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则天正传》读书心得
读《武则天正传》读后感
最近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电视剧大热,再次唤起我对武则天这个传奇人物的好奇,个人自认为是个直肠子,类似《武媚娘传奇》这种宫廷内女人勾心斗角、哭哭啼啼的宫廷戏甚是不大感冒,但是《宫锁心玉》《甄嬛传》这类的戏越来越多,甚至网传《甄嬛传》已飘扬过海在HBO电视台全美公映。老婆天天霸着电视看得带劲,我时不时偷瞄了两眼,感觉剧情到底还有些考究,到后来沦落每晚到与老婆大人一起等待它的放映。放寒假了,学校要求每位老师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俗话说“读到老,学到老”,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啊,于是败了一本季羡林的《武则天正传》来看。
一直以来,世人对武则天的口碑都不是很好,登基之后她杀掉了许多反对她的人,称她为暴君,滥用酷吏,排除异己。话说哪位皇帝杀的人少,不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这是每个人本能的一个自我保护,换做是其他人照样会这样做,如果这样也有错的话,那么人人都有错了。话说那李义府不也是看清了时局,附和了武则天,才得以飞黄腾达吗!还有很多家庭不和的时候,会说老婆像武则天之类的话,也是在讲武则天的独断、专横跋扈、暴虐。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男性,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男人做皇帝,男性高高在上,在那个男人为主导的年代,一个女性权威跑出来领导全国的男人们,不说从能力上,从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更何况武则天的能力也是不差的。还会有人说她谋朝篡位,明明有太子李显,不让李显做皇帝,只手遮天。那么大家看看,开始李显做了44天的皇帝,所有的大臣们有目共睹,实则是昏君一个。在做太子之时就是游手好闲,动辄痛哭流涕,30多岁了在家中对妻妾之辈言听计从,毫无主见可言,在家里玩的最多的游戏则是将仆人分成两拨,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拔河。可想而知,一个被女人征服的男人如何征服得了一个国家。既然都是让国家发展,要让黎民百姓过得好日子,是谁做皇帝又有什么区别,是男是女又何妨!当今社会,能者上。在那个年代,属于世袭制的继承制度里,不管能力的大小,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制度不能变,从情感上来讲,朝中大臣们也需要归属感,至少他们所跪的皇帝必须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暂且不论他们的能力如何了。有时真该庆幸是武则天当了皇帝,如果真是那位李显大人做了皇帝,也许唐朝的辉煌早已灰飞烟灭了。
重审了武则天和自我反省了之后,使我对武则天的态度骤变,从主观上来讲,我觉得她既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还是个重感情的女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客观上来讲,她的性格过于好胜、执拗了一点。很多女人是为了权利富贵而对皇帝的感情是带有色彩的,而她对唐太宗的感情如同白纸一般单纯,这是很难得的。就是因为她全心全意的喜欢皇帝,爱着皇帝,所以该有的功名利禄自然而然地都来了。而那些为了追逐权利去迎合皇帝的女人,始终走得都不长远。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唐太宗虽然喜欢武媚娘,但是对她的感情是带有防御性的,所以唐太宗对武媚娘的爱情是复杂的,生长在那个争权夺位的年代里,哪一位君主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防范着任何人,皇帝们应该没有真正的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因为往往要至于你死地的敌人很有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人。而一次次地事情,表明武媚娘对唐太宗是没有威胁的,唐太宗本人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而正是武媚娘单纯的感情其实是保护了她自己。唐太宗驾崩之后,唐高宗对武媚娘的感情,一如既往,至始至终,不会因为哪位妃子或者才人的美貌或者妖娆风姿而受影响。也是很难得。武媚娘对唐高宗的辅佐,也都是不计回报的,要说武媚娘对唐高宗的爱有所保留的话,那么雉奴对武媚娘的爱是真心实意的,从那一句“我不在乎江山社稷,只愿能和你一起安静地看一场烟火!”便可知晓。想想那个画面都唯美,看到此处我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位置好似被人用手轻轻地触碰了一下,这是多少人渴望的烟火爱情!造就后来的武则天,也是缘于他们的爱情,如果不是唐高宗的头痛风疾,媚娘不会去帮忙批阅奏折,不会去上朝。如果雉奴对媚娘不信任,也不会出现让媚娘处理政务一事,更加没有后来的武则天。
当武媚娘戴上皇冠,大手一挥,让所有大臣将士俯首称臣的时候,是多么的霸气!内心又是多么地孤独。站在这偌大的宫殿之上,和她一起走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唯有瑞安太监一直陪伴左右,敌人-死光了,朋友-也死了,亲人-仅剩2个,仅剩二个不争气的儿子李显和李旦。丈夫、妈妈、爸爸、姐姐、女儿、儿子,被毒死,自杀的,病死的,赐死的,流放的。她的心更是悲凉的,在她的小儿子杀掉大儿子要夺取太子位的时候,在她好心带着姐姐的女儿到宫中,却反被陷害的时候,在自己的儿子密谋加害于自己的时候,在安定被人掐死的时候,在自己最得意的鸿儿被人毒害在她面前七窍流血的时候。在此深宫中,唯留下的只
有权力,她体验了常人体验不到的孤独感。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必须要有付出,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而这里有多少的付出是她心不甘情不愿的。唯有找来薛怀义、沈南璆和张氏兄弟二人,聊以慰藉。既然男皇帝可以找女人来宠爱,那么女皇帝为什么不可以找男宠?!
