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

时间:2019-05-14 17: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

第一篇: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杜甫作为一位诗人成就显著,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思想情操、为人处世态度方面。一个人能否成功,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恶劣的境况下,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中,别的不敢说自己可以做主,但要持什么态度,自己是能拿主意的。

杜甫的人生道路是无奈的,曾有满腔豪情,但自到长安之后,厄运连连,当官仕途受阻,为民缺吃少穿。杜甫也是一个在社会上自然生存的人,有人说,在外力面前,他的人生取向有时呈软弱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个看法值得探讨,不能因此而否定他。杜甫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那永远闪耀光芒的诗篇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其人生态度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唐代乃至唐代以后中国文人的特点是有帮助的。

一、主张积极入世,又不失灵活变通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知识和认知水平不同的人,态度也有不同,有的积极入世,有的悲观消极。杜甫他有着杰出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未能如愿,仕途极为不顺。杜甫受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影响,仍能积极入世,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士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不仅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还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入仕成为萦绕在士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杜甫在35岁即天宝五年(746年)入长安求官,次年杜甫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对那次考试本来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的是,落入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骗局,金榜题名指望落空,这次考试无一人及第。元结《喻友》《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对此均有记载。李林甫怕事情败露,却上表称“野无遗贤”。这个事件对杜甫的打击是不小的,这等于断绝了杜甫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想法,但杜甫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同时又有着“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宏伟抱负与“忧国忧民无已时,君圣民安 死方休”(张忠纲序语)的拧劲,不得不选择另一条道路即干谒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杜甫在长安忍受冷嘲热讽,奔走于权贵之门,不管他是怎样的委屈求全,怎样的忍辱负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幸运之神还是不肯光顾。从杜甫的行为来看,更多地还是继承了孔子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杜甫在求官道路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令人联想起屈原,的确,杜甫在精神实质上像屈原而不像一般儒家士大夫。③“他们的那种追求理想、争取实现伟大抱负的执着精神和顽强意志却是不容轻视的,更何况这理想、抱负中还多少含有活国济人的进步因素。”体会这些诗句,确实能感到杜甫的一片直率诚挚,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记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忠肝如火的情怀。他的谋仕方式具有“一次性”特点。一次失败,即不再试。要求一次比一次高,路子也一次比一次窄。他并不像许多世俗士子屡进考场,非考个进士不可,这足以说明他自视甚高,禀性倔强。直到天宝十四载,44岁的时候,才在河西县(今云南祥云附近)做了个九品的县尉,杜甫确实感到委屈,没有赴任。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与以往“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相距甚远,虽有怨言,杜甫还是不得不接受了。

谈到杜甫的人生态度,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忠君爱国,积极入世。但作为一个“集大成”的人,创作生涯从少年直至逝世时,杜甫的诗歌决不会只有一种色彩,思想也决不会是异口同声的儒家教条,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杜甫身上,除了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还有与之对立的隐逸成份,释道思想。在历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诗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让我们评说有些困难。这更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隐逸思想大多皆因用世不得而产生,并且其产生有着这样的轨迹,即用世不得而转向愤世,愤世不过是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罢了,于是又转向避世乃至于忘世。这在哲学上就表现为从孔子儒学走向道家庄学。”一个人要经受得住打击,用现在的话说叫“挫折教育”。杜甫是一个能够经受得住打击的人。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从吴越回到了巩县,再到长安去应试。这时他已经自许多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怀抱着扶危济世的愿望。希望能够考中,结果还是落第了。这次考场失意,对杜甫并没有什么打击。正像后来他所写的,不过是“暂蹶霜蹄未为失”(《醉行歌》)。无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现在流行一句话: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亮出你自己。或许正是因为年轻,杜甫才会有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可贵素质。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善于调节自己,④有言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首《重送严公》对自己生活的描述,虽有些悲切凄楚,但心态是好的,是正确的,对人生领悟得很透,以至于有归隐田园之意。

