子扬:《电视荧屏亟待净化》,《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第二篇: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媒体是大众公器,它之所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一种不容抹煞的存在,是因为民众的利益、历史的进步,都需要它忠诚不贰的服务。

消息和言论是媒体上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新闻产品。仅仅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媒体上的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说。对言论,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展开论述;今天只来说消息。事实上,一个记者,不论多么正派、怎样敬业,他用电脑键盘或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的消息,也是很难做到绝对客观的,记者的主观色彩,总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渗透其中,只不过高明的记者,能够把这种渗透做得不动声色、不露痕??罢了。

我们不应、也无法把在消息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记者的主观色彩彻底摒除;而且,恰恰是这种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主观色彩,记者的社会良心和是非判断才得以显现,从而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不过,千万不要把我的上述言说理解为对「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这一命题的否定,只不过我更愿意把这种「不带偏见」和「客观」,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百分之百尊重。

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前些天,南京一家报纸发表的某外国男子身穿印有「对中国人的十条告诫」内容的T恤,引起当地一些市民愤怒的消息被广泛关注,一时论者四起,见仁见智,这无疑是好现象。但遗憾的是,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却没有一个人指出,这条消息存在??不尊重新闻事实的严重问题。从该条消息配发的新闻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十条告诫的第一条是「不要盯看外国人」,但在消息中,这一条却被篡改为「不许盯看外国人」。平面媒体的记者是通过驾驭文字来履行职责的,难道他会不明白「不要」和「不许」在含义上的相去甚远:一个仅仅是表达一种希望,另一个则是发布一种强制。用发布强制的「不许」来替代表述希望的「不要」,其目的在于强调那个外国男子的无理,进而烘托出一些市民愤怒的合理,这不是作假又是什么?并且,报纸竟然把反映了真实内容的照片和不尊重新闻事实的消息同时发表,这表现出他们弄虚作假时的有恃无恐;而社会,也果然对此熟视无睹。这说明,岂止新闻道德,连社会公德,我们也有亟须检点之处。

还有更为恶劣的事例。前不久,奥地利人施拉格在巴黎世乒赛上夺冠,于是,「施拉格夺金有媳妇支招男乒新霸主是中国姑爷」、「施拉格妻子曾服役中青队男单败在『海外兵团』手下」之类的消息便纷纷在媒体出现。有一位老兄还活灵活现地写道:「记者忽然发现,施拉格身边有一位亚裔血统的女孩,一打听,方知这位女孩姓田名元,家住辽宁沈阳,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在留洋奥地利时与施拉格相识,现已登记结婚。」「记者再一次向施拉格表示祝贺,他拉过这位女孩对记者说:『我取得金牌有她的一半功劳,没有她就没有我的现在。』」你看,施拉格其人,连说话都颇具中国特色,懂得「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但孰料没过几天,当事双方即发表声明指前述新闻为造假,特别是田女士还说,世乒赛期间,她一直在克罗地亚,不曾去过巴黎。了解到这一切,再来看前面引述的那段文字,炮制它的记者老兄不是在大睁两眼说瞎话吗?

假新闻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也是前不久,美国的《纽约时报》即曝出记者造假的烂事。但即使是在号称自由的美国社会,也要有人对这样的丑闻承担责任,报社负责人遂引咎辞职。而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地呢?前述假新闻的出现已经有些日子了,却不见有人出面给读者一个说法,怎么想,这好像也多少有点儿不大合适。

第三篇:记者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浅谈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两难境地

李雨石

一、引入: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冲突的几个案例

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当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起冲突的时候,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选择,是非此即彼还是再三权衡后的折中?在讨论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几个事例:

“2004年3月23日下午1时,在合肥市临泉路与胜利路交叉处长春都市豪庭小区,一名青年民工站在了一栋近60米高的楼顶天台上,企图跳楼自杀。江淮晨报记者王细平第一个抵达现场,为了说服该民工放弃轻生念头,不惜长跪数小时,但最终未能挽救跳楼者的生命。”“2005年,在厦门市,一位记者事先得知雨中已积水的马路有坑,未及时向路人提醒险情,而是守株待兔抓拍雨中骑车人被绊倒摔跤的画面。”

“美国《俄勒冈报》的记者威廉·墨菲在驱车经过一座大桥时,目睹了一对夫妇扭斗,以及随后丈夫跳河自杀的全过程。他没有去救人,而是用相机拍下了5张照片。后来这些照片在《俄勒冈报》刊登并被一家电讯社转发给全国多家报纸。”