要说历史上有4位女皇帝的话,我觉得只有武则天应该算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在位16年之久,在职期间,没有被任何势力推下台去,在当时封建社会来讲,实属不易的事情。完善科举,大力发展生产,巩固疆土,打破陈规,大刀阔斧改革。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足以证明女人也可以打下一片江山,为日后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文明社会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标杆性作用,影响至今。
纵观当今天下世界,德国的总理默克尔,美国的国务卿希拉里,都是女人身居要职。如果非要找如同武则天皇帝一样女人的话,有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泰国前总统英拉,也都是女儿身。她们的美貌加上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手法,再加上万万事俱细的女人招牌式特点,也是可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家庭中,有哪个已婚男人敢说家里的财政大臣之职不是女人大权在握,有哪个未婚男人敢保证今后家中的财政大臣不是老婆?敢说不是的都只是男人面子上的话罢了。哥前两天还在腾讯新闻看到一位仁兄因迟迟未交近2个月的全额工资,而被老婆大人扫地出门,后来在楼下跪在键盘上拿着喇叭大声道歉,家中大门才得以再次为他敞开。哥在此推崇的不是女权世界,而是希望男女平等、和睦相处罢了。致敬武则天!!
一生漂泊摆渡 临岸却孤独
问天地向谁 倾诉 千载 历史我回顾 恩怨情仇 怎堪数 帝王家 终究是不归路 玄武 兵变沧桑 马蹄声声乱
这祸起萧墙 不忍看 深闺漫长 谁轻叹 恩怨情仇 我独伤 我到底 守的是谁 的江山 无言 立下无字碑 眼带着泪 当初 那个轻唤媚娘的谁 是我 永世的霜雪 不舍的一切 盛世大唐我退位 心无悔 无言 立无字碑 眼带泪 功过 随人是非 我无悔 史册 任由它写 不求了解
如真能 再世轮回 愿来生 落户山水
寻常布衣家 有你陪平凡的心碎
爱过谁
同方学校文科组:朱志文
2015-2-4
第二篇:高天旭读书心得
读《海底两万里》心得体会
四(1)班
高天旭
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它是凡尔纳的作品,凡尔纳的想象力超出凡人,他的作品有《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旅行》等,光听这些名字就能知道他的想象力多么强。
看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主人公们从一件不可思议的大事开始,偶然聚在一起,又坐在他们一直想追寻的海怪船上。他们说的海怪原来就是一个大的潜水艇。从此他们开始了一个奇怪的旅行。
尼摩船长是一个神秘的人,他出生在一个被压迫的国家,他梦想着让人们生活在海里,不会被压迫,尼摩船长的梦想让我很感动,他是一位善良的船长。
阿龙纳斯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海洋生物全都记录在本子上,回到陆地后给人们一个大惊喜,真是一个敬业的海洋专家。
康赛尔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遇到事情冷静,不慌张,就连被尼摩船长绑架也不慌不忙。
尼德兰是一个勇敢的捕鲸手,他百发百中。在危急时刻救了教授和康赛尔。他脾气有些不好,很火爆,被关在“鹦鹉螺”号这段时间,总是对着墙又打又踢,还差点弄死那个侍者。我认为他那样不冷静是错误的。
尼摩船长文武双全,勇敢又智慧,成功带领水手们从南极逃脱,他遇事冷静,遇到土著人也不怕,让我非常佩服。他勇斗鲨鱼、血战章鱼,他无人能敌,勇猛异常,但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这种低调姿态让人惊叹。
《海底两万里》不仅从思想意志上教育了我,还让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鱼类,也跟随着作者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等。这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有像是一本海洋知识百科全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完后我受益匪浅。同学们,快来看吧。
第三篇:读书报告《阿Q正传》
读书报告
------读《阿Q正传》有感
作品名:
《阿Q正传》
作者介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作品介绍:
《阿Q正传》是一篇中篇小说。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以巴人为笔名在《晨报副刊》分章刊载,共9章。后收进小说集《呐喊》。阿q是未庄的雇农,一贫如洗,但靠着“精神胜利法”的麻醉而怡然自得。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也开始神往于革命,但却遭假洋鬼子斥骂。不久,因赵秀才诬告,阿q被当作抢劫犯枪毙。小说揭示了贫苦农民的落后和愚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阿Q悲剧命运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塑造了阿Q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读书心得:
噼噼啪啪的雨点打在窗户上,走向图书馆,夹杂着些许雨点凉凉的冬风吹在皮肤上,让我不有精神一振,是啊,冬天来了。刚进图书馆,随处一瞥,见书架上躺着的我那本钟爱鲁迅文集,便忍不住内心的冲动,将它从书架上取下,随手掀开,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是一篇鲁迅经典的文章阿Q正传。认真的又拜读了一遍,不禁对这篇文章又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來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來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決问題,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來应该是非常的慘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給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來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勢,但是卻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來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給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