其实,杜甫早就有归隐田园之意。“困守长安的十年里,在杜甫的内心或所作的诗作中,主要就交织着两个矛盾的主题:一是积极追求,希望有权位者汲引自己;一是要消极避世,去过远离政治的隐逸生活。”杜甫前后两次落第,其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发挥不佳,属于偶然因素,第二次做了“野无遗贤”阴谋的牺牲品,属于必然因素。困守长安十年,求仕效果一般,还要蒙受一些屈辱,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读书人来说,心理压力不可能没有。《醉时歌》、《白丝行》、《贫交行》等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心理状态的描述。满腹经纶而找不到用武之地,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屡屡受挫,苦闷和激愤使杜甫经常萌生退而归隐的念头。杜甫退隐思想在陇右诗中表现非常突出。陇右诗作中尽管到处弥漫着悲伤愁苦的色彩,但只要一说隐士和归隐,诗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向往之情,流露出一股轻松的情致。这些足以说明杜甫人生态度是多元的,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复杂与多样。

二、笑傲苦涩的人生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杜甫一生就颇多悲愁,然而他却能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广阔的社会人生,并且超越时空,获得了永恒。坎坷从来人人有,各人坎坷不相同。一是坎坷的内容、方式不同,二是各人对坎坷的态度不同。

我们看陇右诗中的五律《空囊》。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自然条件独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来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在秦州生活了三个月左右,又移居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同谷住了约一个月时间,为饥寒所迫,不得不离开同谷入蜀。杜甫陇右的几个月,饱经流离贫困饥寒之苦。在杜甫的一生,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顶着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的双重压力,创作热情不减,四个月写下了《秦州杂诗》等近120首诗,差不多每天一首。《空囊》诗为:“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作者在秦州同谷生活极苦,诗即作于此时。首联写生活困顿,无钱购买食物,只得餐霞食柏。这联诗在调侃之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颔联两句写囊空的原因,“世人共卤莽”等于“众人贵苟得”,卤莽,粗疏也,谓时人不分是非,自己不肯同流合污,吃苦自属当然了。颈联说的可谓一贫如洗。尾联说为了面子,所以留着一个小钱看衣袋。再有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杜甫《秦州杂诗·之一》等等,由此我们似乎看见一个年近半百而又背井离乡的老者蹒跚的身影,他口中缺食,身上少衣,身后是被战火焚烧的家园,是默默地跟随自己大半生的妻子,是至爱着的同时也爱着他的但不得不忍饥挨饿的儿女。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几似乞丐。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贫困压倒。在这样的困苦中,能够写出《空囊》这样笑傲生活的作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需要一点生存的智慧和勇气的。如果我们能持有杜甫的生活态度,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去承受一切苦难和失意。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依然美好。

说起杜甫,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沉郁顿挫,仁民爱物,每时每刻都忧国思君。作品基调悲歌慷慨,人生态度也一定是严肃、深沉而认真的。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杜甫没有。有人可能还想,杜甫会笑吗?笑得起来吗?其实不然。杜甫有一部分诗是“不以为悲,反以为乐”的悲剧式调侃。比如,河西县尉没有赴任改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之后,杜甫写了一首《官定后戏赠》:“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前面讲过,杜甫怀着从政出仕的愿望,在长安一共等了十年,十年的光阴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消磨得面目全非。这段期间,他对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目睹了官僚贪婪奢侈的生活,目睹了最高统治者扩边政策下人民所遭受的欺压。其个人生活陷入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顿,受尽了冷遇和白眼,纵然贫困,杜甫也不愿意离去。越是见到社会凋敝,人民困苦,他越是希望有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尽到力量。我这辈子好喝两口酒,总得有个地方弄俩酒钱吧。多亏这个圣明的朝代,我才可以没有顾忌,纵情狂歌。这是话中有话。“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这是写没有就任的原因:天子脚下的京城总比天高地远的而又“凄凉”的河西县安逸一些。杜甫根本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真是一肚皮牢骚。4 一股无可奈何的悲凉,脸上虽挂着笑,却憋了一肚子火。带着一脸沧桑苦笑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在杜诗的众多题材中,象这样从出人意料的角度表现对生活看法的作品是占有很大比例的。杜甫《狂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文化上的狂者是社会的异端,他们以不寻常的人生态度,蔑视既有时局,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杜甫诗歌中有多处写到自己的“狂”,“盗贼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等等。读这些句子,好像有听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感受,那笑傲生死的从容,让我们身上产生一种激情燃烧的感觉。有人认为:“⑤杜甫是狂人,然而与魏晋狂士阮籍相比,杜甫的狂表现为政治上的狂傲,阮籍的狂则多表现为‘痴’,即对礼的亵渎。二者的形成均有其社会原因。杜甫亦具有闲逸情调。与陶渊明相比,陶选择闲适的田园生活是选择生命的永恒价值,而杜甫则为关心政治之余的闲适生活体验。”杜甫的酒后狂歌,笑傲当时,主要是在仕途失意和飘泊无定时的心迹表白,⑥“这个世界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啊!”处在那么一个时代,情愿承担一切苦难,并以一种旷达的心境表达出来,表现了诗人在命运坎坷的时候不甘屈服的倔强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能够品尝失败的苦涩,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也是人生的乐趣。