三个记者,一个为了挽回一个素不相识的民工的生命,可以长跪数小时;而另一个为了抓拍到一个“精彩”的画面,为了报道一则吸引人眼球的新闻,置公众、社会的利益于不顾;而最后一个记者,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选择了冷静、冷漠的端起自己的镜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面临着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冲突的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这一则新闻,可能意味着要见死不救;而选择取救人,又意味着要失去一则精彩的新闻。这种时候,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里就必须谈到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与发展。

二、分析: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矛盾冲突

首先,道德是什么?“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道德选择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道德作为干预生活、影响社会的一种手段,其重要功能就在于培养人从善去恶的能力,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每个人都会面对道德选择的难题,作为一个个体,只需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就可以了,然而,当一个人不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带有某种职业时,他就必须遵守本行业的职业道德。何谓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正如郑瑜在《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道德》一文中写道的:“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公德在新闻事件中的体现。新闻界的职业规约建立在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约基础之上。因此,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要求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社会道德的派生物,在保障社会存在与发展这一道德根本目的上,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既然新闻职业道德育社会道德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为何两者又屡屡发生冲突,新闻工作者又屡屡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中呢?这或许要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正如陈力丹所说的:“商业化竞争,使得传媒一方面表现得更贴近读者和观众,强化对新闻的捕捉,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包装等等;而另一方面,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争夺市场已经不惜以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煽情腥色,弄虚作假。”我们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以侵入部分社会

机构。部分媒体记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轰动效应,厦门市水坑摄影、北京纸馅包子等都是典型案例。厦门记者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如同杨保军所说的:“新闻道德的目的世纪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正面社会功能的发挥,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公众的幸福生活。因此,当某种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有害于新闻传播正面社会功能的发挥,它也就背离了新闻职业道德的目的。”

三、解决案:寻找道德选择的“中庸点”

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其工作之外,更多的是一个社会人。同时,媒体行业充满了模棱两可的情况和相互冲突的负责对象。在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的生存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充满了不同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各种价值间的冲突。一方面,新闻记者的道德选择被推向两难境地,另一方面,新闻记者的道德选择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磨砺和考验,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所以说,价值冲突扩大了道德选择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因社会角色冲突而产生的价值冲突,我们主张尊重人格,尊重自主权,尊重记者的合法权益,但同时又主张记者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把记者角色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国家、政府、媒体要尊重和保护记者在冲突中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新闻记者遇到角色冲突的时候,敢于牺牲个人利益,从大局出发,自觉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组织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媒介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新闻记者需要有自觉的角色责任感,不要在片面的商业利益的诱导下去扮演同其职业伦理相悖的角色。

对于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间的冲突,我们主张在大善与小善、高层次与低层次的义务之间进行价值权衡和优化处理,找到一个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中庸”的支点。中国古代与西方的伦理思想中均有关于道德选择的观点。我国古代的伦理传统中有“两害相较取其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到了近代,以英国哲学家边沁和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认为,正确的道德伦理选择应该是为最大多数人寻求最大的幸福。这些应用原则已为当前的传媒伦理学所采纳,它们对于具体境遇的道德选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四篇:浅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底线与时代提升 引言

浅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底线与时代提升

引言: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圣地,而教师就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的楷模。随着幼师破坏职业道德事件的增长以及儿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的增多,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提升对幼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如何防守职业道德底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道德底线时代提升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领域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则显得尤为重要!

师德,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必备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要求,是一种有感染力的品行,一种自觉内化的高尚情感。教育法中明确指出:1:幼儿教师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个孩子,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做出相应的努力。幼儿期是形象记忆、好模仿时期。同伴、成人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并且回有意无意的去模仿。尤其幼儿在4—6岁时,权威对象从父母逐渐转移到老师身上,对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崇拜。所以幼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一个好的榜样,才识成功的开始。

但是,伴随着时代进步的却是不断增多的幼师丑闻,让我们不禁感叹:幼师是怎么了?

一、问题再现

2012年10月24日浙江温岭的一个女教师虐童照片在网上流出,照片中,教师面带微笑,幼儿被揪着耳朵,生生拉离地面,表情很痛苦,而教师却一脸的不以为然,这个事件从网上一报道出来,立刻引来了众多人的责骂,事发后,当地的有关部门也对此事进行了处理,当天就开除了那名虐童的女教师,此事立刻引来众多讨论。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童的事件屡屡发生,3岁女童的下体被老师放置芸豆,7岁男童被接受紫外线“消毒”的惩罚,还有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而被老师用电熨斗烫伤。。本该是温柔的幼儿园老师,为何一次又一次地将魔爪伸向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这给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

然而,幼师这一行业除了虐童这一有损师德的事件外,收礼贿赂在幼师这一也行变得越来越普遍,“今天你给老师送礼了吗?”已成为很多幼儿家长的打招呼语!