沒有,沒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沒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阿Q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但同时,又是一个深受封建冠冕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倡议间往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未庄人;他身上有“看客”似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过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杀头好看”;他更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的剪辫子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子”;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却转而欺侮更弱小者。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但阿Q身上更突出的还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虽然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是一种弱者和强者,若是对强势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安慰。可是的精神胜利法是不科学的,他从奴隶的生活中寻出美来,从自轻自贱走向生死不分,走向自尊自贵,把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生存之道。而阿Q得革命性质是属于流寇主义革命,中国的农民革命,目的是推翻一个皇帝自己做皇帝,方式是草莽英雄,打家劫舍,大口喝酒,论斗分金。
《阿Q正传》划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的效果。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弱点却并不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刚反省和普遍性。虽然《阿Q正传》所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但他的深刻的思想价值却不会随时代变迁而丧失。中国是一个被封建政权、,封建思想和文化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封建意识不可能一下子从人们脑中完全清除,用鲁迅的话说,是积习太深,以至于产生了巨大的惰性。又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当年存在于阿Q身上的落后意识和精神病态也不可能从今天或明天的人们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在许多人身上,阿Q精神虽不在占位,但却依然会还可能是时时见到其影子。
我想阿Q是一个在无法做奴隶的时代做的一个奴隶,因此他比真正的奴隶更可悲,更让人同情。因为无法做稳,就要挣扎。他的挣扎当然不可能有如过五关、斩六将或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英雄事迹,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地城的劳苦大众,他的一生也算够悲壮的了。难道鲁迅先生仅仅是在写阿Q吗?不,我认为他更是在刻画潜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自我麻醉!试想一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中国是仅存的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的历史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久,它的起跑线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靠近终点,但为什么直到现在,它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原因就是那些个不长进的“阿Q”们,就是那在用那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使阿Q的一生焕发悲壮的光采的是,他不仅呈现了清末民初的一个普通百姓的灵魂,几千年来成群而生、成群而死的默默的生长和枯死的灵魂。更是藉着对这个灵魂的勾勒,多方面地全国民性的痼疾爆了光。阿Q虽然枪毙了,但他的阴魂不散,时时附在中国人的身上。因为痼疾的病灶埋藏得既深且久,不时复发,至少在本世纪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愿即将降临的新世纪,这个人物在中国淡出,只留下无与伦比的形象在艺苑中永生。这肯定也是创造这一典型人物的鲁迅的夙愿。虽然在人的一生中是有是有很多的难题等待着我们,是有很多没法去解决的事情,尽管这精神胜利法有时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安慰,让我们的心里好过些,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像阿Q一样自取灭亡。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人有自己的思维思想,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思想来解决很多很多的事情。精神胜利法只是一个缓冲,作为一个让自己冷静的镇静剂,但是千万不要让它成为自己的依托、借口,如果那样你就完蛋了,你这就变成“阿Q”了。
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封建社会精神奴役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的精神内伤。旧社会的中国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无论多少磨难,都没有击垮中国人民,我们的有志之士终于用他们的智慧与勇气甚至是生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走向自由,走向光明。不得不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是幸运的,是值得我们感激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继承先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绝不退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建设的更好!