三、长怀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最先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他是通过一个人看见匍匐将入井的无知孩子所不由得产生的感情,而把这一思想指点给后人的。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之心”的基本特征是它蕴含着揪心的痛苦,是对他人的一种忧虑、担心和关切,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说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半是写别离的也不过分。杜甫离别诗赠人诗很多,有部分是劝戒别人应该具有恻隐之心的。《又呈吴郎》便是,全诗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大历二年(767年),杜甫从夔州的瀼西迁居东屯,把瀼西草堂让给刚从忠州来的一位亲戚吴郎居住。杜甫到东屯后,想起一件事须向吴郎交待,草堂西边住着一个孤苦无依的妇人,平时她常来扑打草堂前的枣子充饥,杜甫从不阻止她。吴郎来到之后,马上在枣树周围插上篱笆。杜甫得知后,就写了这首诗去劝阻,希望吴郎 也不要禁止妇人打枣才好。这是写作缘起。“又呈”是因为前不久杜甫已写了一首《简吴郎司法》的诗。首联单刀直入,揭示诗的中心。说自己在瀼西居住的时候,枣熟之后是任凭西邻来打的。题为“呈吴郎”却先写自己,既为后文劝说吴郎埋下伏笔,又与尾句“正思戎马泪盈中”呼应,表达对战乱年代人民的同情。仅凭首联两句,便可体味到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怀。仇兆鰲说“无食无儿一妇人”一句“含四层哀矜意,通章皆包摄于此。”贫穷无食,一层;无儿无女,二层;孤苦伶仃,三层;老年妇人,四层。颔联说老妇人常来打枣,不是因为贫穷哪会有这种举动呢?正因为害怕遇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对她更应该和气亲近。“恐惧”二字,体贴甚深。颈联转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措词婉转而内容却丰富。“远客”指吴郎。萧涤非先生解释说:“妇人一见你插篱马上就提防或疑心你拒绝她打枣,虽未免多心过虑;但你一住下便插上篱笆,却也很象是真的拒绝她呢。为了顾全吴郎的面子,使他容易接受意见,不正面戳穿吴郎的意图,却反而说妇人多心,这话是说的十分委婉,也是煞费苦心的。”杜甫真是一名化解矛盾的高手,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尾联从妇人写到社会,抒发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心情,扩展了诗的思想境界。这首诗极尽曲折,说理透彻,读来亲切感人,仁者之心,跃然纸上。

杜甫是一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人,在瀼西和东屯的时候,除了“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之一)之外,还常常“药许邻人斫”(《归溪上简院内诸公》),“拾穗许村童”(《暂往白帝复还东屯》),“子美于君亲兄弟,朋友黎民,无刻不关其念。”(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四)。诗讲含蓄,有限的字句中饱含着作者无尽的情感,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杆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安的情景令人心碎。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位在朝廷做过事的人竟然对地位最低的下层劳动妇女给予这样的同情,真是难能可贵。诗人这么怜惜穷苦百姓的生活,自己也穷困潦倒,写出《又呈吴郎》四年后,因贫病交加死于一条破船之上。恻隐之心被古今中外看作是“仁之端”,是道德的萌芽,具有证明人性善的巨大意义,值得一说的是,杜甫的许多作品都是诗人恻隐之心的体现。人常常以万物之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重要依据乃是人实现了对动物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生存法则的超越。杜甫对百姓的爱,还体现在他对人性中善良美好品质的发现和赞赏,用人与人之间无私真挚的感情,给残酷的战争岁月掺入了一丝值得纪念的温馨,比如“三吏”、“三别”中让人敬佩的老妪和新娘等。再看展示他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6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是杜甫五律名篇,前人曾誉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仔细品赏,觉此盛誉当之无愧。不只在精湛技艺,更在诗人博大而无私的忧国爱民之情怀。杜甫这一生,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接二连三的病痛,几乎从来没有赢得过鲜花与掌声。翻开杜甫诗集和年谱,我们知道诗人一生大多数岁月都是在流离漂泊的境况中度过的,而其精神状态也始终处于“游”的寻觅之中,但此游并不“逍遥”。《登岳阳楼》成于诗人逝世前一年的一月间,杜甫虽年仅57岁,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已使他身体衰弱不堪,他多病缠身,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凄苦不堪,贫病交迫,来至岳阳,终于实现了登岳阳楼以观洞庭的夙愿。如此困窘,杜甫没有逃避现实,而是急国家之所急,悲百姓之所悲,恻隐之心达到了生命的端点。