教师节这天,在深圳一公立园门口,等候入园的家长及小朋友手里都捧着或大或小的一束鲜花,在教育行业从事幼儿教育超过十年的李老师教师节这天收到家长的礼物价值近万元,包括红包,购物卡等。

看了这些事例,不禁让我们心寒,当今的幼师是怎么了?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整个教育界怎么办?我们祖国的明天怎么办?以后还会有家长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吗?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二、原因分析

“虐童事件”、“收受贿赂”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四方面的缺位,从根本上反映了幼儿教育体系的不健全。

(一):教师心理扭曲

首先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其次幼师平时在幼儿园又要带孩子又要做教具,工作很辛苦,工资待遇方面也算是低的,站在她们的角度,她们也是弱势群体,一些幼儿家长或许从来都没有把她们当做老师,她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没有社会地位,这样长时间下来,心理必然扭曲,从而将魔爪伸向孩子。

(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往往只看重个人学历和一些外在的东西,忽视了内在的一些东西。也许有人会认为幼师是最轻松的一项工作了,成天只要和孩子唱唱跳跳、闹闹玩玩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仗着自己家里有人,哪怕没有学过幼儿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就直接上班,这些人没有学过任何的专业知识就直接上岗,把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当做“带孩子”,这些人通常没有什么耐心,时间一长,必然为虐童埋下伏笔。

(三):教育机构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教育投入经费整体不足,学前教育投入经费只占教育总教育的百分之一点三,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这种现状下,正规幼儿园没有足够的经费,所以一些无资质的“幼儿园”也就很自然的出来了,但是就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入园的孩子越来越多,每年都有许多的幼儿要入园,正规的公办幼儿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入园的需求,所以,一些民办的、无资质的的幼儿园也就应景而生,通常这些幼儿园用人标准低,管理也不得当,这类园一般都是虐童的多发地,通过分析一些虐童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虐童事件大多发生在民办园,这也是个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外部监管绵薄无力

通过分析,发现,作为幼师,虐童的当事人,当虐童事件曝出后,她们受到的处罚也仅仅是罚款或者辞退,随后便没有了下文,甚至有的幼师,在这家幼儿园被辞退后,随后又换到另外一家幼儿园继续就职,她们继续摧残着祖国的花朵,然而,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对虐童教师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条例却很少,或许有的教师就是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就算抓到我又怎么样,反正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处罚,又不会坐牢”,恰恰是这些法律的漏洞,才让虐童事件变得多了起来。

二、解决对策

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收受贿赂的不断增多,让我们对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当然,我们也不能单单的将矛头指向幼师,从实际角度出发,教师,幼儿园,教育机构,政府都应该从自身找问题,共同遵守子夜道德规范,为幼教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一)、要加强幼师职业素质

幼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幼师的职业素养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幼师虽然是基础教育的教师,但是却是幼儿的启蒙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需要提高的,一定要有职业道德,还有不能把职业看做是一种谋生手段,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特殊责任。

(二)、提高幼儿园选拔幼师的要求

俗话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关乎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个性生成,认知领域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为了保障幼儿的权益,有关部门要提高幼儿园的办学门槛,对没有资质的幼儿园的办园申请给予强硬的回绝,另外,幼儿园在选拔幼儿教师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修养和内涵。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相关教育标准,对幼儿园的办园规模,保健教育,教师水平等工作进行一个规范,尤其是教师水平这个要求,一定要定的高一些,不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三)、教育机构整顿

教育机构应该对整个幼教界的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清洗”,把没有办学资格的幼儿园强行关闭,其实社会上没有办学资质的幼儿园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是为什么家长还要把家长送去呢?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的起幼儿园,在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公办园虽然好,可是学费高,一些家长即使想送自己的孩子去公立园,却也掏不出那高昂的学费,无奈之下,虽然私立园危险重重,家长却也只得把幼儿送到私立园去,在此,我本人觉得应该彻底清除私立园,可以多办一些公里园,最好能让幼儿上得起的,把消费水平定的低一点。

(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虐童事件的发生,政府部门也该有所行动,每次虐童事件发生后,虽然会引起一阵大喧哗,可是喧哗后,就是沉默和平静,面对虐童事件的频发,只能说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健全,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重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美国1974就有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在美国,任何人只要怀疑某人有虐童行为就可以举报,政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调查,可是我们的政府呢?每次虐童事件发生后,出来冒个泡,说句话,然后就没有消息了,作为政府在此方面应该要大力监督。