----中文系1001班
201001001104
陈雅倩
第四篇:武道心得
武学 笔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时间:2013年1月6日
今天早上在楼顶一边听着心经一边练习着咏春拳,当听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时顿有感悟,“色”指的就是有相世界的一切,那我所练习的拳自然也涵括在其中,这句话放在武术里面岂不就是“拳即是空,空即是拳”吗?
在学习咏春拳之前,我一直不明白李小龙的拳为什么总是让人觉得很快。第一,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咏春的问手本来就比较远,在加上直打中线,如果你打两边的肩膀的距离肯定要比打中线更长,只有打中线才符合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还有这样身体将会承受最大的攻击力,如果打在两边都会随着身体的自然转动而卸掉部分的攻击力度。另外咏春攻防一体,你一个攻击,我又是防守又是攻击,你是一个动作,我是两个动作,你说谁快。另外学习咏春拳以后师傅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师傅说武术里论阳阳不过少林的硬气功,论柔柔不过武当的太极拳。那咏春就是结合了这一阴一阳所创立的,例如咏春里的寸拳,它就是一个极柔到极刚的一个完美演绎,师傅说在拳未打到对方身上这段距离里我们要的是什么?要的是速度!怎么样才能产生速度,那就是身体放松,李小龙宗师说过,要想身体放松首先一定要思想的放松,这也就是所谓的柔和阴。师傅又说,在我们手或脚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刻时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力度!那怎么样才能发挥出人最大的力度呢?无非是将全身的力量瞬间在一点释放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寸劲”,当然,这就是刚硬,也就是所谓的阳。简单的一个寸拳就完美的包含了这一阴一阳。
咏春拳学习中让我最为喜欢的就是攻防一体的拍打,因为这是最科学最符合截拳道中心思想的。在练习拍打时对此进行举一反三,不管对手用任何攻击方式尽量都用这,例如直拳可以直接用拍打或摊拦打,摆拳可以用摊打或拍打,勾拳可以用下压打,乱拳可以用转马打,或先用拦手,当对方阳攻转阴时立即以阳反击。如果是高边腿可以用拍打,中边腿可以用格打,或者中拍打,下边腿也可以用格打或以腿消腿。这些动作都是我最喜欢的。但后来我一想。武学的最根本所在是道,也就是一阴一阳的变换,而我这样他进攻我也进攻阳阳对抗岂不就是违背了这道的原理吗?后来再一想,并不是这样,在对手以阳攻击我时,我主动以阳也就是前问手变拳进攻,然后上马主动以拍手也就是阴来消对手的阳,因为有他以阳进攻时我的阳已经出发,我的阴也随之跟上,这样我自我阴阳融为一体的动作也就是攻守一体了。我并没有以我的拳去对抗他的拳,并不是阳阳对抗,还是以道的规律以阴对阳,然后在对方转阴之时我再以阳对抗。只不过我的阳早出发了点。
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对方向我进攻,我总是会本能的往后退,去避开对方的攻击。这一点是人体的本能,同样也是人的弱点。我相信出奇制胜与众不同总是会有所成就的。对方向我发起进攻时,心理想的肯定也是我会后退或是格挡,然后设计他的下一步进攻或防守动作,但如果我反其道而行,不退反进,相信他比我会更不知所以。但是我在实践中总是难以破除心障,总是很想去后退,去用前问手去格挡,这样后问手去进攻距离就远了。当今天听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悟到“拳即是空空即是拳”时,顿时打破了这个心障,因为你攻击出拳,下一步肯定是收拳,这样才能打出下一个拳来,既然你已经打出来的拳是空,空才是拳,我自然就不会再怕、再退,因为你已经出来的拳或腿的下一秒必定是收回,是空。而你的空才是真正的拳,我只要在你之前出拳进攻就可以了,一记攻防一体的拍打或格打后立刻日字冲拳进攻。直到对方放弃为止。
第五篇:春天不是读书天
春天不是讀書天?