杜甫把仁爱之心推广到天下苍生乃至天地间一切生命。不仅对人,杜甫还对自然物具有怜悯之心。比如,夔州饮食偏重于鱼类,“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诗人对以鱼为主要食物极不适应,对成批扑杀鱼类感到极为痛心,恻隐之情顿生。是否具有恻隐之心关系到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恻隐之心,仁也。”而仁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据。据此孟子说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也就不奇怪了。恻隐之心是在人的心灵中汩汩流淌的善良情感的甘泉,它滋润着人的心灵不至变得冷酷,它使人具有仁爱之心、悲悯情怀和高尚的动机。杜甫目睹村落的荒芜而心急如焚,“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然而,诗人在有生之年最终未能看到他期待的局面出现,国内军阀混战依然,人民生灵涂炭如故。“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在他的绝笔中对祖国和人民发出的最后的哀声。在中国文学史上,象杜甫那样一生为民请命,与民同悲喜、共患难,像他那样推己及人,仁民爱物的诗人又有几人?正因为人生态度中始终怀有恻隐之心,所以杜甫一直与人民心心相通,赢得了人民诗人的崇高称号,并且达到了人格的超越。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杜甫作为唐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后人以巨大的影响。他心系社稷,胸有苍生,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其不朽的诗歌和积极入世、笑傲苦难人生、仁民爱物的人生态度将永远得到人们的敬仰和仿效。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446 ②张燕婴.论语.中华书局.2006.9 ③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3.④吕友仁.礼记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1.⑤孟修祥,董武.论杜甫之狂.湖北名族学院学报.2003(3):53—55.⑥伏尔泰.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南方出版社.2003.9.1.⑦赵兰辉.《孟子》品读.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1.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446.[2]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3.[3]刘长东.论杜甫的隐逸思想[J].杜甫研究学刊,1994(3):21-22.[4]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3.[5]孟修祥,董武.论杜甫之狂、逸与礼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3):53-55.[6]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篇: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

从杜甫的经历看其诗歌艺术的现实主义体现

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 陈啸

内容摘要: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的风格是紧扣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发展脉络,与诗人自身经历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创作经历了盛唐的豪迈气概,安史之乱的颠簸流离,经历战乱之后的忧国忧民,对社会现实的写实也由感性转为理性,以此成就了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杜甫 经历 诗歌 现实主义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精深程度,在我国文学史上少有比肩之人。大家公认,“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因此,杜甫诗歌享有“诗史”的称誉。笔者认为,这与杜甫生活的年代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诗歌的写实由表及里,由感性而理性,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盛唐颂歌(公元712年—747年)

这一时期,唐帝国正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虽然杜甫二十三岁应试落第,但正值风华正茂,抱负远大,性情豪迈,当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期的游学经历,使杜甫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其诗歌创作也是以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作《望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题张氏隐居二首》、《饮中八仙歌》、《春日忆李白》等。《望岳》一诗借泰山直抒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饮中八仙歌》则通过饮中八仙豪爽洒脱的饮酒情态,描绘出一幅盛唐气象。二、十年困顿(公元747年—756年)