不过幼师其实也是弱势群体,每天上班其实也是很辛苦的,备课,做教具,她们做的,不比其他人少,可是她们的辛苦每个月也仅仅换来那微薄的工资,请问这平衡吗?时间一长,有的幼师或许憋屈了,压抑久了,也为虐童埋下伏笔,政府部门,我想问你们,在幼儿园,每个幼儿园交的学费绝对不低,可是这些钱都哪去了?为什么幼儿的学费高但是幼师的工资这么低?谁能忍受这样?政府部门应该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应该适当的提高幼师的工资和社会地位,这样幼师付出的多,拿的也稍微多一点,心理会平衡很多,虐童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很多。

但是我们对虐童事件的反思却不能终止,如果教师连底线的法律都不能遵守,那么高谈师德也无益于改变现状。

感谢马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和改我的论文,由于我的水平有限,肯定会有许多写的不好的地方,劳烦老师费心了,谢谢~(≧▽≦)/~啦啦啦

第五篇:对于主持人记者礼仪

关于主持人记者的礼仪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主持人记者的礼仪》的内容,具体内容:拿话筒的一般都是台上的主持人和电视里的记者,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惊人的语速也很快,但是让我们听起来就是很舒服的。那么你们主持人和记者都需要注意什么礼仪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够帮到...拿话筒的一般都是台上的主持人和电视里的记者,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惊人的语速也很快,但是让我们听起来就是很舒服的。那么你们主持人和记者都需要注意什么礼仪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主持人的礼仪

商务会议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职位的人来担任,其礼仪表现对会议能否圆

满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1.主持人应衣着整洁,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切忌不修边幅。

2.走上主席台应步代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一般地说,对快、

热烈的会议步频应较慢。

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

搔头、揉眼、拦腿等不雅动作。

4.主持人言谈应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简明扼要。

5.主持人应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

6.主持人对会场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闲谈,会议开始前,或会议休息时间可点头、微笑致意。

记者的礼仪

作为记者,要有很坚强的敬业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应当是首先具备的素质。此外在采访前,应收集各方面有关资料,以便从容访谈,在采访时要做到大方,自然,随机应变。

作为记者,所追求地就是“新”、“特”。“新”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周围事物的变化;“特”,要有独到的见解,来抓住读者的心,吸引他们的眼球。

在采访之前,了解整个事情的大概和人物的心理与想法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如果不熟悉采访对象的性格以及其他方面的特长之处,投其所好,那这次采访将是一次无用功,最终只会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在另一方面,我觉得记者仍需要极大的耐力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是选择逃避,亦或是勇敢面对,逆流而上,是整篇稿件成败的关键。

一名优秀的学者并不应该只局限于等着上面派任务给你,要充分培养自己灵敏的嗅觉,多跑,多写,有时不能只单单写重大的文件,还要注意一些不为人知的文件。在采访时,要先摸清对放的性格爱好,投其所好地进

行采访,不然话不投机半句多。

做好一个记者,他必须具备挖掘信息的能力,对事物的敏感性,这是作为好记者应有的。上可以对国家大事,下可以对鸡毛蒜皮,只要你能挖掘出读者对它的兴趣,那就是好的新闻。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记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自己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道德修养等方面,从而适应新闻要求的新鲜、特色、效率。

想要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就需要眼观六路,脚奔八方。至于新闻报道,我知道现今自己所写的稿子与报纸上成熟干练的报道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我平时会多留心报刊和身边事,多写多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通讯报道上得心应手的。

作好一个记者不光需要理解新闻本身的特性、含义,更要将观念与行为联系在一起。要培养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的精神。

下载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娱乐记者与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底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者曝光主持人真实收入

    记者曝光主持人真实收入 关闭2014年05月18日14:11来源:中国江苏网 早已远去的旧闻被拿出来重新翻炒,这种啼笑皆非的做法通常被称为“挖坟”。上周,最不靠谱的一个“挖坟”就是......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 执业资格注册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了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执业资格管理工作,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根据《......

    关于招收校园电台记者与主持人的通知

    关于招收校园电台记者与主持人的通知 为了增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能及时捕捉鲜活的校园信息,宣传报道校园新人新事,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生活,给同学们提......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为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侣导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编......

    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最终版]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

    编辑记者主持人考试广播电视业务(缩印)

    广播业务知识 1,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脱机采访更多地承担(外围信息)的收集任务 2,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以下选项中不是新闻采访基本特点的是(固定性) 3,关于广播电视采访中......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26号),做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