謝耀龍教授
還記得那首打油詩嗎?「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收拾書本好過年。」春天一片綠意正是出遊的好季節,夏天的瞌睡蟲總在不經意之間前來攪和,秋天的蚊蟲又喜歡前來干擾,寒冷的冬天讓人就喜歡早早入眠、晚晚起床;就這樣磨噌著、很快地一年過去了,還是收拾起書本,好好地過個年吧!
臺灣的四季雖然沒有大陸北方截然分明,但是春夏秋冬還是感覺得出來的。尤其對於喜歡讀書、卻不喜歡藉助人工力量的我而言,最適合讀書的季節就是春天,秋天當然也不錯。不冷、不熱的天氣,偶而徐徐涼風吹來,手上一本好書,這就是人生的樂趣。如果書桌上再來一杯凍頂烏龍、杭州龍井或荷花香茗,那就是快樂似神仙的意境。可惜的是,一年四季中,只有一季是春天,將秋天再加進來,也只有兩季。對於喜歡看書的人而言,一年只有兩季的時間讀書,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呢,只好讓夏季的風扇與冷氣及冬季的緊閉門窗與暖氣,提昇讀書效率。雖然那種感覺與效果都遠遠不如春天的適意,但是總還能看些書,提昇自己。每當夏天與冬天讀書時,總也許下決心:春天與秋天來臨時,要更用功讀書。這是一種希望,也是一項珍惜!
如果將一年放大到一生,那麼人生的經歷與感受,也好像自己在讀書,一樣遭逢四季的循迴。如果,人生永遠停留在春天,就像基督徒期盼去世後能與上帝同在、享受美好的生活一般,或者佛教中的修練成佛、不必再加入輪迴,那該多好!可惜的是,那是下輩子的事!人生畢竟是四季涇渭分明—「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誰也逃不過,誰也必經這條路。對於一個喜歡看書的人,碰到讓人揮汗 1
淋漓的夏天與哆嗦蕭瑟的冬季,還是要想辦法看書的;同樣地,一位熱愛生命的人,碰到人生的夏天與冬天,他的人生也不可能停擺。一旦停擺,也許就看不到下一個秋天與春天。相反地,捱過了人生的夏天,總會覺得秋天格外清涼;度過了人生的冬天,更能體會春天的愜意。
最近讀《道德經》,其中的含意似乎提醒自己:人的境界也許可以更高—大自然有四季變化,人是否能不受影響、長保春天?這是修養與心境的問題!人生的春天往往會讓人春風滿面、志得意滿;人生的夏天令人辛苦萬分、揮汗淋漓,因此難免脾氣暴躁、遷怒他人;人生的秋天雖然是收穫的季節,卻又不免有「只是近黃昏」的淒涼與感慨;人生的冬天往往伴隨著冷絕的人情、無助與絕望。一個人,如果順著人生的春夏秋冬走來,而不知適時調整,他的情緒大概會像搭雲霄飛車一樣起起伏伏,不得鬱症、恐怕也難逃躁症的干擾。
《道德經》上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說:「反1者,道之動。」換言之,當一個人春風得意時,能學會收斂、懂得謙卑,落魄失意時,能體會人生的循迴、看到未來的希望,也許他的心境就會像春風吹皺的一湖春水—雖然起過一陣漣漪,但是很快地又回復平靜。這就是另一種境界囉!
也許這個夏天看書時不再吹風扇、也不開冷氣,冬天則打開窗戶、不開暖氣。當身上濕透的汗衫緊貼皮膚,額頭上的水滴穿透書本,而仍然怡然自得時;當哆嗦的手指頭勉強載下書中的重點,顫抖的嘴唇依然讚嘆作者的高論時,也許離那一種境界就近了。現代人的確要得太多、尤其對物質的要求,所以心情經常會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如1 這裡的「反」有兩種意義:其一,循迴,其二,相反。全句的意思是:「道」運作起來,往往遵循兩個原則:其一,循迴(物極必反),其二,相反(福兮禍所倚,有得必有失)。
果像老子建議的「致虛極,守靜篤」,放空自己、歸於平靜,也許就可以悠哉如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屆時,不但四季都是讀書天,而且人生到處皆逢春!
(2003年5月4日寫於逸龍居書懷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