这一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前的十年。因李林甫妒贤嫉能,杜甫应试落选。虽然杜甫多次献诗自荐,但没有结果。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 的潦倒生活。乱象的社会现状和困顿的个人处境,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诗歌创作逐渐从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社会现实,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诗歌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丽人行》、《兵车行》、《后出塞五首》、《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出百姓被驱往战场的悲惨图景。这首诗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从此形成了诗人在思想上的主要特征:写实,批判,忧国忧民。

此后,诗人创作了《丽人行》,揭露杨玉环的亲族腐朽、荒淫、奢侈的生活;写出《后出塞五首》,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创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十年困顿的生活使杜甫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确定了杜甫以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三、忧国忧民(公元756年—770年)

这一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致使帝国将倾,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此间,杜甫携家逃难,颠沛流离,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苦难,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忧国忧民”思想完全走向成熟,诗歌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作者以极深厚的同情和极生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石壕村的老妇一家的苦难:“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人又用“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两语来表现夜深静寂、泣声如缕的悲凉气氛,深刻地写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严酷。

晚年的杜甫流离失所,最终病逝于湘水舟楫中,此时的他有着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抒发了诗人对国运由盛而衰的感叹和无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借对历史人物凄凉身世、壮志难酬的同情,感慨着自己的悲郁情怀。

然而个人生活的困顿也使得杜甫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深刻、强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天下百姓的痛苦,希望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夜喜雨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颠沛流离,但始终爱国忧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正因为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亲身经历,才能使他在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上有更深层次的提升,达到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参考书目:

1.《杜甫选集》 聂石憔 邓魁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1月一版

2.张浩逊《唐诗导读》1版

3.余恕诚《唐诗风貌》第1版

4.林继中《杜诗选评》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三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5

第三篇:从中国当代诗歌反观其发展前景

从中国当代诗歌反观其发展前景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诗歌,虽然崇尚自由的诗体风格,但那些脍炙人口,并在大众中广泛流传的,仍是以重节奏、音韵和明朗健康意蕴为主的。“自由”下的新诗,脱离了中国诗歌的本质。不管近现代派如何去粉饰“自由”,始终遮掩不了大众心中的诗性——形式的规范(讲求节奏和音韵)、语言的简洁凝炼和内容的健康明朗。

【关键词】食指、赵丽华、恶搞、人民文学

一﹑反观食指《相信未来》创作背景及其影响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文革”十年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96年夏至71年间,各类文艺刊物相继停刊,文学图书的出版也被迫中断,建国后十七年来创作的绝大部分优秀作品均被罗织了各种罪名而遭“批判”。68年底,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全国“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万青年学生先后离开城市来到边疆和农村,其中绝大部分是“文革”初期积极投身运动的“红卫兵”。

“文革”期间,艰苦的生活环境、背井离乡的惆怅和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忧虑,使当初叱咤风云的一代社会宠儿产生了深重的幻灭感和挫折感。在此种心态的支配下,知识青年们开始用他们擅长的文字来倾吐内心的情绪。形式和数量数诗歌最多。“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应运而生。“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其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文革”初期,大多是革命热情高涨的“红卫兵”。

此类文学人物中,最被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食指了。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的第一人,中国朦胧诗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称其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深刻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祖国各地流传开来,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

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被殉道的命运。这些诗句纯净、隽秀,带有儿童般执拗的真挚,它出现在知识青年们普遍开始厌倦政治运动,在逆境中重新思索人生价值的特殊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惊醒和呼唤的作用。因此,诗歌一经完成便很快在知青中传抄。正如林莽所称:“《相信未来》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1]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之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食指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

在那阴云密布的年代,食指在人们心灵深处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无数青年就是跟随着这样的信念坚强的生活下来的。

诗界如此,大众如此,中国诗歌的前途又未尝不是这样!但其命运之坎坷可想而知,然事实也令大众开始了中国新诗发展出路的探索。下面以大众对赵丽华的评介为例加以阐发。

二﹑由国家级诗人赵丽华引起的评说

人们早有定论:诗歌不仅可以欣赏,更可用于教化。[2]如果我们用现代方式形容其功能,则可以说,诗歌可“休闲”,可在娱乐中“休闲”,在“休闲”中娱乐。

笔者认为:诗歌可以永远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之物!但“下里巴人”决非××ד土货”。我以为诗歌中的“土货”也应当是“下里巴人们”经社会大众“提取过的东西”。

可惜在我们文坛的“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诗歌协会”中,在他们以往的工作发展中并未更多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工作做的更好,而是放任下半身文学到处泛滥。”[3]以致于被拥有众多网络粉丝的韩寒骂个不休!到这,我们更应该反思中国诗歌的发展前景。

三﹑构建新诗的审美共识

赵丽华是一位早已成名的诗人,她早期的“口水诗”处女作,虽笔者不敢恭维,但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其创作的属于真正新诗之作。大浪淘沙,历史自会亲睐金属和它发出的声响。在这个网络恶搞泛滥的时代,诗歌被恶搞是迟早

的事。究其根源,中国新诗诞生近百年,至今仍未形成审美尺度和共识。某种意义上,恶搞呼唤加速新诗规范的确立。

(一)诗人是被恶搞的对象之一

网络使天下一家,国外恶搞在先,国人也赶上凑热闹。或把严肃当娱乐,或为讥笑与嘲讽;或通过恶搞成名,或通过恶搞坏事;甚至通过恶搞获取利益等等。当然少不了捕风捉影极尽恶搞之能事。

在当下网络恶搞成风的时代,恶搞社区、恶搞吧、恶搞博客等与日俱增。恶搞影视(如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等)、恶搞体育(如世界杯)、恶搞明星(尤其女明星)、恶搞红色经典(如革命题材)、甚至国家领导人(尤其国际、历史人物)都难免招“贬”,诗人诚然是被选择的对象之一。

某种意义上,诗歌被恶搞是历史的必然。尤其面对中国新诗缺乏审美共识之现状,诗歌似乎到了不得不恶搞的地步,也似乎只有恶搞才能重新找回本真,使诗歌从诗人到大众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二)恶搞促使中国新诗派反思新诗理论及其创作

中国古典诗词所构筑的审美共性,同历史文化的传承,构筑了大众的审美习惯,这无庸置疑。新诗发展近百年,大众显然并未全盘否定。细探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仍不难发现大众在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应该看到,大众对诗歌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长远看,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从《诗经》所确立起中国诗歌的地位开始,经历了古风、辞赋、律诗、绝句、词、曲的审美变化,但都未脱离古典诗学的诗性本质,大众当然肯定。今天诗界内部大多反对政治口号、政治说教,但口号、政治诗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大众所需,如抗战时期充满激情和战斗精神之作,谁又质疑它们是否为诗呢?而诗人对口号真正讳莫能及的,主要是“文革”部分口号诗,趋炎附势,丢了人格和历史责任感。这也只是背离了诗人的“做人”本真,而并未脱离传统“诗性”特质。

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诗歌,虽然崇尚自由的诗体风格为其主

流,但那些脍炙人口,并在大众中广泛流传的,仍是以重节奏、音韵和明朗健康意蕴为主的。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臧克家《老马》、卞之琳《断章》、舒婷《致橡树》、余光中《乡愁》、食指《相信未来》、北岛《回答》、顾城《一代人》等等,都坚守着传统诗性的共性特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朦胧诗潮,是中国新诗的又一历史性“革命”,但这不是给中国诗歌带来成功,而是从此走上了歧途。

朦胧本身并没有错,而在于由此引发的诗歌语言之生涩与晦恶。朦胧没有给中国新诗穿上盛装,大众也最终发现,这仅是“皇帝新装”般闹剧。诗歌圈内的狭隘理念由此蔓延,把诗歌当成极端个人“私事”,疏远大众。中国新诗主流正沿着这条道路离开大众的审美共识,偏离航向,越走越远,甚至连诗人自己都看不清。

我们势必要造就反叛,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随着朦胧诗的被否定,新诗流派应运而生。五花八门地打着探索创新的先锋旗帜,明争暗斗,诗派林立,各自为政。但大多吵闹一时之后便偃旗息鼓了。诗歌圈内抱定“自由”不放,各种极端催生,学院派的空乏华丽,垃圾派的白话口水,下半身的崇低昧俗,确实把朦胧晦涩掀了个底朝天。最显著的莫过于垃圾和下半身运动,打着口语和贴近大众的旗号,大多实为“口水”之作,同样脱离了大众心中的诗性特征,使诗歌卷入了从“浮燥”到“泛滥”的境地,理所当然地遭受到诗界和大众的共同唾弃。

朦胧衍生的晦涩远离了大众,当然不是生活所需。然而,大众也不给新生的流派买单。他们无需矫揉华丽,也看不贯垃圾口水,更鄙视低俗。高傲的诗歌早已走下神坛,而不是被“恶搞”的今天。诗歌成了生活的边缘之缘,唯有圈内者乐此不疲,自鸣得意。究其根源,“自由”下的新诗,脱离了中国诗歌的本质却视而不见。殊不知中华文明五千年,泱泱诗国之诗性根深蒂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不沾诗的大众谁没闻过诗的气息,谁不知道诗不是啃不动的石头,不是“口水”大白话,不是简单分行?不管近现代派如何粉

饰“自由”,始终遮掩不了大众心中的诗性——形式的规范(讲求节奏和音韵)、语言的简洁凝炼和内容的健康明朗。

(三)恶搞加速确立新诗的审美共识

诗歌的发展史证明,诗人的探索与创新全无止境。并且推动了诗学的发展,成就了“中华诗国”的历史称号。否则,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没有探索与创新便没有发展,更谈不上辉煌。但也不能因此毫无原则地脱离事物本质。这无论诗人还是大众,都应是普遍的认识。

一直以来,诗歌创作主流严肃、严谨、高雅。不论诗人本身还是大众意识,作诗不是件容易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诗人。在潜意识中,大多写诗的人很痛苦,也注定了其孤独,甚至孤傲。大众则通过对诗作的认知,心随诗动,去感知,去体悟。诗歌以最初的直接表达情感,演化为影射思想感情,从而在表达方式上脱离了纯粹的口语,成为独立的语意文本,并有别于其他文体。语言的简洁凝炼,体式的规范恒定,使诗歌形成有言外之意,讲节奏和音韵规律的传统诗性特征,并成为大众的审美共识。

然而,从西方借鉴、模仿而来的自由体新诗,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诗性特征,远离了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共性。在近百年历程中,破而不立,破而难立,“自由”成了制约新诗的魔咒,大众则看不清新诗的面容,因而无从审美尺度,更谈不上共识。自由体失去了审美基础,由纯粹的模仿发展为纯粹的混乱。诗人在魔咒中舞蹈,大众则离她愈远,于是便有诗歌“恶搞”大众在先之说。此言当然不可信,当然不是诗人有意识的行为,如果真有,那他一定不是诗人,或不配做诗人。诗歌被恶搞,是她自身远离诗性,疏远大众逼出来的。表面上,被恶搞者受到伤害,实则在催生社会对自由体新诗审美共识的构建。[4]

诗人赵丽华对“口水诗”的尝试之作,当然远离了诗性。不管它是不是诗,至少她已借用了诗的名义,有意或无意中成了被网络恶搞的对象。她也因被恶搞而更加出名,这是丽华之幸。诗歌因恶搞使其从边缘暂时回归了大众的视线中心,更是诗歌之幸;而恶搞新诗,导致大众对新诗的进一步否定,首先激发

了对“口水诗”的全面否定,使“口水诗”真该寿终正寝了,使新诗回归诗性之路,这是诗歌的又一幸运;新诗势必在否定之后,出现了新的肯定,这就是加速建立新诗的审美尺度,又何尝不是新诗之一大幸事?看来新诗真是三生有幸,必有新的出路了。

四、《人民文学》对中国当代诗歌现状的评述

著名诗人雷抒雁认为,“从总体上看,这些诗代表了目前诗歌的创作水准,优点和问题都尽现其中。一些优秀的诗作,既有对现实的独特观照和深入理解,更有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对不同生存状态下的人与物的诗之敏感和发现,丰孕的感性、知性与智慧相融,对生活的热爱,诗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心灵细微处的波折与痛感,都有着透彻的感悟与揭示,是审美的诗行,也是具有启示性的灵魂透析和抚慰,标志着目前中国新诗所达到的新高度。”[5]同时,他也谈到当前诗歌界出现的一些问题,譬如“梨花体”闹剧。他说,“网上恶搞赵丽华事件的发生与当下一些诗人自身的不检点有关。诗人寻求出名无可厚非,但应安心写诗,用作品去感化读者,而非其他俗套。”

与会者首先肯定了中国诗歌的主流,他们认为,当下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最好时期。诗人们对诗与思、与现实、与艺术的理解和洞察甚是敏感、深入和精微。这是诗人自主写作的年代,老诗人写的朴素、透彻,其作品却更有分量,如诗人大解的《衣服》,简练的文字,却写出了流动的河水与变化的时代,但对母爱却是凝固不变的。中国青年诗人成为诗歌创作之主体,他们井喷般的协作喷洒出中国诗歌新的高度,层出不穷的新人出手不凡,让人们对中国诗歌的前景充满了向往。如女诗人白玛,其诗情感充沛,散发出浓郁的边地风情,尤其是撼动心灵的描绘及雀翎般绚丽多彩的短章,使本期诗作特大号的作品更加丰富。

综上,中国新诗必有出路,必有其走出自我的一天,让我们期待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参考文献:

1李明隆《痛苦的呻吟,撼人的信念——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赏析》 2汪剑钊《文革中的地下诗歌》

3阿蔡《赵丽华其实是只“国家级”的替罪羊》 4晓曲《恶稿诗人赵丽华呼唤构建新诗的审美共识》

5文松辉责编《检阅中国当代诗歌现状》(人民网《读书》频道《人民文学》3月号)

第四篇:杜甫诗歌精选

杜甫名篇

温馨提示:

1.加粗斜体为我们的题目,要求嘉宾说出题目,并背出本诗的其他任意两句。

2.最好大家对自己不熟悉的诗歌进行资料查询并进行标注。嘉宾答出题目后,解说员对本诗进行简单的补充,以显示我们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厚度。

3.以《望岳》为例:

请听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歌,谁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望岳》。回答正确!大家掌声鼓励!这首诗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当他游历山东时,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按照约定,请您再背出《望岳》中的其他任意两句:

非常完美!我们的第一名幸运嘉宾产生啦!第一份神秘礼物送出!接下来,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7.《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5.《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6.《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7.《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8.《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9.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21.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2.《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23.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第五篇:浅谈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学生姓名:赵琳霞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

完稿时间:2012年10月5日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摘 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关键词:杜甫 诗歌 人生

目 录

一、引言„„„„„„„„„„„„„„„„„„„„„„„„1

二、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1

三、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2

四、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4

五、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5

六、结论„„„„„„„„„„„„„„„„„„„„„„„„6

七、参考文献„„„„„„„„„„„„„„„„„„„„„„ 7

引 言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他都称得上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又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并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时代的画卷,是用韵律写成一本历史,被称为“史诗”。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抱有美好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 “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将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杜甫的少年正逢开元盛世,他在《忆昔二首》之二这样描述此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津津乐道国富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这也促使杜甫积极入世,想干出惊天伟业。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二 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杨国忠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杜甫在长安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着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即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诗人的这篇长歌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

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愤慨!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眼前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远处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犹如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断定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阶级矛盾,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三 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但坚决不做安禄山的伪官,虽身处乱世,却有极强的民族感情。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弄得满头白发、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四 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歌。他歌咏的对象,往

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

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结 论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的灾难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杜甫浪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结论应与论文内容相关,是对全文的总结、提炼,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抒情。请紧扣论体,概括出杜诗特色与人生的关系。结论重写。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30页-245页

2、张忠刚《杜甫诗选》

中华书局

2009年

参考文献太少,一代大家,论者极多。

下载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甫后期诗歌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尚书》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意思简单说就是诗歌是用来表达愿望的。我们读诗,也就是在读他们的喜怒哀乐。品味他们的闲情逸致,也学习他们的......

    杜甫著名诗歌

    杜甫著名诗歌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第一部分摘要 一,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中文学院1001班 谭玉香 学号 14100602833 摘要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他爱好文学,尤长于诗歌,就是在戎......

    杜甫《绝句漫兴》(其七)

    杜甫《绝句漫兴》(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

    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浅谈杜甫诗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表现着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追求的精神;“毫发无遗憾”、“新诗改罢自长吟”,这表现着诗人的辛苦锤炼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的历史。面对这个乱......

    经典杜甫诗歌(通用30句)(含5篇)

    经典杜甫诗歌(通用30句)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各位读者收集的杜甫诗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2、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